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高二生物期末联考试题分析

合集下载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质量分析第一篇:高二生物期末考试质量分析高二生物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分析1、试题分析及分值结构该试卷满分100分,由选择题和填空题两大类组成,其中选择题23个,每题2分共46分,非选择题5个共54分。

2、试卷内容(1)考查知识点分布合理通过对试题分布的统计可看出,必修一前五个章节都有知识点的考查,涉及的知识点有组成细胞的元素、细胞的结构与组成化合物、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酶与ATP、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等。

但又重点考查了蛋白质、核酸、跨膜运输、酶的作用、光合与呼吸等知识点。

因而该试卷对知识点考查既有一定的覆盖度,又突出了重点章节,体现了考查知识点分布的合理性。

(2)既注重基础知识,又突出能力考查通过对试卷的分析可看出,选择题的第1—15题和非选择题的第24、25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选择题的第16--23题和非选择题的第26、27、28题则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

(3)既注重理论考查,也注重实验考查选择题的第7、15,非选择题的第27题都是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

其中第7、15题主要是对书本上的实验知识内容的考查,第27题则是对课本实验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而拓展实验题是近几年高考必考的一项内容。

(4)文字、图表并存,考查了学生的信息提取和转换能力除了文字试题外,还有较多的图表题。

如选择题的第6、8、14题,非选择题的24、26、28题都是图表题。

通过对图表的分析,能很好的考查学生对图表中有用信息的提取和转换能力。

(5)试题尽可能向全国卷靠拢(1)更注重过程与方法,加强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能力的考查(2)更重视语言表达的专业性,严谨性。

二、考情分析本次考试90分以上有2人,80分以上11人,及格人数70人。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学生得分率低,甚至有个别空得分率为零,分析原因是在这次考试中学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基础知识不过关不少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记忆不牢,理解不深或含混不清,甚至存在缺陷。

北京市第十二中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第十二中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第十二中2023-2024学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图甲为某一种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给予刺激后,可观察到电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B.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C.若适当提高神经纤维培养液中K+浓度后给予适宜刺激,t1~t2曲线的峰值会变大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会消耗能量2.下列有关生物实验分析合理的是()A.在研究呼吸作用的实验中,有水生成时一定进行有氧呼吸,有酒精生成时一定有无氧呼吸,动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一定不会产生酒精B.在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若两支试管的反应速率相同,可判断这两支试管所处的环境温度也一定相同C.在探究某油料作物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方式的实验中,检测到产生的CO2与消耗的O2的体积相等,则该种子在测定条件下的呼吸作用方式是有氧呼吸D.在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中,可以通过测定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量、O2的释放量以及有机物的积累量来表示植物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3.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中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中乙)。

结合如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示大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则e 点后增长速率为0B.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后的种群数量应控制在d 点C.若图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 点之后D.K 值是环境容纳量,一般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4.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蛋白质——缺氧诱导因子(HIF)在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中的作用。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分析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分析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分析高二生物期末考试分析本次高二生物期末考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同学们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现就考试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考试类型本次考试属于期末综合测试,涵盖了高中生物必修二和必修三的知识点,注重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的结合,考察形式较为灵活,注重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考察。

二、考试成绩分析本次考试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从整体情况来看,试卷难度适中,考察面广泛,但同学们的成绩并不理想,平均分为65分左右,及格率约为60%。

三、知识点分析1、细胞基本结构与功能:考察细胞膜的成分与功能、细胞器的种类与功能等。

2、遗传与变异:考察基因的表达、遗传病的特点与遗传方式、变异类型等。

3、生物进化:考察生物进化的原理、物种多样性的形成等。

4、人体生理:考察人体八大系统的基本功能、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等。

5、生态与环境:考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环境污染的防治等。

四、问题总结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容易混淆概念,导致判断失误。

2、知识点运用能力不足,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

3、答题技巧欠缺,不能合理安排答题时间,导致简单题目没有时间做,难题耗时过多。

五、学习建议1、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尤其是概念性的知识点,要理解其内涵和外延,避免混淆。

2、提高知识点运用能力,通过实际案例和题目训练,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培养良好的答题技巧,学会合理安排答题时间,做到既快速又准确地答题。

六、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学科的基本原理。

2、增加实际案例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其举一反三的能力。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问题,开展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

总之,本次高二生物期末考试分析为同学们提供了学习上的指导,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总结经验,找出自己的问题,努力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2025届陕西省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5届陕西省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5届陕西省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个数有( )①A 、B 、C 依次为淋巴、血液、组织液②胰岛素可以存在于B 中③B 和D 中的成分大体相同④正常情况下,唾液淀粉酶不会存在于A 中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2.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浆、体液、体液B.血液、体液、淋巴C.血浆、组织液、淋巴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3.以亚马逊热带雨林的相关数据建构生态金字塔如下图所示(图中1C 、2C 代表不同营养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消费者2C 粪便中的能量可被生产者同化利用B.生态系统生物数量金字塔可能会出现倒置现象C.部分1C同化的能量以遗体和自身粪便中化学能的形式流向分解者D.图中1C到2C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4.多巴胺是脑内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

目前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吸毒者把可卡因称作“快乐客”。

如图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突触间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A.多巴胺与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兴奋,此时膜内是正电位B.“瘾君子”吸食毒品后,表现出健谈现象与吸食者大脑皮层言语中枢H区兴奋性过高有关C.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后经多巴胺转运载体重新运回突触小泡D.由图可知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可卡因与多巴胺的运载体结合,阻止了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从而增强并延长多巴胺对脑的刺激,产生“快感”5.研究表明,人体T细胞表面具有PD-1蛋白,可通过与正常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并识别对方,进而避免触发免疫反应。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分析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分析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分析一、试卷评析本次高二生物联考试题试题主要考察三本必修教材内容,结合已实行新课改省份高考试题的特点和我区各校教学实际情况,适当考察了选修3的内容。

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分布广泛,并重点考察了高考的热点,比如光合作用、细胞呼吸、、遗传变异等。

从题目的形式来看,注意了从图和表格中读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考察,从题目的难度来看,既有基础内容的考察,又有较好的能力考察题目。

选择题侧重基础知识考查,多为基础知识的直接考查,难度不大,部分试题涉及知识的灵活应用,有一定的综合性,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转化能力有较高要求。

如选择题2、17、24、26、28、29、30。

非选择题重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同时考查了学生的审题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验设计的能力等。

整套试题考查学生对中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在难度与综合性上都适当控制,力图能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命题遵循考纲,为高三生物备考复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有利于公正评价目前我区学生生物学习的能力水平,是一份优秀的试题。

二。

考试成绩统计和答卷情况分析1.选择题部分(共60分)本次共抽查163份试卷,计算了每个小题的得分率如下表:题目12345678910得分率0.770.480.750.640.760.950.930.6201940.50题目1112131415161718192019率0.7201950.930.750.690.770.6201940.620192题目21222324252627282930得分率0.750.410.7201950.360.340.630.7201930.67以我们随机抽取的163份试卷为统计样本。

选择题部分最低得分为22分,最高得分为56分,平均分为40.23分,难度系数为0.67,其中容易的试题有6、7、13,其分值占生物选择题部分总分的10%;难度较大的试题有2、10、22、24、25、26,其分值占生物选择题部分总分的2019其他选择题为中等难度的试题,其分值占生物选择题部分总分的70%。

安徽省省十联考(合肥一中)2024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安徽省省十联考(合肥一中)2024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生物学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马歇尔和沃伦因对引起胃溃疡的幽门螺旋杆菌的开创性研究成果,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请问幽门螺旋杆菌与硝化细菌的共同特点是()A.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B.基因编码区由外显子和内含子组成C.核衣壳外有多糖、蛋白质和脂质构成的囊膜D.基因表达时边转录边翻译2.迁移体是细胞迁移过程中产生的细胞外囊泡结构,形成一段时间后,有的会破裂释放促血管生成因子等信号分子、受损的线粒体等结构,有的被其他细胞吞噬。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迁移体的形成和被吞噬过程,体现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迁移体内受损的细胞器,可以被内质网中的酸性水解酶降解C.细胞通过迁移体排出受损的线粒体,维持内部环境相对稳定D.迁移体破裂所释放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可以在细胞间传递信息3.植物若要正常生存,就需要将光合作用产生的蔗糖通过维管组织分配到非光合组织中去。

在此之前,需要先将蔗糖逆浓度转运至叶脉特定的细胞中,此过程需借助质子—蔗糖共转运蛋白,相关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运输过程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B .质子泵的存在使细胞内外H +的浓度差得以维持C .细胞内外H +的浓度差越大蔗糖分子运输速率越快D .改变O 2浓度不会对植物细胞运输蔗糖的速率产生影响4.某同学对蛋白酶TSS 的最适催化条件开展初步研究,结果见下表。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分析与总结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分析与总结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分析与总结高二生物期末考试已经结束,这次考试不仅是对我们这一学期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为即将到来的高三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对这次考试的分析与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一、试卷结构与题型分析本次高二生物期末考试试卷涵盖了高二生物教材中的多个重要知识点,包括细胞结构与功能、遗传与进化、生态系统等。

试卷的题型多样,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实验题。

选择题注重考查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题目设置较为灵活,需要我们对知识点有准确的把握,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填空题则主要考查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简单应用,要求我们能够准确填写相关的术语和概念。

简答题和实验题的难度相对较大,需要我们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并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二、得分情况分析从整体得分情况来看,班级的平均分处于中等水平。

大部分同学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表现较好,但在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上失分较多。

在选择题部分,同学们的得分情况相对较好,说明对于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较为扎实。

但仍有部分同学因为粗心大意或者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深入而出现错误。

填空题的得分情况参差不齐,一些同学能够准确填写答案,而另一些同学则出现了错别字、漏填等问题,反映出对知识点的记忆不够准确和牢固。

简答题和实验题是本次考试失分的重点区域。

许多同学在回答问题时,思路不够清晰,逻辑不够严密,不能全面地回答问题,或者语言表达不够准确、规范,导致扣分较多。

三、知识点掌握情况分析1、细胞结构与功能这部分知识点同学们掌握得较好,对于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器的功能等都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但在涉及到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等较为复杂的过程时,部分同学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出现错误。

2、遗传与进化遗传规律的应用是这部分的重点和难点。

部分同学在计算遗传概率、判断基因型和表现型等问题上存在困难,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和运用不够熟练。

2025届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5届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5届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下列生物中,除细胞膜外几乎不含磷脂分子的有()①乳酸菌②变形虫③肺炎双球菌④蓝藻⑤酵母菌A.②③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⑤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叶肉细胞中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分别是5种、8种和2种B.大肠杆菌细胞中含有碱基A、T、G、C的核苷酸共4种C.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D.DNA与RNA的不同点只在于碱基的不同3.有关PCR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PCR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B.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双链转录C.利用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D.PCR扩增中不需要解旋酶解开双链DNA4.小麦根尖成熟区细胞和分生区细胞都不适合用作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材料。

主要理由是A.前者没有细胞璧,后者没有中央大液泡B.前者没有中央大液泡,后者没有细胞璧C.前者细胞液颜色太浅,后者没有中央大液泡D.前者原生质层是全透性的,后者原生质层是全透性的5.目前网络传言,单位面积的手机屏幕上细菌比马桶按钮上的多。

两生物兴趣小组为辨别真伪进行了相关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B.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组实验C.本实验使用的培养基应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D.两组实验结果不同,可能因为样本来源不同6.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遗传病三类。

下列哪种疾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 ( )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B.哮喘C.21三体综合征D.乙肝7.下列有关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高血糖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B.胰岛素具有降血糖功能C.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肌糖原分解D.大量口服胰岛素可使血糖快速降低8.(10分)下列关于高等哺乳动物受精与胚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绝大多数精卵细胞的识别具有物种特异性B.卵裂球细胞的体积随分裂次数增加而不断增大C.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D.原肠胚发育分化形成内外两个胚层二、非选择题9.(10分)图中表示胰腺细胞合成与分泌酶原颗粒的大体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在胰腺细胞内部,酶的合成场所是_____;对酶进行加工和包装的场所是_____.(2)将酶运输到加工场所的细胞器是_____.(3)除分泌小泡外,参与酶原颗粒分泌过程的非细胞器结构有_____.(4)酶原颗粒的合成、运输、加工和分泌需要ATP提供能量,与ATP生成极为密切的细胞器是_____.10.(14分)英国议会下院通过一项历史性法案,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婴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高二生物期末联考试题分析
一、试卷评析
本次高二生物联考试题试题主要考察三本必修教材内容,结合已实行新课改省份高考试题的特点和我区各校教学实际情况,适当考察了选修3的内容。

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分布广泛,并重点考察了高考的热点,比如光合作用、细胞呼吸、、遗传变异等。

从题目的形式来看,注意了从图和表格中读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考察,从题目的难度来看,既有基础内容的考察,又有较好的能力考察题目。

选择题侧重基础知识考查,多为基础知识的直接考查,难度不大,部分试题涉及知识的灵活应用,有一定的综合性,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转化能力有较高要求。

如选择题2、17、24、26、28、29、30。

非选择题重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同时考查了学生的审题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验设计的能力等。

整套试题考查学生对中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在难度与综合性上都适当控制,力图能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命题遵循考纲,为高三生物备考复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有利于公正评价目前我区学生生物学习的能力水平,是一份优秀
的试题。

二.考试成绩统计和答卷情况分析
1.选择题部分(共60分)
本次共抽查163份试卷,计算了每个小题的得分率如下表: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率
0.77
0.48
0.75
0.64
0.76
0.93 0.62 0.74 0.50 题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得分率0.72 0.75 0.93 0.75 0.69
0.62 0.64 0.62 0.72 题目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得分率0.75 0.41 0.72 0.25 0.36
0.63
0.72
0.63
0.67
以我们随机抽取的163份试卷为统计样本。

选择题部分最低得分为22分,最高得分为56分,平均分为40.23分,难度系数为0.67,其中容易的试题有6、7、13,其分值占生物选择题部分总分的10%;难度较大的试题有2、10、22、24、25、26,其分值占生物选择题部分总分的20%;其他选择题为中等难度的试题,其分值占生物选择题部分总分的70%。

从上面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第2、10、22题的得分率还较低,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不到位,特别是基础知识的细节部分和容易混淆的内容;第24、25、26题的得分率特别低,其中24、26题以坐标曲线图形式呈现相关信息,反映出学生知识的迁移转化、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较差,对坐标曲线图信息的处理能力还欠缺;26题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其中环境与变异的关系、变异与进化的关系、自然选择与基因频率的关系以及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等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部分,也是生物进化部分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

2.非选择题部分(共40分)
非选择题抽样统计表(抽样120份) 题号
31
32
33
34
35
满分
6分
6分
10分
10分
8分
平均分
3.18分
4.35分
6.52分
4.38分
3.20分
得分率
0.53
0.73
0.65
0.44
0.40
从上面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第34、35题的得分率较低,32、33题得分率较高,下面就学生答题反映出的问题分析如下:
1.对基础知识记忆不准。

如第31题中涉及的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细胞无氧呼吸的场所,第32题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第35题涉及的生物工程技术等,都是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和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答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对有关的基础知识记忆不准。

2.对图解和生理过程理解不深。

如第31题通过图解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知识,涉及的内容都是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考查的也很基础,但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得分率较低,从中可以反映出学生对图解观察不仔细或缺乏必要的知识支持,以及对生理过程理解不深。

3.表达能力较差,错别字较多。

第34题要求学生在阅读所提供的资料及相关信息后进行实验设计、分析实验,但从学生答题情况看,普遍存在着表达能力较差,不能正确地使用科学术语以及简练的语言清楚地表达出来。

如试卷中出现的“实验时间为三周,没有够应该时间”、“加大实验时间”
等。

另外错别字较多,一些字词是生物学的专用术语,如“类囊体”错写成“内囊体”,还有的学生不会写“囊”,“显微注射法”写成“显微操作法”,“启动子”写成“起动子”、“起始密码”。

4.获取信息、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欠佳。

如34题以三聚氰胺的相关资料为载体综合考查学生设计和分析实验的能力,但考生普遍存在着获取信息及实验设计能力不足,表现为:不能根据提供信息、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来进行实验设计(主要是实验操作顺序),不清楚实验原理,不知道变量应当如何控制,观察指标不清楚。

5.审题不仔细,灵活使用知识的能力较弱。

学生对一些基本的概念、原理或规律停留在书面字意的理解上,只能在与教师教授过的或类似的情景中使用它们,一旦稍有变化或在一个新的情景中,就容易出错或无从入手了。

例如第31题学生一般知道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但问题问法一变就容易错了,“在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场所是____”,好多学生由于审题不仔细,错误回答“线粒体”;35题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问题,以图解形势相关信息,综合性较强,学生由于知识不扎实,灵活使用知识的能力较弱,得分率很低。

三.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教学。

从本次考试的分析可以看出,考查学生基本概念、原理
和规律的知识占有相当的比例,而从学生的答题来看,情况不容乐观。

因此基本知识、概念和原理教学的进一步加强就很有必要了。

生物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要求较高,当然仅是熟记这些基础知识是远远达不到高考要求的,还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些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做到提取准确,迁移灵活,运用合理。

因此复习时要回归教材,全面系统地回顾和再现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进行疏理,建立知识网络。

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关键在于理解,只有想通悟透生物学知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因为不管试题情景如何新颖变化,但解答它还是离不开知识的载体作用。

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学生取胜高考必须具备的。

2.加强能力训练,特别是审题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

从本次考试学生的答卷情况分析可以看出,有的学生在审题过程中,粗心大意,方向不明,不能有效获取有用信息,以偏概全;有的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知识迁移转化能力较差,综合性强一些、复杂一些问题无从下手,从而造成失分。

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的月考、周练、限时练习中学会分析:试题考查的是什么知识点?怎么考的?从什么角度考的?为什么这样考?还可能怎样考?我错在哪里?我的答案与标准答案有何差距?应
如何消除这种差距?复杂一些问题如何找到突破口……通过对解题思维过程的训练而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3.严格规范专用名词和专业术语的书写和表达,切实加强主观性试题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同样在分析中我们看到,学生在专用名词和专业术语上的失分也比较多,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很差,很多题目虽然意思理解,但是表达的却有所偏颇或者无法表达,书面表达能力欠缺成了制约许多学生成绩提升的瓶颈。

这就需要我们平时上课时多强调、多训练学生使用专用名词和专业术语,对一些容易出错的字词要求学生动手写一写,不要眼高手低;对一些主观性试题,可以针对不同题型,进行答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和训练,要求学生先不要看答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分析作答,然后与标准答案对照,反思总结,寻找差距,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题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减少由于不规范的表达而引起的失分。

4.加强学生识图能力及曲线图表与文字之间的转换能力的培养。

曲线图表信息是生物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生物学各类考试的一种重要题型。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统一起来,培养学生正确解读图意,通过曲线图表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5.重视实验教学。

实验能力一直是生物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生物实验不只是考查一些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等,更主要的是以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依托,创设实验问题情景,通过实验设计来考查学生实验方面的思维能力。

在高三复习中要切实重视实验教学,以教材中典型实验的分析,引导学生在明确实验目的的基础上,按照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对象和设计实验程序,注意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行单一变量原则。

在平时教学和训练中,教师在讲清楚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来进行实验设计,体会变量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