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绝句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绝句:迟日江山丽》精品教案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绝句:迟日江山丽》精品教案

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绝句:迟日江山丽》精品教案《绝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美丽的景色。

前两句描写了春天美丽的景色,后两句具体描写燕子和鸳鸯,一静一动,生动地表现出春天充满生机而又自然和谐的气氛。

《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为惠崇的画题的诗。

诗中既依画面所绘,又融进作者的想象,刻画了一派江南春天的景象。

《三衢道中》是诗人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写出了他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古诗教学,吟诵是重点,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情感。

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了解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感觉、色彩、气味等方面认识更加清晰。

调动多种感官体验,充分感受诗的韵味,理解诗意。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图片,激情导入1.出示图片: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看到这美丽的景色,你的头脑里跳出了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2.你们又想起了哪些古诗呢?预设:《春晓》《咏柳》。

3.春天在我们的眼中是美丽的,今天我们学习的《古诗三首》中的前两首古诗,就是描写春天的,我们一起看一看在诗人的眼中春天是怎样的。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色彩明丽的图画刺激学生的视觉,调动积极性,在头脑中搜索“春天”,激起探究古诗内容的欲望。

二、解读诗题,了解作者1.质疑:第一首诗,是描写春天的诗,但是,从题目怎么也看不出与春天有关。

“绝句”是一种诗歌体裁,它的特点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五个字的简称五言绝句,七个字的简称七言绝句。

诗人以“绝句”为题,是因为事先没有想好题目,就用这种诗的体裁名称作了诗题。

2.了解作者。

学生汇报搜集到的资料。

老师做适当的补充。

杜甫,字子美,汉族,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三年级下语文《绝句》教案(通用5篇)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下语文《绝句》教案(通用5篇)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下语文《绝句》教案(通用5篇)教案及反思三班级下语文《绝句》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人民老师,常常需要预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教案应当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三班级下语文《绝句》教案(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三班级下语文《绝句》教案1一、活动目标:1、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古诗,感受韵律美。

2、理解古诗中关于字词的含义,萌发对祖国的奇妙河山的宠爱。

3、领悟古诗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情愿欣赏古诗,感知古诗语言的美丽,风趣。

二、活动预备:1、幼儿用书19页。

2、挂图《绝句》。

3、语言磁带。

三、活动重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古诗,感受韵律美。

四、活动难点:理解古诗中关于字词的含义。

五、活动过程:1、出示挂图,激发幼儿学习爱好。

2、启发幼儿叙述画面内容,学习古诗。

(1)老师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幼儿描述画面内容。

(2)在幼儿叙述的基础上,用古诗的第一句话进行概括,学习相关字词。

3、完整地欣赏古诗。

(1)这四副图连起来就变成了一首美丽的诗,题目叫《绝句》,大家来欣赏一下吧。

(2)播放录音,幼儿欣赏,进一步学习古诗《绝句》。

(3)引导幼儿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4、幼儿和老师一起朗诵古诗。

5、简要介绍古诗的——杜甫。

六、教学反思:学习古诗《绝句》时,我请两位会念的幼儿当小老师,孩子们都学得特殊认真,始终关注两位小老师,没几遍孩子们都会背了。

学会后,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要当小老师,我满意了小伴侣的愿望。

对于孩子来说,老师在他们心目中是多么神圣与宏大,而在实践中他们又有了切身的体会。

此后,孩子们学诗的爱好日益深厚,更主要的是它使自信回到了孩子的脸上体验到了学习的欢乐,作为老师又何乐不为之呢?三班级下语文《绝句》教案2一、教学目标1、会认“绝、鹂”等6个生字,会写“绝、含”等4个生字,把握“行”1个多音字。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绝句》。

3、理解古诗《绝句》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绝句》的说课稿

《绝句》的说课稿

《绝句》的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的教材为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要讲解了三首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绝句》。

本课时通过讲解三首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让学生体会古诗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说学情本节课是三年级下学期的课,学生已经学过一些诗歌,对诗歌有一定的了解。

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和表达方式。

本节课是学生进一步了解古诗的机会,需要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古诗的艺术魅力。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首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绝句》,能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阅读、品味、欣赏等方法,深入理解古诗的艺术魅力和表达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深入理解三首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欣赏古诗的艺术魅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比喻、夸张、对仗等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欣赏古诗。

五、说教法本节课采用阅读式教学法。

通过阅读三首古诗,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同时,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古诗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例如,展示《静夜思》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通过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古诗的艺术魅力。

2.讲授新知(1)《绝句》的背景和作者简介教师可以简单介绍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古诗的背景和作者的情况。

(2)《绝句》的意境和表达方式教师可以逐句讲解三首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艺术魅力。

例如,讲解第一首《登鹳雀楼》的意境和表达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中的比喻、夸张、对仗等修辞手法。

(3)古诗的欣赏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古诗的背景、意境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欣赏古诗的艺术魅力。

2020春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绝句》说课稿及反思 共2篇

2020春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绝句》说课稿及反思 共2篇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绝句》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绝句》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古诗。

这首诗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

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神的篇章。

我抓住了杜甫“诗中有画”的特点展开想象,感受春色之美。

二、说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生字,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四、说教法学法我首先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古诗,了解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再结合图片,小组交流领悟作者描绘了衣服怎样的画面。

抓住杜甫诗中“一动一静”的描写读出春的生机与和谐。

适当拓展赏析,一方面增加学生背诵方面的积累,另一方面蓄积对春天的美好感受。

不足之处我缺乏教学激情,致使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参与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

五、说学情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对所读的课文质疑,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并能联系上下文对相关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教学准备】:课件、翻页笔、田字格。

六、教学过程:(一)猜诗导入,了解作者(I)猜诗导入1.我知道很多同学喜欢看《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有一项比赛是看图猜古诗,你们想试试吗?2.顺次出示三幅图,根据画面猜出一联诗。

3.出示三联诗,观察这三联诗都和什么有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春天”有关的古诗。

(板书:春天)(II)了解作者1.板书题目和作者。

学生跟着书空,齐读。

2. 我们来了解一些有关绝句的知识。

(出示绝句知识。

)指名朗读。

3.你对杜甫有哪些了解呢?出示作者简介,指名朗读。

(二)、自学古诗,朗读正音(I)自学古诗1.出示自学要求。

(1)自己用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注意诗歌朗读的节奏。

(2)结合注释和插图,自己试着了解诗意。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三首绝句人教部编版 (4)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三首绝句人教部编版 (4)

《绝句(迟日江山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古诗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三年级的孩子已经能熟练地背诵了,但是可能并不懂诗意。

而且,古诗的语言凝练,如,“鸣”、“上”、“含”、“泊”等词语的理解。

“西岭”、“东吴”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又离孩子的生活较远。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朗诵诗歌,看图、随文认识生字“鹭、行、鹂”,正确规范书写“绝”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感受诗情。

教学重点:1..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感受诗情。

2.爱古诗,有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自觉。

教学难点:1.能借助图画读懂“窗含”、“门泊”及相关诗句的意思。

2.展开想象,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读出画面感。

教学过程:一.课前朗诵古诗诵读已学古诗,引出本节课所学内容。

二.导入师: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美妙的画。

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绝句》。

三.走近古诗教学生字“绝“。

板书:绝句简介“绝句“出示例诗,了解五绝,七绝。

出示《绝句》,是几言绝句?指导朗读。

A.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出古诗的节奏。

B.师配乐范读。

C.生齐读。

过渡:听到大家的朗读,诗人杜甫一定也很开心。

四.简介杜甫。

五.整体感知1.春天到了,外面莺歌燕舞,当他往窗外一望,你们猜他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按照从近到远、从下往上的顺序观察图画。

2.你觉得这里的景色怎么样?3.所以杜甫将这美丽的景色写在诗里,他的意思是想让没有到过浣花溪的也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板书:意)过渡: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展开想象的翅膀,你会发现这首诗是一幅特别美妙的画。

六.精读感悟出示自读提示。

,引导学生读出画面。

集体交流(1)学习第一句诗。

A预设: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歌唱。

B师从哪个词语想到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枝上歌唱。

(引导说出“鸣”字)C出示画面和鸟叫的声音,指名朗读。

D小黄鹂鸟,你在唱什么呀?E这个画面还有声音。

板书“有声”(2)学习第二句诗。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精品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精品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教案一、新课导入1.师述: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以描绘美景为主题的三首古诗,看看古人是怎样通过诗歌的形式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的。

请欣赏:2.〔PPT出示:春天和初夏美景的图片。

〕2.板书课题:1 古诗三首3.〔回忆学法并板书:古诗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

〕二、目的引领知识与才能1.会认“鸳、鸯、惠、崇、豚、减”6个生字,会写“融、燕、鸳、鸯、惠、崇、芦、芽、梅、溪、泛、减”12个生字。

2.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写了怎样的景象。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根据注释理解诗意,结合诗意,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心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作者的心情,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

学习重点: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理解古诗的意思。

学习难点:在比拟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学法指导:〔供老师参考〕初读诗歌,模拟老师的范读,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

再读诗歌,边读边想象画面,说一说前两首诗分别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后一首诗又写了初夏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结合自己的认识体会诗人的感情。

最后,在理解的根底上,熟读成诵。

三、字词运用〔PPT出示〕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把诗读通顺。

融〔róng〕燕〔yàn〕鸳〔yuān〕鸯〔yāng〕惠〔huì〕崇〔chóng〕芦〔lú〕芽〔yá〕梅〔méi〕溪〔xī〕泛〔fàn〕减〔jiǎn〕迟日燕子鸳鸯惠崇晚景蒌蒿〔lóu hāo〕河豚〔tún〕泛尽绿阴黄鹂2.检查字音,交流重点字词的理解。

迟日: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湿软。

部编三下语文绝句教学设计一等奖

部编三下语文绝句教学设计一等奖

部编三下语文绝句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三下语文绝句教学设计一等奖第1 篇【教学目标】1、带领同学复习已经学过的一些基础学问。

2、把握杜甫的生平及体会情感取向。

3、学习并把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点,主要是学会从一首诗的动词及形容词中把握情感,体会创作意图。

4、理解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近年来虽然《考试说明》把诗歌鉴赏的要求定位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但在实际考查中,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所以过去多年的诗歌鉴赏的备考策略,往往强调指导同学仔细辨别题型、明确试题常见的置误方式、把握肯定的解题技巧等。

但是,20xx 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以主观表述的形式考查同学的诗歌鉴赏力量,这种命题方式的转变在肯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也迫使我们在诗歌鉴赏的教学及备考工作中准时选择实行新的策略。

依据考试说明,我们对20xx年诗歌鉴赏的命题走向有这样一个初步熟悉:材料的选择应当是浅易的、脍炙人口的,在设题角度上分两个方面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允许考生在敬重定论的基础上适度发挥。

所以,这节高考诗词鉴赏指导课主要围绕《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设计,使同学把握把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点。

2、同学状况分析为了既能体现命题者在《考试说明》中所提出的初步鉴赏的要求,又能在题目的区分度上达到抱负状态,高考所选择的诗歌材料应会比较浅显,同学能初步读懂。

经过一轮训练,同学对诗歌主观题的命题形式基本了解,但在真正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把相关的表达技巧与详细的诗句关键词的把握力量还有待提高。

所以,本节课的设计把培育同学把握关键词并以此来获得诗人情感信息作为重点。

3、教学方法分析针对同学文化底蕴薄弱,诗词形象思维力量差等特点,本课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等优点,采纳应用音乐、动画、图片等营造诗歌气氛,调动同学的情感。

本课遵循老师为主导,同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老师的引导、启发、小结和同学的朗读、分析等互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以期达到提高同学的诗词鉴赏力量的目标。

部编版三年级语下册语文1.古诗三首《绝句》【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语下册语文1.古诗三首《绝句》【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语下册语文:1.古诗三首《绝句》【说课稿】2篇【篇1】一、说教材《绝句》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本单元的主题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达,鸣叫的黄鹂、飞翔的白鹭、高山上的积雪、待发的船只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

“黄、翠、白、青”描绘出明丽的色彩,“千秋雪”表现时间的永恒,而“万里船”又让人联想起广阔的空间。

这首诗对仗工整,朴实自然,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为我们展现了成都杜甫草堂明媚的春色,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

(一)说教学目标为了让二年级学生认识更多的生字,能够流利有韵味的朗读古诗,通过品读古诗感受大自然之美,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会认、会写诗歌中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古诗,理解诗意,读出诗的韵味。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诗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识记生字,领会诗意,读诵古诗。

(三)教学难点:读出诗的韵味,体会大自然之美,感悟诗人愉快的心情。

二、分析学情在经过了一年的语文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

在此之前,他们只学过《画》,《静夜思》《山行》,《草》等简单的古诗。

在课外也有一部分小朋友积累了一些古诗,但也只是会读会背,对于诗的意思、诗的意境,并不能领会。

但是他们又很喜欢古诗,因为短小,读来朗朗上口,他们能很快背诵下来。

教学中我准备把重点放在故诗意境理解,不是一字一句的理解,而是明白大致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通过朗读,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意境。

三、说模式本课的教学,我力求把诗歌的美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整个教学程序我设计了5个环节: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初读古诗,识记生字解读诗题,了解作者朗读古诗,感悟诗意诵读古诗,体会情感四、说设计(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新课伊始,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望庐山瀑布》,谁能背一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及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初步读懂诗歌的含义,理解诗句中“鸣”、“上”、“含”、“泊”的意思,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喜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难点:对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了解诗人: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出示),你知道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绝句”是一种诗歌体裁,它的特点是每首诗共四句。

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

七个字的简称七言绝句,五个字的简称五言绝句。

诗人以‘绝句’为题,是因为事先没有想好题目,就以这种诗的体裁名称作了诗题。


2.那这位诗人是谁呢?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他吗?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公元七六三年,杜甫得知故人严武回到成都,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

这时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机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

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这首古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读这首诗,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还要争取读出点诗味来。

2.指读,正音(提醒同学们多音字:泊)
3.再指读。

你觉得她读得怎么样?好听在哪呢?(节奏、押韵an)
4.谁也想这样读一读?(指读,齐读)
三、吟诗炼字,感悟诗意:
同学们,读完这首诗,诗中有哪些字或词你不理解吗?提出来讨论讨论。

含——包含(画简笔画理解)
泊——停靠
白鹭、黄鹂——看图介绍
四、描述画面,感悟诗情:
1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读着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下面就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边听老师读一边想象?
2.交流:
你看到了哪一幅画面?
(1)两个黄鹂鸣翠柳(示图)仔细看,这两只黄鹂在哪儿?它们在干什么?
(2)一行白鹭上青天(示图)一抬头,你又看到了什么?白鹭怎么飞的?飞到哪儿去了?
●谁能把这两幅画面连起来说一说?你感觉这画面怎么样?你能读出画面的美吗?
(3)你还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示图)
诗人是站在哪儿看到这两幅画面的?看到了什么呢?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你觉得这两幅画面怎么样?把你的感觉读出来(指读)
3.让我们连起来读读这几幅画面(女生读——男生读)
4.同学们,你知道吗?这首诗被称为千古绝句,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

它看似简单,其实其中蕴藏着很多奥秘,你想发现吗?赶快再去读一读,与同桌交流交流,看看谁的发现多,谁的发现准。

5.交流自己的发现: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读着这些词,你感觉这是一个怎样的春天? 诗中除了有颜色还有声音呢!【板书:有声有色】
【鸣、上、含、泊】虽然这四个都是动词,但你觉得哪些是真动?哪些并不动?真是有动有静啊!【板书:有动有静】。

【两个、一行、千秋、万里】这四个词哪些是实指?哪些是虚指?【板书:有虚有实】
●这些词还是一一对应的呢!你能找出来吗?老师告诉你,这就是“对仗”,这首诗1、2两句对仗,3、4两句对仗,结构很工整,读起来可好听了,谁再来读一读。

(指读——女生读——男生读)
小结:同学们,现在,你能完成这道填空题了吗?《绝句》这首诗通过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喜爱之情,突出了诗人的心情。

(板书:喜悦)
6.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再来读读这首诗,会背的可以背。

(齐读)
五、拓展古诗,丰富积累:
1.诗人对春天,对大自然总是充满了感情,你还想到他写的哪首写春景的
诗?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哪位同学先来读一读(指读、正音,五言绝句、节奏、押韵)
2.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一读这首诗,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你觉得这景色怎么样?
4.让我们一起把春天的美读出来。

六、指导写字,默写古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