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南充二诊理综(更正版)
四川省南充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物理试题

四川省南充市二零一九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一、选择题(1~8题为单项选择题,9~10题为多选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声音的音调与物体的振幅有关C.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D.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坐井观天B.杯弓蛇影C.海市蜃楼D.一叶障目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B.秋冬的早晨出现的雾属于汽化现象C.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D.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飞机前进时机翼上方气流的速度较小,对机翼上表面的压强较大B.一个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持760cm高的水银柱C.书包带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强D.匀速上升的飞机,机械能保持不变5.如图,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F,把杠杆OA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水平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A.变大B.不变C.变小D.不能确定6.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高大建筑物的顶端都要安装避雷针B.把用电器的三角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C.及时更换家庭电路中绝缘皮老化、破损的导线D.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7.下列图中能够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实验装置是NbS电源A .B .C .D .8.AB 两个实心球,已知ρA ρB =43,V A V B =12,现将两球放入水中后,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之比为F A F B =65,则两球在水中静止时所处状态可能是A .两球均漂浮B .两球均浸没C .A 球浸没B 球漂浮D .B 球浸没A 球漂浮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刹车时人会受到向前的惯性力D .人沿杆竖直向上匀速爬行时,所受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10.如图,电源电压恒为9V ,灯L 标有“3V 1.5W ”(灯L 电阻不受温度影响),滑动变阻器R 的规格为“0~30Ω”,闭合开关S ,当R 的滑片移到M 点时,灯L 正常发光,此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灯L 的电阻为6ΩB .电压表○V1示数为6V C .R 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18Ω D .电路小号的总功率为4.5W 二、填空题1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他把蜡烛放在距透镜30cm 时,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缩小的像,此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省级联考】四川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外………………内……绝密★启用前【省级联考】四川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物理试题试卷副标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1.下列核反应属于人工转变的是A . Th→ Pa+ eB . He+ Be→ C+nC . U+ n→ Xe+ Sr+10 nD . H+ H→ He+ n2.2018年12月8日凌晨,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
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距离月球表面H 高处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测得运动周期为T 。
已知月球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
根据以上信息,不能求出的是 A .月球的平均密度 B .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C .探测器的动能 D .探测器的向心加速度3.如图甲所示为理想变压器,现将原线圈a 接在电压u 随时间t 按如图乙所示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源上,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 置于图中所示位置。
电压表V 1、V 2均为理想交流电表。
现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右滑动一小段距离,与先前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阻R 1消耗功率减小B .电压表V 1的示数不变………外………………○……………………线……在※※装※※订※※线※※………内………………○……………………线……4.如图所示,边长为L 的正六边形 ABCDEF 的5条边上分别放置5根长度也为L 的相同绝缘细棒。
每根细棒均匀带上正电。
现将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置于BC 中点,此时正六边形几何中心O 点的场强为零。
若移走+Q 及AB 边上的细棒,则O 点强度大小为(k 为静电力常量)(不考虑绝缘棒及+Q 之间的相互影响)A .B .C .D .5.如图甲所示,一块长度为L 、质量为m 的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一颗质量也为m 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 0射人木块。
当子弹刚射穿木块时,木块向前移动的距离为s(图乙)。
2019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四川省南充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下学期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P-31 S-32 Cl-35.5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iO2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和光电池B.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C. 浓氨水不能用于检验管道泄漏的氯气D. 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铝制器皿可长时间盛放咸菜等腌制食品【答案】B【解析】【详解】A、SiO2属于共价化合物,不导电,制备光电池的材料是晶体硅,故A错误;B、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吸收,达到保鲜的要求,故B 正确;C、浓氨水挥发出NH3与氯气发生反应,8NH3+3Cl2=6NH4Cl+N2,,有白烟,浓氨水能用于检验管道泄漏的氯气,故C错误;D、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咸菜等腌制食品中含有氯化钠溶液,氯离子(Cl-)可以破坏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从而加速铝制器皿的腐蚀,因此铝制器皿不能长时间盛放咸菜等腌制食品,故D错误。
2.2018年11月,在法国凡尔赛召开的国际计量大会(CGPM)第26次会议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修改为“1摩尔包含6.02214076×1023个基本单元,这个常数被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单位为mol−1”。
基于这一新定义,阿伏加德罗常数的不确定度被消除了。
”新定义将于2019年5月20日正式生效。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46g14CO2含氧原子数为2N AB. 1mol/LCuCl2溶液中含Cl-数目为2N AC. 白磷分子(P4)呈正四面体结构,31g白磷中含P-P键的数目为1.5N AD. 标准状况下,22.4L氖气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答案】B【解析】【详解】A、含氧原子物质的量为46g×2/46g·mol-1=2mol,故A说法正确;B、没有说明溶液的体积,无法判断Cl-的物质的量,故B说法错误;C、1mol白磷中含有6molP-P键,31g白磷含有P-P键的物质的量为31g×6/124g·mol-1=1.5mol,故C说法正确;D、氖气为单原子分子气体,标准状况下,22.4L氖气含有电子物质的量为22.4L×10/22.4L·mol-1=10mol,故D说法正确。
四川省教考联盟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2021年整理)

四川省教考联盟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四川省教考联盟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四川省教考联盟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9年2月23日9:00~11:30】高中2019届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醋酸菌和酵母菌细胞中都存在的生命活动是A。
信使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B.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C.线粒体内膜上[H]和O2结合生成水 D.氨基酸在核糖体上脱水缩合形成肽链2.若用较低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可能产生的结果是A.促进番茄果实细胞中快速合成大量乙烯 B.促进番茄雌蕊子房逐渐发育成无子果实C.使番茄果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D.诱发减数分裂中的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3.在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信息分子可直接参与靶器官和靶细胞内的多种代谢活动B.大多数信息分子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会被灭活C.动物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可参与不同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D.不同细胞之间功能的协调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密切相关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将酶与底物混合后在不同温度下分别保温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观察C.鉴定蛋白质时,应将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待测样液D。
四川省南充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word版试题,扫描版答案)

南充市二○一九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一、选择题(1~8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9~10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3分,部分选对的1.5分,有错的得0分,共22分。
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B.声音的音调与物体的振幅有关C.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D.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坐井观天B.杯弓蛇影C.海市蜃楼D.一叶障目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B.秋冬的早晨出现的雾属于汽化现象C.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D.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飞机前进时机翼上方气流的速度较小,对机翼上表面的压强较大B.一个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持760cm高的水银柱C.书包带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强D.匀速上升的飞机,机械能保持不变5.如图,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F,把杠杆OA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水平的过程中,力F 的大小将:A.变大B.不变C.变小D.不能确定6.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高大建筑物的顶端都要安装避雷钅B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C.及时更换家庭电路中绝缘皮老化、破损的导线D.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7.下列图中能够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实验装置是:8.AB 两个实心球,已知34=B A ρρ,21=B A V V ,现将两球放入水中后,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之比为56=B A F F ,则两球在水中静止时所处状态可能是: A .两球均漂浮 B .两球均浸没 C .A 球浸没B 球漂浮 D .B 球浸没A 球漂浮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刹车时人会受到向前的惯性力D .人沿杆竖直向上匀速爬行时,所受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10.如图,电源电压恒为9V ,灯L 标有“3V 1.5W”(灯L 电阻不受温度影响),滑动变阻器R 的规格为“0~30Ω”,闭合开关S ,当R 的滑片移到M 点时,灯L 正常发光,此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灯L 的电阻为6ΩB .电压表示数为6VC .R 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18ΩD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4.5W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他把蜡烛放在距透镜30cm 时,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缩小的像,此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___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2019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理科综合试题

四川省南充市2019届高三诊断考试理科综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B-11 C-12 N-14 O-16 Mg-24 P-31 S-32 Na-23 K-39 CI-l27 Ba-137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上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决定了细胞膜功能复杂程度B.代谢越旺盛的真核细胞,细胞内线粒体和核孔数量越多C.细胞核上的核孔保证了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的基因能够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D.草履虫出现两个细胞核保证了正常的核质比,有利于生命活动正常进行2.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常用斐林试剂作为检测试剂B.孟德尔得出两大遗传定律和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C.“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运用了预实验法来降低实验误差D.使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和使用“甲基绿-吡罗红”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试剂均需现配现用3.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研究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分析得出呈“S”曲线增长的种群其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C.通过研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可帮助人们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体现出群落存在垂直结构4.下列有关孟德尔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F1高茎豌豆自交所得F2中出现了高茎和矮茎,这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推测出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数量,从而验证其假说是否正确C.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单倍体育种也可直接证明“分离定律”D.孟德尔对分离现象及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基于对减数分裂的研宄而提出的假说5.干种子的萌发过程中干重最初因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而增加,然后又因呼吸消耗而减少,并且需要大量酶参与。
教考联盟.四川省高中2019届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部分)

高中2019届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N-14 O-16 S-32 C1-35.5 Ba-13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光学化学过程,在清洁空气、污染空气中形成硫酸型酸雨的过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涉及的变化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光照是酸雨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C.污染指数越高形成酸雨的速率越快D.优化能源结构能有效遏制酸雨污染8.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0.1 molNH4 Cl固体中NH4+数目小于0.1N AB.常温常压下,2.24LO3中氧原子数目为0.3N AC.4.6gNO2、N2O4混合气体中原子数目为0.3N AD.常温下,pH=1的硫酸溶液中H+数目为0.1N A9.有机化合物M、N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M能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N的二氯代物有3种不同结构D.M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10.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11.短周期主族元素W、Ⅹ、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X的质子数是W与Z的质子数之和的一半。
m、n、p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r是元素Y的气体单质,n为淡黄色粉末,相关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室温下,0.01mol/Ls溶液pH为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W<X<YB.简单离子半径大小:Y<ZC.简单氢化物沸点高低:Z<Y<XD.Y、Z形成的化合物均含离子键12.一种测定O2含量的气体传感器如图所示。
传感器工作时,仅Ag+能在α-AgI晶体里迁移,O2透过聚四氟乙烯进入传感器、AgI的物质的量增加。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I2+2Ag++2e-=2AgIB.负极反应为Ag+I――e-=AgIC.电位计读数越大O2含量越高D.部分AlI3固体变为Al2O3固体13.配离子的稳定性可用K不稳衡量,例如[Ag(NH3)2]+的K不稳=。
【解析】四川省高中教考联盟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附解析)

高中2019届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N-14 O-16 S-32 C1-35.5 Ba-137一、选择题:本题共 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 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光学化学过程, 在清洁空气、污染空气中形成硫酸型酸雨的过程如下:清渣空气so ; 丘照「 污来空P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涉及的变化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 光照是酸雨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 C.污染指数越高形成酸雨的速率越快 D.优化能源结构能有效遏制酸雨污染【答案】A 【解析】【详解】A.SQ 变为激发态SQ ,没有化合价变化,并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 选项不正确;B.结合图中信息知产生激发态 SQ 和• QH 自由基需要光照条件,故 B 选项正确;C.途径II 的速率大于途径I ,故C 选项正 确;D.使用化石燃料将产生 SQ 进而产生酸雨, 如果对化石燃料优化处理能有效遏制酸雨污染,故D 选项正【点睛】考查化学与生态环境的相关知识。
解题的关键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
酸 雨的形成和防治措施。
2. 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0.1 moINH 4 Cl 固体中NH +数目小于 0.1N A B. 常温常压下,2.24LO 3中氧原子数目为 0.3N A C. 4.6gNO 2、N 2O 4混合气体中原子数目为 0.3N A D. 常温下,pH=1的硫酸溶液中H +数目为0.1N A 【答案】C① S 6 (SOii»®S)② 96P ―妙 ③ S O 4+SO 2―化石燃料 化工空产 火山喷发! ra»a I MHI■八■ J = l*fc ZB :" W 尸+4* “一“『①Na. CH 化合物土*・01〔十… I ②SO 计・ OH —-*HOSO 2③HOSO" OH —H2SO4»■■ J ! r-f —r~ -TB tLJMjrtj. — n — r i ・・・Li 311! h — " F * 1 Fn^vi T r-wimamna 1 MM速救加小时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