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管理调研报告【推荐】

合集下载

渔业调研报告

渔业调研报告

渔业调研报告渔业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渔业是人类最早的产业之一,是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

但随着海洋环境的恶化和全球气候变化,渔业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为了有效地保护和振兴我国渔业,需要开展一系列调研工作,了解渔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便为政策制定和措施落实提供依据。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1.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我国渔业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为政策制定和措施落实提供依据,为渔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2.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既了解了政策制定者的意见和期望,也深入了解了渔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形成全面、准确的调研结果。

三、调研结果分析1.渔业现状分析(1)渔业资源丰富,但发展模式、方式都需要转变近年来,我国海洋捕捞总产量逐年增长,但是许多渔业资源已经疲劳,渔民收入水平较低,渔业发展方式愈加剥削性和短视性,这些现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2)渔业增值能力不足,水产品质量存在问题尽管我国海洋渔业总量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水产品质量长期受到国内外市场的质疑,水产品营养价值和安全性受到质疑,缺乏高档次、高附加值的加工技术和产品。

2.渔业发展问题分析(1)渔业整体发展模式单一,缺乏联合发展当前我国渔业发展大多基于规模扩张,单一的捕捞方式和经营模式,缺乏与其他行业、领域的联合发展,亟需提高渔民的组织和协作能力,把握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机遇。

(2)我国渔业发展存在规范不足问题当前我国渔业缺乏监管和规范,严重影响了水产品的健康和质量。

要加强对渔业的监管,规范渔业的经营管理行为,推进渔业信息化发展,进一步保障渔业产品的品质和质量,提高渔业产业的竞争力。

四、建议1.提高渔民文化素质,实施技术培训和创业扶持政策,增强渔民的创新意识和组织协作能力。

2.发挥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的作用,规范渔业管理、捕捞、加工等环节,提高水产品品质,确保产品安全和质量。

3.推行渔产品标准化加工和全程追溯制度,建设现代化的水产品物流体系,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效益。

关于渔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渔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渔业的调研报告标题:中国渔业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渔业作为一种主要的捕捞和养殖活动,对于维持人类食物供应和保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中国渔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渔业发展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大国之一,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完善的产业链。

2019年,中国渔业产值达到2.36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渔业产值的20%左右。

目前,中国渔业主要分为捕捞和养殖两大类。

捕捞主要以海洋渔业为主,包括远洋捕捞和近岸捕捞;养殖主要以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为主。

三、存在的问题1. 违法捕捞:由于缺乏监管和法律意识,一些渔民存在非法捕捞的行为,严重破坏渔业资源的可持续性。

2. 过度捕捞:由于渔民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在一些重要渔场进行过度捕捞,导致一些鱼类资源减少甚至濒临灭绝。

3. 水质污染:农业和工业活动对水质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得渔养殖水域受到污染,对养殖业产生了严重影响。

4. 主要种类单一:中国的渔业产品主要以鱼类为主,缺乏多样性,在市场竞争中缺乏优势,需要进一步开拓渔业产品种类。

四、建议1. 强化监管:加大对违法捕捞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渔业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渔业资源的监测和评估,确保可持续发展。

2. 限制捕捞量:制定合理捕捞和养殖规模,限制渔业资源过度利用,保护鱼类资源,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3. 加强技术支持:提供渔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推动渔业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提高捕捞和养殖效率。

4. 推动绿色渔业发展:加强渔业水域的环境保护,治理渔养殖水体污染,推动绿色渔业发展,提高渔业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5. 发展多元化产品:加大对渔业产品加工和创新的投入,发展多元化的渔业产品,提高渔民的收入和竞争力。

六、结论中国渔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监管和法规建设,控制渔业资源的捕捞量,加强科技支持,推动绿色渔业发展并加大对产品创新的支持。

渔业调研报告(共3篇)

渔业调研报告(共3篇)

渔业调研报告(共3篇)第1篇:渔业发展调研报告二、渔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虽然近几年我县渔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也面临着来自资源、环境、市场、科技、体制等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

(一)渔业产业扶持力度不够。

一是对渔业投入不足。

渔业多元投入机制还未建立,社会资金参与渔业项目开发不多,渔民用于扩大再生产资金缺乏来源渠道。

二是对渔业的扶持政策亟需修改完善。

苍委发[2000]140号《关于加快渔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文件,至今8年仍在沿用,对渔业领域的新情况新发展缺乏引导和扶持。

三是渔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

渔业是弱势产业,抵御各种风险能力较差,每年因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给渔业造成重大损失,而保险业至今未进入养殖领域,渔业风险分摊和救助救济机制不完善,渔民灾后生产自救能力较弱,影响渔业发展后劲;失海渔民保障还未实施,渔民失海后容易落入失业的困境,生活得不到应有保障。

(二)捕捞业稳定难度加大。

一是海洋渔业资源日益衰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海洋,造成近海海域污染加剧,渔业资源衰退;海洋捕捞强度过大,主要经济鱼类得不到有效恢复,渔获物低龄化、小型化现象日趋严重。

再加上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的实施,东海渔场受到严重压缩,海洋捕捞将面临无鱼可捕的严酷现实。

近几年我县拖网渔船的年生产时间不断减少,巴曹、中墩、大渔等地渔船无奈自动停港休渔的时间不断提前。

二是我县特有的毛虾抛锭生产作业方式,近年来因经济效益明显,逐渐为舟山等地渔民所效仿。

根据捕捞生产管理相关规定,抛锭作业不允许跨县生产,一旦舟山从事抛锭生产的渔船达到一定规模,当地管理部门必将依法禁止我县渔民前去生产。

三是捕捞作业结构调整难度较大。

渔船更新换代缓慢,木质渔船仍占有一定比例;新作业方式开发能力不强,传统作业方式仍占主导地位,灯光敷网效益也不稳定;远洋渔业尚在起步和探索之中,目前我县远洋渔船还是挂靠在乐清的远洋渔业公司,影响长远发展。

渔业安全生产与管理调研

渔业安全生产与管理调研

渔业安全生产与管理调研渔业安全生产与管理是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渔业生产秩序的重要任务。

以下是对渔业安全生产与管理的调研内容概述:调研内容1.安全生产现状:分析渔业生产中的安全隐患,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生产操作风险、设备设施老化等。

考察近年来渔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情况、原因及后果。

2.管理体系与制度:调研渔业安全生产的管理体系,包括应急预案、安全培训、执法监督等。

分析现有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情况及其效果。

3.安全生产措施:探讨渔业安全生产的具体措施,如安全装备的配备、渔港的安全监管、航行警告等。

评估这些措施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

4.渔民安全意识与技能:分析渔民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水平,包括对安全知识的了解和应急处理能力的掌握。

考察渔民安全培训的覆盖面和培训内容的实用性。

5.技术与装备水平:调研渔业安全生产所依赖的技术和装备,如导航系统、救生设备、应急通信等。

分析这些技术和装备的现代化程度及其对安全生产的支撑作用。

6.政策与支持措施:考察政府对渔业安全生产的政策支持,如资金投入、政策优惠、法规制定等。

分析这些政策对提高渔业安全生产水平的促进作用。

调研方法1.文献综述:收集和分析相关的书籍、学术论文、政策文件等文献资料。

2.现场考察:前往渔业产区、渔港、加工企业等进行实地考察。

3.访谈与问卷:对渔民、政府官员、行业专家等进行访谈。

设计问卷调查,收集公众对渔业安全生产与管理的态度和意见。

4.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揭示安全生产与管理的关键问题。

5.案例研究:选取典型的安全生产事故案例,深入分析其原因和教训。

通过上述调研内容和方法,可以全面了解渔业安全生产与管理的现状和问题,为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提供决策依据。

同时,有助于制定更加有效的安全生产措施,提高渔业生产的安全水平。

渔业调研报告

渔业调研报告

渔业调研报告渔业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渔业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为了了解我国渔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我们进行了相关调研。

二、调研目的1.了解我国渔业的发展现状;2.分析我国渔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3.提出促进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三、调研方法1.资料收集:搜集相关文献和报告;2.实地调研:对渔业区域进行实地考察;3.访谈调查:与渔民和相关部门进行深入交流。

四、调研结果1.渔业发展现状(1)我国渔业总产量逐年递减,但渔业产值仍居全球前列;(2)渔业结构不合理,以海水养殖为主,内陆渔业发展滞后;(3)渔业技术水平较低,农业化、工业化程度不高;(4)海洋渔业资源受到严重的过度捕捞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

2.渔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1)资源恶化和过度捕捞:渔业资源受到破坏,众多渔业物种濒临灭绝;(2)渔业污染:海洋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影响着渔业的可持续发展;(3)渔业技术落后和劳动力问题:我国渔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且渔民劳动力的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4)市场需求变化和竞争压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渔产品安全和品质要求也逐渐提高,而且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市场的竞争。

五、建议和对策(1)改革渔业管理体制,加强资源保护和渔业监管;(2)提高渔业技术水平,推动渔业转型升级;(3)加强渔业环境保护,减少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4)加强渔业培训和技能传承,提高渔民素质;(5)加强渔业市场监管,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6)积极推动内陆渔业发展,优化渔业结构;(7)鼓励科技创新,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

六、结论渔业是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但目前面临着资源恶化、污染问题以及技术落后和竞争压力等挑战。

为了促进我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改革渔业管理体制,加强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工作,提高渔业技术水平,培养新型渔业人才,并积极开拓内陆渔业发展,推动渔业转型升级。

只有这样,我国渔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宁德渔业调研报告

宁德渔业调研报告

宁德渔业调研报告宁德渔业调研报告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宁德渔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调查以及数据分析,我们全面了解了宁德渔业的情况,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一、宁德渔业现状宁德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

宁德渔业庞大的渔场资源、广阔的海洋渔业空间,使得渔业成为该市的核心产业之一。

目前,宁德渔业主要以捕捞业和养殖业为主,其中养殖业占据主导地位。

主要渔业生产区域集中在宁德市各县(市)区,如福安、福鼎、霞浦等地。

二、宁德渔业发展的优势1. 地理位置优越:宁德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拥有丰富的渔场资源和卓越的海洋渔业条件,为渔业发展提供了独特的优势。

2. 海洋资源丰富:宁德拥有广阔的海洋浅滩、海湾和岛屿,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渔业资源,满足不同需求的渔产品开发。

3. 渔业传统久远:宁德地区具有丰富的渔业文化和历史积淀,渔民技术娴熟,拥有可资借鉴的传统养殖和捕捞经验。

三、宁德渔业发展的挑战1. 渔业资源逐渐减少:由于过度捕捞和不合理开发利用,宁德渔业资源已经出现明显的减少趋势,需要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2. 渔业生态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宁德渔业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对渔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亟需加强。

3. 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不足:宁德渔业发展还存在技术创新不足、产品加工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缺乏,需要加强技术支持和市场开拓能力。

四、宁德渔业发展的建议1. 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和管理:建立健全渔业资源保护制度,加强渔业科学调配,合理开展捕捞活动,保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优化渔业生产结构:进一步发展渔业养殖业,提高养殖技术,逐步推动渔业生产向高效、生态化方向发展。

3.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渔业科技创新投入,提高渔业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推动宁德渔业向高质量发展。

4. 推动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渔产品加工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渔业产业链,提升宁德渔业的市场竞争力。

乡镇渔业调研报告

乡镇渔业调研报告

乡镇渔业调研报告乡镇渔业调研报告一、引言渔业在我国乡镇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解乡镇渔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我们进行了调研。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研结果,为乡镇渔业的改善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背景介绍乡镇渔业是指在乡镇居民自发组织的渔业活动。

这些活动主要以捕鱼、养殖、加工等为主,是乡镇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乡镇渔业发展存在一定问题。

三、调研方法我们选择了某乡镇作为调研区域,并通过个人问卷、面对面访谈和实地观察等方式收集了相关数据和信息。

四、调研结果1. 渔业资源丰富:调研区域的水域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渔业养殖和捕捞。

2. 渔业养殖形式多样:调研区域养殖了多种鱼类和虾类,满足区域居民的食品需求,并提供市场销售。

3. 渔业加工水平低:调研区域存在一些小型渔业加工企业,然而,由于技术和设备限制,加工水平较低,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不高。

4. 渔业市场化程度不高:渔业产品在调研区域主要以农贸市场和个体摊位销售为主,缺乏品牌和专业渠道,影响了产品的销售和附加值。

5. 渔民收入水平有待提高:由于市场价格波动、气候影响等因素,乡镇渔民的收入水平较低,生活质量有限。

典型问题分析:1. 生态环境污染:由于养殖过程中使用饲料和药物,部分渔业养殖企业存在养殖池塘水质污染的问题,影响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技术和设备落后:乡镇渔业加工企业缺乏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难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3. 渔业市场化程度低:乡镇渔业产品销售主要以传统农贸市场和个体摊位为主,渠道单一,市场化程度低,影响了产品的销售和利润空间。

五、改善和发展建议1. 加强渔业科技支持:引导乡镇渔业从传统养殖向科技养殖转型,提高技术水平和养殖效益。

2. 建立渔业合作社:组织乡镇渔业养殖和加工企业成立合作社,实现资源共享,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

3. 增加渔业加工设备投入:引导乡镇渔业加工企业引进先进设备,提高加工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渔政管理调研报告

渔政管理调研报告

渔政管理调研报告1. 引言渔业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渔业的发展与管理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稳定。

为了了解目前我国渔政管理的情况,本次调研主要对渔政管理的体制、政策和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渔政管理体制目前我国的渔业管理体制主要由渔政部门、渔业行政管理机构和渔业协会等组成。

渔政部门负责制定渔业管理政策和法规,并监督渔业生产和渔民的行为。

渔业行政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具体的渔业管理工作,如渔业资源调查、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等。

渔业协会则是渔民和渔业管理部门之间的桥梁,协助渔业管理部门解决渔业生产中的问题。

3. 渔政管理政策我国的渔政管理政策主要包括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渔船注册与管理、渔民培训与福利等方面的政策。

其中,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是核心政策,包括控制渔业捕捞量、禁渔期限制和设立渔业保护区等措施,以保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渔业船舶的注册与管理也是重要的政策,包括船舶的检验登记和安全标准的规定,以保障渔业生产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4. 渔政管理实施情况在调研中发现,我国的渔政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就。

渔业资源的管理得到了加强,禁渔期的限制力度加大,一些渔业保护区的建立对资源的保护作用明显。

此外,渔民的培训与福利也有一定改善,一些地方政府对渔民提供了培训和技术支持,并增加了一些渔民的福利政策。

然而,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渔政管理的力量不够强大,导致一些违规捕捞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

二是渔业资源的监控与管理手段还不够完善,对于渔业资源的调查和预警能力有待提高。

三是部分地区实施渔政政策的落实不够到位,导致一些政策的效果不理想。

5. 建议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加强渔政管理力量,增加渔政部门和渔业行政管理机构的人员和资金投入,提高渔政管理的执行力度。

其次,加强渔业资源的监控与管理手段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渔业资源调查和预警能力,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捕捞行为。

再次,加强地方政府对渔政政策的落实,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渔民对渔政政策的了解和遵守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业管理调研报告
嫩江是松花江最大的支流,嫩江全长1371千米,流域面积28.3万平方千米。

嫩江古名称难水,明代称脑温江,清初名诺尼江,蒙语的意思为“碧绿的江”。

嫩江源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南流在嫩江县以上接纳大兴安岭东坡和小兴安岭西坡流出的许多支流,出山后,流入松嫩平原,在扶馀县三岔河附近与第二松花江汇合后,东流入松花江。

支流主要有甘河、讷谟尔河、诺敏河、绰尔河、洮儿河等,30多条大小河流形成了典型的羽状水系,同时,还包括420平方公里的湿地——扎龙自然保护区。

为了全面了解和反映嫩江流域渔业资源及渔业管理情况,我结合工作实践进行了深入调研,初步掌握了总体资源情况和工作情况,现报告如下:
一、嫩江流域的水文、渔业资源概况
嫩江流域属于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370-500毫米,上游多于下游,年均流量723立方米/秒,年均径流量228亿立方米;嫩江洪水期江面宽1-2千米,水深8-13米。

每年11月中旬河流结冰,11月下旬封冻,翌年4月初解冻,4月中旬终冰,结冰期160天左右,冰厚1米左右。

经过1998年那场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齐齐哈尔市加大了水利工程投入力度,已建成大型水库5座,中型蓄水工程28座、小型蓄水工程174座,近年又在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境内建设了大型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尼尔基水库,防洪效益将十分显著,我市现在的城市堤防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的洪峰流量为每秒钟12000立方
米,城市的防洪标准达到了100年一遇。

为了进一步改善嫩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从70年代初开始,投资建设了北部、中部和南部三个引嫩工程,统称“三引”,“三引”控制区域已使退化的草原、减少的芦苇、消失的泡沼又恢复了生机,鸟类来此栖息,渔业得到大发展,粮食产量得到提高。

目前,嫩江的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共有鱼类15科,58属,88种,以鲤科鱼类为最多,共有55种,占鱼类总数的,“三花”、“五罗”就是我们嫩江独有的特产。

二、我市渔业船舶基本情况
我市目前共有农业部确定的渔船检验机构4个,其中,地市级1个,县级3个,机构人员总数48人,验船师12人,验船员6人。

2012年是全国“渔业水上安全年”,市渔业船舶检验处从2012年年初以来始终注重渔业水上安全监管,定期深入实地,以现场登船检验、强化船舶信息管理、进入农户对渔民进行安全教育为重点,对辖区内的所有渔业船舶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尤其是对船证不符的情况进行了重点查处。

目前的基本情况是,我市共有渔业船舶2111艘,其中,机动渔船1784艘,非机动船327艘。

12M≤L≤24M的5艘,L≤12M的2106艘。

钢质渔船2107艘,木质4艘,渔船登记总吨位2587吨,渔业船舶登记总功率千瓦。

这些渔船已经全部检验完毕,全市共收取渔业船舶检验费万元。

其中齐市本级一万元,经过这次大规模检查,全处执法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工作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全处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船检人员无不作为、乱作为行为,无行政败诉败议案件。

三、我市渔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部分航运从业人员对渔船载人、载货、超载以及风雨环境作业的行为,心存侥幸心理。

2011年5月23日绥化市庆安县呼兰河绿野山庄河段李贵渡口就曾发生过客车坠河事故,造成6人遇难,14人失踪,仅3人生还。

这个血的教训告诉我们:水上安全隐患已经成为美丽的江河上最不和谐的音符,加强水上安全教育是我们今后工作中的一个重点。

二是上下游企业对保护渔业资源的认识不足,因违规排污造成渔业资源损失的事故时有发生。

我市一直是全国的重工业基地,钢铁、重机、纺织、造纸、化工等数十家企业相继建成投产,这些企业每年向嫩江中直接排放的废水已经超过1.5亿吨,其中的污染物超过10万吨,COD、BOD、SS的含量99万吨以及氨氮、硫化物、重金属、砷等有害物质,使鱼类每年至少损失50万公斤,嫩江历史上大的污染就发生过两次:第一次是1958年齐齐哈尔钢厂排放了含有酚的废水,造成200余万公斤的鱼类死亡,经过多次治理,直到60年代才使鱼类资源得以恢复;第二次是1997年2月,嫩江县糖厂因氧化糖排水管道发生故障,制糖的废水被直接排入嫩江,造成嫩江县至齐齐哈尔240公里长的江段大面积污染,我市的浏园水厂停水9天,12500户4300人、300家企业的用水受到影响,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从9个断面的监测数据看,高锰酸盐、溶解氧、氨氮严重超标,13000公斤以上的死鱼浮上江面,直接经济损失16万元。

三是受经济利益驱使,渔民的法律意识还相当淡薄。

四是渔业管理投入不够、重视不足,历史欠账比较大。

特别是各县市区在渔业管理的资金投入、执法服装设备购置方面还存在不小缺口。

五是人员编制不足、工作力量不
充实。

相对于2000多艘渔业船只,仅有的40几个人根本无法做到全时段、全过程的监管。

六是相关配套制度还不健全、处罚手段刚性不足。

特别是在监测制度建设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四、有关对策和建议
嫩江,既是我们齐齐哈尔生态状况的一个晴雨表,也是衡量沿途各地政府官员掌握科学发展观的一把标尺,更是提醒其他地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一声警钟。

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城市,我市需要提前采取环保措施,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需要对“各管一段、分期进行”的传统治理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一)加大水上渔业安全监管。

一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认真落实乡镇政府有关乡镇船舶和渡口安全管理责任,避免乡镇船舶安全监管在市、县政府有关部门中出现游离在国家法律法规之外的断层现象发生。

二要定期联合安监,海事部门开展全市水上安全和渔业安全大检查,对各类水域及渔业船舶进行全面彻底检查排查,查找水上事故隐患,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认真整改。

三要坚决取缔“三无”船舶、低质量船舶、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船舶。

四要加强对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多年自然形成的乘船点的监管,乡镇政府要安排专人盯守;对于确需设立的渡口,应当按照渡口设立条件,由县(市、区)政府履行渡口审批程序,并按规定设立渡口名称、标志、乘客须知、渡口守则。

五要设立有奖举报纳入到船舶检验工作之中,真正做到从源头上遏制隐患,避免“5·23”重大水上事故的惨剧在我市上演。

(二)必须坚持依法治渔。

为有效控制渔业水域的污染,加强对水污染
的监管,保护和改善环境,通过法律手段来加强管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与排污单位建立起具有法律效力的《排放污染物合同书》制度,内容包括,填报水污染物排放的种类、数量、浓度、方式、去向、排污口的位置以及治理污染的有关技术资料,并对本单位排放的污染物做一个定性,定量监测,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排污单位应当严格按规定排放污染物,对不按规定排污的单位给予处罚,对造成渔业事故的排污单位的主管领导还要承担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

(三)尽快建立监测制度。

这项制度是渔业水域防治污染的一个重要手段,对已有的渔业环境监测单位要进行一次重新梳理,上报自身存在的问题,拿出初步的改进方案,而对一些新建立的渔业环境监测单位要对其技术力量上的不足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支持,改进监测落后的手段与实际工作不相适应的地方,使渔业环境监测系统真正成为嫩江水域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探索建立协调联动的长效机制。

这几年的工作,使我深深感到,单凭我们市农委一家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强与其它兄弟单位的密切联系与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将嫩江的保护上升到政府行为,至少是市政府这一级的行为。

在宏观上有眼光,在微观上有效管用的具体措施,真正实现“两条腿”走路。

我个人觉得,宣传到位,是治理工作的一大法宝,通过它,特别是政府的带头宣传,可以极大提升老百姓的知晓率,形成自上而下的立体宣传模式和自下而上、无处不在的自觉保护行动,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清澈的嫩江。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与市教育局的沟通和协调,利用深入学校讲课的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