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创新实验室柔性制造生产线系统-安大电自

合集下载

柔性制造系统

柔性制造系统

2、FH8800立体FMS柔性系统
系统由3台MAZAK公司生产的FH8800型卧式加工中 心,最大工作直径Φ1250mm,最大工作高度1250mm, 最大工件重量2200kg。主要担负中型箱体类零件的加工。 此类FMS被称为立体FMS。主轴箱加工线由1台MAZAK 公司生产的FH880卧式加工中心、10个交换托盘、1台清 洗机和1台自动上下料机器人组成,用于主轴箱等大中型 箱体类零件的加工,可以一次装夹10种不同零件进行加工, 真正实现了多品种单件自动化生产。机床配置了先进的 Mazatrol Fusion 640M数控系统,通过FMS控制中心与 工厂网络连接,可以实现24小时连续工作,16小时无人 运转。
3、控制与管理系统
FMS的控制与管理系统实质上是实现FMS加工过 程, 物料流动过程的控制、协调、调度、检测和管理的信息流 系统。它有计算机、工业控制器、可编程序控制器、通信 网络、数据库和相应的控制与管理软件等组成,是FMS的 神经中枢和命脉,也是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纽带。
四、柔性制造系统FMS的应用
组合机床加工方式
组合机床一般采用多轴、多刀、多工序、多面或多工 位同时加工的方式,生产效率比通用机床高几倍至几十倍。 由于通用部件已经标准化和系列化,可根据需要灵活配置, 能缩短设计和制造周期。因此,组合机床兼有低成本和高 效率的优点,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可用 以组成自动生产线。 组合机床一般用于加工箱体类或特殊形状的零件。加 工时,工件一般不旋转,由刀具的旋转运动和刀具与工件 的相对进给运动,来实现钻孔、扩孔、锪孔、铰孔、镗孔、 铣削平面、切削内外螺纹以及加工外圆和端面等。有的组 合机床采用车削头夹持工件使之旋转,由刀具作进给运动, 也可实现某些回转体类零件(如飞轮、汽车后桥半轴等)的 外圆和端面加工。

2023年化工认识实习报告集合6篇

2023年化工认识实习报告集合6篇

2023年化工认识实习报告集合6篇化工认识实习报告篇11、实习时间:6月25号---7月6号2、实习地点:上海华谊天原化工物流有限公司;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3、指导教师:周波老师,田思进老师4、实习目的与要求:4.1实习目的:1、了解上海华谊天原化工物流有限公司涉外码头作业工艺,安全技术设施及安全管理要求。

2、了解企业主要事故隐患。

3、熟悉化工企业常用的安全管理方法与管理制度。

4.2实习要求:1、事先搜集有关实习单位的相关资料,包括主要产品,产品性能,企业规模等资料。

2、在实习现场了解生产工艺及事故隐患。

3、及时总结实习现场资料,综述理论与实习所获得的相关知识。

5、实习内容和方式方法:5.1实习内容:1、深入上海华谊天原化工物流有限公司和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现场,了解现场相关生产工艺及事故隐患。

2、通过现场实习,获取现场有关安全生产的安全防范措施,包括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

3、总结理论知识与实习所获得的现场实际知识,分析研究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生产技术问题,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5.2实习方式方法:1、查阅资料2、深入现场3、考察,咨询,总结。

今天由龙经理带领我们参观仓库。

他们的企业精神是:1%可能,100%努力;企业文化:理念创新,自我超越;企业理念:安全准确,及时满意。

HSE管理理念是强化科学管理,确保本质安全,倡导绿色物流,体现社会责任,满足顾客需求,创造双赢价值。

我们参观的第一站是堆场,露天广场上整整齐齐地放了几排大型集装罐。

经理介绍说这些罐子里装的都是些液体物质。

集装罐自身就具有隔热保温功能,工人定期会对罐子进行检测检验,以防危险发生。

第二站是7500平方米的'丙类库,里面堆放的都是一些用袋子装好的固体颗粒状物质,如丙烯酸酯等等。

这个仓库的顶棚都有消防水喷淋装置,为了降温,采取晚上关上仓库的措施,这样可以让冷空气进来。

我们参观的第三站就是液体仓库了。

这些产品的闪点都是在60℃以上,仓库中整整齐齐地堆放着大大小小的桶装物质。

柔性自动化生产线_图文

柔性自动化生产线_图文

一专周背景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ManufacturingSystem简称FMS,采用FMS的主要技术经济效果是:能按装配作业配套需要,及时安排所需零件的加工,实现及时生产,从而减少毛坯和在制造的库存量,及相应的流动资金占有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设备数量和厂房面积;减少直接劳动力,在少人看管条件下可实现昼夜24小时的连续“无人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整个系统由MES生产制造管理系统计算机、组态王监控计算机、主控PLC和下位PLC 通过网络通信技术构成一个完整的多级计算机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技术的定义:是用于现场仪表与控制室之间的一种”全数字化、双向、多变量、多点多站的通信系统”,其本质含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现场通信网络、现场设备互连、互操作性、分散功能模块和开放式互联网络。

柔性制造系统的ROFIBUS-DP数据通信网络组成。

二.专周目的1.熟悉STBP7MICROWIN软件的主要操作功能。

2.初步掌握STBP7WICROWIN软件对PLC的编程和监控。

3.学会编织一个简单的程序并能正确的运行。

三.专周内容A.机械手左右运输1.题目要求机械手的动作过程如图所示。

1.从原点开始,按下启动开关,下降电磁阀通电,机械手下降,下降到位后,碰到下限位开关,下降电磁阀断电,停止下降。

2同时接通夹紧电磁阀,机械手夹紧。

3夹紧后,上升电磁阀通电,机械手上升。

上升到位时,碰到上限位开关,上升电磁阀断电,停止上升。

4同时接通右移电磁阀,机械手右移。

右移到位时,碰到右限位开关,右移电磁阀断电,停止右移。

5若此时右工作台上无工件,则光电开关接通,下降电磁阀通电,机械手下降。

下降到位后,碰到下限位开关,下降电磁阀断电,停止下降。

6同时夹紧电磁阀断电,机械手放松。

7放松后,上升电磁阀通电,机械手上升。

上升到位后,碰到上限位开关,上升电磁阀断电,停止上升。

8同时接通左移电磁阀,机械手左移。

左移到位后,碰到左限位开关,左移电磁阀断电,停止左移。

一种新型柔性PCB技术柔性可拉伸电子系统

一种新型柔性PCB技术柔性可拉伸电子系统

p p ri to u e e i l a e n r d c sa f x b e PCB e h l g ,a e i l tec a e e e to i yse .I sat t h l t c no o y nd a f x b e sr t h bl lcr n c s tm t trswih t e l m e c lr q r m e t fe b dd d sr tha l l cr n c s se ,a s hepa e n r d e hep o e sn dia e uie n so m e e tec b e ee to i y tm lo t p ri to uc d t r c s i g tc n l g n d tis w i h o u o d s rbete tc n l g fe e d d wi d n ea ie e b e e h o o y i e al, t t ef c st e c i h e h o o y o mb d e n i gm t1 r si f xil h w nl b s a e i1t c i v e bl n e c nn c e o sr c in o 0 fe i er to o o e a em tra o a h e ef xi ei t r o e td c n tu to f5 % l xbl ai rm r .M o e v r h l r o e,t e
周峻 霖 ,夏俊 生 ,陆招扬 ,李寿胜
( 华东光 电集成 器件研究所 ,安徽 蚌 埠 2 3 4 ) 3 0 2
摘 要 :柔性 可拉 伸 电子 系统是近 年来 国际流行 的新 技 术。文 中介 绍 了一种 柔性P B C 技术 及一种 可
拉 伸 电子 系统 。文章首先 简要 分析 了嵌入 式可拉 伸 电子 系统在 医学上的需求 ,并详细 阐述 该 系统 的

柔性生产线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柔性生产线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柔性生产线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李有兵;林勇【摘要】柔性生产线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构造简单、组装灵活、安全稳定的特性,能根据实际需求增减设备,广泛应用于生产的各个领域,能有效提升企业的成产力和竞争力.以一条由供料单元、加工单元、分拣单元、输送单元和分类仓储单元组成的柔性生产线,阐述柔性生产线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的整个过程.该柔性生产线组装简单,系统布置合理,运行安全稳定,且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设备,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期刊名称】《机电工程技术》【年(卷),期】2018(047)012【总页数】5页(P102-105,208)【关键词】柔性生产线;模块化设计;智能控制系统;系统布置【作者】李有兵;林勇【作者单位】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925;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9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80 引言随着《中国制造2025》国策的提出,装备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加,劳动集约型的生产方式逐步被淘汰[1]。

目前,柔性生产线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的各个领域,能有效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及产品的质量、改善工作环境、降低能源的损耗、节约材料,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2]。

1 柔性生产线总体结构设计柔性生产线控制系统采用模块组合式结构,主要包括供料单元、加工单元、分拣单元、仓储单元、输送单元5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可自成一个独立的控制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该系统具备模块化和开放式的特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添加其他应用模块,主要应用于机械制造、加工装配等方面。

2 柔性生产线工作流程设计图1 柔性生产线总体结构设计该柔性生产线将供料单元中的工件进行加工,经分拣后,工业机器人将工件自动分类存储的全自动化智能控制柔性生产线。

其工作过程为:供料单元的工件垂直叠放在料仓中,工件分为白芯金属工件、白芯塑料工件、黑色工件。

顶料气缸动作顶住工件后,推料气缸动作把工件从料仓底部推到出料台,出料台传感器检测到工件后,推料气缸动作缩回,供料仓中的工件在重力的作用下,整体下移一位,为下一次供料做好准备,同时输送单元的伺服电机经驱动器将抓取机械手装置精确定位出料台,抓取工件,精准定位送到加工单元,加工单元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冲压加工,加工完毕,抓取机械手装置将工件放置分拣单元材料入口,经传感器确认工件到达后,变频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带动传送带,通过传感器的检测将传送带上的工件按类进行分拣,分拣料槽传感器检测到工件后,工业机器人按类将工件进行仓储。

柔性生产线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

柔性生产线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

柔性生产线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柔性生产线是一种能够根据产品需求和生产任务,灵活调整生产流程和生产能力的生产方式。

它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调度性和可重构性。

本文将从柔性生产线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柔性生产线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流程设计、设备配置、任务分配和控制系统设计。

首先是流程设计。

柔性生产线的流程应能够适应不同产品的生产需求。

在流程设计中,需要明确每个工序的具体任务和目标,确定工序之间的先后顺序以及工序之间的交互关系。

同时,还要考虑工序的平衡性和生产能力的匹配,确保生产过程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设备配置是柔性生产线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

柔性生产线需要配置能够适应多种产品生产需求的设备。

这些设备应具备快速转换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从一种产品生产到另一种产品生产的转换。

此外,设备配置还要考虑生产线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生产需求的变化。

任务分配是柔性生产线系统设计中的核心问题。

在柔性生产线上,任务分配应能够合理调度生产资源,使得生产过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任务分配涉及到产品的生产能力分配、设备的使用状态分配以及人员的工作任务分配。

通过合理的任务分配,可以实现生产线的高效运行和资源的最优利用。

控制系统设计是柔性生产线系统设计中的最重要的一环。

控制系统应能够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及时调整和优化生产流程。

控制系统需要有一定的智能化和自适应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生产任务和生产需求,动态调整工序之间的协调和资源的调度。

控制系统还应具备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功能,能够为生产过程的优化提供依据和支持。

柔性生产线系统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资源支持和合作。

实施过程中需要先进行系统的评估和规划,明确系统的设计目标和需求,确定所需资源和预期效果。

在系统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各方面的培训和支持,确保系统的顺利运行和性能优化。

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控机制和维护体系,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多端柔性直流系统的直流电压控制策略研究

多端柔性直流系统的直流电压控制策略研究

现代电子技术Modern Electronics TechniqueAug.2023Vol.46No.162023年8月15日第46卷第16期0引言全球能源紧缺和环境恶化问题日益严重,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的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计划之一[1]。

我国计划在2025年前实现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2030年前达到25%DOI :10.16652/j.issn.1004⁃373x.2023.16.022引用格式:彭寅章,王海云,南东亮,等.多端柔性直流系统的直流电压控制策略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23,46(16):128⁃134.多端柔性直流系统的直流电压控制策略研究彭寅章1,2,王海云1,南东亮2,肖超3,杨帅2(1.新疆大学教育部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并网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47;2.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3;3.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52)摘要:直流电压是衡量真双极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SC⁃MTDC )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指标。

针对传统换流站直流电压下垂系数固定而未考虑实际运行工况导致的直流电压偏差较大这一问题,文中以传统直流电压下垂控制为基础,提出一种考虑功率裕度与电压运行参考点的自适应直流电压下垂控制方法。

通过构建功率裕度系数H P 来实现下垂系数的实时变化;通过分析H P 大小对下垂控制的影响,引入直流电压影响权重μ调整下垂控制参考电压运行工作点,保障H P 过小时直流电压偏差不越限。

基于PSCAD/EMTDC 搭建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四端真双极VSC⁃MTDC 系统,在稳态、风电场功率波动、换流器单极闭锁运行工况下进行仿真,验证直流电压的稳定性和功率分配的合理性。

文中研究可为进一步提高真双极VSC⁃MTDC 系统控制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直流电压;功率外环控制器;电压下垂控制;功率裕度;电压偏差中图分类号:TN624⁃34;TM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73X (2023)16⁃0128⁃07Research on DC voltage control strategy of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multi⁃terminal DC systemPENG Yinzhang 1,2,WANG Haiyun 1,NAN Dongliang 2,XIAO Chao 3,YANG Shuai 2(1.MOE Research Center of Renewable Energy Power Generation and Grid Connection Control Engineering,Xinjiang University,Urumqi 830047,China;2.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State Grid Xinjiang Electric Power Co.,Ltd.,Urumqi 830013,China;3.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Ltd.,Zhengzhou 450052,China)Abstract :The DC voltage is an important index to measure the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true bipolar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multi⁃terminal DC (VSC⁃MTDC)system.In allusion to the problem that the DC voltage sag coefficient of the traditional converter station is fixed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large DC voltage deviation caused by the actual operating conditions,an adaptive DC voltage sag control method that considers power margin and voltage operation reference points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DC voltage sag control.The power margin coefficient H P is constructed to realize the real⁃time change of the sag coefficient.By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H P magnitude on the sag control,the DC voltage influence weight μis introduced toadjust the reference voltage operating point of the sag control,so as to ensure that the DC voltage deviation does not exceed the limit when H P is too small.A four⁃terminal true bipolar VSC⁃MTDC system with large⁃scale new energy access is built based on PSCAD/EMTDC.The stability of DC voltage and the rationality of power allocation were verified by the simulation under steady state,wind farm power fluctuation and converter unipolar locking operation conditions.It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rtherimproving the control safety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true bipolar VSC⁃MTDC system.Keywords :VSC ⁃MTDC system;DC voltage;power outer loop controller;voltage sag control;power margin;voltagedeviation收稿日期:2022⁃10⁃30修回日期:2023⁃02⁃08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B150700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B02001)128第16期左右。

基于实例-排序推理算法的FMS专家优化设计系统

基于实例-排序推理算法的FMS专家优化设计系统

・28・机械2020年第12期第47卷基于实例一排序推理算法的FMS专家优化设计系统李彦儒,胡晓兵,陈应飞,刘志明,彭正超(四川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65)摘要:以某机床厂某柔性生产线项目为对象,研究了目前企业柔性生产线工艺资源、加工管理现状和车间设备布局方法,分析了目前企业在FMS80系统柔性单元设计和车间内产线布局的相关特点。

在相关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FMS快速化设计过程中的涉及到的工艺性能、设计属性等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完成了FMS虚拟仿真设计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和软件设计,确定了该系统开发的总体环境,对整个FMS快速设计流程进行了归纳整理分析,建立了FMS快速设计的专家系统知识库结构和相关推理规则,为工艺设计人员和生产现场的技术人员提供设计卖例的经验参考,以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小资源浪费,降低企业FMS设计运行成本。

关键词:柔性制造系统;车间布局;工艺数据库;Visual Studio;专家系统技术中图分类号:TH164;TP315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6-0316.2020.12.005文章编号:1006-0316(2020)12-0028-09An Expert Optimization Design System for FMS Based on Case-Sort Reasoning Algorithm LI Yanru,HU Xiaobing,CHEN Yingfei,LIU Zhiming,PENG Zhengchao(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610065,China) Abstract:Based on a flexible production line project of Ningjiang Machine Tool company,this paper studied the process resources,the status quo of processing management and the method of workshop equipment layout and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MS80system flexible unit design and the layout of production line in the workshop.Data analysis was conducted regarding process performance and design attributes of FMS rapid design.After database design and software design of virtual simulation FMS design system was completed,the overall environment of the system development was determined and the whole process of FMS rapid design was summarized and analyzed.Knowledge base structure of expert system and related inference rules of rapid design of FMS structure was established.This research provides cases for reference,so as to improve the design efficiency and to reduce the waste of resources and the cost of enterprise in FMS design and operation.Key words: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workshop layout;process database technology;Visual Studio;expert system technology柔性制造系统(FMS,Flexible Manufacturing设计过程包含了FMS功能单元资源管理、车间System)是典型机电液组成的复杂大系统,其布局与工艺流程优化智能算法研究、工艺资源收稿日期:2020-04-20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8ZX04032001)作者简介:李彦儒(1995-),男,重庆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制造、数字化生产,E-mail:*****************;胡晓兵(1970-),男,湖北黄冈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信息化、机器视觉、数字化车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创新综合实验室柔性制造生产线系统解决方案上海寰益智能仪器科技有限公司Shanghai Huanyi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第一部分实验室成立的背景及目标要求实验室成立背景当今世界,创新能力的大小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的竞争时代,一个以“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知识经济”的生产和源泉在于创新。

创新技术的研究发展、创新产品的推广应用,社会对其相应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学科研型大学是知识创新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技术人才,成为各高等工科院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而作为高校,如何缩短与创业、与社会的距离,提高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培养创新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改革并加强现有的课程创新实验模式,注重实验教学课程与工厂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向产品制造的思维理念,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构想以及动手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面向新世纪在发扬传统优势的同时,在人才培养、技术设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上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为此,我们成立了机电创新综合实验室,它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设计能力,老师以研究自动生产为主要目标,并达到如下目的:1)成为机电一体化及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体验现代制造的重要基地机电创新综合实验室将作为机电一体化及电气自动化专业建设的一个实践性基地,学生到这里体验先进制造系统的基本流程,并创新性地进行动手实践,对专业相关的先进制造和相关技术管理有直观的体验。

2)成为机电一体化及电气自动化专业进行专业研究的重要基地综合创新实践实验室是机电一体化及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进行相关研究的重要基地,在验证课堂理论知识的同时,创新性地进行具有开发性项目设计,研究柔性制造系统的发展方向。

3)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将使用与工业实际生产密切结合的工业执行器件、传感器、控制器组成一个现代制造模块单元系统,学生可以创新性地自主设计工业控制系统,并通过项目讨论、系统建构、编程实现的方式付诸实施,这样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4)成为教学评估中的一个亮点,体现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工科专业基础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需要体现实践性和创新性,这是教学评估的一个重要需求,我们试图将机电创新综合实验室建成学校乃至地区重要的课程教学创新基地。

体现学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教学宗旨。

实验室教学目标: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看,学校培养的模式、教学设备的技术水平、开发性、开放性都不能满足学生技术学习,特别是应用型技术学习的需要。

同时,学校应试教育的模式、课本教材等都满足不了学生技术学习、能力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需要。

为此,我们需要在实验室的设计模式、产品配置、产品功能、开放性、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模式等进行重新定位。

成立机电创新综合实验室将要达到教学目标要求:1)实验室的功能设计符合企业生产现场的技术和过程。

2)实验室的产品配置具有先进性,符合未来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同时具备一定的开发空间。

3)实验室是一个全开放的实验室,包括教学设备的开放性和教学模式的开放性。

4)通过实验室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开展学生课程教学、技术学习、项目开发以及学术科研工作。

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基地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学生综合竞争力的体现,是国家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我们成立这样的实验室,将为学生参加各种机电类相关的竞赛,如电子设计大赛、生产设计大赛、创新大赛等等,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场所,成为他们的乐园。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改革并加强现有的机械创新实验模式,变验证性实验为设计性实验,以达到优化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第二部分综合实验室总体系统实现实验室定位:1)机械、电子相关技术教学的重点示范基地2)先进制造相关技术培训、课程教学、毕业设计、科研项目实践的重要基地。

3)先进型、创新型、实践型先进制造人才培养研究基地。

4)教师从事机械创新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5)学校新型课程教学模式示范基地。

实验室主要功能:1)进行机电创新相关技术的课程研究基地,包括自动控制、传感器、电气传动、PLC、单片机应用开发、过程控制、现场总线、电机控制等等2)作为电气控制学院、自动化学院、机电学院等本科生、研究生开展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重要场所。

3)教师和研究生进行机械设计、电气控制系统以及先进制造相关的技术开发、创新设计、理论研究的重要场所。

4)从事机械设计、电气控制相关项目开发、应用开发的重要场所。

实验室特色与优势:1)实验室内的模块化的机械系统、控制系统、驱动系统,可拥有多个工作单元,功能多,技术先进。

学生可以直接体验生产现场的先进技术。

实验室的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创新组合,符合未来先进制造流水线的柔性和适应性要求。

2)实验室设备集中了当前以及未来先进的机器人技术、现场总线技术、PLC技术、图像处理与诊断技术、自动立体仓储技术等等。

3)实验设备直接以生产现场使用的工业元器件组成一个功能齐全的生产流水线,直接与实际生产结合,利于培养实用型、创新性专业技术人才。

4)实验设备为开放式系统设计,学生和老师在探究系统技术和理论的同时,可以进行自我设计,提升系统的设计结构和设计要求。

同时进行先进技术、先进理论的各种尝试。

5)先进的教育理念,以“用知识、实践知识”为宗旨,以项目的形式开展教学、科研及技术开发,利于培养创新性、实践型专业技术人才。

第三部分系统描述及详细产品配置一、实验室系统组成:单元结构与功能介绍供料单元功能供料单元可作为MPS系统中的起始单元,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向系统中的其它单元提供原料的作用。

它的具体功能是:按照需要将放置在料仓中的待加工工件(原料)自动地取出,并将其传送到下个工作单元。

1.I/O接线端口它是该工作单元与PLC之间进行通讯的线路联接端口。

该工作单元中的所有电信号(直流电源、输入、输出)线路都接到该端口上,再通过信号电缆线连接到PLC上。

2.进料模块该模块用于储存工件原料、并在需要时将料仓中的工件分离出来,为转送模块取走一个工件作好准备。

该模块主要由料仓、双作用气缸、推料块、工件检测传感器等组成。

进料模块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工件垂直叠放在料仓中,推料杆位于料仓的底层并可从料仓的底部通过,推料杆与最下层的工件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当气缸驱动推料杆前进时,推料杆便把最下层的工件水平推到预定位置,从而把工件移出料仓;而当推料杆返回时,料仓中的工件在重力的作用下,就自动下落,向下移动一个工件,为下次工作作好了准备。

在推料缸的两个极限位置分别装有一个磁感应式接近开关,分别用于识别推料缸运动的两个极限位置。

在该模块料仓的底层位置,安装有对射式光电传感器的探头,用于检测料仓中存储料的情况(有无料)。

该对射式光电传感器由光纤(探头)和光电传感器主体组成。

对射式光电接近开关是指光发射器(光发射器探头或光源探头)与光接收器(光接收器探头)处于相对的位置工作的光电接近开关。

对射式光电接近开关的工作原理是:当物体通过传感器的光路时,光路被遮断,光接收器接收不到发射器发出的光,则接近开关的“触点”不动作;当光路上无物体遮断光线时,则光接收器可以接收到发射器传送的光,因而接近开关的“触点”动作,输出信号将被改变。

注意:光纤在安装和使用中,不能将光纤折成“死弯”或使其受到其它形式的损伤。

3.转运模块它的功能是吸取工件,并将工件传送到下一个工作单元。

转运模块主要由旋转气缸、摆臂、真空吸盘、真空压力检测传感器、真空吸盘方向保持装置等组成。

旋转气缸是摆臂的驱动装置,其转轴的最大转角为180°,转角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在转动气缸的两个极限位置上各装有一个磁感应式的接近开关,利用接近开关的信号状态来标识两个极限位置。

真空吸盘用于抓取工件。

吸盘内腔的负压(真空)是靠真空发生器产生的。

检测单元功能检测单元的主要任务有两个,即:识别工件材料和检测工件的尺寸。

在MPS系统中,它是将供料单元提供的工件进行材料识别及尺寸的检测,并根据要求将满足条件的工件通过滑槽送到下一个工作单元,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工件在本单元中剔除。

该单元模拟了实际生产中对原材料的检测情况。

检测单元主要组成为:I/O接线端口;识别模块;升降模块;测量模块;滑槽模块等。

1.识别模块识别模块主要由3个传感器组成,即:电感传感器、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和漫射式光电传感器;用于识别工件的材质及颜色。

可以识别金属与非金属的材质,可以将金属、白、黑三种工件区分开。

识别模块中的电感传感器、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及漫射式光电传感器都属于接近开关类传感器,它们分别在以下情况下动作:电感传感器在有金属物质接近它时动作;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在任何物质接近它时都动作;漫射式光电传感器在接近它的物体反射回来的光线达到一定程度时动作。

测量模块的作用是测量工件的高度。

它由一个模拟量传感器和传感器支架构成。

该模拟量传感器实际上是一个由电位器构成的分压器。

该传感器与变送器一起构成一个测量工件高度尺寸的传感系统,由电阻式传感器将测量杆的位移量转变为电位器电阻值的变化,再经变送器器转换为0~0V的直流电压信号输出。

输出的电压值与测量杆位移量之间成正比例关系。

测量模块由一个精密滑台气缸驱动,实现高度测量动作。

3.升降模块升降模块的作用是将工件由下方运送到上方,准备检测和分流。

它主要由一个无杆气缸、一个双作用直线气缸、一个工作平台组成。

4.滑槽模块滑槽模块提供了两个物流方向。

上滑槽可以将工件(合格工件)分流到下一个工作单元,上滑槽前段是由直流电机驱动的传送带;下滑槽可以用于模拟不合格工件的流向(即从本单元剔除)。

加工单元功能加工单元可以模拟钻孔加工及钻孔质量检测的过程,并通过旋转工作台模拟物流传送的过程。

加工单元主要组成机构有:旋转工作台模块、钻孔模块、钻孔检测模块及伺服驱动单元等。

1.旋转工作台模块旋转工作台模块主要由旋转工作台、工作台固定底盘、交流伺服电动机、蜗轮蜗杆减速器、定位块、电感式接近开关传感器、漫反射式光电传感器、支架等组成。

在转动工作台上有六个工位,用于存放工件。

在每个工位的下面都有一个定位块,电感式接近开关传感器感测这个定位块,用于判断工作台的转动位置,以便于进行定位控制。

2.钻孔模块钻孔模块主要由钻孔气缸、钻孔电机、电磁夹紧器等组成。

钻孔模块用于实现钻孔加工过程。

在钻孔气缸的两端安装有磁感应式接近开关,用于判断两个气缸运动的两个极限位置。

3.检测模块检测模块用于实现对钻孔加工结果的模拟检测过程。

检测模块主要由检测气缸、检测气缸固定架、检测模块支架及磁感应式接近开关组成。

4.继电器继电器K1、K2,分别用于控制钻孔电机和电磁夹紧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