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百资料图国内篇(PDF 132页)

合集下载

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与商品价格

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与商品价格

Ernst & Young Corporate Finance LLC2006年,利率提升不仅是美国的事,全球经济体都面临这个问题2006年,利率将成为全球经济的焦点。

2004年6月30日,美联储提高了短期利率,进入紧缩周期,至今已经累计升息300个基点。

2005年美联储已经升息175个基点。

各国央行紧缩为主;欧洲中央银行也在2005年12月提高了利率,这是2000年以来的第一 次,并且其利率极有可能继续升高。

同时,日本在经历了近乎长达5年之久的零利率政策之后,人们普遍认为央行政策收紧在 即; 新兴市场;经常项目薄弱的经济体受到的压力,将尤其沉重。

因此,它们将被迫加快升息 步伐。

例如,2005年中国台湾和菲律宾分别升息175和75个基点,2006年它们将进一步升息。

31升息周期对商品价格的作用——历史回顾70年代至今所经历的6个升息周期中,CRB指数几乎都是上扬的。

几乎在每一次 升息周期来临的时候,全球物价总体水平的上涨都似乎是必然的。

这种一致性的 结果也反映出全球商品市场的价格在升息周期到来时的基本方向,换句话说,也 只有在物价总水平、通货膨胀水平相对较高的时间才会有美联储的加息举措。

32美国正处在第七个升息周期,伯南克很明白这一点从1971年开始至今为止美国一共经历了六个升息周期。

目前处于70年代以来的 第七个加息周期。

33此轮升息周期的预测:持续的中性利率政策美联储决策层的一个关键目标,是实现“中性”的联邦基金利率。

也就是说,使其与高就业 相容,又不致加剧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价格的膨胀。

目前,主流观点认为“中性利率”似 乎太低了。

费城联储11月14日发布的《2005年利率预测调查》报告显示,对于2006年4季度3 月期国债收益率的中位预测值为4.6%。

然而,如果扣除总体通胀率的因素,2005年底的实际 短期利率,仍然出于负区间内。

事实上,自2004年年中以来,实际利率仅仅上升了118个基点。

宏观经济百图【国内篇】

宏观经济百图【国内篇】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百图【国内篇】
中国出口累计同比增速与城镇失业率
二季度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稳于4.3%。近期数据显示全球经济趋稳, 需求逐步回升,中国出口企稳有助于出口型企业开工及招工复苏。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百图【国内篇】
中国对外出口目的地变化
从09年9月份数据来看,欧盟仍为最主要中国对外出口目的地,美 国和日本则居其次。但欧美间的差距已不及08年。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百图【国内篇】
中国城市与农村CPI增速
9月CPI同比下降1.1%。其中,城市下降0.9%,农村下降0.6%。城市
物价下降幅度继续快于农村,但两者差距有望逐步收窄。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百图【国内篇】
中国CPI-PPI同比剪刀差
9月CPI和PPI同比剪刀差由上月的6.66%缩小为6.20%,主要由于PPI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百图【国内篇】
中国GDP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7%,比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其 中三季度增长8.9%,显著高于一季度的6.1%和二季度的7.9%,经济企 稳回升势头十分明显。在前三季度的GDP增长中,消费贡献了4个百分 点,投资贡献了7.3个百分点,出口为负拉动。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百图【国内篇】
中国CPI主要构成
由于鲜菜、肉禽及其制品等食品价格上涨,9月食品类CPI同比上涨 1.5%,带动当月CPI跌幅缩窄0.1个百分点。非食品类CPI同比下降1.9 %,跌势较上月继续小幅收窄。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百图【国内篇】
影响CPI的主要因素
9月食品中鲜菜价格同比增长25.8%,较上月加快4个百分点,肉禽 及其制品价格同比下降6.7%,较上月降幅缩窄2.8个百分点,禽蛋及 鲜果价格同比涨幅有所放缓。

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全国 4 00 00 3 50 00 3 00 00 2 50 00 2 00 00 1 50 00 1 00 00 50 00 0 全国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19 85 8 53 10 53 10 63 6 46 19 90 1 63 4 2 10 3 2 12 2 1 18 2 1 99 5 4 85 4 7 29 9 8 07 4 3 35 7 20 00 7 08 6 11 77 3 13 46 1 4 86 7 2 00 4 1 05 61 2 07 05 2 39 42 7 76 8 2 00 5 1 39 43 2 45 15 2 75 52 85 97 2 00 6 1 59 31 2 86 85 3 07 62 1 00 44 2 00 7 1 82 68 3 29 85 3 57 30 1 11 80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宿迁 连云港 淮安
盐城
徐州
泰州
南通
扬州
镇江
常州
南京
无锡
苏州
昆山
系列1 8618 11084 12278 14647 15363 19933 22826 24048 38088 44440 46114 72489 78801 141064 系列 1
2、 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依赖大 、
GDP = 民间消费 + 民间投资 + 政府开支 +(出口 进口) 进口) (出口-进口
0
储蓄余额增长率
30 25 20 15 10 5 0 2002 2003 2004 2005
经济增长率
2006
2007
2008
100
收入 累计 百分 率
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
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收 入 分 配 绝 对 不 平 均

宏观经济百图:国内+国际篇(2019年5月)

宏观经济百图:国内+国际篇(2019年5月)

➢ 影响CPI的主要因素(环比) ➢ 中国CPI-PPI同比剪刀差 ➢ 中国CPI翘尾因素 ➢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 ➢ PPIRM分项 ➢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预警指数 ➢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 ➢ 宏观经济预警指数与GDP ➢ 企业景气指数(季度) ➢ 企业家信心指数(季度)
数据来源:Wind
中国GDP
数据来源:Wind
中国GDP与CPI
一季度,GDP当季同比增长6.40%,4月份CPI同比增长2.50%,较上
月上升0.20个百分点。 Wind统计的机构预测均值显示,5月CPI同比
增长2.60%。
10.00
16
8.00 14
6.00 12
4.00 2019-05F, 2.6 10
2.00
8 0.00
2.00
6Hale Waihona Puke 4.0041999-05 2000-05 2001-05 2002-05 2003-05 2004-05 2005-05 2006-05 2007-05 2008-05 2009-05 2010-05 2011-05 2012-05 2013-05 2014-05 2015-05 2016-05 2017-05 2018-05 2019-05F
单位:%
2015- 09 2015- 12 2016- 03 2016- 06 2016- 09 2016- 12 2017- 03 2017- 06 2017- 09 2017- 12 2018- 03 2018- 06 2018- 09 2018- 12 2019- 03
返回根目录
GDP累计同比贡献率:初步核算数:最终消费支出 GDP累计同比贡献率:初步核算数:资本形成总额 GDP累 计 同 比贡献率:初步核算数: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第六章宏观经济分析.pptx

第六章宏观经济分析.pptx
2020/9/2
三、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收入政策
2020/9/2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手段主要包括国家预算、税收、国 债、财政补贴、财政管理体制、转移支付制 度等。
积极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 (1)减少税收,降低税率,扩大减免税范围 (2)扩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赤字 (3)减少国债发行(或回购部分短期国债) (4)增加财政补贴
2020/9/2
GDP(亿元) 上证指数
160000
2500
140000
GDP(亿元) 2000
120000
上证指数
100000 80000 60000
1500 1000
40000 500
20000
0
0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20/9/2
经济景气变动与证券市场(续)
(1)经济总是处在周期性运动中,股价 的波动超前于经济运动
(2)收集有关宏观经济资料和政策信息, 随时注意经济发展动向
(3)把握经济周期,认清经济形势 (4)景气来临之时一马当先上涨的股票
往往在衰退之时首当其冲下跌
2020/9/2
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2020/9/2
证券交易印花税的调整对股市的影响
时间 1990年6月28日 1990年11月23日
1991年10月 1991年10月10日 1992年6月12日 1997年5月12日 1998年6月12日
1999年6月1日
2001年11月6日

宏观经济学12第一部分宏观经济的数据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12第一部分宏观经济的数据PPT课件
2020/9/17
2. 1 计算GDP的一些规则
• 不同物品的相加:计算不同物品和劳务的 总价值,国民收入核算用市场价格。
• 二手货:GDP衡量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 的价值,二手货的出售并不包括在GDP中 。
• 存货的处理:存货生产和最终物品生产一 样增加了GDP,存货出售并不影响GDP。 这种处理存货的方式确保了GDP能够反映
的10%左右(美国)。 • 资本折旧是生产经济中产出的成本,
减去折旧表示经济活动的净结果。
2020/9/17
2. 5 国民收入核算的相关指标
——国民收入
• 国民收入=NNP-企业间接税 • 企业间接税包括销售税等,约为NNP的
10%左右(美国)。 • 国民收入衡量经济中所有人赚到了多少钱
,包括雇员报酬、业主收入、租金收入、 公司利润、净利息。
2020/9/17有反映出这种替代可能引起的消费者经济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失业率 衰退与萧条 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 市场出清 价格伸缩性与价格粘性
• 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
2020/9/17
2.衡量经济活动的价值——国内生产 总值
• 存量衡量一个既定时点上的数量,而流量 衡量每一个时间单位的数量。
• GDP是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流量变量。 • 相关存量与流量的例子:(1)一个人的
财富是存量,他的收入和支出是流量;( 2)失业者人数是存量,失去工作的人的 数量是流量;(3)经济中的资本量是存 量,投资量是流量;(4)政府债务是存
2020/9/17
2. 5 国民收入核算的相关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
• GDP(支出法):Y=C+I+G+NX • 消费(C):家庭购买的物品与劳务,包

《宏观经济》课件

《宏观经济》课件

宏观经济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持经济稳定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 是保持经济稳定,避免经 济波动对社会发展造成负 面影响。
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刺激需 求,促进经济增长,提高 就业率和收入水平。
平衡供需关系
宏观经济政策通过调节总 需求和总供给,平衡供求 关系,保持市场稳定和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
非关税壁垒
指除关税以外的其他限制进口的措 施,如配额、进口许可证、技术壁 垒等。
05
宏观经济的挑战与政策选择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的两 大调控工具,二者的协调配合对于稳 定经济、促进增长至关重要。
在经济衰退时,财政政策应加大支出 ,增加公共投资和福利支出,而货币 政策应降低利率,刺激贷款和消费。
THANKS
感谢观看
经济周期的阶段与特征
总结词
经济周期通常包括扩张、高峰、衰退和谷底 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
详细描述
在扩张阶段,经济增长加速,企业盈利增加 ,消费者信心高涨;在高峰阶段,经济增长 达到顶峰,但物价开始上涨,通货膨胀压力 加大;在衰退阶段,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盈 利下滑,失业率上升,消费者信心下降;在 谷底阶段,经济活动处于最低水平,政府和 央行采取措施刺激经济复苏。
在经济过热时,财政政策应适当收紧 ,控制支出和减税,而货币政策应提 高利率,控制货币供应量。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需要综合 考虑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和国 际收支等因素,制定出合适的政策组 合。
失业与就业问题
失业和就业问题是宏观经济的 重要挑战之一,政府需要采取
措施促进就业、减少失业。
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创业、发展 服务业、加强职业培训等措施 增加就业岗位,同时完善社会 保障制度,保障失业人员的基

nd资讯)宏观经济百图国内篇

nd资讯)宏观经济百图国内篇
返回根目录
nd资讯)宏观经济百图国内篇
中国GDP
•2012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53,4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 增长7.7%。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 7.4%。
PPT文档演模板
•数据来源:Wind资讯
nd资讯)宏观经济百图国内篇
中国GDP环比
•2012年三季度GDP环比增长2.2%,比二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GDP 环比增速的提高意味着经济恐触底企稳。
nd资讯)宏观经济百图国内篇
中国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2012年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累计同比的贡献率达到55%,
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累计同比的贡献率为50.5%,而货物和服务净
出口对GDP累计同比的贡献率维持负值,为-5.5%。
PPT文档演模板
•数据来源:Wind资讯
nd资讯)宏观经济百图国内篇
PPT文档演模板
•数据来源:Wind资讯
nd资讯)宏观经济百图国内篇
货币环境宽松程度
综合考虑经济增速、通胀和货币供应量增速走势,货币环境的宽松
程度(M2增速-实际GDP增速-CPI)目前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PPT文档演模板
•数据来源:Wind资讯
nd资讯)宏观经济百图国内篇
M1货币供应
10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29.33万亿元,同比增长6.1%,分别
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2个和2.3个百分点。
PPT文档演模板
•数据来源:Wind资讯
nd资讯)宏观经济百图国内篇
M1分项
在10月末的M1分项中,流通中货币(M0)余额5.15万亿元,同比增
长10.5% ;活期存款为24.18万亿元,环比上升3.6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DP累 计 同 比贡献率:初步核算数:资本形成总额
返回根目录
数据来源:Wind资讯
中国GDP与CPI
2015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2015年6月份CPI同比增长1.4%, 同比涨幅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30.00
16.00
25.00
14.00
20.00 12.00
15.00 10.00
GDP:环比:季调 %
2011-06 2011-09 2011-12 2012-03 2012-06 2012-09 2012-12 2013-03 2013-06 2013-09 2013-12 2014-03 2014-06 2014-09 2014-12 2015-03 2015-06
返回根目录
2011-12 2012-03 2012-06 2012-09 2012-12 2013-03 2013-06 2013-09 2013-12 2014-03 2014-06 2014-09 2014-12 2015-03 2015-06
GDP累 计 同 比贡献率:初步核算数:最终消费支出 GDP累 计 同 比贡献率:初步核算数: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宏观经济百图产品采用EXCEL制作而成,图表美观,该产品是 分析师、研究员及经济学者撰写研究报告的得力助手。
中国GDP/价格指数/景气调查 中国利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供应/存贷款 中国汇率/外汇管理/对外贸易 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工业 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零售销售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财政收支 中国证券市场(股票、债券、期货、基金)
中国GDP/价格指数/景气调查

中国GDP 中国GDP环比 中国三类产业占GDP比重 中国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中国GDP与CPI 中国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 金砖国家(BRICS)经济增长 中国CPI与PPI同比增速 中国CPI与PPI环比增速 中国CPI主要构成 影响CPI的主要因素(同比)
影响CPI的主要因素(环比) 中国CPI-PPI同比剪刀差 中国CPI翘尾因素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 PPIRM分项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预警指数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 宏观经济预警指数与GDP 企业景气指数(季度) 企业家信心指数(季度)
数据来源:Wind资讯
中国GDP
201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96,868亿元,同比增长7%。一季度同比 增长7%,二季度增长7%。
Wind资讯 宏观经济百图【国内】
(2015年7月)
Wind资讯 金融情报所
产品简介
宏观经济百图产品是Wind资讯金融情报所基于Wind资讯海量经 济与行业数据库(EDB),及其他公开资料综合宏观经济多维度视 角整合而得的,反映中国与海外经济金融市场的量化动态图表。
通过浏览宏观经济百图PDF版本产品,客户能迅速把握世界经济 脉动,赢得投资决胜先机。
CPI:当月同比增长 %
GDP:当季同比 %(右)
返回根目录
数据来源:Wind资讯
数据来源:Wind资讯
返回根目录
欧元区
日本
美国
中国
2000-09 2001-03 2001-09 2002-03 2002-09 2003-03 2003-09 2004-03 2004-09 2005-03 2005-09 2006-03 2006-09 2007-03 2007-09 2008-03 2008-09 2009-03 2009-09 2010-03 2010-09 2011-03 2011-09 2012-03 2012-09 2013-03 2013-09 2014-03 2014-09 2015-03
第 一 产业累计值 亿元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0
G D P 当季同比 % (右)
返回根目录
数据来源:Wind资讯
中国GDP环比
2015年二季度环比季调增长1.7%,较一季度下降0.3个百分点。
2.70 2.50 2.30 2.10 1.90 1.70 1.50 1.30
数据来源:Wind资讯
中国三类产业占GDP比重
二 季 度 , 第 一 产 业 累 计 增 加 值 20,255 亿 元 ; 第 二 产 业 累 计 增 加 值 129,648亿元;第三产业累计增加值146,965亿元。同比看,第一产业 占GDP的比重下降至6.82%,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下降至43.67%,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升至49.51%。
6.82% 6.87%
2015-06, 49.51% 2014-06, 47.44%
45.69% 43.67%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返回根目录
数据来源:Wind资讯
中国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二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累计同比的贡献率为60%。
单位:%
150.00 130.00 110.00 90.00 70.00 50.00 30.00 10.00 10.00 30.00 50.00
700,000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
第 三 产业累计值 亿元
第 二 产业累计值 亿元
2000-09 2001-03 2001-09 2002-03 2002-09 2003-03 2003-09 2004-03 2004-09 2005-03 2005-09 2006-03 2006-09 2007-03 2007-09 2008-03 2008-09 2009-03 2009-09 2010-03 2010-09 2011-03 2011-09 2012-03 2012-09 2013-03 2013-09 2014-03 2014-09 2015-03
10.00
8.00 5.00
0.00
6.00
5.00
4.00
1994-12 1995-12 1996-12 1997-12 1998-12 1999-12 2000-12 2001-12 2002-12 2003-12 2004-12 2005-12 2006-12 2007-12 2008-12 2009-12 2010-12 2011-12 2012-12 2013-12 2014-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