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学史中国社会学史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社会学概论》模拟考试(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B)A.《原强》B.《群学肄言》C.《社会学原理》D.《原富》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B)A.齐美尔B.达伦多夫C.韦伯D.孔德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 C)A.符号B.规范C.礼俗D.价值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D )A.偶发群体B.社会类属C.次属群体D.首属群体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A)A.博物馆B.图书馆C.俱乐部D.医院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A)A.水平流动B.向下流动C.向上流动D.其它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 )A.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B.心理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A )A.社会成员心理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D.文化规范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D)A.偶婚制家庭B.伙婚制家庭C.普那路亚家庭D.专偶制家庭1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D )A.巴纳德B.涂尔干C.科塞D.麦克雷戈1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A )A.文化元素B.文化集丛C.文化模式D.礼仪1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C)A.实证主义B.非实证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D.历史唯心主义1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C )A.社会动力学B.社会静力学C.社会进化论D.社会发展论14、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A )A.主动性B.自觉性C.互动性D.强制性15、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B )A.工作单位B.家庭C.社区D.大众传播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C)A.利益B.需求C.生产D.阶级1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B)A.社区B.群体C.家庭D.法律18、组织的核心是(B )A.组织的目标B.权力的划分C.组织的结构D.组织的功能19、社区的首要功能是(A )A.经济生活B.社会化C.社会控制D.社会参与20、社会群体存在的本质反映是(B )A.生产关系B.社会关系C.组织D.人的本质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现代社会变迁的特点有(ABCDE )A.速度日趋加快B.受科学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C.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D.受人们自觉控制的程度不断提高E.相关性日趋增强2、我国家庭的发展,出现了同西方家庭发展相同的趋势,主要表现在(ABC )A.家庭规模小B.家庭功能有所变化C.对家庭价值的认识趋向现代化D.家庭规模扩大E.对家庭价值的认识出现后现代意识3、文化的空间结构包括(ABC D )A.文化区B.文化区域C.文化圈D.边际文化E.多元文化4、社会学的主要特征有(ABCDE )A.整体性B.综合性C.广泛性D.应用性E.多样性5、下列有关社会唯名论正确的是(CD AB)A.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B.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C.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D.个人行为及其细节是社会学研究对象E.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6、文化交流包括(CEBA )A.文化接触B.文化冲突C.文化采借D.文化移植E.文化融合7、帕森斯认为群体具有的功能有(ABDC )A.适应环境B.实现目标C.统一内部D.维持价值E.更新价值8、宏观社会控制包挂哪些方面的控制(ABCD )A.政治B.经济C.文化D.意识形态E.心理9、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代表者有(ABCDE )A.孔德B.斯宾塞C.涂尔干D.韦伯E.马克思10、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简括为(ACDE B)A.技能社会化B.政治社会化C.行为社会化D.性别角色社会化E.文化社会化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组织结构2、制度化控制3、社会现代化4、社会问题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为什么说,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2、简述社会舆论在社会控制中的重要性。
社会学:中国社会学史试题及答案(三)

社会学:中国社会学史试题及答案(三)1、填空题1915,陶孟和合梁宇皋合著英文本(),这是中国人用社会学观点研究中国社会生活的最早一部著作。
正确答案:《中国乡村与城市生活》2、多选晏阳初先生着力发展的4大教育包(江南博哥)括?()A、生计教育B、文艺教育C、卫生教育D、公民教育E、爱国主义教育正确答案:A, B, C, D3、问答题请简述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区别。
正确答案:所谓理论性研究,指侧重于发展有关社会世界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侧重于建立各种理论假设的经验研究;所谓应用性研究,指侧重于社会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特定的社会政策的经验研究。
由此可以看出,理论性研究侧重于问题分析,应用性研究侧重于问题解决。
4、问答题简述“士人、士绅、士大夫”三者之间的相同之处。
正确答案:一是士绅、士大夫都是士人的进一步发展,他们都是以士为基础的,因此他们都具有士的特点。
二是他们都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以实现“内圣外王”作为人生的最终目标。
三是他们普遍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受到帝王的重视和普通民众的尊敬。
5、名词解释五子衣正确答案:旧时男女结婚,有女儿出嫁不穿母家一根纱的习俗,因而出嫁时,男家要备单、夹、棉衣五套,名为“五子衣”,有祝“连生贵子”之意。
“五子衣”上衣3件(衬褂、外褂、夹袄或棉袄),下衣2件(衬裤,夹裤或棉裤)。
其质料因贫富而异。
裁制新夫妇的衣、被、帏、帐时,长度须带零头半寸。
“半”、“伴”同音,取“作伴终身、白头偕老”之意。
出嫁的姑娘要做“十子鞋”,即用红线在鞋上绣上10个小孩图样,一则显示手巧,二则祝多子多孙。
拜堂时,新娘要穿红布做成的“踩堂鞋”。
建国后,“五子衣”、“踩堂鞋”等渐被淘汰,代之以新式服装和其它“彩礼”。
6、问答题试比较邓中夏与李达有关工人运动和劳工问题的研究成果。
正确答案:⑴立场:共产党人(专注于如何有效地组织、领导工人运动)—社会学学者(专注于与劳动者有关的建立福利措施、倡导工业和平等)⑵写作方法:自身经验—报刊、统计资料⑶范围:专注罢工问题—专注于综合的劳工问题(工资、工时、劳工福利、劳资冲突的表现、原因、解决方式等)⑷结论: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劳工彻底解放—改良,倡导劳工、资本与社会三方面相互配合,共谋互利。
社会史试题库(整理)

中国社会史试题库名词类士人:可以把士人定义成古代社会的“书生”或“读书人”,“他们以研习儒学经典为手段,以参予政治为最佳生活选择,以道德修习和实现‘内圣外王’理想为最佳人生设计,作为传统政治文化的载体,他们以学习和传播儒学知识作为自己的基本生存方式”。
“天子建国”:“天子建国”的周天子,处于社会第一等级的地位,他分封诸侯,拥有王畿的土地、人民和武装、是名义上全国土地、臣民的主人,但是他没有直接治理全国人民和征收赋税的权力,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保证他在全国实行政治、军事、经济的统治权。
他拥有祭祀王室宗庙的权力,是姬姓大宗主,以宗子的地位巩固他对同姓诸侯的统治权。
贵族官僚(秦唐):秦唐间官制,相当复杂,有爵位(皇子、皇女、皇亲,功臣的封爵)、勋(荣誉称号,带有品级性)、职事官(负责行政、财务、司法、监察、教育、军事官员)、散官(有职称之官,不理实事)、品(官员的品级制度),秩(库禄、食邑)各方面的详细规定,历朝也有不同,但相同的原则是文武分途,不似周代诸侯集文武于一身。
除了乱世之外,重视文官、以文官治国。
但各朝开国之初,武将立功疆场,助建天下,封以世爵,文官亦多获封。
秦唐间实行文官制,文官管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事务。
大小宗法制:宗法制度规定,嫡长子一系为大宗,馀子孙为小宗。
天子之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称大宗;余子对天子为小宗。
诸侯之位亦由嫡长子世袭,在本国为大宗;余子对诸侯为小宗。
卿、大夫、士、庶人,皆准此。
采邑:按照西周的大小宗法制,周天子是大宗,其所封的同姓诸侯,有王的兄弟和族人,它的兄弟是小宗。
作为周王室的小宗的诸侯受封,其诸侯地位一般地说传给嫡长子,余子不得继承。
诸侯国内需要有管理人,于是封余子为卿、大夫,授给他们土地,称为“采邑”。
(P212)弟子员:汉唐间各朝设立学校,学生多有免役权,自成一个等级。
读书,做弟子员,成为一种身份,即免役的身份,后补官吏的地位。
服徭役是平民应尽的义务,甚至于官僚家属都要承担,而学生可免,因此使他们异于常人,成为特别等级。
历史模拟考试试卷

历史模拟考试试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新中国的成立2.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A. 实现了中国的富强B. 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C.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D. 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A. 《新青年》杂志B. 《东方杂志》C. 《每周评论》D. 《时务报》4. 国民大革命中,中国国民党采取的革命方式是:A. 城市武装起义B.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C. 工农武装割据D. 发动群众运动5.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B.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C. 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6. 下列关于三大改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B. 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方式是公私合营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赎买政策D. 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7. 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A. “二月逆流”是文革期间一次严重的政治事件B. 文革期间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社会动荡不安C. 林彪成为文革期间最大的受害者D. 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8. 下列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会议于1978年在北京召开B. 会议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 会议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D. 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9. 下列关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表述,正确的是:A. 两地回归后享有高度自治权,但不属于中国领土B. 两地回归后享有完全自治权,属于中国领土C. 两地回归后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享有完全自治权D. 两地回归后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享有高度自治权10. 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一国两制最早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现在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B. 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并存的政策C. 一国两制保证了香港和澳门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发展D.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成果。
中国社会史考题

周代的社会结构?(1)社会结构不复杂,比较简单。
这可以说是周代社会结构的第一个特点。
(2)第二个特点是宗统与君统的统一,社会结构以宗族为基础,其中又以周王朝的姬姓宗族为核心。
君统、宗统的合一,是以宗族制为基础,诸侯来自各个宗族,代表宗族,它才有地位,也才有力量(3)周王处于第一等级的地位,不过王权比之后世的君主集权要软弱得多。
(4)与封建领主制相结合。
宋清之间社会结构变化的原因?(1)第一,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的结果. 中古的身份性地主土地制为宋清间的非身份性地主土地所有制所取代,这时的土地制度是宋代人所谓的“田制不立”,不识时务者还要求限田。
在实践上宋清间地租形态发生了变化,有利于佃农走向平民地位(2)第二,统治阶级、剥削阶级成熟地运用经济手段制驭被统治、被剥削者,从而放松政治手段,促成等级结构变动(4)第三,民族政权造成贵族和下层民众的身份变动,影响社会结构态。
辽、金、元、清兴起之时,社会形态落后,把一些汉族地区过时的东西带进中原,造成社会等级地位的升降列举近代社会结构特征?第一,产生新的阶级成分,对社会等级结构和社会群体结构以重大影响,也影响和改变了社会的阶级结构、政治斗争和国家体制。
第二,等级差距缩小。
帝权实际下降,皇族权力看似强化,实系垂死挣扎,恰恰表明其无力,官位贬值带来的是官僚地位的相第三,中国近代社会结构的变化,受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影响。
外国侵略者战败清朝,使中国从皇帝到官僚改变形象,权威下降,影响中国等级结构的演变对下降,处于官民之间的绅衿和平民实际地位提高,一部分贱民得到解放,等级差距在缩小。
第四,近代社会是中国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状态中的社会,或者说是制度转化型社会的初期。
为什么把宗法精神贯穿于古代社会结构和生活中?(1) 宗法精神的内涵是祖先崇拜,是父家长制所规定的孝道、人伦和亲情,是国家法律制度中的宗法原则和宗亲法。
这种精神贯穿在社会结构的一切领域,它的实质是反映人的依附关系,是维系社会结构的纽带,是古代社会的稳定因素。
中国社会思想史题库答案

社会思想定义: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秩序的构建、管理及理想社会模式的观念、构想或理论。
中国社会思想史定义:研究历代中国人在社会生产和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生活秩序的构建、管理及理想社会模式的观点、构想或理论发生、发展和继承或斗争的内在历史过程及其特点与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范围:①关于社会起源问题②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问题③社会变迁的动力及其规律问题④社会制度及其功能问题⑤关于社会问题的揭露与解决方案的设计⑥个人与社会问题⑦社会行为的控制问题⑧文化的性质与功能问题⑨地理人口与社会现象问题⑩社会理想和社会进步问题。
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特殊性:①中国社会思想在维护社会秩序以及如何调整封建社会中阶级关系方面较为突出。
②特别重视人的问题,人本主义色调特别浓重。
③往往与伦理思想、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纠缠在一起。
④中国社会思想家对社会演变的兴趣特别浓厚。
⑤比较完整的有体系的社会理想较之西方相对缺乏。
⑥中国历史上经历过多次农民战争,其中反映出的社会理想也很多。
神话和传说形式保留下来的社会思想具有什么特点?①非常粗浅、简单而不发达。
②各不相关、没有系统。
③在全部古神话中,可分为人对自然和人对社会两类、而属于人和社会的一类为数甚少,绝大多数是反映人和自然斗争的情况的。
④只是通过神话故事的形式,隐隐约约的反映出一些关于社会生活、社会问题和社会进化的思想,没有抽象的社会思想。
⑤不能忽略其保留下的社会思想,应重视其对后来的思想家的思想形成的启迪作用。
试评西周宗法制的社会学意义:①周代的宗法制反映在周代统治阶级思想中,社会权力继替标准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把阶级等级、名分观念看的比血缘观念更重要。
②宗法制建立说明在周代统治阶级思想中已意识到要对生活实行有效控制,必须有一套社会组织体系,在这个组织体系中必须“名分”分明。
③在整个人类历史来看,社会继替的原则是由身份到契约或能力的发展过程。
学考模拟试题历史

学考模拟试题历史历史学考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科举制度的朝代?A. 唐朝B. 汉朝C. 宋朝D. 清朝2. 以下哪位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A. 西施B. 杨玉环C. 王昭君D. 貂蝉3. “五胡乱华”中的五胡指的是以下哪个民族?A. 秦族B. 粟特族C. 鲜卑族D. 汉族4.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时代的结束?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五台山抗金D. 中国共产党成立5. 以下哪部古典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水浒传》二、判断题6.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时期中最辉煌的一段时间。
()7.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治地区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
()8.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辉煌的时期。
()9.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行科举制度的朝代。
()10.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三、问答题11. 请简要介绍一下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12. 请谈谈中华文明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13. 请详细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14. 请简要说明晋代和宋代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15.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
四、论述题16. 中国历史的演变中,文化对政治的影响是巨大的,请阐述你的观点。
17. 分析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
18.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19. 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请分析其影响。
20. 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社会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请你谈谈封建文化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2023年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

2023年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一)名词解释1. 群体群体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但不是任何几个人就能构成群体。
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到达共同的目标,以肯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展活动的人群。
2. 利益群体利益群体是指基于某种共同价值、共同利益、共同态度或者共同职业的利益个体所结合形成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利益集合体。
利益群体既可以相对稳定的社会组织(如政府机关、事业、企业、社团、协会、地下组织等)形式存在,也可以松散、无固定组织、变动性大、流淌性强的个体总和。
3.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在英文中称social vulnerable groups[2]。
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安排不公正、社会构造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
在社会学、政治学、社会政策讨论等领域中,它是一个核心概念4. 群体关系群体关系,是指人作为个体在社会游荡而形成群体,性质与概念发生了变化。
人在个体的时候想的许多而做的事却很少,完成单一的事情往往很困难甚至无法完成。
人在群体的时候假如与组成群体的个体关系相处融洽,在办事与开发新新事物的速度及成效上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区分个体与群体的的关系上却往往让人捉摸不透,个体与群体存在的差异无法来比照。
一般个体得屈服于群体而群体得有个体来拼凑,二者相辅相成不行能区分开来。
5. 群体构造社会群体的构造讨论包含许多内容,一个群体主要由社会成员结合而成,它包括群体成员的数目,群体成员的异质与同质,群体成员的角色、社会群体的领导以及与此亲密相关的群体决策。
6. 社会组织在社会科学中社会组织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全部群体形式,包括氏族、家庭、隐秘团体、政府、军队和学校等。
狭义的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如企业、政府、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等。
它只是指人类的组织形式中的一局部,是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组建的稳定的合作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学史》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当代中国社会学》一书的作者是?()( ) A.费孝通 B.吴文藻 C.李达 D.孙本文
2、对建国前中国早期社会学作系统总结的中国社会学史著作是?()( ) A.杨雅彬的《中国社会学史》 B.韩明谟的《中国社会学史》 C.孙本文的《当代中国社会学》 D.郑杭生、李迎生的《中国社会学史新编》
3、下列哪本著作是孙本文先生于建国前出版的有关中国社会学史的著作?()( )
A.《社会学原理》
B.《社会学发凡》
C.《当代中国社会学》
D.《社会学ABC 》
4、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的第一部专史是?()( )
A.杨雅彬的《中国社会学史》
B.韩明谟的《中国社会学史》
C.孙本文的《当代中国社会学》
D.张琢的《现代中国社会学》(1979-1989)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5、社会学界于下列哪一年出版了两部中国社会学史同名专著?()()
A.1984年
B.1987年
C.1998年
D.1990年
6、将中国社会学史划分为“发轫期、萌芽期、幼苗期、成长期与改革期”的是下列哪位学者?()()
A.李剑华
B.蔡毓骢
C.杨堃
D.韩明谟
7、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完成的中国社会学史著作是?()()
A.杨雅彬的《中国社会学史》
B.韩明谟的《中国社会学史》
C.孙本文的《当代中国社会学》
D.张琢的《现代中国社会学》(1979-1989)
8、群学”概念来源于我国古代哪一位思想家?()()
A.庄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
9、国人始用“社会学”正式译名翻译出版的第一部外国社会学著作是?()()
A.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
B.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
C.季廷史的《社会学提纲》
D.有贺长雄的《族制进化论》
10、西方社会学著作直接传入中国的开端是?()()
A.严复在《直报》上发表《原强》一文
B.严复在《国闻报》上发表“贬愚篇”与“倡学篇”
C.康宝忠教授在北京大学讲授社会学
D.章太炎先生翻译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一书
11、西方社会学作为一门整体的理论体系初传中国始于?()()
A.严复在《直报》上发表《原强》一文
B.严复在《国闻报》上发表“贬愚篇”与“倡学篇”
C.康宝忠教授在北京大学讲授社会学
D.章太炎先生翻译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一书
12、在中国社会学史上,被誉为西方社会学初传中国第一人的是?()
()
A.严复
B.梁景超
C.章太炎
D.梁启超
13、《群学肄言》一书是由下列哪位学者翻译的?()()
A.康宝忠
B.严复
C.梁启超
D.章太炎
14、在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整本翻译出版的第一部外国社会学著作是?()()
A.《中国人口论》
B.《社会学》
C.《群学肄言》
D.《中国乡村与城市生活》
15、中国人自授社会学始于哪一年?()()
A.1916年
B.1906年
C.1907年
D.1910年
16、在中国自办大学中讲授社会学的第一人是?()()
A.孙本文
B.吴文藻
C.康宝忠
D.章太炎
17、中国高等学校中所进行的最早的社会调查是?()()
A.葛学溥指导学生在杨树浦地区的东部所开展的社会调查
B.步济时所主持的关于北平人力车夫的生活与工作状况的调查
C.清华学校社会科学系教授狄特莫指导学生所做的关于北京百姓生活的调查
D.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教授甘博所主持的北京社会调查
18、中国高等学校设置的第一个社会学系是?()()
A.齐鲁大学社会学系
B.上海圣约翰大学社会学系
C.沪江大学社会学系
D.燕京大学社会学系
19、现代中国第一份关于社会研究的期刊是?()()
A.《新社会》
B.《社会学界》
C.《社会学刊》
D.《社会学研究》
20、中国人用社会学观点研究中国社会生活的最早一部社会学著作是?()()
A.《中国人口论》
B.《中国乡村与城市生活》
C.《家庭进化论》
D.《北京的行会》
21、在我国,最早把社会学作为一门系统的知识学科与职业,并专门培养此类人才的高校是?()()
A.上海圣约翰大学
B.燕京大学
C.沪江大学
D.清华大学
22、中国最早设置社会学系的自办大学中是?()()
A.厦门大学
B.上海大学
C.云南大学
D.南开大学
23、中国第一代社会学者之中,主要致力于开展犯罪社会学研究的是?()()
A.李达
B.孙本文
C.严景耀
D.费孝通
24、下列哪个研究机构因进行社区实地研究而著名?()()
A.云南大学社会学研究室
B.华西大学边疆研究所
C.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
D.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
25、《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一书的作者是?()()
A.李达
B.孙本文
C.李景汉
D.许德珩
26、中国的第一位社会学博士是?()()
A.朱友渔
B.章太炎
C.雷洁琼
D.晏阳初
27、创立中国第一个社会学学术团体——中国社会学会——的社会家是?()()
A.余天休
B.李达
C.雷洁琼
D.晏阳初
28、中国第一代社会学者之中,主要致力于开展工业社会学研究的是?()()
A.严景耀
B.吴景超
C.杨开道
D.梁漱溟
29、下列哪个研究机构因进行人口普查研究而著名?()()
A.云南大学社会学研究室
B.华西大学边疆研究所
C.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
D.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所
30、解放前中国人口与劳工问题的专家是?()()
A.陈达
B.李达
C.李景汉
D.许德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