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期末知识梳理

合集下载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知识点考点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知识点考点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知识点考点第一章疆域和人口--从世界看中国1.1辽阔的国土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

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2.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我国东部临海,海岸线较长,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西部内陆可与欧洲往来。

大部分处于温带,气候南北差异大,为多种农作物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我国海陆兼备,对外交往优越。

3.我国疆域"四至":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最南端--南沙群岛南缘北纬4°附近的曾母暗沙、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最西端--帕米尔高原。

4.邻国: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缅、老、越。

隔海相望:韩、日、菲、马、文、印。

5.我国从北向南依次分布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舟山群岛是我国的群岛。

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6.我国的专属经济区,为我国领海以外并邻接临海的区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延伸至200海里。

7.北回归线由东到西依次穿过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8.省级行政区简称来历:取全称中的一个字,如京、津、黑;用山水名称,如皖、陇、闽、赣;用本省历史名称,如晋、冀、鲁、豫。

1.2众多的人口1.2005年1月6日,我国总人口已达13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从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结合,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3.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南部人口稠密集中,西北部人口稀疏分散。

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

4.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是回族。

5.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6.我国民族分布特点: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

第二章自然环境--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2.1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1.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自西向东逐级下降。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知识梳理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知识梳理

10、位于我国西南部,西起横断山脉,北邻 盆地的高原是 高原, 分布广泛。 11、中国陆地最低处是 ,位于 盆地。 12、我国最大的盆地是 ,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 13、纬度最高的盆地是 ,降水略多, 业发达。 14、海拔最高的盆地是 ,有“ ”之称。 15、四川盆地有“ ”之称,西部有 平原,有举世闻名 的 工程,素有“ ”之称。 16、中国最大的平原是 平原,平原中 面积广大。 17、华北平原又称“ ”,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是 河。 18、我国山区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 有利: ; 不利: 。 19、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 20、我国地形第一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是 。 我国地形第二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是 。 21、我国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是 ;
26.读沿北纬36°纬线所作的我国地形剖面图,回答:
(1)地形区:① ② ③ 。 (2)地理事物:④ 海。 ⑤ 山, ⑥为 山。 (3)西高东低的地势对经济的影响: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 对水能的影响:在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有利发电。
27、我国气温分布特点: 。 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原因是 、 。 28、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最高的是 。 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最高的是 。 29、根据 ,以 为主要指标划分的温度带. 30、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是 。 时间分布特点是: 。 31、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 ,最少的地方是 。 32、我们潍坊所属的温度带是 ,干湿地区是 。 33、塔里木盆所属的温度带是 ,干湿地区是 。 34、兼跨四类干湿区的省区有 、 、 。 35、我国的气候类型有 。
1、我国 地形所占比重最大。 2、构成中国地形的骨架是 。 3、太行山的走向是 ;是 和 省级单位的分界线, 是 和 地形区的分界线,是第 和第 阶梯的分界线。 4、巫山的走向是 ;是 和 省级单位的分界线, 是 和 地形区的分界线,是第 和第 阶梯的分界线。 5、天山是 和 (地形区)的分界线,祁连山脉是 和 (省区)的分界线,武夷山是 和 (省区)的分界 线,南岭是 和 (省区)的分界线。 6、被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是五岳中 ,位于 省。 7、“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被称 为 。是 、 和澜沧江的重要水源。 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 高原,开阔坦荡。 9、位于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祁连山乌鞘岭以东,太行山以西的 地形区是 ,是世界上 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由于长期 的 ,形成了 地表形态。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二章复习资料背诵版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二章复习资料背诵版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班级姓名第一节我国的地形一、地势特点1、填图:阶梯名称:Ⅰ是第一级阶梯;Ⅱ是第二级阶梯;Ⅲ是第三级阶梯阶梯分界线:Ⅰ与Ⅱ的分界线①昆仑山脉②祁连山脉③横断山脉Ⅱ与Ⅲ的分界线④大兴安岭⑤太行山脉⑥巫山⑦雪峰山脉2.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三级阶梯)。

3.我国第一级阶梯的地形以高原为主,海拔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的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海拔为1000米——2000米,第三级阶梯的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海拔在500米以下。

4.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进入内陆,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使我国江河自西向东(流向)流,有利于东西航运;此外阶梯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二、山脉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占2/3)。

1.山脉走向和山脉名称填空东西走向的山脉有:A 天山 B 阴山C 昆仑山D 秦岭E 南岭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F 大兴安岭G 太行山 H 巫山I 雪峰山J 长白山K 武夷山 L 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M 阿尔泰山N 祁连山 O 小兴安岭南北走向的山脉: P 横断山脉弧形山脉:Q 喜马拉雅山脉。

2.地形区名称填空四大高原:1 青藏高原2 内蒙古高原3 黄土高原4 云贵高原四大盆地:5 准噶尔盆地6塔里木盆地7 柴达木盆地8 四川盆地三大平原:9 东北平原10 华北平原11 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大丘陵:12 辽东丘陵13 山东丘陵14 东南丘陵3.山脉构成地形骨架1-21-14. 地形区特征:高原:①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最高的高原;冰川广布,雪山连绵②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中部多肥美草原。

③黄土高原—黄土广布,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顶过)④云贵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多山间盆地和平原。

盆地:⑤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的盆地,有“聚宝盆”的美称⑥准噶尔盆地—纬度位置偏高,能受到西风湿润气流的影响,畜牧业发达,有绿洲农业。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精品资料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精品资料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中国的地形一、地势西高东低1、我国地势的突出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23(1)对气候:使暖湿气流从东至西深入内地形成降水;(2)对河流: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3)对交通:东西向的河流沟通了东西交通;(4)对经济: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5)对水能:在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若河流径流量也很大,则水能会非常丰富,有利发电。

二、山脉纵横交错1、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1)山脉纵横交错,把全国分成若干地形区(2)山脉成为地形区的界线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⑴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⑵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

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⑶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

多在我国西部。

⑷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⑸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横断山脉等。

[注意]横断山脉是由许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

它们由北向南地势逐渐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极大地阻碍了东西交通。

2、中华五岳:东岳泰山(山东省)、西岳华山(陕西省)、南岳衡山(湖南省)、北岳恒山(山西省)、中岳嵩山(河南省)三、地形复杂多样1、地形特点:复杂多样,五种地形类型(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齐全,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地形比例图在地理地图册P13)2、主要地形区特征:(结合P23图2-9记忆)(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山势雄浑、雪山连绵,大江大河发源地;内蒙古高原——地表坦荡开阔,多草原黄土高原——千沟万壑,黄土分布面积最广,水土流失严重;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多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2)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的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丰富的油气资源准噶尔盆地——第二大盆地,多绿洲和垦区,畜牧业发达受大西洋湿润气流影响。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通用6篇)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通用6篇)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通用6篇)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第1篇第一节中国的气候我国气候特征: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多特殊天气;④多旱涝灾害。

一、气候复杂多样1、气候复杂多样,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1) 气温分布与温度带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气温差异大。

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成因:纬度位置、冬季风的影响。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气温都较高。

成因:纬度位置我国冬季气温最低处是黑龙江省北部的漠河地区;气温最高处是海南省南部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

最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夏季温度低的原因是海拔高。

(2)我国习惯从北到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这样划分是根据≥10℃的积温来划定。

另外,青藏高原为高原气候区。

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P35的表格,记图2-22、23、24、25、26、27、28(2)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与干湿地区空间上分布即地区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成因:受夏季风影响。

时间上分布即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降水集中在夏秋季,降水年际变化大。

(由南往北降水的月数渐少,总量渐少,但集中在7、8月;降水年际变化渐大)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台湾省的东北部的火烧寮(雨极),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我国的干湿地区:P37表格科学家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将我国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四种干湿地区类型。

干湿地区的植被类型1、季风气候显著,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1) 什么是季风:夏季——偏南风(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东南季风来自太平洋;)冬季——偏北风(2) 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降水和时空分布(降水分配不均,集中于夏季,且年际变化大;年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 夏季风影响雨带推移及带来的旱涝灾害,P40第二段(1)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为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和我国的一月份( 0℃ ) 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暖温带)与(亚热带 ), ( 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一致。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1、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中国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可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和亚热带),南部少数地区属热带,无寒带。

3、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4、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六个海上邻国(自北向南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多千米,陆上邻国14个。

其中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与我国有两段以上不连续国界的是俄罗斯和印度。

面积最大的内陆国是哈萨克斯坦。

6、我国领土四至:(3页图1-3)最北: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南: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最东: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最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7、东部临海(从北到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海。

8、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领海宽度12海里。

台湾海峡属于东海,台湾岛东部直接濒临太平洋。

9、主要岛屿有(从大到小)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10、南北跨纬度广,因而造成南北方的季节差异;东西跨经度广,因而产生了东西部的晨昏差异。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1、我国的行政区域分为三级:省(包括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包括自治县、县级市)镇(乡)2、我国共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3、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4、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最大、最年轻)。

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5、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跨经度最广(即东西最长)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内蒙古自治区。

跨纬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海南省。

湘教版八年级上地理第2章知识点复习

湘教版八年级上地理第2章知识点复习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姓名:班级:1、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织)。

2、中华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3、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中国东部多(平原、丘陵),西部多(高原、山地和盆地)。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内蒙古高原:平坦开阔)(黄土高原:千沟万壑)(云贵高原:支离破碎,多山、地表崎岖);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4(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1000)米左右,(西北部)沙漠、戈壁广布,(东部和中部)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5、(塔克拉玛干沙漠)开阔,畜牧业(“聚宝盆”)故有(“红色盆地”)(“紫色盆地”)之称,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特产丰饶,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有举世闻名的(都江堰)灌溉工程,农业发达,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在天山山脉的东段有著名的(吐鲁番盆地),盆地中的(艾丁湖),是中国陆地的最低处。

6、(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主要是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而成,所以也称(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7、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这样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还使许多河流在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8、(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是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是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1、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多特殊天气)(多气象灾害)。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汇总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汇总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一、伟大的祖国1.地理位置半球位置:位于东西半球的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北半球。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或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温带(或中纬度),小部分在热带(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没有寒带(北极圈没有穿过我国)。

2.位置的优越性(此部分作为了解,常见为选择题)(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①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①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系。

②我国西部深入大陆内部,有利于发展陆上交通,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系。

③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

二、辽阔的疆域3.领土的四端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约53°N)。

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约4°N)。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近50°),产生气候差异。

例如:当海南岛春耕大忙的时候,黑龙江仍是冰天雪地。

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约135°E)。

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约73°E)。

我国东西跨经度广(约62°),产生时间差异。

例如:当我国乌苏里江旭日东升时,帕米尔高原却繁星满天。

注意:我国的最东端和最北端都在黑龙江省。

4.我国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5.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注意方向):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两大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

6.我国岛屿众多,台湾岛为第一大岛。

热点岛屿:钓鱼岛(属于东海)、黄岩岛(属于南海);领海宽度为12海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