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计算和耗差分析内容介绍
2.耗差分析法指标说明

耗差分析法指标说明1.设计煤耗:是指不同循环水温下的额定负荷煤耗(纯凝或抽汽工况)。
其求法是将额定负荷、额定循环水温下的煤耗通过不同循环水温下的真空影响煤耗值加以修正而得。
它是一条额定负荷下的煤耗-循环水温曲线。
由于煤耗鉴定试验曲线是在额定循环水温(额定真空)下试验或计算得到,因此设计煤耗应考虑实际循环水温的修正,设计良好的开式循环水系统其进水温运行人员无法控制和调节当然闭式与开式循环水系统不同,冷却塔出水温度与汽轮机冷端工况存在藕合。
2.负荷影响煤耗:其他条件不变,仅变化主机负荷,使运行工况偏离额定负荷引起的煤耗变化值。
该值可由鉴定试验负荷-煤耗曲线求得。
对于供热机组还应考虑抽汽量对煤耗的影响。
3.应达煤耗:以设计计算煤耗为基础,扣除设备不匹配、环境温度、老化修正等各项不可避免损失、通过运行调整、设备维修维护,机组可以达到的供电煤耗。
等于设计煤耗+负荷、供汽影响煤耗,不可避免损失。
4.真空影响煤耗:循环水温影响煤耗已在“设计煤耗”中考虑过;由背压=f(负荷,循环水温)公式求得的基准真空也考虑了循环水温的影响。
这二者是一致的。
这样所求得的“真空影响煤耗”才是循环水温以外的因素影响值。
因此在“耗差法”计算中,首先要计算设计煤耗,继而计算负荷及供热影响煤耗,再依次计算各参数不正常偏离对煤耗的影响,将这些煤耗相加就可得到实际煤耗。
从而,在这计算煤耗的过程中,也就可分析出各参数对煤耗的定量影响。
5.相对内效率影响:抽汽工况及汽轮机高中效率的影响,我们没有按照国内早期耗差分析法,利用统计方法和采用经验公式求取影响系数计算其对煤耗的影响值。
而是利用建立多个二元模拟方程由软件自动生成绝热膨胀焓,利用调用函数的方法,求取主蒸汽、排汽焓和排汽压力下的主蒸汽绝热膨胀焓,虽然编程工作量大,但是精度高满足多种变工况的要求,避免了早期耗差分析法仅依靠影响煤耗的经验公式来代替相对内效率变化的影响,提高了在多种工况煤耗计算的准确性。
性能计算和耗差分析内容介绍

性能计算和耗差分析内容介绍性能计算和耗差分析是在工程学和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方法。
性能计算是指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的方式,对其中一系统或工艺的性能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
耗差分析是指通过对系统能量、材料和资源的消耗进行分析,找到能耗高的环节并提出改进措施,以达到节约能源和提高效率的目的。
性能计算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辅助工程师和科研人员在早期设计阶段评估和优化系统的性能。
它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对系统的运行行为进行模拟和预测。
例如,在航空工程中,性能计算可以用来评估飞机的飞行性能、燃油消耗和起降规格等。
在制造业中,性能计算可以用来评估产品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等。
在电力系统中,性能计算可以用来评估电力传输和分配的效率和稳定性。
性能计算的内容主要包括数学模型的建立、模型参数的确定、边界条件的设定、数值解法的选择和结果的分析等。
其中,数学模型通常是通过物理规律和经验数据建立的,可以是线性或非线性的、离散或连续的。
模型参数的确定可以通过实验测试或经验公式得到。
边界条件的设定是指在计算过程中对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条件进行限制或定义。
数值解法的选择决定了计算的精度和效率,可以是常见的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或谱方法等。
最后,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和对比,可以得出关于系统性能的评估和改进建议。
耗差分析是一种针对能量、材料和资源消耗进行分析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人们找到能耗高的环节,识别出能耗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对于能源消耗高的系统或工艺,进行耗差分析有助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和降低生产成本。
在工厂生产中,耗差分析可以用来评估设备的能效、消耗材料的浪费程度和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城市规划中,耗差分析可以用来评估供水、供电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能源消耗。
耗差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能耗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及改进措施的提出。
能耗数据的采集可以通过仪表的实时监测或历史记录来获取。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用统计方法、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手段来进行。
VeStore-SIS 性能计算相关-最新

计算平台安装
2、安装VeStore-SIS 3.0计算平台
• 1)步骤见《VeStore-SIS 3.0计算平台用户手册》 • 2)计算平台需要所在服务器具有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2.0 或以上版本的环境。
计算平台安装
3、计算平台与实时/历史数据库的接口
• 1)计算平台客户端软件不包括实时历史数据库 接口,安装完客户端后需在其生成文件夹下拷
计算平台维护
1、更换测点
• 1)如要将“1号机组锅炉给水流量”更换成
“给水流量A(换算后) [U1_GSAFLW]”,则
操作如下:选中该计算任务,单击右键,点击 “停止服务”。
计算平台维护
计算平台维护
• 2)双击“1号机组锅炉给水流量”所在行,弹出 点信息窗口。将公式“Formula”中的 [U1_TOTFWFLW]更换成[U1_GSAFLW],然后 点击窗口最下方的“确定”并确定“保存信息成 功!”;
厂级监控信息系统
——
VeStore-SIS 3.0计算平台
目录
一、计算平台安装
二、计算平台配置
三、计算平台使用 四、计算平台维护 五、性能计算和耗差分析
计算平台安装
1、安装MySQL关系型数据库
• 1)步骤见《VeStore-SIS 3.0计算平台用户使 用手册》 • 2)或在已有关系库中新建数据库(一般命名 为:jsptgl)(计算平台管理)
计算平台使用
7)计算时间偏移Offset
• 为计算开始时刻的偏移量,描述为“字母+数字” 的形式,表示方法同周期描述。 • 注意:本属性影响当前任务的开始计算时刻,对
计算周期没有影响。
• 主要作用是将本任务的计算时刻整体向后推移一 段时间。比如,偏移5分钟已确保电量数据采集
电厂性能计算与耗差分析计算模型

电厂性能计算与耗差分析计算模型
热力性能是指电厂在发电过程中,对燃料的燃烧效率和热能转化效率
的评价。
根据热力性能计算模型,可以计算出电厂的热效率、汽轮机热耗率、发电机热损失、锅炉效率等指标,从而评估电厂的燃煤效率和发电效率。
电力性能是指电厂在发电过程中,对电能转化效率和电能质量的评价。
通过电力性能计算模型,可以计算出电厂的发电量、综合效益、电厂效率
系数、负荷率等指标,从而评估电厂的电能转化效率和电能质量。
经济性能是指电厂在发电过程中,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评价指标。
通
过经济性能计算模型,可以计算出电厂的燃料成本、发电成本、单位发电
量燃料消耗、综合经济效益等指标,从而评估电厂的经济性能和盈利能力。
环保性能是指电厂在发电过程中,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评价。
通
过环保性能计算模型,可以计算出电厂的排放物排放量、工况排放浓度、
污染物治理效率等指标,从而评估电厂的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情况。
而耗差分析计算模型是对电厂运行过程中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和变化
进行分析的模型。
通过耗差分析计算模型,可以分析出电厂中各项耗差的
成因和影响因素,从而寻找改进和优化的方向。
总之,电厂性能计算与耗差分析计算模型是电厂运行过程中评估性能
和分析效益的重要工具,能够为电厂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增加可
持续发展考量可以促进电厂的改进和优化,提高资源利用和环保效益,为
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火电厂性能计算和分析

火电厂性能计算和分析“性能计算和分析”的基本功能在公司生产调度管理系统中建立标准统一的热力性能计算模型,对于各台机组采用单独的模型重新进行性能计算,根据来自各机组性能计算的数据和经济性、可靠性分析评估,进行全厂及全公司机组经济性、可靠性指标的计算,包括:1)全公司平均发电负荷、发电煤耗率、供电煤耗率、厂用电率、发电热效率、汽机热耗、锅炉效率。
2)全公司可靠性指标的计算:机组等效可用系数、利用小时、出力系数、非停次数、非停小时数、非停系数、强迫停运率等。
3)各区域平均发电负荷、发电煤耗率、供电煤耗率、厂用电率、发电热效率、汽机热耗、锅炉效率。
4)各电厂平均发电负荷、发电煤耗率、供电煤耗率、厂用电率、发电热效率、汽机热耗、锅炉效率。
5)各电厂可靠性指标的计算:机组等效可用系数、利用小时、出力系数、非停次数、非停小时数、非停系数、强迫停运率等。
6) 机组级性能分析:①机组综合指标:发电煤耗率、供电煤耗率、厂用电率、发电热效率、补水率、功率因数、发电效率、综合厂用电功率、供电效率、发电标准煤耗量、机组发电原煤耗量、机组供电燃料成本、机组毛利润。
②机组锅炉指标:排烟氧量、给水温度、排烟温度、飞灰含碳量、灰渣含碳量、锅炉蒸发量、空预器漏风系数、再热器压损、排烟热损失q2、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q3、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q4、锅炉散热损失q5、灰渣物理热损失q6、锅炉反平衡热效率、排烟过量空气系数、锅炉热负荷、床温、床压、返料温度、风室压力、一次风量、二次风量、流化风量、总风量。
③机组汽机指标:主汽温度、主汽压力、再热温度、再热压力、汽轮机热耗、汽轮机汽耗、高压缸效率、中压缸效率、真空、过冷度、给水量、高加抽汽量、给水泵焓升、锅炉冷再热蒸汽量、汽轮机汽耗率、汽轮机热耗率、汽轮机绝对内效率、加热器上端差、加热器下端差。
④机组可控耗差分析:机组负荷率、主汽温度、主汽压力、再热温度、真空、排烟温度、排烟氧量、飞灰含碳量、灰渣含碳量、给水温度、过热器减温水量、再热器减温水量、补水率、凝汽器过冷度、加热器端差、厂用电率。
性能计算和耗差分析内容介绍

性能计算和耗差分析内容介绍性能计算是指通过测量和分析系统的各项指标来评估系统的性能水平。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指系统对外部请求的响应速度。
通过测量系统对请求的响应时间,可以评估系统的快速响应能力。
2.吞吐量:吞吐量是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请求数量。
通过测量系统的吞吐量,可以评估系统的并发能力和处理能力。
3.并发性:并发性是指系统能够同时处理多个请求的能力。
通过测量系统的并发性,可以评估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和资源利用率。
4.资源利用率:资源利用率是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测量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可以评估系统的资源分配情况和性能优化空间。
耗差分析是指通过分析系统的耗差情况,找出系统中存在的性能瓶颈和优化空间。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能量消耗:能量消耗是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消耗的能量。
通过分析能量消耗的分布情况,可以找出能量消耗较大的模块和组件,进行优化和改进。
2.资源利用率:资源利用率是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分析资源利用率,可以找出资源利用率较低的模块和组件,进行优化和改进。
3.效率评估:效率评估是指通过对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效率低下的问题,并进行优化和改进。
4.性能瓶颈:性能瓶颈是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性能瓶颈和短板。
通过分析系统的性能瓶颈,可以找到系统的短板所在,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改进。
总结起来,性能计算和耗差分析是评估和分析系统性能的过程。
通过对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和分析,可以找出系统性能瓶颈和短板,并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耗差分析法煤耗计算的介绍

耗差分析法煤耗计算的介绍耗差分析法(Equivalent Fuel Consumption Analysis)是一种用于计算机械设备耗能的方法,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对煤耗的评估。
本文将介绍耗差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计算步骤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一、基本原理耗差分析法是通过将其中一种能源的耗损量折算为等效煤耗,对不同能源之间的比较和计算进行统一、其基本原理是将各类能源折算为等价的能量单位,统一计算单位的能源消耗量。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比较不同能源的使用效率,为设备的能量消耗和节能提供依据。
二、计算步骤1.确定计算的能源种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要计算的能源种类,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2.确定耗差基准:选择一个参照标准,将其耗差定义为1、一般情况下,煤耗常被选为基准值,即将每种能源的能耗都折算为等效的煤耗。
3.确定单位换算关系:确定各种能源与基准(煤耗)之间的单位换算关系。
例如,将柴油的耗量折算为等效的煤耗时,需确定柴油的发热值与煤耗的换算关系。
4.收集实际数据:收集并记录设备使用过程中各种能源的消耗量,包括煤耗、石油耗量、天然气消耗等。
5.耗差折算计算:按照单位换算关系,将各种能源的消耗量折算为等效的煤耗。
通过将其他能源的能耗与煤耗相除,得到各能源的耗差系数。
6.耗差比较和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对各种能源的耗差系数进行比较和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了解不同能源的使用效率,从而为节能提供依据。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耗差分析时1.数据的准确性:收集和记录能源消耗量时,需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对于涉及多个设备的能耗计算,需确保所有设备的能耗数据都被纳入计算。
耗差分析简介

i m 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i
qq q故有 q i 又因为,
b i 同样道理可以推得:
• 总之,任意分效率单独变化时,其相对变化率将等于总 效率的相对变化率。简单地说,就是任意分效率单独变 化百分之几,则总效率也就相应变化百分之几,但它们 的绝对变化值并不相等。
汽、水系统多因素变化的经济性诊断方法
b b ' 2 ' 3 ' 4 b ' 5 ' 2 ' 6 ' 3 2 3 4 ' ' ' 4 5 6 5 6
q q
i b i
b
• 考虑风烟侧与汽水侧的相互影响,则机组的煤耗率的
变化为:
q i b b 1 b 1 b i i q b i
b
j 1 j 1
H H Xj
j 1
n
b
风、烟系统多因素变化的诊断方法
• 假设有多个因素偏离基准值使锅炉效率发生变化,基 准锅炉效率为 b' ,运行锅炉效率 b ,则锅炉效率的相 对变化为:
1 q q q q q 1 q q q q q 1 q q q q q
热经济性统计报表界面示例
能损分析方法简介
• 小指标分析法——简单、方便 ,结果比较粗 糙,准确性不够 • 热偏差分析法 ——运行偏差对经济指标影响 大小考虑了不同负荷的情况,缺点是数据大多 来源于经验数据 • 循环函数法——提出加热单元概念,属简捷算 法 • 等效热降法 ——属简捷算法 • 目前在国内耗差分析应用中采用的最多的是 ‘等效热降法’,‘循环函数法’也有一定的 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厂用电
循环水泵耗电率
%
50 厂用电三级指标
厂用电
凝结水泵耗电率
%
51 厂用电三级指标
厂用电
电除尘耗电率
%
52 厂用电三级指标
厂用电
脱硫耗电率
%
53 厂用电三级指标
厂用电
增压风机耗电率
%
54 厂用电三级指标
厂用电
浆液循环泵耗电率
%
55 厂用电三级指标
厂用电
脱硝耗电率
%
56 厂用电三级指标
厂用电
输煤耗电率
℃
42 厂用电三级指标
厂用电
吸风机耗电率
%
43 厂用电三级指标
厂用电
送风机耗电率
%
44 厂用电三级指标
厂用电
一次风机耗电率
%
45 厂用电三级指标
厂用电
制粉系统耗电率
%
46 厂用电三级指标
厂用电
磨煤机耗电率
%
47 厂用电三级指标
厂用电
排粉机耗电率
%
48 厂用电三级指标
厂用电
给水泵耗电率
%
49 厂用电三级指标
%
57 厂用电三级指标
厂用电
公用系统耗电率
%
℃
36 汽机专业三级指标 回热系统 #6低加上端差
℃
37 汽机专业三级指标 回热系统 #6低加下端差
℃
38 汽机专业三级指标 回热系统 #7低加上端差
℃
39 汽机专业三级指标 回热系统 #7低加下端差
℃
40 汽机专业三级指标 回热系统 #8低加上端差
℃
41 汽机专业三级指标 回热系统 #8低加下端差
%
效率
16 汽机专业三级指标 蒸汽参数 主汽温度
℃
17 汽机专业三级指标 蒸汽参数 主汽压力
Mpa
18 汽机专业三级指标 蒸汽参数 再热汽温度
℃
19 汽机专业三级指标 蒸汽参数 再热汽压损率
%
20 汽机专业三级指标 蒸汽参数 过热减温水量
t/h
21 汽机专业三级指标 蒸汽参数 再热减温水量
t/h
22 汽机专业三级指标 真空度
得最佳的参数参考值,这一点正是目前很多研究所进行的内容。
3. 耗差分析计算。即计算参数偏离参考值时对煤耗的影响,常用的方法有 等效焓降法、循环函数法、热平衡法以及小扰动法等。
4. 需要保证关键参数具有准确的测量值。 以下的附表给出了机组常用的耗差分析指标:
序 指标分级
分类
指标名称
单位
号
1 一级指标
综合
背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kPa
23 汽机专业三级指标 真空度
凝汽器过冷度
%
24 汽机专业三级指标 真空度
凝汽器端差
℃
25 汽机专业三级指标 真空度
循环水温升
℃
26 汽机专业三级指标 回热系统 给水温度
℃
27 汽机专业三级指标 回热系统 高加旁路泄漏率
%
28 汽机专业三级指标 回热系统 #1高加上端差
℃
29 汽机专业三级指标 回热系统 #1高加下端差
%
10 锅炉专业三级指标 锅炉
炉渣可燃物
%
11 汽机专业三级指标 汽 机 本 体 高压缸内效率
%
效率
12 汽机专业三级指标 汽 机 本 体 中压缸内效率
%
效率
13 汽机专业三级指标 汽 机 本 体 低压缸内效率
%
效率
14 汽机专业三级指标 汽 机 本 体 调节级效率
%
效率
15 汽机专业三级指标 汽 机 本 体 小机用汽量
℃
30 汽机专业三级指标 回热系统 #2高加上端差
℃
31 汽机专业三级指标 回热系统 #2高加下端差
℃
32 汽机专业三级指标 回热系统 #3高加上端差
℃
33 汽机专业三级指标 回热系统 #3高加下端差
℃
34 汽机专业三级指标 回热系统 #5低加上端差
℃
35 汽机专业三级指标 回热系统 #5低加下端差
性能计算:
供电煤耗率
发电煤耗率
电厂效率
发电厂用电率
锅炉效率
过量空气系数
汽轮机效率
汽轮机热耗率
汽缸相对内效率
凝汽器真空度
凝结水过冷度
凝汽器端差
等(只列出了常用指标)
耗差分析:
耗差分析是指机组每个主要参数单独变化偏离参考值时,所引起的供电煤耗
变化。因此,完整而准确的耗差计算包括以下关键技术:
1. 性能计算。需要了解参数在供电煤耗计算中关系。 2. 参考值的选取。需要通过热力试验、数据挖掘、统计分析等寻优方法获
供电煤耗
g/kWh
2 二级指标
厂用电
厂用电率
%
3 二级指标
汽机
汽机热耗率
%
4 二级指标
锅炉
锅炉效率
%
5 锅炉专业三级指标 锅炉
空预器漏风率
%
6 锅炉专业三级指标 锅炉
排烟温度
℃
7 锅炉专业三级指标 锅炉
低位发热量
kJ/kg
8 锅炉专业三级指标 锅炉
排烟氧量(炉膛出口) %
9 锅炉专业三级指标 锅炉
飞灰可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