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五章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第5章习题及答案_客户关系管理

第5章习题及答案_客户关系管理

第五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宗旨就是A 以客户为中心B 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C 提高核心竞争力D 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2.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的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的研究机构Gartner Group在20世纪最先提出的。

A 40年代B 60年代C 80年代D 90年代3.客户关系管理(CRM)是一种A 管理理念。

B 新型的商务模式。

C 管理软件和技术。

D 商业哲学或营销观念。

4.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 (CRM) 系统能A 判断客户的价值;B 判断利润的来源;C 判断相关的客户业务流程;D 提高最有价值客户和潜在价值客户的满意程度。

5.如果企业面对的是少量客户,而且产品的边际利润很高时,那么它就应当采用“”的客户关系,支持客户的成功,同时获得丰厚的回报。

A 基本型B 伙伴型C 主动型D 责任型6.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之所以被现在意义的“客户关系管理”所代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们缺乏的支撑?A 互联网B 数据库C 现在管理信息技术D 现代管理理论7.在先进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使客户关系管理实现称为可能,并进一步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A 利润B 核心竞争力C 市场占有率D 客户满意度8.近年来,的长足发展为市场营销管理理论的普及和应用开辟了广阔空间A 信息技术B 数据库技术C 互联网D 现代管理理论9.以200以上,跨地区经营的企业为目标的CRM系统属于A 高端CRMB 中段CRMC 企业级CRMD 中小企业级CRM10.以店面交易为主的企业,其CRM应有的核心是A 数据挖掘B 客户关系管理C 客户分析与数据库营销D 销售力量自动化11.CRM集成应用于程序较高的企业,对这类企业CRM与财务、ERP\SCM,以及群件产品与ExchangeMSOutlook和LotusNotes等的集成应用是很重要的A 个性化B 信息化C 流程化D 电子商务化12. 的发展与新技术的出现,对于CRM具有重大影响A 商业模式B 互联网C 信息技术D 现代管理理念13.尽管进行客户关系管理须有一定投入,但可提高企业的A 客户数量B 产品数量C 经济效益D 市场占有率14.企业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通过企业经营获得更大市场份额,然后通过垄断的手段来获取更大的利益,这种企业的经营策略是以为中小心?A 利润B 核心竞争力C 市场占有率D 客户满意度15.实现有效地是建立和保持企业和客户良好关系的基本途径A 产品咨询B 售后服务C 信息交流D 业务往来16.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的前台业务,在它的主要功能中是自动的,也是交互的A 营销自动化B 销售自动化C 服务支持D 任务管理17. 对于衡量企业承诺目标实现的程度、测试企业各种营销策略的有效性、及时发现客户服务中的问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A 利润B 客户反馈C 市场占有率D 客户满意度18.在一个企业中,下列那些部门与客户有密切关系A 技术部B 市场部C 销售部D 服务部19.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功能当中,以下那项管理功能不在客户关系管理的范畴之内A 销售管理B 采购管理C 呼叫中心D 数据挖掘20.以下那种客户服务工具不属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客户关系管理在前端实施的服务功能A 个性化网页服务功能B 在线客服C 订单自助跟踪服务D 客户状态分析二、填空题1.客户关系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它来源于西方的理论。

5第五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题参考答案

5第五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光反应( light reaction)与暗反应(dark reaction ):光合作用中需要光的反应过程,是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过程,包括水的光解、电子传递及同化力的形成;暗反应是指光合作用中不需要光的反应过程,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包括CO2的固定、还原及碳水化合物的形成。

2、C3途径(C3pathway )与C4途径(C4pathway ):以RUBP为CO2受体、CO2固定后的最初产物为PGA的光合途径为C3途径;以PEP为CO2受体、CO2固定后的最初产物为四碳双羧酸的光合途径为C4途径。

3、光系统(photosystem, PS ):由不同的中心色素和一些天线色素、电子供体和电子受体组成的蛋白色素复合体,其中PSI的中心色素为叶绿素a P700,PSII的中心色素为叶绿素a P680.4、反应中心( reaction center):由中心色素、原初电子供体及原初电子受体组成的具有电荷分离功能的色素蛋白复合体结构。

5、光合午休现象(midday depression ):光合作用在中午时下降的现象。

6、原初反应(primary reaction ):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以及光能向电能的转变,即由光所引起的氧化还原过程。

7、磷光现象(phosphorescence phenomenon ):当去掉光源后,叶绿素溶液还能继续辐射出极微弱的红光,它是由三线态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光。

这种发光现象称为磷光现象。

8、荧光现象(fluorescence phenomenon ):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在反射光下呈红色,这种现象称为荧光现象。

9、红降现象(red drop ):当光波大于685nm时,虽然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但量子效率急剧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红降现象。

10、量子效率(quantum efficiency ):又称量子产额或光合效率。

第5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5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组合逻辑电路1.写出如图所示电路的输出信号逻辑表达式,并说明其功能。

(a)(b)解:(a)Y1ABC(判奇功能:1的个数为奇数时输出为1)Y2AB(AB)CABACBC(多数通过功能:输出与输入多数一致)(b)Y1(AB)A(AB)BABAB(同或功能:相同为1,否则为0)2.分析如图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a)(b)(c)解:(a)Y1ABAB(判奇电路:1的个数为奇数时输出为1)0011(b)Y2(((AA)A)A)(判奇电路:1的个数为奇数时输出为1)0123YAM00(c)Y1 A M1(M=0时,源码输出;M=1时,反码输出)YAM233.用与非门设计实现下列功能的组合逻辑电路。

(1)实现4变量一致电路。

(2)四变量的多数表决电路解:(1)1)定变量列真值表:ABCDYABCDY0000110000000101001000100101000011010110010*******010*******011001110001110111112)列函数表达式:YABCDABC D ABCDABCD3)用与非门组电路(2)输入变量A、B、C、D,有3个或3个以上为1时输出为1,输人为其他状态时输出为0。

1)列真值表2)些表达式3)用与非门组电路4.有一水箱由大、小两台水泵ML和Ms供水,如图所示。

水箱中设置了3个水位检测元件A、B、C,如图(a)所示。

水面低于检测元件时,检测元件给出高电平;水面高于检测元件时,检测元件给出低电平。

现要求当水位超过C点时水泵停止工作;水位低于C点而高于B点时Ms单独工作;水位低于B点而高于A点时ML单独工作;水位低于A点时ML和Ms同时工作。

试用门电路设计一个控制两台水泵的逻辑电路,要求电路尽量简单。

解:(1)根据要求列真值表(b)(b)(a)(2)真值表中×对应的输入项为约束项,利用卡诺图化简(c)(d)(c)(d)(e)得:MABCsMBL(ML、M S的1状态表示工作,0状态表示停止)(3)画逻辑图(e)5.某医院有—、二、三、四号病室4间,每室设有呼叫按钮,同时在护士值班室内对应地装有一号、二号、三号、四号4个指示灯。

第五章 固定资产习题及其答案

第五章 固定资产习题及其答案

第五章固定资产习题及其答案第五章固定资产习题及其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项目会引起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发生变化的是( )。

A.经营租入固定资产B.固定资产日常修理C.特殊行业的弃置费用D.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金【正确答案】C【知识点】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固定资产的确认【答案解析】经营租入固定资产不属于企业的资产;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特殊行业的弃置费用,应按其现值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金,不会引起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发生变化。

2.甲企业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为2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400元,支付的运输费为500元,设备安装时领用工程用材料价值600元(不含税),购进该批工程用材料的增值税为102元,设备安装时支付有关人员工资1000元。

该固定资产的成本为( )元。

A.25602B.22100C.40000D.23502【正确答案】B【知识点】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答案解析】该固定资产的成本=20000+500+600+1000=22100(元)3.甲公司购入设备安装某生产线,该设备购买价格为5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850万元,支付保险、装卸费用50万元。

该生产线安装期间,领用生产用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200万元,发生安装工人工资等费用60万元。

该原材料的增值税负担率为17%。

假定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其入账价值为( ) 万元。

A.6160B.5960C.5310D.6194【正确答案】C【知识点】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答案解析】入账价值=5000+50+200+60=5310(万元)。

4.甲公司属于核电站发电企业,2009年1月1日正式建造完成并交付使用一座核电站核设施,全部成本为2000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0年。

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应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

2009年1月1日预计50年后该核电站核设施在弃置时,将发生弃置费用20000万元,且金额较大。

理论力学(周衍柏)习题答案,第五章

理论力学(周衍柏)习题答案,第五章

第五章习题解答5.1解如题5.1.1图杆受理想约束,在满足题意的约束条件下杆的位置可由杆与水平方向夹角所唯一确定。

杆的自由度为1,由平衡条件:即mg y =0①变换方程y=2rcos sin-= rsin2②故③代回①式即因在约束下是任意的,要使上式成立必须有:rcos2-=0④又由于cos=故cos2=代回④式得5.2解如题5.2.1图三球受理想约束,球的位置可以由确定,自由度数为1,故。

得由虚功原理故①因在约束条件下是任意的,要使上式成立,必须故②又由得:③由②③可得5.3解如题5.3.1图,在相距2a的两钉处约束反力垂直于虚位移,为理想约束。

去掉绳代之以力T,且视为主动力后采用虚功原理,一确定便可确定ABCD的位置。

因此自由度数为1。

选为广义坐。

由虚功原理:w①又取变分得代入①式得:化简得②设因在约束条件下任意,欲使上式成立,须有:由此得5.4解自由度,质点位置为。

由①由已知得故②约束方程③联立②③可求得或又由于故或5.5解如题5.5.1图按题意仅重力作用,为保守系。

因为已知,故可认为自由度为1.选广义坐标,在球面坐标系中,质点的动能:由于所以又由于故取Ox为零势,体系势能为:故力学体系的拉氏函数为:5.6解如题5.6.1图.平面运动,一个自由度.选广义坐标为,广义速度因未定体系受力类型,由一般形式的拉格朗日方程①在广义力代入①得:②在极坐标系下:③故将以上各式代入②式得5.7解如题5.7.1图又由于所以①取坐标原点为零势面②拉氏函数③代入保守系拉格朗日方程得代入保守系拉格朗日方程得5.8解:如图5.8.1图.(1)由于细管以匀角速转动,因此=可以认为质点的自由度为1.(2)取广义坐标.(3)根据极坐标系中的动能取初始水平面为零势能面,势能:拉氏函数①(4),代入拉氏方程得:(5)先求齐次方程的解.②特解为故①式的通解为③在时:④⑤联立④⑤得将代回式③可得方程的解为:5.9解如题5.9.1图.(1)按题意为保守力系,质点被约束在圆锥面内运动,故自有度数为2. (2)选广义坐标,.(3)在柱坐标系中:以面为零势能面,则:拉氏函数-①(4)因为不显含,所以为循环坐标,即常数②对另一广义坐标代入保守系拉氏方程③有得④所以此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为(为常数)所以5.10解如题5.10.1图.(1)体系自由度数为2.(2)选广义坐标(3)质点的速度劈的速度故体系动能以面为零势面,体系势能:其中为劈势能.拉氏函数①(4)代入拉格郎日方程得:②代入拉格郎日方程得③联立②,③得5.11 解如题5.11.1图(1)本系统内虽有摩擦力,但不做功,故仍是保守系中有约束的平面平行运动,自由度(2)选取广义坐标(3)根据刚体力学其中绕质心转动惯量选为零势面,体系势能:其中C为常数.拉氏函数(4)代入保守系拉氏方程得:对于物体,有5.12解如题5.12.1图.(1)棒作平面运动,一个约束,故自由度. (2)选广义坐标(3)力学体系的动能根据运动合成又故设为绕质心的回转半径,代入①得动能②(4)由③(其中)则④因为、在约束条件下任意且独立,要使上式成立,必须:⑤(5)代入一般形式的拉氏方程得:⑥又代入一般形式的拉氏方程得:⑦⑥、⑦两式为运动微分方程(6)若摆动角很小,则,代入式得:,代入⑥⑦式得:⑧又故代入⑧式得:(因为角很小,故可略去项)5.13解如题5.13.1图(1)由于曲柄长度固定,自由度.(2)选广义坐标,受一力矩,重力忽略,故可利用基本形式拉格朗日方程:①(3)系统动能②(4)由定义式③(5)代入①得:得5.14.解如题5.14.1图.(1)因体系作平面平行运动,一个约束方程:(2)体系自由度,选广义坐标.虽有摩擦,但不做功,为保守体系(3)体系动能:轮平动动能轮质心转动动能轮质心动能轮绕质心转动动能.①以地面为零势面,体系势能则保守系的拉氏函数②(1)因为不显含,得知为循环坐标.故=常数③开始时:则代入得又时,所以5.15解如题5.15.1图(1)本系统作平面平行运动,干限制在球壳内运动,自由度;选广义坐标,体系摩擦力不做功,为保守力系,故可用保守系拉氏方程证明①(2)体系动能=球壳质心动能+球壳转动动能+杆质心动能+杆绕中心转动动能②其中代入②得以地面为零势面,则势能:(其中为常数)(3)因为是循环坐标,故常熟③而代入①式得④联立③、④可得(先由③式两边求导,再与④式联立)⑤⑤试乘并积分得:又由于当5.16解如题图5.16.1.(1)由已知条件可得系统自由度.(2)取广义坐标.(3)根据刚体力学,体系动能:①又将以上各式代入①式得:设原点为零势能点,所以体系势能体系的拉氏函数②(1)因为体系只有重力势能做工,因而为保守系,故可采用③代入③式得即(5)解方程得5.17解如题5.17.1图(1)由题设知系统动能①取轴为势能零点,系统势能拉氏函数②(2)体系只有重力做功,为保守系,故可采用保守系拉氏方程.代入拉氏方程得:又代入上式得即③同理又代入上式得④令代入③④式得:欲使有非零解,则须有解得周期5.18解如题5.18.1图(1)系统自由度(2)取广义坐标广义速度(3)因为是微震动,体系动能:以为势能零点,体系势能拉氏函数(4)即①同理②同理③设代入①②③式得欲使有非零解,必须解之又故可得周期5.19解如题5.19.1图(1)体系自由度(2)取广义坐标广义速度(3)体系动能体系势能体系的拉氏函数(4)体系中只有弹力做功,体系为保守系,可用①将以上各式代入①式得:②先求齐次方程③设代入③式得要使有非零,必须即又故通解为:其中又存在特解有②③式可得式中及为积分常数。

第五章 国民收入均衡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  国民收入均衡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国民收入均衡一、名词解释1. 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是一项资本品在使用期限内与其收益的现值等于这项资本品的重置成本或供给价格。

2. 凯恩斯陷阱:是凯恩斯在分析人们对货币的流动偏好时提出的。

它指这样一种现象:当利息率极低时,人们预计利息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人们预计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已经接近最高点,因而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以至于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趋向于无穷大。

3.IS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的方向变化关系。

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 LM曲线:是指使得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的收入与均衡利息率的不同组合描述出来的一条曲线。

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5. 货币的需求:是指人们在手边保存一定数量货币的愿望,它是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引起的,因此,货币需求又称被为流动偏好。

与其他资产相比,货币是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人们用货币很容易与其他资产进行交换。

正是这种流动性,人们对货币产生偏好。

产生流动偏好的动机主要有三种:一是交易动机,二是预防动机,三是投机动机。

6.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7.总需求函数:是产量(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它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收入。

8.宏观生产函数: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

它表示总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9.短期宏观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水平和资本存量条件下,经济社会生产的产出y取决于就业量N,即总产量是经济中就业量的函数,随总就业量的变化而变化。

10.长期宏观生产函数:是指经济社会生产的产出y取决于生产的技术水平、就业量和资本的存量。

11.古典总供给曲线:是指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垂直线。

12.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是指在货币工资和价格均具有刚性的假设条件下,总供给曲线应该为一条水平的直线。

13.常规总供给曲线:是指短期总供给曲线为向右上方倾斜。

二、单项选择题1.B2.B3.A4.B5.C6.B7.D8.D9.B 10.B 11.C12.C 13.B 14.C 15.D 16.D 17.B 18.A 19.B 20.A21.D 22.B 23.A 24.D 25.C 26.A 27.A 28.B 29.C 30.A 31.C 32.B 33.D 34.A 35.D 36.B 37.B 38.A 39.A 40.B1.×2.√3.×4.×5.×6.×7.√8.×9.√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20.√四、计算题1.答:(1)L=L1+L2=0.20y+2000-500r;(2) L= L1+L2=0.2×10000+2000-500×6=1000亿美元(3)2500=0.2×6000+L2,L2=1300亿美元(4)2500=0.2 ×10000+2000-500×r, r =3%2. 答:向右移动3003. 答:y=3075,r=4.34.答:(1)由Y=C+I+G,可知IS曲线为:Y=0.8(1-0.25)Y+900-50r+800,化简可得:Y=4250-125r,此即为IS曲线。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章习题及答案第5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一、选择题Ⅰ,即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 7)()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D.是否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2.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 7)()A.劳动对象B.劳动者技能的高低C.生产工具D.产品的质量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 7)()A.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B.资本主义法律制度C.资本主义政党制度D.资本主义国家制度4.“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实,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作用的力量的产物。

所以以往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

”这说明(本题难度系数为0 65)()A.社会发展是自发的B.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C.社会发展有客观规律D.社会规律同自然过程的规律是相通的5.“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 8)()A.环境决定论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旧唯物主义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6.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 7)()A.政治法律思想B.道德规范C.文学艺术D.哲学思想7.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 75)()A.产品的分配关系B.产品的交换关系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D.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8.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完全不属于意识形态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 7)()A.道德、语言学、政治思想B.政治法律思想、文学、逻辑C.哲学、艺术、宗教D.自然科学、形式逻辑、语言学9.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 8)()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C.思想关系D.法律关系10.社会规律的特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 65)()A.同自然规律一样自发实现B.客观的,但要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C.与自然规律不一样,有其阶级性D.主观的,因为它的实现不能脱离人的自觉活动1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 8)()A.社会生产B.自然环境的物质基础C.从事生产活动的人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12.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 85)()A.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思想B.执政党的指导思想C.人民群众的思想D.统治阶级的思想13.社会意识就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 7)()A.一切意识因素和精神活动的总和B.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C.人民群众的意识D.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14.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本题难度系数为0 75)()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它具有相对独立性D.它具有历史继承性15.“在共同生活和共同劳动中,需要有一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机构,这就是国家。

大学物理基础教程答案第05章习题分析与解答

大学物理基础教程答案第05章习题分析与解答

5-1 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 ,压强为p ,温度为T ,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 ,k 为玻尔兹曼常数,R 为摩尔气体常数,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 )。

(A )PV m (B )PV kT (C )PV RT (D ) PVmT解:由N p nkT kT V ==得,pVN kT=,故选B 5-2 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分别储有氢气和氧气(视为刚性气体),以1E 和2E 分别表示氢气和氧气的内能,若它们的压强相同,则( )。

(A )12E E = (B )12E E > (C )12E E < (D ) 无法确定 解:pV RT ν=,式中ν为摩尔数,由于两种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相同,则T ν相同。

又刚性双原子气体的内能52RT ν,所以氢气和氧气的内能相等,故选A 5-3 两瓶不同种类的气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但气体分子数密度不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和压强都相同 (B )温度相同,压强不同 (C )温度和压强都不同(D )温度相同,内能也一定相等解:所有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均为32kT ,平均平动动能相同则温度相同,又由p nkT =可知,温度相同,分子数密度不同,则压强不同,故选B5-4 两个容器中分别装有氦气和水蒸气,它们的温度相同,则下列各量中相同的量是( )。

(A )分子平均动能 (B )分子平均速率 (C )分子平均平动动能 (D )最概然速率解:分子的平均速率和最概然速率均与温度的平方根成正比,与气体摩尔质量的平方根成反比,两种气体温度相同,摩尔质量不同的气体,所以B 和D 不正确。

分子的平均动能2i kT ε=,两种气体温度相同,自由度不同,平均动能则不同,故A 也不正确。

而所有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均为k 32kT ε=,只要温度相同,平均平动动能就相同,如选C 5-5 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从气体动理论的观点看,气体对器壁所作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110s 1 T1s
1 1 1 s 1 T2s
1
1 T1
2
1 T2
1
1
0.1
2
1 1
1
最小交接频率为 min 1 0.1
20dB/ dec
20dB/ dec
5-8
第三步:绘制低频段的渐进线: 确定低频段的斜率与参考点
首先确定低频段
200 S2
渐进曲线参考点的坐标
➢ 对数幅频特性为 L(0 ) 20 lg A(0 ) 20 lg K 20v lg 0
10
G(
j
)
H
(
j
)
1
2
4
10
2
4
1
e , 900 arctan 2 12
e , 2 900 1800 arctan 12
1.幅频与相频表达式
10
G(
j
)
H
(
j
)
1
2
4
10
e , 900 arctan 2 12
e , 2 900 1800 arctan
() 900 arctan2 arctan 0.5 12
写出不同频率下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分别为
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分别为
A()
42 +1
10
12 2 +0.52
() 900 arctan2 arctan 0.5 12
写出不同频率下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分别为
不做要求
➢开环幅相曲线的起点( 0 )处的实频特性与虚频特性和终点 ( )处的实频特性与虚频特性。
20v ? 20v 0 v 0
也就是说: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中不存在积分环节。 低频段的参考点(ω,20lgk-20vlgω) 怎么找? 引入交接频率ω1 , 此时低频段的参考点为(ω1 ,20lgk-20vlgω1 )
e , 2 900 -1800 arctg
12
A(0 )
(0 ) 900
A(2+ )
(2+
)
340.480
A(2- )
(2-
)
160.480
A() 0
() 3600
3.曲线与实轴的交点 ReG( j0)H( j0) 0
4. 曲线所处的象限
① 曲线在 0 范2围 内的象限空间是
2
4
1
12
2.1.曲线起点与终点处的幅值与相角
① 曲线在 0 范2围内的起 点与终点处的幅值与相角
A(0 )
(0 ) 900
A(2 )
(2
)
160.480
② 曲线在 2 范围内的起 点与终点处的幅值与相角
A(2+ )
A() 0
(2+
)
340.480
() 3600
不做要求
2.2.曲线与实轴的交点
5-8
第一步:将开环传递函数的表达式化为标准因子的形式,也就 是将开环传递函数写为若干典型环节的形式 给出的开环传递函数已经是标准因子的形式,故第一步可省略。
5-8
第二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确定高频段各交接频率、各交接 频率处的斜率变化及最小交接频率
典型环节的类型 交接频率与系数的关系 交接频率 斜率变化
频率为ωo=0.1时的对数幅频特性为
L(0.1) 20 lg A(0.1) 20 lg 200 20*2 lg 0.1 66db
➢ 因此,低频段渐进曲线参考点的坐标为 (0.1, 66)
其次确定低频段
200 S2
渐进曲线的斜率
k=-20vdB/dec=-40dB/dec,v是开环系统中积分环节的 低个频数段渐近曲线为过(0.1,66)点画-40dB/dec的直线。
不做要求
G( j)H ( j)
10
10 j 1 j
10 2 j
j
1
2
4
1
j
2
1
2
4
12
2
1
2
4
12
Im
G(
j
)H
(
j)
2
10
1
2
4
1
2
0
Re
G(
j0)H
(
j0)
2
10
1
2
4
2
1
2
0
2.3. 曲线所处的象限 ① 曲线在 0 范2围内的象限空间是
➢ 开环幅相曲线与实轴的交点:
令实频特性 ImG( jx ) 0或相频特性(x ) k , k 0, 1, 2,......
此时,开环幅相曲线与实轴的交点为:ReG(jwx )= G(jwx )
➢开环幅相曲线的变换范围:根据相角的变化范围曲线所处象 限和单调性
第一步:得到频率特性的表达式
不做要求
5-8 第四步:对数幅频特性曲线
5-9
L(ω) 40
[-20]
0
ω1
-20
1 ω2
100
ω
[-20]
G(s) H(s) = 100(0.1s+1) (100 s+ 1)(0.01s+ 1)
5-9
L(ω)
40
[-20]
0
ω1
-20
1 ω2 100
ω
[-20]
1. 由低频段曲线的斜率-20vdb/sec确定积分环节的个数v,以及 参考点(ω,20lgk-20vlgω)确定比例环节的系数k。
: 0
900 2
arctg
:
900
160.480
第三
象限
② 曲线在 2 范围 内的象限空间是
900
:
2
1800
arctg
: 340.480
3600
第一 象限
不做要求
5-8
第一步:将开环传递函数的表达式化为标准因子的形式,也就 是将开环传递函数写为若干典型环节的形式: 第二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确定高频段各交接频率、各交接 频率处的斜率变化及最小交接频率: ➢ 掌握一阶与二阶环节交接频率处的斜率变化规律 第三步:绘制低频段的渐进线: ➢ 确定低频段的斜率与参考点 第四步:画对数幅频特性曲线
5-5 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G(s) H(s)
K ( s1)
s2 (Ts1)
,
K、、T 0
试分析并绘制 T和 T情况下的概略开环幅相曲线。
频率特性
G(j)H
(j)
K (1 j) 2 (1 jT)
22
= K 1 e(00 arctan1800 arctanT ) j 2 1 T 22
=
K (1 T2 ) 2 (1 T2 2 )
j
K ( T) 2 (1 T2 2 )
G(j0)H (j0) 1800 G(j)H (j) 0 1800
1)当 T时,开环幅相曲线位于第III象限。 j
T
=
=0
2)当 T时,开环幅相曲线位于第II象限。j
T
=0
=
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分别为
A()
42 +1
10
12 2 +0.52
不做要求
: 0
900 2
arctg
:
900
160.480
第三象限
② 曲线在 2 范围内的象限空间是
:
2
900 -1800
arctg
:
340.480
3600
第一象限
1.幅频与相角表达式
2.曲线起点与终点处的幅值与相角
10
G(
j
)
H
(
j
)
1
2
4
10
2 4
1
e , 900 arctg 2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