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知识树
语文知识树

“语文知识树”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魏书生老师有感于当时语文教育考题泛滥、教学缺乏序列的现状,引导学生画出来的。
它的由来主要基于语文课的两个特点:“第一,每篇课文,即使是最浅显的课文,人们都能够围绕它设计出成千上万道考试题。
第二,每篇课文,即使是千古名篇,讲课时你缺了课,只要基础好,期末或升学考试,成绩照样优秀。
”[1]从第二个特点,魏书生老师看到了“语文学科知识也有规律,也有稳定的结构方式”。
[2]掌握了这些规律,考试时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学生就可以不做大量的习题了。
基于此,1979年,魏书生老师开始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结构图,经过讨论,他们选择了树式结构,并通读了初中的六册语文教材,画出了“语文知识树”。
虽然在画的过程中意见众多,但最终从大的方面基本确定为4部分22项131个知识点:4部分依次为“文言文知识”、“基础知识”、“阅读与写作”和“文学常识”。
“文言文知识”具体包括“实词”、“虚词”、“字”和“句式”4项;“基础知识”包括“文字”、“句子”、“修辞”、“标点”、“语音”、“词汇”、“语法”和“逻辑”8项;“阅读与写作”包括“中心”、“结构”、“语言”、“材料”、“表达”和“体裁”6项;“文学常识”包括“古代”、“现代”、“当代”和“外国”4项。
每一项下面又包括众多知识点共131个。
魏书生老师常把“语文知识树”比作地图,有了地图就能明确目标,选择最佳路线,可以少走弯路,而且在教学中运用也有较大的可行性。
在教学中,师生可以按“知识树”的体系去安排进度。
每讲一点知识,让学生懂得每次学到的知识处于整体的什么位置,与邻近的知识点有何区别和联系。
此外,在魏书生老师的六步课堂教学法的“自结”阶段,他总是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并把所学知识纳入到“语文知识树”中去。
再有,在“学法指导”中,他非常重视复习、检测的过程,他强调复习一定要联系自己的实际,不会什么复习什么,全班同学一般不集体复习什么知识,而是每个同学根据“语文知识树”的内容自行安排。
第10课 《阿长与山海经》(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五四制)

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设计二:摆“龙门阵”,开“阿长"故事会
1.通读课பைடு நூலகம்,熟悉内容要点。
2.用“‖”划分段落层次,演讲其中的一个故事。 提示:(1-2段)“阿长”这个称呼的由来。(3-5段)阿长喜絮说、竖手指、 告状、睡相不好。(6-12段)阿长懂得许多规矩(“道理”)。(13-18段) 阿长对“我”讲“长毛”。(19-29段)阿长给“我”买《山海经》。(30、 31段)“我”愿阿长的魂灵在地母怀里永安。
10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部编版七年级第二学期
晓月初上
整体感知
1926年间,鲁迅先生在《莽原》杂志陆续发表了十篇回忆故乡的“人”和 “事”的散文。后来,他将这些散文重新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 记》,结集为《朝花夕拾》。鲁迅写对故乡、童年、故人的回忆,笔调温 情委婉,《阿长与(山海经)》尤其如此。阅读这篇课文,从题目人手, 明确主要的“人”和“事”,可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全篇的结构。童年的 “我”对阿长情感态度的起伏变化,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中年的“我”通 过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既刻画了阿长好事粗俗、迷信可笑的一面,又凸 显了她朴实善良、仁厚慈爱的天性,同时表达了成年后的作者对阿长既同 情又愧疚、既感激又思念的复杂感情。
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
1.熟练讲述阿长的故事,分析作者运用详略法安排写作材料的妙处。
2.抓住课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我”心中的《山海经》、阿长口 中的“三哼经”
第一课时
活动设计
▲活动设计一:绘制“鲁迅”知识树
1.查阅关于鲁迅的文学常识。 2.以作家、作品为主要分支画一棵“鲁迅”知识树。 3.提示: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 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他 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 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且介亭杂文华盖集《而已集)等。1926年3月18日, 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 但又受到守旧势力的排挤,作者借回忆少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于是写出 了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本文就是其中一篇,回忆了童年时期自己与阿长 相处的一段生活。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总结复习单元总结复习知识树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知识树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知识树一、单元学习目标:1、品尝、赏析生动形象的语言。
2、侧重朗诵训练。
3、培育崇敬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要点难点:品尝、赏析生动形象的语言是本单元的学习要点,要点是指引学生如何去朗读,去赏析,以获取悉识和美的享受。
经过优异的文学作品,增添知识,陶冶情操,培育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语文教课的目的之一,也是本单元的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指引学生认识中国现代国情(如五四运动、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培育学生热爱祖国河山和语言文化的爱国主义情操;仔细剖析,仔细推测课文中的出色段落和要点词句,以使学生充足领会到汉语言丰富、优美的表现力,饶有兴趣地锻炼运用语言的能力,持续侧重朗诵训练,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感情,经过频频朗诵自行领悟文意,培育语感。
要指引和鼓舞学生说出对课文的整体感觉,经过师生互动、沟通,进一步掌握课文内容。
不难看出,这些要求兼备到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感情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并且对上一学期第三单元的学习要求进行了必需的螺旋式频频。
三、本单元教材剖析:经过优异的文学作品,增添知识,陶冶情操,培育崇敬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语文教课的目的之一。
本单元以祖国为主题,编选了五篇不一样体裁的文学作品,从各个不一样的角度,表现不同时代、不一样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美好情操。
它们分别是现代诗《黄河颂》、抒怀散文《土地的誓词》、杂文《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公民》、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和古代诗歌《木兰诗》。
编者在编选上述课文时,不单考虑了文章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的健康、优美,并且充足考虑了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程度、学习兴趣与接受能力。
比方《黄河颂》固然是一首抒怀诗,但语言浅易,感情明亮,有一些表现手法与修辞方式,如直抒胸臆、呼告、比喻等,不单容易理解,联合举例还能够让学生模拟运用。
又如《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公民》,这是一篇杂文,它篇幅短小,不足千字,以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历史前行过程,说理形象,激励人心。
苏教版初中语文知识树

1、情节及主题 2、艺术构思 3、描写方法
1、人物的生存 环境及命运 2、景物特色 3、精彩段落
1、丰收成灾 2、小说主题 3、人物语言
故
乡 九 上 第 二 单 元
1、组合材料 2、写作手法 3、人生感悟
1、人生信念 2、写作特色 3、白描和拟人 手法
松鼠 松树金龟子 国宝—大熊猫 黔之驴
第四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动物世
三个太阳 录音新闻 “神舟”五号飞船 航天员出征记 新闻两篇
童年趣事
第一单元
建筑艺 术 七 年 级 下 册 知 识 树
界
第五单元
信息传播
第六单元
人物风采 诗词拔萃
毛泽东词两首 古代诗词三首 现代诗两首 歌词三首
藤野先生 我的母亲 我的第一本书 列夫· 托尔斯 泰 再塑生命
1、语言特色 2、作者情感
1、民族文化 2、文章结构 3、品味语言
1、作者情感 2、品味细节 3、风俗人情
1、人物形象 2、语言特色
吆 喝
云南的歌会 八 下 第 四 单 元
1、作品特点 2、对比、反问 3、精神内涵
1、忧患意识 2、激发想象力 3、环保意识
1、课文的启示 2、激发学生 的探究意识
1、关爱动物 2、文章主旨 3、作者感情 1、培养想象力 2、多角度理解 拓展思维
第二单元 第一单元
长征之歌
爱国情怀 至爱至 情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江山多 娇 第五单元 人与环境
第六单元
八 年 级 上 册 知 识 树
高新科技
《曹贵论战》 《藤野先生》 《生命与和平相爱》 《热爱生命》 《享受生活》 《邹忌讽齐王纳谏》 《送行》 《给我的孩子们》 《孟子二章》 《愚公移山》 《台阶》 《乌兰河传(节 《出师表》 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知识结构树状图

能说出作者抢柳叶儿和吃柳叶儿“乐”的内涵
能说出文中部分词句所蕴含的作者感情
《我们家的男子汉》
能根据文章说出“男子汉”的性格特征
学习按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
《两小儿辩日》
能识记常用古汉语字词句解释,掌握部分实虚词
体会“人无完人”的道理
七年级(下)第二单元重难点知识树
单元教学目标:
能说出作者在文中所叙写的事情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
能够记叙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并能结合所写文章内容,分清线索(明线,暗线)。
能通过了解他人的成长足迹,结合自身实际,明白生活的道理。
重点研读、揣摩。学会赏析含义深刻且富于情感的精彩语句,了解作者味书屋》
分条概括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语言简练)
了解并且掌握写景状物的方法
能生动复述美女蛇的故事
学会赏析文中捕鸟动词。
《月迹》
了解并掌握借景抒情的方法
能说出作者通过寻找月迹所要表达的感情
《三颗枸杞豆》
细读全文,能概括作者转变的原因
学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重要写作手法
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
统编版1-9年级语文体系知识树整理PPT

修辞 作用
比喻 拟人 对偶 夸张 排比 设问 反问
生动具体 形象的表 现事物的
特性
增强语言 节奏感强 的生动和 有音乐美 形象性
突出事物 的本质特 征加强渲
染力
加强文章 气势加重 感情表达
设置悬念 引人注意 启发思考
加强语气 增强文章 表达效果
推敲句子 的含义
理解词句
结合语境辨 析词语的含义
揭示中心
第一时间积累和加工) • 4、语文能力就是生活能力——学习语文要为学生终身的学习、生活、工作奠定基础。
注 释
句 式
阅读
基础知识
记
叙 文
说 明
文
议 论
文
诗
诗
歌
词 文
学
文 言
常 识
文
记叙文 议论文 应用文 说明文
阅 读
写
表达
作
修辞
现
代
标句
点子
文
拼 基础知识 音
短 语词
汇
文 字
知 识 点
考点类型
案例 涉及内容
有的记叙文有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阅读时 应认真揣摩,理清思路。
详略安排
详略安排是为文章的中心服务的
突出中心---- 详写 有关中心---- 略写 无关中心---- 不写
我是梅老师,我专注于中小学语文教育
微信扫码关注和推荐梅语文、梅学堂,获取更多免费好资源 您的支持,是我们努力的动力!
中学语文体系知识树
安排结构 语言表达
构思写法
设置悬念 托物言志 欲扬先抑 开门见山 首尾呼应 以小见大 联想想象
描写人物
抓住人物特征 精选典型事例 运用描写方法 要求具体形象生动
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总结复习知识树

七年级语文(下)语文第二单元重难点知识树
单元教课目的:
能说出作者在可以记述令自己印象能经过认识别人要点研读、推测。
文中所叙写的深刻的人和事,并能结的成长踪迹,联合学会赏析含义深
事情以及所要合所写文章内容,分清自己实质,理解生刻且富于感情的
表达的感情。
活的道理。
出色语句,认识作
线索(明线,暗线)。
者表情达意的手
法,提升语言感觉
的能力。
单元剖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分条归纳作者少认识而且掌握写能生动复述美女学会赏析文中捕
年时代的生活经景状物的方法蛇的故事鸟动词。
历(语言精练)
《月迹》
认识并掌握借景抒怀的方法能说出作者经过找寻月迹所要表达的
感情
《三颗枸杞豆》
细读全文,能归纳作者转学会正面描绘和侧面描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
变的原由写相联合的重要写作手
法
《柳叶儿》
能说出作者抢柳叶儿和吃柳叶儿“乐”能说出文中部分词句所包含的作者感
的内涵情
《我们家的男子汉》
能依据文章说出“男子汉”的性格特色学习按人物性格特色分类组织安排材
料的方法
《两小儿辩日》
能识记常用古汉语字词句解说,掌握部领会“人无完人”的道理
分实虚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知识树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知识树第二单元爱国情怀《黄河颂》现代诗歌光末然《最后一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土地的誓言》《木兰诗》小说都德散文李大钊散文端木蕻良古代诗歌郭茂倩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
实写与虚写相结合客观与主观相融合本文叙述了一所学校内的师生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
紧紧围绕中心选材,以小见大的写法。
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奉献的道理。
比喻说理,层层推进。
步步深入,较强说服力。
运用景物组成一个又一个的画面,表达了饱满、深沉的情怀。
运用呼告、排比的修辞方法造成强烈语势。
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细腻的心理刻画塑造人物形象结构上详略得当六、黄河颂《黄河颂》朗诵词英雄气魄民族精神伟大坚强唱出赞歌要歌颂黄河歌词望望黄河滚滚惊涛澎湃浊流宛转中原大地奔向东南万丈狂澜九曲连环劈成两面势不可挡颂颂民族的摇篮民族的屏障千万条臂膀条理分明英雄儿女学习榜样伟大坚强直抒胸1/ 4臆奋斗的精神不屈的意志光末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
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
歌词《五月的鲜花》,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
七、最后一课《最后一课》上学途中故事序幕上课之前故事开端上课经过故事发展下课之时故事高潮结局路上见闻心理活动平时喧闹先生温和镇上的人安安静静绿色礼服都很忧愁我的懊悔心理老师的自责和批评法语最美最明白精确专心上习字课的情形我对老师的理解同情严肃气氛脸色惨白全身力量哽住了呆在那儿都德:19 世纪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
世纪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
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人类历史道路民族生命进程人类历史生活中华民族史路中华民族精神艰难国运雄健精神壮美趣味雄健国民以情行文以理服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分条概括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语言简练)
了解并且掌握写景状物的方法
能生动复述美女蛇的故事
学会赏析文中捕鸟动词。
《月迹》
了解并掌握借景抒情的方法
能说出作者者转变的原因
学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重要写作手法
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
七年级语文(下)语文第二单元重难点知识树
单元教学目标:
能说出作者在文中所叙写的事情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
能够记叙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并能结合所写文章内容,分清线索(明线,暗线)。
能通过了解他人的成长足迹,结合自身实际,明白生活的道理。
重点研读、揣摩。学会赏析含义深刻且富于情感的精彩语句,了解作者表情达意的手法,提高语言感受的能力。
《柳叶儿》
能说出作者抢柳叶儿和吃柳叶儿“乐”的内涵
能说出文中部分词句所蕴含的作者感情
《我们家的男子汉》
能根据文章说出“男子汉”的性格特征
学习按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
《两小儿辩日》
能识记常用古汉语字词句解释,掌握部分实虚词
体会“人无完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