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纪元简表

合集下载

中国历代纪元表(全)

中国历代纪元表(全)
雍正(13)
癸卯
1723
高宗(~弘历)
乾隆(60)
丙辰
1736
仁宗(~颙[yóng]琰)
嘉庆(25)
丙辰
1796
宣宗(~旻[mín]宁)
道光(30)
辛巳
1821
文宗(~奕[yì]詝[zhǔ])
咸丰(11)
辛亥
1851
穆宗(~载淳)
同治(13)
壬戌
1862
德宗(~载湉[tián])
光绪(34)
乙亥
1875
中国历代纪元表
干支次序表
01甲子02乙丑03丙寅04丁卯05戊辰06己巳07庚午08辛未09壬申10癸酉
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
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
31甲午32乙未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壬寅40癸卯
丙寅
1506
世宗(~厚熜[cōng])
嘉靖(45)
壬午
1522
穆宗(~载垕[hòu])
隆庆(6)
丁卯
1567
神宗(~翊[yì]钧)
万历(48)
癸酉
1573
光宗(~常洛)
泰昌(1)
庚申(八)
1620
熹宗(~由校)
天启(7)
辛酉
1621
思宗(~由检)
崇祯(17)
戊辰
1628
*建文4年时成祖废除建文年号,改为洪武35年。
~溥仪
宣统(3)
己酉
1909
中华民国(1912——1949)
中华民国(38)

中国历代纪元表

中国历代纪元表

中國歷代紀元表五帝(約前26世紀初~約前22世紀末至約前21世紀初)夏(約前22世紀末至約前21世紀初~約前17世紀初)商(約前17世紀初~約前11世紀)周(約前11世紀~前256)秦[秦帝國(前221~前206)]漢(前206~公元220)三國(220~280)晉(265~420)南北朝(420~589)隋(581~618)唐(618~907)五代(907~960)宋(960~1279)遼[耶律氏](907~1125)金[完顏氏](1115~1234)元[孛儿只斤氏](1206~1368)明(1368~1644)清[愛新覺羅氏](1616~1911)五帝(約前26世紀初~約前22世紀末至約前21世紀初)夏(約前22世紀末至約前21世紀初~約前17世紀初)商(約前17世紀初~約前11世紀)周(約前11世紀~前256)西周、東周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東周(前770~前256)秦[秦帝國(前221~前206)]漢(前206~公元220)西漢、東漢西漢(前206~公元25)東漢(公元25~220)三國(公元220~280)魏、蜀、吳魏(公元220~265)蜀漢(公元221~263)吳(公元222~280)晉(公元265~420)西晉、東晉西晉(公元265~317)東晉(公元317~420)南北朝(公元420~589)南朝:宋、齊、梁、陳北朝:北魏、東魏、北齊、西魏、北周南朝‧宋(公元420~479)梁(公元502~557)陳(公元557~589)北朝‧北魏[拓跋氏,后改元氏](386~534)北齊(公元550~577)西魏(公元535~556)北周(公元557~581)隋(公元581~618)唐(公元618~907)五代(公元907~960)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後梁(公元907~923)後唐(公元923~936)後晉(公元936~947)後漢(公元947~950)後周(公元951~960)宋(公元960~1279)北宋、南宋北宋(公元960~1127)南宋(公元1127~1279)遼[耶律氏](公元907~1125)金[完顏氏](公元1115~1234)元[孛兒只斤氏](公元1206~1368)明(公元1368~1644)清[愛新覺羅氏](公元1616~1911)第11 頁,共11 頁。

中国历代纪元表

中国历代纪元表

中国历代纪元表目录1夏朝2寒朝3啇朝4西周5东周6秦朝7西汉8新朝9赵汉10玄汉11赤眉汉12大成13东汉14蜀汉15曹魏16东吴17西晋18东晋19成汉20前赵21后赵22冉魏23前秦24前燕25前凉26西燕27后秦28后燕29南燕30北燕31大夏32刘宋33齐朝34梁朝35陈朝36西粱37北魏38东魏39西魏40北齐41北周42隋朝43唐朝44武周45后梁46后唐47后晋48后汉49后周50前蜀51桀燕52南汉53南吴54闽国55后蜀56南唐57北汉58辽朝59北宋60西夏61金朝62北辽63南宋64伪齐65元朝66明朝67大顺68南明69大西70清朝71洪宪王朝72冀东防共自治政府73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74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75蒙疆联合自治政府76汪伪国民政府77伪满洲国78中华民国7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王年号结束时间1夏朝启一一太康一一仲康一一少康一一杼 ̄一槐一一芒一一泄一一不降一一扃一一廑一一孔甲一一皋 ̄一发一一履癸一一2寒朝寒促一一3商朝汤一一太丁一一外丙一一中壬一一太甲一一沃丁一一太庚一一小甲一一雍乙一一太戊一一仲丁一一外壬一一河亶甲一一袓乙一一祖辛一一沃甲一一祖丁一一南庚 ̄一阳甲一一盘庚一一小辛一一小乙一一武丁一一祖庚一一祖甲一一廪辛一一武乙一一文丁一一帝乙一一帝辛一一4西周姫发一一姬诵—一姬钊一一姫瑕一一姫满一一姫繁扈一一姫囏一一姫辟方一一姫夑一一姬胡一一姫静一一姫宫涅一一5东周姫平 一一姫林一一姫佗一一姫胡齐一一姫阆一一姬郑一一姫壬一一姫班一一姫瑜 ̄一姫夷一一姫泄心一一姬贵一一姫猛一—姫匄一一姬仁——姫介一一姬去疾一一姬叔一—姫嵬一—姫午——姫骄——姬喜一一姫扁一一姬定一一姫延一一皇帝年号结束时间6秦朝赢政一一胡亥一一7西汉刘邦一一刘盈一一刘恭一一刘弘一一刘恒一一刘启一一刘彻建元前134元光前128元朔前122元狩前116元封前104天汉前96太始前92征和前88后元前86刘弗陵始元前80元凤前74刘贺元平前73刘询本始前69地节前65元康前61五凤前53甘露前49黄龙前48刘奭初光前43永光前38竟宁前32刘骜建始前28河平前24泪朔前20鸿嘉前16元始前8缓和前6刘欣建平前2元寿1刘衎元始6刘婴居摄8初始9 8新朝王莽始建国14天凤20地皇23 9赵汉王郎嗣兴24 10玄汉刘玄更始25 11赤眉汉刘盆子建世27 12大成公孙述龙兴36 13东汉刘秀建武56建武中元58刘庄永平76刘煜建初84元初87章和89刘肇永元105元兴106刘隆延平107刘祐永初114元初120永宁121建元122刘懿延光126刘保永建132阳嘉136永和142汉安144刘炳永嘉146刘缵本初147刘志建和150元嘉153延熹167永康168刘宏建宁172熹平178光和184中平189刘辩光熹189昭宁189刘协永汉189初平194兴平196建安220延康220 14蜀汉刘备章武223刘禅建兴238延熙258景耀263炎兴264 15曹魏曹丕黄初227曹睿太和233青龙237景初240曹寿正始249嘉平254曹髦正元256甘露260曹奂景元264咸 266 16东吴孙权黄武229黄龙232嘉禾238赤乌251太元252神凤252孙亮建兴254太平258孙皓元兴265甘露266宝鼎269建衡272凤凰275天册276天玺277天纪280 17西晋司马炎秦始275咸宁280太康290太熙290司马衷永熙291永平291元康300司马伦建始301司马衷永康301永宁302太安304永安304建武304永兴306光熙307司马炽永嘉313司马邺建兴317 18东晋司马睿建武318大兴322永昌323司马绍大宁326司马衍咸和335咸康343司马岳建元345司马耼永和351升平362司马丕隆和363兴宁366司马奕太和371司马昱咸安373司马曜宁康376太元397司马德宗隆安402义熙419司马德文元熙420 19成汉李雄建兴306晏平310玉衡334李班李期玉恒338李寿汉兴343李势太和346嘉宁349范贲20前赵刘渊永凤309河端310刘和刘聪光兴311唐平315建光316麟嘉318刘粲汉昌318刘曜光初329 21后赵石勒建平333石弘延熙334石虎建武348太宁349石世石遵青龙350石鉴石祇永宁351刘显22冉魏冉闵永兴352冉智23前秦苻健皇始355寿光357苻生永兴359苻坚甘露364苻丕建元385苻登苻崇太安386延初394元光394 24前燕慕容俊元玺357元寿359慕容暐建熙370 25前凉张祚和平363张玄靓太始375张天锡太清376 26西燕慕容冲更始385段随昌平386慕容凯建明386慕容瑶建平386慕容忠建武386慕容永中兴394 27后秦姚苌白雀386建初394姚兴皇初399弘始416姚泓永和417 28后燕慕容详建始397慕容麟延平397兰汗青龙398慕容盛建平398长乐400慕容熙光始406建始407 29南燕慕容德建平405慕容超太上410 30北燕慕容云正始409冯跋太平430冯弘大兴433 31大夏赫连勃勃龙升413凤翔418昌武419真兴425赫连定寿光431 32刘宋刘裕永初423刘义符景平424刘义隆永嘉454刘劭刘骏孝建457大明465刘子业承光465景和465刘彧秦始472秦豫473刘昱元徽477刘淮升明479 33齐朝萧道成建光483萧赜永明494萧昭业隆昌494萧昭文建兴494萧鸾建武498永泰499萧宝卷永元501萧宝融中兴502 34梁朝萧衍天监520普通527大通529中大通535大同546中大同547萧正德萧衍太清550萧纲大宝551萧栋萧绎承圣555萧渊明天成556萧方智绍泰556太平557 35陈朝陈霸先宋定560陈蒨天嘉566天康567陈伯宗光大569陈顼太建583陈叔宝至德587祯明589 36西梁萧詧大定562萧岿天保585萧琮广运587 37北魏拓跋珪登国396皇始398天兴404天赐409拓跋嗣永兴414神瑞416泰常424拓跋焘始光428神鹿432延和435太延440太平真君451正平452拓跋余承平452拓跋濬兴安454兴光455太安460和平466拓跋弘天安467皇兴471元宏延兴476承明477太和500元恪景明504正始508永平512延昌516元诩熙平518神龟520正光525孝昌528元氏武泰528元钊元子攸建义528永安530元晔建明531元恭普泰531元朗中兴532元修太昌532永兴532永熙534 38东魏元善见天平538元象539兴和543武定550 39西魏元宝炬大统552元钦元廓40北齐高洋天保560高殷乾明560高演皇建561高湛太宁562河清565高纬天统570武平576隆化577高恒承光577 41北周宇文觉宇文邕保定566天和573建德578宝政579宇文赟大成579宇文衍大象581大定581 42隋朝杨坚开皇601仁寿605杨广大业617杨侑义宁618杨浩杨侗皇泰619 43唐朝李渊武德627李世民贞观650李治永徽656显庆656龙朔661麟德664乾封666上元674仪凤676调露676永隆680开耀681弘道683李显嗣圣684李旦文明684李显神龙707景龙710李重茂唐隆710李旦景云712延和712太极712李隆基先天713开元742天宝756李享至德758乾元760上元762李豫宝应763广德765永泰766李适建中784兴元785贞元805李诵永贞806李纯元和821李恒长兴825李湛宝历827李昂太和836开成841李炎会昌847李忱大同860李漼乾通874李儇乾符880广明881中和885光启888文德889大顺892景福894乾宁898光化901李缜李晔天复904天祐907 44武周武则天光宅684垂拱685永昌689载初690天授690如意692长寿692证载694证圣695天册万岁695万岁登封696万岁通天696神功697圣历698久初700大足701 45后粱朱温开平911乾化913朱友珪凤历915朱瑱贞明921龙德923 46后唐李庄勖同光926李嗣源天成930长兴934李从厚应顺934李从柯清泰936 47后晋石敬塘天福944石重贵乾祐950 48后汉刘嵩天福947刘承祐乾祐950 49后周柴荣广德960柴宗训50前蜀王建武成910永平915通正916天汉917光天918王衍咸德924咸康925 51桀燕刘守光应天913 52南汉刘䶮乾享925白龙928大有942刘玢光天942刘晟应乾943乾和958刘鋹大宝971 53南吴杨溥顺义927乾贞929太和935天祐937 54闽国王延钧长兴932龙启934永和936王继鹏通天939王延曦永隆945朱文进王延政天德946 55后蜀孟知祥明德937孟昶广政965 56南唐李昇昇元943李璟保大957中兴958后周960建隆963乾德96857北汉刘旻乾祐950刘钧天会973刘继思刘继元广运979 58辽朝耶律阿保机神册922天德926天显938耶律阮天禄951耶律璟应历969耶律贤保守979乾亨983耶律隆绪统和1012开泰1021太平1031耶律宗真景福1032重熙1055耶律洪基清宁1065咸雍1075太康1085太安1095寿昌1101耶律延禧乾统1111天庆1121保大1125 59北宋赵匡胤建隆963乾德968开宝978赵匡义太平兴国984雍熙988端拱990淳化995至道998赵恒咸平1004景德1008大中祥符1017天禧1022乾兴1023赵祯天圣1032明道1034景祐1038康定1041庆历1049皇祐1054至和1056嘉祐1064赵曙治平1068赵顼熙宁1078元丰1085赵煦元祐1094绍圣1098元符1101赵佶建中端国1102崇宁1107大观1111政和1118皇和1119宣和1126赵桓靖康1127 60西夏李元夏显道1033开运1034广运1035大定1037天投1038李谅诈宁国1049天祐垂圣1052福圣承道1056奢都1062拱化1067李秉常乾道1070天赐礼盛国庆1075大安1085天安礼定1086李乾顺天仪治平1096天祐民安1098永安1101贞观1114雍宁1119元德1126正德1134大健1139李仁孝大庆1143人庆1148乾祐1193李纯祐天庆1206李安全应天1209皇建1211李遵项光定1223李德旺乾定1227李睍61金朝完颜阿骨打收国1117天辅1123完颜晟天会1138完颜亶天眷1141皇统1149完颜亮天德1153贞观1156正隆1161完颜雍大定1190完颜璟明昌1196永安1201泰和1209完颜永济大安1212崇庆1213至宁1213完颜珣贞祐1219兴定1222元光1224完颜守绪正大1232开兴1232天兴1234完颜承麟62北辽耶律淳建福1123 63南宋赵构建炎1131绍兴1163赵昚隆兴1165乾道1174淳熙1190赵惇绍熙1195赵扩应元1201嘉泰1205开禧1208嘉定1225赵昀宝庆1228端平1237嘉熙1241淳祐1253宝祐1259开庆1260景庆1265赵禥咸淳1275赵㬎德祐1276赵昰景炎1278赵呙祥兴1279 64伪齐刘豫阜昌1137 65元朝孛尔只斤.忽必烈至元1295孛尔只斤.铁穆耳元贞1297大德1308孛尔只斤.海山至大1314孛尔只斤.爰育黎拔力八达重庆1314延祐1321孛尔只斤.硕德八剌至治1324孛尔只斤.也孙铁木尔泰定1328致和1328孛尔只斤.阿速吉八天顺1328孛尔只斤.图帖睦尔天历1330孛尔只斤.和世㻋孛尔只斤.图帖睦尔至顺1332孛尔只斤.妥懽帖木尔元统1335至元1341至正1368 66明朝朱元璋洪武1399朱允炆建文1403朱棣永乐1425朱高炽洪熙1426朱瞻基宣德1436朱祁镇正统1450朱祁钰景泰1457朱祁镇天顺1465朱见深成化1488朱佑樘弘治1506朱厚照正德1522朱厚熜嘉靖1567朱载坖隆庆1573朱翊钧万历1620朱常洛泰昌1621朱由校天启1628朱由检崇祯1644 67大顺李自成永昌1644 68南明朱由崧弘光1645朱聿键隆武1646朱聿鐭绍武1647朱由榔东武1648永历1684 69大西张献忠大顺1646 70清朝爱新觉罗.福临顺治1662爱新觉罗.玄烨康熙1723爰新觉罗.胤禛雍正1736爰新觉罗.弘历乾隆1796爰新觉罗.颙琰嘉庆1821爱新觉罗.旻宁道光1851爰新觉罗.奕宁咸丰1861爰新觉罗.载淳同治1875爰新觉罗.载湉光绪1909爱新觉罗.溥仪宣统1912 71洪宪王朝袁世凯洪宪191672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一一一73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一一一74中华民国维新政府一一一75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一一一76汪伪国民政府一一一77伪满洲国爰新觉罗.溥仪康德1945 78中华民国一民国194979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一一。

中国历代纪元简表

中国历代纪元简表

中国历代纪元简表中国历代纪元简表中国历史朝代表我历代纪元表中国历史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中国历史朝代表朝代时间原始社会 170 万年前—前 2070 年奴隶社会夏前 2070 年—前 1500 年商前 1500 年—前 1046 年周西周前 1046 年—前 771 年东周春秋前 770 年—前 476 年封建社会战国前 475 年—前 221 年齐楚燕韩赵魏秦秦前 221 年—前 207 年汉西汉(新)前 202—8 年( 8—23 年)东汉 25 —220 年三国魏220 — 265 年蜀 221 —263 年吴222— 280 年西晋 265 —316 年十六国东晋 317 —420 年十六国 304 —439 年南北朝南朝宋420 — 479 年齐479 —502 年梁502 —557 年陈 557 —589 年北朝北魏 386 —534 年东魏 534 —550 年北齐 550 —577 年西魏 535 —557 年北周 557 —581 年隋581 — 618 年唐 618 —907 年五代后梁 907 —923 年后唐 923 —936 年后晋 936 —946 年后汉 947 —950 年后周 951--960年十国 902 —979 年辽916 —1125 年北宋 960 —1127 年南宋 1127 —1279 年西夏 1038 —1227 年金1115 — 1234 年元 1271 — 1368 年明 1368 — 1644 年清(鸦片战争以前)1644— 1840 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1841 — 1912 年中华民国 1912 — 1949 年社会主义社会夏约前 21 世纪——前 16后汉947—— 950世纪十约前 16 世纪——前 11 世商国后周951—— 960纪西周前 11 世纪——前 771十国④902—— 979周东周前 700——前 256宋南宋960—— 1127春秋时代前 770——前 476北宋1127—— 1279战国时代①前 475——前 221辽907—— 1125秦前 221——前 206西夏1032—— 1227汉西汉②前 202——公元 23金1115—— 1234东汉25—— 220元1279—— 1368三魏220—— 265蜀221—— 263国吴229—— 280西晋265—— 316东晋东晋317—— 420十六十六国③304—— 439国宋420—— 479南齐479—— 502朝梁502—— 577南陈577—— 589北北魏386—— 534朝北东魏534—— 550北齐550—— 577朝西魏535—— 557北周557—— 581隋581—— 618唐618—— 907后粱907—— 923后唐923—— 936五代后晋936—— 946明1368—— 1644清1644—— 1911中华民国1912—— 1949附注:①这时期,主要有秦、魏、韩、赵、楚、燕、齐等国②包括王莽时期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建立了农民政权。

中国历代纪元表

中国历代纪元表

附:民无能名曰神靖民则法曰皇 化合神者曰皇德象天地曰帝 德合天者曰帝仁义所往曰王立志及觽曰公执应八方曰侯赏庆刑威曰君 从之成髃曰君扬善赋简曰圣 敬宾厚礼曰圣照临四方曰明 谮诉不行曰明 果虑果远曰明经纬天地曰文 道德博闻曰文 学勤好问曰文 慈惠爱民曰文 愍民惠礼曰文 赐民爵位曰文绥柔士民曰德 谏争不威曰德刚强直理曰武 威强敌德曰武 克定祸乱曰武 刑民克服曰武 夸志多穷曰武安民立政曰成渊源流通曰康 温柔好乐曰康 安乐抚民曰康 合民安乐曰康布德执义曰穆 中情见貌曰穆容仪恭美曰昭 昭德有劳曰昭 圣闻周达曰昭尊号:始皇太祖/高皇帝孝惠皇帝太宗/孝文皇帝孝景皇帝世宗/孝武皇帝孝昭皇帝元宗/孝平皇帝显宗/孝明皇帝孝殇皇帝敬宗/孝顺皇帝恭宗/孝安皇帝肃宗/孝章皇帝穆宗/孝和皇帝世祖/光武皇帝孝哀皇帝中宗/孝宣皇帝高宗/孝元皇帝统宗/孝成皇帝孝冲皇帝孝质皇帝世祖/文皇帝蜀昭烈帝太祖/大皇帝会稽王孝灵皇帝孝献皇帝蜀后主烈祖/明帝邵陵厉公高贵乡公元皇帝威宗/孝桓皇帝景皇帝孝怀皇帝孝愍皇帝康皇帝海西公(废帝)太宗/简文帝孝惠皇帝乌程侯(末帝)世祖/武皇帝中宗/元皇帝肃宗/明皇帝哀皇帝烈宗/孝武皇帝显宗/成皇帝孝宗/穆皇帝恭皇帝高祖/武皇帝营阳王高祖/文皇帝太祖/高皇帝世祖/武皇帝后废为郁林王海陵恭王东昏炀侯和皇帝世祖/孝元皇帝敬皇帝太祖/景皇帝高祖/武皇帝太宗/简文帝世祖/孝武帝太宗/明皇帝烈宗/孝武皇帝安皇帝顺皇帝高宗/明皇帝临海王宣皇帝孝宗/惠哀皇帝世祖/文皇帝太祖/道武皇帝太宗/明元皇帝显祖/献文皇帝高祖/孝文皇帝世祖/太祖皇帝高宗/文成皇帝孝庄皇帝世宗/宣武皇帝肃宗/孝明皇帝烈宗/节闵皇帝安定王显祖/文宣皇帝愍悼肃宗/孝昭皇帝中宗/文皇帝元宗/恭帝孝闵皇帝宣皇帝世祖/杨广恭皇帝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太宗/文武大圣广孝皇帝高祖/武皇帝静皇帝高祖/文皇帝世祖/武成皇帝世宗/显宗/孝武帝孝敬皇帝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代宗/睿文孝武皇帝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则天顺皇后圣神皇帝(在位)/则天大圣皇帝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顺宗/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宣宗/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昭宣光烈孝皇帝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代宗/睿文孝武皇帝德宗/神武孝文皇帝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闵皇帝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隐皇帝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恭皇帝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明大孝皇帝出皇帝高祖/睿文圣武昭肃皇帝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孝恭/懿圣皇帝端宗/裕文昭武愍孝皇帝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世宗/孝和庄宪皇帝穆宗/孝安敬正皇帝兴宗/神圣孝章皇帝景宗/孝成康靖皇帝圣宗/文武大孝宣皇帝太宗/孝武惠文皇帝绍海陵炀王/海陵庶人道宗/仁圣大孝文皇帝熙宗/弘基缵武庄靖孝成皇帝天祚皇帝宣宗/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皇帝哀宗/义宗/敬天德运忠文靖武天圣烈孝庄皇帝睿宗/仁圣景襄皇帝太宗/英文皇帝昭慈皇后定宗/简平皇帝钦淑皇后宪宗/桓肃皇帝武宗/仁惠宣孝皇帝英宗/睿圣文孝皇帝以年号称天顺帝宁宗/冲圣嗣孝皇帝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恭闵惠皇帝仁至孝文皇帝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成宗/钦明广孝皇帝仁宗/圣文钦孝皇帝以应天为“南京”惠宗/顺皇帝宣宗/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文宗/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穆宗/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民曰文 愍民惠礼曰文 赐民爵位曰文服曰武 夸志多穷曰武乐曰康。

中国历代纪元表

中国历代纪元表

中国历代纪元表五帝(约前26世纪初─ 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夏(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 约前17世纪初)商(约前17世纪初─ 约前11世纪)周(约前11世纪─ 前256)秦[ 秦帝国(前221 ─ 前206)]汉 (前206 ─ 公元220)三国(220 ─ 280)晋(265 ─ 420)南北朝(420 ─ 589)隋(581 ─ 618)唐(618 ─ 907)五代(907 ─ 960)宋(960 ─ 1279)辽[耶律氏](907 ─ 1125)金[完颜氏](1115 ─ 1234)元[孛儿只斤氏](1206 ─ 1368)明(1368 ─ 1644)清[爱新觉罗氏](1616 ─ 1911)五帝(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夏(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商(约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注:* 盘庚迁都于殷后,商也称殷。

周(约前11世纪─前256)西周东周西周(约前11世纪─ 前771)东周(前770 ─ 前256)秦 [ 秦帝国(前221 ─前206)]注:周赧王59年乙巳(前256),秦灭周。

自次年(秦昭襄王52年丙午,前255)起至秦王政25年己卯(前222),史家以秦王纪年。

秦王政26年庚辰(前221)完成统一,称始皇帝。

汉 (前206 ─公元220)西汉东汉西汉(前206 ─公元25,)包括王莽(公元9 ─ 23)和更始帝(23 ─ 25)。

东汉(公元25 ─ 220)三国(公元220 ─ 280)魏蜀汉吴魏(公元220 ─ 265)蜀汉(公元221 ─ 263)吴(公元222─ 280)晋(公元 265─ 420)西晋东晋西晋(公元265 ─ 317)东晋(公元317 ─ 420)南北朝(公元420 ─ 589)南朝:宋、齐、梁、陈宋(公元420 ─ 479)齐(公元479 ─ 502)梁(公元502 ─ 557)*有的地区用至6年,**有的地区用至3年。

中国历史纪年表(最详细版)

中国历史纪年表(最详细版)

中国历史纪年表(最详细版)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1600年商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周代公元前770年-公元221年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西汉公元220年-公元280年三国公元265年-公元589年隋朝公元618年-907年唐代公元960年-1279年宋代公元1368年-1644年明朝公元1644年-1911年清朝1911年-1949年中华民国和国共内战1949年-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的商代时期。

商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朝代之一,是中原地区最早的国家之一。

商朝的文明得以保留和发扬,同时也是中国青铜文化的黄金时代。

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是中国的周代时期。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是周代的发展时期。

在这个时期,诸侯推崇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221年,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处于分裂的局面,不同的国家之间互相征服和战争。

这个时期是中国哲学、文化和艺术的黄金时期。

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是中国的秦朝时期。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政权,不仅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也开始了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变法。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是中国的西汉时期。

西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辉煌的朝代,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中国文化的辉煌时期。

公元220年至公元280年,是中国的三国时期。

这个时期是中国的一段非常动荡的时期,因为中国被三个不同的政权所统治,互相征服和战争。

公元265年至公元589年,是中国的隋朝时期。

这个时期推行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政策,比如全国统一货币、单位标准化、改良水利等。

公元618年-907年,是中国的唐朝时期。

这个时期被认为是文化和科学的黄金时期,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之一。

公元960年-1279年,是中国的宋朝时期。

中国历代纪元简表

中国历代纪元简表

中国历代纪元简表中国历代纪元简表中国历史朝代表我历代纪元表中国历史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中国历史朝代表朝代时间原始社会 170万年前—前2070年奴隶社会夏前2070年—前1500年商前1500年—前1046年周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东周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封建社会战国前475年—前221年齐楚燕韩赵魏秦秦前221年—前207年汉西汉(新)前202—8年(8—23年)东汉 25—220年三国魏 220—265年蜀 221—263年吴222—280年西晋 265—316年十六国东晋 317—420年十六国 304—439年南北朝南朝宋 420—479年齐 479—502年梁 502—557年陈 557—589年北朝北魏 386—534年东魏 534—550年北齐 550—577年西魏 535—557年北周 557—581年隋 581—618年唐 618—907年五代后梁 907—923年后唐 923—936年后晋 936—946年后汉 947—950年后周 951--960年十国 902—979年辽 916—1125年北宋 960—1127年南宋 1127—1279年西夏 1038—1227年金 1115—1234年元 1271—1368年明 1368—1644年清(鸦片战争以前)1644—1840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 1841—1912年中华民国 1912—1949年历代纪元表五帝约前26世纪初-约前21世纪初黄帝(前2708-前2597) 前2697-前2597在位颛顼前2513-2435在位帝喾尧舜建虞朝夏朝前2070-前1551共有16代帝王商朝前1551-前1046共有30代帝王前期前1551-前1450 中期前1450-前1300 后期前1300-前1046周朝前1046-前256西周前1046-前771 共有12代帝王东周前770-前256 共有25代帝王另:前770-前476 又可称为春秋前475-221 又可称战国秦朝前221-前207 共有2代皇帝汉朝前206-公元220西汉前206-公元24 共有15代皇帝,其中有一个女皇帝东汉25-220 共有12代皇帝三国220-265魏220-265 共有5代皇帝蜀221-263 共有2代皇帝吴222-280 共有4代皇帝晋朝265-420西晋265-316 共有4代皇帝东晋317-420 共有11代皇帝南北朝420-589南朝宋420-479 共有8代皇帝齐479-502 共有7代皇帝梁502-557 共有4代皇帝陈557-589 共有5代皇帝北朝北魏386-534 共有14代皇帝东魏534-550 共有1代皇帝北齐550-577 共有6代皇帝西魏535-556 共有3代皇帝北周557-581 共有5代皇帝隋朝581-618 共有3代皇帝唐朝618-907 共有23代皇帝,其中有一个女皇帝,并有国号为周五代907-960后梁907-923 共有2代皇帝后唐923-936 共有4代皇帝后晋936-947 共有2代皇帝后汉947-950 共有2代皇帝后周951-960 共有3代皇帝宋朝960-1279北宋960-1127 共有9代皇帝南宋1127-1279 共有9代皇帝元朝1271-1368 共有11代皇帝明朝1368-1644 共有17代皇帝清朝1644-1911 共有11代皇帝中华民国1912-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至今中国历代纪元表五帝(约前26世纪初─ 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夏(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 约前17世纪初)商(约前17世纪初─ 约前11世纪)周(约前11世纪─ 前256)秦 [ 秦帝国(前221 ─ 前206)]汉 (前206 ─ 公元220)三国(220 ─ 280)晋(265 ─ 420)南北朝(420 ─ 589)隋(581 ─ 618)唐(618 ─ 907)五代(907 ─ 960)宋(960 ─ 1279)辽[耶律氏](907 ─ 1125)金[完颜氏](1115 ─ 1234)元[孛儿只斤氏](1206 ─ 1368)明(1368 ─ 1644)清[爱新觉罗氏] (1616 ─ 1911)说明1. 本表从‘五帝’开始,到‘清’为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代纪元简表
说明
1. 本表从‘五帝’开始,到‘清’为止。

2. 我国历史年代,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前,异说颇多,尚无定论,本表对于西周共和元年以前,只列帝王世系。

3. 较小的王朝如‘十六国’、‘十国’附于表后。

4. 各个时代或王朝,详列帝王名号(‘帝号’或‘庙号’,以习惯上常用者为据),年号,元年的干支和公元纪年,以资对照。

(年号后用括号附列使用年数,年中改元时在干支后用数字注出改元的月份)
五帝(约前26世纪初─ 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
夏(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 约前17世纪初)
商(约前17世纪初─ 约前11世纪)
* 盘庚迁都于殷后,商也称殷。

西周(约前11世纪─ 前771)
东周(前770 ─ 前256)
秦 [ 秦帝国(前221 ─ 前206)]
周赧王59年乙巳(前256),秦灭周。

自次年(秦昭襄王52年丙午,前255)起至秦王政25年己卯(前222),史家以秦王纪年。

秦王政26年庚辰(前221)完成统一,称始皇帝。

汉 (前206 ─ 公元220)西汉东汉西汉(前206 ─ 公元25)
东汉(公元25 ─ 220)包括王莽(公元9 ─ 23)和更始帝(23 ─ 25)。

三国(公元220 ─ 280)魏蜀汉吴
魏(公元220 ─ 265)
蜀汉(公元221 ─ 263)
吴(公元222─ 280)
晋(公元265─ 420)西晋东晋西晋(公元265 ─ 317)
南北朝(公元420 ─ 589)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
南朝‧宋(公元420 ─ 479)
齐(公元479 ─ 502)
* 有的地区用至6年。

**有的地区用至3年。

陈(公元557 ─ 589)
北朝‧北魏 [拓跋氏,后改元氏](386 ─ 534)
北魏建国于丙戌(386年)正月,初称代国,至同年四月始改国号为魏,439年灭北凉,统一北方。

东魏(公元534 ─ 550)
北齐(公元550 ─ 577)
西魏(公元535 ─ 556)
北周(公元557 ─ 581)
隋(公元581 ─ 618)
* 辛酉三月丙申朔改元,一作辛酉二月乙未晦改元。

** 始用周正,改永昌元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以十二月为腊月,夏正月为一月。

久视元年十月复用夏正,以正月为十一月,腊月为十二月,一月为正月。

本表在这段期间内干支后面所注的改元月份都是周历,各年号的使用年数也是按照周历的计算方法。

*** 此年九月以后去年号,但称元年。

**** 哀帝即位未改元。

五代(公元907 ─ 960)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后梁(公元907 ─ 923)
后唐(公元923 ─ 936)
后晋(公元936 ─ 947)
* 出帝即位未改元。

后汉(公元947 ─ 950)
* 后汉高祖即位,仍用后晋高祖年号,称天福十二年。

** 隐帝即位未改元。

后周(公元951 ─ 960)
* 世宗、恭帝均未改元。

北宋(公元960 ─ 1127)
南宋(公元1127 ─ 1279)
辽 [耶律氏] (公元907 ─ 1125)
* 辽建国于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8年(一说94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

金 [完颜氏] (公元1115 ─ 1234)
* 熙宗即位未改元。

元 [孛儿只斤氏] (公元1206 ─ 1368)
蒙古孛儿只斤铁木真于1206年建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

* 明宗于己巳(1329)正月即位,以文宗为皇太子。

八月明宗暴死,文宗复位。

明(公元1368 ─ 1644)
*建文4年时成祖废除建文年号,改为洪武35年。

清 [爱新觉罗氏] (公元1616 ─ 1911)
清建国于1616年,初称后金,1636年始改国号为清,1644年入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