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知识清单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知识点总结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一、民主1.出处:《尚书》2.价值追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3.民主道路决定因素:具体国情二、社会主义民主1.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2.根本目的:实现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3.特点: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4.作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用国家繁荣富强。
5.有效形式和独特优势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
其中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6.民主制度的实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三、公民参与民主生活1.必要性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2.条件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3.实现形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4.要求①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分析判断能力,②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③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④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5.公民增强民主意识的必要性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6.增强公民意识的方法①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
②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③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④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7.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①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②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1.选择法治道路的必要性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②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知识点总结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民主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实现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
(1)是种新型的民主,从中国社会生长出来,是有生命力的。
(2)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4)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目的是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1)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2)协商民主,决策时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1)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2)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3)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也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
(1)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2)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3)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要具有社会贵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分析判断能力,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
(1)要自觉遵守宪法;(2)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3)要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增强民主意识。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知识清单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知识清单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清单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第1课时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1.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生命力。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洽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3.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1)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2)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4.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的内容主要有哪些?(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4)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第2课时参与民主生活1.我国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1)民主选举:①地位: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②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要求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2)民主决策①地位: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②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③形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等。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知识提纲

①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的管理,人们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②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是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6.★★法治政府的要求:P51-53
①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正确行使权力。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对社会、国家好】
7.★★★公民增强民主意识、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P41(怎么做?)
①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②参与民主生活,要求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不断增强分析判断能力,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
5.★★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补充)
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③通过电视、众号等新媒体反映情况。
6.★为什么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P33
①P28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人民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现代化、没有民族复兴。(总)
(二)法治政府(5人民与政府的关系即为什么再结合1 + 6要求即怎么做)
(三)法治社会(7怎么做也可用于法治国家+8法治和德治)
1.★★法治的意义 (为什么要建设法治国家、依法治国?)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对个人)P45
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民主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实现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
(1)是种新型的民主,从中国社会生长出来,是有生命力的。
(2)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4)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目的是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1)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协商民主,决策时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3)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监督权关及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防止权力滥用,也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
(1)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2)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3)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要具有社会贵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分析判断能力,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
(1)要自觉遵守宪法;(2)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3)要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增强民主意识。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2单元《民主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2单元《民主与法治》知识点归纳1.社会主义民主知识点(1)特点: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2)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3)形式:选举民主、协商民主(4)特有形式和独有优势:协商民主(5)真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6)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7)目的: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2.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意义?(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有利于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3.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4.公民应如何参与民主生活?①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②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③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5.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题目是为什么+法时,即答以下几点)(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特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2)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3)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4)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5)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6.如何建设法治中国?(题目是怎么做+法时,即答以下几点)(1)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十六字方针)(2)加强法治宣传,在全社会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氛围(宣传)(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4)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积极参与,献言献策,主动监督(5)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民主化(6)实行良法之治和善治(需知道这是法治的两个要求)(7)防止政府工作人员权力滥用,维护人民权力(防滥维权)(8)走中特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题目问为什么要民主监督?为什么要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与民主决策的重要性)时也答以上几点但需加上有利于)7.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禁止皆可为。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知识点与考点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知识点与考点1. 民主(1)探索2. 新型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1)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目的:实现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新型民主—————旧民主多数人统治少数人—少数人统治多数人(2)表现(特点):人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人民的合理要求得到充分实现,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民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
(3)意义(作用):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4)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既要发展选举民主,又要发展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3. 我国的民主制度:(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2)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独具中国特色,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基础群众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4. 行使民主权利(方式)(1)民主选举: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原则:公开、公平、公正(2)民主决策: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形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3)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意义(作用):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国家而言)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对公民而言)5. 增强民主意识(1)民主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分析判断能力,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人教版 部编 九上道德与法治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部编九上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知识点归纳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人民当家作主2、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有哪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4、人民民主的真谛是什么?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5、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有哪些?①选举民主。
②协商民主。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6、我国体现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有哪些?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7、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主要有哪些?①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②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③民主监督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8、实行民主监督有什么意义?①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②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9、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是什么?或实行民主监督公民应具备哪些素养?①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②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③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④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10、我们应如何增强自己的民主意识?①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②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