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氨基酸教案

合集下载

蛋白质和氨基酸教案

蛋白质和氨基酸教案

《蛋白质和核酸》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蛋白质的组成。

2、知道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

3、掌握氨基酸及蛋白质的相关性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体验实验的一般过程及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实验,养成以客观事实看待事物的辩证思维。

2、通过学习,认识量变引起质变的一般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氨基酸及蛋白质的相关性质难点:氨基酸的成肽反应三、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科学探究式教学四、教学用具多媒体、实验用品(包括实验仪器及实验试剂)五、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知识以前,学生已经在生物的学习当中了解了一定蛋白质及核酸的相关知识,知道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形成肽链然后折叠等一系列复杂过程形成的。

因此,本节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易于接受。

六、教学流程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题引入同学们,世界是物质的,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无论是人还是其他生命体都所需要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又一个与生命体息息相关的物质的学习。

这是几张病毒的图片,同学们知道它们的外壳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倾听,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回答老师的问题:蛋白质引起学生兴趣,对控制病毒产生向往。

知识过渡蛋白质就好比一座高楼大厦,再怎么宏伟都是由一些小的基本单元构成的,高楼大厦也是靠一块块砖组成。

学习了生物,同学们知道蛋白质的基本构成吗?回答问题:氨基酸或者肽链等。

让学生联系其他学科(生物),并且认识量变引起质变的一般规律。

知识讲授1、羧酸分子里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生成物叫氨基酸。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几乎都是α-氨基酸,即氨基在羧基的α-位上。

2、α-氨基酸的通式。

3、氨基酸的物理性质及常见α-氨基酸介绍。

4、氨基酸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分析氨基酸含有一-NH及-COOH,分别是碱性基团和酸性基团)。

(1)氨基酸的两性(举例,多媒体展示)跟随老师的讲解动脑思考,理解所学知识。

通过引导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举一反三。

(2)成肽反应(分子间脱水)(举例说明,并结合教材详细讲解肽键与氨基酸数目及多肽名称的关系)。

化学教案——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

化学教案——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

第十五章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第一节氨基酸第二节蛋白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性质,了解肽键及多肽;了解蛋白质的组成;初步掌握蛋白质的重要性质和检验方法;了解蛋白质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使学生能正确进行实验分析,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进而抽象形成规律性认识。

辅以习题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使学生的科学态度、思想情趣得到陶冶;通过中国合成胰岛素这一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民族自豪感。

由1931年我国学者吴宪提出蛋白质变性学说,激发学生积极进取,追求真理的热情和献身护理事业的责任感。

激发兴趣和科学情感;培养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性质;观察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难点:肽键的形成和科学抽象的方法。

【课时安排】2学时【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演示实验、讨论【教学用具】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胶头滴管。

(NH4)2SO4饱和溶液、鸡蛋白溶液、蒸馏水、乙酸铅溶液、CuSO4溶液、浓硝酸。

【教学过程设计】第1学时CH2-COOH+NaOH CH2-COONa+H2ONH2 NH2形成内盐R-CH-COOH R-CH-COO-NH2 NH3+两性离子(内盐)氨基酸在不同PH的溶液中的变化及存在形式R-CH-COOHNH2【讲解】若将某种氨基酸溶液的PH调至一特定值,使酸式电离的程度恰好等于碱式电离程度,氨基酸则全部以两性离子存在,净电荷为零,氨基酸分子呈电中性,在电场作用下,既不向正极移动,也不向负极移动。

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有“PI”表示。

【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如果溶液的PH小于PI,氨基酸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是阳离子?两性离子?还是阴离子?【追问】溶液PH等于PI呢?溶液PH大于PI呢?【指导学生归纳】请看表15-1,请归纳酸性、中性、碱性氨基酸的等电点数值范围。

【讲述】氨基酸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时,溶解度最小,最易从溶液中析出,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分离、提纯氨基酸。

氨基酸和蛋白质学案(第二课时)

氨基酸和蛋白质学案(第二课时)
3、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4、蛋白质存在于:
5、性质:
(1)溶解性件和物质:
,蛋白质变性失去原有的,过程不可逆
(4)水解:蛋白质在蛋白酶等的作用下水解生成各种
(5)显色反应:含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显色,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显色,蛋白质与茚三酮显色
(6)灼烧: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课堂检测
1、(多选)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溶液里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蛋白质析出,虽再加水也不能溶解
B、蛋白质溶液里蛋白质能通过半透膜
C、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凝结,所以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
D、浓硝酸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与蛋白质发生了显色反应
2、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应加入()
(7)两性:具有氨基酸的性质,能与酸和碱反应
6、用途
(1)动物的和是重要的天然纺织原料。
(2)用驴皮熬制成的是一种优良的中药材。
二、酶
(1)定义:
(2)催化主要特点:
探究案(课堂)
探究点一:蛋白质的性质
1、渗析、盐析、变性有何区别,并举出三种过程的应用实例。
2、回答下列问题:
(1)从鸡蛋白的溶液中提取蛋白质的方法:
(2)鸡蛋腐烂时,常闻到刺激性气味,该气体主要是,说明蛋白质中含元素
(3)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这是因为,
做胃肠镜时要服用钡餐,而钡是重金属,人不会中毒的原因
(4)浓硝酸溅到皮肤上,使皮肤呈现色,是由于蛋白质和浓硝酸发生了
(5)鉴定一种织物的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可使用的方法是
(6)生物实验室常用福尔马林保存动物标本,其依据是
(1)向试管里缓慢地加入饱和的硫酸铵溶液,观察到的现象;再向试管里加入足量的蒸馏水,观察到的现象是。

化学教案——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

化学教案——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

第十五章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第一节氨基酸第二节蛋白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性质,了解肽键及多肽;了解蛋白质的组成;初步掌握蛋白质的重要性质和检验方法;了解蛋白质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使学生能正确进行实验分析,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进而抽象形成规律性认识。

辅以习题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使学生的科学态度、思想情趣得到陶冶;通过中国合成胰岛素这一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民族自豪感。

由1931年我国学者吴宪提出蛋白质变性学说,激发学生积极进取,追求真理的热情和献身护理事业的责任感。

激发兴趣和科学情感;培养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性质;观察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难点:肽键的形成和科学抽象的方法。

【课时安排】2学时【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演示实验、讨论【教学用具】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胶头滴管。

(NH)SO饱和溶液、鸡蛋白溶液、蒸馏水、乙酸铅溶液、CuSO溶液、浓硝酸。

4244【教学过程设计】第1学时CH-COOH+NaOH NH2形成内盐4CH-COONa+HOk 22NH2R —CH —CO OH R —CH —COO -NH + 3两性离子(内盐)氨基酸在不同PH 的溶液中的变化及存在形式R-CH-COOHNH2NH 2【讲解】若将某种氨基酸溶液的PH 调至一特定值,使酸式电离的程度恰好等于碱式电离程度,氨基酸则全部以两性离子存在,净电荷为零,氨基酸分子呈电中性,在电场作用下,既不向正极移动,也不向负极移动。

此时溶液的PH 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有“PI ”表示。

【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如果溶液的PH 小于PI ,氨基酸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是阳离子?两性离子?还是阴离子? 【追问】溶液PH 等于PI 呢?溶液PH 大于PI 呢?【指导学生归纳】请看表15-1,请归纳酸性、中性、碱性氨基酸的等电点数值范围。

2.4第1课时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基本单位 高一上人教版2019必修1 教案

2.4第1课时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基本单位 高一上人教版2019必修1 教案

2.4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第1课时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基本单位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生物教科书(2019) 生物学必修1 分子与细胞”中的第4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本节需要掌握的内容要求是“阐明蛋白质通常由20种氨基酸分子组成,它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序列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细胞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完成”。

因此氨基酸的结构、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本章的难点,尤其氨基酸结构的学习为第2课时学习的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以及学习蛋白质的结构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阐明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2. 归纳概括氨基算的结构特点和结构通式3. 归纳概括氨基酸的种类及分类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结构通式四、教学策略与手段充分利用“问题探讨”和“思考与讨论”的表达交流活动,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层层递进地获得有关氨基酸的知识。

五、教学实施的程序学习阶段教师活动设计意图1.导入:情境引入,导入新课【创设情境】从某些动物组织中提取的胶原蛋白,可以用来制作手术缝合线。

手术后过一段时间,这种缝合线就可以被人体组织吸收,从而避免拆线的痛苦。

通过人体组织缝合线的吸收,建立“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设问】(1) 为什么这种动物胶原蛋白的缝合线可以被人体组织吸收?(2) 这种胶原蛋白缝合线能直接被人体组织吸收吗?若不能, 那如何被吸收?结合初中课本有关蛋白质在人体内消化吸收的过程,引出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位”的基本观念2. 总结氨基酸的种类与分类【设问】那么我们人体到底有多少氨基酸?有哪些氨基酸呢?【展示】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一共有21种。

【总结】这21种氨基酸根据人体自身能否合成,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有8种,分别是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

《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教案

《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教案

《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功能。

2. 培养学生掌握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过程。

3. 引导学生了解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4. 提高学生对营养学知识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1. 糖类:概念、分类、功能、代谢过程。

2. 蛋白质:概念、分类、功能、代谢过程。

3. 氨基酸:概念、分类、功能、代谢过程。

4. 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基本概念、分类、功能、代谢过程。

2. 教学难点: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结构和代谢过程。

3.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4. 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糖类的基本概念、分类、功能、代谢过程。

2. 第二课时:蛋白质的基本概念、分类、功能、代谢过程。

3. 第三课时:氨基酸的基本概念、分类、功能、代谢过程。

4. 第四课时: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5. 第五课时:案例分析,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引导学生关注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重要性。

2. 探究糖类:让学生分析食物中的糖类含量,了解糖类的来源和作用。

3. 探究蛋白质:让学生分析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了解蛋白质的来源和作用。

4. 探究氨基酸:让学生了解氨基酸的种类、作用和食物来源。

5. 小组讨论:探讨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6.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基本概念的理解。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蛋白质氨基酸》公开课教案-新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蛋白质氨基酸》公开课教案-新版

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五课时《蛋白质氨基酸》【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知道蛋白质的生理作用;2、了解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蛋白质性质的探究,认识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加生活常识;2、通过蛋白质的学习,提高对“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的认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蛋白质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2、感受生命的复杂、脆弱,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教学重点】蛋白质的性质【教学难点】辨析盐析与变性过程【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教学过程】板书:蛋白质氨基酸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蛋白质。

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

像动物的肌肉、血液、人体中的酶、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以及引起疾病的细菌和病毒等都含有蛋白质。

一切重要的生命现象和生理机能都与蛋白质密切相关。

蛋白质在希腊文Proteios的意思是“第一”,即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石。

也就是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现在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共同了解蛋白质的强大功能。

多媒体播放:蛋白质的功能讲述:蛋白质是由C、H、O、N、S等元素组成。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从几万到几千万。

因此,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板书:一、蛋白质的组成:C、H、O、N 高分子讲述:蛋白质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特别是婴幼儿需要补充大量的蛋白质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成年人一天要摄入60~80g蛋白质。

鱼类、鸡蛋、乳制品都是优质的高蛋白食物。

PPT展示:鱼类、鸡蛋、乳制品图片讲解:通过视频我们了解到蛋白质确实是维持我们正常生命活动的大功臣。

那么,同学们动脑思考蛋白质是否还有其他的功能?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利用蛋白质进行解毒。

譬如,用鸡蛋清或者牛奶解毒。

这是利用了蛋白质的什么性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通过蛋白质的性质探究来回答这个问题。

板书:二、蛋白质的性质实验一:取1mL鸡蛋清溶液于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振荡至出现沉淀。

《蛋白质与氨基酸》教学案例

《蛋白质与氨基酸》教学案例
惯.
( ) 会 可 以 用 化 学 知 识 改 善 环 境 和 改 善 自己 2体
莲 ・ 鉴 盏 : 监 譬 毒÷ 、 譬 0 筌: 《 整
血 红蛋 白— — 运输 功 能 抗 体~ ・ 疫 和 防御 功能 免 [ 设计意 图] 通过课前 查 阅资料 , : 把课 堂延伸到 课外 , 充分利用现有的丰 富的 网络知识 , 养学 生的 培 自学能力 . 养成终身学 习的 习惯 , 同时 学生上讲 台汇 报 , 学 生一 个 展 示 自我 的平 台 , 获一 种 认 同感. 给 收 [ 实验探究] 分组实验 : 第 一组 :. 1 向鸡 蛋清 的溶 液 中 加人 饱 和 硫 酸 铵 溶 液, 观察 现 象 , 加 入 蒸 馏 水 , 荡 , 察 现 象. 再 振 观 2 向鸡 蛋 清 的 溶 液 中加 入 稀 硫 酸 , 察 现 象 , . 观 再 加入蒸馏水 , 荡 , 察现象. 振 观
教 学经纬
《 白质 与氨基酸》 蛋 教学案例
浙 江永嘉县 罗浮 中学 (2 15 马海云 3 50 )


教 学理 念
新 课 程 的 基 本理 念 之 一 是 , 学 生 已 有 的 经 验 和 从
的 居室 环 境 . 三 、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将要 经 历 的社 会 生 活 实 际 出发 , 助 学 生 了解 化 学 与 帮 人类 生 活 的密 切 关 系 , 注人 类 面临 的 与 化 学 相 关 的 关 社会 问题 , 着眼 于 培 养 2 世 纪 公 民 的科 学 素 养 的 目 1
美 鉴盛 : 鬣 爻 盘 差 娄 强‘ 丢 釜墨
由于该调查活动安排在暑假进行 , 教师一 定要强
调学 生 在 调 查 过 程 中 要 文 明 礼 貌 , 出 时 要 注 意 安 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单元课时5
蛋白质氨基酸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在糖类到蛋白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从表层到内部,从维持生命到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复杂、脆弱,激发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2.在实验中掌握蛋白质的性质,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其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蛋白质的特征反应、辨析盐析与变性过程。

三、设计思路
抓住蛋白质、氨基酸是生命基础物质这一契机,在学生收集与蛋白质、氨基酸等有关的生命物质的过程中,充分感悟到生命的价值。

针对易于理解的相关知识,可由“学生教师”讲解,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介绍了油脂和糖类,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蛋白质和氨基酸。

[投影]蛋白质的存在: (PPT2,3,4,5)
蛋白质细胞: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
动物
植物:种子中具有丰富的蛋白质
肌肉
皮肤
发、毛


[自主学习1]蛋白质的应用并填空(PPT6,7,8)蛋白质对人类的营养作用及其原理: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成年人每天大约要摄取蛋白质,才能满足生理需要,保证身体健康。

人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在胃液中的和胰液中的的作用下,经过水解生成。

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后,重新结合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

人体内各种组织的蛋白质也是不断地分解,最后主要生成,排出体外。

[探究实验]
学生分组做教材《苏教版·化学2》第73页的[实验1]和[实验2],探究蛋白质的性质。

并填写如下“表3-7蛋白质的性质实验”。

[问题探究]
通过上述实验,你对蛋白质的性质有什么认识
[自主学习2](PPT9,10,11,12)
鸡蛋白、大豆蛋白等蛋白质水,在这些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
溶液[如(NH
4)
2
SO
4
溶液、Na
2
SO
4
溶液等],可使蛋白质的降低而析出。

如果由于某种条件使蛋白质的化学组成或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它的生理功能也会。

在的作用下,
蛋白质的性质会并发生(即发生),失去生理功能。

[交流与讨论]
你能说明下列现象或原理吗
(1)向豆浆、牛奶中加入浓食盐水会发生什么现象
(2)75%的乙醇溶液可以消毒,福尔马林可用于浸制动物标本,高温和紫外线可以杀菌。

为什么
[观察与思考]
1.学生阅读教材《苏教版·化学2》第78页的『观察与思考』,分析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在结构上的特点。

2.展示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分子球棍模型的Flash动画。

[自主学习3](PPT13,14,15,16)
氨基酸分子中均含有(结构简式)和(结构简式)原子团。

α-氨基酸分子中氨基连在离最近的碳原子上。

在一定条件下氨基酸分子间能发生反应,合成更复杂的化合物(),构成。

人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在体内先水解生成各种,生成的不同种类的,能以不同的数目和顺序彼此结合,构成人体组织所需要的。

蛋白质的结构非常复杂,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合成,进一步探究生命现象,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拓展视野]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苏教版·化学2》第78页的『拓展视野』“酶”
[复习整理1]
实验内
实验现象特征反应

油脂
葡萄糖
淀粉
蛋白质
[复习整理2]
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

列表比较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物质糖类油脂蛋白质水解条件
水解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