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本科)》20年6月作业考核
野生植物保护与森林资源管理考核试卷

2. B
3. D
4. A
5. B
6. C
7. A
8. B
9. D
10. A
11. A
12. A
13. A
14. A
15. B
16. D
17. A
18. B
19. C
20. D
二、多选题
1. ABC
2. ABCD
3. ABC
4. ABC
5. ABCD
6. BCD
7. ABC
8. ABCD
9. ABCD
6.以下哪些活动可能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A.森林旅游
B.木材采伐
C.林下养殖
D.森林火灾
7.以下哪些是我国野生植物保护的主要法律依据?()
A.《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8.以下哪些方法可以有效地管理森林火灾风险?()
2.森林资源管理中,人工造林可以完全替代自然森林。()
3.采集野生植物时,只要不破坏生态环境,就可以随意采集。()
4.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野生植物最有效的措施。()
5.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指无限制地利用森林资源。()
6.所有野生植物都应当得到保护,不受任何形式的破坏。()
7.森林火灾通常是自然因素引起的,与人为因素无关。()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野生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在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迁地保护、开展人工繁殖和限制采集贸易等。
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复习资料

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复习题一、填空题1、植物资源是生物资源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它的开发利用方面来看,它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地域性多用性分散性再生性近缘种化学成分相似性采收利用时间性可栽培性2、植物资源按用途进行分类,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法,吴征镒系统按植物的用途将植物资源分为五大类:食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工业用植物资源保护和改造植物资源植物种质植物资源3、我国资源植物极为丰富,形成我国丰富多彩的植物资源的重要条件是:辽阔的疆域中纬度和大陆东岸地理位置起伏多山的地形土壤多种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4植物体内的油脂主要属于各种脂肪酸甘油酯的混合物,还有少量的非甘油酯类化合物,如粘蛋白淄醇色素蜡维生素磷脂游离酸等。
5、植物化学成分主要的分离纯化方法:结晶法透析法萃取法分馏法沉淀法盐析法透析法层析法6、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是要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和统一。
7、引种驯化是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此工作中须注意以下几点:气候相似论、北种南移比南种北移容易、草本比木本容易。
8、植物纤维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各部分,按其存在的部分不同分为以下类别:韧皮纤维种子纤维果壳纤维木材纤维根纤维叶纤维和茎干纤维。
9、中药的炮制方法有:洗、漂、泡、渍、煅、炒、煨、灸、蒸、煮。
二、名词解释1、芳香油:亦称精油或挥发油,它与植物油不同,主要化学成分有掂烯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直链化合物和含硫含氮化合物等,其中掂烯类是最重要的成分,这些挥发性物质大多具有发香团,因而具有香味。
是一类取之于植物原料,不溶解于水,能随水蒸气蒸发的具有芳香气息的油状液体。
2、鞣质:又称植物单宁,它是分子量500~3 000,能与明胶及其他蛋白质产生沉淀的水溶性多元酚的衍生物,是鞣制生皮革的一种化工原料,是一种棕黄色到棕褐色的物体,呈粉状、粒状、块状或浆状,工业称栲胶。
3、中药的炮制:是药物在制成各种剂型之前,对药用植物的清洗、整理和根据医疗需要进行加热处理等的加工过程。
野生植物采集与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考核试卷

2.多样性
3.可持续发展
4.可持续
5.保护
6.法律法规
7.采集规范
8.法律
9.生态环境
10.人人参与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平衡野生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需依法规范采集行为,推广可持续采集技术,加强保护区建设,提高公众保护意识,确保野生植物种群稳定与生态环境良好。
A.加强野生植物采集管理
B.提高野生植物采集效率
C.减少野生植物保护区域
D.放宽野生植物采集限制
12.以下哪个因素可能导致野生植物采集过度?()
A.市场需求
B.采集技术
C.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D.气候变化
13.以下哪个组织负责制定和实施野生植物保护政策?()
A.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B.国家生态环境部
C.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 D
二、多选题
1. BD
2. AB
3. ABCD
4. ABC
5. ABC
6. ABC
7. ABD
8. ABC
9. ABCD
10. AB
11. ABC
12. ABC
13. ABCD
14. ABCD
15. ABCD
16. ABCD
17. ABCD
18. ABCD
19. ABCD
20. ABC
三、填空题
C.开展野生植物保护的科学研究
D.采集野生植物用于商业目的
(注:以下为答案,请在考试结束后参考。)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教学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教学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者:马艳萍陈长友樊金拴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13年第12期摘要: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教学实习的特点是理论与生产紧密结合,技术性强、应用性明显,但也存在学生认知程度不高、实习时间欠妥及固定实习基地少等诸多问题。
从学生和学校两个方面提出了学生要加强自身思想的重视度,学校合理设置教学实习时段、建立校内外固定教学实习基地、丰富教学实习手段等确保教学实效的策略。
关键词: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教学实习;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2-0023-02植物资源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是研究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理论与技术的应用科学,其课程实习涵盖内容丰富广泛,主要涉及山野菜、油脂、药用植物及林果等的加工工艺流程及操作技能等,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深入生产单位实地参观和参与操作,掌握实用操作技术及工艺流程,培养学生合理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科学思路,使其初步具备从事研究和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基本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造就能够初步探索野生植物深加工方面的专门人才。
笔者自从事教学工作以来,发现该门课程的教学实习环节问题日益突出,现就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考和建议。
一、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教学实习存在的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专业该门课程的教学实习需提前联系多家相关企业。
由于企业联系人与管理理念可能发生变化,且学校对实习效果及企业对实习回报之间的矛盾逐年凸显,使得企业对实习学生的接纳力及实习资源呈逐年降低趋势。
同时,植物资源季节性强的特点及企业生产的淡旺季之分与传统教学实习时间安排之间的矛盾,致使学生错失很多实地参观及动手操作的良好机会。
如猕猴桃的采摘入库主要集中在10月中下旬,野生金露梅采摘集中在5月中下旬,而课程实习时间一般安排在11月中下旬以后。
野生植物保护与绿色经济发展考核试卷

D.随意丢弃垃圾
18.以下哪个项目属于绿色经济产业?()
A.高铁
B.水泥
C.火电
D.太阳能光伏
19.下列哪种野生植物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A.铁线莲
B.马齿苋
C.蒲公英
D.苍耳
20.以下哪个举措有助于提高野生植物保护意识?()
A.举办野生植物保护讲座
B.破坏野生植物栖息地
C.盲目引进外来物种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野生植物的保护仅仅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无关。()
2.绿色经济发展一定会牺牲部分经济增长速度。()
3.任何野生植物都可以随意采集和利用,无需考虑其保护等级。()
4.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野生植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20.以下哪些做法有助于实现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A.保护生态环境
B.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优化产业结构
D.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野生植物的保护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其中,__________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19. A
20. A
二、多选题
1. ABD
2. ABCD
3. ABC
4. ABCD
5. ABC
6. ABC
7. ABCD
8. ABC
9. BD
10. ABC
11. ABC
12. ABC
13. ABC
14. ABC
15. ABC
16. ABC
资源植物学题目

一、填空1、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取样原则是:2个步骤:先踏查,后详查。
即一般了解,重点深入。
3个一致:外貌一致、种类成分一致、生境特点一致。
5个接近:种类成分接近、结构形态接近、外貌季相接近、生态特征接近、群落环境接近。
2、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与会的172位国家首脑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
3、一般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 0.6 ℃。
4、、根据气候、土壤、植被类型及农业分布等,我国可以分为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内蒙古和青藏等8个自然地区。
5、地下器官的更新调查需采用定期挖掘法和间接观察法。
1、观赏植物信息库,由美学信息群、生物学信息群和资源潜力信息群三个主要信息群组成。
2、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包括现场调查、路线调查、访问调查、野外调查_,现场调查是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工作的主要内容,分为踏查、详查两种方式。
3、有样地取样是指有规定面积的取样。
4、贮藏量指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某种野生植物资源的总利用部位生物量。
5、根据气候、土壤、植被类型及农业分布等,我国有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内蒙古、青藏_八个自然地区。
1、在以下植物(银杏、银杉、三尖杉、秃杉、人参、红豆衫、水杉、金钱松)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有银杉,秃杉,人参,水杉。
2、无样地取样是指未规定面积的取样。
3、最小面积是指基本上能表现出群落植物种类的面积。
4、野菜采集应注意_适时采收、择优而采、选择适宜采收工具这三个问题。
5、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可再生性、易受威胁性、成分的相似性、利用的时间性、用途的多样性、可栽培性、分布的地域性、价值的潜在性。
6、调查地区野生植物综合评价包括种类情况评价、生产效率评价、开发利用潜力二、选择题A 寄生性生物农药B 濒危的种类C 经度地带性D 毒杀性植物农药E 未定种F 灭绝的种类G 分布的地域性H 激素性植物农药I稀有的种类J 贮藏量K 渐危的种类 L 纬度地带性M 定期挖掘法 N驱拒性植物农药 O单位面积产量1、利用植物中含有害虫所不喜欢或讨厌的某些物质,以防御害虫取食,进而使害虫饥饿死亡的农药叫做(N )2、利用植物中含有的昆虫激素及其类似物干扰害虫的发育过程或引诱害虫而用其他农药毒杀,进而达到杀虫的目的的农药叫做( H )3、利用寄生生物(主要是细菌、真菌等)的寄生作用杀灭病虫害和病菌的农药叫做( A )4、利用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杀灭虫害和植物病菌的农药叫做( D )5、处于危险状态,数量有明显下降,但真实数量尚无正确估计,缺乏足够的资料来说明,其他情况也不太清楚的种类叫( E )1、致危因素仍在起作用,在不久的将来确信能进入濒危种范围的物种叫( K )2、那些全球种群数量很少,现在还不是“濒危种”或“渐危种”,但处于危险之中的物种是( I )系。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考核试卷

D.非法捕猎、贩卖野生动物是违法行为
8.以下哪种行为可能对野生动植物造成伤害?()
A.在野外捡拾垃圾
B.遵守规定,不在禁猎区狩猎
C.乱扔垃圾,污染环境
D.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9.关于自然保护区,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自然保护区是野生动植物的天然庇护所
B.自然保护区内可以随意开发旅游资源
B.植物保护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C.植物保护只是保护稀有植物
D.植物保护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19.以下哪个不属于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国际组织?()
A.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B.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C.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
D.国际奥委会(IOC)
20.关于野生动植物保护,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人类应当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但不能过度开发
B.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无关
C.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只是发展中国家的事情
D.人类可以完全依靠人工养殖和种植来解决资源需求问题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哪些是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所保护的内容?()
D.只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
6.下列哪个不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保护等级?()
A.附录I
B.附录II
C.附录III
D.附录IV
7.关于野生动植物保护,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维护
B.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利用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野生植物保护与生物入侵物种管理考核试卷

6.引入天敌是控制生物入侵物种最安全的方法。()
7.野生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8.人类活动对生物入侵物种的传播没有任何影响。()
9.生物入侵物种只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10.野生植物保护工作只需要政府部门参与即可。()
(注:以下为答题纸,请考生在此处填写答案。)
B.在原产地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C.在原产地有良好的生态平衡
D.在新环境中很难生存
2.以下哪种野生植物在我国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A.桫椤
B.银杏
C.水杉
D.金丝猴
3.生物入侵物种对本地生态系统的危害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破坏生态平衡
B.降低生物多样性
C.促进本地物种进化
D.疾病传播
4.以下哪个环节是控制生物入侵物种传播的关键?()
4.理解: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指在生物入侵物种管理中,优先采取预防措施,一旦发生入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应用:例如,对进口植物进行严格检疫,防止入侵物种引入,同时对已入侵的物种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4.请谈谈你对生物入侵物种管理中“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的理解,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这一原则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B
3. C
4. A
5. A
6. A
7. A
8. A
9. A
10. A
11. A
12. A
13. C
14. A
15. D
16. C
17. A
18. A
4.生物入侵物种对本地生态系统的危害之一是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20道题,
一、单选题
共20题,100分
1
宁夏枸杞的果实为
5分
A 紫色
B 黄色
C 绿色
D 红色
2
毛竹别名
5分
A 箭竹
B 竹笋
C 南竹
D 北竹
3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5分
A 踏查
B 详查
C 路线调查
D 现场调查
4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取样数目公式n=v2 /p2中的v代表
5分
A 水分
B 蜜环菌
C 叶片
D 光照
8
野果的采收期主要决定于果实的
5分
A 颜色
B 大小
C 味道
D 成熟度
9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生产效率的理想值等于
5分
A0
B1
C2
D3
10
以下野生植物中能作为芳香油来源的是
5分
A 银杏
B 花椒
C 香椿
D 天麻
11 黄皮树的药材名是
5分
A 黄檗
B 川黄柏
C 关黄柏
D 黄皮树
C 下雨时
D 傍晚
20 华南区的主要药用植物资源有
5分
A 山茱萸、何首乌、丹参
B 人参、五味子、防风
C 雪莲、肉苁蓉、伊犁贝母
D 槟榔、肉桂、胡椒
5分
A 所需要的样方数
B 所测得的标准差
C 要求的标准差
D 所测得的样方数
5
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布有明显的
5分
A 季节性特点
B 空间性特点
C 地域性特点
D 时间性特点
6
东北区的主要药用植物资源有
5分
A 人参、五味子、防风
B 党参、甘草、半夏
C 黄连、贝母、厚朴
D 山茱萸、何首乌、丹参
7
天麻的繁殖必须依靠
12 组织培养技术所利用的原理是
5分
A 细胞全能性
B 细胞再生性
C 细胞生活性
D 细胞活动性
13 桂花属于
5分
A 蔷薇科
B 木犀科
C 樟科
D 木兰科
14 蕨菜的采收时间是
5分
A 5-6月
B 1-2月
C 7-8月
D 11-12月
15 采收樟油含量最高的时间是
5分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冬季
D 上午
16 中华猕猴桃的果实为
5分
A 坚果
B 浆果
C 核果
D 仁果
17
野生植物资源的一级开发手段侧重于
5分
A 工业生产方式
B 多学科综合性科学研究
C 农学和生物学方面
D 生物技术
18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中最常用的样方法一般采用
5分
A 圆形样方
B 三角形样方
C 正方形样方
D 长方形样方
19 采收花椒的时间应在
5分
A 天气晴朗时
B 阴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