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力学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力学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力学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1:力学基本内容:

力学是用数学方法研究机械运动的学科。“力学”一词译自英语mechanics 源于希腊语一机械,因为机械运动是由力引起的.mechanics在19 世纪5O 年代作为研究力的作用的学科名词传人中国后沿用至今。

力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所阐明的规律带有普遍的性质.为许多工程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力学又是一门技术科学,为许多工程技术提供设计原理,计算方法,试验手段.力学和工程学的结合促使工程力学各个分支的形成和发展.

力学按研究对象可划分为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和一般力学三个分支.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通常采用连续介质模型来研究;余下的部分则组成一般力学.属于固体力学的有弹性力学、塑性力学,近期出现的散体力学、断裂力学等;流体力学由早期的水力学和水动力学两个分支汇合而成,并衍生出空气动力学、多相流体力学、渗流力学、非牛顿流体力学等;力学间的交叉又产生粘弹性理论、流变学、气动弹性力学等分支.

力学在工程技术方面的应用结果则形成了工程力学或应用力学的各种分支,诸如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岩石力学、爆炸力学、复合材料力学、天体力学、物理力学、等离子体动力学、电流体动力学、磁流体力学、热弹性力学、生物力学、生物流变学、地质力学、地球动力学、地球流体力学、理性力学、计算力学等等.2:土木是力学应用最早的工程领域之一.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涉及到的力学内容

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土力学、岩石力学等几大固体力学学

科.

理论力学与大学物理中有关内容相衔接,主要探讨作用力对物体的外效应(物体运动的改变),研究的是刚体,是各门力学的基础.其他力学研究的均为变形体

(本科要求线性弹性体),研究力系的简化和平衡,点和刚体运动学和复合运动以及质点动力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

材料力学:主要探讨作用力对物体的内效应(物体形状的改变),研究杆件的拉压弯剪扭变形特点,对其进行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分析计算.

结构力学:在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分析计算杆件结构体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各类结构受力性能.

弹性力学:研究用各种精确及近似解法计算弹性体(主要要求实体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和位移.

土力学:研究地基应力、变形、挡土墙和土坡等稳定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岩石力学:研究岩石地基、边坡和地下工程等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基本设计方法.土木工程专业之力学可分为两大类,即“结构力学类” 和“弹性力学类” .

“弹性力学类”的思维方式类似于高等数学体系的建构,由微单元体(高等数学为微分体)人手分析,基本不引入(也难以引入)计算假设,计算思想和理论具有普适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入某些针对岩土材料的计算假设则构建了土力学和岩石力学.“结构力学类” (包括理论、材料学和结构力学)则具有更强烈的工程特征,其简化的模型是质点或杆件,在力学体系建立之前就给出了诸如平截面假设等众多计

算假设,然后建立适宜工程计算的宏观荷载和内力概念,

给出其特有的计算方法和设计理论,力学体系的建构过程与弹性力学类截然不同.

弹性力学由于基本不引入计算假定,得出解答更为精确,可以用来校核某些材料力学解答;但由于其假定少,必须求助于偏微分方程组来寻求解答,能够真正得出解析解的题目少之又少,不如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计算灵活性高和可解性强;弹性力学的理论性和科研性更强,是真正的科学体系,而结构力学类的实践性和工程性更强,更多偏重于求解的方法和技巧.

3:力学基本量对基本物理量的严密定义和深刻理解是人们对学科认识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任何力学所求解的题目都是:给定对象的几何模型和尺寸,给定荷载(外力)作用,求解其内力、应变、位移(静力学)或运动规律(动力学).土木工程中所考察的对象大多为静力平衡体系.

3.1 外力弹性力学中之外力包括:体力和面力;而理论力学研究的外力为集中力(偶);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一脉相承,研究的外力为集中力与分布力;而土力学和岩石力学中的外力主要以分布力为主.相比之下,体力和面力是最基本之外力,基于此类外力进行求解和计算无疑要从基本单元体人手;其他工程力学中之外力作用无外乎就是体力和面力的组合,正是由于这种对力的简化,使得工程力学的求解相对容易,无需借助于微分方程方法.

3.2 内力

弹性力学中之内力包括:正应力和剪应力;理论力学之内力是刚体质点系内部各质点的相互作用力;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之内力为轴力、剪力、弯矩和扭矩;土力学和岩石力学由于研究的是块体结构,内力也为正应力和剪应力.剖析各种内力:轴力是沿杆轴方向正应力之合力;弯矩分量是沿杆轴方向正应力合力矩对坐标轴之量;剪力分量是杆轴截面内剪应力合力对坐标轴之分量;扭矩则为杆轴截面内剪应力之合力矩.空间问题任一截面共有六个内力分量,这也正是由理论力学中空间力系的合成

方法所决定的.四种内力6 个分量的确定只是为了工程设计和计算之方便.可见,弹性力学、土壤力学、岩石力学的求解结果为物体内部各点的应力;而材料力学、结构

力学的求解结果则为杆件横截面上(简化后为一点)应力之合力.

应力解答是进行工程设计的最重要指标.通过考察某点的相应应力状态并与材料性能指标对比,提出了多种强度设计理论,如最大拉应力理论、最大剪应力理论、最大线应变理论、形变比能强度理论、摩尔强度理论等.

3.3 应变应变是微单元体的变形,有线应变和角应变两类。各门力学都有所涉及但在具体应用时又很少提及的概念,弹性力学类中应变的求解往往也不是最终目的,它只是位移计算的一个过渡,而结构力学类中由于研究的是质点系或杆件系,谈应变的概念是没有意义的,它直接针对位移求解,具体的工程设计中也是以某些断面的位移(变形)指标作为标准.

3.4 位移

位移实则为应变的宏观反映,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偏微分关系.弹性力学中的位移以其坐标分量来表征,而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中的位移是指某个截面的位移:

线位移和角位移的概念本身是建构在平截面的假设基础之上的,只有截面保持为平

面,才能谈到该截面的位移状态,否则某一截面变形后成为曲面,

是不可能有单一的线位移和角位移的.但是,弹性力学早已指出,平截面假设只是一种工程的近似,可见,线位移和角位移的概念脱离开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毫无意义.

4:解析计算方法

4.1 基本求解方程

土木工程中建立的力学模型多为平面问题[引,空间问题基本不纳入授课大纲而只是作为了解,这一方面是空间问题计算过于繁琐,更重要的是本专业计算对象的特殊性所造成的:大多数工程结构都可以简化为平面结构进行处理,对于复杂一些的结构

在设计中只不过多考虑一个安全系数而已.

基本假设(连续性、均匀性、各向同性、完全弹性、小形变位移)是各门固体力学都遵循的,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即依据其而作,在工程针对性更强的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和岩石力学中则又根据各自研究对象不同引入了更多计算假设.为确定特体在外部因素作用下的影响,除必须知道反映质量守恒(衍生出流体力学连续性方程)、动量平衡(衍生出黏性流体Navier-Stoke 方程和弹性固体平衡微分方程等)、动量矩平衡、能量守恒(衍生出熵焓的变化方程)等自然界普遍规律的基本方程外,还须知道描述构成特体的物质属性所特有的本构方程(由应力和应变(率)关系体现)和描述物体变形.运动属性(由变形(率).位移(率)关系体现)的几何方程,才能在数学上得到封闭的方程组,并在一定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下把问题解决.

固体力学基本求解方程考虑:平衡条件、位移变形条件和本构条件.据此可得弹性力学三大基本方程组:平衡微分方程(纳维方程)、几何方程(柯西方程)和物理方程(虎克定律),三类基本方程考察微元体,基于静止状态下动量守恒、几何线性和物理线性特征来构建.描述了微分状态下的三类条件.各种解法都是以基本方程为依据,辅之以边界条件来确定.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在提出其计算假设的同时,其实就已经描述了本构关系、平衡条件和边界条件体现在整体静力平衡方程中,连续条件则体现在位移求解方程上.

4.2 求解方法

内力和位移是最有工程意义的物理量,因此各门力学所建立的求解方法都是以二者为基础的,这就形成了所谓“力法”和“位移法”.

(1)力法力法是一种最传统的方法,按力求解入手比较符合人们惯常的思维习

惯.结构力学类中之力法是以多余反力或内力(弯剪拉压扭)为基本未知量.传统“力法”所采用的策略,为“先削弱后修复” ]:即先解除某些约束,将结构修改为对于各种荷载都易于分析的静定基本结构,即“静定基”;再据建立“力法”的修复方程来求解应有的约束力,恢复结构的约束性态.修复方程本质上为位移方程,依靠结构变形、位移协调的几何条件列出,而位移可以根据基本结构内力由虚力原理轻松得到.弹性力学类中之力法以应力为基本未知量.应力求解是弹性力学的最基本方法,但是其应用有限,因为要建立力法求解的“应力函数”(如Airy 函数),

需要常体力的设定或其他严格的假设条件.弹性力学的力法与结构力学虽都是以“力”作为首先求解的基本未知量,但其思想是不同的,由于弹性力学问题无计算假设(如杆件假设和平截面假设),不存在所谓的“静定基”,任何弹性体内部都是超静定的,必须将平衡条件、几何条件和物理条件联立求解.二者的“相同”之处只在于都是以“力”为首先求解的未知量而已.

(2)位移法位移法是一种以位移为基本未知量的求解方法.应当说,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位移的关注都远远落后于内力,现有的各种建筑结构设计规范都是基于强度设计为主,探讨的是内力设计;而刚度设计的计算工作量和重视程度显然是次要的.结构力学类中之“位移法”所采用的策略,为“先加强后修复”]:即让结构所有节点完全固定,使所有构件成为彼此无关的单跨超静定梁,即“固定基”,然后再使它们能转动和移动以达到力矩和剪力的平衡,以消除在结点处产生不平衡力和力矩.修复方程本质上为平衡方程,依靠结构在结点处的力或力矩平衡条件列出.为了避免求解联立方程的困难,人们基于位移法又提出了“逐次迭代法”、

“弯矩分配法”、“无剪力分配法”等诸多渐近计算手段;而为更便于手工求解,又

给出新的假定从而得到多种近似计算方法,如分层法、反弯点法和D 值法等.应当说,在电子计算机计算速度和存储容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这些传统渐近或近似求解方法已逐渐退居到次要地位,但为了考查土木工程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在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中仍然采用之.

结构力学中的位移法计算思想对于弹性力学同样难以实现.原因很简单,结构体可视为由多个离散杆件连接而成,但弹性体本身是处处空间连续的几何体,无法确定“固定基”,因此其求解也必须像弹性力学应力法一样建立一个“位移函数”,弹性力学位移法建立边界条件相对容易,但传统的弹性力学位移法求解化为二阶偏微分方程组,求解困难.近年来很多学者已经通过各种方法建立了一些利于求解的位移函数【加,n],大大提高了位移法的应用范围,笔者认为位移法的解析求解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建议相应弹性力学教材应适当修改,增加位移法求解的篇幅和算例.可见,同样是力法和位移法,正是由于二类力学研究的初始假定条件不同,导致了其计算方法的本质不同.结构力学的求解思想更易被工程技术人员所接受;而深入探讨物体内部受力和变形特征的弹性力学则多被众多科研人员所思索和研究.

5:能量法

力学由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于20 世纪初在工程技术的推动下脱离其演变成一个独立学科,现在通常理解的力学主要研究宏观的平衡和机械运动;物理学在摆脱了传统的机械(力学)自然观后也获得了健康飞速的发展.现在看来,最能维系力学与物理学血脉联系的就是能量原理了.能量原理不仅适用于线弹性小变形结构,也适用于非线性非弹性结构;既适用于静定结构,也适用于超静定结构,不仅能用于求解梁、轴、杆结构,也能用于板、壳及一般实体结构.作为教师,应当使学生理解能量原理的普适特征.大学本科的学习深度仅局限于“线性弹性”的范畴.所谓线性,即本

构方程的线性关系;所谓弹性是外力与变形同时性的特征.

能量原理是各门力学学科都要提及的一部分内容.在力学更偏重于为工程服务时,人们往往将能量原理淡忘;只有用一般手段无法解决时,人们才会重新拾起这个大自然赐予的最基本规律:“能量守恒定律”.正是借助于这个最有利的手段,人们解决了更多令人困惑的难题.能量原理在力学中的各种表达最后都归结为求解不同泛函驻值的问题.

能量守恒的思想是学生在中学时代就知道的,后在变形固体问题的研究中又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即虚功原理的思想.“虚功”的概念是学生在力学学习中最易困惑的

名词.“实功”是由于力逐渐增加在变形效应上所做功的度量,

而“虚功”是在变形结束后人们假像中外力又做的功值.学生在中学时代考虑的物体都是刚体,“功”的概念其本质上就是大学中所提到的“虚功” .其实,所谓“虚功”的提出正是人们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给出的,正如复数的提出是为了保证方程的根域始终要封闭一样,完全是为了研究问题的需要.在结构已经完成实际变形后,使其产生一个虚位移,才能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给出外力的虚功与储存变形能的互等关系,进一步根据泛函分析的变分理论给出总势能的变分为零(取驻值)的结论.反之,若以力为虚,则可以给出总余能变分为零的结论.能量法跟力法和位移法是殊途同归,也是结构分析的基本方法.能量变分原理的应用也符合“先修改,后复原”的策略.在能量泛函的表达式中,试探函数可以只满足一部分约束,而让另外的约束由能量变分取极值来达到满足,放弃某些约束就是修改了结构,能量变分则是复原了结构约束.

变分法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众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最小势能原理属于位移型变分原理,结构的势能泛函由满足连续约束的变形试探函数给出,然后让泛函对位移做变分,使势能最小,得到结构位移的解.最小势能原理等价于以位移表示的平衡微分方程和位移表示的应力边界条件,可见,它是通过势能泛函来修改结构使得平衡条件重新满足,这正是“位移法”的求解思想.最小余能原理属于应力型变分原理,结构的余能泛函由满足平衡约束的内力试探函数写出,然后让泛函对内力做变分,使余能最小,得到结构内力的解.最小余能原理等价于以应力表示的应变协调

方程(或几何方程)和位移边界条件,可见,它是通过余能泛函来修改结构使得连续条件重新满足,这正是“力法”的求解思想.

广义变分原理(胡海昌一鹫津原理)属于应力一位移。应变型变分原理,能量泛函中内力、变形和应变三类变量的试探函数彼此独立无关,它通过泛函变分取驻值,使平衡、连续和应力。应变关系三种约束重新得到满足,显然,这是最自由的变分原理.钱伟长教授等已经证明了弹性力学变分原理间的等价性和变量的独立性.通过不同乘子的引入,根据应力、应变和位移三类变量的不同组合形成不同的泛函驻值问题就构成了各种类型的变分原理,如位移。应变型广义势能原理、位移。应力型广义余能原理(Helliger。Reissner原理)等.

考察弹性体的动力学特征时,此时试探函数可包括位移、速度、应变和应力四场变量,可形成相应的各种单场或多场变分原理,如以位移作为试探函数的Hamilton 变分原理、位移。速度变分原理、位移。应变。应力变分原理、位移。速度。应变。应力变分原理等.通过对加速度空间中变分原理的推导还可得到粘性流体力学中的Navier。stokes 方程,这也说明了同属于连续介质力学的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的内在统一性.一些学者针对诸如孔隙介质渗流问题、固液耦合问题和弹粘塑性问题等又建立了一系列有更强针对性的变分原理形式,这些已远远超出本科教学的范畴.

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等课程中都有变分法的相关内容,所述仅仅局限在最小势能原理(等价于位移变分原理和虚功原理)和最小余能原理(一般不列入大纲要求),而对泛函驻值的近似求解方法,介绍的只有瑞利一里兹法,对于迦辽金法等均未涉及.这一方面是由于学时所限,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位移变分法较易理解而其他变分法过于抽象所致.

6:有限单元法

包括有限单元法在内的数值计算方法多是由变分原理衍生出来.常规的有限单元法是基于最小势能原理建立的;杂交元方法的发展则是由最小余能原理建立并基于广

义变分原理得到深化;边界元方法则是数值计算(有限元方法)与解析解的联合求解:在边界域用数值手段,在内域用解析手段;若在一个方向做离散和插值,在另一方向采用某种解析解,就成为“有限条法”.差分法的求解思想是将微分方程求解改换成为代数方程的问题;离散单元法则考察非连续介质,采用显示中心差分格式进行动态松弛求解.不同数值方法间的耦合分析是当前计算力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有限单元法是土木工程本科生接触到的唯一数值计算方法,也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其他方法都是研究生以后开设的课程.有限元法通过离散与组合,可以适应弹性体的边界形状,材料性质及荷载分布等复杂性,适合于编制计算机程序,所以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有限单元法的概念是在结构力学中首先出现的,即来自对杆系结构的分析.“离散”思想其实就是高等数学中的微段或微元分析的力学体现,单元必须足够小,才能模拟连续体,而且小了才可以在计算单元特性时可以用简单的分片插值函数,这就好比一根曲线用很多小段来模拟,小段可以是简单的直线,只要连接的节点位置控制好,这些直线小段就能模拟好这条曲线.结构力学中的有限单元是线单元,仍然沿用着传统的“矩阵位移法”名称,这是由于当时人们更加关注的是矩阵的组成和位移求解;弹性力学考察实体结构,因此可给出更多的单元类型,以适应不同工程问题的需要.

由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时大量缩减,各门力学课程当中涉及到有限单元法的部分往往已经难以再列入授课范畴,为此相应的本科教学计划已将其提取出来成为

了独立的“有限单元法”选修课程,但选修课很难引起学生的重

视.有限单元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它的离散化求解思想对学生定向的解析思维具有巨大的启发性,这是学生将来想从事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必须具备的一种思维方法;

况且当前设计部门中的大型计算软件多是基于有限元编制的,不掌握有限元方法很难适应将来科研和设计的要求.

7:动力与稳定

7.1 动力问题

动力问题的求解过程与静力问题是一样的.只要将相应的惯性力视为外力加到结构上进行静力分析即可,这是达朗伯原理赋予的有效手段.此时物理量是空间和时间的四维坐标函数,求解方程包括三类基本方程,并辅以边界和初值条件.惯性力的添加使得动力问题的分析必然涉及到求解一个更复杂的二阶偏微分方程组,这无疑增加了动力计算的难度,弹性力学动力问题一般都不可能按应力求解,只能按位移求解(拉密方程).结构动力学计算则按质点系模型进行简化,工程实用性强,提出

了各种近似计算方法,如:振型分解法、瑞兹能量法、底部剪力法和时程分析法等.土木工程专业的动力计算很重要,这是由于地震力是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但对学生来讲,只要掌握“抗震规范” 中提供的简单计算手段即可.经验证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提供的地震力动态作用近似分析方法是相当有效的,完全可以满足工程精度的要求.

7.2 稳定问题结构力学类中的失稳标志是指结构产生变形特征的根本变化(第一类稳定问题)或其变形出现无限增长的特征(第二类稳定问题).稳定问题求解以能量法最为方便可靠,复杂问题也可采用有限元法.由于建筑结构多为长杆件体系,在压、弯等状态下容易产生种种失稳现象.而弹性力学类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块体,不存在结构力学类中的失稳问题,“失稳”在弹性力学(包括土力学、岩石力学)中已经转化为“强度”问题,所谓的弹性体失稳或岩土工程丧失稳定性实质上就是强度破坏.可见,“稳定”的概念在各门力学间尚有待统一.8:力学在土木工程专业中的作用

8.1 力学与土木专业课程的建构土木工程主导专业课程的建构是基于几大力学课来实现的.若缺乏对几大力学的基本概念、物理意义和求解方法的深入理解,想真正掌握好相关专业课程。做好有关工程设计、施工、监理乃至进一步的科研工作,是不可想象的.按照所开设力学课程的两类划分(结构力学类和弹性力学类),相应的专业课两类分支也相应出现.基于结构力学类(结构工程方向)的包括:钢筋砼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高层建筑设计、建筑抗震设计、桥梁结构、组合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基于弹性力学类(岩土工程方向)的包括:地基处理与加固、基础工程、挡土结构与基坑工程、地下结构、道路勘测与结构等.

任何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土木工程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领域有很多交叉,

与建筑学、建筑经济等相关学科密切相关.与建筑学相衔接的课程主要是房屋建筑学;与建筑经济相关的有工程概预算、项目组织与管理、工程招投标等课程;其他相关课程还有:工程制图、建筑材料、工程测量、岩土及结构测试、建筑CAD等.8.2 力学在土木工程计算中的应用力学的学习目的是为了进行工程计算.土木工程是一个涵盖极广的一级学科,它下设了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六个二级学科,所计算分析

的对象包括诸如: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公共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众多工程类型.力学在工程中应用首先就要提取出相应的工程计算模型. 属于杆系结构的工程对象当然要用结构力学的手段进行分析;而涉及实体结构的工程对象分析则必须要用弹性力学、土力学和岩石力学的手段来完成;对难以求解的复杂工程问题则必须寻求相应数值解答,数值计算方法也是近几十年来在解决工程问题时力学发展最快的研究方向.

土木工程力学习题答案第1-2章

1.1 力的基本知识班级姓名座号 1-1-1 看视频“击打棒球”,体会在1/1000秒内,用90kN的力将棒球的速度由40m/s 降为0,再由0沿相反增加到更大的速度。看视频“击打气球”,体会在1/1000秒内,力的大小、变形的大小还在变化。树立力与变形一致,力与运动状态改变一致的观念。填空: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的效应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和使物体变形。在分析力的运动效应时,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变形,将实际变形的物体抽象为受力而不变形的物体,称为刚体。 力的单位为N(牛顿)。1KN = 1000 N。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例如速度、加速度为矢量。 1-1-2做梁受集中荷载作用的小实验,观察梁的变形;将集中荷载展开为均布荷载,观察梁的变形。(图1-1) 实验元件:纸片件、链条 画图:依据小实验画梁的计算 简图。填空:图1-1中,受集中 荷载作用梁的变形较大;力的线集 度q的单位为kN/㎡。图1-1 集中荷载与分布荷载 1-1-3 试在图1-2中分别以A、B、C、D为作用点,按集中力的描述画力矢量,并标出该力的“作用线”。 图1-2 集中力的三要素 1-1-4 自己的体重是0.65kN,身高 1.75m。假设自己平躺在床上,并简化为均布荷载,则荷载的线集度q = 0.371kN/m。

1.2静力学公理(一)班级姓名学号 1-2-1看视频“首尔的平衡达人”。填空:试按认识、表达的顺序书写集中力的三要素:作用点,方向,大小。 1-2-2 看动画“二力平衡公理”。填空: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指向相反,大小相等。 1-2-3 看动画“作用与反作用公理”。填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沿同一直线,指向相反,大小相等。 1-2-4 看动画“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及其推论。填空:力的可传性: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以沿着它的作用线移到刚体的任意一点,不改变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1-2-5看视频“悬挂法找重心”, 动手做找纸板重心的小实验(图1-3)。 实验元件:纸片件、线、大头针 画图:悬挂A点,画纸板平衡时的 受力图。图1-3 悬挂法找重心1-2-6 看动画“公理比较”,动手做小实验。(图1-4)。 实验元件:塑料块件 画图:画两物块受力图。填空:在图1-3中,力W1和力F1互为一对平衡力, 力F1和力F1′互为一对作用与反作用力。二力平衡公理与作用反作用公理的区别 在于前者说的是一个刚体上二力平衡的条件,后者说的是两个刚体相互间的作用关系。 图1-4 比较两个公理

土木工程力学形考作业一

力学形考 一、选择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从几何角度,结构通常可以分为三类: (C)通常由若干根杆件相互联结组成,杆件的几何特征是其长度远大于横截面上两个方向的尺度。 (B)厚度远小于其长度和宽度。 (A)长、宽、高三个方向尺度大小相近(属于同一数量级)。 从以下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答案序号即可。 A. 实体结构? B ?板壳结构(薄壁结构) ? C ?杆件结构? D ?拱结构 2、结点通常简化为以下三种类型: 从以下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答案序号即可。 A. 铰结点???? B .刚结点???? C.组合结点 3、请把文字与选项对应起来。 (B)不允许结构在支承处发生任何方向的移动和转动。 (A)不允许结构在支承处发生转动,也不能沿垂直于支承的方向移动,但可以沿平行于支承的方向滑动。 (C)只允许结构在支承处绕铰转动,而不能发生任何移动。 (D)只约束了支承链杆方向的位移,允许结构绕铰转动,也可以沿着垂直于链杆的方向移动。 从以下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答案序号即可。 A. 定向支座? B .固定支座? C .固定铰支座?D .活动铰支座 4、请把文字与选项对应起来。 (B)――永久作用在结构上的不变荷载。 (C)――暂时作用在结构上的可变荷载。 根据作用的性质可以分为: (A)――荷载的大小、方向和位置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比较缓慢,不会使结构产生明显的振动,计算过程中可忽略惯性力的影响。 (F)――随时间迅速变化的荷载,会使结构产生明显的振动,因而计算过程中惯性力的影响不能忽略。根据作用的方式可以分为: (E)――是指满布在结构或构件某部分面积上的荷载。

【完整版】:力学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力学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1:力学基本内容: 力学是用数学方法研究机械运动的学科。“力学”一词译自英语mechanics源于希腊语一机械,因为机械运动是由力引起的.mechanics在19世纪5O年代作为研究力的作用的学科名词传人中国后沿用至今。 力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所阐明的规律带有普遍的性质.为许多工程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力学又是一门技术科学,为许多工程技术提供设计原理,计算方法,试验手段.力学和工程学的结合促使工程力学各个分支的形成和发展.力学按研究对象可划分为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和一般力学三个分支.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通常采用连续介质模型来研究;余下的部分则组成一般力学.属于固体力学的有弹性力学、塑性力学,近期出现的散体力学、断裂力学等;流体力学由早期的水力学和水动力学两个分支汇合而成,并衍生出空气动力学、多相流体力学、渗流力学、非牛顿流体力学等;力学间的交叉又产生粘弹性理论、流变学、气动弹性力学等分支. 力学在工程技术方面的应用结果则形成了工程力学或应用力学的各种分支,诸如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岩石力学、爆炸力学、复合材料力学、天体力学、物理力学、等离子体动力学、电流体动力学、磁流体力学、热弹性力学、生物力学、生物流变学、地质力学、地球动力学、地球流体力学、理性力学、计算力学等等. 2:土木是力学应用最早的工程领域之一. 2.1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涉及到的力学内容

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土力学、岩石力学等几大固体力学学科. 理论力学与大学物理中有关内容相衔接,主要探讨作用力对物体的外效应(物体运动的改变) ,研究的是刚体,是各门力学的基础.其他力学研究的均为变形体(本科要求线性弹性体),研究力系的简化和平衡,点和刚体运动学和复合运动以及质点动力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 材料力学:主要探讨作用力对物体的内效应(物体形状的改变),研究杆件的拉压弯剪扭变形特点,对其进行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构力学:在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分析计算杆件结构体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各类结构受力性能. 弹性力学:研究用各种精确及近似解法计算弹性体(主要要求实体结构) 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和位移. 土力学:研究地基应力、变形、挡土墙和土坡等稳定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岩石力学:研究岩石地基、边坡和地下工程等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基本设计方法. 2.2土木工程专业之力学可分为两大类,即“结构力学类”和“弹性力学类”. “弹性力学类”的思维方式类似于高等数学体系的建构,由微单元体(高等数学为微分体)人手分析,基本不引入(也难以引入)计算假设,计算思想和理论具有普适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入某些针对岩土材料的计算假设则构建了土力学和岩石力学.“结构力学类”(包括理论、材料学和结构力学)则具有更强烈的工程特征,其简化的模型是质点或杆件,在力学体系建立之前就给出了诸

土木工程力学01任务

土木工程力学作业 01任务试卷总分:100 一、填空选择题(共 6 道试题,共20 分。) 1. 从几何角度,结构通常可以分为三类: c 通常由若干根杆件相互联结组成,杆件的几何特征是其长度远大于横截面上两个方向的尺度。 b 厚度远小于其长度和宽度。 a 长、宽、高三个方向尺度大小相近(属于同一数量级)。 A 实体结构B板壳结构(薄壁结构)C杆件结构D拱结构 2. 结点通常简化为以下三种类型: (c ) ( b ) ( a ) A铰结点B刚结点C组合结点 3.b 不允许结构在支承处发生任何方向的移动和转动。 a 不允许结构在支承处发生转动,也不能沿垂直于支承的方向移动,但可以沿平行于支承的方向滑动。 c 只允许结构在支承处绕铰A转动,而不能发生任何移动。 d 只约束了支承链杆方向的位移,允许结构绕铰转动,也可以沿着垂直于链杆的方向移动。 A定向支座B固定支座C固定铰支座D活动铰支座 4. 根据荷载的不同特征,荷载可以进行如下分类: 根据作用时间可以分为:b 永久作用在结构上的不变荷载。 c 暂时作用在结构上的可变荷载。 根据作用的性质可以分为: a ——荷载的大小、方向和位置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比较缓慢,不会使结构产生明显的振动,计算过程中可忽略惯性力的影响。 f ——随时间迅速变化的荷载,会使结构产生明显的振动,因而计算过程中惯性力的影响不能忽略。 根据作用的方式可以分为: e ——是指满布在结构或构件某部分面积上的荷载。

d ——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一般总是分布在一定的面积上,当荷载作用面积远小于结构或构件的尺寸时,可以认为此荷载是作用在结构或构件的一个点上。 A静力荷载B恒载C活载D集中荷载E分布荷载F动力荷载 5. 在任意荷载作用下,若不考虑材料的变形,其几何形状与位置均保持不变,这样的体系称为a 。即使不 考虑材料的变形,在很小的荷载作用下,也会引起其几何形状的改变,这样的体系称为b 。 A几何不变体系 B 几何可变体系 6. 一根链杆相当于1个约束;一个单铰相当于b 个约束;一个刚结点相当于 c 个约束。 A1 B 2 C 3 二、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 C )。 A. 瞬变体系 B. 可变体系 C.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 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D)。 A. 几何可变体系 B. 瞬变体系 C. 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3.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C)。 A. 瞬变体系 B. 可变体系 C.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 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4.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 A )。 A. 瞬变体系 B. 可变体系 C.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 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土木工程力学试题

土木工程力学(本) 试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 正确,以×表示错误) 1.图示为刚架的虚设力状态,按此力状态及位移计算公式可求出A处的转角。(x) 2.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z=3。(√ ) 3.超静定结构的力法基本结构是唯一的。(× ) 4.依据静力平衡条件可对静定结构进行受力分析,这样的分析结果是唯一正确的结果。 ( √) 5.静定多跨梁中基本部分、附属部分的划分与所承受的荷载无关。(对) 6.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时,汇交于每一结点各杆端分配系数总和为l,则表明分配系数的计算无错误。(×) 7.超静定结构由于支座位移可以产生内力。(√) 8·在结构动力计算中,两质点的振动体系,其振动自由度一定为二。(×) 9·图示结构A截面弯矩影响线在A处的竖标为l。( ×) 10.在桁架结构中,杆件内力不是只有轴力。(×)

二、单项选择题 1·根据影响线的定义,图示悬臂梁A截面的剪力影响线在B点的纵坐标为( A)。 A.1 B.一4 C.4 D.一l 2.图示超静定结构独立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B)。 A.2 B.3 C.4 D.5 3.静定结构产生内力的原因有( A)。 A.荷载作用B.支座位移. C.温度变化D.制造误差 4.超静定结构产生内力的原因有( D)。 A.荷载作用与温度变化B.支座位移 C.制造误差D.以上四种原因 5.结构位移计算公式利用什么原理推导的( C)。 A.位移互等原理B.虚位移原理 C.虚功原理D.反力互等原理 6.机动法作静定梁影响线的理论依据是(B)。

A.虚力原理B.虚位移原理 C.位移互等定理D.叠加原理 7.在图示结构中,为使体系自振频率增大,可以( C)。 8.图示简支梁中间截面的弯矩为( A)。 9.一般情况下结点的不平衡力矩等于(D)。 A.固端弯矩B.传递弯矩 C.分配弯矩D.附加刚臂中的约束反力矩 10.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等于结构中(B)。 A.约束的数目B.多余约束的数目 C.结点数D.杆件数 四、(16分) 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作弯矩图。EJ=常数。 解:(1)一次超静定,基本体系和基本未知量,如图(a)所示。(2)列力法方程 (3)作图,见图(b)作图,见图(c)

土木工程力学网络形考任务一参考资料

土木工程力学(本)网络形考任务一参考资料 一、填空题 1.结点通常简化为以下三种类型: (组合结点)(刚结点)(铰结点) 2.从几何角度,结构通常可以分为三类: 杆件结构_通常由若干根杆件相互联结组成,杆件的几何特征是其长度远大于横截面上两个方向的尺度。 _板壳结构(薄壁结构)_厚度远小于其长度和宽度。 _实体结构_长、宽、高三个方向尺度大小相近(属于同一数量级)。 3.一根链杆相当于1个约束;一个单铰相当于_2_个约束;一个刚结点相当于_3_个约束。 4.在任意荷载作用下,若不考虑材料的变形,其几何形状与位置均保持不变,这样的体系称为_几何不变体系_。即使不考虑材料的变形,在很小的荷载作用下,也会引起其几何形状的改变,这样的体系称为_几何可变体系_。 5._固定支座_不允许结构在支承处发生任何方向的移动和转动。_定向支座_不允许结构在支承处发生转动,也不能沿垂直于支承的方向移动,但可以沿平行于支承的方向滑动。_固定铰支座_只允许结构在支承处绕铰A转动,而不能发生任何移动。_活动铰支座_只约束了支承链杆方向的位移,允许结构绕铰转动,也可以沿着垂直于链杆的方向移动。 6.根据荷载的不同特征,荷载可以进行如下分类: 根据作用时间可以分为:_恒载_——永久作用在结构上的不变荷载。_活载_——暂时作用在结构上的可变荷载。 根据作用的性质可以分为:_静力荷载_——荷载的大小、方向和位置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比较缓慢,不会使结构产生明显的振动,计算过程中可忽略惯性力的影响。_动力荷载_——随时间迅速变化的荷载,会使结构产生明显的振动,因而计算过程中惯性力的影响不能忽略。 根据作用的方式可以分为:_分布荷载_——是指满布在结构或构件某部分面积上的荷载。_集中荷载_——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一般总是分布在一定的面积上,当荷载作用面积远小于结构或构件的尺寸时,可以认为此荷载是作用在结构或构件的一个点上。 7、固定支座不允许结构在支承处发生任何方向的移动和转 定向支座不允许结构在支承处发生转动,也不能沿垂直于支承的方向移动,但可以沿平行于支承的方向滑动。 固定铰支座只允许结构在支承处绕铰A转动,而不能发生任何移动。 活动铰支座只约束了支承链杆方向的位移,允许结构绕铰转动,也可以沿着垂直于链杆的方向移动。 二、单项选择题 1.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C)。 A.瞬变体系 B.可变体系 C.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A)。 A.几何可变体系 B.瞬变体系 C.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3.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B)。 瞬变体系B.可变体系C.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4.一个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0,则该体系是(A)。 A.可变体系 B.瞬变体系 C.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5.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A)。 A.瞬变体系 B.可变体系 C.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6.刚结点在结构发生变形时的特征是(B)。

论理论力学与土木工程的关系

论理论力学与土木工程的关系 理论力学,对于土木工程而言,是异常重要的一门课,他是我们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对于结构力学,材料力学来说更是基石般的存在。此外,如果想进行深造,进行科研方面的研究,专于设计,那么理论力学更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理论力学在土木工程上的应用,土木工程主要针对的是工业与民用建筑,。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在修建了大量的各式各样的建筑后,逐渐从建筑建构和实践中总结经验,发展成现代的力学理论与方法。 在土木工程施工现场,我们可以通过其了解建筑结构构件,如整体框架,单一的梁、柱、板以及基础、承重墙、钢架、楼盖板等是如何承受与传递荷载的;从实际结构中抽象和简化出力学模型、画出受力图,并进行相应的力学分析与计算。 在施工中,我们可以通过对不同的模型进行简化,比如将楼梯简化为单折斜梁和双折斜梁,同样来说,我们也可以将挑檐梁、阳台梁、雨棚梁都可以进行简化为不同种类的示意图。 其次来说,钢结构是建筑物的重要构件,如房屋的骨架、屋盖的网架都是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可以分解为平面结构,

而平面结构可以由许多个单个杆件构成,所以对于房屋的骨架可以简化为不同类型的钢架,屋盖的网架可以简化为血多不同形式的平面桁架。 重心的研究在工程中也具有实际意义,例如水坝、挡水墙、蓄水池、梁柱的稳定性都与重心的位置有关,在工程中主要有工字型钢、槽型钢、角钢,以及混凝土预制件截面的型心位置的分析也至关重要。 至于动力学,我们可以通过对厂房结构、桥梁和水坝进行分析,研究他们在动荷载下的震动以及各类建筑物的抗震,这对于我们的生产建造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就是我对理论力学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分析。

《电大土木工程力学(本)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最新)》

土木工程力学(本) 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一 说明:本次作业对应于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和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规则是(B ) A 三链杆相联,不平行也不相交于一点 B 三铰两两相联,三铰不在一直线上 C 三铰三链杆相联,杆不通过铰 D 一铰一链杆相联,杆不过铰 2.在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上增加二元体后构成(C) A 可变体系 B 瞬变体系 C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 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3.瞬变体系在一般荷载作用下,(C ) A产生很小的内力B不产生内力 C产生很大的内力D不存在静力解答 4.已知某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3,则体系的( D ) A自由度为3 B自由度等于0 C 多余约束数等于3 D 多余约束数大于等于3 5.不能作为建筑结构使用的是(D ) 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 几何不变体系D几何可变体系 6.图示桁架有几根零杆( D )

8 9 A 折线 B 圆弧 C 双曲线 D 抛物线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多余约束是体系中不需要的约束。(?) 2.如果体系的计算自由度大于零,那么体系一定是几何可变体系。(∨) 3.两根链杆的约束作用相当于一个单铰。(?) 4.一个体系是有n个自由度的几何可变体系,那么加入n个约束后就成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1.2.

题2-7图 原结构是一个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原结构是一个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3.解:显然,体系是具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4.解:由三刚片规则,可知体系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四、绘制下图所示各结构的弯矩图。(每小题10分,共30分) 作弯矩图如下:

流体力学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流体力学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流体力学作为土木工程的重要学科,对于土木工程中的一些建筑物的工程设计,施工与维护有着重要作用,不仅是在工程时间上降低了成本,还在材料等物质方面降低了成本。对于实现科学,合理施工有这很高的地位。 关键词:高层渗流地基稳定风荷载给排水路桥高铁风炮隧道 流体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以水为主体的流体的平衡和运动规律及其工程应用的一门学科,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运输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和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 土木建构物的建筑环境不可避免会有地下及地表流水的影响,对于高层,或者高出建筑物,风对建筑物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在建

筑物设计之初不但要考虑这些流体对施工的影响,在建成后,也得防范流体的长期作用对建构物的负面影响。怎么认识这些影响正如兵家所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流体力学作为土木工程一门重要学科,通过对流体力学的学习,会使我们对流体形成一种客观正确的认识。 流体力学在工业民用建筑中的应用: 工业民用建筑是常见建筑,对于低层建筑,地下水是最普遍的结构影响源,集中表现为对地基基础的影响。 如果设计时对建筑地点的地下基地上水文情况了解不到位,地下水一旦渗流会对建筑物周围土体稳定性造成不可挽救的破坏,进而严重影响地基稳定,地基的的破坏对整个建筑主体来说是寿命倒计时的开始。一些人为的加固可能及耗材费力,又收效甚微。地下水的浮力对结构设计和施工有不容忽视的影响,结构抗浮验算与地下水的性状、水压力和浮力、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因素及意外补水有关。对于这些严重影响建筑物寿命和甚至波及人生安全的有水的流动性造成问题可以通过水力学知识在建筑物的实际和施工之前给以正确的设计与施工指导。避免施工时出现基坑坍塌等重大问题,也能避免施工结束后基地抵抗地下水渗流能力差的问题。 现在建筑越来越趋向于高层,高层节约了土地成本,提供了更多的使用空间,但也增加了设计施工问题。因为随着高度的增加,由于

土木工程力学复习题.

土木工程力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 1、用力法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D )。 A 、杆端弯矩 B 、结点角位移 C 、结点线位移 D 、多余未知力 2、力法方程中的系数ij δ代表基本体系在Xj=1作用下产生的(C )。 A 、X i B 、X j C 、X i 方向的位移 D 、X j 方向的位移 3、在力法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B )。 A 、ij δ恒大于零 B 、ii δ恒大于零 C 、ji δ恒大于零 D 、ip ?恒大于零 4、位移法典型方程实质上是( A )。 A 、平衡方程 B 、位移条件 C 、物理关系 D 、位移互等定理 5、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代表在基本体系上产生的( C )。 A 、Z i B 、Z j C 、第i 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D 、第j 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6、用位移法计算刚架,常引入轴向刚度条件,即“受弯直杆在变形后两端距离保持不变”。此结论是由下述假定导出的:( D )。 A 、忽略受弯直杆的轴向变形和剪切变形B 、弯曲变形是微小的 C 、变形后杆件截面仍与变形曲线相垂直 D 、假定A 与B 同时成立 7、静定结构影响线的形状特征是( A )。 A 、直线段组成 B 、曲线段组成 C 、直线曲线混合 D 、变形体虚位移图 8、图示结构某截面的影响线已做出如图所示,其中竖标y c ,是表示( C )。 A 、P=1在E 时,C 截面的弯矩值 B 、P=1在 C 时,A 截面的弯矩值 C 、P=1在C 时,E 截面的弯矩值 D 、P=1在C 时,D 截面的弯矩值

+ - -1 9、绘制任一量值的影响线时,假定荷载是( A )。 A 、一个方向不变的单位移动荷载 B 、移动荷载 C 、动力荷载 D 、可动荷载 10、在力矩分配法中传递系数C 与什么有关( D )。 A 、荷载B 、线刚度C 、近端支承D 、远端支承 11、汇交于一刚结点的各杆端弯矩分配系数之和等于( D )。 A 、1 B 、0 C 、1/2 D 、-1 12、如下图所示,若要增大其自然振频率w 值,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B )。 A 、增大L B 、增大EI C 、增大m D 、增大P 13、 图示体系不计阻尼的稳态最大动位移EI Pl y 9/43max ,其最大动力弯矩为:(B )

国开《土木工程力学(本)》所有形考任务教学内容

国开《土木工程力学(本)》所有形考任务

从几何角度,结构通常可以分为三类: (1)回答 通常由若干根杆件相互联结组成,杆件的几何特征是其长度远大于横截面上两个方向的尺度。 (2)回答 厚度远小于其长度和宽度。 (3)回答 长、宽、高三个方向尺度大小相近(属于同一数量级)。 从以下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答案序号即可。 A.实体结构 B.板壳结构(薄壁结构) C.杆件结构 D.拱结构题目2 未回答 满分3.00 标记题目 题干 结点通常简化为以下三种类型: 回答回答回答 从以下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答案序号即可。

——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一般总是分布在一定的面积上,当荷载作用面积远小于结构或构件的尺寸时,可以认为此荷载是作用在结构或构件的一个点上。 从以下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答案序号即可。 A.静力荷载 B.恒载 C.活载 D.集中荷载 E.分布荷 载 F.动力荷载 题目5 未回答 满分2.00 标记题目 题干 请把文字与选项对应起来。 (1)在任意荷载作用下,若不考虑材料的变形,其几何形状与位置均保持不变,这样的体系称为回答 。 (2)即使不考虑材料的变形,在很小的荷载作用下,也会引起其几何形状的改变,这样的体系称为回答 。 从以下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答案序号即可。 A.几何不变体系 B.几何可变体系 题目6 未回答 满分2.00 标记题目 题干

请把文字与选项对应起来。 一根链杆相当于1个约束;那么: (1)一个单铰相当于回答 个约束 (2)一个刚结点相当于回答 个约束。 从以下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填入相应的答案序号即可。A.1 B.2 C.3 标记题目 信息文本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题目7 未回答 满分4.00 标记题目 题干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 选择一项: A. 瞬变体系

土木工程力学习题答案第3-4章

3.1、3.2 直杆的受力变形班级姓名 座号 3-1-1 看视频、动画“杆件基本受力变形形式”(课件3.1),动手做小实验。 实验元件:海绵杆 画图表示杆件基本受力变形形式 3-1 3-2-1 看视频“力的平移”、动画“柱的受力变形形式”(图3-1),动手做小实验。了解力的平移定理在杆件受力 变形分析中的运用。 实验元件:海绵杆 3-2-2 看动画“组合变 形”(图3-2),填空(选填: 纵,横,轴):常用外力分解图3-1 柱的受力变形 分组的方法将组合变形分解为基本变形。外力分解的形式有(1)外力沿杆件轴向、横向分解;(2)外力向杆件的轴线平移。 1

2 图3-2 外力分解分组 3.3 直杆轴向拉压时的内力(一) 班级 姓名 座号 3-3-1 看视频、动画“内力的存在”,动手做小实验:取宽松紧带,用水笔划线(图3-3)。两端拉伸松紧带,观察变形现象并分析原因。 图3-3 内力的存在 现象:拉伸过程中,随着拉力增大,松紧带变长,A 、B 截面间的距离 增大 ,中间黑块 变长 。 结论:1.由于外部作用,伴随变形所产生的杆件内部的 相互作用力 称为杆件的内力。 2.外力、变形、内力同时 存在 ,并且同步一致。 画图计算:为了计算内力,需用 截面 法。已知上图宽松紧带两端受拉力5N ,用截面法计算A 截面上的内力。 1)截:在需求内力的A 横截面处,假想地用平面将杆件截开; 2)取;取截面 左 侧的杆段为隔离体; 3)画:画隔离体的受力图; 4)平衡:列平衡方程解未知力。 0=∑x F 05=-kN F NA kN F NA 5= 3-3-2 求图3-4所示轴向拉压杆1-1、2-2截面的内力。1-1截面在力作用点B 的左侧,无限邻近点B 。 1-1截面的内力 未知轴力设为拉力 0=∑x F 051=+kN F N kN F N 51-= 2-2截面的内力 0=∑x F 0102=-N F kN kN F N 102= B A 100mm 10mm

土木工程力学(本)期末复习资料-2015

土木工程力学(本)期末复习资料 2013.12 一、单项选择题 受弯杆件截面内力有( D )。 A. 弯矩 B.剪力C. 轴力 D. A 、B 、C 静定结构产生变形的原因有(荷载作用和温度变化) 1. 静定结构产生位移的原因有(D ) A. 荷载作用与温度变化的 B. 支座位移 C. 制造误差 D. 以上四种原因 2. 静定结构由于温度变化、制造误差或支座位移,(C ) A. 发生变形和位移 B. 不发生变形和位移 C. 不发生变形,但产生位移 D. 发生变形但不产生位移 静定结构由于温度变化( D )。 A. 只产生内力 B. 只发生位移 C.只发生变形 D. 既发生位移, 又发生变形 静定结构由于支座位移,不发生变形,但产生位移 3. 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根据什么原理推导的?(B ) A. 虚位移原理 B. 虚功原理 C. 反力互等原理 D. 位移互等原理 结构位移计算时虚设力状态中的荷载可以是( A )。 A. 任意值(除O 外) B. 1C. 正数 D. 负数 推导结构位移计算公式是利用( C )。 A. 功的互等定理 B. 虚位移原理 C. 虚功原理 D. 反力互等定理 4. 图乘法的假设为(D )适用条件d A. M P 及_ M 图中至少有一图是由直线组成 B. 杆件EI 为常量 C. 杆件为直杆 D. 同时满足以上条件 图示结构A 截面的弯矩为( A )。 A .l F P ,上侧受拉 B .l F P ,下侧受拉 C .2l F P ,上侧受拉 D .2l F P ,下侧受拉 图示(a)、(b)两个结构中,A 端的支反力完全相同。( × ) 6. 图示悬臂梁中间截面的弯矩为(B ) A.162ql B. 82 ql C. 42ql D. 2 2 ql 7. 图示梁AB 在所示荷载作用下A 截面的剪力值为(A )

土木工程力学形考题

01次任务 一、填空题 1.结点通常简化为以下三种类型: (组合结点) (刚结点) (铰结点) 2.从几何角度,结构通常可以分为三类: 杆件结构_通常由若干根杆件相互联结组成,杆件的几何特征是其长度远大于横截面上两个方向的尺度。 _板壳结构(薄壁结构)_ 厚度远小于其长度和宽度。 _实体结构_长、宽、高三个方向尺度大小相近(属于同一数量级)。 3.一根链杆相当于1个约束;一个单铰相当于_2_个约束;一个刚结点相当于_3_个约束。 4.在任意荷载作用下,若不考虑材料的变形,其几何形状与位置均保持不变,这样的体系称为_几何不变体系_。即使不考虑材料的变形,在很小的荷载作用下,也会引起其几何形状的改变,这样的体系称为_几何可变体系_。 5._固定支座_不允许结构在支承处发生任何方向的移动和转动。_定向支座_不允许结构在支承处发生转动,也不能沿垂直于支承的方向移动,但可以沿平行于支承的方向滑动。_固定铰支座_只允许结构在支承处绕铰A转动,而不能发生任何移动。_活动铰支座_只约束了支承链杆方向的位移,允许结构绕铰转动,也可以沿着垂直于链杆的方向移动。 6.根据荷载的不同特征,荷载可以进行如下分类: 根据作用时间可以分为:_恒载_——永久作用在结构上的不变荷载。_活载_——暂时作用在结构上的可变荷载。 根据作用的性质可以分为:_静力荷载_——荷载的大小、方向和位置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比较缓慢,不会使结构产生明显的振动,计算过程中可忽略惯性力的影响。_动力荷载_——随时间迅速变化的荷载,会使结构产生明显的振动,因而计算过程中惯性力的影响不能忽略。 根据作用的方式可以分为:_分布荷载_——是指满布在结构或构件某部分面积上的荷载。_集中荷载_——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一般总是分布在一定的面积上,当荷载作用面积远小于结构或构件的尺寸时,可以认为此荷载是作用在结构或构件的一个点上。 二、单项选择题 1.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 C )。 A. 瞬变体系 B. 可变体系 C.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 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 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 A )。 A.几何可变体系 B.瞬变体系 C.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3.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该体系是( B )。

土木工程力学(本)学前自测答案

一、判断题(2×20=40分) 1.任何外力作用下,大小和形状均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正确的答案是“对”。 2.平面力系中,所有力作用线互相平行的力系,称为平面平行力系,有二个平衡方程。 正确的答案是“对”。 3.对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线。 正确的答案是“错”。 4.物体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正确的答案是“错”。 5.合力一定比分力大。 正确的答案是“错”。 6.二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相等,则两个力一定相等。 正确的答案是“错”。 7.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共有三组九个方程,但独立的平衡方程只有三个。 正确的答案是“对”。 8.应力是构件截面某点上内力的集度,垂直于截面的应力称为切应力。 正确的答案是“错”。 9.集中力作用点处,梁的剪力图有突变,弯矩图有尖点。 正确的答案是“对”。 10.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可以沿其作用线移动而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不变。 正确的答案是“错”。 11.使物体产生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称为主动力。 正确的答案是“对”。 12.力偶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正确的答案是“对”。 13.轴向拉伸(压缩)时与轴线相重合的内力称为剪力。 正确的答案是“错”。 14.抗拉刚度只与材料有关。 正确的答案是“错”。 15.抗弯刚度只与材料性质有关。 正确的答案是“错”。 16.轴向拉伸(压缩)的正应力大小和轴力的大小成正比。 正确的答案是“对”。

17.图形对所有平行轴的惯性矩中,图形对其形心轴的惯性矩为最大。正确的答案是“错”。 18.当弯矩不为零时,离中性轴越远,弯曲正应力的绝对值越大。 正确的答案是“对”。 19.平面图形对其形心轴的静矩恒为零。 正确的答案是“对”。 20.弯矩图应画在梁的受拉一侧。 正确的答案是“对”。

《土木工程力学(本)》作业1参考答案

《土木工程力学(本)》作业1参考答案 说明:本次作业对应于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和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规则是(B) A 三链杆相联,不平行也不相交于一点 B 三铰两两相联,三铰不在一直线上 C 三铰三链杆相联,杆不通过铰 D 一铰一链杆相联,杆不过铰 2.在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上增加二元体后构成(C ) A 可变体系 B 瞬变体系 C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 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3.瞬变体系在一般荷载作用下,( D ) A产生很小的内力B不产生内力 C产生很大的内力D不存在静力解答 4.已知某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3,则体系的(B ) A自由度为3 B自由度等于0 C 多余约束数等于3 D 多余约束数大于等于3 5.不能作为建筑结构使用的是(D ) 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 几何不变体系D几何可变体系 6.图示桁架有几根零杆(D )

9 A 折线 B 圆弧 C 双曲线 D 抛物线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多余约束是体系中不需要的约束。(x) 2.如果体系的计算自由度大于零,那么体系一定是几何可变体系。(x ) 3.两根链杆的约束作用相当于一个单铰。(o) 4.一个体系是有n个自由度的几何可变体系,那么加入n个约束后就成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x ) 题2-7图

题2-10图 A =20 KN B -4×10×2-20×3=0 V B =46.67KN A -4×10×1+20×3=0 V A =-6.67KN ΣY=46.67-6.67-10×4=0 2. 5kN D

《土木工程力学》.doc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1—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半开 卷 ) 土木工程力学(本)试题 2012 年 1 月、 一、单项选择题 在所列备选项中,选一项正确的或最好的作为答案,将选项号填入各题的括号中。 1. 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各结构,基本未知量是两个的结构为(A)。 2.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基本未知量是(多余未知力)。 3. 图示结构杆件 BA的 B 端转动刚度S BA为( 3 )。 4.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得到一个收敛的结果,是因为(分配结点之间传递系数小于 1 )。 5. 反映结构动力特性的重要物理参数是(自振频率)。 6.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刚结点的不平衡力矩等于(附加刚臂中的约束反力矩)。 7. 影响线的纵坐标是(指定截面的某一量值)。 8. 受弯杆件截面内力有(弯矩、剪力、轴力)。 9. 不考虑杆件的轴向变形,竖向杆件的 E I = 常数。下图所示体系的振动自由度为( 1 )。 10.力法典型方程是(多余约束处的位移协调条件)。 二、判断题 11.基本附属型结构力的传递顺序是: 从附属部分到基本部分。(√) 12.结构由于弱阻尼其自由振动不会衰减。(× ) 13. 当 AB 杆件刚度系数S AB 3i 时,杆件的 B 端为固定支座。(×)

15.图(a)对称结构受对称荷载作用,利用对称性可简化为图(b)来计算。(√) 16.结构的自振频率与干扰力无关。(√) 17.位移法的基本结构不是唯一的。(×) 18. 由于支座位移超静定结构产生的内力与刚度的绝对值有关。(√) 19. 实际桁架结构的杆件只有轴力产生。(× ) 20. 结构的自振频率与结构中某杆件的刚度有关。(√) 三、( 10 分) 21.作图示静定结构的弯矩图。 四、( 16 分) 22.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弯矩图,EI= 常数。 解:典型方程111 x11P0

1129-土木工程力学(本)

土木工程力学(本)练习与解析 一、判断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 () ( ) ( ) 5.某种荷载作用下桁架可能存在零杆,因此在实际结构中可以将零杆去掉。()6.结构的自振频率与干扰力无关。() 7.位移法的基本结构是一组单跨超静定梁。() 8.超静定结构由于支座位移产生的内力与刚度的绝对值有关。() 9.计算受弯杆件时不考虑其轴向变形,则杆件轴力为0。() 10.力法典型方程是根据平衡条件得到的。( ) 解析: 1.×。静定多跨梁中基本部分、附属部分的划分与杆件的刚度无关。 2.×。静定多跨梁作用在附属部分上的荷载将使基本部分产生反力和内力,作用在基本部分上的荷载对其附属部分没有影响。本题图示是一个静定多跨梁,AB为基本部分,FD、DB是附属部分,荷载作用在附属FD上,DB、BA部分都会有内力。 3.×。转动刚度S AB的值与杆件的线刚度及远端的支承条件有关。远端固定, S=;远端自由或轴向支承,0 = S。 =;远端定向,i i S4 =;远端简支,i S3 4.×。在非荷载因素如温度变化、支座位移和制造误差等的作用下,静定结构不产生反力和内力,但会产生位移。 5.×。零杆是桁架在特定荷载作用下出现的,当作用的荷载发生变化时,其内力可能不再为零。零杆并不是多余的杆件,在实际结构中不应去掉。 6.√。结构的自振频率与干扰力无关。自振频率只与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有关,

与外界的干扰因素无关,是结构本身固有的属性。 7.√ 。位移法的基本结构是一组单跨超静定梁。 8.√。在荷载作用下,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只与各杆刚度的相对比值有关,而与其绝对比值无关;在温度变化、支座位移等因素作用下,其内力则与各杆刚度的绝对值有关。 9.×。计算受弯杆件时不考虑其轴向变形,但是杆件轴力并不一定为0。 10.× 力法典型方程是根据多余约束处位移协调条件建立的。 二、 单项选择题 1.绘制影响线采用的是( ) A 实际荷载 B 移动荷载 C 单位荷载 D 单位移动荷载 解析:正确选项为D 。绘制影响线采用的是单位移动荷载。 2.一般情况下结点的不平衡力矩总等于( ) A 汇交于该结点的集中力之和 B 传递弯矩之和 C 结点集中力矩 D 附加约束中的反力矩 解析:正确选项为D 。一般情况下结点的不平衡力矩总等于附加约束中的反力矩。 3.图示结构杆件BC 的B 端转动刚度BC S 为( ) 。 A .2 B .4 C .6 D .8 A B C m 3m 3i = 1i = 2

土木工程力学形考作业三

形考作业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超静定结构产生内力的原因() 选择一项: A. 支座位移 B. 荷载作用与温度变化 C. 制造误差 D. 以上四种原因 正确答案:以上四种原因 超静定结构在支座移动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与刚度() 选择一项: A. 无关 B. 相对值有关 C. 绝对值有关 D. 相对值绝对值都有关 正确答案:绝对值有关 在超静定结构计算中,一部分杆考虑弯曲变形,另一部分杆考虑轴向变形,则此结构为()选择一项: A. 梁 B. 组合结构 C. 桁架 D. 横梁刚度为无限大的排架 正确答案:组合结构 在力法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 选择一项: A.恒大于零

B.恒大于零 C.恒大于零 D.恒大于零 正确答案:恒大于零 力法典型方程中的自由项是基本体系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选择一项: A.方向的位移 B. C. D.方向的位移 正确答案:方向的位移 力法方程中的系数代表基本体系在作用下产生的()选择一项: A. B.方向的位移 C. D.方向的位移 正确答案:方向的位移

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 选择一项: A. 12 B. 10 C. 6 D. 9 正确答案:12 图示超静定结构的次数是() 选择一项: A. 8 B. 6 C. 5 D. 7 正确答案:7

下图所示对称结构的等代结构为() 选择一项: A. B. C.

D. 正确答案: 下图所示对称结构A截面不为零的是() 选择一项: A. 竖向位移 B. 轴力 C. 弯矩 D. 转角 正确答案:转角

图示对称结构EI =常数,对称轴穿过的截面C内力应满足() 选择一项: A. B. C. D. 正确答案: 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等于结构中() 选择一项: A. 结点数 B. 多余约束的数目 C. 约束的数目 D. 杆件数 正确答案:多余约束的数目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 选择一项: A. 结点线位移 B. 多余未知力 C. 结点角位移

力学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力学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1:力学基本内容: 力学就是用数学方法研究机械运动的学科。“力学”一词译自英语mechanics源于希腊语一机械,因为机械运动就是由力引起的.mechanics在19世纪5O年代作为研究力的作用的学科名词传人中国后沿用至今。 力学就是一门基础科学,它所阐明的规律带有普遍的性质.为许多工程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力学又就是一门技术科学,为许多工程技术提供设计原理,计算方法,试验手段.力学与工程学的结合促使工程力学各个分支的形成与发展. 力学按研究对象可划分为固体力学、流体力学与一般力学三个分支.固体力学与流体力学通常采用连续介质模型来研究;余下的部分则组成一般力学. 属于固体力学的有弹性力学、塑性力学,近期出现的散体力学、断裂力学等; 流体力学由早期的水力学与水动力学两个分支汇合而成,并衍生出空气动力学、多相流体力学、渗流力学、非牛顿流体力学等;力学间的交叉又产生粘弹性理论、流变学、气动弹性力学等分支. 力学在工程技术方面的应用结果则形成了工程力学或应用力学的各种分支,诸如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岩石力学、爆炸力学、复合材料力学、天体力学、物理力学、等离子体动力学、电流体动力学、磁流体力学、热弹性力学、生物力学、生物流变学、地质力学、地球动力学、地球流体力学、理性力学、计算力学等等. 2:土木就是力学应用最早的工程领域之一. 2、1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涉及到的力学内容

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土力学、岩石力学等几大固体力学学科. 理论力学与大学物理中有关内容相衔接,主要探讨作用力对物体的外效应(物体运动的改变) ,研究的就是刚体,就是各门力学的基础.其她力学研究的 均为变形体(本科要求线性弹性体),研究力系的简化与平衡,点与刚体运动学 与复合运动以及质点动力学的一般理论与方法. 材料力学:主要探讨作用力对物体的内效应(物体形状的改变),研究杆件 的拉压弯剪扭变形特点,对其进行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分析计算. 结构力学:在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分析计算杆件结构体系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各类结构受力性能. 弹性力学:研究用各种精确及近似解法计算弹性体(主要要求实体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与位移. 土力学:研究地基应力、变形、挡土墙与土坡等稳定计算原理与计算方法. 岩石力学:研究岩石地基、边坡与地下工程等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基本设计方法. 2、2土木工程专业之力学可分为两大类,即“结构力学类”与“弹性力学类”. “弹性力学类”的思维方式类似于高等数学体系的建构,由微单元体(高等数学为微分体)人手分析,基本不引入(也难以引入)计算假设,计算思想与理论具有普适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入某些针对岩土材料的计算假设则构建了土力学与岩石力学.“结构力学类”(包括理论、材料学与结构力学)则具有更强烈的工程特征,其简化的模型就是质点或杆件,在力学体系建立之前就给出了诸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