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

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以下是一篇关于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章,文章名为《常州梳篦:非遗中的璀璨明珠》:自古以来,梳子在日常生活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对于常州梳篦,你了解多少呢?作为常州的一大特色,常州梳篦不仅是精美的工艺品,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
常州梳篦,也称为“宫梳名篦”,是一种独特的传统手工艺品。
它由两部分组成:齿疏的称为梳,齿密的称为篦。
常州梳篦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地域特色而著称。
在常州地区,梳篦的生产历史悠久,世代相传,成为了当地的传统特色产业。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梳篦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的制作技艺代代相传,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
在制作过程中,每一把梳篦都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如选材、锯制、磨光、安装等,每一步都需要精湛的技艺和经验。
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使得常州梳篦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除了精湛的工艺,常州梳篦还有着美好的寓意。
比如,梳子常常被视为爱情的信物,代表着相思和牵挂;而篦则寓意着祈福和祝福。
在民间,人们相信梳篦有着驱邪避凶、保佑平安的作用。
因此,常州梳篦不仅仅是一种实用的日用品,更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工艺品。
如今,常州梳篦已经成为了常州人送礼的首选。
它不仅代表了常州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更是一种寄托了美好情感和祝福的礼物。
在国内外市场上,常州梳篦也备受青睐,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总的来说,常州梳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不仅仅是一种工艺品,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
它承载了无数匠人的智慧和心血,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保护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继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常州文化调研报告

常州文化调研报告
常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经过对常州市的文化调研,我将从历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和现代文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常州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常州市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
这里出土的大量文物证明了常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繁荣和发展。
常州的历史文化遗址包括春秋时期的吴墟、义乌镇遗址和明清时期的虎丘等,这些遗址都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学术研究意义。
其次,常州市的地方特色文化非常丰富多样。
常州市的传统叫花鼓戏被誉为“东方百老汇”,是常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这种表演形式独特,既有精妙的舞蹈动作,又有悦耳动人的曲调,是常州市独特的艺术形式。
此外,常州市还有泰州乐章、双百戏等多种传统曲艺,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
最后,常州市的现代文化发展也十分活跃。
近年来,常州市大力促进互联网和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常州市的文化创意园区不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文化企业,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此外,常州市还经常举办各种文化艺术节、展览会和论坛,吸引了大量的文化爱好者和观众。
总结起来,常州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融合了丰富多样的地方特色文化,同时也积极推动着现代文化的发展。
这些多样化的文化资源使常州市成为一个独特而活跃的文化城市。
但同时也要注意,随着时代的发展,保护好常州市的文化遗产,
传承好传统文化,是常州市在文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希望常州市能够在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常州历史文化遗产

常州历史文化遗产常州是江苏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南端。
常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常州有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景观。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常州的历史文化遗产。
1. 常州博物馆常州博物馆是常州市属的一座现代综合性博物馆,是江苏省内首批获批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也是江南地区最好的博物馆之一。
常州博物馆馆藏的文物和珍贵藏品丰富多彩,包括陶器、织物、玉器、青铜器等多种历史文物,这些珍贵文物展现了常州的历史和文化。
2. 天目山石窟天目山石窟位于常州市溧阳市天目山脚下,是中国南方最为重要的石窟之一。
天目山石窟始建于北魏,历经南北朝、隋、唐、宋等历史时期,一共有10个石窟,6500余尊佛像,被誉为“东南佛教艺术宝库”。
3. 白兔楼白兔楼位于常州市中心区域,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景点。
白兔楼始建于明代,历经多次修葺,现存的建筑为清代重建。
白兔楼因传说唐朝诗人白居易曾来此作客而得名,此外,白兔楼还是革命历史文化遗址之一。
4. 明故城遗址明故城遗址位于常州市区繁华的解放北路和中山路之间,距离常州博物馆不远。
明故城遗址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明代城墙遗址之一,建于明朝洪武年间。
遗址内保存有明故城南门、城墙、护城河、堡垒等城市建筑遗址,是研究明代城市建筑、城市规划和历史文化的重要证据之一。
5. 长风塔长风塔位于常州市梦溪湖景区内,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景点。
长风塔初建于北宋宁历年间,历经多次修葺,现存的建筑为明代重建。
长风塔外观庄重大气,高无可比,内部则有精美的佛像石刻和壁画,是研究中国佛教建筑和艺术的珍贵实物。
6. 琴台古镇琴台古镇位于常州市区以南,与雷峰塔遥相呼应,是常州市具有代表性的古镇之一。
琴台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古镇内有多座古建筑和古民居,如南照楼、常州梅园、伍国府等,这些古建筑和古民居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
7. 雨花台雨花台位于常州市天宁区东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遗迹之一。
第四批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

第四批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
(共25项)
序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
一、民间文学(6项)
1 淹城的传说武进区
2 武进歌谣武进区
3 白龙娘娘的传说武进区
4 “游子吟”传说溧阳市
5 史贞女传说溧阳市
6 伍员山神佑伍子胥的传说溧阳市
二、传统音乐(1项)
7 水母山狮鼓溧阳市
三、传统舞蹈(4项)
8 调三十六行武进区
9 狮舞(孟河古村太平青狮)新北区
10 狮舞(竹箦青狮)溧阳市
11 马灯舞(上宅里将军马灯)溧阳市
四、传统美术(2项)
12 湖塘剪纸武进区
—1 —
13 铜刻新北区
五、传统技艺(9项)
14 湟里牛肉烧制技艺武进区
15 焦店扣肉烧制技艺武进区
16 常州铳管糖制作技艺武进区
17 常州黄酒酿制技艺新北区
18 东坡红友酒酿制技艺天宁区
19 天目湖砂锅鱼头制作技艺溧阳市
20 溧阳白芹壅制技艺溧阳市
21 溧阳扎肝制作技艺溧阳市
22 江南古建筑营造技艺常州市
六、传统医药(3项)
23 常州屠氏中医内科疗法钟楼区
24 常州朱普生骨伤科疗法天宁区
25 韩氏祖传关节病中医疗法金坛市—2 —。
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梳篦作品欣赏
留青竹刻
留青竹刻又称平雕,皮雕等,是汉族传统的 雕刻艺术。即是用竹子表面一层青皮雕刻图案, 是以竹子表面一层薄薄的竹青为雕刻图案对象, 铲去图案以外的竹青,露出竹青下面的竹肌。留 青竹刻是江苏常州三宝(常州梳篦、留青竹刻、 乱针绣)之一。留青雕刻的笔筒、臂搁、匣盒、 扇骨等器物雕刻方法不仅精巧,而且竹器外表色 泽莹润,可以经常抚玩摩挲。年代越是久远,竹 肌颜色越是深沉,光滑如脂,温润如玉,色泽近 似琥珀,同时图案部分也越清晰突出。
虎头鞋
虎头鞋是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是一种 童鞋,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北方 汉族地区也有称为猫头鞋。它既有实用价值, 也有观赏价值,同时它又是一种吉祥物,人们 赋予它驱鬼辟邪的功能。虎头鞋做工复杂,仅 虎头上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 鞋面的颜色以红、黄为主,虎嘴、眉毛、鼻、 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夸张地表现虎的威 猛。虎头鞋是孩子鞋的一种,因鞋头呈虎头模 样,故称虎头鞋。虎是一种吉祥物,在鞋前脸 儿和鞋帮上绣制虎或虎头图案,是希望孩子们 长得虎头虎脑,用形象逼真的虎头图呗唱诵是一种汉族宗教音乐。主要是指江苏常州天 宁寺的梵呗音乐。梵呗是汉传佛教音乐的主体部分。常州天宁 寺梵呗节奏沉稳扎实,唱腔悠扬潇洒,韵味古朴清雅。其梵呗 唱诵向为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公认之典范
常州天宁寺始建于唐贞观、永徽年间(公元627—655年), 为佛教禅宗著名道场,名列“禅宗四大丛林”之首,1983年被 国务院列为“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梵呗(bài)” 指佛教活动中赞颂佛菩萨的声乐作品,是汉传佛教音乐的重要 组成部分。其主体为“唱赞”和“诵经”两大部分,还包括音 乐形态介于“唱”与“诵”之间的偈、咒、真言、礼佛号等。
天宁寺梵呗唱诵
天宁寺梵呗始于南北 朝时期,齐竟陵文宣王萧 子良确定了哀婉为主的风 格特点。梁武帝萧衍笃信 佛教,精通音律,由他发 起制定的梁朝雅乐,对于 佛教音乐汉化作出了重大
常州金坛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常州金坛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常州市金坛区位于江苏省,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金坛区作为一个古老的城市,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项目体现了金坛区的独特的文化品格和历史价值。
在2019年,金坛区获得了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称号,下面将对其中一些项目进行介绍。
首先,金坛的乱花灯。
乱花灯是一项非常有特色的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金坛的街头巷尾都会举行乱花灯活动。
这项活动源于金坛的传统民俗,其起源可追溯到明朝。
乱花灯活动的形式主要是由人们手拿着各种花灯,在街上逛街、表演,形成一幅热闹、繁华的景象。
乱花灯活动不仅展示了金坛的历史文化,还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成为金坛区的一张亮丽名片。
其次,金坛的木雕艺术。
金坛的木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
金坛的木雕艺术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
金坛的木雕作品主要体现在建筑、家具、工艺品等方面,其造型优美、富有浓厚的民间传统文化特色。
金坛的木雕艺术不仅是一门传统工艺,更是一门艺术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
此外,金坛的江南鱼竿制作技艺也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江南鱼竿制作技艺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技艺传承至今已有十多代人。
金坛的江南鱼竿制作技艺以其精细的工艺和独特的制作方法而闻名。
江南鱼竿制作技艺包括了竹材的选择、切割、打磨、组装等一系列工序,其制作过程需要十分谨慎和细致的操作。
金坛的江南鱼竿制作技艺不仅成为了一门传统工艺,也是金坛区的一大特色文化。
最后,金坛还有许多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金坛话的传统、金坛剪纸的技艺等。
金坛话是金坛地区的方言,它有着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特征,是金坛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坛剪纸是一项艺术性较高的民间手工艺,以其精美的剪纸作品而闻名。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存在,不仅丰富了金坛的文化内涵,也保留了历史的记忆,对于金坛的发展和文化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金坛区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常州 特色表演

锡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锡剧是常锡剧的简称。
常州是锡剧的主要诞生地,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锡剧生成早期叫“常州滩簧”,常州滩簧是吴语滩簧的一支。
它源于常州农村水乡,是清代乾隆年间盛行于常州府治地的一种地方戏曲。
常州滩簧是在常州山歌小调、宣卷、唱春、南词等基础上,吸入凤阳花鼓的一些表演元素,并吸收了苏南一带采茶灯中的舞蹈,逐渐发展完善的。
常州滩簧的演员对白、曲调以及早期演唱的内容,都与常州地区的民间生活息息相关。
由常州滩簧到常州文戏,经历了对子戏、小同场戏、大同场戏三个重大演变过程。
1921年,常州滩簧改名为常州文戏。
1925年,常州文戏与无锡文戏合流,统一改称常锡文戏。
1952年,常锡文戏改称常锡剧,1953年起称“锡剧”。
锡剧的音乐,抒情优美、悦耳动听,具有秀美的江南水乡风格。
锡剧音乐属于曲牌板腔综合体,它有男、女分腔的显著特点。
锡剧的乐队除二胡外,还有琵琶、三弦、笛、箫、中胡和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
打击乐以四大件为主。
在常州滩簧向常州文戏发展的过程中,一大批骨干艺人的演技普遍得到了提高,还涌现了多位深为戏迷观众赞赏的有突出才能的领军人物。
他们中有王嘉大、周甫艺、孙玉翠、余桂良等,尤其是王嘉大不仅艺术上卓有成就,而且在经典剧目的形成和培养一代新人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其亲授的徒弟就有30多名,而徒侄徒孙更多,达数百人之众,许多著名演员和表演艺术家如周甫艺、沈阿焕、刘荣炳、徐林美、李如祥、周菊英、王汉清、吴雅童、王兰英、梅兰珍、杨企雯、沈素珍等,皆师出其门。
传至彬彬腔创始人王彬彬,已是第七代。
在多年的舞台生涯中,常州市锡剧团著名表演艺术家吴雅童、杨企雯形成了自成一格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吴雅童吸收了兄弟剧种的表演程式,丰富了自己的表演技艺。
在唱腔上,其真假嗓并用,男女腔揉合,唱中有说,说唱相连,形成“一活二怪三奇”的表演、演唱风格,为锡剧丑行声腔的创造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杨企雯,艺名东翠珍,10岁学艺,主工旦角,14岁登台演戏。
常州的特色

常州的特色
常州是中国江苏省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以下是一些常州的特色:
1.常州菜:常州菜以清淡、鲜美、爽口而著名,注重原汁原味。
具有代表性的菜品有清炖鳝鱼、芙蓉肉、蟹粉蹄筋等。
2.常州麻糕:常州麻糕是常州的传统名点,以其酥脆香酥、口感独特而著称。
常州麻糕有咸甜两种口味,是常州人喜爱的传统美食。
3.天目湖砂锅鱼头:天目湖砂锅鱼头是常州的传统名菜之一,以其选用天目湖水、鱼肉鲜嫩、汤汁醇厚而著名。
这道菜被誉为常州美食的代表之一。
4.溧阳风鹅:溧阳风鹅是常州溧阳市的传统名菜,以其肉质鲜嫩、香味浓郁而著称。
溧阳风鹅的制作过程讲究,选用当地放养的鹅为原料,经过特殊的腌制和风干工艺,口感独特。
5.常州梳篦:常州梳篦是常州的传统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常州梳篦制作精细、形态美观,既可以用来梳理头发,也是极具观赏价值的工艺品。
6.恐龙园:常州中华恐龙园是一座集科普、娱乐、文化于一体的主题公园,以展示中国恐龙为主题,有各种互动游戏和表演活动,是国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景点。
7.常州文化:常州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如评话、锡剧、常州大戏等,都是常州文化的代表。
此外,常州的民间艺术和手工艺也十分丰富,如剪纸、糖画、竹编等。
总的来说,常州的特色涵盖了美食、工艺品、文化等多个方面,这些特色使得常州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和魅力的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梳篦作品欣赏
留青竹刻
留青竹刻又称平雕,皮雕等,是汉族传统的 雕刻艺术。即是用竹子表面一层青皮雕刻图案, 是以竹子表面一层薄薄的竹青为雕刻图案对象, 铲去图案以外的竹青,露出竹青下面的竹肌。留 青竹刻是江苏常州三宝(常州梳篦、留青竹刻、 乱针绣)之一。留青雕刻的笔筒、臂搁、匣盒、 扇骨等器物雕刻方法不仅精巧,而且竹器外表色 泽莹润,可以经常抚玩摩挲。年代越是久远,竹 肌颜色越是深沉,光滑如脂,温润如玉,色泽近 似琥珀,同时图案部分也越清晰突出。
金坛刻纸欣赏
常州梳篦
梳篦,又称栉,中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 是江苏省常州市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 古代汉族妇女常把精美的蓖箕插在发髻上当作 发饰。
梳篦制作是精湛的汉族技艺,用料精良,制作 过程颇为讲究。制作梳篦的主要材料为毛竹、 木材、兽骨等。
制篦业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始祖是陈七子, 常州篦梳其制作技艺形成于魏晋时期,至今已
金坛封缸酒
乱针绣
乱针绣又名正则绣、锦纹绣,是一种适宜绣制 欣赏品的汉族刺绣工艺。创始于二十世纪三十 年代,创始人为江苏常州武进人,现代女刺绣 工艺家杨守玉女士。因其绣法自成一格,被诩 为当今中国第五大名绣。乱针绣主要采用长短 交叉线条,分层加色手法来表现画面。针法活 泼、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层次感强、风格独 特。擅长绣制油画、摄影和素描等稿本的作品。
留青竹刻欣赏
天宁寺梵呗唱诵
天宁寺梵呗唱诵是一种汉族宗教音乐。主要是指江苏常州天 宁寺的梵呗音乐。梵呗是汉传佛教音乐的主体部分。常州天宁 寺梵呗节奏沉稳扎实,唱腔悠扬潇洒,韵味古朴清雅。其梵呗 唱诵向为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公认之典范
常州天宁寺始建于唐贞观、永徽年间(公元627—655年), 为佛教禅宗著名道场,名列“禅宗四大丛林”之首,1983年被 国务院列为“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梵呗(bài)” 指佛教活动中赞颂佛菩萨的声乐作品,是汉传佛教音乐的重要 组成部分。其主体为“唱赞”和“诵经”两大部分,还包括音 乐形态介于“唱”与“诵”之间的偈、咒、真言、礼佛号等。
天宁寺梵呗唱诵
天宁寺梵呗始于南北 朝时期,齐竟陵文宣王萧 子良确定了哀婉为主的风 格特点。梁武帝萧衍笃信 佛教,精通音律,由他发 起制定的梁朝雅乐,对于 佛教音乐汉化作出了重大
金坛封缸酒
江苏常州市金坛。明太祖朱元璋曾驻跸金坛顾 龙山,当地百姓献上以糯米酿造的酒(封缸酒 的雏形),饮后大悦,并命当地官员将饮剩的 酒密封埋入地下,若干年后,朱元璋消灭群雄, 登基为帝,金坛当地官员将当年饮剩的酒进贡 给朱元璋,经埋地密封多年的酒更加甘淳,遂 为之命名,并列为贡酒,又称朱酒。主要选用 洮湖一带所产优质糯米为原料,该米色白光洁, 味蕴性粘,香味滋溢。
乱针绣欣赏
乱针绣历史
乱针绣的创造者杨守玉,是现代女刺绣工艺家。除擅长 刺绣外,也擅长绘画,并学习西方绘画,她20岁毕业于 常州女子师范学校图工班后,画家吕凤子聘请她到丹阳 正则女子中学,任绘绣课教师。 1933年,杨守玉在绣制两幅以西画为绣稿的作品时,把 传统刺绣“排比其针,密接其线”的方法与西画笔触、 透视等原理结合,创造成以长短参差的直斜、横斜线条 交叉,分层搀色的技艺,这种运针纵横交错的绣法即是 乱针绣。最初,她试绣以水彩画为绣稿的《老头像》、 《小女孩》等作品,取名“杨绣”,后改称为“正则 绣”,亦称“缤纹绣”。此后,乱针绣渐渐地作为一种 创新品种被人们喜爱、接受。 20世纪80年代后,杨守玉的弟子陈亚先在继承杨守玉乱 针绣针法的基础上,申请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列 入常州三宝之一,陈列在常州博物馆内。
研究过程
研究结果展示
金坛刻纸
刻纸是一门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金坛是中 国刻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
金坛刻纸早在隋唐时期,双喜、门花、 堂花、灯花、鞋花、花鸟虫鱼、人物戏文等刻 纸作品便散见于民间,世代沿袭,在金坛地区 形成了刻纸传统。金坛刻纸以蕴涵浓郁的江南 地方特色而显其艺术至力。
2007年,金坛刻纸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研究小组成员:吴佳奕,孙蝶, 蒋婧钰,孙文睿
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研究主题 研究目的 研究内容 研究方案 研究过程 研究结果 小结与思考
研究主题
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董永传说 蒋塘马灯
金坛封缸酒
金坛刻纸 留青竹刻 直溪巨村舞龙 常州小热昏
锡剧 梨膏糖
常州梳篦 常州吟诵 乱针绣
虎头鞋
虎头鞋是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是一种 童鞋,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北方 汉族地区也有称为猫头鞋。它既有实用价值, 也有观赏价值,同时它又是一种吉祥物,人们 赋予它驱鬼辟邪的功能。虎头鞋做工复杂,仅 虎头上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 鞋面的颜色以红、黄为主,虎嘴、眉毛、鼻、 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夸张地表现虎的威 猛。虎头鞋是孩子鞋的一种,因鞋头呈虎头模 样,故称虎头鞋。虎是一种吉祥物,在鞋前脸 儿和鞋帮上绣制虎或虎头图案,是希望孩子们 长得虎头虎脑,用形象逼真的虎头图案驱鬼辟
虎头鞋作品欣赏
小结与思考
报谢告谢完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金坛抬阁 天宁寺梵呗唱诵 虎头鞋
研究目的
常州是一座文化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 我们研究小组本次的研究目的就是研究并了解 常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研究内容
常州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各有哪些特色? 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了哪些荣誉? 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传人?
研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