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人文地理介绍
《华北地区汇报》课件

古代时期
华北地区在历史上一直是政治、 经济和文化中心,经历了多个朝 代的更替和演变。
近现代时期
华北地区经历了多次战争和社会 变革,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 的现代文化。
民俗文化
传统节日
华北地区的传统节日丰富 多彩,如春节、清明节、 端午节和中秋节等。
民间艺术
华北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 多样,如剪纸、泥塑、皮 影戏等。
店,可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餐饮
02
华北地区的餐饮业非常发达,有各种口味的美食,包括地方特
色菜、国际美食等。
交通
03
华北地区交通便利,有发达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网络,游客可
以方便地到达各个景点。
旅游发展策略
文化旅游
华北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发展文化旅游,推广传 统文化和艺术。
生态旅游
利用华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推广绿色 出行和环保理念。
01
02
03
矿产种类
华北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 资源,包括煤炭、铁矿、 石油、天然气等。
矿产储量
该地区的矿产储量较大, 是中国的重要能源和原材 料基地。
矿产开发
华北地区的矿产开发以煤 炭和石油为主,同时还有 部分铁矿和其他矿产的开 发。
03
华北地区文化
历史沿革
史前时期
华北地区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 一,拥有丰富的史前文化,如仰 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根据监测数据,华北地区的水质在逐步改善,但部分地区和指标仍存 在污染问题,需要继续加强治理。
土壤保护
土壤质量监测
华北地区已经建立了土 壤质量监测网络,对土 壤中的重金属、农药残 留等主要污染物进行了 监测。
土壤保护措施
华北地区

评价曹妃甸港有利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水深岸陡;不淤不冻;具有天然深水航道。 经济条件:地处京津塘工业区,有庞大的海运需求; 经济腹地深远,辐射范围可达东北、华北甚至西北地区。
(1)描述图a中所示区域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 形成原因。 (2)简析A、B两地降水量差异的原因。《06高考模拟试题》
沙尘暴也有益处(2)
2、补充土壤流失的微量元素 由于农业生产、地下水运动等作用,北京的土壤每年都会流失部分微量元 素。林之光表示,这些流失的微量元素可能得到沙尘暴的补充。根据中国环境监 测总站研究,影响北京的沙尘暴大多来源于我国新疆、内蒙以及境外外蒙古等 地。而据分析,能够长距离保持悬浮的沙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土壤中的富有营养 的成分。 根据资料,亚洲沙尘暴每年把上千万吨的沙尘微粒从中国西北和蒙古国等干 旱地区携出、撒落到广阔的太平洋,这给大洋中的生物带来一场营养丰富的盛 宴。如果这一沙尘暴过程终止,太平洋中的生态系统将失去重要的营养支撑而受 到严重打击。 3、减缓温室效应 林之光告诉记者,包括沙尘在内的大气中的微粒(气溶胶),还能大量反射太 阳辐射而降温。由于包括沙尘在内的大气中的微粒的作用,每年因工业大量排放 温室气体造成的地球大气温室效应增强导致的全球变暖升温值将有大约20%被抵 消了。
灾害 防治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 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5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 沙尘暴多发区;图6、图7依次表示1464—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 暴按月份累计次数和逐年统计次数。《06高考 全国卷І》
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 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程。
沙尘暴也有益处 (1)
沙尘暴是北京春季不变的话题,就在人们谈论沙尘灾害时,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林之光却表示,其实沙尘暴也有不为 人知的另一面,事实上地球离不开沙尘暴。
关于华北地区的知识

关于华北地区的知识
1. 地理位置
华北地区位于中国北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五个省区。
地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交汇处,是中国大陆腹地。
2. 气候特征
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形成了东湿西干的格局。
3. 自然资源
华北地区资源丰富,煤炭、石油、天然气储量巨大,被誉为"能源大省"。
此外,还拥有丰富的黄金、钨、铁等矿产资源。
4. 农业生产
华北平原是中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尤其以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而著称。
5. 工业发展
华北地区工业基础雄厚,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支柱产业发达。
北京、天津作为直辖市,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6. 文化遗产
华北地区人文底蕴深厚,拥有众多世界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曲阜孔庙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7. 交通枢纽
华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高铁、公路、航空网络发达,与全国各地联系紧密。
以上是关于华北地区的一些基本知识介绍,概括了该地区的地理、气候、资源、农业、工业、文化和交通等方面的特点。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 (共35张PPT)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内蒙古高原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东临渤海、黄海
3
、
范
围 :
内 蒙黑
行
古吉
政
辽
区
京津
的
晋冀
分 布
宁 甘
陕 豫
鲁 苏
皖
4、地形地势
主要的地形单元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5.气候植被
400mm
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候 气
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华北地
4、交通 ——稠密的铁路网
重要的铁路干线
满洲里
京哈线 绥芬河 京沪线
包兰线、京包线、大秦线 陇海线
滨洲线
滨绥线
沈大线
沈丹线
课堂练习:
1、上图示意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
水系分布。①、③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晚于②地,其主要
影响因素是( C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2.上图所示地区位于我国( A )
本区主要的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山西是本区也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煤的 储量的产量均占全国的1/3多,另外陕西和河北省也是煤炭大省。石油主要分布在黑龙江、 河北、山东、河南、天津等地。铁矿主要在辽宁省和河北省。
1、自然资源
煤炭 铁矿 石油 森林
著名的树种:小兴安林的红松,大兴安岭的落叶松 东北三宝:人参、貂皮和鹿茸 温带水果:苹果、葡萄、梨等
环渤海 经济区
辽中南工业区 京津唐工业区
想一想
辽中南工业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什 么?
• 资源丰富; • 交通便利,本区铁路密
集,有利于原料的运入 和工业产品的运出;
中国四大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比较

中国四大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比较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根据地理特征和人文特点,通常被划分为四个主要区域: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
以下是对这四大区域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比较。
一、自然地理比较1、北方地区:包括华北、东北和黄淮海平原等,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地形多为平原和高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2、南方地区:包括华东、华南和岭南等地区,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地形多为低山丘陵和平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季雨林为主。
3、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甘肃、宁夏和内蒙古西部等地区,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形多为高原和盆地,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4、青藏地区: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西部等地区,气候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地形多为高原和山地,植被以高山草甸和高寒荒漠为主。
二、人文地理比较1、北方地区:历史上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
同时,北方也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2、南方地区:南方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
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海派文化、岭南文化和侨乡文化等。
3、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包括维吾尔族、回族等民族。
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丝路文化、伊斯兰文化和黄土高原文化等。
4、青藏地区:青藏地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包括藏族、羌族等民族。
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藏传佛教文化、唐卡艺术等。
中国四大区域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都各具特色。
北方地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政治地位而著称;南方地区以其发达的经济和丰富的文化特色而闻名;西北地区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理景观而引人注目;青藏地区以其神秘的高原山地文化和少数民族风情而令人向往。
这些区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多元文化和地理多样性。
中国,这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广阔地域的国家,其自然地理景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令人惊叹。
中国自然地理:华北地区

2、黄土堆积及其影响
(1)黄土地貌发育具有特殊的过程
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已被分割成千沟万壑的丘陵沟壑区,称为黄土 梁峁丘陵沟壑区,其面积约占黄土总覆盖面积的9/10,梁峁分布区地 面非常破碎,丘陵顶部面积小,梁的面积很少超过2平方千米,峁的 面积一般仅0.25平方千米,顶部坡度3°—5°,或8°—10°,坡面 的坡度大到15°—35°,梁与峁在地域分布上无法划定其分带,大体 上,陇中梁多于峁的比例较大,那里较多出现具有大面的凹斜坡的长 梁。陕北与晋西梁多于部的比例较小,那里则以具有较大面积的凸斜 形坡的短梁居多。在延水关以北的黄河沿岸及其较大支流的下游,梁、 峁面积大致相等。 黄土高原受现代加速侵蚀,被切割的程度和速度十分惊人。从地面分 割度来看,陇东为24.86%到27.45%;丘陵沟壑区的陇中为24.60%到 25.49%;陕北为19.80%到42.66%;晋西为38.84%到43.70%。从沟 道密度来看,黄土丘陵沟壑区一般可达3.8—8.05km/km2。
夏季气温高,与亚热带不相上下,温暖期较长,降水与温暖 期同季,利于喜温作物生长。冬季较长且气温低,年平均气温一 般在8—14°;7月全区气温大多超过24℃,渭河谷地、华北平原 南部气温可达28℃。渭河谷地受焚风影响,夏季气温很高,西安 极端最高气温曽有过45.2℃的记录。
华北地区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气温偏低,1月平均气温 0—10℃。较同纬度各地区低。0℃以下的低温日数,华北平原、 山东半岛历时约三个月,淮北平原约半个月,而黄土高原、冀北 山地长达三个半月。地面冻结层厚度较薄。
华北旅游经济地理信息

平遥古城
• 山西平遥古城1997年12月被列 入《丐界遗产名录》。 位亍山 西癿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 2700多年历史癿文化名城,是 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癿四座 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一 以整座古城申报丐界文化遗产 获得成功癿古县城。平遥古城 素有“中国古建筑癿荟萃和宝 库”之称,文物古迹保存之多、 品位之高实为国内所罕见。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派 与家田中淡考察平遥古城时欣 然题词“平遥古城甲天下”。
• • • •
2、钢铁基地(首钢、包钢、太钢、邯钢、唐钢) 3、稀土、稀有金属冶炼具有全国意义——包头 4、化工基地 5、纺织工业基地
• 三、农牧业
• (一)棉麦、杂粮(玉米、谷子、高粱、薯类)的集中产区 • 冀南棉海;华北谷子占全国2/3
• (二)全国最大奶业基地
• 奶牛饲养、牛奶产量、奶类总产量、乳制品产销量居全国之首
全国旅游经济地理信息 ——华北地区
差丌多小姐
华北地区概况:
• 华北地区,位亍北纬32°—42°之间,东经110°----120°.位亍大关安岭、 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西邻青藏高原,东濒黄、渤二海。北不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相接。 大致以≥10℃积温3200℃(西北段为3000℃)等值线、1月平均气温10℃(西北段为-8℃)等值线为界 • 政治上癿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 治区中部即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市、包头市和呼和浩特市等四盟 (市)。 • 自然地理意义癿华北指癿是包括黄土高原,南起秦岭—淮河,北至长 城以南癿广大地区[1]。其中,华北平原是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河系 冲积平原,西起太行山,东至渤海黄海。泛指中国北斱地区,人文意 义上癿中国华北地区位亍中国除中国最南部外癿北斱,即除广东、广 西、海南、福建中南部、海南、于南最南部、香港、澳门、台湾等和 划归上述省区管辖癿临近海岛外癿北斱省市,比如于南、贵州、重庆、 四川、广泛使用北斱斱言(和西南官话大致相同)。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

(一)北方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3)气候特征 1、属温带季风气候 2、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 燥 3、主要气象灾害:春旱、多风 沙;夏季洪涝;冬春季寒潮
(二)北方地区人文地理概况人文地理概况
(2)农业生产 1、以旱田为主 2、东北地区林业发达 3、小麦、玉米、高粱、温带水果主产区 4、华北两年三熟,东北一年一熟
中国地理
北方地区
(一)北方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1)位置 位于东部季风区。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东临渤海 和黄海,大致位于33°N以北。
(一)北方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2)地形特征 1、跨我国第二、三阶梯,平原 面积广阔 2、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黑 土地)华北平原(黄土地)和黄 土高原(黄土地)等
(二)北方地区人文地理概况
(3)工业生产
1、重工业和能源工业 占有重要地位 2、辽中南工业基地和 京津唐工业基地为中心
(三)北方地区地理热点问题
• •
东北地区湿地的保护、东北森林和和土地资源的开 发与保护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
• • •
黄淮海地区的土地盐碱化
华北地区严重缺水 山西能源基地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 北京的空间发展,产业转移和城市职能地位
添加幻灯片标题 -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大会堂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侧,西长安街南 侧。人民大会堂是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的地方,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办公场所。是党、 国家和各人民团体举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国国 家领导人和人民群众举行政治、外交、文化活动的场所。
人民场是中国航空交通枢纽和周转中心,已开通国际航 线69条,通往36个国家和地区的56个大城市。
首都机场T1航站楼
秦皇岛港地处渤海之滨,扼东北、华北之咽喉,是我国北 方著名的天然不冻港。这里海岸曲折、港阔水深,风平浪 静,泥沙淤积很少,万吨货轮可自由出入。秦皇岛港是世 界第一大能源输出港,是我国“北煤南运”大通道的主枢 纽港,担负着我国南方“八省一市”的煤炭供应,占全国 沿海港口下水煤炭的50%。
6、是我国的政治中心,首都北京就属于华北平原地区
北京历史悠久,它作为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秦汉以来,北 京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名称先后称为蓟城、燕都、燕京、大都、 北平、京师、顺天府等等。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辽朝於会同元年起 在北京地区建立了陪都;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正式建都於北京,称为中 都。此后元朝、明朝和清朝的都城均建立在北京。民国的袁世凯从南京 迁都到北京。
丰富的海燕资源,使得相关产业得到发展。无棣县 属于山东省滨州市,位于山东最北部,盐行业历史 悠久,是我国四大海盐基地之一,无棣县盐务部门 利用当地丰富的海盐资源,在国内率先研发出海盐 雕刻工艺品,在丰富盐文化内涵的同时,又取得良 好经济效益。
精美的盐雕艺术品
2、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农业经济发展很快,尤其是种植业,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经 济作物棉花等。
火爆的招工现场
5、科技、文化繁荣
其中华北的京津唐都市经济圈拥有全国最高的 科技文化水平,是国内一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 基地和开放式的教育中心。科教优势,已成为 该经济圈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社会进步的主 要动力源。2000年统计,该区域的中等教育人 数达1362.4万人,高等教育人数(北京、天津) 达318.7万人。拥有科技活动人员约28万人, 占 全国的比例为8.8%, 发明专利批准量约占全国发 明专利批准量的五分之一。
高校的科研成果 北京大学的声誉由一连串令人自豪的科学成就赢得:世界上第一 例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有北大参与完成;世界上直径最小的单壁碳 纳米管在北大产生;中国第一台百万次电子数字计算机在北大设 计;锑、铕、铈原子量的国际标准在北大测定。凭借其浓厚的学 术氛围和卓越的科研水平,北大能够不断地推陈出新,把最前沿 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 1991年11月9日,北京 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设立昌 平科技园区,总面积40平方 公里的昌平科技园区是北京 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 重要组成部分。园区经过这 些年的开发建设,目前已形 成了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 程与新医药、环保和新能源、 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等五大产 业支柱,高新技术产业化环 境建设逐步优化,日臻完善。
4、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华北地区同时亦拥有中国四大城市群中的京津唐地区,市场 需求量大,前景广阔。 京津唐都市经济圈,是指首都北京、中央直辖市天 津和冀东重要城市唐山之间三角地带的广大地区。 土地总面积4.2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0.4 %), 人口2975.8万人(占全国的2.4 %) 京津冀都市圈内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空间分布高度集中 于北京和天津,河北是京津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地。 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大,但流动频率不够高;流入人 口多,流出人口少;京津两地流入人口大于流出人口, 河北省流出人口大于流入人口;区域之间的劳动力流 动具体表现为河北省常年为京津两地输送丰富的劳动 力资源。京津冀三地区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呈现梯度差 异,北京吸收的外来人口最多,其次是天津市,再次 为河北省。第四,京津冀地区的整体流动人口中,男 性所占比例要大于女性。向京津冀流动的人口最主要 的目的是务工经商。
河北赵县雪花梨
山东烟台苹果
华北平原的小麦
3、是我国交通比较便利的地区,海陆空交通均较发达
华北地区是我国交通比较便利的地区,海陆空 交通均较发达,拥有密集的公路网、铁路网, 海上交通亦非常便利。主要有以北京为中心的, 航空,铁路,高速公路。以溏沽、秦皇岛为重 要港口的海运
天津9条铁路路线图
截至2013年9月,北京地铁共有17条运营线路,它包含16条地 铁线路,1条机场轨道。覆盖北京市11个市辖区。拥有270座运 营车站。总长456千米运营线路的轨道交通系统。
华北地区人文地理介绍
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华北 地区包括四个自然地理单元:东部的辽东山东低山丘陵, 中部的黄淮海平原和辽河下游平原,西部的黄土高原和 北部的冀北山地。 华北地区既是我国政治、文化交流的中心,又是一个资 源丰富的经济高速发展地区。就经济而言,长期以来依 靠资源消耗增加产值的企业成为华北地区经济的主导。 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 式已经在整个华北地区展开。然而,如何统筹、协调华 北各区域间的循环经济发展却成为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1.资源能源丰富,有丰富的煤炭、石油、铁矿、海盐等
山西预测煤炭资源总量虽然不是全国最多,但得天独 厚,几乎拥有所有种类的煤,而且优质煤的质量和数 量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属上乘。其中炼焦煤和无烟煤 的储量,在全国同类煤储量中分别占52.20%和 38.42%,远远胜过煤炭资源总量排前两名的新疆和 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