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埃里克森ppt模课件

埃里克森ppt模课件
目录
• 介绍 • 埃里克森生命周期理论 • 埃里克森人格理论 • 埃里克森的应对策略理论 • 埃里克森的教育理念 • 总结和应用
01
介绍
埃里克森理论背景
埃里克森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 提出了人的一生发展阶段理论,认为 人的发展是连续的、分阶段的,每个 阶段都有特定的任务和挑战。
埃里克森理论的基本概念
• 埃里克森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信任与不信任、自主与怀疑、 主动与内疚、勤奋与自卑、亲密与孤独、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 乱、友爱亲密与孤立疏远以及自我实现与失望。这些概念描述 了人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如何 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02
埃里克森生命周期理论
06
总结和应用
总结埃里克森的理论体系
生命周期理论
埃里克森将人的生命周期分为八 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心 理社会任务需要完成,这些任务
决定了人的性格和行为特点。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发展是心理社会发 展过程的体现,这个过程包括一系 列连续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 的任务和危机。
自我同一性理论
成年期
总结词
亲密对孤独
VS
详细描述
成年期是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大约从 20岁到死亡。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建 立家庭和职业,并追求亲密关系和情感满 足。他们可能会寻求支持和亲密关系,以 实现情感上的满足和稳定。然而,如果他 们无法建立亲密关系或感到孤独,他们可 能会面临情感上的挑战和困扰。
03
埃里克森人格理论
。
勤奋感
总结词
在成年阶段,埃里克森认为人们需要解决勤 奋感危机,以便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持续追 求自己的目标并取得成功。
目录
• 介绍 • 埃里克森生命周期理论 • 埃里克森人格理论 • 埃里克森的应对策略理论 • 埃里克森的教育理念 • 总结和应用
01
介绍
埃里克森理论背景
埃里克森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 提出了人的一生发展阶段理论,认为 人的发展是连续的、分阶段的,每个 阶段都有特定的任务和挑战。
埃里克森理论的基本概念
• 埃里克森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信任与不信任、自主与怀疑、 主动与内疚、勤奋与自卑、亲密与孤独、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 乱、友爱亲密与孤立疏远以及自我实现与失望。这些概念描述 了人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如何 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02
埃里克森生命周期理论
06
总结和应用
总结埃里克森的理论体系
生命周期理论
埃里克森将人的生命周期分为八 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心 理社会任务需要完成,这些任务
决定了人的性格和行为特点。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发展是心理社会发 展过程的体现,这个过程包括一系 列连续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 的任务和危机。
自我同一性理论
成年期
总结词
亲密对孤独
VS
详细描述
成年期是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大约从 20岁到死亡。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建 立家庭和职业,并追求亲密关系和情感满 足。他们可能会寻求支持和亲密关系,以 实现情感上的满足和稳定。然而,如果他 们无法建立亲密关系或感到孤独,他们可 能会面临情感上的挑战和困扰。
03
埃里克森人格理论
。
勤奋感
总结词
在成年阶段,埃里克森认为人们需要解决勤 奋感危机,以便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持续追 求自己的目标并取得成功。
社会心理学_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ppt课件

❖ 这时本我的力量继续增强,而通过自居作用发 展起来的代表“良心”的超我也已发展到足以 识别危机的程度。
❖ 但在埃里克森看来,决定人的主要发展方向的 仍是自我。
可编辑课件
18
阶段3:主动感—内疚感 2/4
initiative—guilt
❖ 由于知觉和肌肉运动的更加精确化,加上语言 能力的增进,大大激发了儿童的独立性。
❖ 所谓合法延缓期是指社会为青年进入成人期在 时间上所提供的合法延缓,如各种正式教育、 学徒期、征兵制以及医生实习期等,它们反映 了社会的需要和要求,也为青年达到某些方面 的同一性提供了时间。
可编辑课件
28
阶段6 :亲密感—孤独感
intimacy—isolation
❖ ⑥成人早期。年龄为18~25岁,发展任务是获 得亲密感而克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埃里克森把人的发展阶段延长到成人期,这是 他的人格发展阶段说的一大特色。
❖ 这体现出埃里克森对于人格的发展和治疗神经 病所持有的乐观主义态度。
可编辑课件
10
阶段1: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 1/3 trust--mistrust
❖ ①婴儿期。年龄从出生到1岁半,发展任务是获 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埃里克森认为,新生儿的啼哭、吸吮、视觉反 射和肢体动作因皮质的成长而逐渐受到控制, 渐次变为自我过程,为强有力的伺机而动的本 我表明方向。
可编辑课件
23
阶段4 :勤奋感—自卑感 3/3 industry—inferiority
❖ 本阶段的游戏已带有社会性质,男女儿童的兴 趣逐渐离开游戏和幻想,转移到对现实的实践方 面,希望做一些有用的事和有效的生产工作。
❖ 这时,儿童已预见到最后必须脱离家庭,因而 邻里和学校成了影响儿童的有力因素。
❖ 但在埃里克森看来,决定人的主要发展方向的 仍是自我。
可编辑课件
18
阶段3:主动感—内疚感 2/4
initiative—guilt
❖ 由于知觉和肌肉运动的更加精确化,加上语言 能力的增进,大大激发了儿童的独立性。
❖ 所谓合法延缓期是指社会为青年进入成人期在 时间上所提供的合法延缓,如各种正式教育、 学徒期、征兵制以及医生实习期等,它们反映 了社会的需要和要求,也为青年达到某些方面 的同一性提供了时间。
可编辑课件
28
阶段6 :亲密感—孤独感
intimacy—isolation
❖ ⑥成人早期。年龄为18~25岁,发展任务是获 得亲密感而克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埃里克森把人的发展阶段延长到成人期,这是 他的人格发展阶段说的一大特色。
❖ 这体现出埃里克森对于人格的发展和治疗神经 病所持有的乐观主义态度。
可编辑课件
10
阶段1: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 1/3 trust--mistrust
❖ ①婴儿期。年龄从出生到1岁半,发展任务是获 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埃里克森认为,新生儿的啼哭、吸吮、视觉反 射和肢体动作因皮质的成长而逐渐受到控制, 渐次变为自我过程,为强有力的伺机而动的本 我表明方向。
可编辑课件
23
阶段4 :勤奋感—自卑感 3/3 industry—inferiority
❖ 本阶段的游戏已带有社会性质,男女儿童的兴 趣逐渐离开游戏和幻想,转移到对现实的实践方 面,希望做一些有用的事和有效的生产工作。
❖ 这时,儿童已预见到最后必须脱离家庭,因而 邻里和学校成了影响儿童的有力因素。
社会心理学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PPT课件

社会心理学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
论ppt课件
$number {01}
目 录
• 埃里克森的简介 •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 理论的应用 • 理论的评价与争议 • 结论
01
埃里克森的简介
生平简介
01
埃里克森出生于德国,后移民美 国,成为一名心理学家和社会学 家。
02
他曾在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任教 ,并成为美国心理学会的会员。
社会政策与发展的应用
制定适应不同阶段需求的政策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论为社会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依 据,政府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适应其需求的政策和 措施。
提高社会凝聚力
理论强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政府可以通过促进个 体与社会之间的良好互动,提高社会凝聚力和稳定性。
04
理论的评价与争议
03
理论的应用
教育领域的应用
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强调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各个阶段,教育者 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提供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良好品格
理论中的自我同一性、亲密关系等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和人际关系具 有指导意义,教育者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培养 其良好的品格。
THANKS
对心理学的贡献
提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的理论为心理学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强调个人在发展 过程中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丰富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揭示人格发展的阶段性
埃里克森的理论揭示了人格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理解个体心理发 展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强调自我认同和自我同一性
埃里克森的理论强调自我认同和自我同一性的重要性,为心理咨询 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
论ppt课件
$number {01}
目 录
• 埃里克森的简介 •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 理论的应用 • 理论的评价与争议 • 结论
01
埃里克森的简介
生平简介
01
埃里克森出生于德国,后移民美 国,成为一名心理学家和社会学 家。
02
他曾在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任教 ,并成为美国心理学会的会员。
社会政策与发展的应用
制定适应不同阶段需求的政策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论为社会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依 据,政府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适应其需求的政策和 措施。
提高社会凝聚力
理论强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政府可以通过促进个 体与社会之间的良好互动,提高社会凝聚力和稳定性。
04
理论的评价与争议
03
理论的应用
教育领域的应用
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强调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各个阶段,教育者 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提供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良好品格
理论中的自我同一性、亲密关系等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和人际关系具 有指导意义,教育者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培养 其良好的品格。
THANKS
对心理学的贡献
提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的理论为心理学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强调个人在发展 过程中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丰富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揭示人格发展的阶段性
埃里克森的理论揭示了人格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理解个体心理发 展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强调自我认同和自我同一性
埃里克森的理论强调自我认同和自我同一性的重要性,为心理咨询 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
心理学埃里克森ppt课件

爱利克·埃里克森的理论研究
课题小组:第五组
• 一.生平 • 二.自我及其同一性理论 • 三.人格发展渐成论 • 四.人格发展八大阶段理论 • 五.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的比较 • 六.评价
爱利克·埃里克森
Erik H Erikson (1902—1994)
•
爱利克·埃里克森1903年出生于德国法
兰克福,父母都是丹麦人。生父在埃里克森
• 宗教 弗洛伊德对宗教的看法是模糊不清的,他认为宗教仅仅是建 立在幼年恐惧和愿望之上的集体神经病症。埃里克森完全反对这个观 点。他认为,宗教是许多人真正需要的东西。多少世纪来,人类一直 运用宗教来更好地表达人生的各种事件,从而减少对人类的威胁。根 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如果没有宗教,成千上万人的人生中将会充满着 不确定性。在这方面,埃里克森与荣格和阿德勒的观点是相吻合的。
• 爱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存 在一种冲突或两极对立,构成一种危机。
• 他指出,前一阶段危机的积极解决会增加 下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前一阶 段危机的消极解决则会缩小下一阶段危机 积极解决的可能性。
• 人格的健康发展必须综合前一阶段危机解 决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这两个方面。
• 所有的发展阶段都是依次相互联系的,最 后一个阶段和第一个阶段也相互联系。因 此人的发展的八个阶段构成一个环环相扣 的圆圈。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发展阶段
婴儿前期(0-1岁) 婴儿后期(1-3岁)
发展任务
良好的人格特征
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希望品质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意志品质
幼儿期 (3-5岁)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目标品质
童年期 (5-12岁) 青少年期(12-20岁)
成年早期(20-25岁)
课题小组:第五组
• 一.生平 • 二.自我及其同一性理论 • 三.人格发展渐成论 • 四.人格发展八大阶段理论 • 五.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的比较 • 六.评价
爱利克·埃里克森
Erik H Erikson (1902—1994)
•
爱利克·埃里克森1903年出生于德国法
兰克福,父母都是丹麦人。生父在埃里克森
• 宗教 弗洛伊德对宗教的看法是模糊不清的,他认为宗教仅仅是建 立在幼年恐惧和愿望之上的集体神经病症。埃里克森完全反对这个观 点。他认为,宗教是许多人真正需要的东西。多少世纪来,人类一直 运用宗教来更好地表达人生的各种事件,从而减少对人类的威胁。根 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如果没有宗教,成千上万人的人生中将会充满着 不确定性。在这方面,埃里克森与荣格和阿德勒的观点是相吻合的。
• 爱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存 在一种冲突或两极对立,构成一种危机。
• 他指出,前一阶段危机的积极解决会增加 下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前一阶 段危机的消极解决则会缩小下一阶段危机 积极解决的可能性。
• 人格的健康发展必须综合前一阶段危机解 决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这两个方面。
• 所有的发展阶段都是依次相互联系的,最 后一个阶段和第一个阶段也相互联系。因 此人的发展的八个阶段构成一个环环相扣 的圆圈。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发展阶段
婴儿前期(0-1岁) 婴儿后期(1-3岁)
发展任务
良好的人格特征
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希望品质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意志品质
幼儿期 (3-5岁)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目标品质
童年期 (5-12岁) 青少年期(12-20岁)
成年早期(20-25岁)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ppt课件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1.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并可划分为 八个阶段。其顺序由遗传决定,但每个阶 段能否顺利度过却由环境决定。因此,该 理论又被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 。
• 这时人生进入到了最后阶段,老年人的 体力和心理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 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接受自我、承认现实, 这是一种超脱的智慧。如果一个人的自我 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一生比较满意,就 会产生完善感。如果没有这种感觉,就不 免恐惧死亡,觉得人生短促,对人生产生 厌倦和失望。
• 要完成这个任务,须使婴儿的各种需要 得到满足。一贯的、及时而亲切的照料, 会使婴儿感到舒服和安全,从而对照料者 和周围环境产生信任感,并将这种信任迁 移到其他人身上。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具有基本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 理想,能够积极探索新事物。反之则不敢希 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 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实现的可 能性的持久信念,是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 命诞生的怒吼。”
2.每个阶段,都会面临一定的发展任务,顺 利完成就能形成积极的自我,不能顺利完 成就会形成消极的自我。
3.该理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和人们的自我 人格反思提供了理论依据。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 第一阶段:婴儿期,0~1.5岁。此阶段 的发展任务是形成基本信任感,克服基本 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1.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并可划分为 八个阶段。其顺序由遗传决定,但每个阶 段能否顺利度过却由环境决定。因此,该 理论又被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 。
• 这时人生进入到了最后阶段,老年人的 体力和心理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 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接受自我、承认现实, 这是一种超脱的智慧。如果一个人的自我 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一生比较满意,就 会产生完善感。如果没有这种感觉,就不 免恐惧死亡,觉得人生短促,对人生产生 厌倦和失望。
• 要完成这个任务,须使婴儿的各种需要 得到满足。一贯的、及时而亲切的照料, 会使婴儿感到舒服和安全,从而对照料者 和周围环境产生信任感,并将这种信任迁 移到其他人身上。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具有基本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 理想,能够积极探索新事物。反之则不敢希 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 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实现的可 能性的持久信念,是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 命诞生的怒吼。”
2.每个阶段,都会面临一定的发展任务,顺 利完成就能形成积极的自我,不能顺利完 成就会形成消极的自我。
3.该理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和人们的自我 人格反思提供了理论依据。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 第一阶段:婴儿期,0~1.5岁。此阶段 的发展任务是形成基本信任感,克服基本 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埃里克森--八阶段PPT课件

8 老年期 无憾-悲观 安享天年 悔恨往事
2021
3
1 0-1岁 信任-不信任 有安全感 交往焦虑
2 1-3岁 自主-不自主 自控自信 胆小多疑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6岁 自信-不自信 勇于表现 畏惧退缩
4 6-青春期 进取-不进取 有能力
失败无能
5 青年期 统合-不统合 方向明确 角色混乱
6 成年期 友爱-疏离 感情生活好 常孤独
7 中年期 有活力-颓废 爱家庭 自我放纵
• (二)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
• 心理社会危机:
• 人的心理危机是个人的需要与社会的要求不相适 应乃至失调所致。
• 克服心理社会危机,须依赖心理社会经验。是社 会环境决定着心理危机能否得到积极地解决。
2021
1
(二)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艾里克森的“人生八段”(心理社会期)理论
期别/ 年龄/ 心理危机 / 发展顺利 /发展障碍
埃里克森ppt课件

02
他在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任教, 并提出了著名的心理社会发展理 论。
埃里克森心理学理论的形成
埃里克森的理论是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认为人的心 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任务和挑战。
他强调社会和文化因素在人的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受到社会环 境的影响和制约。
成年中期
个体通过繁衍与停滞的心理冲突来传承社会经验 ,强化自我同一性。
成年晚期
个体通过自我整合与绝望期的心理冲突来整合一生的经 验,最终实现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
01
02
03
04
促进个体认同
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有助于青少 年明确自己的身份和角色,从
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拥有良好的自我同一性能增强 青少年的自尊和自信心,减少
心理问题的发生。
促进人际关系
自我同一性能帮助青少年更好 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建
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激发内在动力
自我同一性能使青少年明确自 己的目标和价值观,从而激发 其内在的学习和成长动力。
03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 阶段理论
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概念
划和人生发展方向。
04
埃里克森的道德发展阶段 理论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概念
道德发展
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对道德价 值和行为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断 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阶段理论
指道德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每个 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和发展任 务。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五个阶段
习俗水平
社会文化背景
埃里克森的理论强调社会和文化因素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者应考虑学生的文化背景,以提供适应其文化需求 的教育。
他在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任教, 并提出了著名的心理社会发展理 论。
埃里克森心理学理论的形成
埃里克森的理论是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认为人的心 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任务和挑战。
他强调社会和文化因素在人的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受到社会环 境的影响和制约。
成年中期
个体通过繁衍与停滞的心理冲突来传承社会经验 ,强化自我同一性。
成年晚期
个体通过自我整合与绝望期的心理冲突来整合一生的经 验,最终实现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
01
02
03
04
促进个体认同
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有助于青少 年明确自己的身份和角色,从
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拥有良好的自我同一性能增强 青少年的自尊和自信心,减少
心理问题的发生。
促进人际关系
自我同一性能帮助青少年更好 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建
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激发内在动力
自我同一性能使青少年明确自 己的目标和价值观,从而激发 其内在的学习和成长动力。
03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 阶段理论
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概念
划和人生发展方向。
04
埃里克森的道德发展阶段 理论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概念
道德发展
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对道德价 值和行为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断 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阶段理论
指道德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每个 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和发展任 务。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五个阶段
习俗水平
社会文化背景
埃里克森的理论强调社会和文化因素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者应考虑学生的文化背景,以提供适应其文化需求 的教育。
埃里克森__心理学_ppt

第七阶段:成年期
时间:二十五岁至六十岁 发展危机:繁殖对停滞 没有繁殖感的人是以“停滞和人际贫乏” 为特征的。 如果一个人的繁殖感高于停滞感,那么在 其人格中就形成关心的品质;反之,则形 成自私的品质。
第八阶段:老年期
时间:六十岁直至死亡。 发展危机: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 埃里克森认为,前七个阶段能够顺利度 过的人,是有幸福生活和有所贡献的人, 他们有完善感和充实感,而不怕死亡, 这种人回首往事时,自我是整合的;反 之则有失望感。 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整合胜过了失望,他 就有了智慧的品质;反之,则导致无意 义感和失望。
生命周期分析作为一种方法,可以通过 对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所包含的时间、 内容、模式等方面的描述和研究,来寻 求和把握研究对象的性质、特征和发展 变化规律。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 运用于家庭研究,兴盛于60-70年代。
• 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杜瓦尔(E.M.Duvall )、希尔(R.Hill)、埃多斯(J.Aldous )等人
杜瓦尔的生命周期理论
• 杜瓦尔认为,家庭有其生命周期和不同 发展阶段上的各种任务。家庭作为一个 单位要继续存在下去,需要满足不同阶 段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文化规范、 人的愿望的价值观。家庭的发展任务是 要成功地满足人们成长的需要,否则将 导致家庭生活中的不愉快,并给家庭自 身发展带来困难
杜瓦尔认为,家庭生命周期包括八个相互 联结的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
?1新婚期从结婚到第一个子女出生之前?中心任务是逐步适应将配偶作为主要的情感支持来源发展相互满足的婚姻生活适应彼此的亲戚网络建立对怀孕生子的共同期望望?2育儿期从第一个子女出生到该子女2岁半?中心任务是适应子女的诞生和成长成为合格的父母亲并适时调整和维持配偶关系?3学龄前期从第一个子女两岁到该子女六岁?中心任务是适应学龄前儿童的需求和兴趣促进其家长培养儿童的自主和自控能力应对身为父母所带来的能量消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4、勤奋对自卑( 5-12岁)
在这一阶段中,儿童学习各种必要的谋生技 能以及能使他们成为社会生产者所具备的专业技 巧。
儿童在这一阶段所学的最重要的课程是“体 验以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 乐趣”。在这门课程中,儿童可以获得一种为他 在社会中满怀信心地同别人一起寻求各种劳动职 业做准备的勤奋感。
前面五个阶段与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假定 发生的时间几乎完全相同。至于这些阶段中要发生什 幺事情,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却持不同看法。后面三 个阶段是埃里克森自己提出来的,它体现了他对心理 学重大贡献的一个方面。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来 决定的,因而是不可变更的。这种由遗传决定的发展 顺序被认为是遵循渐成原理的,这是埃里克森从生物 学中借用来的术语。
5
埃里克森(Erik Erikson)生平
Erik Erikson: 1902年出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父 母都是丹麦人。他大学预科毕业时获得的一份蒙台梭利 学校的毕业文凭,以及接受安娜·弗洛伊德在儿童精神分 析方面的训练,是他所获得的唯一的正规学业(相当于 高中学历)。他完全成为可以成为弗洛伊德所认为的精 神分析家不必攻读医科专业的主张的一名典型的范例。 曾任匹滋堡大学医学院及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教授。
7
埃里克森人生发展八阶段
1、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2、自主对羞怯和疑虑 3、主动性对内疚 4、勤奋对自卑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6、亲密对孤独 7、繁殖对停滞 8、自我整合对绝望
8
1、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0-1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最为孤弱,因而对成人依赖 性最大,如果护理人能以慈爱和惯常的方式来满 足儿童的需要,他们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如果 他们的母亲拒绝他们需要或以非惯常的方式来满 足他们的需要,儿童就会形成不信任感。
3
二、广义心理健康七大标准
1,客观认识自我和周围环境 2,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状态 3,做事有计划、有目的,意志力坚强 4,有良好行为习惯和自制力 5,人际关系和谐,有良好环境适应能力 6,热爱生活,有多方面生活兴趣 7,学会自我肯定,自我悦纳
4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Erikson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Theory
推崇弗洛伊德,钦佩安娜弗洛伊德关于《自我与防御机 制》书中对自我功能的重视。 1950 年出版名著《童年期 与社会》,该书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书中还详尽地论述自我的功能,创立了现在被成为新 学科的“自我心理学”。
6
埃里克森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生命是由出生到死亡八个阶段所组 成的。
如果父母过分溺爱和不公正地使用体罚,儿童就会 感到疑虑而体验到羞怯。
10
3、主动性对内疚( 3-5岁)
在这一时期,儿童能更多地进行各种具体的 运动神经活动,更精确地运用语言和更生动地运 用想象力。这些技能使儿童萌发出各种思想,行 为和幻想,以及规划未来的前景。
如果父母鼓励儿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 那儿童会以一种健康的独创性意识离开这个阶段 。然而,如果父母讥笑儿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 力,那儿童就会以缺乏自信心离开这一阶段。由 于缺乏自主性,因此当他们在考虑种种行为时总 是易于产生内疚感,所以,他们倾向于生活在别 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隘的圈子里。
`
1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mental health)
1,广义心理健康 广义心理健康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条件许可 范围内所能达到的康指的是个体心理状态尚未对正 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功能造成实质性损害。
2
异常心理判断标准
1,统计学标准 2,社会文化学标准 3,临床诊断标准
如果护理是充满爱和惯常的,那幺儿童就懂 得他们可以不必为失去一位慈爱和信赖的母亲担 心,所以,当母亲不在身边时,他们也不会有明 显的烦燥不安。
个性:孤独、不安全、不信任、冷漠、多疑
9
2、自主对羞怯和疑虑( 1-3岁)
在这个阶段中。儿童迅速形成许许多多的技能。他们 学会了走,爬,推,拉和交谈。更通俗地说,他们学会 了如何抓握和放开。他们不仅把这些能力应用于物体, 而且还应用于控制和排泄大小便。换句话说,儿童现在 能“随心所欲”地决定做还是不做某些事情。因而儿童 从这时起就介入了自己意愿与父母意愿相互冲突的矛盾 之中。父母必须按照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向,履行控制儿 童行为的精心任务,而又不能伤害儿童的自我控制感和 自主性。换言之,父母必须具有理智的忍耐精神,但仍 然必须坚定地保证儿童的社会许可行为的发展。
如果儿童没有形成这种勤奋感,他们就会形 成一种引起他们对成为社会有用成员的能力丧失 信心的自卑感。这种儿童很可能会形成一种“消 极的同一性”。
12
4、勤奋对自卑( 5-12岁)
在这一阶段中,儿童学习各种必要的谋生技 能以及能使他们成为社会生产者所具备的专业技 巧。
儿童在这一阶段所学的最重要的课程是“体 验以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 乐趣”。在这门课程中,儿童可以获得一种为他 在社会中满怀信心地同别人一起寻求各种劳动职 业做准备的勤奋感。
前面五个阶段与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假定 发生的时间几乎完全相同。至于这些阶段中要发生什 幺事情,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却持不同看法。后面三 个阶段是埃里克森自己提出来的,它体现了他对心理 学重大贡献的一个方面。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来 决定的,因而是不可变更的。这种由遗传决定的发展 顺序被认为是遵循渐成原理的,这是埃里克森从生物 学中借用来的术语。
5
埃里克森(Erik Erikson)生平
Erik Erikson: 1902年出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父 母都是丹麦人。他大学预科毕业时获得的一份蒙台梭利 学校的毕业文凭,以及接受安娜·弗洛伊德在儿童精神分 析方面的训练,是他所获得的唯一的正规学业(相当于 高中学历)。他完全成为可以成为弗洛伊德所认为的精 神分析家不必攻读医科专业的主张的一名典型的范例。 曾任匹滋堡大学医学院及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教授。
7
埃里克森人生发展八阶段
1、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2、自主对羞怯和疑虑 3、主动性对内疚 4、勤奋对自卑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6、亲密对孤独 7、繁殖对停滞 8、自我整合对绝望
8
1、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0-1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最为孤弱,因而对成人依赖 性最大,如果护理人能以慈爱和惯常的方式来满 足儿童的需要,他们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如果 他们的母亲拒绝他们需要或以非惯常的方式来满 足他们的需要,儿童就会形成不信任感。
3
二、广义心理健康七大标准
1,客观认识自我和周围环境 2,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状态 3,做事有计划、有目的,意志力坚强 4,有良好行为习惯和自制力 5,人际关系和谐,有良好环境适应能力 6,热爱生活,有多方面生活兴趣 7,学会自我肯定,自我悦纳
4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Erikson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Theory
推崇弗洛伊德,钦佩安娜弗洛伊德关于《自我与防御机 制》书中对自我功能的重视。 1950 年出版名著《童年期 与社会》,该书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书中还详尽地论述自我的功能,创立了现在被成为新 学科的“自我心理学”。
6
埃里克森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生命是由出生到死亡八个阶段所组 成的。
如果父母过分溺爱和不公正地使用体罚,儿童就会 感到疑虑而体验到羞怯。
10
3、主动性对内疚( 3-5岁)
在这一时期,儿童能更多地进行各种具体的 运动神经活动,更精确地运用语言和更生动地运 用想象力。这些技能使儿童萌发出各种思想,行 为和幻想,以及规划未来的前景。
如果父母鼓励儿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 那儿童会以一种健康的独创性意识离开这个阶段 。然而,如果父母讥笑儿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 力,那儿童就会以缺乏自信心离开这一阶段。由 于缺乏自主性,因此当他们在考虑种种行为时总 是易于产生内疚感,所以,他们倾向于生活在别 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隘的圈子里。
`
1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mental health)
1,广义心理健康 广义心理健康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条件许可 范围内所能达到的康指的是个体心理状态尚未对正 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功能造成实质性损害。
2
异常心理判断标准
1,统计学标准 2,社会文化学标准 3,临床诊断标准
如果护理是充满爱和惯常的,那幺儿童就懂 得他们可以不必为失去一位慈爱和信赖的母亲担 心,所以,当母亲不在身边时,他们也不会有明 显的烦燥不安。
个性:孤独、不安全、不信任、冷漠、多疑
9
2、自主对羞怯和疑虑( 1-3岁)
在这个阶段中。儿童迅速形成许许多多的技能。他们 学会了走,爬,推,拉和交谈。更通俗地说,他们学会 了如何抓握和放开。他们不仅把这些能力应用于物体, 而且还应用于控制和排泄大小便。换句话说,儿童现在 能“随心所欲”地决定做还是不做某些事情。因而儿童 从这时起就介入了自己意愿与父母意愿相互冲突的矛盾 之中。父母必须按照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向,履行控制儿 童行为的精心任务,而又不能伤害儿童的自我控制感和 自主性。换言之,父母必须具有理智的忍耐精神,但仍 然必须坚定地保证儿童的社会许可行为的发展。
如果儿童没有形成这种勤奋感,他们就会形 成一种引起他们对成为社会有用成员的能力丧失 信心的自卑感。这种儿童很可能会形成一种“消 极的同一性”。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