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分类显示(ARCGIS实习)

合集下载

GIS软件应用实习报告

GIS软件应用实习报告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GIS软件应用》实习报告实验地点: T2-416系部: 矿业工程专业班级: 测绘工程姓名: **********学号: ****************(共18页)1. 前言1.1 实习目的与要1.1.1 实习目的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掌握常用GIS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空间分析各功能。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学科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了解基于VB的二次应用进行GIS设计的方法。

1.1.2 实习要求1、掌握ArcMap的基本操作、简单要素查询与属性维护的方法;2、掌握栅格数据、矢量数据的生成和空间分析的方法;3、掌握地形分析、网络分析的方法;4、掌握空间数据编辑、维护的方法;5、掌握投影变换、坐标校正的方法;6、掌握数据库设计、转换的方法;7、掌握要素符号设计、要素分类显示的方法;8、掌握基于网络的设施服务分析及复杂地形中的选址等综合应用的方法1.2 实习概况1.2.1 实习项目(说明时间、地点、项目名称等)项目1 ArcMap基本操作与属性维护项目二-1 栅格数据的生成和分析项目二-2 多边形叠合与泰森多边形应用项目三地表模型的生成项目四工程中的土方与纵坡项目五最短路径、最近设施项目六点、线、多边形要素输入和编辑项目七投影变换、坐标校正项目八、九专题地图中要素分类与符号设计项目十通过转换CAD图形建立数据库1.2.2 完成情况(说明完成的各个项目的情况)2015年12月27日星期日。

在T2-416按照给定的步骤完成:项目1 ArcMap基本操作与属性维护2015年12月28日星期一。

在T2-416按照给定的步骤完成:项目二-1 栅格数据的生成和分析项目二-2 多边形叠合与泰森多边形应用2015年12月29日星期二。

在T2-416按照给定的步骤完成:项目三地表模型的生成项目四工程中的土方与纵坡2015年12月30日星期三。

在T2-416按照给定的步骤完成:项目四工程中的土方与纵坡项目五最短路径、最近设施项目六点、线、多边形要素输入和编辑项目七投影变换、坐标校正2015年12月31日星期四。

arcgis 分类

arcgis 分类

arcgis 分类
在 ArcGIS 中进行分类,首先需要准备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是栅格数据或矢量数据,例如 DEM、卫星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

如果数据是矢量数据,需要确保数据的属性表中包含用于分类的字段,例如分类代码等。

然后,打开 ArcMap 并导入数据。

使用“添加数据”命令(或拖放方式)将数据添加到地图文档中。

确保数据正确地显示在地图窗口中,并且可以进行缩放和移动。

接下来,进行分类。

在 ArcGIS 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例如相等间隔法。

这种方法会将属性值的范围划分为若干个大小相等的子范围。

您可以指定间隔数,ArcGIS 将基于值范围自动确定分类间隔。

例如,如果为取值范围为 0-300 的字段指定三个类,ArcGIS 将创建三个类,其取值范围分别为 0-100、和。

以上是 ArcGIS 分类的基本步骤,具体操作可能因软件版本和实际需求而有所不同,建议查看软件的使用教程或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取准确信息。

ArcGIS实验报告与心得

ArcGIS实验报告与心得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与心得院系:资源与环境学院年级:2011级班级:地信一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时间:2013.05.28ArcGIS实验报告与心得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习了解ArcGIS的发展,以及9.3系列软件的构成体系熟练掌握(2)熟练掌握ArcMap的基本操作及应用(3)了解及应用ArcGIS的分析功能模块A rcToolbox(4)加深对地理信息系统的了解二.实验内容实验一是对ArcGIS概述。

介绍ArcGIS的发展,以及9.3系列软件的构成体系,了解桌面产品部分ArcMap、ArcCatalog和ArcToolbox的相关基础知识;实验二讲解了视图数据的显示与管理主要阐述如何让创建新的Map Document(工程文档),工程文档的保存,创建新数据层layer,数据层(Layer)的操作等;实验三讲解了ArcMap下的数据编辑与修改编辑点、线、面文件的流程,点、线、面的主要生成方法和介绍了绘图工具、编辑菜单;实验四讲解了栅格数据矢量化介绍了ArcScan工具。

ArcScan是Arcmap Desktop中栅格矢量化的扩展工具。

它提供了一套强大且易使用的栅格矢量化工具。

它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捕捉栅格要素,以交互追踪或批处理的方式直接通过栅格影像创建矢量数据;实验五讲解了符号编辑与属性表操作比如点状符号的制作,现状状符号的制作,面状符号的制作和属性表的常用操作如创建属性表、编辑表格、表格查询、表格计算等;实验六讲解了空间查找与空间分析。

主要熟练掌握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中的图层擦除(Erase)、交集操作(Intersect)和图层合并(Union);实验七讲解了矢量数据的最短路径分析和栅格数据的最佳路径分析。

主要我们掌握网络分析和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实验八讲解了图表与报告创建使用和图版设置与地图整饰。

创建图表与使用图、表创建报表与使用报表和图版设置与地图整饰。

三.实验步骤及感想通过这学期的ArcGIS实习,让我体验到了ArcGIS功能之强大,也让我对ArcGIS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arcgis识别要素

arcgis识别要素

arcgis识别要素ArcGIS是一款流行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可以用于识别和分析地图中的各种要素。

在ArcGIS中,要素是指地图上的任何对象,包括点、线、面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ArcGIS中如何识别要素。

一、ArcGIS中的要素1. 点要素:表示地图上的一个点,例如城市、村庄等。

2. 线要素:表示地图上的一条线段,例如道路、河流等。

3. 面要素:表示地图上的一个封闭区域,例如湖泊、森林等。

二、识别点要素1. 在ArcMap中打开需要识别点要素的地图。

2. 在工具栏上选择“查找工具”。

3. 在弹出窗口中选择“查找”选项卡,并选择“位置”。

4. 输入需要查找的位置名称或地址,并点击“查找”。

5. ArcMap会自动将该位置标记为一个点要素,并在地图上显示出来。

三、识别线要素1. 在ArcMap中打开需要识别线要素的地图。

2. 在工具栏上选择“编辑工具”。

3. 选择“画线工具”,并在地图上绘制需要识别为线要素的线段。

4. 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完成绘制”,该线段即被识别为线要素。

5. 可以对该线要素进行编辑、添加属性等操作。

四、识别面要素1. 在ArcMap中打开需要识别面要素的地图。

2. 在工具栏上选择“编辑工具”。

3. 选择“画多边形工具”,并在地图上绘制需要识别为面要素的区域。

4. 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完成绘制”,该区域即被识别为面要素。

5. 可以对该面要素进行编辑、添加属性等操作。

五、其他注意事项1. 在识别要素时,需要注意地图的比例尺和分辨率,以保证识别的精度和准确性。

2. 在编辑和添加属性时,需要注意数据格式的一致性和正确性,以避免出现错误或冲突。

3. 在使用ArcGIS进行地图分析时,可以利用已经识别的要素进行空间查询、统计分析等操作,提高分析效率和精度。

总结:通过以上介绍可以了解到,在ArcGIS中识别要素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合理使用各种工具和功能,可以快速准确地将地图上的各种对象转换为点、线、面等不同类型的要素,并进行后续编辑和分析。

Arcgis上机实验报告

Arcgis上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学号 2 0 1 0 2 3 1 8 0 1 0 3
姓名方雨
同组者
实验名称地理信息系统上机操作
指导老师王庆国
班级交通工程 1003 班
实验日期 2013 -5 -22 –- 6 -8_
实验报告具体内容一般应包括: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二、实验原理;三、主要仪器设备(软件);
四、实验内容及实验数据记录;五、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六、问题与建议
→打开属性对话框→在常规标签单位框中将地图和显示单位改为米→点击按钮添加,
→选择字段计算器弹出对话框输入表达式如图→按确定结束可看到该字段被赋值如图→在窗口的按钮条中点击图标
分析→鼠标双击联合出现联合对话框→内容输入如图所示→按确定结束叠合后图层
分配消防站服务范围:打开地图文档\gis_ex09\ex12\ex12.mxd→激活Data frame1,点状图层“消④三组多边形叠合:展开ArcToolbox/分析工具/叠加分析,鼠标双击“相交”。

实习1ArcGIS基本操作

实习1ArcGIS基本操作

等工具
1
3.1.1.5 改变显示符号 ArcMap 可以改变地理要素的表达符号。试着将 “schools”图层的符号由圆点变为更易于理解的符号。 ①在 TOC 中点击“schools”图层的圆点符号,将 弹出“符号选择(Symbol Selector) ”对话框,见右图; ②拖动滚动条,直到看见“School2” ,单击之; ③点击 OK,可看到在地图中 Schools 图层使用刚 才所选择的符号进行绘制。 3.1.1.6 识别要素 在地图上我们看到有一个学校可能位于噪音等值 线的内部,下面试着了解一下这个学校的有关信息。 ①使用“放大”工具,将视图放大到此学校周围,见右图; ②可以看到学校确实位于噪音区域内,见下图左; 弹出 “识别结果 (Identify ③使用 “识别 (Identigy) ” 工具 , Result) ”对话框,在学校处单击,里面列出了学校名称等相关 信息,见下图右; ④关闭“识别结果”对话框; ⑤点击“Tools”工具条上的“回退(Back) ”命令 ,回到 原先的视图范围。
3.1.1.7 添加图形 我们可以使用位于 ArcMap 窗口底部的“绘制(Draw) ”工具条来往地图中添加一些描述 性的文本和图形。 ①单击“绘制”工具条上的“新建文本( New Text) ”命令按钮,此时鼠标光标变成了一个左上角 带十字的 A 字符; ②移动鼠标到刚才的学校右侧附近,单击; ③在弹出的文本框中键入“华中科技大学” ,并按 回车键,见右图; ④完成后,在文本框外任何位置单击鼠标,以取 消对刚才所创建文本框的选择。 3.1.1.8 设计地图版面 ArcMap 允许用户以两种不同的视图管理数据: 数 据视图(Data View)和版面视图(Layout View) 。刚 才都是在数据视图中工作。下面将在版面视图中创建一个 16*111 保存地图 我们应该保存当前的工作,下次启动 Arcmap 时,就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 ①选择“FileSave As…” ; ②在文件对话框中,输入一个新的文件名“airport_ex” ,然后单击“保存” 。 3.1.2 操作地理要素 在本练习中,我们想显示噪音等值线内的每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信息。为此,将在练 习 1 的基础上,向地图中增加新的数据,并完成其他的一些 GIS 操作。 如果 ArcMap 尚未运行,启动它,然后打开练习 1 所保存的 airport_ex.mxd 文件。 3.1.2.1 改变地图版面 首先,我们需要改变地图版面的大小和方向。 ①确认当前是在版面视图状态下; ②执行“FilePage and Print Setup…” ; ③选择“Standard SizesANSI E” ; ④在“Map Page Size”框中选择“Portrait” ; ⑤“Scale Map Elements proportionally to changes in Page Size”不打勾,然后点击 OK; ⑥使用“Tools”工具条上的“选择元素”工具 ,将地图版面左下角的所有元素都选中; ⑦将所选中的元素拖到版面的上部,见下图右;

(完整word版)ARCGIS 空间分析 实习三说明

(完整word版)ARCGIS 空间分析 实习三说明

土壤稳定性评估1.背景在进行区域土地开发时,往往需要对整个区域的土壤稳定性进行评估。

应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能够快速有效的对影响土壤稳定性的因子进行制图并评估打分,通过构建评价体系,利用叠加分析,形成土壤稳定性专题图,为土地开发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2.数据某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和土地利用图,数字高程模型为GRID格式数据,土地利用数据为landuse.shp;分别如下图所示:实验区数字高程模型土地利用图3.要求土壤稳定性评估原则如下:1)坡度越陡,稳定性越低。

坡度分级临界值分别为:3°、6°、11°、20°、30°;2)阴坡比阳坡稳定;3)土地利用类型的稳定性级别由高到低分别为:森林、水域、草原、居住用地和农耕地。

各个因子的量化分值随地理位置、重要程度、所占比例等因素的不同而分别制定。

本例中使用的分值和权重见下文。

最后需完成土壤稳定性级别专题图。

4.工作流程(1) 基于DEM提取坡度数据,按照分级临界值进行重分类,并对每个坡度区间设定权重值;(2) 基于DEM提取坡向数据,重分类划分阴坡、阳坡,并对两个坡向设定权重值;(3) 将土地利用的矢量数据按土地利用类型转换为栅格数据,再重分类设定每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权重值;(4) 综合坡度、阴阳坡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加权求和,得到该区域土壤稳定性数据,最终划分等级制作土壤稳定性专题图。

工作流程如图所示:5.操作步骤⑴提取坡度数据。

选择【Spatial Analyst Tools】|【surface】|【slope】工具,打开工具对话框,如图:【输入栅格】选择:dem;【输出栅格】设置为:slope;点击【确定】,生成坡度数据。

选择【Spatial Analyst Tools】|【reclass】|【reclassify】工具,打开对话框,如图:【输入栅格】:slope;【字段】:“value”;点击【分类】,分类方法选择“手动”。

Arcgis实验二(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

Arcgis实验二(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

Arcgis实验二(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ArcGIS是一款集成了地图制作、空间分析、数据管理等多种功能的GIS软件。

其中,空间数据库管理和属性编辑是ArcGIS常见的功能之一,可以用来存储、管理和编辑空间数据的属性信息。

下面,我们将介绍ArcGIS实验二中有关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的具体内容。

一、实验目的1. 了解ArcGIS中的空间数据库管理和属性编辑功能;2. 掌握ArcGIS中的要素类和要素集的概念及其属性编辑方法;4. 了解ArcGIS中的地理数据库和文件数据库的区别及其管理方法。

二、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 要素集的创建和属性编辑要素集是ArcGIS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存储和管理一组相关的要素类。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从要素集创建、要素类添加和属性编辑三个角度来介绍要素集的使用方法。

2. 属性表设计与查询属性表是存储要素类属性信息的表格,对于空间数据的管理和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介绍如何设计属性表,并学习查询属性表中的数据。

3. 地理数据库管理地理数据库是一种用来存储地理数据的关系数据库,与传统的文件数据库相比,具有更好的数据结构和查询效率。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介绍地理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方法。

三、实验步骤(1)创建一个新的要素集要素集创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ArcCatalog的工具栏,在空间数据库中新建要素集并设置相关属性;另一种是在ArcMap中使用“创建要素集”工具创建。

(2)添加要素类要素类是指一组具有相同要素结构和属性类型的要素,可以是点、线、面、多点等类型。

要素类的创建方式和要素集类似,也可以使用ArcCatalog或ArcMap中的“创建要素类”工具,创建完成后再将其添加到要素集中。

(3)属性编辑要素属性是描述空间要素特征的信息,例如点的名称、线的长度、面的面积等。

属性编辑可以在ArcMap的属性表中直接进行,也可以在ArcCatalog中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按等级分类显示
2、修改图层名称
鼠标右键选择图层 hi_way,在快捷菜单中选择 “属性( Properties… ) ” ,出现 “图层属 性( Layer Properties )”设置界面,选 “常规General ” General 标签,将图层名称 ( Layer Name )的 内容从 hi_way 改名为中 文“道路”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ArcGIS使用
地图符号、注记的初步使用(二)
要素分类显示
主要内容

道路按等级分类显示 乡镇多边形按人口密度分级显示 调整分类和图例标注 归一化
学习要求
1、学会修改图层名称 2、学会设置不同类别的道路显示不同的颜色 3、学会设置不同密度人口的乡镇多边形显示不 同的颜色 4、学会调整分类的级数和范围 5、掌握按照归一化调整相关设置
归一化

概念:ArcMap 提供了将二个属性相除后的商 值控制显示符号的方法,称为 Normalize(通 常译成归一化)。
归一化
1、参数设置 进入“人口密度”图层 Layer Properties / Symbology,在 显示框中选择 Quantities / Graduated Color,调整有关参数: Value:POP94 Classes:AREA 下拉选择字段名,
乡镇多边形按人口密度分级显示
3、按照人口密度分级显示 进入 “符号系统( Symbology )” ,在左侧 Show 提示框中选择“数量Quantities / 分级色彩 Graduated Colors ”,在中间 Fields(字段)框中点击 下拉式菜单 Value,选择字段名 POPDEN(人口密 度),在 Color Ramp 下拉式菜单中选择一种合适的 颜色(建议用渐变的绿色),其他选项都用系统默认 值,按“确定”键返回地图窗口。可以看到,乡镇多 边形的 颜色分为 5 类,不同深浅表示不同的人口密度 在目录表窗口中也有对应图例。

调整分类和图例标注

图例表有 Symbol(符号),Range(区间), Label(标注)三列,Label 和 Range默认一 致,也可以设置不一致,Label 可逐行修改: 100 – 500,500 – 1000,1000 – 1500, 1500 – 2000,2000 – 3000,3000 – 4000 (见图 3-5),全部是整数, 按“确定” 键 关闭,观察分类、图例调整后的效果。
调整分类和图例标注


前面所讲的密度分类默认使用自然间断点分级 法(Natural Breaks),由软件自动优 化(采 用 Jenks Optimization 计算方法)。 如果要自定义人口密度的分类区间,可以进行 自定义设置
调整分类和图例标注
设置步骤: 1、双击图例名称 POPDEN,进入专题图层符号设置对 话框,默认分类方法为 Natural Breaks(Jenks), 2、在 Classes 下拉菜单中选择 6,表示将密度改成 6 类, 3、在当中图例表 Range 列中,依 次按行分别输入 500, 1000,1500,2000,3000,4000,可以看到, Classification 框中,分类方法从 Natural Breaks (Jenks)变成 Manual(手动)。
道路按等级分类显示
1、查看属性表
用鼠标右键选择图层 hi_way,在快捷菜单中 选择 “打开属性表( Open Attribute Table )” ,可以 看到,图层要素属性表 Attribute of hi_way 中有字段 CLASS,表示道 路按 A、B、 C、D 分为 4 类,关闭属性表。
乡镇多边形按人口密度分级显示
2、修改图层名称 鼠标右键选择图层Townshp,在快捷菜单中选 择“属性( Properties… ) ” ,出现“图层 属性( Layer Properties )” 设置界面,选 “常规General ” 标签,将 图层名称( Layer Name )的 内容从 hi_way 改名为中文“道路”
2、调整范围显示 在当中图例表 Range 列中,依次按行分别输入 500, 1000,1500,2000,3000,4000,完成后按“确定” 键。 可以观察到修改后专题图的显示效果相同,只是图 例 的名称改为 POP94/AREA。 人口密度是每个分区的人口和该区面积相 除得到
小 结

设置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等级道路 设置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人口密度 调整分类级数、范围和标注 归一化处理
道路按等级分类显示

在“符号 ( Symbol ) ”列下,取消第一个 复选框的打钩号,按“确定”键返回。可以看 到,地图窗口中道路按颜色分类显示,实现了 按要素属性表中字段 CLASS的不同取值,目 录表窗口中也有了对应的 图例
乡镇多边形按人口密度分级显示
1、查看属性表 用鼠标右键选择图层 Townshp ,在快捷菜单 中选择 “打开属性表(Open Attribute )” , 可以看到属性表中有字段“PopDen”,表示每 个乡镇的人口密度,关闭属性表。
道路按等级分类显示
3、设置不同颜色显示不同等级道路 点击“符号系统Symbology”选项卡 ,在左侧显示框中选择 “类别 ( Categories )> 唯一值Unique value”, “值字 段( Value )”下拉菜单中选择字段名CLASS(道路等 级),在 “色带( Color Scheme )” 下拉菜单中选 择则 从黄到蓝的渐变色带,在左下侧点击按钮“添加所有值 ( Add All Values )” ,可以看到当中的图例 表中“符号 ( Symbol ) ” 列下有红、紫、蓝、黄四种颜色的线型, 和 “值( Value )” 列中 A、B、C、D分别对应,表示这 四种颜色的线型分别代表四种类型的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