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2016年

合集下载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 201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 201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 201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国家为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而实施的重要科技计划之一。

为了指导和规范这一计划的实施,国家科技部于2016年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 2016》。

该指南为申报单位和项目负责人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要求,以确保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够得到有效推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 2016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项目申报范围和要求:指南明确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申报范围,包括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指南还对项目申报的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研究目标、技术路线、预期成果等方面。

2. 项目申报流程:指南介绍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申报流程,包括申报单位的资格审核、项目申报书的编写和评审流程等。

指南还对项目申报的时间节点进行了明确,以便申报单位按时递交申请材料。

3. 项目评审和资助:指南详细介绍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项目评审和资助程序。

指南明确了评审的原则和方法,包括专家评审、现场答辩等环节。

同时,指南还对资助方式和资助额度进行了说明,以便申报单位了解申请资助的具体条件和要求。

4. 项目管理和成果转化:指南强调了项目管理和成果转化的重要性。

指南明确了项目管理的要求,包括项目经费管理、项目进度和成果报告等方面。

指南还鼓励申报单位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 2016的发布对于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指南的发布为申报单位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要求,帮助申报单位准确把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方向和目标。

同时,指南的发布还有助于提高项目申报和评审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确保项目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够得到有效推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对于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指南的发布,国家科技部进一步加强了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了科技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相信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 2016的指导下,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动和促进。

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

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

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一、介绍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是指2016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项目清单,它涵盖了重要的科研领域和热点问题,对于国家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进行全面评估和深度探讨,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二、内容概述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涵盖了许多重要领域,如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先进制造、农业科技等。

这些领域都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对其进行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在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中,可以见到许多引人注目的课题,如高性能计算、基因编辑技术、新型功能材料等,这些都是当时科技领域的热点问题。

三、迭代发展根据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迭代发展。

高性能计算一直是科技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而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高性能计算在人工智能、天气预报、医学等领域的应用也不断拓展。

在撰写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相关文章时,应该特别关注这些项目的迭代发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科技发展的脉络和走向。

四、个人观点作为科技领域的从业人员,我对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中的课题非常关注。

在这些课题中,我认为基因编辑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我个人感兴趣的领域。

我相信,这些项目的研发将会为人类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推动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

五、总结通过对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的全面评估和深度探讨,我对这些重要课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课题涉及的领域广泛,涵盖了科技发展的方方面面,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也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多地关注这些重要课题,努力为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六、参考资料1.《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2.《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申报指南》3.《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解读》以上就是针对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的深度评估和全面探讨,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情况介绍

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情况介绍

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情况介绍.声明:转载于网络公开资料。

2006年通过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设立了16个重大科技专项。

根据《规划纲要》,“重大专项是为了实现国家目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

”这些项目是可以与“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相类比的重大工程。

能量要比NIF和LMJ低一个量级。

兆焦耳级的激光装置“神光-Ⅳ”计划于2020年左右建成,实现热核点火和自持燃烧目标。

此外,快点火ICF等新技术路线的探索也在进行中。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大基础工程,其军用和民用价值都是毫无疑问的极其重要。

相关论述很多,这里就不讨论了。

最神秘的是“高超声速飞行器科技工程”。

2010年4月28日,美国试验了HTV-2a试验飞行器,这是美国发展PGS(全球快速打击)武器系统所进行了一次重要试验。

尽管试验失败,但美国还会继续这方面的研究。

可以预期的是,以HTV-2为代表的高超声速近空间飞行器将是继洲际导弹、人造卫星和航天飞机之后航天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

利用同一平台,既可以投掷核武器,也可以进行快速常规精确打击。

此外,在这一技术基础上还可以发展各种战区级别的战术武器。

美国是以CPGS的名义来发展的,而我们则更关注导弹核武器的强突防能力。

面对美国反导能力的快速发展和我国海基核力量的地缘劣势,发展陆基部署的新概念核武器投掷工具对于我国确保未来的战略安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根据最近媒体的报道,中科院力学所将在怀柔新建“钱学森工程科学实验基地”,包括新型空天飞行器实验室。

其中的一台JF12激波风洞“旨在满足我国研制新型空天飞行器的高端启动实验需求,解决国家中长期重大专项中的基础科学难题,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劲支持,该项目将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性能最先进的高超声速空气动力试验装置”。

国家重大研发计划

国家重大研发计划

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原来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基金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整合而成,是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突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的技术瓶颈。

将科技部管理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发改委、工信部共同管理的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基金,农业部、卫计委等13个部门管理的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整合形成一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当前,从“科学”到“技术”到“市场”演进周期大为缩短、各研发阶段边界模糊,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

为适应这一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特征,新设立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着力改变现有科技计划按不同研发阶段设置和部署的做法,按照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

该计划下,将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科技发展优先领域,凝练设立一批重点专项,瞄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主要领域的重大、核心、关键科技问题,组织产学研优势力量协同攻关,提出整体解决方案。

作为原973计划、863计划等国家发展计划的集大成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已经成为我国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国家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突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技术瓶颈的重要科技资助渠道。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这一年科技部已经正式对外公示了122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共计1132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拟获立项,其中包括142所高校拟立项项目647项,占比为57.16%。

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批基金

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批基金
中山大学
古洁若
320
3
34
2016YFC0903600
基于多组学谱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分子诊断、分子分型、精准治疗与急性加重风险预警模型的系统研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文富强
320
3
35
2016YFC0903700
基于组学特征谱的呼吸系统疾病(慢阻肺)分子分型研究
广州医科大学
卢文菊
320
3
36
2016YFC0903800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牵头承担单位
项目负责人
中央财政经费(万元)
项目实施周期(年)
1
2016YFC0900100
临床用单细胞组学技术研发
北京大学
张泽民
1350
3
2
2016YFC0900200
临床用单细胞组学技术开发与肺癌应用研究
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郭弘妍
900
3
3
2016YFC0900300
表观基因组学检测技术研发与临床应用
中山大学
罗俊航
320
3
25
2016YFC0902700
口腔癌分子分型和精准预防诊治标志物的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
陈万涛
320
3
26
2016YFC0902800
基于组学特征谱的白血病分子分型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任瑞宝
320
3
27
2016YFC0902900
基于组学特征谱的宫颈癌分子分型及精准防治研究
320
3
19
2016YFC0902100
基于组学特征谱的未知原发灶骨转移癌的分子分型研究

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

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

⼤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申报指南⼤科学装置为探索未知世界、发现⾃然规律、实现技术变⾰提供极限研究⼿段,是科学突破的重要保障。

为充分发挥我国⼤科学装置的优势、促进重⼤成果产出,科技部会同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组织专家编制了⼤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实施⽅案。

⼤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主要⽀持基于我国在物质结构研究领域具有国际竞争⼒的两类⼤科学装置的前沿研究,⼀是粒⼦物理、核物理、聚变物理和天⽂学等领域的专⽤⼤科学装置,⽀持开展探索物质世界的结构及其相互作⽤规律等的重⼤前沿研究;⼆是为多学科交叉前沿的物质结构研究提供先进研究⼿段的平台型装置,如先进光源、先进中⼦源、强磁场装置、强激光装置、⼤型风洞等,⽀持先进实验技术和实验⽅法的研究和实现,—1—提升其对相关领域前沿研究的⽀撑能⼒。

专项实施⽅案部署14个⽅⾯的研究任务:1. 强相互作⽤性质研究及奇异粒⼦的寻找;2. Higgs粒⼦的特性研究和超出标准模型新物理寻找;3. 中微⼦属性和宇宙线本质的研究;4. 暗物质直接探测;5. 新⼀代粒⼦加速器和探测器关键技术和⽅法的预先研究;6. 原⼦核结构和性质以及⾼电荷态离⼦⾮平衡动⼒学研究;7. 受控磁约束核聚变稳态燃烧;8. 星系组分、结构和物质循环的光学—红外观测研究;9. 脉冲星、中性氢和恒星形成研究;10. 复杂体系的多⾃由度及多尺度综合研究;11. ⾼温⾼压⾼密度极端物理研究;12. 复杂湍流机理研究;13. 多学科应⽤平台型装置上先进实验技术和实验⽅法研究;14. 下⼀代先进光源核⼼关键技术预研究。

根据专项实施⽅案和“⼗⼆五”期间有关部署,2016年优先⽀持20个研究⽅向。

申报单位针对重要⽀持⽅向,⾯向解决重⼤科学问题和突破关键技术进⾏⼀体化设计,组织申报项⽬。

⿎励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要科研基地组织项⽬。

项⽬执⾏期⼀般—2—为5年。

为保证研究队伍有效合作、提⾼效率,建议项⽬下设课题数不超过4个,每个项⽬所含单位数不超过6个。

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

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

“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形式审查条件要求申报项目须符合以下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1. 推荐程序和填写要求(1)由指南规定的推荐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出具推荐函。

(2)申报单位同一项目须通过单个推荐单位申报,不得多头申报和重复申报。

(3)项目申报书(包括预申报书和正式申报书,下同)内容与申报的指南方向基本相符。

(4)项目申报书及附件按格式要求填写完整。

2. 申报人应具备的资格条件(1)项目及下设任务(课题)负责人申报项目当年不超过60周岁(1956年1月1日以后出生)。

(2)项目及下设任务(课题)负责人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

(3)受聘于内地单位的外籍科学家及港、澳、台地区科学家可作为重点专项的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受聘单位提供全职受聘的有效证明,非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受聘单位和境外单位同时提供受聘的有效证明,并随纸质项目申报书一并报送。

(4)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限申报一个项目,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以下简称“改革前计划”)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以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含任务或课题);项目主要参加人员的申报项目和改革前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研项目总数不得超过两个;改革前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因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而退出目前承担的项目(含任务或课题)。

计划任务书执行期到2016年12月底之前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不在限项范围内。

(5)特邀咨评委委员及参与重点专项咨询评议的专家,不能申报本人参与咨询和论证过的重点专项项目(含任务或课题);参与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或本年度项目指南编制的专家,不能申报该重点专项项目(含任务或课题)。

(6)在承担(或申请)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没有严重不良信用记录或被记入“黑名单”。

“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

“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

“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是指对大科学装置的运行及相关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大科学装置是指规模庞大、技术先进的科学实验装置,以解决科学领域相关问题为目的。

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的重点专项是指在国家科技计划中对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进行的重点支持和资助。

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的重点专项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技术应用前景。

首先,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可以推动科学领域的突破和创新。

大科学装置通常具有超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测量能力,可以开展高精度的实验和观测,从而获取更多的科学数据,揭示自然界的规律和机制。

其次,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交叉与融合。

大科学装置通常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等多个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交流,推动科学技术的综合创新。

再次,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可以培养和储备科学人才。

大科学装置需要具备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和技术人才,对年轻科学家进行培养和选拔,可以提高科研人员的水平和能力,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的重点专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针对大科学装置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进行研究和开发,保障大科学装置的正常运行和发挥最佳性能。

其次,针对大科学装置运行过程中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进行前沿科学研究和实验验证,探索未知领域和新的科学方法。

再次,加强大科学装置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国际科学界的共同研究和运营。

此外,还要注重大科学装置的科学普及与教育,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

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的重点专项需要重视政策和机制的支持,加强科学研究的组织和管理。

首先,需要建立科学评估和监督机制,对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的成果和进展进行评估和监督,确保科研人员的诚信和科学研究的质量。

其次,需要加强科研人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提高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再次,需要优化科研经费的分配和管理,加大对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的资金投入,确保科研人员的研究经费和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科技大学
李 亮
2250.00
4
17
2016YFA0401800
稳态强磁场下材料制备与表征技术发展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孙玉平
2250.00
5
18
2016YFA0401900
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原理和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王 东
3500.00
5
19
2016YFA040200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2016年度拟立项项目公示清单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牵头承担单位
项目
负责人
中央财政经费万元)
项目实施周期(年)
1
2016YFA0400100
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探测器升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赵政国
4500.00
5
2
2016YFA0400200
基于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科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唐晓东
4000.00
5
6
2016YFA0400600
高密度下加热及电流驱动效率和协同效应研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李建刚
4100.00
5
7
2016YFA0400700
大质量黑洞与星系的协同演化及其宇宙学效应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何子山
4196.00
5
8
2016YFA0400800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常 进
3600.00
5
3
2016YFA0400300
基于惰性气体探测器的直接暗物质探测实验
上海交通大学
季向东
3500.00
5
4
2016YFA0400400
高能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相关的物理和关键技术预研究
清华大学
高原宁
3600.00
5
5
2016YFA0400500
天体环境中关键核过程研究
2016YFA0401100
强激光驱动新型粒子源和辐射源研究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周沧涛
2000.00
5
12
2016YFA0401200
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机理、预测及控制方法研究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陈坚强
3000.00
5
13
2016YFA0401300
高性能光源关键实验技术与方法研究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致密天体观测研究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张双南
4356.00
5
9
2016YFA0400900
“环境诱发情绪异常”神经机制的多尺度成像方法和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田长麟
3400.00
5
10
2016YFA0401000
同步辐射和强磁场下量子材料的多维度测量和表征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丁 洪
3489.00
5
11
刘 鹏
3200.00
5
14
2016YFA0401500
中子散射样品环境及相关实验技术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梁天骄
3300.00
5
15
2016YFA0401600
白光中子源实验技术研究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唐靖宇
1750.00
5
16
2016YFA0401700
脉冲强磁场先进实验技术研究及装置性能提升
衍射极限储存环光源的束流物理及关键核心技术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王 琳
3000.00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