高一数学集合与函数概念1

合集下载

高一数学集 合与函数基础知识点

高一数学集 合与函数基础知识点

高一数学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点一、集合(一)集合的概念集合是指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具体的或抽象的对象汇总而成的集体。

这些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

比如,一个班级里的所有同学就可以组成一个集合,每个同学就是这个集合中的一个元素。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例如:{1, 2, 3, 4, 5}。

2、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

例如:{x | x 是小于 10 的正整数}。

(三)集合的基本关系1、子集:如果集合 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 B 中的元素,就称集合 A 是集合 B 的子集,记作 A ⊆ B。

例如:集合 A ={1, 2},集合 B ={1, 2, 3},则 A 是 B 的子集。

2、真子集:如果集合 A 是集合 B 的子集,且存在元素 x ∈ B,但x ∉ A,就称集合 A 是集合 B 的真子集,记作 A ⊂ B。

例如:集合 A ={1, 2},集合 B ={1, 2, 3},A 是 B 的真子集。

3、集合相等:如果集合 A 和集合 B 中的元素完全相同,就称集合A 和集合B 相等,记作 A = B。

(四)集合的运算1、交集:由属于集合 A 且属于集合 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 A 与集合 B 的交集,记作A ∩ B。

例如:集合 A ={1, 2, 3},集合 B ={2, 3, 4},则A ∩ B ={2, 3}。

2、并集:由所有属于集合 A 或属于集合 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 A 与集合 B 的并集,记作 A ∪ B。

例如:集合 A ={1, 2, 3},集合 B ={2, 3, 4},则 A ∪ B ={1, 2, 3, 4}。

3、补集:设 U 是一个全集,A 是 U 的一个子集,由 U 中所有不属于 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 A 在全集 U 中的补集,记作∁UA。

二、函数(一)函数的概念设 A、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 f,使对于集合 A 中的任意一个数 x,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 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 f:A→B 为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一个函数。

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函数的概念讲义(集合的关系与运算)

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函数的概念讲义(集合的关系与运算)

知识点3、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知识梳理1、子集的概念定义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图示(1)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A.如果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A⊆B),且集合B是集合A的子集(B⊆A),此时,集合A与集合B中的元素是一样的,因此,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A=B.3、真子集的概念(1)A⊂B且B⊂C,则A⊂C;(2)A⊆B且A≠B,则A⊂B常考题型题型一、集合间关系的判断例1、(1)下列各式中,正确的个数是()①{0}∈{0,1,2};②{0,1,2}⊆{2,1,0};③∅⊆{0,1,2};④∅={0};⑤{0,1}={(0,1)};⑥0={0}A.1B.2 C.3 D.4①A={-1,1},B={(-1,-1),(-1,1),(1,-1),(1,1)};②A={x|x是等边三角形},B={x|x是等腰三角形};③M={x|x=2n-1,n∈N*},N={x|x=2n+1,n∈N*}.判断集合间关系的方法(1)用定义判断.首先,判断一个集合A中的任意元素是否属于另一集合B,若是,则A⊆B,否则A不是B的子集;其次,判断另一个集合B中的任意元素是否属于第一个集合A,若是,则B⊆A,否则B不是A的子集;若既有A⊆B,又有B⊆A,则A=B.(2)数形结合判断.对于不等式表示的数集,可在数轴上标出集合的元素,直观地进行判断,但要注意端点值的取舍.变式训练能正确表示集合M={x∈R|0≤x≤2}和集合N={x∈R|x2-x=0}关系的Venn图是()A. B. C. D.题型二、有限集合子集的确定例2、(1)集合M={1,2,3}的真子集个数是()A.6 B.7 C.8 D.9(2)满足{1,2}⊂≠M⊆{1,2,3,4,5}的集合M有________个.公式法求有限集合的子集个数(1)含n个元素的集合有2n个子集.(2)含n个元素的集合有(2n-1)个真子集.(3)含n个元素的集合有(2n-1)个非空子集.(4)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有(2n-2)个非空真子集.(5)若集合A有n(n≥1)个元素,集合C有m(m≥1)个元素,且A⊆B⊆C,则符合条件的集合B有2m-n个.变式训练非空集合S⊆{1,2,3,4,5}且满足“若a∈S,则6-a∈S”,则这样的集合S共有________个.题型三、集合间关系的应用例3、已知集合A={x|x<-1或x>4},B={x|2a≤x≤a+3},若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变式训练已知集合A={x|1<ax<2},B={x|-1<x<1},求满足A⊆B的实数a的取值范围.课时小测1、给出下列四个判断:①∅={0};②空集没有子集;③任何一个集合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集;④空集是任何一个集合的子集.其中,正确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2、已知A={x|x是菱形},B={x|x是正方形},C={x|x是平行四边形},那么A,B,C之间的关系是()A.A⊆B⊆C B.B⊆A⊆C C.A⊂≠B⊆C D.A=B⊆C3、已知集合A={-1,3,m},B={3,4},若B⊆A,则实数m=________.4、集合A={x|0≤x<3且x∈N}的真子集的个数为________.5、已知集合A={x|1≤x≤2},B={x|1≤x≤a}.(1)若A是B的真子集,求a的取值范围;(2)若B是A的子集,求a的取值范围;(3)若A=B,求a的取值范围.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已知集合A,B,若A不是B的子集,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对任意的a∈A,都有a∉B B.对任意的b∈B,都有b∉A2.如果{}|1A x x =>-,那么A .0A ⊆B .{}0A ∈C .A ∅∈D .{}0A ⊆ 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个数是(1){0}∈{0,1,2};(2){0,1,2}⊆{2,1,0};(3)∅⊆{0,1,2}. A .0 B .1 C .2 D .3 4.若集合{}|0A x x =≥,且B A ⊆,则集合B 可能是A .{}1,2B .{}|1x x ≤C .{}1,0,1-D .R 5.若2{|,}x x a a ⊂∅≤∈≠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 . 6.已知全集U =R ,则正确表示集合{}1,0,1M =-和{}2|0N x x x =+=关系的韦恩(Venn)图是A B C D7.设集合{1,2}M =,2{}N a =,那么 A .若1a =,则N M ⊆B .若N M ⊆,则1a =C .若1a =,则N M ⊆,反之也成立D .1a =和N M ⊆成立没有关系8.已知集合{}4,5,6P =,,定义{},,P Q x x p q p P q Q ⊕==-∈∈,则集合P Q ⊕的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A .32B .31C .30D .以上都不对二、填空题9.设P ={x |x <4},Q ={x |-2<x <2},则P Q .10.已知集合,,则满足条件的集合C 的个数为_____.三、解答题11.写出集合{0,1,2}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其中哪些是它的真子集. (0,)+∞[0,)+∞(,0]-∞(,0)-∞{}1,2,3Q =2{|320,}A x x x x =-+=∈R {|05,}B x x x =<<∈N A C B ⊆⊆12.已知集合{}{}2,4,6,8,9,1,2,3,5,8A B ==,又知非空集合C 是这样一个集合:其各元素都加2后,就变为A 的一个子集;若各元素都减去2后,则变为B 的一个子集,求集合C .13.已知集合A ={x|2a −1<x <3a +1},集合B ={x|−1<x <4}.(1)若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实数a ,使A =B ?若存在,求出a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知识点4、集合的并集、交集知识梳理1、并集的概念、并集的性质(1)A ∪B =B ∪A ,即两个集合的并集满足交换律.(2)A ∪A =A ,即任何集合与其本身的并集等于这个集合本身. (3)A ∪∅=∅∪A =A ,即任何集合与空集的并集等于这个集合本身.(4)A ⊆(A ∪B),B ⊆ (A ∪B),即任何集合都是该集合与另一个集合并集的子集.(5)若A ⊆B ,则A ∪B =B ,反之也成立,即任何集合同它的子集的并集,等于这个集合本身. 3、交集的概念4、交集的性质(1)A∩B=B∩A,即两个集合的交集满足交换律.(2)A∩A=A,即任何集合与其本身的交集等于这个集合本身.(3)A∩∅=∅∩A=∅,即任何集合与空集的交集等于空集.(4)A∩B⊆A,A∩B⊆B,即两个集合的交集是其中任一集合的子集.(5)若A⊆B,则A∩B=A,反之也成立,即若A是B的子集,则A,B的公共部分是A.常考题型题型一、并集的运算例1、(1)设集合M={4,5,6,8},集合N={3,5,7,8},那么M∪N等于()A.{3,4,5,6,7,8}B.{5,8} C.{3,5,7,8} D.{4,5,6,8} (2)若集合A={x|x>-1},B={x|-2<x<2},则A∪B等于()A.{x|x>-2} B.{x|x>-1} C.{x|-2<x<-1} D.{x|-1<x<2}变式训练若集合A={1,4,x},B={1,x2},A∪B={1,4,x},则满足条件的实数x有()A.1个B.2个C.3个D.4个题型二、交集的运算例2、(1)若A={0,1,2,3},B={x|x=3a,a∈A},则A∩B等于()A.{1,2} B.{0,1} C.{0,3} D.{3}(2)设集合A={x|-1≤x≤2},B={x|0≤x≤4},则A∩B等于()A.{x|0≤x≤2} B.{x|1≤x≤2} C.{x|0≤x≤4} D.{x|1≤x≤4}求交集运算应关注两点(1)求交集就是求两集合的所有公共元素形成的集合.(2)利用集合的并、交求参数的值时,要检验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变式训练已知M={1,2,a2-3a-1},N={-1,a,3},M∩N={3},求实数a的值.题型三、交集、并集的性质及应用例3、已知集合A={x|-3<x≤4},集合B={x|k+1≤x≤2k-1},且A∪B=A,试求k的取值范围.变式训练已知集合A={x|-3<x≤4},集合B={x|k+1≤x≤2k-1},且A∩B=A,试求k的取值范围.课时小测1、设集合M={m∈Z|-3<m<2},N={n∈Z|-1≤n≤3},则M∩N=()A.{0,1}B.{-1,0,1}C.{0,1,2} D.{-1,0,1,2}2、已知S={(x,y)|y=1,x∈R},T={(x,y)|x=1,y∈R},则S∩T=()A.空集B.{1}C.(1,1) D.{(1,1)}3、若集合A={x|-1<x<5},B={x|x≤-1,或x≥4},则A∪B=________,A∩B=________.4、已知集合A={x|x≤1},B={x|x≥a},且A∪B=R,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5、设集合A={2,-1,x2-x+1},B={2y,-4,x+4},C={-1,7},且A∩B=C,求实数x,y的值及A∪B.知识点5、补集及综合应用知识梳理1、全集的定义及表示(1)定义: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2)符号表示:全集通常记作U.2、补集的概念及性质的补集,记作U=∅,U∅U U(U(U U常考题型题型一、补集的运算例1、(1)设全集U=R,集合A={x|2<x≤5},则U A=________.(2)设U={x|-5≤x<-2,或2<x≤5,x∈Z},A={x|x2-2x-15=0},B={-3,3,4},则U A=________,U B=________.变式训练设全集U={1,3,5,7,9},A={1,|a-5|,9),U A={5,7},则a的值为________.题型二、集合的交、并、补的综合运算例2、已知全集U={x|x≤4},集合A={x|-2<x<3},B={x|-3≤x≤2},求A∩B,(U A)∪B,A∩(U B),U(A∪B).变式训练已知全集U={x|x<10,x∈N*},A={2,4,5,8},B={1,3,5,8},求U(A∪B),U(A∩B),(U A)∩(U B),(U A)∪(U B).题型三、补集的综合应用例3、设全集U=R,M={x|3a<x<2a+5},P={x|-2≤x≤1},若M⊂≠U P,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变式训练已知集合A={x|x<a},B={x<-1,或x>0},若A∩(R 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课时小测2、已知全集U =R ,集合A ={x |-2≤x ≤3},B ={x |x <-1,或x >4},那么集合A ∩(U B )等于( )A .{x |-2≤x <4}B .{x |x ≤3,或x ≥4}C .{x |-2≤x <-1}D .{x |-1≤x ≤3}3、已知集合A ={3,4,m },集合B ={3,4},若A B ={5},则实数m =________. 4、已知全集U =R ,M ={x |-1<x <1},U N ={x |0<x <2},那么集合M ∪N =________.5、设U =R ,已知集合A ={x|-5<x<5},B ={x|0≤x<7},求(1)A∩B ;(2)A ∪B ;(3)A ∪(U B);(4)B∩(U A);(5)(U A )∩(U B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已知集合{1,2,3,4,5,6}U =,{1,3,4}A =,则UA =A .{5,6}B .{1,2,3,4}C .{2,5,6}D .{2,3,4,5,6} 2、已知集合{}|1A x x =>,{|1}B x x =≤,则 A .AB ≠∅ B .A B =RC .B A ⊆D .A B ⊆3、若集合{}{}1,2,3,4,2A B x x ==∈≤N ,则AB 中的元素个数是A .4B .6C .2D .34、已知全集U ={1,2,3,4,5,6},集合P ={1,3,5},Q ={1,2,4},则U P Q ()= A .{1}B .{3,5}C .{1,2,4,6}D .{1,2,3,4,5}5、设集合{},A a b =,集合{}1,5B a =+,若{}2A B =,则A B =A .{}1,2B .{}1,5C .{}2,5D .{}1,2,5 6、若集合AB BC =,则集合A,B,C 的关系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高一数学必修一之集合

高一数学必修一之集合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集合与元素的概念1.集合:(1)概念:一般地,某些确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简称集;通常用大写字母A、B、C...表示。

其中的对象可以是一些数、一些点、一些图形、一些整式、一些物体、一些人等等万事万物,每一组的对象或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2)集合的两个特性:整体性和确定性在指定一个集合时,必须有明确的标准,这就构成了集合的确定性;所有符合标准的元素的全体构成集合的整体性。

[例题] 下列各项中,不可以组成集合的是( C )A.所有的正数 B.等于2的数 C.接近于0的数 D.不等于0的偶数2.元素:(1)概念: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叫做集合中的一个元素,通常用小写字母a,b,c...表示。

对于尚未确定的集合而言,元素具有任意性。

(2)元素的三个特性(属性)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它的元素具有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①元素的确定性:集合确定,则一元素是否属于这个集合是确定的:属于(∈)或不属于(∉)。

②元素的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

③元素的无序性: 集合中元素的位置是可以改变的,并且改变位置不影响集合(排名不分先后)。

至此,我们也就可以把集合定义为:由一些确定的、互异的对象构成的一个全体就叫集合(简称集)[例题] 若集合M = {a,b,c}中的元素是△ABC的三边长,则△ABC一定不是( D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二、集合的分类(一)按集合中元素的多少来分:①有限集——元素个数是有限个(其中包括空集、单元素集)②无限集——元素个数是无限个③空集——不含有任何元素(即元素个数为0属于有限集):空集记作∅或{ }注意{∅}表示含有空集的单元素集合,并非空集,空集为集合中的元素。

(二)按元素的属性来分:①数集——元素全部由数组成;②点集——元素全部由点组成,如角平分线;③解集——由方程或方程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的解构成的集合;(其中一部分属于数集如自变量或应变量的值,一部分属于点集或序数对)。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 课标要求:本章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使学生感受用集合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性、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语言描述数学对象,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概念,本章把函数作为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来学习,强调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运用函数概念建立模型的过程与方法,从而发展学生对变量数学的认识.1. 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掌握某些数集的专用符号.2. 理解集合的表示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4、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6. 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7. 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8. 学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理解函数符号y=f(x)的含义;了解函数构成的三要素,了解映射的概念;体会函数是一种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并熟练使用区间表示法.9. 了解函数的一些基本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分析法),并能在实际情境中,恰当地进行选择;会用描点法画一些简单函数的图象.10. 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11. 结合熟悉的具体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奇偶性和周期性的含义,通过具体函数的图象,初步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12. 学会运用函数的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13. 通过实习作业,使学生初步了解对数学发展有过重大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了解生活中的函数实例.二. 编写意图与教学建议1. 教材不涉及集合论理论,只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从而体会集合语言的简洁性和准确性,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教材力求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数学知识,通过列举丰富的实例,使学生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并掌握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材突出了函数概念的背景教学,强调从实例出发,让学生对函数概念有充分的感性基础,再用集合与对应语言抽象出函数概念,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中要高度重视数学概念的背景教学.2. 教材尽量创设使学生运用集合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情境和机会,并注意运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帮助学生借助直观图示认识抽象概念. 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这种直观的数学思想,发挥图形在子集以及集合运算教学中的直观作用。

高一数学知识点:集合与函数概念

高一数学知识点:集合与函数概念

高一数学知识点: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的概念集合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它是由确定的对象所组成的整体,这些对象被称为集合的元素。

集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和描述,最常用的表示方法是列举法和描述法。

1.1 列举法集合的列举法是通过列举集合中的元素来表示集合的方法。

例如,集合A可以通过列举其中的元素来表示:A = {1, 2, 3, 4, 5}。

这意味着集合A包含了元素1、2、3、4和5。

1.2 描述法集合的描述法是通过描述元素所满足的条件来表示集合的方法。

例如,集合B可以通过描述其中的元素来表示:B = {x | x 是正整数,且 x < 10}。

这意味着集合B包含了所有小于10的正整数。

二、集合的运算集合之间可以进行多种运算,常见的有交集、并集、补集和差集。

2.1 交集交集是指两个集合中都包含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用符号∩表示。

例如,设A = {1, 2, 3},B = {2, 3, 4},则A∩B = {2, 3}。

2.2 并集并集是指两个集合中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用符号∪表示。

例如,设A = {1, 2, 3},B = {2, 3, 4},则A∪B = {1, 2, 3, 4}。

2.3 补集补集是指某个全集中减去一个集合的元素所得到的集合。

用符号’表示。

例如,设全集U = {1, 2, 3, 4, 5},集合A = {1, 2, 3},则A’ = {4, 5}。

2.4 差集差集是指一个集合减去另一个集合的元素所得到的集合。

用符号-表示。

例如,设集合A = {1, 2, 3},B = {2, 3, 4},则A-B = {1}。

三、函数的概念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将一个集合中的每个元素映射到另一个集合中的唯一元素。

函数通常用f(x)的形式表示,其中x是定义域中的元素,f(x)是对应的值域中的元素。

函数的定义包括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三个要素。

3.1 定义域定义域是指函数中所有可能的输入值构成的集合。

高一数学集合及函数知识点

高一数学集合及函数知识点

高一数学集合及函数知识点高一数学集合及函数学问点一.学问归纳:1.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集):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留意:①集合与集合的元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科书中是通过描述给出的,这与平面几何中的点与直线的概念类似。

②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a?A和a?A,二者必居其一)、互异性(若a?A,b?A,则a≠b)和无序性({a,b}与{b,a}表示同一个集合)。

③集合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凡是符合条件的对象都是它的元素;只要是它的元素就必需符号条件2)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文法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4)常用数集:N,Z,Q,R,N2.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空集、全集等概念。

1)子集:若对x∈A都有x∈B,则AB(或AB);2)真子集:AB且存在x0∈B但x0A;记为AB(或,且)3)交集:A∩B={x|x∈A且x∈B}4)并集:A∪B={x|x∈A或x∈B}5)补集:CUA={x|xA但x∈U}留意:①?A,若A≠?,则?A;②若,,则;③若且,则A=B(等集)3.弄清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把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特殊要留意以下的符号:(1)与、?的区分;(2)与的区分;(3)与的区分。

4.有关子集的几个等价关系①A∩B=AAB;②A∪B=BAB;③ABCuACuB;④A∩CuB=空集CuAB;⑤CuA∪B=IAB。

5.交、并集运算的性质①A∩A=A,A∩?=?,A∩B=B∩A;②A∪A=A,A∪?=A,A∪B=B∪A;③Cu(A∪B)=CuA∩CuB,Cu(A∩B)=CuA∪CuB;6.有限子集的个数:设集合A的元素个数是n,则A有2n个子集,2n1个非空子集,2n2个非空真子集。

二.例题讲解:【例1】已知集合M={x|x=m+,m∈Z},N={x|x=,n∈Z},P={x|x=,p∈Z},则M,N,P满意关系A)M=NPB)MN=PC)MNPD)NPM分析一:从推断元素的共性与区分入手。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概念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概念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关于“属于”的概念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集合A 记作 a ∈A ,相反,a 不属于集合A 记作 aÏA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ÎR| x -3>2}或{x| x-3>2}4、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例:{x|x2=-5}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注意: 有两种可能(1)A 是B 的一部分,;(2)A 与B 是同一集合。

高中数学必修一课件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3.2.1 奇偶性

高中数学必修一课件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3.2.1 奇偶性

[规律方法] 1.(1)首先考虑定义域是否是关于原点对称,如 果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则函数是非奇非偶函数;(2)在定 义 域 关 于 原 点 对 称 的 前 提 下 , 进 一 步 判 定 f( - x) 是 否 等 于 ±f(x). 2.分段函数的奇偶性应分段说明f(-x)与f(x)的关系,只有 当对称区间上的对应关系满足同样的关系时,才能判定函数 的奇偶性.
4.若函数f(x)=(x+a)(x-4)为偶函数,则实数a=________. 解析 f(x)=x2+(a-4)x-4a, 又f(x)为偶函数, ∴a-4=0,则a=4. 答案 4
5.(1)如图①所示,给出奇函数y=f(x)的局部图象,试作出y 轴右侧的图象并求出f(3)的值; (2)如图②所示,给出偶函数y=f(x)的局部图象,比较f(1) 与f(3)的大小,并试作出y轴右侧的图象.
|1-m|<|m|.
-2≤m≤2, 即-1≤m≤3,
m>12.
因此,m 的取值范围为12<m≤2.
易错辨析 忽视定义域,错判函数的奇偶性 【示例】 判断函数 f(x)=(x-1) 11+ -xx的奇偶性. [错解] f(x)=- 1-x2·11+-xx=- 1+x1-x =- 1-x2, ∴f(-x)=- 1--x2=- 1-x2=f(x), ∴f(x)为偶函数.
互动探究 探究点1 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域一定关于原点对称吗?为 什么? 提示 一定关于原点对称.由定义知,若x是定义域内的一 个元素,-x也一定是定义域内的一个元素,所以函数y=f(x) 具有奇偶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 称. 探究点2 有没有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 提示 有.如f(x)=0,x∈R.
∴--22≤≤m1-≤m2,≤2, 1-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得知乙公司在与丙公司进行一个项目的商谈,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函,表示愿以更高的价格购买。乙公司遂中断了与丙公司的谈判。但甲公司反悔,拒绝与乙公司进行谈判。后查明,甲公司根本不需要该项目,其目的只是排挤丙公司,则甲公司应承担()。A.侵权责任B.缔约过失责任 任D.行政责任 [单选]依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07年版)》,以下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是()A.唑吡坦B.氯胺酮C.芬太尼D.阿片E.咪达唑仑 [单选]卵泡发育的过程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成熟卵泡B.窦前卵泡C.窦状卵泡D.闭锁卵泡E.原始卵泡 [单选]具有祛风,通络,止痉作用的药物是()。A.白附子B.木瓜C.蕲蛇D.桑枝E.丝瓜络 [单选]预防中暑最首要的措施是()A.改善劳动条件B.加强高温适应C.注意摄入水分D.补充营养E.注意个人卫生 [单选]离心泵在额定工况效率最高是因为该工况()损失最小。A.漏泄B.机械摩擦C.泵内液体摩擦D.液体进、出叶轮撞击 [多选]对目标管理理解正确的有()。A.由组织的员工共同参与制订具体目标B.强调在工作中进行自我控制C.强调自我评价D.重视成果E.以管理者为核心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在《实验室认可管理办法》规定的认可原则中,未包含()。A.自愿申请原则B.非歧视原则C.专家评审原则D.国家认可原则E.国家强制原则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体内物质隔离的范围不包括()A.血液B.汗液C.胸腔积液D.羊水E.阴道分泌物 [单选,A1型题]关于麻黄药理作用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中枢B.升高血压C.抗炎D.镇咳E.保肝 [单选]人力资源不包括人的()。A.智力B.体力C.思想D.知识 [单选]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断端最常见的移位方向是()A.近折端向后下移位,远折端向前移位B.近折端向后上移位,远折端向前下移位C.近折端向前下移位,远折端向后上移位D.近折端向前下移位,远折端向桡侧移位E.近折端向后下移位,远折端向尺侧移位 [单选]()是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桥梁,促进家园合作,体现幼儿园和家长的伙伴关系。A.咨询活动B.家长委员会C.家长学校D.电话联系 [单选,A1型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高血压的特点是()A.以收缩压升高为主B.以舒张压升高为主C.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明显D.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均不明显E.收缩压升高,舒张压正常 [单选]TMN至用户终端的通信路经是().A.业务节点&mdash;-业务节点接口&mdash;-用户-网络接口B.用户&mdash;网络接口&mdash;-业务节点&mdash;-业务节点接口C.业务节点接口&mdash;-业务节点&mdash;-用户&mdash;网络接口 [单选]碎屑岩储层的非均质性分成()类。A、2B、3C、4D、5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哪项不属于女性特殊生理现象()A.月经B.痛经C.妊娠D.带下E.哺乳 [单选]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关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下列说法符合规定的是()。A.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额为两万元B.公司的股东人数不能少于50人C.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额不得低于其注册资本的30%D.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其注册资本的30% [单选]无线列调系统中,调度员与司机间采用双工进行通话或数据传输的系统称()系统ABC [单选]患者辨证为风寒感冒兼胸脘痞闷,食少纳呆,脉濡者,治疗应首选()A.荆防败毒散B.香苏散C.杏苏散D.羌活胜湿汤E.三仁汤 [单选,A1型题]3个月内的小儿患化脓性脑膜炎的典型表现是()A.拒食,吐奶,面色发青灰B.嗜睡,凝视,尖叫C.惊厥D.脑膜刺激征阳性E.以上都不是 [单选]临床医师在全面康复中应做到()A.是康复二级预防的组织者和执行者B.是康复医疗的执行者C.是康复三级预防的组织者D.是负责住院患者的医疗康复者E.是全面康复的执行者 [单选]胶结物充填于颗粒之间的孔隙中,颗粒呈()接触,这种胶结称为孔隙胶结。A、稀疏B、紧密C、点状D、支架状 [单选]化妆品引起的皮肤损害最常见的一类是()。A.光变应性皮炎B.刺激性接触性皮炎C.变应性接触性皮炎D.化妆品痤疮E.色素沉着症 [单选,B1型题]心源性水肿常先出现的部位是()A.身体低垂部位B.颜面、眼睑C.全身D.胸腔E.腹腔 [单选,A1型题]对危急患者,医师应该采取的救治措施是()A.积极措施B.紧急措施C.适当措施D.最佳措施E.一切可能的措施 [单选]毛坯房的高度一般为()A、3.2~3.8米B、3.8~4.3米C、4.0~4.3米D、4.3~5.0 [填空题]黑色金属表面一般都存在氧化皮,俗称()。 [单选]冷热油泵是按照介质温度以()℃划分的。A、100B、150C、200D、250 [多选]《中国人民银行法》第32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的下列()行为有权进行检查监督。A.代理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行为B.与中国人民银行特种贷款有关的行为C.执行有关人民币管理规定的行为D.执行有关反洗钱规定的行为E.执行有关银行间债券市场管理规 [单选]()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A.可以B.酌情C.禁止 [单选]尺骨的构造是()。A、分为一体两端,上端称尺骨冰,下端称尺骨茎突B、分为一体两端,上端钩状突出的是鹰咀,下端称尺骨头C、分为一体两端,上端钩状突出的是鹰咀,下端有滑车切迹D、分为一体两端,上端粗大有滑车切迹,下端有尺骨鹰咀 [单选,A1型题]下列各项中,不是热衰竭临床表现的是()。A.患者先有头痛、头晕、恶心B.典型表现为高热、无汗、昏迷C.热衰竭可有低钠、低钾血症D.热衰竭可有晕厥、抽搐E.热衰竭重者出现循环衰竭 [单选]类风湿因子(RF)是一种()A.感染性抗原B.抗原抗体复合物C.自身抗体IgMD.抗核抗体E.可激活补体 [填空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分别是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 [单选]下列不属于物业管理车辆管理方法与要求的是()。A.建立健全车辆管理队伍B.车辆出入管理C.消防通道的车辆管理D.车辆停放管理 [单选]病人尿液检查显示球蛋白Bence-Jones蛋白阳性,可能的诊断为()A.软骨瘤B.骨巨细胞瘤C.骨软骨瘤D.骨肉瘤E.浆细胞骨髓瘤 [判断题]工艺美观,不用每天施工完毕后清理垃圾余料。()A.正确B.错误 [填空题]现在的普拉提不仅是一个训练体系、一个健身方法,并且成为()。 [单选]渗出、变性和增生是下列哪种病变的基本病理变化()A.肿瘤B.炎症C.视神经萎缩D.青光眼E.白内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