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锈油分类及技术指标

合集下载

防锈油分类及技术指标

防锈油分类及技术指标

常用的防锈油分类及技术指标根据性能和用途不同,防锈油在国内可分为以下几类:1、置换型防锈油置换型防锈油一般以具有强烈吸附性的磺酸盐为主要防锈剂,能置换金属表面沾附的水分和汗液,防止人汗造成锈蚀,同时本身吸附于金属表面并生成牢固的保护膜,防止外来腐蚀介质的侵入。

因此,大量用于工序间防锈和长期防锈前的表面预处理。

还有很多置换型防锈油可直接用于封存防锈。

使用时可用石油溶剂如煤油或汽油来稀释,故有时此类防锈油脂中的某些种类也属于溶剂稀释型防锈油范围,使用时由于溶剂挥发,应注意防火通风等问题。

根据国内置换型防锈油标准SH0367-92规定,此类油品分为1号、2号、3号、4号。

其中1号、2号、3号油,主要用于各类金属产品及零部件的包装封存,并有一定的人汗默默换性。

1号油用于黑色金属。

2号油用于黑色金属和铜,3号油用于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1号、2号、3号油用石油溶剂稀释后可作为工序间封存用油,4号油是汗液洗净油,用于工序间清洗防锈。

2、溶剂稀释型防锈油这类防锈油含有挥发性石油溶剂,或在常温使用时以溶剂稀释。

它包括溶剂稀释型硬膜防锈油、溶剂稀释型软膜防锈油、溶剂稀释型置换性防锈油等。

这类防锈油涂布于金属表面后,溶剂便自然挥发掉,形成一层均匀的保护膜。

若成膜材料为沥青、树脂(如烷基酚氨基树脂、叔丁基酚甲醋树脂、石油树脂等),则溶剂挥发后形成的膜为硬膜,一般不粘手,不粘尘埃杂质,是抹、擦不掉的透明或不透明的薄膜,在石油溶剂如汽油中很易清洗掉。

一般用在大型机械设备表面的防锈,有的甚至可用于露天条件下存放的原材料、设备的封存。

但它的缺点是必须待溶剂挥发后,才允许相互接触和包装,不然会粘在一起。

故只适用于结构简单的工件。

对于大批量生产的中、小件的结构复杂带有小孔的工件则不适用,也不宜用作内部封存。

若成膜材料为油脂,如一般的羊毛脂及其衍生物、蜡、凡士林、氧化石油脂及其钡皂,则溶剂挥发后形成的膜为软膜,即油膜。

它比较软,能擦,抹掉。

101防锈油技术指标

101防锈油技术指标

101防锈油技术指标101防锈油是一种专门用于保护金属产品免受氧化、腐蚀和锈蚀的润滑油。

它在工业制造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具有优异的抗锈性能。

下面是101防锈油的主要技术指标和特点:1.抗腐蚀性能:101防锈油具有出色的抗腐蚀能力,能够有效防止金属表面与空气、水、酸碱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延长金属制品的使用寿命。

2.润滑性能:101防锈油具有卓越的润滑性能,能够有效降低金属制品在运动摩擦过程中的磨损,减少能量损失,提高工作效率。

3.渗透性:101防锈油具有较好的渗透能力,能够迅速渗入金属表面微小缝隙中,提供全面的保护,有效抵抗外界物质的侵蚀。

4.高温稳定性:101防锈油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稳定,不易分解,不产生有害物质。

5.蒸发性:101防锈油具有较低的蒸发性,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长效的润滑保护膜,不易挥发,有效保持其润滑性能。

6.环境友好性:101防锈油非常环保,不含有害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7.兼容性:101防锈油能与不同类型的材料相容,不会对金属、橡胶、塑料等材料产生腐蚀或损害。

8.使用方便性:101防锈油易于涂抹,可以通过刷涂、浸渍、喷涂等方式使用,涂覆均匀,容易形成保护膜。

9.长期有效性:101防锈油的保护效果持久,可以长时间保持金属表面的防锈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101防锈油广泛用于机械制造、汽车维护、航空航天、电子设备等领域。

例如,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对于需要贮存和运输的金属制品,可以使用101防锈油进行涂抹,形成保护膜,防止氧化和腐蚀;在汽车维护中,可以通过喷射101防锈油对零部件进行全面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在电子设备中,可以喷涂101防锈油以防止电器部件受潮和生锈。

总之,101防锈油具有优异的抗锈性能、润滑性能和渗透性能,能够有效延长金属制品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中,101防锈油都能发挥出色的防护作用,为金属制品的长期正常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防锈油分类及技术指标

防锈油分类及技术指标

常用的防锈油分类及技术指标根据性能和用途不同,防锈油在国内可分为以下几类:1、置换型防锈油置换型防锈油一般以具有强烈吸附性的磺酸盐为主要防锈剂,能置换金属表面沾附的水分和汗液,防止人汗造成锈蚀,同时本身吸附于金属表面并生成牢固的保护膜,防止外来腐蚀介质的侵入。

因此,大量用于工序间防锈和长期防锈前的表面预处理。

还有很多置换型防锈油可直接用于封存防锈。

使用时可用石油溶剂如煤油或汽油来稀释,故有时此类防锈油脂中的某些种类也属于溶剂稀释型防锈油范围,使用时由于溶剂挥发,应注意防火通风等问题。

根据国内置换型防锈油标准SH0367-92规定,此类油品分为1号、2号、3号、4号。

其中1号、2号、3号油,主要用于各类金属产品及零部件的包装封存,并有一定的人汗默默换性。

1号油用于黑色金属。

2号油用于黑色金属和铜,3号油用于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1号、2号、3号油用石油溶剂稀释后可作为工序间封存用油,4号油是汗液洗净油,用于工序间清洗防锈。

2、溶剂稀释型防锈油这类防锈油含有挥发性石油溶剂,或在常温使用时以溶剂稀释。

它包括溶剂稀释型硬膜防锈油、溶剂稀释型软膜防锈油、溶剂稀释型置换性防锈油等。

这类防锈油涂布于金属表面后,溶剂便自然挥发掉,形成一层均匀的保护膜。

若成膜材料为沥青、树脂(如烷基酚氨基树脂、叔丁基酚甲醋树脂、石油树脂等),则溶剂挥发后形成的膜为硬膜,一般不粘手,不粘尘埃杂质,是抹、擦不掉的透明或不透明的薄膜,在石油溶剂如汽油中很易清洗掉。

一般用在大型机械设备表面的防锈,有的甚至可用于露天条件下存放的原材料、设备的封存。

但它的缺点是必须待溶剂挥发后,才允许相互接触和包装,不然会粘在一起。

故只适用于结构简单的工件。

对于大批量生产的中、小件的结构复杂带有小孔的工件则不适用,也不宜用作内部封存。

若成膜材料为油脂,如一般的羊毛脂及其衍生物、蜡、凡士林、氧化石油脂及其钡皂,则溶剂挥发后形成的膜为软膜,即油膜。

它比较软,能擦,抹掉。

防锈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防锈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化学品中文名称:防锈油第二部成分/组成信息成分:矿物油:<20% 、防锈剂A:>5% 、防锈剂B:>5% 、溶剂油:>7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氢化处理轻油(石油系)健康危害:吸入:高浓度时,会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性。

造成头痛和眩晕。

可能有麻醉性,可能对其它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

皮肤接触:经常或长期接触会使皮肤脱脂而干燥,造成不适和皮肤炎。

眼睛接触:会使眼部不适,但不会损伤眼组织。

误食:吞咽或呕吐时吸入呼吸系统的少量液体,会导致支气管炎和肺部水肿。

燃爆危险:轻度危险。

在加热至其闪点或高于其闪点温度时会形成可燃性混合物或燃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有可能请使用香皂。

除去大部分被沾污的衣物,包括鞋子等。

再次穿着前须洗净。

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直至刺激感消退。

若刺激感仍持续,需进行医疗处理。

吸入:使用合适的呼吸防护装置,立即将有关患者转移。

若患者呼吸停止,须进行人工呼吸。

保持休息状态,及时进行医护。

食入:若发生吞服,勿催吐。

保持休息状态,及时进行医护。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灭火方法:用水喷洒冷却火焰触及的表面,并保护人员安全。

切断“燃料”源。

灭火剂:泡沫、干粉化合物或水。

注意:不要将水直接喷洒进贮存容器中,这样做会造成暴沸的危险。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应急处理:地面溢漏:隔离人群。

无危险的情况下,尽可能切断危害源。

若物质进入水网或下水道,或污染了土地或作物,必须通知有关单位。

采取措施将其对下水的影响控制在最小限度。

用黄砂和泥土吸附溢漏液体。

用泵(使用防爆型或手动泵)或适当的吸收材料回收。

若液体太粘而不能泵送,则用铲和小桶铲起并置于适当的容器中回收或废弃。

水体溢漏:警告其它船舶。

通知港口或相关职能机构,禁止公众聚集。

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尽可能切断燃烧源。

可能的话,采取隔离措施。

撇去表层或用适当的吸附物除去表面污染。

若得到当地机构和环境部门允许,在敞开水域使污染物沉淀和/或适当使用分散剂。

防锈油分类与技术指标

防锈油分类与技术指标

常用的防锈油分类及技术指标根据性能和用途不同,防锈油在国内可分为以下几类:1、置换型防锈油置换型防锈油一般以具有强烈吸附性的磺酸盐为主要防锈剂,能置换金属表面沾附的水分和汗液,防止人汗造成锈蚀,同时本身吸附于金属表面并生成牢固的保护膜,防止外来腐蚀介质的侵入。

因此,大量用于工序间防锈和长期防锈前的表面预处理。

还有很多置换型防锈油可直接用于封存防锈。

使用时可用石油溶剂如煤油或汽油来稀释,故有时此类防锈油脂中的某些种类也属于溶剂稀释型防锈油范围,使用时由于溶剂挥发,应注意防火通风等问题。

根据国内置换型防锈油标准SH0367-92规定,此类油品分为1号、2号、3号、4号。

其中1号、2号、3号油,主要用于各类金属产品及零部件的包装封存,并有一定的人汗默默换性。

1号油用于黑色金属。

2号油用于黑色金属和铜,3号油用于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1号、2号、3号油用石油溶剂稀释后可作为工序间封存用油,4号油是汗液洗净油,用于工序间清洗防锈。

2、溶剂稀释型防锈油这类防锈油含有挥发性石油溶剂,或在常温使用时以溶剂稀释。

它包括溶剂稀释型硬膜防锈油、溶剂稀释型软膜防锈油、溶剂稀释型置换性防锈油等。

这类防锈油涂布于金属表面后,溶剂便自然挥发掉,形成一层均匀的保护膜。

若成膜材料为沥青、树脂(如烷基酚氨基树脂、叔丁基酚甲醋树脂、石油树脂等),则溶剂挥发后形成的膜为硬膜,一般不粘手,不粘尘埃杂质,是抹、擦不掉的透明或不透明的薄膜,在石油溶剂如汽油中很易清洗掉。

一般用在大型机械设备表面的防锈,有的甚至可用于露天条件下存放的原材料、设备的封存。

但它的缺点是必须待溶剂挥发后,才允许相互接触和包装,不然会粘在一起。

故只适用于结构简单的工件。

对于大批量生产的中、小件的结构复杂带有小孔的工件则不适用,也不宜用作内部封存。

若成膜材料为油脂,如一般的羊毛脂及其衍生物、蜡、凡士林、氧化石油脂及其钡皂,则溶剂挥发后形成的膜为软膜,即油膜。

它比较软,能擦,抹掉。

防锈油知识

防锈油知识

防锈油的标准是什么?防锈油的用途有哪些?你知道吗?为了让更多的朋友了解防锈油,下面是小编总结的防锈油的标准及用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根据性能和用途不同,防锈油在国内可分为以下几类:1、置换型防锈油置换型防锈油一般以具有强烈吸附性的磺酸盐为主要防锈剂,能置换金属表面沾附的水分和汗液,防止人汗造成锈蚀,同时本身吸附于金属表面并生成牢固的保护膜,防止外来腐蚀介质的侵入。

因此,大量用于工序间防锈和长期防锈前的表面预处理。

还有很多置换型防锈油可直接用于封存防锈。

使用时可用石油溶剂如煤油或汽油来稀释,故有时此类防锈油脂中 根据国内置换型防锈油标准SH0367-92规定,此类油品分为1号、2号、3号、4号。

其中1号、2号、3号油,主要用于各类金属产品及零部件的包装封存,并有一定的人汗默默换性。

1号油用于黑色金属。

2号油用于黑色金属和铜,3号油用于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1号、2 2、溶剂稀释型防锈油这类防锈油含有挥发性石油溶剂,或在常温使用时以溶剂稀释。

它包括溶剂稀释型硬膜防锈油、溶剂稀释型软膜防锈油、溶剂稀释型置换性防锈油等。

这类防锈油涂布于金属表面后,溶剂便自然挥发掉,形成一层均匀的保护膜。

若成膜材料为沥青、树脂(如烷基酚氨基树脂、叔丁基酚甲醋树脂、石油树脂等),则溶剂挥发后形成的膜为硬膜,一般不粘手,不粘尘埃杂质,是抹、擦不掉的透明或不透明的薄膜,在石油溶剂如汽油中很易清洗掉。

一般用在大型机械设备表面的防锈,有的甚至可用于露天条件下存放的原材料、设备的封存。

但它的缺点是必须待溶剂挥发后,才允许相互接触和包装,不然会粘在一起。

故只适用于结构简单的工件。

对于大批量生产的中、小件的结构复杂带有小孔的工件则不适用,也不宜用作内部封存。

若成膜材料为油脂,如一般的羊毛脂及其衍生物、蜡、凡士林、氧化石油脂及其钡皂,则溶剂挥发后形成的膜为软膜,即油膜。

它比较软,能擦,抹掉。

这类油品可用作长 溶剂稀释型防锈油石油化工行业标准为SH0366-92,国家标准为GB4879-85B2,分为1号-硬膜,适于室内和室外长期封存;2号-软膜,适于室内长期封存;3号-水置换型软膜,可置换 3、封存防锈油封存防锈油具有常温涂覆、不用溶剂、油膜薄、可用于工序间防锈和长期封存、与润滑油有良好的混溶性、启封时不必清洗等特点。

冷轧薄板防锈油理化指标

冷轧薄板防锈油理化指标

冷轧薄板防锈油是一种常用的防锈保护涂料,其理化指标对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该防锈油的一些主要理化指标及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首先,防锈油的粘度是影响涂层质量和涂抹性能的重要因素。

冷轧薄板防锈油的粘度应该适中,既不能太稠也不能太稀。

过稠会影响涂抹的均匀性和涂层的附着力,而过稀则可能导致涂层的流挂和浪费。

通过控制基础油的粘度、使用高分子量的改性剂和助剂以及精确的调配工艺,可以获得适宜粘度的防锈油。

其次,防锈油的干燥速度也是关键指标之一。

过快的干燥速度可能会造成涂层的龟裂和脱落,而过慢的干燥速度则可能影响涂层的保护效果。

因此,选择适宜的催干剂和调节剂,控制涂层的干燥速度,对于保证涂层的性能至关重要。

此外,防锈油的防腐性能也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包括防锈性能、润滑性能和附着能力等,这些性能直接关系到涂料的保护效果和使用寿命。

为了提高防锈油的防腐性能,需要选择合适的防腐颜料和添加剂,如红丹、锌粉等,以提高涂层的防锈能力和耐腐蚀性。

在酸碱度方面,冷轧薄板防锈油应具有良好的酸碱稳定性,以确保涂料的稳定性和保护效果。

此外,该涂料的PH值还与其环保性能密切相关。

为了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应选择环保型酸碱调节剂,使涂料在保持良好防锈性能的同时,符合环保要求。

最后,冷轧薄板防锈油应具有良好的抗水性、耐磨损性和耐冲击性等物理性能指标。

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涂料的耐用性和冷轧薄板的正常使用。

为了提高这些性能,除了选择高质量的原材料和添加剂外,还需要进行精确的配方设计和生产工艺控制。

综上所述,冷轧薄板防锈油的理化指标包括粘度、干燥速度、防腐性能、酸碱度和物理性能等。

这些指标对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应选择适宜的原材料和添加剂,进行精确的配方设计和生产工艺控制。

同时,应关注环保问题,确保涂料符合环保要求。

防锈油技术要求

防锈油技术要求

防锈油技术要求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防锈油是一种用于防止金属制品生锈的特殊润滑油,通过有效地隔绝金属和空气、水或其他腐蚀介质,使金属制品得以长时间保持光滑和美观。

在工业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金属制品往往容易受到氧化、腐蚀和锈蚀的影响,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和成本增加。

而防锈油的主要功能就是在生产、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保护金属制品不受腐蚀和锈蚀的侵害。

一、防锈油的技术要求1. 优良的防腐蚀性能:防锈油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保护膜,有效隔绝氧气、水和腐蚀介质,防止金属制品生锈和腐蚀。

2. 良好的润滑性能:防锈油在保护金属表面的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能,减少金属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寿命。

3. 良好的透气性能:防锈油要具有一定的透气性能,确保金属表面通气良好,避免因积水或氧气阻隔而产生局部腐蚀和锈蚀。

4. 易于涂布和清洗:防锈油的涂布性能要好,能够在金属表面均匀形成一膜,而且在需要清洗时能够容易地清洗干净,不留下残留物。

5. 环保与安全性:防锈油的成分应当符合环保标准,不含有害物质,能够确保工人和环境的安全。

6. 耐高温和耐低温性能:防锈油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都能保持稳定的性能,不因温度变化而失效。

7. 良好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防锈油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能够在长时间内有效地保护金属制品,不因时间长而失效。

8. 适应不同的金属材料和加工工艺:防锈油应当能够适应不同种类的金属材料和加工工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通用性。

防锈油主要适用于金属制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和存储等环节,有效地保护金属制品的表面不受腐蚀和锈蚀的侵害。

通过选用优质的防锈油产品,并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使用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减少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要求制造商要根据不同用途的防锈要求,加强产品研发和生产,推出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防锈油产品。

对防锈油的质量控制和产品管理要求也要进一步提高,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的防锈油分类及技术指标
根据性能和用途不同,防锈油在国可分为以下几类:
1、置换型防锈油
置换型防锈油一般以具有强烈吸附性的磺酸盐为主要防锈剂,能置换金属表面沾附的水分和汗液,防止人汗造成锈蚀,同时本身吸附于金属表面并生成牢固的保护膜,防止外来腐蚀介质的侵入。

因此,大量用于工序间防锈和长期防锈前的表面预处理。

还有很多置换型防锈油可直接用于封存防锈。

使用时可用石油溶剂如煤油或汽油来稀释,故有时此类防锈油脂中的某些种类也属于溶剂稀释型防锈油围,使用时由于溶剂挥发,应注意防火通风等问题。

根据国置换型防锈油标准SH0367-92规定,此类油品分为1号、2号、3号、4号。

其中1号、2号、3号油,主要用于各类金属产品及零部件的包装封存,并有一定的人汗默默换性。

1号油用于黑色金属。

2号油用于黑色金属和铜,3号油用于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1号、2号、3号油用石油溶剂稀释后可作为工序间封存用油,4号油是汗液洗净油,用于工序间清洗防锈。

2、溶剂稀释型防锈油
这类防锈油含有挥发性石油溶剂,或在常温使用时以溶剂稀释。

它包括溶剂稀释型硬膜防锈油、溶剂稀释型软膜防锈油、溶剂稀释型置换性防锈油等。

这类防锈油涂布于金属表面后,溶剂便自然挥发掉,形成一层均匀的保护膜。

若成膜材料为沥青、树脂(如烷基酚氨基树脂、叔丁基酚甲醋树脂、石油树脂等),则溶剂挥发后形成的膜为硬膜,一般不粘手,不粘尘埃杂质,是抹、擦不掉的透明或不透明的薄膜,在石油溶剂如汽油中很易清洗掉。

一般用在大型机械设备表面的防锈,有的甚至可用于露天条件下存放的原材料、设备的封存。

但它的缺点是必须待溶剂挥发后,才允许相互接触和包装,不然会粘在一起。

故只适用于结构简单的工件。

对于大批量生产的中、小件的结构复杂带有小孔的工件则不适用,也不宜用作部封存。

若成膜材料为油脂,如一般的羊毛脂及其衍生物、蜡、凡士林、氧化石油脂及其钡皂,则溶剂挥发后形成的膜为软膜,即油膜。

它比较软,能擦,抹掉。

这类油品可用作长期封存用油,要求有一定的厚度,防锈性能好,但解封比较困难。

目前国封存用的置换型防锈油,如204-1、664、901等牌号,使用时大都用石油溶剂稀释,在金属表面上大都形成软膜,因而实际上也可以把
它看成是溶剂稀释型软膜油。

为了克服软膜油的油膜附着力较牢、启封较难的缺点,目前在朝薄层油的方向发展,即以适当的树脂为成膜剂,使之成为薄层、透明、高效的软膜防锈油。

溶剂稀释型防锈油石油化工行业标准为SH0366-92,国家标准为
GB4879-85B2,分为1号-硬膜,适于室和室外长期封存;2号-软膜,适于室长期封存;3号-水置换型软膜,可置换水,适于室金属制品的防锈;4号-为透明不粘性膜。

3、封存防锈油
封存防锈油具有常温涂覆、不用溶剂、油膜薄、可用于工序间防锈和长期封存、与润滑油有良好的混溶性、启封时不必清洗等特点。

通常可分为浸泡型和涂覆型两种。

(1)浸泡型可将制品全部浸入盛满防锈油的塑料瓶密封,油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或更低的缓蚀剂即可,但需经常添加抗氧化剂,以使油料不至氧化变质。

(2)涂覆型可直接用于涂覆的薄层油品种。

油中需加入较多的缓蚀剂,并需数种缓蚀剂复合使用,有时还需加入增粘剂,如聚异丁烯等,以提高油膜粘性。

若配合外包装,可用于室长期封存,防锈效果良好。

封存防锈油国家标准为GB4879-85 B3。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该油品分为三类:第I类适用于黑色金属;第II类适用于黑色金属和铜合金;第III类适用于黑色金属、铜合金、镁合金及铝合金。

根据油品的粘度不同,各类中又可分为轻质、中质、重质三种,即在50℃时运动粘度分别小于10mm2/s(低粘度)、(20±10)mm2/s(中粘度)、(50±20)mm2/s (高粘度)。

轻质防锈油主要用于航空机械零件以及电子仪器、精密仪表、小型武器、航海罗盘等小型精密仪表设备,同时起防锈和润滑作用。

这类防锈油一般是冬夏通用的,因此有较低的凝固点。

中质防锈油主要用于中型以上的机械零件的封存,也兼有防锈、润滑双重作用。

其使用温度一般为常温,也可在-20℃左右低温下使用。

重质防锈油主要用于大型设备的润滑、防锈,一般只适用于常温。

4、乳化型防锈油
这是一种含有防锈剂、乳化剂的油品。

使用时用水稀释成为乳状液,故称为乳化型防锈油。

它具有成本低、使用安全、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等特点。


它涂布于金属表面上,待水蒸发后便形成一层保护油膜,目前多用于工序间防锈,也可作为长期封存用。

国乳化型防锈油的标准为GB4879-85 B4。

5、防锈润滑两用油
这是具有润滑和防锈双重性质的所谓两用油,要求启封后,可以不必清除封存油而直接安装使用。

或试车后,不必另换油料,即以试车油封存产品,一般用于需要润滑或密封的系统。

故根据用途,又可分为燃机防锈油、液压防锈油、主轴油、齿轮油、空气压缩机油、仪器仪表和轴承防锈油、防锈试车油等。

燃机防锈油主要用于飞机、汽车和各类发动机的防锈;液压防锈油主要用于机床等设备的液压系统及液压筒的封存防锈;仪器仪表和轴承防锈油品种较多,并都兼有一定的润滑性。

一般要求基础油粘度低、精制程度高、防锈添加剂加入量质量分数为3%-5%、有较好的低温安定性、低挥发度和油膜除去性好等特点,适于多种金属使用。

目前,在我国防锈润滑油国家标准中,防锈润滑油标准为GB4879-85 B5,防锈润滑脂标准为GB4879-85 B6,液压防锈油标准为GB4879-85 B7,防锈燃机油标准为GB4879-85 B8。

6、防锈脂
在工业凡士林或石蜡、地蜡等石油蜡为基础油中加入防锈添加剂而制成的软膏状物。

一般以热涂方主式进行封存。

其特点是油膜厚(一般约为0.01-0.2mm,甚至0.2-1mm),油膜强度高,不易流失和挥发,防锈期可长达2年以上,广泛应用于机械产品、大型设备的长期封存。

其缺点是油封、起封时都需加热,要求有较好的热安定性和抗氧化安定性。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目前已试制出冷涂脂。

其特点是常温下比较软,针入度一般在200mm以上,使用时无需加热,可直接刷涂,防锈性也相当好,使用较安全方便,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品种。

石化部石油脂型防锈脂标准为SH0366-92。

该防锈脂分为1号、2号、3号。

1号即为冷涂脂,适用于黑色金属,可用作一般精密机械部件库存长期防锈,它可以室温涂覆或加热涂覆;2号适用于黑色金属机械部件在室外的短期防锈及室长期防锈,需要加热涂覆;3号适用于黑色金属及铜件的室外短期防锈和室长期防锈。

需加热涂覆。

附录A
防锈油产品分类
按照标准(SH/T 0692-2000)防锈油分为指纹型防锈油、脂型防锈油、润滑油型防锈油和气相防锈油五种类型,根据膜的性质、油品的粘度等细分为15 个牌号,如表一所示。

附录A-1 防锈油分类
注:产品代号按GB/T 7631.6的规定。

对GB/T 7631.6不包括的气相防锈油产品代号暂定为L-RQ。

附录A-1表中的各类产品技术条件应符合附录A-2~附录A-6表中的规定。

附录A-2 L-RC 除指纹型防锈油技术要求
附录A-3 溶剂稀释型防锈油技术要求
附录A-4 L-RK脂型防锈油技术要求
附录A-5 气相防锈油技术要求
附录A-6 润滑油型防锈油技术要求
附录 B 部分防锈油厂控项目及其质量指标附录B-1 溶剂稀释型防锈油技术要求
注:1、表中括弧里的数字是长期防锈封存(一年以上)的厂控质量指标,半成品防锈和工具间防锈不受此限制,按行业标准质量指标实行。

2、长期防锈封存油的湿热试验结果其锈蚀度应为0%。

附录B-2润滑油型防锈油技术要求
注:1、表中括弧里的数字是长期防锈封存(一年以上)的厂控质量指标,半成品防锈和工具间防锈不受此限制,按行业标准质量指标实行。

2、长期防锈封存油的湿热试验结果其锈蚀度应为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