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经典试题

合集下载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练习题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练习题

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0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一、选择题1.世界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各领风骚,尼赫鲁、毛泽东、纳赛尔、卡斯特罗等人共同掀起的历史大潮是()A.反抗殖民侵略与扩张B.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C.壮大社会主义阵营D.构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答案】B【解析】尼赫鲁、毛泽东、纳赛尔、卡斯特罗等人都是亚非拉国家的领导人,都领导本国人民推翻了西方国家的殖民或半殖民统治,因此共同掀起的历史大潮是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故B项正确。

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2.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都是世界级的人工战略水道,大大缩短了各洲海上距离。

1956年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1999年巴拿马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他们的行动()A.赢得了国家的独立B.捍卫了民族主权C.得到了英美的支持D.保护了人工运河【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埃及和巴拿马分别收回自己国土上的运河主权,因此捍卫的是民族主权,故B 项正确。

1952年埃及已经独立,故A项错误;两国分别从英美手中收回主权,英美是迫于形势不得不将运河主权转移,故C项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3.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中,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

下列人物与事件搭配正确的是()A.尼赫鲁——印度独立B.真纳——阿尔及利亚独立C.纳赛尔——古巴革命D.卡斯特罗——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答案】A【解析】尼赫鲁领导了印度独立,并担任印度第一任总理,故A项正确。

真纳也是印度独立的领导人物之一,其担任了巴基斯坦第一任总统,故B项错误;纳赛尔领导了埃及独立,故C项错误;卡斯特罗领导的是古巴革命,故D项错误。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地区针对自身出口农矿产品的单一经济结构,开始推行大规模工业化,统一对外税率,制定共同的工业化发展计划等,有力地促进了拉美经济的发展。

这说明经济发展必须()A.致力于经济自主和发展民族工业B.促进国家合作,发展进口替代工业C.大力推进地区政治和经济一体化D.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答案】B【解析】材料中主要讲述了拉美国家通过加强国家间的合作,制定统一对外税率和共同的工业化发展计划,改变原来出口农矿产品的单一经济结构,故B项正确。

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28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28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课时作业28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1948年,苏加诺领导印尼独立革命后,荷兰与印尼双方在海牙签订“圆桌会议协定”。

该协议规定荷兰应将主权移交给“印尼联邦共和国”,但保留了军事、外交、经济方面的许多特权。

这说明( ) A.印尼的独立革命具有妥协性B.荷兰企图恢复对印尼的占领C.荷兰仍具有印尼实际控制权D.战后世界殖民秩序基本确立2.[山东省潍坊市月考]古巴革命后,由于新政府采取了土地改革和企业国有化等一系列措施,使美国垄断资本丧失了在古巴的一切经济特权。

而美国对古巴实行全面禁运,也使美国丧失了一个便利的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供应地和转口贸易“码头”,失去了进一步剥削和掠夺古巴的机会。

这说明古巴革命( )A.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权B.削弱了美国的殖民统治C.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崛起D.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3.[辽宁省六校协作体期中考试]20世纪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

仅1960年就有17个国家宣布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之后,又有15个国家相继独立,到6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的总数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

材料说明了( )A.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B.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C.国际合作有利于应对全球挑战D.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不断激化4.[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期中考试]一位英国首相访问非洲后,发表谈话:“改变的风已经吹遍这个大陆,不管我们喜欢与否,这股民族自觉的风气是个政治事实,因此我们国家的政策必须将它考虑进来。

”不久,独立运动纷纷出现。

材料表明( )A.一战促进了非洲民族意识的觉醒B.非洲殖民体系在当时已完全崩溃C.英国首相尊重非洲地区传统文化D.殖民者的无奈和殖民主义的衰落5.[山东泰安期末]如表是1947~1967年联合国会员国数目的变化表。

表中1958~1963年间会员国数目暴增的原因是( )A.巴尔干半岛国家分裂产生许多国家B.联合国放松了对会员国条件的限制C.美国鼓励中南美洲国家加入联合国D.民族解放运动使非洲国家大量独立6.[山东泰安月考]塔哈·侯赛因说:“外国学校从来不会真正地符合埃及人民的心愿。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同步训练)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同步训练)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个国家的独立运动标志着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开端?A. 印度B. 印度尼西亚C. 马来西亚D. 越南2、在非洲独立运动中,哪个国家被称为“非洲独立运动的摇篮”?A. 南非B. 埃及C. 埃塞俄比亚D. 阿尔及利亚3、非洲独立年指的是哪一年,标志着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A、1960年B、1955年C、1975年D、1948年4、坦桑尼亚原名乌贾马共和国是由哪两个国家合并而成的?A、乌干达与马达加斯加B、桑给巴尔与坦噶尼喀C、莫桑比克与马拉维D、科摩罗与吉布提5、题干:二战后,非洲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的浪潮中,以下哪位国家领导人提出了“立即独立”的口号?A. 尼日利亚的阿齐克维B. 埃及的纳赛尔C. 阿尔及利亚的本·贝拉D. 南非的曼德拉6、题干:以下哪项不是导致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民族独立浪潮的主要原因?A. 殖民国家内部矛盾加剧B. 非洲民族主义运动兴起C. 冷战格局下的国际竞争D. 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变化7、【题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下列哪个国家首先从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A.印度B.印度尼西亚C.印度支那D.越南8、【题干】在非洲殖民地独立运动中,下列哪位领导人通过非暴力抵抗取得了巨大影响力,被誉为“南非的国父”?A.穆罕默德·阿卜杜勒·贾巴尔B.纳尔逊·曼德拉C.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D.约瑟夫·穆巴拉克9、以下哪个事件是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初步瓦解的关键标志?A、印度独立(1947年)B、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1956年)C、非洲独立年(1960年,大量非洲国家独立)D、古巴革命成功 10、下列哪个国家是最早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实现独立的后殖民国家?A、印度B、尼泊尔C、肯尼亚D、缅甸11、阅读下列材料:随着二战的结束,世界殖民体系逐渐瓦解,许多新兴国家相继独立。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检测题-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检测题-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检测题一、单选题1.二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依然以自然资源、农业产品等初级产品为主要出口产品,工业部门的技术和装备依靠初级产品出口取得的外汇收入购买,因此,国际收支的波动对发展中国家影响较大。

改变这一状况的关键在于()A.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B.发挥联合国的协调作用C.加快推动全球化进程D.发展中国家建立联合体2.1961年由美国、联邦德国和美洲开发银行三方出资,旨在帮助修复玻利维亚矿业公司,以提高该国锡出口利润的“三角计划”开启,导致玻利维亚国内动荡,美国还以各种借口暗中帮助镇压各种暴动和起义。

这反映了()A.拉美受到大棒政策影响B.冷战思维下的国际冲突C.欧洲殖民统治已经瓦解D.经济援助成为争霸手段3.20世纪6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期间,亚洲四个经济体——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经济高速发展,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值得借鉴的经验是()A.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型产业B.抓住西方发达国家人才对外输出的机会C.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D.结合发达国家需要,不断调整发展战略4.某同学拟写作小论文“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以下史事,他可以选用的有()①奥匈帝国解体①美利坚合众国成立①中国收复台湾①阿尔及利亚独立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5.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

⋯⋯(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A.东亚文明从根本上深受儒家文化影响B.儒家学说不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C.西方发展模式须借鉴儒家思想D.东亚的发展是东西文明结合的产物6.美国的《新闻周刊》曾生动地描述了“新殖民者”的形象,他们手拿的是计算器而不是枪支,他们穿的是上班的服装而不是战斗服装,他们宣传的是自由市场经济的福音而不是传教的福音。

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一、选择题1. (2023·山东高考)1961年,加纳领导人克瓦米·恩克鲁玛在其著作中指出,非洲许多地区在文化、语言和思想上确实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我们都是非洲人,这是基本的事实……语言、文化和政治体制不同所带来的困难并不是不能战胜的”。

他力图( ) A.实现非洲各国的独立B.建立非洲国家的联合C.保持非洲地区文化的多元性D.解决非洲内部发展的不平衡2. (2023·全国乙卷)1960—1970年,发展中国家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额从197.8亿美元增加到397.5亿美元,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进口额也从218亿美元增加到413.6亿美元。

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出口额比重从21.4%下降至17.6%。

据此可知,该时期( )A.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B.规范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C.南北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削弱D.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下降3.(2023·全国新课标卷)一些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爆炸式的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采和短视的经济政策是造成当今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提出环境问题“共同责任论”,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环境责任。

该主张意在( ) A.公平公正地解决全球的环境问题B.合理利用资源和建立世界新秩序C.推卸发达国家应承担的历史责任D.承认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国际地位4.(2023·湖南株洲)1948 年,印度宣布将建立公营经济和实行公私经济并列发展的方针;同时,欢迎外国资本向印度工业部门投资,保证十年内不实行国有化政策。

1956 年,印度政府又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公营经济在国家经济中起支配作用。

由此可知,二战后的印度( )A.极力挣脱西方的控制B.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改造C.迅速实现工业现代化D.积极探求民族振兴道路5.(2023·广东佛山)美国的《新闻周刊》曾生动地描述了“新殖民者”的形象,他们手拿的是计算器而不是枪支,他们穿的是上班的服装而不是战斗服装,他们宣传的是自由市场经济的福音而不是传教的福音。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经典试题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经典试题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A级——学业水平达标练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16分)1.世界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各领风骚, 尼赫鲁、毛泽东、纳赛尔、卡斯特罗等人共同掀起的历史大潮是( )A. 反抗殖民侵略与扩张B.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C. 壮大社会主义阵营D. 构建二战后的世界格局解析: 选B 尼赫鲁领导印度人民实现了印度独立、毛泽东领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属于亚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 实现了埃及独立属于非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 属于拉丁美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故B项正确。

2.1947年, 印度的独立对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特别是对英属亚洲殖民地产生了重要影响, 也对战后南亚政治版图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可见, 印度独立( )A. 标志着英国在亚洲的殖民统治瓦解B. 使亚洲一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C. 推动了二战后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D. 促进了印度的发展和振兴解析: 选C 根据材料可知, 印度独立对战后的亚洲民族独立运动产生深远影响, 故C 项正确。

3.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 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到20世纪60年代末, 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 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 总人口的88%。

非洲国家的纷纷独立说明( )A.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B. 美苏争霸进入紧张阶段C. 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D. 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解析: 选D 材料中20世纪60年代非洲原先为殖民地的国家纷纷独立, 正是这一时期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表现, 故D项正确。

4.二战后, 亚洲国家如新加坡、韩国、印度等经济显著发展的事实说明( )A. 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B.优先发展出口工业, 以外向型经济为主C. 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必须共同发展D. 必须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发展战略解析: 选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新加坡、韩国、印度的经济发展都采取了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发展外向型经济。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同步练习 (1)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同步练习 (1)

人教版(新教材)历史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8.4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一、选择题1.殖民主义如同世界的毒瘤,在死亡后依然在荼毒着当地的人民。

下列哪一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点()A.克什米尔问题B.巴勒斯坦问题C.台湾问题D.苏伊士运河问题2.当欧洲“革命圈”闪闪发光之时,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也奏响了“民族曲”,并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震撼了帝国主义的后方。

这场运动()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B.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土崩瓦解C.推动了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多样性D.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亚国家的发展有其区域特色。

下列叙述不符合西亚历史发展状况的是() A.政局稳定是经济发展的保障B.一些国家迈入世界富国行列C.产油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日趋接近D.发起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同西方垄断资本斗争4.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韩国为发展经济而采取的措施中,相同的是() A.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B.适时调整经济战略,发展高新科技产业C.推行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D.吸引外资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5.20世纪四五十年代,拉美地区的国有化运动还只限于少数国家;到六七十年代,越来越多的拉美国家加入到国有化运动的行列中来。

据统计,1960—1976年,拉美国家将200多家外国企业收归国有,掀起了国有化浪潮。

这一运动在当时()A.减少了拉美国家对西方大国的依附性B.推动了拉美国家的迅速现代化C.迥异于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6.在世界市场上,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的原因不包括()A.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B.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占优势C.基础差,技术、设备落后D.不能发挥生产成本低的优势7.20世纪四、五十年代,拉美地区的国有化运动还只限于少数几个国家;到六、七十年代,越来越多的拉美国家加入到国有化运动的行列中来。

据统计,1960—1976年,拉美国家将200多家外国企业收归国有,掀起了国有化浪潮。

第21课 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独立国家的发展(同步练习)

第21课 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独立国家的发展(同步练习)

第21课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独立国家的发展1.下面是“二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大事年表(部分)”,该大事年表聚焦的核心问题是()·19世纪40~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独立。

·1960年,非洲17个国家获得独立。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A.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B.两极格局的形成C.经济全球化的发展D.地区冲突的影响2.1959年联合国成员国只有82个,1960年联合国成员国增加到99个。

这新增加的17个国家都来自()A.非洲B.欧洲C.亚洲D.美洲3.《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吸收中国代表团的建议,形成了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公报中这次“亚非会议”的举办城市是()A.日内瓦B.万隆C.慕尼黑D.开罗4.尼赫鲁在庆祝印度独立时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

”这表明印度结束了()A.法国的直接统治B.英国的直接统治C.西班牙的直接统治D.葡萄牙的直接统治5.下列对不结盟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由南斯拉夫等国发起B.由英国等国发起C.它的兴起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D.它反映了新兴独立国家积极谋求维护国家主权6.独立后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多种多样。

其中属于自身的问题是()A.资源过于贫乏B.人口过快增长C.国际经济旧秩序D.冷战格局下的动荡7.1958年,南非联邦统治者将黑人按部族分成十个“家园”。

“家园”总面积不到南非领土的13%,占南非总人口70%的全部黑人按语言、文化的区别分属于各个“家园”,成为“家园”的“公民”。

这体现了,当时南非统治者()A.保护黑人正当权利B.实行种族隔离制度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D.推行殖民统治政策8.二战后,一批亚非拉新兴国家走上了“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有些国家因为实行亲苏政策而疏远了西方,但同时却成为苏联的附庸,更多的国家则始终没有摆脱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依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A级——学业水平达标练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世界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各领风骚,尼赫鲁、毛泽东、纳赛尔、卡斯特罗等人共同掀起的历史大潮是( )A.反抗殖民侵略与扩张B.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C.壮大社会主义阵营D.构建二战后的世界格局解析:选B 尼赫鲁领导印度人民实现了印度独立、毛泽东领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属于亚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实现了埃及独立属于非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属于拉丁美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故B项正确。

2.1947年,印度的独立对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对英属亚洲殖民地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战后南亚政治版图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可见,印度独立( ) A.标志着英国在亚洲的殖民统治瓦解B.使亚洲一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C.推动了二战后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D.促进了印度的发展和振兴解析:选C 根据材料可知,印度独立对战后的亚洲民族独立运动产生深远影响,故C 项正确。

3.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

非洲国家的纷纷独立说明(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B.美苏争霸进入紧张阶段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D.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解析:选D 材料中20世纪60年代非洲原先为殖民地的国家纷纷独立,正是这一时期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表现,故D项正确。

4.二战后,亚洲国家如新加坡、韩国、印度等经济显著发展的事实说明( )A.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B.优先发展出口工业,以外向型经济为主C.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必须共同发展D.必须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发展战略解析:选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加坡、韩国、印度的经济发展都采取了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

而依据自身国情制定合适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三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故D项正确。

5.二战后,新加坡和韩国社会经济都曾出现过高速增长的繁荣景象。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考虑,其根本原因在于( )A.制定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B.实现了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C.普遍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劳动者的素质普遍得到提高解析:选D 根据设问“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及所学可知,二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也普遍得到提高,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故D 项正确。

6.20世纪末亚洲爆发的金融危机,说明二战后亚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是( ) A.过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B.过分依赖外资和外贸C.人口膨胀D.资源贫乏解析:选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亚洲四小龙”抓住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机会,发展外向型经济,引进外资,紧密的与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因此在金融危机来临时受到的冲击最大,故B项正确。

7.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稳步上升;而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复苏乏力,国内贫富差距扩大,民众的不安全感和被剥夺感不断增长,民族主义情结滋生,政府在对外政策上表现为国家利己主义。

这表明全球化( ) A.导致发达国家处于日益不利地位B.缩小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C.扩大了发达国家内部的贫富差距D.对旧的世界经济秩序构成了冲击解析:选D 材料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力量有所增长,而发达国家的力量有所削弱,在政策上的反全球化倾向正是发达国家极力维护旧的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的表现,进而也从侧面反映出全球化对其构成了冲击,故D项正确。

8.马来西亚前副总理巴达维说:“在全球化的中心,各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相互交融正无一例外地在销蚀掉每个国家的权力。

国家权力受到全球和地区机构及其规则的限制……国家权力的被迫缩小令人十分担忧,这对于发展中世界的弱小国家尤其如此。

”这表明经济全球化( )A.对国家主权安全带来空前挑战B.导致了全球利益分配的不平衡C.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D.促进了世界各地区的共存共荣解析:选A 材料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各国联系越来越密切,导致国家权力受到挑战销蚀,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可见其认为经济全球化给国家主权安全带来空前挑战,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14分)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永远地改变了欧洲,但是对大多数欧洲人来说,世界变得更大,但欧洲在世界上的作用本质上没有改变。

在帝国主义国家仍然统治着它们旧的殖民地和新的保护国的情况下,欧洲的全球霸权看起来更加安全。

然而,这与现实不符。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

……由于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在盟国和日本的军队和劳改营中的服役,这种世界范围的殖民地觉醒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

……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样,老百姓还受到了盟国关于自由和民族自决的宣传的影响。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大约30年左右时间,在亚非拉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

……(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接纳的43个新会员国全都是第三世界国家;在70年代接纳的33个新会员国中除了“两个”德国以外也都是第三世界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1)为什么材料一中说“欧洲的全球霸权看起来更加安全”是与历史事实不符的。

(6分)(2)材料二反映了二战后世界政治秩序的变化,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4分)(3)概括材料三所示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4分)解析:第(1)问,解答本题首先需要正确理解“欧洲的全球霸权看起来更加安全”的内容,然后分析其影响,结合一战后的世界发展的史实来分析。

第(2)问,欧洲殖民体系的瓦解原因有很多,主要从二战对欧洲主要国家的影响,殖民地国家的反抗等方面分析。

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在亚非拉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接纳的43个新会员国全都是第三世界国家”概括出现象;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回答。

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奥战败,英、法等也受到重创;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激励了欧洲各国的革命;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日本也趁机崛起;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2)原因:殖民国家实力遭到极大削弱;殖民地人民深受自由和民族自决等思想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觉醒;殖民地力量得到发展;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3)现象:二战后在亚非拉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大批第三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

影响:美国对联合国的操纵逐步失效;联合国日益成为发展中国家反对殖民主义的舞台;第三世界兴起,有力冲击了两极格局。

B级——选考能力提升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出现民族独立运动的新高潮。

英国政府改变殖民政策,推行“分而治之”方针,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

印度独立前后,亚洲的其他一些国家也先后宣布独立。

1948年,犹太人建立了以色列国,英国宣布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结束。

上述材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A.亚非掀起了民族独立浪潮B.中东地区矛盾错综复杂C.亚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D.亚洲独立同时埋下了隐患解析:选C 根据材料信息“印度出现民族独立运动的新高潮”“亚洲的其他一些国家也先后宣布独立”“建立了以色列国”可知,材料提及的史实都发生在二战后的亚洲地区,故体现的是亚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涨,故C项正确,A项错误;B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排除;由材料无法看出“隐患”,故D项错误。

2.20世纪四五十年代,拉美地区的国有化运动还只限于少数国家;到六七十年代,越来越多的拉美国家加入到国有化运动的行列中来。

据统计,1960~1976年,拉美国家将200多家外国企业收归国有,掀起了国有化浪潮。

这一运动在当时( )A.减少了拉美国家对西方大国的依附性B.推动了拉美国家的迅速现代化C.迥异于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解析:选A 从材料可以看出拉美很多国家实行国有化运动,将大量的外国企业收归国有,这就减少了拉美国家对西方大国的依附性,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并没有推动拉美国家迅速实现现代化,故B项错误;材料中拉美国家的措施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有相似之处,故C项错误;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不是以拉美国家实行国有化为标志的,故D项错误。

3.由下表我们可以得出,此时期的“亚洲四小龙”()B.经济高速发展缩小了贫富差距C.社会福利政策覆盖面比较窄D.政府忽视民众的正当权益解析:选A 由材料可知,当时的“亚洲四小龙”,用于社会福利支出在财政总支出占比相对较少,说明民众分享经济成果有限,故A项正确;缩小贫富差距、政策覆盖面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C两项;D项说法不准确,以偏概全,排除。

4.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更多的国家愈加重视本国自然资源的使用和维护。

为此,很多国家实行了国有化,力求把某些重要原料掌握在本国政府手中。

这说明( ) A.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加大B.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C.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反对合作D.抢夺资源成为各国的首要任务解析:选B 材料“更多的国家愈加重视本国自然资源的使用和维护”“力求把某些重要原料掌握在本国政府手中”,可见,以前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资源和能源优势开始逐渐丧失,发展中国家开始掌握本国的经济命脉,需要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故B项正确;其他三项材料均无从体现,排除。

二、非选择题(共14分)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

两年后,新中国诞生。

两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实现了民族独立。

——摘编自《中国睦邻史》材料二1945年到1970年间,70多个新国家从帝国崩溃中诞生。

1947年,英国承认它的印度次大陆殖民地独立。

不过,独立最终导致两个对立国家的出现,即印度教的印度和穆斯林的巴基斯坦,在随后几十年,它们之间爆发了三次重大战争。

尼日利亚等国家的国界,是由19世纪帝国主义列强而不是根据当地居民的习惯和传统划定。

对于新独立的民族国家而言,这些边界通常很不合理。

1967年到1970年间,尼日利亚陷入内战。

在许多前殖民地,帝国主义的强制性统治似乎被市场微妙的强制所取代,许多新独立的国家发现,它们自己在高度商业化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挣乱(机会渺茫),因为主要的工业化国家似乎掌控一切。

以往的殖民政府很少花心思平衡地发展殖民地经济,往往忽略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包括教育和医疗卫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