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一)
2023年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共30套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23年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01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载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动运输不存在载体饱和现象B.水和氨基酸分子共用相同的载体进入细胞C.细胞膜上的载体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D.温度可通过影响载体结构进而影响主动运输速率2.细胞分裂间期依次划分为G1、S和G2期,研究者将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进行融合,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其中灰色的部分是细胞核,黑点代表中心体。
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引发中心体复制的物质持续存在到G2期B.中心体和DNA复制可能同时进行C.S期细胞中存在使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物质D.中心体的复制始于G1期,在G2期复制完毕3.下列有关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倍体无子两瓜是用生长素处理单倍体西瓜幼苗获得的B.三倍体无子西瓜因其不存在同源染色体而无法产生种子C.秋水仙素可以促进三倍体无子西瓜果实的发育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获得大量三倍体无子西瓜幼苗4.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并且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B.有些人在发生高原反应时会感到头晕,这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一种表现C.肾上腺素可以促进肝糖原水解为葡萄糖,可见肾上腺素直接参与了糖类代谢D.神经冲动在传递时,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产生依赖于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5.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用1%硫酸溶液刺激左侧后肢趾部皮肤,左侧后肢出现屈腿反射;实验二:去除左侧后肢趾部皮肤,重复实验一,实验左侧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实验三: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左侧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
关于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一中反射活动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B.实验二不出现屈腿反射的原因是感受器被破坏C.若实验前不剪除脑将观察不到蛙的屈腿反射D.该实验表明脊髓可以不依赖于大脑,完成一些反射6.土壤中的微生物、作物根系和土壤动物的呼吸都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统称为土壤呼吸,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环节。
高考理综选择题37套(经典)一-五

(一)1.在严寒的冬季,利用温室大棚种植蔬菜、花卉、水果,即可以调剂市场,又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下面列举了一些与此有关的生产措施,你认为合理的是()①温室的设计应尽量提高采光效率,尽量减少温度的散失.②若使用简易的塑料大棚,最好能在入冬前给土壤施足有机肥,因为有机肥不但可以源源不断地为植物提供矿质营养,还可以补充大棚内的CO2.③温室蔬菜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不但可以按植物的需求配给营养,还可以免除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④温室往往无风少虫,使得风媒花和虫媒花传粉困难,“花而不实”.奈乙酸可以帮助人们解决这一难题.A.只有①②③合理B.只有①②④合理C.只有②④合理D.全都合理2.当人体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都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浓度升高),下丘脑感受到这种刺激后()A.在下丘脑部位产生渴觉,进而调节对水的摄入量B.垂体后叶分泌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C.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D.在下丘的调节下,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量增加3.家庭制作泡菜并无刻意的灭菌环节,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当环境中的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增殖.下面对这些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在乳酸菌的调整期和对数期,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互助B.进入乳酸菌增长的稳定期,由于次级代谢产物的积累,种内斗争趋于激烈C.密闭的发酵环境使乳酸菌在调整期和对数期的种间斗争中占据优势D.进入稳定期,泡菜坛内各种生物的抵抗力稳定性维持在较高的水平4.如图所示,将连接灵敏电压表的导线两端置于神经纤维的外表面或内部(已知表的指针向电流流入表内的接线柱一侧偏转),显示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电位的是()5.在完全显性条件下,如果下列所示基因状况的生物自交,其子代性状分离比例为9∶3∶3∶1的是()6.据CCTV“人与自然”节目报道,1998年8月,湖北某麋鹿自然保护区将圈养的部分麋鹿放入野外,回归大自然.经过追踪观察,这些麇鹿已初步适应野外生活.有人预计数年后这些麇鹿将发展成为一个野生种群.根据以上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野外的麋鹿其基因突变频率将不断地增加B.野外的麋鹿有助于保护区恢复力稳定性的增强C.野外的麋鹿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其某些基因的频率可能会发生变化D.野外的麇鹿与圈养的麋鹿因环境不同产生了生殖隔离(二)1. 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在德国举行,球员踢球瞬间,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A 静息电位B 动作电位C 突触传导D 反射弧2.下列关于“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描述中,不属于实验要求的是A.提取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B.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C.了解各种色素的吸收光谱D.验证叶绿体中所含色素的种类3.番茄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圆形果实(S)对梨形果实(s)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一理科综合试题+答案详解

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一理科综合试题+答案详解(试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Mn55Fe56Co59Ni59 Zn6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大豆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室温时呈液态B.大豆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可在人体内分解产生能量C.大豆中的蛋白质含有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D.大豆中的脂肪和磷脂均含有碳、氢、氧、磷4种元素2.干旱缺水条件下,植物可通过减小气孔开度减少水分散失。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叶片萎蔫时叶片中脱落酸的含量会降低CO会减少B.干旱缺水时进入叶肉细胞的2C.植物细胞失水时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增大D.干旱缺水不利于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3.人体消化道内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受神经和体液调节。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进食后若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可抑制消化液分泌B.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建立需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C.胃液中的盐酸能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D.小肠上皮细胞通过转运蛋白吸收肠腔中的氨基酸4.采用稻田养蟹的生态农业模式既可提高水稻产量又可收获螃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模式中水稻属于第一营养级B.该模式中水稻和螃蟹处于相同生态位C.该模式可促进水稻对二氧化碳的吸收D.该模式中碳循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间进行5.某种二倍体植物的P1和P2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
对个体的DNA进行PCR检测,产物的电泳结果如图所示,其中①~⑧为部分F2个体,上部2条带是一对等位基因的扩增产物,下部2条带是另一对等位基因的扩增产物,这2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高考理综模拟试卷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生物限时训练第 I 卷(选择题,共30 分)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CA.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C.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2.SARS是由一种冠状病毒引发的严重传染病。
20XX年,我们亲历了与它斗争的过程。
根据你掌握的资料,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该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B若要获得大量该病毒,需要在富含各种营养物质的溶液中培养C该病毒侵害了人体的上呼吸道细胞、肺部细胞,此外,还可以侵害人体的其他细胞D该病毒因为能够在细胞内自我复制,所以属于生物3.在生长激素基因的表达过程中,伴随在细胞内发生的变化,下图中最可能的是[A]4.1950 年,为除去对农作物构成重大危害的兔,澳洲使用了能引起兔致命疾病的病毒。
右图是对此后 6 年间兔的致死率和病毒的毒性变化进行调查的结果。
生物学家从以上结果中得知一个事实,即兔因发生遗传性的变异而对病毒产生抗性;病毒也因遗传性的变异而毒性减小。
以此为根据而得出如下结论:在较短的期间内,兔和病毒已协同进化了。
D关于兔和病毒进化的说明中,正确的进化原因是A.隔离、自然选择B.隔离、突变C.自然选择、定向变异D.自然选择、突变5.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CA.通过人工诱变选育新品种B.发酵工程的产品是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菌体本身C.培养基、发酵设备和菌种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D.环境条件的变化,不仅会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而且会影响菌体代谢产物的形成第II 卷30.完成下列问题:( 1)下图为一条肽链的分子结构简式。
理科综合选择题测试试题(含答案)

理科综合选择题测试试题本试卷共12页,满分为424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8小题,每小题4分。
共2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媒体报道的“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质,但还有许多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质。
下列有关“地沟油”主要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元素一定是C、H、O、NB.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C.遇苏丹III染液可能呈现橘黄色D.可引起细胞糖蛋白减少2.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B.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C.线粒体基质中有催化丙酮酸分解的酶D.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3.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B.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C.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D.氧气消耗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4.右图为某细胞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结构可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B.结构1和4中会发生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C.结构1和3均含有磷脂和蛋白质D.结构2在有丝分裂前期能复制倍增5..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和凋亡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普遍衰老会导致个体衰老B.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发生凋亡C.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D.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6.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英国科学家约翰·格登和日本医学教授山中伸弥,以表彰他们在“细胞核重编程技术”领域做出的革命性贡献。
下图为该技术的操作流程模式图:据图推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中的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均具有双层膜结构B. 干细胞分化形成的表皮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C. 干细胞分化形成各种类型的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D. 干细胞可用于治疗因胰岛B细胞受损而引起的糖尿病7.下图①~④表示不同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的CO2转移途径。
理综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附答案

选择题训练一7、化学与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等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硅是高科技的支柱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板和光导纤维B、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可以延长水果的保存期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D、明矾常用作净水剂,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悬浮杂质和有害细菌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7.8gNa2O2中所含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2molB、等物质的量的-CH3与OH-所含电子数相等C、35Cl2和37Cl2互为同素异形体D、28.6gNa2CO3·10H2O晶体中含有CO32-数为0.1N A9、可逆反应aA(g)+bB(g)cC(g)+dD(s);△H=Q kJ/mol,在恒容容器中进行,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物质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与温度(T)、反应速率(v)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T1﹤T2,Q﹥0B、增大压强,B的转化率减小C、当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D、a+b﹥c+d10、Li-CuO电池是一种新型绿色电池。
它的比能量高、电压高、工作温度宽,使用寿命比其他类型电池长,特别适合于大电流、重负载放电应用。
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Li+CuO=Li2O+Cu,电解质溶液为高氯酸锂有机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Li的相对原子质量:7)A、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CuO+2e-+2Li+=Li2O+CuB、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指针不偏转C、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D、每转移0.1mol电子,理论上消耗1.4gLi11、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离子方程式一定错误的是()A、氢氧化铁与氢碘酸反应:Fe(OH)3+3H+=Fe3++3H2OB、铁与稀硝酸反应:Fe+4H++NO3-=Fe3++NO↑+2H2OC、磁性氧化铁与浓盐酸反应:Fe3O4+8H+=Fe2++2Fe3++4H2OD、溴化亚铁溶液与氯水反应:2Fe2++4Br-+3Cl2=2Fe3++2Br2+6Cl-12、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Z、M同主族;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高三理科综合选择题专练1

高三理科综合选择题专练11—18单选,19—21多选。
1.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在常温下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B.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一般不会导致其功能改变C.线粒体中能催化[H]与氧结合形成水的蛋白质分布在内膜上D.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2.下列有关细胞分子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细胞中组成遗传物质的单体有8种B.正常情况下,动物肝细胞中含有H2O2酶C.植物体内的糖绝大多数以单糖形式存在D.糖蛋白、抗体、RNA聚合酶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3.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功能和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的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线粒体是肝细胞中唯一产CO2的场所,抑制其功能会影响有些物质的运输C.选用黑藻叶片作为质壁分离实验的材料,因为叶绿体的干扰而无法观察到预期现象D.高等动物细胞内的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可以通过囊泡实现相互转化4.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检验淀粉是否分解的适宜试剂是斐林试剂B.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卡诺氏液的处理目的,与观察DNA、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盐酸处理的目的相同C.在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中,看到的是它们生活状态下的形态D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向3%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酶溶液5.下图1表示酶促反应,图2表示图1所示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图1中物质A能降低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图1若C、D为同一物质,B 可能为麦芽糖C.图2中的曲线④表明,在特定条件下,物质B在2min内完全水解D.图2中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则曲线温度①为该酶的最适温度6.2013年10月7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该奖授予了发现细胞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三位科学家,囊泡运输既是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在高等真核生物中尤其如此。
最新2020年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01)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

最新2020年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0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 Zn 6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使细胞彼此分离B. 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下均为实验组C.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能够分离的原因是不同色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不同D.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的实验中.可取藓类的小叶滴加健那绿盖盖玻片观察2.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质壁分离指植物细胞在一定蔗糖溶液环境中,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B. 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 用适宜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根尖有关的细胞,均可以发生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3.某品牌纯牛奶检出黄曲霉毒索超标140%。
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索会导致p53基因(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的基因)失去正常功能,导致肝癌的发生。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p53基因属仅存在于肝癌细胞中,B. 一般情况下,一个细胞中至少5 -6个基因突变,才能表现出癌细胞所有特征C. 对于肝癌晚期的病人,目前还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D. 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甲胎蛋白含量可能增加4.甲、乙两固为某高等生物(2n=8)体内某个细胞分裂过程(已知四分体时期发生过交叉互换)中不同时期的模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在形成图甲细胞过程中发生过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 甲、乙两图说明该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C. 图甲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8条姐妹染色单体D. 若图乙表示卵细胞,则同时形成的三个极体中有一个极体中的遗传信息与乙完全一样5.图所示为某原核细胞内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基因的表达过程主要指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等B. 图示表明两个核糖体同时开始合成两条多肽链C. 图中核糖体上的碱基配对方式有G-C、A-UD. 图中翻译过程可发生在附着在内质网的核糖体上6.下图表示猕猴桃果实采摘后乙烯释放速率和硬度的变化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一)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实验表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的有丝分裂过程中。
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时出现的一对染色体的异常结果(其它染色体不考虑),字母所示白色部分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若是减数分裂交换,则图示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 若是减数分裂交换,则该细胞一定产生4种基因型的成熟生殖细胞C. 若是有丝分裂交换,则该细胞产生4种基因型的子代体细胞D. 经龙胆紫溶液染色,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图示动态变化2.取生长旺盛的天竺葵叶片,用打孔器打出小圆片若干并抽取叶片细胞内空溶液中,给予相同的一定强度光照,记录圆气,均分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03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其结果绘制的曲线如下图。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YZ段平缓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光照强度B. Y点比X点细胞内的光合速率低C. Z点后曲线上行,可能是叶片细胞失水所致D. Y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3.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和实验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大B. “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釆用的实验方法是模型方法,模拟活动本身就是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C. 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自下而上依次虽黄绿色、蓝绿色、黄色、橙黄色D. 在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时,为了减小误差需要设置预实验4.如图表示神经递质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及可卡因作用机理的示意图。
多巴胺的释放,会刺激大脑中的“奖赏”中枢,使人产生愉悦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卡因与多巴胺竞争转运载体而使多巴胺不能从突触前膜释放B. 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增强C. 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被突触间隙中的酶分解而失去作用D. 吸食可卡因上瘾的原因是可卡因不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5.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若某小鼠发生基因突变,就说明该小鼠发生了进化B. 人类猫叫综合征与21三体综合征的机理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C. 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D. 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结出的西瓜是无子西瓜6.某农村有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导致很多农田弃耕。
下图表示某弃耕农田中,某种草本植物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其中A点农田弃耕,C点出现灌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査可采用样方法,调査时要注意随机取样B. D点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演替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乔木C. BC段该种群密度不再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天敌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等D. 地表生满杂草、灌木等植被有利于防风固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7. 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正确的是()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可以水解B.石油是混合物,可通过分馏得到汽油、煤油等纯净物C.酸雨的pH在5.6~7.0之间D.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有助于减少PM2.5的产生8.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Cl2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有NA个电子转移B.常温下,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OH—数目为0.01NAC.lmolSO2与足量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SO3,共转移2NA个电子D.100g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H—O键的数目为NA9.以下为制取有机物Z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均能发生取代反应,Z不能发生B.X、Y、Z中只有X的所有原子可能共面C.X、Y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D.Y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只有2种(不包括本身)10.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C同主族,且二者原子序数之和为B的2倍;B与其它三种元素均不同周期,且B的简单氢化物可与D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C<D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B<DC.A与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D.B的简单氢化物与D的单质反应的产物有4种11.已知CaSO4与炭粉受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结束时,应该先关闭止水夹,再迅速熄灭装置甲中的酒精灯B.装置乙欲验证气体中的还原产物,故乙中盛放CaSO4溶液C.装置丙和装置丁的作用是除去SO2和其他杂质气体D.装置戊中黑色粉末变红,己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反应产物有CO12.利用电化学原理还原CO2制取ZnC2O4的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液不参加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H2SO4溶液作电解液B.阳离子交换膜的主要作用是增强导电性C.P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CO2-2e- = C2O42-D.工作电路中每流过0.02 mol电子,Zn电极质量减重0.65g13. 25℃时,0.1 mol Na2CO3与盐酸混合所得的一组体积为1 L的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与pH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25℃时,碳酸的第一步电离常数Ka1=10-6B.溶液呈中性时:c(HCO3-)>c(Cl-)>c(CO32-)C.b点所示的溶液中:c(Na+)+c(H+)=2c(CO32-)+c(OH-)+c(Cl-)D.随pH增大,数值先减小后增大二、选择题:本题共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14.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阴极K.则光电流I与A、K之间的电压U AK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15.均匀带正电的薄圆盘的右侧,用绝缘细线A、B挂一根水平通电直导线ab,电流方向由a到b,导线平行于圆盘平面.现圆盘绕过圆心的水平轴沿如图所示方向匀速转动(电荷随着圆盘一起转动,可视为形成了一圈一圈的环形电流),细线仍然竖直,与圆盘静止时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线上的张力变大B.细线上的张力变小C.细线上的张力不变D.若改变圆盘转动方向,细线上的张力变大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都看做理想电表,电源内阻为r.闭合开关S,当把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P向b端移动时,则()A.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B.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C.电压表V1示数变化量小于V2示数变化量D.电压表V1示数变化量大于V2示数变化量17.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三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现观测到一稳定的三星系统: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星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设这三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且各星间的距离均为L,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星系统中星体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Gm LB.三星系统中星体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5Gm LC.三星系统中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4πL3 5GmD.三星系统中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4π L3 Gm18.如图是在匀强电场中画出的一个正六边形,该六边形所在平面与电场线(图中没有画出)平行,已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2 cm,将一电荷量为1.0×10-8 C的正点电荷从B点移动到C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2.0×10-8 J,将该点电荷从B点移动到A点,电场力做的功为2.0×10-8 J,由上述信息通过计算不能确定的是() A.电场强度的大小B.过A点的等势线C.匀强电场的场强方向为由C指向FD.该点电荷沿直线由B点移到F点电场力所做的功19.直线MN与水平方向成60°角,MN的右上方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左下方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两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一粒子源位于MN上的a点,能水平向右发射不同速率、质量为m(重力不计)、电荷量为q(q>0)的同种粒子,所有粒子均能通过MN上的b点,已知ab=L,则粒子的速度可能是()A.3qBL6m B.3qBL3mC.3qBL2m D.3qBLm20.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均为m,弹簧劲度系数为k , 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当物块B刚要离开C时,A的速度为v.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的平方成正比,重力加速度为g.则此过程中()A.物块A运动的距离为2mg sinθkB.物块A的加速度为F 2mC.拉力F做的功为12m v2D.拉力F对A做的功等于A的机械能的增加量21.在如图所示的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存在着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的匀强磁场,区域Ⅰ的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区域Ⅱ的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下,磁场的宽度均为L,一个质量为m、电阻为R、边长也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ab边刚越过GH进入磁场Ⅰ区时,恰好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当ab边下滑到JP与MN的中间位置时,线框又恰好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从ab进入GH到MN与JP的中间位置的过程中,线框的动能变化量为ΔE k,重力对线框做功大小为W1,安培力对线框做功大小为W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下滑过程中,由于重力做正功,所以有v2>v1B.从ab进入GH到MN与JP的中间位置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C.从ab进入GH到MN与JP的中间位置的过程中,有(W1-ΔE k)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从ab进入GH到MN与JP的中间位置的过程中,线框动能的变化量为ΔE k=W1-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