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成语惯用语大全

合集下载

常见的三字俗语_俚语

常见的三字俗语_俚语

常见的三字俗语俗话是民族语言的精华,那么三字俗语又了解多少?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三字俗语,欢迎大家阅读。

三字俗语经典篇落水狗落腰包麻醉剂马大哈马后炮马前卒骂大街买关节卖关子卖人情满堂红慢性病冒尖儿没本事没出息没关系没过关没门儿没头脑没心肝美人计门外汉蒙汗药迷魂汤明摆着摸不准莫须有木头人拿不稳拿不准拿架子闹别扭捏把汗牛脾气扭秧歌怕动弹跑江湖赔钱货碰破头碰头会泼冷水破天荒千里马千里眼前奏曲墙头草敲门砖桥头堡翘尾巴亲骨肉轻骑兵清一色穷骨头穷光棍秋老虎求菩萨热心肠认死理肉中刺孺子牛入头清软刀子软骨头散摊子扫帚星杀手锏煞风景伤和气伤脑筋伤元气上刀山上肝火上轨道上圈套上西天上贼船烧把火生意经实打实势利眼收摊子手头紧手头松梳辫子输一着书生气耍把戏耍笔杆耍贫嘴耍威风耍无赖顺风耳说长短说大话说瞎话说闲话死对头死胡同随大流随风倒抬轿子台柱子探口气掏腰包踢皮球替罪羊剃光头天晓得天字号挑刺儿挑重担铁饭碗铁汉子铁了心铁算盘头皮硬土皇帝拖后腿拖油瓶玩得转万金油伪君子乌纱帽无家教西洋镜吸血鬼瞎操心瞎指挥下毒手下脚料下马威下台阶先行官闲不住现成饭现世宝现世报想不开想当初小便宜小插曲小聪明小动作小儿科小广播小九九小老样小气鬼小意思卸包袱新大陆寻短见压台戏烟幕弹眼中钉演双簧阳关道腰杆粗摇钱树咬舌头药罐子要面子野路子一把手一把抓一刀切一风吹一锅粥一路货一面倒一盘棋一条龙一条心一窝蜂一言堂应声虫硬骨头硬碰硬有板眼三字俗语精选篇当后台当门面当枪头当跳板当尾巴倒插门倒胃口导火线等于零地头蛇点鬼火垫脚石掉份子掉枪花掉书袋吊膀子跌跟头顶梁柱定调子丢包袱丢饭碗丢面子东道主动肝火兜圈子抖包袱独角戏堵漏洞堵窝掏端架子对台戏对胃口耳边风耳朵沉耳朵软二把刀发神经翻白眼翻老账犯牛劲放大炮放空气放口风放冷风放冷箭放冷炮放脸色放卫星飞毛腿费口舌费手脚风凉话风声紧干瞪眼赶潮流赶时髦高帽子高姿态割尾巴刮鼻子刮地皮刮阴风拐弯子怪不得关系户过电影过河卒过曰子旱鸭子喝倒彩喝墨水和稀泥后遗症虎着脸护身符花岗岩花样多划得来话匣子怀鬼胎黄粱梦回老家回马枪回头路活教材活火药库积口德及时雨急性病假面具假斯文架子大见风长见高低见面熟见阎王将一军讲价钱讲空话交白卷交红运揭疮疤揭盖子揭老底解疙瘩借东风金不换金钥匙紧箍咒禁不住近视眼惊弓鸟精灵鬼经风雨九重天酒坛子救世主卷铺盖卡脖子三字俗语最新篇挨烙铁安乐窝熬曰子八股调八面风八面光巴不得拔钉子拔尖儿白费劲摆架子摆擂台摆摊子摆阵势半边天半吊子绊脚石包饺子保护伞宝葫芦暴发户背包袱背时鬼比翼鸟笔杆子闭门羹避风港避风头变口风变色龙变戏法别难过并蒂莲不成器不出息不打眼不大离不倒翁不二价不服气不服软不公道不够格不开眼不老实不不留神不露脸不买账不明白不内行不认账不识相不争气不正派不中用操左卷差不多拆墙角掺沙子尝辣椒唱反调唱高调唱老调吵窝子车轮战扯后腿撑门面成气侯吃包子吃不开吃不消吃不准吃得开吃豆腐吃独食吃老本吃排骨吃甜头吃现成吃鸭蛋抽懒筋抽冷子丑八怪出岔子出风头出口气出漏洞出门子出气筒出外快出洋相触霉头传声筒串鼻子吹风儿吹鼓手吹冷风刺耳朵催命鬼搭碴儿搭架子打把式打把势打保票打补丁打地盘打疙瘩打官腔打官司打光棍打哈哈打饥荒打江山打交道打烂仗打擂台打埋伏打闷工打闷雷打秋风打算盘打天下打先锋。

多字惯用语及最新3字惯用语

多字惯用语及最新3字惯用语

常见惯用语八竿子打不着: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

饱汉不知饿汉饥: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

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告诫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等时,不要孤注一掷,要多留几条后路。

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与“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近似;也有遇到困境后应有所变通,不要固执一种选择。

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办事情。

唱白脸:(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

)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刻薄的态度。

唱对台戏: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反的行动,或有意搞垮对方。

唱高调: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说得好听而不去行动。

唱空城计:比喻掩饰自己的力量空虚、骗过对方的方法;比喻某单位的人员全部或大部分不在;形容肚子饿。

唱主角:比喻担负主要人物或在某方面起主导作用。

炒鱿鱼: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比喻解雇、撤职。

撑场面:指维护表面的排场;维护体面。

吃不了兜着走:比喻某人行为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

吃错药:比喻说话办事有违常理。

吃小灶:比喻享受到特殊照顾。

丑媳妇早晚要见公婆:比喻不好的东西迟早要让人知道。

穿小鞋:比喻暗中报复人,刁难人。

闯红灯:比喻超越规则办事。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一条路走不通,还可以走另一条路;不把自己局限于某一个目标。

打官腔:指说些官场上的辞令、口吻,或用冠冕堂皇的话来应付、推托或责难别人。

打水漂:比喻白白投入而没有收获。

打退堂鼓:比喻办事中途退缩。

打小报告:比喻背着当事人向上级告发其隐私(通常含贬义)。

打预防针:比喻提前打招呼,做好思想准备,以防患于未然。

打圆场:调解纠纷,缓和矛盾。

大气候:比喻出现在较大范围的某种整治、经济形式或思潮。

大水冲了龙王庙:比喻自家人损害自家人。

当面鼓对面锣:比喻面对面的谈判或交换意见。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比喻按实际情况办事。

常用三字习用语[最新]

常用三字习用语[最新]

常用三字惯用语泼冷水:挫伤人的积极性或让人清醒唱对台戏: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反的行动,或有意搞垮对方。

台柱子:比喻集体中的骨干或戏中的主要演员。

唱高调: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说得好听而不去行动。

炮筒子:指性情急躁或心直口快的人狗腿子:指坏人的帮凶。

应声虫:随声附和的人糊涂虫:不明事理的人睁眼瞎:目不识丁的人眼中钉:令人痛恨的人铁公鸡:吝啬钱财的人软骨头:没有骨气的人出气筒:无故受气的人书呆子:只知死读书的人和事佬:无原则调和的人小广播:传播小道消息的人地头蛇:在当地恃势称霸的人笑面虎:外表善良,心地凶狠的人墙头草:立场不坚定,左右摇摆的人二流子: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马后炮:事后才提出办法或意见的人万金油:什么都做,但什么都不擅长的人吃错药:比喻说话办事有违常理。

吃小灶:比喻享受到特殊照顾。

穿小鞋:比喻暗中报复人,刁难人。

打水漂:比喻白白投入而没有收获。

打退堂鼓:比喻办事中途退缩。

豆腐渣:形容质量低。

交学费:泛指为某项事业付出金钱或其他代价。

露馅儿:比喻暴露了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情。

磨洋工:指工作时拖延时间,懒散拖沓tà纸老虎:比喻外表强大凶狠,而实际空虚无力的人。

半吊子:比喻不明事理,言行冒失或办事有始无终的人。

也指知识不丰富或技术不熟练的人。

半瓶醋:比喻知识或技能有限的人。

包打听:指好打听消息或知道消息多的人。

出气包:比喻被人用来发泄怨气的人。

传声筒:比喻毫无主见,只会重复别人话的人。

安乐窝:安逸的生活环境或小巧、温暖、舒适的处所或房间白骨精:比喻阴险毒辣的坏人。

白日梦: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幻想。

白眼狼:比喻忘恩负义的人。

绊脚石: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保护伞:比喻可以起保护作用的有威慑性的力量或有权势的人。

抱佛脚:原来比喻平时没有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来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放空气:故意制造某种气氛(贬义)鬼把戏:阴险的手段或政策。

鬼门关:迷信传说中的阴阳交界的关口,比喻凶险的地方。

三个字的成语

三个字的成语

三个字的成语三个字的成语大全成语是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三个字的成语大全,欢迎大家阅读!三个字的成语篇11、东道主: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2、落汤鸡:比喻落水或浑身湿透的人。

3、马后炮:象棋术语。

比喻不及时的举动。

4、满堂红:比喻各方面都取得好成绩或到处都很兴旺。

5、满天飞:形容到处都是。

6、冒失鬼:言语、举动鲁莽、轻率的人。

7、每事问:每件事都要询问。

指凡事都要作进一步的调查。

8、门外汉:指外行人。

9、闷葫芦:比喻很难猜透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

10、迷魂汤:比喻迷惑人的语言或行为。

11、忘年交:指不拘岁数、辈分有差距,但友情及交情很深厚,思想相似的朋友。

多指老人和年轻人之间的友情。

12、眼中钉:比喻心中最厌恶、最痛恨的人。

13、意中人:心意相知的友人,多指心中所眷恋的人。

14、壁上观:比喻坐观胜负而不帮助任何一方。

15、不二门:不二法门的简称,原指得道的唯一门径。

现用来比喻独一无二的方法或门径。

16、步后尘:后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

指跟在别人后面追随模仿。

17、长舌妇:好进谗言的妇人。

18、风马牛:即风马牛不相及,指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19、黄粱梦:比喻虚幻不实的事和欲望的破灭犹如一梦。

20、东窗计:指谋害忠良的阴谋诡计。

21、九回肠:形容回环往复的忧思。

22、打秋风:指假借各种名义向人家索取财物,或依仗与权势有某种关系,招摇撞骗,收收贿赂。

23、败家子:指任意挥霍家产的不成器的子弟或任意浪费国家财物的人。

24、半吊子:肤浅的人。

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25、绊脚石: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26、唱反调:发表完全对立的言论;采取对立的举措。

27、表面光:表面上光洁,形容虚有其表。

28、吃白食:白吃别人的饭,光吃饭不工作,吃东西不付钱,也指不务正业专靠讹诈为生。

29、丑八怪:相貌丑陋的人。

100个三字成语大全及解释_简单有深意的三字成语

100个三字成语大全及解释_简单有深意的三字成语

100个三字成语大全及解释_简单有深意的三字成语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不同的成语可以共同相容某一事物或人。

在学习成语的过程中,三字成语大全及解释你知道哪些?今天小编分享一些有关100个三字成语大全及解释_简单有深意的三字成语,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字成语及解释:1--闭门羹: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2--一人敌:指匹夫之勇,止足以敌一人。

3--应声虫:比喻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

4--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

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

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的地位。

5--九回肠:形容回环往复的忧思。

回肠:形容内心焦虑不安。

6--迷魂汤:比喻迷惑人的语言或行为。

7--抱不平: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弱小的一方。

8--紧箍咒: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用来制服孙悟空的咒语,能使孙悟空头上的金箍紧缩,头痛欲裂。

后用来比喻束缚人的东西。

9--碰钉子:指遭到拒绝。

10--不旋踵:来不及转身。

比喻时间极短。

也指不退却。

11--杵臼交:指不计贫贱的交谊。

12--马后炮:象棋术语。

比喻不及时的举动。

13--三家村:指偏僻的小乡村。

14--捋虎须:捋:抚摩。

比喻触犯有权势的人或冒着很大的风险。

15--石尤风:指打头逆风。

16--附骥尾:附着在千里马的尾巴上。

比喻仰仗别人而成名。

常作谦词。

17--虎而冠:冠:把帽子戴在头上。

比喻生性残虐的人。

18--清一色:原指打麻将时由一种花色组成的一副牌。

后比喻全部由同一种成分构成。

19--鸟兽散:形容成群的人象鸟兽逃散一样纷乱地散去(多形容敌人溃逃)。

20--一牛鸣:指牛鸣声可及之地。

比喻距离较近。

同“一牛吼地”。

21--九折臂:九:泛指多次;折:断。

多次折断胳膊,经过反复治疗而熟知医理。

比喻阅历多,经验丰富。

22--满天飞:形容到处都是。

亦作“满空飞”。

23--屋上乌:屋上的乌鸦。

指推爱之所及。

24--闷葫芦:比喻很难猜透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

3个字成语大全

3个字成语大全

3个字成语大全1.长舌妇:好进谗言的妇人。

2.忘年交: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

3.万金油:清凉油。

比喻什么都不精通,但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能应付一气的人。

4.挖墙脚:比喻拆台。

5.拖后腿:比喻牵制、阻挠别人或事物使不得前进。

6.土皇帝:指盘踞一方有势力的人物。

7.土包子:指没有见过大世面的人,如果是说别人,有轻蔑意。

如果是说自己,有自谦意。

8.铁公鸡:比喻极其吝啬的人。

9.太上皇:皇帝之父。

比喻实际上掌握权力、自己不出面而操纵别人进行活动的人。

10.台柱子:剧团里的主要舞台表演演员,比喻集体中挑大梁的人。

11.随大流:顺着多数人说话或办事。

12.死对头: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13.私房话:指夫妻之间所说的不能公开的话。

也泛指私下里说的秘不可宣的话。

14.说大话:夸口说话或言过其实地说话。

15.耍手腕:指为达到预想目的而使用手段。

16.耍贫嘴:没完没了地跟人说废话或玩笑话。

17.耍滑头:指耍弄手段使自己少出力或不担责任。

18.耍花腔:用虚假而动听的话骗人。

19.烧高香:向神佛虔诚烧香,比喻真诚地向人致谢。

20.上西天:死亡的代称。

21.丧门神:指专管死丧哭泣的凶神,比喻给人带来晦气的人。

22.撒丫子:抬腿走开或奔跑,开溜。

23.撒手锏:小说中搏斗时突然用锏投杀敌人的绝招,比喻在危急时拿出看家本领。

24.软骨头:比喻意志薄弱、没有骨气的人,甚至丧失气节的人。

25.软钉子:比喻委婉的回绝或批评。

26.孺子牛:孺子:儿童。

儿童游戏时牵着走的由大人扮成的牛。

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27.肉中刺:比喻最痛恨而急于除掉的东西。

28.热门货:指好销的货。

29.裙带官:靠妻女姊妹等关系而得到的官职。

30.全家福:全家人的合影或指荤的杂烩。

形容全部聚集。

31.秋老虎:指立秋以后仍然十分炎热的天气。

32.穷折腾:翻来覆去地做某事,没有任何效果。

33.翘辫子:清代男人也梳辫子,刽子手杀人时要把辫子提起,翘辫子指杀头。

三字俗语一览表

三字俗语一览表

三字俗语一览表1.开后门:比喻利用职权给予不应有的方便和利益。

2.口头禅:经常挂在口头的词句。

3.扣帽子:对人或事不经过调查研究,就加上现成的的不好的名目。

4.卡脖子:紧要时刻有意刁难。

5.开洋荤:经历某种新奇事情。

6.亮底牌:把底细公布出来。

7.老掉牙:形容事物言论等陈旧过时。

8.老皇历:比喻陈旧过时的规矩。

9.乱弹琴:比喻胡闹或瞎扯。

10.烂摊子:比喻秩序混乱不易收拾整顿的局面或单位。

11.捞稻草:比喻在绝望中作徒劳无益的挣扎,也比喻乘机捞好处。

12.捞世界:指外出闯荡。

13.留尾巴:比喻事情做得不彻底,还留有问题。

14.露马脚:比喻隐蔽的事实真相泄露出来。

15.拉郎配:将意愿并不相同的双方强行捏合16.拉大锯:相互间来回拉扯。

17.驴打滚:越积越多。

18.落汤鸡:形容浑身湿透,像掉在热水里的鸡一样。

19.马大哈:“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的缩略语,指粗心大意的人。

20.马蜂窝:比喻难于对付的人或能引起麻烦和纠纷的事。

21.孺子牛: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

22.印把子:比喻政权。

23.白眼狼:比喻忘恩负义、过河拆桥、恩将仇报的人。

24.墙头草:比喻没有主见、左右摇摆、见风使舵的人。

25.纸老虎:比喻貌似强大、实际虚弱的人或集团。

26.及时雨:比喻在关键时刻能解救危难的人或事。

27.抓辫子:指抓住把柄或错误。

28.冷板凳:比喻因不受重视而担任清闲的职务。

29.千里马:比喻人才。

30.跑龙套: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31.定心丸:比喻能使人情绪安定的东西。

32.耍花枪:比喻卖弄小聪明的欺骗行为。

33.拉清单:比喻结算彼此的恩怨利害。

34.破天荒:比喻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

35.上台阶:比喻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36.笑面虎:比喻外貌和善,内心严厉凶狠的人。

37.地头蛇:比喻凭借当地势力欺压人民的恶霸。

38.老古董:比喻思想陈腐或生活习惯陈旧的人。

39.应声虫:比喻象征胸无主张、随声附和的人。

三字惯用语

三字惯用语

(三字惯用语)1、阿堵物(ā dǔwù)释义:钱的别称,有讽刺意义。

出处:《世说新语》载:西晋的王衍是所谓的“品行高尚”的清谈人士,据说他口里从不提到“钱”字。

他老婆想试探王衍的虚实,趁王衍熟睡之时,叫仆人绕着王衍的床边铺上一大圈钱。

王衍早晨醒来见到床边的钱妨碍他行动。

便叫来仆人说“举却阿堵物”。

举却:拿开。

2、安乐窝(ānlâwō)释义:泛称安逸的住处。

出处:宋•邵雍自号安乐先生,隐居苏门山,名其居为“安乐窝”。

后迁洛阳天津桥南仍用此名。

作《安乐窝中四长吟:“安乐窝中快活人,闲来四物幸相亲:一编诗逸收花月,一部书严惊鬼神,一炷香清冲宇泰,一樽酒美湛天真。

”3、败家子(bàijiāzǐ)释义:指任意挥霍家产的不成器的子弟或任意浪费国家财物的人。

4、半吊子(bàndiàozi)释义: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肤浅的人。

5、半瓶醋(bànpíngcù)释义:比喻对某一门知识只是一知半解却好在人前卖弄的人。

出处:《古今杂剧•无名氏〈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

”6、绊脚石(bànjiǎoshí)释义: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7、抱不平(bào bùpíng)释义: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弱小的一方。

出处:清•李玉《清忠谱•义愤》:“二位相公来得正好,周爷被逮,我们众百姓都抱不平!”8、杯中物(bēizhōngwù )释义:杯子中的东西,指酒。

出处:晋•陶潜《责子》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9、闭门羹(bìmãngēng)释义: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出处:唐•冯贽《云仙杂记》:“史凤,宣城妓也。

待客以等差,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

”10、步后尘(bù hîuchãn)释义:后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字成语惯用语大全成语这种相沿袭用的固定短语,言约意丰,表现力强,是语言园地中的长青树,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深受人们的重视和喜爱。

成语意义上具有整体性,结构上具有凝固性,大多为四个字,也有三个字的。

惯用语是一种习用的固定的词组,既有三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和强烈的修辞色彩。

它通过比喻等方法而获得修辞义。

下面对46个常用的三字成语、惯用语追根溯源,以助大家理解、掌握。

【应声虫】比喻胸无主见,人云亦云,随声附和之人。

有人中年得怪病,每当他说话,腹中就有虫子小声仿效。

几年之后,其声越来越大。

有道士见了大吃一惊,说:“这是应声虫,长久不医治,会殃及妻子儿女。

应该去读医书《本草》,读到应声虫畏惧而不应声的药名,就服用此药。

”此人照办,读至“雷丸”,虫不再应声,于是就服用“雷丸”而治好了怪病。

【拍马屁】比喻不顾客观实际,专门谄媚讨好别人。

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等地,草原辽阔,盛产马匹,而且经常出现宝马良驹。

牧民们常以养得骏马为荣。

有时人们牵着马相遇时,常要拍拍对方马的屁股,摸摸马膘如何,并附带随口夸上几声“好马”,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

起初,人们实事求是。

相沿已久,有的人就一味只说奉承话,把劣马也说成是好马了。

【露马脚】比喻无意中暴露出隐蔽的真相。

据传,明太祖朱元璋年轻时与一位也是平民出身的马姑娘结了婚。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念马氏辅佐有功,封她为明朝的第一位皇后。

当时以“三寸金莲”为美,而马氏却长着一双未经缠过的“大足”。

马氏为自己脚大而深感不安,在人前从来不将脚伸出裙外。

一天,马氏游兴大发,乘坐大轿走上街头。

有大胆者偷瞧,正巧一阵大风将轿帘掀起一角,马氏搁在踏板上的两只大脚赫然入目。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顿时轰动了整个京城。

从此,“马脚”一词流传于世。

【吹牛皮】比喻说大话,夸大其词。

相传,从前黄河上游一带,水急浪恶,难以行舟。

当地人常用牛、羊皮制成筏子渡河。

皮筏由几个牛、羊皮口袋连结而成,使用时用嘴给皮筏充气,于是就有了“吹牛皮”一语。

不用足够的力气,光谈空话,皮筏是吹不起来的。

人们常对光说空话的人说:你有本事就到河边吹牛皮看。

后来,就以“吹牛皮”比喻说大话,夸夸其谈。

【孺子牛】原指甘愿给小孩子当牛的人。

后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孺子:小孩子。

)春秋时齐景公宠爱儿子荼,一次,景公跟儿子游戏,自己口衔绳子当牛,竟被儿子拉动绳子而折断牙齿。

景公死后,大臣依照他的旨意,立公子荼做了国君。

另外几个公子逃往国外。

大臣陈僖子想废掉荼,就暗地里将公子阳生接回国内。

大臣鲍放(鲍子)反对,对陈僖子说:“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左传·哀公六年》)这里用“孺子牛”说齐景公对他的幼儿很宠爱。

鲁迅《自嘲》诗“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用了这个典故而注入了全新的内容,表示他甘为人民大众之牛,表达自己对人民大众的无限忠诚。

【破天荒】旧时文人常用来表示突然得志扬名。

现在用来指从未有过或第一次出现的新鲜事。

出自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四卷:“唐荆州衣冠薮泽,每岁解送举人,多不成名,号日天荒解。

刘蜕舍人以荆解及第,号为‘破天荒’。

”“天荒”本指混沌未开的原始状态。

唐朝年间,荆南地区参加京城会试的考生,很多年竟没有一个考中。

于是人们称荆南地区为“天荒”,把那里的考生称为“天荒解”。

唐宣宗大中四年,荆南考生刘锐终于金榜题名,破了“天荒”。

当时,魏国公崔弦镇守荆南,写信表示祝贺,并赠他70万“破天荒”钱。

刘锐不肯接受崔弦所赠之钱,在给崔弦的回信中说:“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曰天荒。

”【鸿门宴】指不怀好意的宴请或加害客人的宴会。

鸿门:地名,今陕西临潼东北。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至鸿门,谢曰:……”【贱骨头】指不自尊、不知羞耻或不知好歹的人。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9回:“人太生娇俏了,可知心就嫉妒。

凤丫头倒好意待他,他倒这样争锋吃醋的。

可是个贱骨头。

”【苦肉计】故意伤害自己的肉体以骗取敌方信任的计策。

出自元·关汉卿《宽心丸》宽慰别人的话。

【闭门羹】被主人拒之门外或主人不在,对于上门的人叫吃闭门羹。

出自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一:“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

”【打前站】行军或集体出行时先派人到将要停留或到达的地点去办理食宿等事务。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大王即刻到了,洒家是打前站的,你下马饭完也未?”【打擂台】参加摆擂台者的比武。

比喻相互竞赛。

擂台:比武而专设的台子。

出自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那泰安山神州庙,有一等打擂台赌本事的,要与人厮打。

”【半瓶醋】比喻对某一门知识只是一知半解却好在人前卖弄的人。

出自《古今杂剧·无名氏〈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

”【抱不平】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弱小的一方。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气的我只有替平儿打抱不平。

”【不倒翁】形似老人的玩具,上轻下重,扳倒后自己能竖立起来。

现多用于讽刺巧于保持自己地位的人。

出自清·赵翼《陔余丛考》第三十三卷:“儿童嬉戏有不倒翁,糊纸作醉汉状,虚其中而实其底,虽按捺旋不倒也。

”【不成器】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

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

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

出自《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

”【并头莲】并排地长在同一茎上的两朵莲花。

比喻恩爱的夫妻。

又作“并蒂莲”。

蒂:花或瓜果跟茎连接的部分。

出自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池畔分开并蒂莲,可堪间阻又经年。

”【杯中物】杯子中的东西,指酒。

出自晋·陶潜《责子》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出锋头】表现自己,自鸣得意地显示自己比别人行。

又作“出风头”。

出:显露。

出自宋·沈辽《云巢编》:“壮心欲驰步辄跚,试出锋头官已瘝。

”【打圆场】调解纠纷,从中说和,使几方面都能接受,从而使僵局缓和下来。

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一回:“亏得和尚打圆场,好容易才把那女人劝下的,所以同了他来。

”【大手笔】指伟大的著作或大行动。

《晋书·王珣传》:“此当有大手笔事。

”【单相思】男女之间只有单方面的爱恋思慕。

也比喻双方中只有一方有愿望或热情。

出自明·高濂《玉簪记·村郎闹会》:“只见些花落东风点绿苔,佩环声,归仙宅,单相思今空害。

”【东道主】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出自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落汤鸡】比喻落水或浑身湿透的人。

出自明·天然智叟《石头点》第六回:“止子小船身一旺,立勿定,落汤鸡子浴风波。

”【马后炮】象棋术语。

比喻不及时的举动。

出自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三折:“今日军师升帐,大哥须要计较此事,不要做了马后炮,弄的迟了。

”【满堂红】比喻各方面都取得好成绩或到处都很兴旺。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红纸牌儿在当中,点着几对满堂红。

”【满天飞】形容到处都是。

亦作“满空飞”。

出自宋·张元《咏雪》:“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空飞。

”【冒失鬼】言语、举动鲁莽、轻率的人。

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就算我是个冒失鬼,闹了个烟雾尘天,一概不管,甩手走了,你们想想,难道炕上那个黄布包袱我就含含糊糊的丢下不成?”【每事问】每件事都要询问。

指凡事都要作进一步的调查。

出自春秋·鲁·孔丘《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

”【门外汉】指外行人。

出自《五灯会元·天竺证悟法师》:“师举东坡宿东林偈……曰:祗如他道,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若不到此田地,如何有这个消息?庵曰:是门外汉耳。

”【闷葫芦】比喻很难猜透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

出自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好着我沉吟半晌无分诉,这画的是徯幸杀我也闷葫芦”。

【迷魂汤】比喻迷惑人的语言或行为。

出自《全元散曲·点绛唇·赠妓》:“使了些巧心机,那里有真情实意。

迷魂汤滋味美,纸汤瓶热火猥。

”【忘年交】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

同“忘年之好”。

出自《南史·何逊传》:“逊字仲言,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

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

”【眼中钉】比喻心中最厌恶、最痛恨的人。

出自《新五代史·赵在礼传》:“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

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意中人】心意相知的友人,后多指心中所眷恋的人。

出自晋·陶潜《示周祖谢三郎》:“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

”【壁上观】比喻坐观胜负而不帮助任何一方。

壁:营垒。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不二门】指平等而无差异之至道或独一无二的门径、方法。

出自姚合《寄不疑上人》:“是法修行遍,方栖不二门。

”【不成器】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

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

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

出自《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

”【步后尘】后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

指跟在别人后面追随模仿。

出自明屠隆《昙花记讨贼立功》:“副帅好当前队,老夫愿步后尘。

”【长舌妇】好进谗言的妇人。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4卷:“文钱小隙造奇冤:‘都是你这小天杀的,不学好,引这长舌妇开口。

”【风马牛】即风马牛不相及,喻指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左传·僖公四年》记载:“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黄粱梦】唐朝沈既济《枕中记》中记载,卢生在梦中享尽富贵荣华,等到醒来,主人蒸的黄粱还没有成熟,所以称黄粱梦。

比喻虚幻不实的事和欲望的破灭犹如一梦。

【紧箍咒】《西游记》中,观音菩萨传授给唐僧用来制服孙悟空的咒语,后来比喻束缚人的框框。

【九回肠】形容胸间的愁闷、痛苦已到了极点。

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写到:“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

”【杀风景】损伤美好的景致。

比喻败坏兴致。

宋朝苏东坡诗《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见寄》云:“为报年来杀风景,连江梦雨不知春。

”【直如弦】像弓弦一样的正直。

《后汉书·五行志》记载了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

曲如钩,反封侯。

”【闭门羹】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出自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一:“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

【打秋风】指假借各种名义向人家索取财物,或依仗与权势有某种关系,招摇撞骗,收受贿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