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乳的制作学案

合集下载

生物选修一12腐乳的制作教案设计

生物选修一12腐乳的制作教案设计

生物选修一12腐乳的制作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标题:生物选修一:腐乳的制作教学目标:1.了解腐乳的发酵原理和营养成分;2.掌握腐乳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准备:1.实验室设备:电磁炉、电子秤、玻璃烧杯、玻璃棒、培养皿等;2.食材:黄豆、糯米、大米、水、盐、稻草菌种;3.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投影仪、实验操作步骤PPT。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15分钟)通过展示腐乳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带入本节课的主题。

Step 2:知识讲解(20分钟)1.讲解腐乳的发酵原理:黄豆的蛋白质可以通过微生物的发酵分解成氨基酸,形成具有特殊风味的腐乳;2.说明腐乳的营养成分: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3.解释腐乳产生香气的原因:由于氨基酸的分解和微生物发酵产生的物质。

Step 3:实验操作(40分钟)1.示范制作腐乳的步骤:a.将黄豆和糯米、大米混合研磨成粉;b.加入适量盐和稻草菌种,拌匀;c.加入适量的水,调成糊状;d.将糊状物倒入玻璃烧杯或培养皿内,用玻璃棒平均抹平;e.在实验室设备上加热保温,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f.待发酵期结束后,将成品腐乳取出。

2.学生实践操作:a.学生根据示范操作制作腐乳;b.让学生观察腐乳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c.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如制作日期、发酵日期、发酵温度等。

Step 4:实验结果分析(2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结果,展开分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腐乳的制作过程中,黄豆的作用是什么?2.为什么要加入盐和稻草菌种?3.腐乳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氨基酸和微生物的作用是什么?4.如何保持腐乳的适宜发酵温度和湿度?Step 5:总结(10分钟)总结腐乳制作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强调发酵原理和腐乳的营养价值。

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和探索,发挥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腐乳制作实验,比较不同因素对腐乳发酵过程的影响,并写出实验报告。

腐乳的制作教案

腐乳的制作教案

腐乳的制作教案腐乳的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腐乳的历史和制作方法。

2. 学会制作腐乳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腐乳的历史和种类。

2. 腐乳的制作方法和配料。

3. 制作腐乳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步骤:Step 1: 腐乳的历史和种类(10分钟)1. 讲解腐乳的历史起源和传统制作方法。

2. 介绍不同地区的腐乳种类和特点。

Step 2: 腐乳的制作方法和配料(15分钟)1. 介绍腐乳制作所需的材料,如黄豆、盐、麦曲等。

2. 讲解腐乳的发酵原理和发酵时间。

3. 介绍腐乳香辣、五香等不同口味的制作方法和配料。

Step 3: 制作腐乳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25分钟)1. 指导学生准备好腐乳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器具。

2. 教授腐乳的基本制作步骤,如浸泡、蒸煮、发酵等。

3. 强调制作腐乳的卫生要求和注意事项,如要保持清洁、避免细菌污染等。

Step 4: 组织学生进行腐乳制作实践(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准备好自己的材料和器具。

2.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逐步进行腐乳制作。

3. 教师巡视和指导学生操作,及时纠正错误。

4. 学生完成制作后,进行品尝和评价。

Step 5: 总结和展示(2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腐乳制作成果。

2. 教师对学生的制作过程和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

3. 学生总结腐乳制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4. 教师总结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收获。

四、课堂实施要点:1. 语言简洁明了,结合实际例子讲解。

2. 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的使用。

3. 引导学生多参与实践,提高动手能力。

4. 强调卫生要求和注意事项。

五、教学评价:1. 对学生制作腐乳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2. 考察学生对腐乳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方法的理解。

3. 观察学生对食材和工具的操作熟练程度。

六、教学材料和资源:1. 图片和视频介绍腐乳的历史和种类。

2. 实验室和厨房所需的食材和器具。

腐乳的制作(学案)

腐乳的制作(学案)

高二生物(选修)教学学案课题2 腐乳的制作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说明腐乳制作的原理过程与方法:注意实验流程的操作环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对发酵技术的应用;养成细心严谨的科学态度二、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难点:在实践中摸索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三.自主预习(一)腐乳制作的原理1.腐乳的发酵有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如、、、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丝状真菌),它是一种核生物,常见于、、、上,具有发达的。

新陈代谢类型是、繁殖方式主要是。

2.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分解成小分子的和;脂肪酶可以将水解成和。

3.自然条件下毛霉来自空气中的;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条件下,将优良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保证。

(二)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让豆腐长出毛霉→→→密封腌制。

(需天)(需天)(需月)(三)实验材料含水量的豆腐,盘子,盐,黄酒,米酒,糖,香辛料等,广口玻璃瓶,高压锅。

(四)实验设计即操作提示1.将豆腐切实若干小块2.豆腐块放在盘内,每块豆腐等距离排放,再用保鲜膜包裹。

3.将平盘放在温度为的地方并保持一定的,毛霉逐渐生长,大约后,豆腐表面丛生直立菌丝。

4.当毛霉生长旺盛,呈淡黄色时,去除保鲜膜,同时散去霉味约36h。

5.豆腐凉透后,将豆腐间的菌丝拉断,整齐排在容器内,准备腌制。

6.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以下称毛坯)分层摆放,分层加盐,并随层高而增加,在瓶口表面铺盐,以防止,约腌制8d。

7.将黄酒、米酒和糖、香辛料等混合制成卤汤。

卤汤酒精含量控制在为宜。

8.腌制过程要控制好材料的用量:一是控制好的用量:过多影响口味,过少容易。

二是控制卤汤中含量在12%左右:过高会延长腐乳的,过低可能导致。

9.广口玻璃瓶刷洗干净,用高压锅在1000C蒸汽灭菌30min,将腐乳成坯摆入瓶中,加入卤汤和辅料后,将瓶口通过,用胶条密封,常温下,六个月即可以成熟。

初中生物做腐乳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做腐乳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做腐乳教案设计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腐乳的制作原理;
2. 掌握腐乳制作的基本步骤;
3. 学会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食品。

二、实验材料:
1. 黄豆;
2. 盐;
3. 高温碱;
4. 蒸锅、搅拌棒、密封罐、酱油瓶等器具。

三、实验步骤:
1. 将黄豆浸泡在水中,泡发后捞起晾干;
2. 在蒸锅内蒸熟黄豆;
3. 将蒸熟的黄豆磨碎成豆浆;
4. 将豆浆放入锅中煮熟;
5. 将煮熟的豆浆加入高温碱和盐,搅拌均匀;
6. 将混合物装入密封罐中,密封保存。

四、实验讨论:
1. 什么是腐乳?腐乳是一种以豆类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制作的食品;
2. 腐乳的主要微生物是什么?主要是霉菌和乳酸菌;
3. 为什么要将腐乳密封保存?密封保存可以防止外界微生物的侵入,延长腐乳的保质期。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同学们学会了腐乳的制作方法,并了解了腐乳的制作原理。

同时也体会到了微生物在食品发酵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食品的卫生安全,合理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美味食品。

腐乳的制作教案

腐乳的制作教案

腐乳的制作教案教案一:腐乳的制作方法目标学生群体:中学生教学目标:1. 了解腐乳的制作原理和步骤;2. 学会制作传统的白腐乳和红腐乳;3. 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准备:1. 材料:优质大豆、石膏粉、玻璃瓶或塑料瓶、清水、盐、香料(可选);2. 工具:砧板、刀、锅、勺、厨房纸巾。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腐乳是一种中国传统食品,具有浓郁的香味和特殊的口感;2. 引出制作腐乳的目的:了解食品制作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步骤一:准备材料和工具1. 将大豆浸泡在温水中,约4-6个小时,使其变软;2. 准备玻璃瓶或塑料瓶,清洗干净并晾干;3. 准备石膏粉、盐和香料(可选)。

步骤二:磨碎大豆1. 将浸泡好的大豆倒入砧板上;2. 用刀将大豆剁碎,直到变成豆渣和豆浆的混合物。

步骤三:制作腐乳1. 将刚刚剁碎的豆渣倒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2. 煮沸后,用小火煮15-20分钟,搅拌均匀;3. 关火,将锅中的豆渣过滤出来,保留豆浆。

步骤四:加入石膏粉1. 将豆浆倒入干净的锅中,加入石膏粉和盐,搅拌均匀;2. 继续加热,直至豆浆变稠,成为糊状物。

步骤五:装瓶和发酵1. 将糊状物倒入准备好的玻璃瓶或塑料瓶中,留出一定的空间;2. 盖好瓶盖,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发酵,一般需要3-5天。

步骤六:制作红腐乳(可选)1. 将部分腐乳糊状物取出,加入适量的红曲粉(香料);2. 搅拌均匀后,放回瓶中进行二次发酵,时间比白腐乳稍短。

总结:1. 向学生介绍制作腐乳的全过程;2. 引导学生思考发酵的原理和腐乳的特点;3.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配方和口味,培养创新思维。

扩展活动:1. 学生制作完成后,可以品尝腐乳,评价口感和味道;2. 学生可以在家中反复尝试制作腐乳,发展自己的独特风味。

选修一生物12《腐乳的制作》导学案

选修一生物12《腐乳的制作》导学案

选修一生物12《腐乳的制作》导学案导学案:选修一生物《腐乳的制作》一、学习目标1.了解腐乳的定义、种类和制作方法。

2.掌握腐乳的生物学发酵过程。

3.探索人类利用微生物进行食品加工的原理。

4.培养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学习内容1.腐乳的定义与种类。

2.腐乳的制作方法。

3.腐乳的生物学发酵过程。

4.人类利用微生物进行食品加工的原理。

三、学习步骤Step 1 热身导入(10分钟)1.让学生回顾一下“发酵”和“微生物”的概念。

Step 2 学习腐乳的定义与种类(10分钟)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腐乳的概念。

2.介绍腐乳的种类,如豆腐乳、米醋腐乳等。

Step 3 学习腐乳的制作方法(30分钟)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图示或文字的方式,总结腐乳的制作方法。

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Step 4 学习腐乳的生物学发酵过程(30分钟)1.在黑板上绘制腐乳发酵的示意图,包括发酵器、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

2.教师通过讲解和示意图,详细介绍腐乳的发酵过程。

3.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观察腐乳发酵的现象,理解发酵过程。

Step 5 探索人类利用微生物进行食品加工的原理(30分钟)1.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食品需要经过微生物的发酵和加工呢?2.让学生讨论:微生物发酵和制作腐乳的原理是什么?3.教师进行点拨和引导。

Step 6 总结与拓展(20分钟)1.让学生进行小组汇报,展示他们对腐乳制作过程和发酵原理的理解。

2.教师进行总结,强调腐乳制作的重要性和人类利用微生物进行食品加工的原理。

四、教学手段1.板书:腐乳的定义与种类、腐乳的制作方法、腐乳的生物学发酵过程、人类利用微生物进行食品加工的原理。

2.图片和示意图展示:腐乳制作过程和发酵原理。

3.实验室观察:腐乳发酵现象。

五、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和汇报,评价学生对腐乳制作方法和发酵原理的理解程度。

2.观察学生在实验室观察腐乳发酵现象时的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初中生物做腐乳教案

初中生物做腐乳教案

初中生物做腐乳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腐乳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 掌握腐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腐乳样品和制作腐乳的原料。

2. 实验材料:腐乳样品、白开水、酒精灯、显微镜等。

3. 教学PPT或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腐乳是什么?它是一种发酵制品,由豆制品经过盐曲霉菌发酵而成。

它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营养成分,被广泛应用于中国菜肴中。

二、实验观察(15分钟)
1. 学生一组组进行实验,先用显微镜观察腐乳的微观结构。

2. 然后尝试制作腐乳,观察腐乳的发酵过程。

3.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腐乳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三、学习应用(15分钟)
1. 老师向学生介绍腐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腐乳豆腐、腐乳炒肉等。

2. 学生讨论腐乳的营养成分和对人体的好处。

四、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腐乳的重要性和应用。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学生可以尝试在家里制作自己的腐乳,并记录制作过程和感受。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腐乳的制作方法和应用,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同时也能引发学生对食品营养和安全的思考,促进他们更加注重自身健康。

高中生物腐乳的制作的教案

高中生物腐乳的制作的教案

高中生物腐乳的制作的教案
1. 了解腐乳的历史、营养价值和制作方法;
2. 掌握腐乳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学会欣赏腐乳的风味和用途。

教学内容:
1. 腐乳的历史和营养价值;
2. 腐乳的制作方法;
3. 腐乳的用途和风味。

教学准备:
1. 讲义:包括腐乳的历史、营养价值、制作方法和用途;
2. 实验材料:黄豆、盐、米曲、容器等。

教学步骤:
1. 讲解腐乳的历史和营养价值,引导学生了解腐乳在中国传统饮食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2. 讲解腐乳的制作方法:将黄豆泡水、磨浆、煮熟后加盐、米曲发酵,放入容器压实发酵等;
3. 分组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腐乳的制作实验,指导学生注意卫生和操作规范;
4. 学生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腐乳,并讨论腐乳的风味和用途;
5. 总结:帮助学生总结腐乳的制作方法、注意事项和品尝体验,并鼓励他们用心品尝和欣赏腐乳。

教学反馈:
1. 回顾学生的制作过程,检查实验结果的质量和卫生情况;
2. 听取学生对腐乳制作过程的反馈和体验,鼓励他们谈论对腐乳的了解和喜爱。

拓展延伸:
1. 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腐乳种类和口味;
2. 探讨腐乳与健康饮食的关系;
3. 组织学生参观腐乳生产工厂或市场,深入了解腐乳的生产过程和销售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1说明腐乳制作的原理
2、 注意实验流程的操作环节;体验其中的变化
3、 以制作腐乳为例,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对发酵技术的应用
重点难点: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 一、腐乳制作的原理
1.腐乳的发酵有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女0
________ 、_ 主要作用的是 ____ ,它是一种 核生物,常见于
上。

新陈代谢类型是
四、实验设计即操作提示
仁将豆腐切成若干小块 2 .豆腐块放在盘内(盘内铺上干粽叶或稻草) ,每块豆腐等距离
排放,豆腐上可再铺上干粽叶或是稻草。

3 .将平盘放在温度为
的地方并保持一定的
后,毛霉开始生长, ________ 后菌丝生长旺盛, __________ 4 •当毛霉生长旺盛,呈淡黄色时,去除保鲜膜,同时散去霉味约 5.豆腐凉透后,将豆腐间的菌丝拉断,整齐排在容器内,准备腌制。

6 •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以下称毛坯)分层摆放,分层加盐,并随层高而增加 口表面铺盐 ___________ ,以防止 ________ ,约腌制
,并用 消毒,或用高压锅在 1OO 0
C 蒸汽灭菌30min ,等温
度降下来后,将腐乳成坯迅速摆入瓶中, 加入卤汤和辅料后, 将瓶口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 : 用胶条密封,常温下,六个月即可以成熟。

等,其中起
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 ;脂肪酶可以将_
3 .自然条件下毛霉来自空气中的
分解成小分子的
水解成
;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 _
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 _____________ ,保证
下,将优良
二、 实验材料
含水量 ______ 的豆腐,盘子,盐,黄酒,米酒,糖,香辛料等,广口玻璃瓶,高压锅。

三、 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 让豆腐长出毛霉7
7
7密封腌制。

(需
温度控制在
天,
(需
天)
(需要 月)
,毛霉逐渐生长,大约
天后豆腐表面
36h o 7 •将黄酒、米酒和糖、香辛料等混合制成卤汤。

卤汤酒精含量控制在 8.制作过程要控制好材料的用量: 一是在腌制过程中控制好
为宜。

过少容易_ 过低可能导致。

二是控制卤汤中
的用量:过多影响口味,
.含量在12%左右:过高会延长腐乳的 ________
,在瓶
天。

9 .广口玻璃瓶要
五、讨论
1:毛霉的代谢类型是什么
2:腐乳表面的“皮”主要是由什么构成的
3:豆腐变为腐乳的过程中,有机物总量、有机物种类有何变化
:4 :什么样的豆腐适合于做腐乳为什

6:加盐腌制时在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上加盐的目的是什么瓶口处多加盐的原因是什么
7: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将鱼和肉腌制起来长时间保存,加盐为什么能防止食品腐败其原理是什么用盐量对腐乳制作有哪些影响
8:配制卤汤时,卤汤的作用是什么卤汤中的哪些成分具有防腐杀菌作用
9:概括在整个制作过程中,除了正常的清洗和消毒外,还有哪些防止杂菌感染的措施
10:发酵温度对腐乳制作有什么影响
A.1、以下四种微生物都参与的豆腐的发酵,从代谢类型上考虑哪一项与其它三项有明显区别青霉 B.酵母 C.曲霉 D.毛霉
A.C.2、葡萄糖在毛霉细胞质内分解至丙酮酸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无氧呼吸B.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不产生CO D.反应速度不受温度影响
例3、腐乳味道鲜,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内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是
A.无机盐、水、维生素
B.氯化钠、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c.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D.蛋白质、脂肪、氯化钠、水
A. 蛋白酶和脂肪酶 C.脂肪酶和淀粉酶
3、 以下各种生物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A. 酵母菌、毛霉 C.酵母菌、醋酸菌
4、 下列有关腐乳制作的过程中,消毒灭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来腌制腐乳的容器,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
B. 装瓶前,要将腐乳进行高温消毒避免杂菌污染
C. 装瓶时,要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
D. 灭菌不仅是杀灭细菌,还要杀灭其他的微生物
5、 某同学在制作腐乳的过程中,发现豆腐腐败变质,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是 A. 用盐腌制中,加盐量太少
B. 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没有用沸水消毒
C.
制作卤汤时,料酒加的量较多 D .装瓶后,没有将瓶口密封
6腐乳是我国民间传统发酵食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请回答:
(1 )腐乳制作中,起主要作用的生物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它与乳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 是
(2) 在腐乳制作中,加盐的目的是(写三个):
(3 )卤汤中酒的含量为何要控制在12 %左右
A. B . C. D. 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含水量大于85%的豆腐利于保持湿度,适宜制作腐乳 加盐和加酒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密封瓶口前最好将瓶口通过火焰以防杂菌污染 六、当堂训练 1、下列关于腐乳制作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腐乳制作实质就是利用发酵技术,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的过程 腐乳发酵中,起作用的微生物为异养型真菌 在腐乳制作过程中,不能有除毛霉外的杂菌参与,因此必须严格灭菌 家庭自制腐乳时,一般不需单独接种菌种 毛霉等微生物能产生的胞外酶类主要有 A. B
. C
. D . 2.
B .蛋白酶和淀粉酶 D.肽酶和麦芽糖酶
B .乳酸菌、醋酸菌 D.流感病原体、蘑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7 .腐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

下面是腐乳制作的流程
O
(2)毛霉的代谢类型是
的腐乳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区别是什么
,在毛霉的发酵过程中,现代腐乳的生产和家庭生产
O
示意图
(1)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许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毛霉是
一种 _________ 状真菌。

(2) 腐乳制作的原理是
(3) 传统的制作过程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 __________
的无菌条件下,将优良的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 (4) 腐乳制作过程要加盐,盐的用量要注意,加盐过多会
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5) 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卤汤中的酒可以选用料酒、黄酒、米酒、高粱酒等,
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加酒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 8、某实验小组自己动手制作腐乳,他们精心选择豆腐,切成豆腐块,放置在笼屉中,控制温
度在15〜18 C,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几天后发现豆腐块表面已长满毛霉, 然后就把长满毛霉的豆腐
块分层摆放在瓶中,严格控制每层的盐用量保证均衡。

3d 后取出,加入配制的卤汤,控制酒精含量
为30%经过一段时间后取出食用,发现腐乳咸味不均匀,表面还长了一层黄色的某种微生物,难以 下咽。

⑴请你帮他们改正制作过程中的四处错误。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O 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
O
加盐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