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案例分析题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案例分析题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案例分析题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案例分析题

金融教研室

(2013.9.1)

第一章商业银行导论

案例 ---美国“花旗”模型金融控股公司

对拥有多家银行的控股公司年银行持股公司法案)为了限制银行规模过度膨胀,(1956规定的限

制性条款有:不允许跨州购并新银行;不允许拥有和经营非银行业务的子公司等。因此许多大银行利用这一法律漏洞大力发展单一银但法律对单一银行的控股公司没有限制,作为(Citicorp),花旗银行于1968年成立了单—银行控股公司-----花旗公司行控股公司。能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业务。13个子公司,花旗银行的母公司。包括花旗银行,花旗公司共拥有也正是两块牌子。花旗公司与花旗银行的董事会成员同一套人马,公司和银行是一个班子,年就成为美国最大的银行持股公司。1984通过这种多样化的金融混业经营方式,花旗公司在详见图。亿美元,70001998年4月美国花旗银行和旅行者集团合并组成“花旗集团”,总资产为保险等领域,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全能型证券、业务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涉及银行、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金同时也在美国本土开创了全能化金融集团之先河,金融集团之一,融分业制度。该法案在涉及银行控{1998年金融服务业法案),月 1998年513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股组织结构的条款中,创造了“金融控股公司”这一新的法律概念,允许银行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控制或拥有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允许银行持股公司升格为金融月,美国众议院正式通过(金融现代化法案) 1999年11证控股公司,允许升格的或新成立的金融控股公司从事具有金融性质的任何业务,即银行、

各子公券和保险等业务,但其混业经营是通过各个子公司经营不同性质的金融业务来实现,的方式达到分业监管和司在法律和经营上是相对独立的法人。其意义就是以“内在防火墙”混业经营的目的。:

回答问题 1. 什么是银行控股公司?银行控股公司有哪些类型?银行控股公司有哪些优点?? 2. 美国花旗银行为什么采取金融控股公司组织机构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第二章资料

稳定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水平的几点思考(节)杨凯生(工行行长)2010-04-13

世纪经济报道来源:21

可以粗略地作一测算,即使撇开中小型上市银行不谈,仅按工、中、建、交在现有基础上每年贷款平均增幅15%(2009年四行贷款分别增加25%、49%、22%和38%),风险权重贷款增加约占贷款增加额的85%计(2006年至2009年工、中、建、交四行年平均该数据分别为84.3%、82.4%、85.4%和87.1%),四大行在今后5年内风险权重贷款将增加15万亿。按监管部门的不低于11.5%的资本充足率要求,5年共需增加资本占用1.73万亿。再以工、中、建、交2009年净利润3500余

亿为基础,今后5年平均增长12%计,5年内可实现净利润25000亿,如按50%利润留成作为内

生性资本补充,则5年内共计还有资本缺口约4800亿。而且这还仅仅是测算了贷款增长所带来的资本占用因素,如果进一步考虑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因素,)前者目前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只作了一个简单的计入,后者目前则尚未计算在内(

银行资本缺口将更为显著。其资本占用还将进一步增加。若再加上资本定义日渐趋严的因素,: 问题如何评价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程度? 1.

2. 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水平途径有哪些?

第三章商业银行负债业务

案例

被诉挪用国债北方证券同意与农信社进行调解

2005-04-22上海证券报,21日,北方证券与上海长宁区新泾农村信用合作社国债交易纠纷案在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北方证券被诉挪用2.26亿元国债。

据悉,2001年7月6日,上海长宁区新泾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北方证券上海张扬路证券营业部开设B字头法人账户,随后买入国债。上海长宁区新泾农村信用合作社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1月31日,账户内共有2.26亿元面值的国债(实际投资2.199亿元),其中02国债(3)2.22亿元。

上海长宁区新泾农村信用合作社表示,2004年6月15日,该信用社通过查询发现,账户上的国债已经被质押,无法进行国债买卖和委托交易,遂要求北方证券撤销该账户国债的质押,但北方证券拒绝执行。

北方证券代理人表示,公司是2002年8月28日,对上海市长宁区新泾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账户进行回购登记的。自2001年以来,北方证券与上海市长宁区新泾农村信用合作社发生了上百笔的资金往来,其间并没有进行过具体的清算。北方证券代理人称,上海长宁区新泾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公司国债回购一事是清楚的,而且北方证券也支付给该信用社超过国债票面利率的利息,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农信社未对此事提出过异议。

北方证券代理人昨日表示,公司同意与农信社进行调解。

思考问题:

1.什么是国债回购?试述国债回购业务流程?

2.从事国债回购应防范哪些风险?从本案例中汲取什么教训?

第四章商业银行现金资产业务

案例

英国诺森罗克银行挤兑事件

一、案情

2007年受美国次级债危机导致的全球信贷紧缩影响,英国第五大抵押贷款机构——诺森罗克银行(Northern Rock)发生储户挤兑事件。自9月14号全国范围的挤兑发生以来,截止到18号,仅仅几天的时间就有30多亿英镑从诺森罗克银行流出,占该行240多亿英镑存款总量的12%左右,其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业务一度出现崩溃。受此影响,几天来,诺森罗克银行股价下跌了将近70%,创下7年来新低,成为英国遭遇本次信贷危机以来的最大受害者。为防止系统性银行危机的出现,英国财政部、英格兰银行(英国央行)与金融管理局先后采取了注资以及存款账户担保等救助措施,至18号,诺森罗克银行的储户挤兑情况才有所缓解,各大银行的股价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银行体系的恐慌局面才得以控制。

因原、二

诺森罗克银行始建立于1850年,其早期只是一家住房贷款协会,1997年变成一家银行并上市。目前,该行是英国第五大抵押贷款机构,拥有150万储户,向80万购房者提供房贷,可谓规模庞大。07年上半年,诺森罗克银行新增的抵押贷款额占全国新增总量的18.9%,排名居英国第一。然而,曾经是房贷市场佼佼者的诺森罗克银行,缘何会陷入挤兑危机呢?除了上述英国经济金融环境的不利因素之外,这可能是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

1.融资过于依靠批发市场。与其他银行资金主要来自储户不同,尽管诺森罗克银行在1997年已经转变为一家上市银行,但是其大部分资金仍来源于金融机构。在诺森罗克银行的资金中,由零售存款业务所获的资金不足全部的1/4,而超过3/4的资金来自批发市场,即通过同业拆借、发行债券或卖出有资产抵押的证券来融资,而75%的比例远远高于英国其他几大抵押贷款公司。其中,英国最大的抵押贷款机构——HBOS的这一比例也仅为43%。鉴于零售存款融资的稳定性,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批发市场的诺森罗克银行也就更容易受到市场上资金供求的影响。

2. 资产负债的利率缺口过大。批发市场和住房贷款市场不同的定价机制,又加大了诺森罗克

银行的利率缺口。无论是发行债券还是住房贷款的资产证券化,它们都是依据市场上3个月的Libor来定价的。然而,诺森罗克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则是按照英格兰银行的基准利率来发放。这种投融资的定价方式在货币市场利率大幅高于官方利率时会造成银行损失。在诺森罗克银行的资产中,发放给消费者的抵押贷款达967亿英镑,占总资产的85.2%。据估计,在这960多亿英镑的抵押贷款中,有120亿英镑是直接暴露在这种利率缺口风险之下的。这也就是说,Libor每超过基准利率一个基点,诺森罗克银行每年将多支付1200万英镑。

3.银行原有的融资渠道受阻。更糟糕的是,7月份以来,受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全球货币市场流动性紧张的影响,主要靠批发市场来融资的诺森罗克银行已经很难再获得稳定的融资渠道。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为了达到年初预定的增长目标,在未来的12个月里诺森罗克银行需要筹资100亿英镑并再融资80亿英镑。这些资金只能通过抵押贷款资产的证券化来筹集,但现在的问

题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投资者已经对抵押资产失去了兴趣。而且,即便是没有受到美国次级债务危机的影响,英国次级债市场上的恐慌也会逐渐暴露。事实上,英国投资者的流动性恐慌在西布朗明奇房贷协会(West Bromwich Building Society)事件上已经表露无遗,后者近期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因为无人购买而不得不被取消。可以看出,英国信贷市场的大门已经开始关闭。而这对于主要依靠信贷市场来融资的诺森罗克银行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4.上半年以来经营收益下降。资产负债利率缺口的扩大以及因流动性不足导致的贷款业务放缓都降低了银行经营的收益,而引起储户挤兑的直接原因也许就是诺森罗克银行预期收益的下降。尽管上半年诺森罗克银行在抵押贷款市场上的份额大幅增加,从2006年下半年的14.5%上升到18.9%,总资产也比一年前增长了28%,但是其利润并没有显著地上升。2007资产大幅几乎与上年同期没什么变化。亿英镑,3诺森罗克银行的税前利润不足年上半年,

增加,而赢利不增,足见银行的经营收益下降的事实。在9月14号,诺森罗克银行又发出盈利预警,指出:利率的升势出乎意料,信贷萎缩问题导致资产增长放缓,预计2007年的税前利润将比预计低20%左右。这一消息的公布也直接引发了当日大范围内的储户挤兑。

5.投资美国次级债带来损失。事实上,诺森罗克银行在美国次级债券市场上的投资并不多,仅占其全部资产的0.24%,大约有2.75亿英镑,其中2亿英镑投资在美国的债务抵押债券(CDO),0.75亿投资于房产抵押担保证券(HEMBS)。而且这些有价证券的持续期小于两年,不会对2006

年或2007年的放贷产生影响。尽管相对于总体的资产来说损失不大,但这在诺森罗克银行的有价证券投资中已占40%的份额,而这对市场上投资者的心理影响效应可能更大。

回答问题:

1. 什么流动性风险?导致诺森罗克银行出现(储户挤兑)流动性风险原因有哪些?

2. 诺森罗克银行出现(储户挤兑)带给我们哪些警示?

第五章银行贷款政策与管理

案例1

中国民生银行黄谨案

背景:

2001年9月,某银行北京总行进行内部核查时发现,上海印钞厂在短短两年间从该行上海分行

贷款高达3.5亿元。这是个惊人的数字,北京总行立即派员直奔上海。可是,该厂财务处的回答更为惊人:他们对此一无所知。银行的3.5亿元贷款让人骗走了!更为确切地说:这3.5亿元被上海分行的一个普通信贷员黄谨捞进了腰包。2002年9月6日,上海市检察院第二分院以黄谨

涉嫌挪用资金1000万元,金融凭证诈骗960万元、贷款诈骗3.5亿元犯罪向法院提起公诉。

主要犯罪行为:

黄谨一案是案犯从上门办理存款业务挪用企业存款而开始的。

黄谨等人仅用假公章就在银行开立了基本账户。

黄谨伙同他人从1999年3月至2001年7月先后贷款21笔,累计金额3.5亿元,平均每笔1660余万元,竟然只由黄一人包办,从黄谨案的发生来看,银行至少有几年没有与上海印钞厂对过账。黄谨一案中银行竟随意为其注销已登录的信息,使黄谨能在贷款证年审过程中轻易过关。

黄谨在该行工作的时间里,其喜欢赌球的癖好和不良交际圈,没有引起主管领导和同事的重视,更没有对其加强教育、管理。

问题:

1.请你从黄谨案中上述犯罪行为反思该行信贷制度存在问题。

2. 从黄谨案中我们应当汲取什么教训?

2

案例

甲银行诉乙公司、丙公司、丁公司借款担保纠纷案

案情介绍

原告:甲银行

被告:乙公司

被告:丙公司

被告:丁公司

2005年10月27日,甲银行与乙公司签订《借款合同》一份,约定甲银行向乙公司发放贷款2000万元人民币,期限一年。同日,甲银行与丙公司签订《抵押合同》一份,约定丙公司以其在广州天河区的价值5139万元的在建房产提供抵押担保,但并未办理房产抵押登记。之后,甲银行依约发放贷款,履行了约定义务。但乙公司和丙公司在贷款到期后均未履行还款义务,乙公司于2006年11月18日提出展期申请,同时约定该笔贷款的展期由丁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并于2006年11月22日签订贷款《展期协议》,展期期限是2006年11月23日至2007年11月23日,利率不变。丁公司在《展期协议》的担保人项下签章,但该协议未约定保证方式和保证期间。合同履行过程中,乙公司欠本金及部分利息未偿还。2007年11月14日,甲银行向乙公司发出《贷款到期通知书》,由丁公司的财务负责人李某在该通知的借款人处签章加盖了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谢某的私人印章。后乙公司和丁公司均未履行偿还义务,2008年5月26日,甲银行诉诸法院。问题:

1.法院如何审判?

2. 该商业银行担保贷款中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

3.如何防范担保贷款中的风险?

案例3

贷款风险分类

1.贷款的基本情况:

借款人:启明工贸公司

流动资金贷款:500万元

原贷款期限:97/9/14-98/9/14

合同贷款用途:短期流动资金周转

抵押品:公司的办公楼

约定还款来源:经营收入

2.借款人及贷款项目背景介绍:

启明工贸公司是D银行的一家新客户,于1997年9月向银行申请取得贷款500万元,期限为1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