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选择题:
1、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是:
()
A
A、三峡 B、丹江口 C、隔河岩 D、葛洲坝
2、长江水能最集中的河段是:
()
D
A、三峡
B、中游河段
C、宜宾至重庆
D、源头至宜宾
3、长江三峡位于我国地势的哪级阶梯: ( )
A、第一级 B、第二级 C、第三级
B
4、长江的长度在世界上仅次于:
()
A、尼罗河、刚果河
填空题:
1、长江发源于
青高藏原的
山脉唐,古注拉入
东 海 ,全长
千米。
6300
2、长江依次流经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个地形区
四川盆地
3、长江的干流自湖北的 宜昌 以上为上游,
江西的
湖口以下为下游。
4、长江三峡自西向东依次是 瞿塘 峡、 巫 峡 和 西陵 峡。
5、长江干流依次流经 青海、 西藏 、云 南、 四川 、 重庆 、湖北、 湖南 、 江西 、 安徽 、 江苏和 上海 市,共11个省级行政区。
域都发生了严重灾害。
(1)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硫酸雾和硫酸盐雾的毒性比二氧化硫大得多,可以侵入肺 的深部组织,引起肺水肿等疾病而使人致死。如1952年12月5~8日世界公害史上著名 的“伦敦烟雾事件”。
(2)酸雨使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抑制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 减少鱼类食物来源,使水生生态系统紊乱,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如挪威和瑞典 南部五分之一的湖没有鱼,加拿大有1.4万个湖成为死湖。
重庆市
西 部 地 区
长江沿江地带
武汉市
南京市
上海市 沿 江 经 济 地 带
在图中填充完成长江部 分支流,和经过重庆、武汉、 九江、南京、上海等城市的 铁路干线?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教学内容中国的河流课型新授主备教师备课时间使用教师初二地理教学目标1、认识长江的源流概况2、了解长江干流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3、知道长江的水系构成和上中下游的划分教学重点通过多媒体展示长江水系图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并运用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长江的概况。
教学难点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长江的概况,增强学生在感官上对长江的认识,并通过对长江水利水害的分析,增强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
教具PPT三、各段特点1、上游二次备课课件展示“虎跳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景观图和“长江干流纵剖面图”学生看图思考:长江上游有什么特点?通过剖面图分析最后小结:上游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提问:应该怎样开发和利用上游的水能资源?(修水电站)课件展示“长江流域水电站分布图”重点讲三峡水利枢纽工程1、中游课件展示“荆江河段图”学生看图思考:这一河段有什么特点?易发生什么灾害?应采取什么措施?2、下游课件展示长江入海口卫星图片和航道上航运图片讲述黄金水道形成的条件四、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梳理知识点、盘点收获五、课堂练习多媒体展示课堂练习1、我国领土最南端在 ( )A.曾母暗沙B.帕米尔高原(73°E附近)C.内蒙古高原D.青藏高原2、“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曲唱出了各族人民的心声。
请你判断,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所在省(区)是()A.新疆 B.西藏 C、广西D、内蒙古3、下列各组中,属相邻的两个省级行政区的是 ( )A.黑龙江省和辽宁省B.云南省和广东省C.甘肃省和重庆市D.湖北省和江西省4、下列各组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A.湖南、江西B.江苏、山东C.陕西、四川 D.青海、西藏5.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东南、西南、西北 B.东教学反思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共包括三部分---外流区为主、滚滚长江、滔滔黄河;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在学习地形、气候的基础上学习河流容易掌握和理解河流的特点。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一课时外流区为主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河流众多,为我国航运、灌溉、水电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掌握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划分和分布。
掌握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主要的外流河和内流河。
3.了解京杭运河的概况,记住我国主要淡水湖和咸水湖的名称和位置。
重点难点重点1.主要河流分布及内、外流区的划分。
2.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难点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与我国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气候条件,知道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
而一个地区的降水量发生变化,江河、湖泊的水量也会随其改变,这节课我们就开始学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预习导学”。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外流区为主指导学生自学教材P46,自主找出有关外流河、外流区、内流河、内流区的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有关概念。
指导学生读图2-40“中国的外流区与内流区”,提出问题:(1)我国内、外流区的分界线与我们学过的什么界线相似?(2)内流区与外流区哪个范围更大一些?(3)完成教材P46“活动”第1、2题。
学生:读图分析,小组讨论,完成问题。
教师总结:(1)指出中国大多数河流都在外流区,内外流区的分界线和季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体一致。
(2)主要的内外流河外流河——注入太平洋的河流:黑龙江、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京杭大运河、长江、钱塘江、珠江(自西向东注入海洋)金沙江、怒江、澜沧江(自北向南注入海洋)。
注入印度洋的河流:雅鲁藏布江。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
内流河:塔里木河。
承转:由于内流河、外流河所处的位置、气候条件、地面植被状况等不同,导致内流河、外流河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变化规律不同,我们称其为水文特征不同。
提问:(1)在什么季节外流河水量大、水位高?在什么季节外流河水量小、水位低?(2)北方的松花江和黄河与南方的长江和西江相比,流量大小与季节分配有何差别?学生:思考、讨论,完成问题。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记住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并能在图上标注。
2、在地图上找出黄河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及主要支流并能在图上标注。
3、分析黄河各段的自然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4、说出我国对黄河的综合治理措施及在水利建设上取得的成就。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1、黄河的自然特点。
2、黄河“地上河”的成因。
3、治理黄河的关键。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比较归纳、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请学生欣赏一组黄河风景的图片,观看一组黄河危害的录像。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学习任务一:1、自主学习:根据学习长江的方法,阅读黄河水系图,完成54页活动题目1——5。
2、小组交流: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质疑。
3、合作探究:(1)、探究问题: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为什么不能说是我国第二大河?(2)、教师点拨:(3由于黄河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年径流量仅为长江的1/20,并且不如珠江的水量丰富,所以不能称为第二大河。
(二)、学习任务二:1、自主学习:阅读教材49——52页,回答:(1)、黄河上中下游的自然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2)、下游的“地上河”是怎黄河样形成的?有什么危害?(3)、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是什么工程?它的作用与长江三峡工程有什么异同?个性化修改:2、小组交流: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质疑。
(答案:问题:上游干旱、荒漠化严重;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地上河、断流。
措施:上游还林还草,南水北调;中游植树造林,兴修水利;下游加筑堤坝,水量调度。
)3、合作探究:(1)、探究问题:为什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2)、教师点拨:从黄土的性质、降水的特点、植被特点等方面分析。
黄土土质疏松,易被冲刷;该地区夏季暴雨集中,对地表冲刷作用大;该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植被差。
(3)、探究结论:a、黄土高原土质疏松;b、夏季多暴雨;c、植被破坏严重,使水土流失严重。
4、学以致用,拓展延伸:黄河上游荒漠化的原因是什么?三、总结梳理,归纳方法:黄河的自然特征及综合治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AB C DE2晋、豫、鲁2、长江的开发与利用:水能宝库:黄金水道:开发利用:发电(上游)、航运(宜宾以下四季通航)3、黄河的危害及治理措施:母亲河的奉献:黄河的忧患:地上河、断流、凌汛治理措施:治黄关键:治黄之本:具体措施:上中游下游.1 、我国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 ( )A.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B.受季风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识记黄河上的水电站通过资料了解内容。
C.全国大多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D.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西部受夏季高温的影响2、“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A.支流多B.流域广C.无湖泊调节洪水D.河道特别弯曲3、我国汛期最长和水量最大的河流分别是:( )A.珠江、雅鲁藏布江B.长江、淮河C.珠江、长江D.黄河、松花江4、黑龙江和松花江水量丰富而含沙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低、降水多B.地热平坦、水流平稳C.气候湿润、森林茂密D.大陆性气候强5、长江水力资源最为丰富的河段是:( )A.下游B.源头—宜宾C.源头—宜昌D.中游6、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 )A.抗旱B.防洪C.发电D.灌溉7、治沙和防洪并举的治理黄河的主要手段是:( )A.造林种草B.加固大堤C.修筑梯田D.修建水库8、长江、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是() A.山东、江苏B.青海、四川C.陕西、湖北 D.甘肃、河南9、“地上河”的河段是()A.兰州—河套一段 B.水土教学反思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共包括三部分---外流区为主、滚滚长江、滔滔黄河;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在学习地形、气候的基础上学习河流容易掌握和理解河流的特点。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河流及其特点。
此部分内容量大、知识点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教师一定要抓住重点,深入浅出、精讲精练。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滚滚长江》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反思)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滚滚长江【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的水文特征、存在问题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初步树立河流生态保护意识,形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的水文特征、存在问题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法【课时】1课时【教具】自制多媒体课件、活动卡片【课前准备】学生预习完成导学案中的“自学检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实施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播放歌曲《长江之歌》。
展示该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如何学习一条河流。
展示黄河干流各河段的名称。
动态演示,思考:长江的干流形状像什么字母?明确学习目标,知道要掌握的知识点和学习方法。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图赞长江表格展示:长江在中国、世界上的排名(小结)长江是中国的第一长河、第一大河,是世界的第三大河。
温故知新,加深对长江的印象。
图划长江展示长江水系简图描一描:干流、 7大支流巩固新知,强化长江干流的印象。
找一找:发源、流向、注入学会读图、析图能力。
图话长江展示地图,学生查找长江干流主要流经的地区:1、省级行政单位:11个2、地形区:4个3、温度带:2个4、干湿区:1个5、气候区:2个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读图能力。
图探长江(分组活动)结合课本和地图,让学生找一找: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黑板上,学生代表根据教师提供的卡片自由选择贴到对应的河段中。
教师结合后面的思考问答题分段一一进行点评。
结合地图和资料,思考并回答:1、上游:为什么水能资源最丰富?为什么选择在三峡修大坝?提醒学生河流水能是否丰富和水库选址的判断标准。
展示图片:长江流域地势剖面图、两大水电站及其所在的三峡。
简单介绍长江三峡概况和三峡水利工程的发电能力。
结合资料,说明长江水能丰富。
(小结)长江是“水能宝库”。
2、中游:为什么容易洪水泛滥?如何治理荆江河段?展示图片:荆江河段特点、长江洪水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拓展延伸要湖泊的分布。
读图2-28找到我国主要的湖泊,总结它
们的分布地区。
读我国河流湖泊分布图:
(1)湖泊:
a ______
b __ _____
c ___ __
(2)河流:
① _____ _
② _____ _
③ _____ _
④ _____ _
江中下游平原、淮
河下游和山东省南
部是我国淡水湖泊
相对集中的地区。
生独立完成
课堂检测
教学反思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共包括三部分---外流区为主、滚滚长江、滔滔黄河;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在学习地形、气候的基础上学习河流容易掌握和理解河流的特点。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河流及其特点。
此部分内容量大、知识点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教师一定要抓住重点,深入浅出、精讲精练。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课前大量收集相关资料图片,教师整理并制作出精美课件;课堂上采用形式多样的教法和学法,特别是注意用自己的情感流露来感染学生,使他们触景生情。
从而课堂上学生的大脑始终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课堂气氛活跃。
并且随着教学内容的层层深入,学生的情感也随着跌宕起伏,时而惊喜,时而忧思,真正达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探究问题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问题的设置富含智能培养因素和爱国主义教育因素,使学生能从图文中获得相关地理信息,并培养学生推理分析的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名师整理)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植树造林、加固堤坝、退耕还林还湖、河道清淤、 建分洪区、人工裁弯取直
(3)黄河沿线经常发生凌汛,请在图中标出容易 发生凌汛的河段,并说明凌汛形成的条件。 ___河__流__有__结__冰__期__;__河__流__从__低__纬__流__向_高__纬______ (4)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缓解荆江河段洪涝 有什么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 治荆江水患?通__过__蓄__水__以__调__节__荆__江__河__道__的__洪水流量
修筑堤坝 加固大堤
救黄河
河段 问题
原因
解决措施
凌汛
下游河面结冰
轰炸冰坝
上游 荒漠化 过度放牧、不合理垦殖 合理放牧
水土流 土质疏松、植被稀少、 植树种草、 中游 失严重 夏季多暴雨、毁林开荒 打坝淤地等
洪水
下游地上河易决堤 加固大堤
断流 沿途用水量过多
统一调配
下游 污染 工农业废水 生活污水排放过多
(1)说出黄河年平均流量和年平均含沙量的演变特点。 (2)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忧黄河
温凌馨汛提形示成:的凌条汛件就:是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 剧由①上于较升较低的高纬现纬度象度流。河向河 段较水 秋从 冬高较 季纬低 节度纬 封河度 冻段流 早。向 ,较冬高春纬季度节。解 冻②迟有,结容冰易期形。成冰坝,阻塞低纬度的河道来水,
母亲的奉献
水能丰富
开 发
塑造平原
利 用 沿途灌溉
观光旅游
日常用水
颂黄河
龙羊峡水电站、小浪底水 利工程等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华北平原等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华北平原等 壶口瀑布、小浪底水 利工程等 沿途城市的居民饮用水、 工业用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中国的河流》这一节是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自然环境中的最后一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的气候、中国的地形等知识,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在地图上
1.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根据河流的归宿区分外流区、内流区,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运用资料,比较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3.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以及各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
4.运用具体案例,说出长江、黄河的开发利用价值及两者之间的差异,了解长江、黄河水利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感悟它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5.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知道长江、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治理对策,感悟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
6.了解河流水能开发评价的基本方向,学会河流水文特征分析的一般方法。
重点:
1.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掌握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及其对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掌握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及其对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难点:
1.外流区、内流区的划分与空间识记。
2.根据长江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长江各河段的开发治理措施。
3.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黄河的综合治理的对策。
课件准备
备课时间月日授课时间月日授课人
课题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备注
一、导入:水系图导入
二、新授
1.阅读课本P46“外流区为主”,说一说:
(1)什么是流域?什么是水系?(2)、什么是外流河、内流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河?
(3)什么是外流区、内流区?
2.阅读材料“流域和水系的命名”并结合地理地图册19页理
解。
3.完成课本46页“活动”。
(1)读图2-40,找出黑龙江、松花江、黄河、淮河、长江和
珠江。
从内、外流区的划分看,这些河流是内流河还是外流河?
(2)下列河流中自北向南注入北冰洋的是①塔里木河②额尔齐
斯河③雅鲁藏布江④怒江。
(3)塔里木河是内流河还是外流河?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4)在地图上找出京杭运河,看一看,京杭运河经过哪些省市?
连通了哪些水系?小组讨论完成后汇报成果。
河流的水文特
征主要包括流量、含
沙量、水位、结冰期
等。
流量指单位时间
教学设计流程
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简案
【教学设计】
一、滚滚长江
导入:播放《长江之歌》,学
生跟着一起唱。
让学生分析歌
词,你找到了什么?
1、长江源流概况:读图2-46
“长江水系”,完成P.51
“活动”
2、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
完成下表:
上游中游下游
(二)课内探究:
【自主学习】读图2—32长江水系完
成下列各题.
1、自_________,干流先后流经-
___________________等11个省
(市、自治区),注入________,全
长______千米,是我国_______长河,
也是世界_____长河。
2、上游各河段从河源往下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自四川省_____以下始称长江。
________以上为长江上游,
__________至___________为长江中
游,湖北____至湖南的_______的荆
江段有“__________”之称
3、支流:长江以北自西向东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长江以南有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水电站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城市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意哪些问题,比提出相应治理对策。
长江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可以四季通航,干支流通航里程达_______余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________自古以来就有“____________”的美誉。
【合作探究】:
1、长江中下游平原经常发生严重水灾,是分析形成水灾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2、有人说“河流落差越大,水能资源就越丰富。
”这句话对吗?
板书设计中国的河流
一、滚滚长江
1、长江源流概况
2、长江的河段及特征
3、长江的开发利用
4、长江的综合治理
作
业
设
计
《助学读本》本节的“基础过关”“综合应用”“拓展延伸”部分
学设计流程置口
特
征
多峡
谷、多
支流、
水流
较大
且清
澈
多峡
谷、多
支流、
多泥
沙
地上
河、流
域面
积狭
小
从河流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干流长度、流域面积、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流经的地形区、主要水文特征等方面对比长江与黄河。
3、探究“地上河”的成因:
(1)读教材P.57图2-56“黄河下游地上河示意图”,引发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探究原因,想出对策
4、黄河的综合治理:
学生分组讨论,黄河各个河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措施?
归纳黄河概况、水文特征、黄河开发利用
思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反思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共包括三部分---外流区为主、滚滚长江、滔滔黄河;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在学习地形、气候的基础上学习河流容易掌握和理解河流的特点。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河流及其特点。
此部分内容量大、知识点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教师一定要抓住重点,深入浅出、精讲精练。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课前大量收集相关资料图片,教师整理并制作出精美课件;课堂上采用形式多样的教法和学法,特别是注意用自己的情感流露来感染学生,使他们触景生情。
从而课堂上学生的大脑始终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课堂气氛活跃。
并且随着教学内容的层层深入,学生的情感也随着跌宕起伏,时而惊喜,时而忧思,真正达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探究问题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问题的设置富含智能培养因素和爱国主义教育因素,使学生能从图文中获得相关地理信息,并培养学生推理分析的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