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原文、赏析

合集下载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弃捐勿复道,努⼒加餐饭。

《古诗⼗九⾸·⾏⾏重⾏⾏》弃捐勿复道,努⼒加餐饭。

[译⽂] 我的思念和担⼼都不必说了,只盼你注意温饱,保重⾝体。

[出典] ⽆名⽒《古诗⼗九⾸·⾏⾏重⾏⾏》注:1、 古诗⼗九⾸ ⾏⾏重⾏⾏,与君⽣别离。

相去万余⾥,各在天⼀涯; 道路阻且长,会⾯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已远,⾐带⽇已缓; 浮云蔽⽩⽇,游⼦不顾返。

思君令⼈⽼,岁⽉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加餐饭。

2、注释:重(chóng崇):⼜。

这句是说⾏⽽不⽌。

⽣别离:是“⽣离死别”的意思。

屈原《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别离。

”  相去:相距,相离。

  涯:⽅。

  阻:艰险。

  胡马:北⽅所产的马。

  越鸟:南⽅所产的鸟。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是当时习⽤的⽐喻,借喻眷恋故乡的意思。

  已:同“以”。

远:久。

  缓:宽松。

这句意思是说,⼈因相思⽽躯体⼀天天消瘦。

  顾反:还返,回家。

顾,返也。

反,同返。

“⽼”,并⾮实指年龄,⽽指消瘦的体貌和忧伤的⼼情,是说⼼⾝憔悴,有似衰⽼⽽已。

“晚”,指⾏⼈未归,岁⽉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谢,相思⼜⼀年,暗喻青春易逝。

弃捐:抛弃。

  弃捐勿复道,努⼒加餐饭:这两句是说这些都丢开不必再说了,只希望你在外保重。

3、译⽂1:你⾛啊⾛啊⽼是不停的⾛,就这样活⽣⽣分开了你我。

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那样遥远,要见⾯可知道是什么时候? 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服越发宽⼤⼈越发消瘦。

飘荡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不想回还。

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了,⼜是⼀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译⽂2:⾛啊⾛啊越⾛越远,就这样活活与夫君分离。

相隔万⽔千⼭。

各处天涯海⾓。

道路险阻⼜漫长,谁知何时再见⾯?北⽅的马依恋北风,南国的鸟栖息于南⽅。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翻译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翻译

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
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连绵不断的青青春草,而引起对征人的缠绵不断的情思。
远道:远行。
宿昔:指昨夜。
觉:睡醒。
展转:亦作“辗转”,不定。这里是说在他乡作客的人行踪无定。“展转”又是形容不能安眠之词。如将这一句解释指思妇而言,也可以通,就是说她醒后翻来覆去不能再入梦。
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属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又称“饮马行”。诗歌的笔法委曲多致,完全随着抒情主人公飘忽不定的思绪而曲折回旋。比如诗的开头,由青青绵绵而“思远道”之人;紧接着却说“远道不可思”,要在梦中相见更为真切;“梦见在身边”,却又忽然感到梦境是虚的,于是又回到相思难见上。八句之中,几个转折,情思恍惚,意象迷离,亦喜亦悲,变化难测,充分写出了她怀人之情的缠绵殷切。
饮马长城窟行选自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瑟调曲》。下面一起看看饮马长城窟行原文翻译吧~
饮马长城窟行
两汉:佚名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宿昔 一作:夙昔)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烹:煮。假鱼本不能煮,诗人为了造语生动故意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
尺素书:古人写文章或书信用长一尺左右的绢帛,称为“尺素”。素,生绢。书,信。
长跪:伸直了腰跪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后根上。跪时将腰伸直,上身就显得长些,所以称为“长跪”。

古代民歌《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及赏析

古代民歌《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及赏析

古代民歌《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古代民歌《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及赏析【导语】: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简述饮马长城窟行的内容

简述饮马长城窟行的内容

简述饮马长城窟行的内容饮马长城窟行的内容如下:1、第一部分描写诗人亲眼所见的悲壮之景。

进一步写塞外之景,壮阔迷茫,渲染了一种壮烈豪迈之情,其眼光、气度有指点江山、总揽寰宇之势。

点明为救边而出征,军队沿着山路前行,仿佛是山引导着队伍,意即此战很得天时,必将获胜。

2、第二部分暗示远方的人也能了解,而邻居却只顾沉浸在家庭的欢乐中,不肯为她捎个信。

在这一层中,运用了起兴和对比的手法,写女子寒门独居,表现其孤独和凄凉的感情。

拓展知识:一、原文: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二、译文:河边春草青青,连绵不绝伸向远方,令我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

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但在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

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

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

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

同乡游子各自回家,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

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书信的前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部分是说经常想念。

三、注释:1、绵绵:这里义含双关,由看到连绵不断的青青春草,而引起对征人的缠绵不断的情思。

2、远道:远行。

3、宿昔:指昨夜。

4、觉:睡醒。

5、展转:亦作“辗转”,不定。

这里是说在他乡作客的人行踪无定。

“展转”又是形容不能安眠之词。

如将这一句解释指思妇而言,也可以通,就是说她醒后翻来覆去不能再入梦。

6、枯桑:落了叶的桑树。

这两句是说枯桑虽然没有叶,仍然感到风吹,海水虽然不结冰,仍然感到天冷。

比喻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

《饮马长城窟行》注释、分析

《饮马长城窟行》注释、分析

饮马长城窟行《汉乐府》汉乐府,汉族民歌音乐集。

乐府初设于秦,是当时“少府”下辖的一个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

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

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青青河畔草,绵绵①思远道②。

远道不可思③,宿昔梦见之④。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⑤。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⑥。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⑦。

入门各自媚⑧,谁肯相为言⑨?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⑩。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⑪。

长跪读素书⑫,其中意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⑬。

【作品注释】①绵绵:连绵不断之貌。

这里义含双关,由看到连绵不断的青青春草,而引起对征人缠绵不断的情思。

②远道:犹言“远方”。

③不可思:是无可奈何的反语。

这句是说征人辗转远方,想也是白想。

④宿昔:一作“夙昔”,昨夜。

《广雅》云:“昔,夜也。

”⑤“梦见”两句:刚刚还见他在我身边,一觉醒来,原是南柯一梦。

⑥展转:同“辗转”。

不相见:一作“不可见”。

⑦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闻一多《乐府诗笺》云:“喻夫妇久别,口虽不言而心自知苦。

”⑧媚:爱。

⑨言:《广雅》云:“言,问也。

”这二句是说别人回到家里,只顾自己一家人亲亲热热,可又有谁肯来安慰我一声。

⑩遗我双鲤鱼:遗(wèi):赠与;送给。

双鲤鱼:指信函。

古人寄信是藏于木函中,函用刻为鱼形的两块木板制成,一盖一底,所以称之为“双鲤鱼”。

以鱼象征书信,是中国古代习用的比喻。

⑪尺素:指书信。

古人写信是用帛或木板,其长皆不过尺,故称“尺素”或“尺牍”。

这句是说打开信函取出信。

⑫长跪:古代的一种跪姿。

古人日常都是席地而坐,两膝着地,犹如今日之跪。

长跪是将上躯直耸,以示恭敬。

⑬“上言”两句:餐饭:一作“餐食”。

这二句是说:信里先说的是希望妻子保重,后又说他在外对妻子十分想念。

【作品分析】这一首描写思妇之情的诗歌,写得细腻、委婉、深沉、缠绵,叩人心扉。

饮马长城窟行与白头吟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与白头吟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与《白头吟》同是塑造了一个思妇形象, 都写出了思妇的悲哀之情,每一首伤感的诗都会有那么一 句话触动我们的心弦。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君 为枯桑,妾为海水,君在天涯,妾在海角。同是悲苦,却 难互相体会。这让我想起了歌词中所唱的天使与海豚的爱 恋,同是难以相守。但是枯桑海水却又多了一分真切,一 分无奈。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这应该是每个人的渴望, 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终偿夙愿。匡匡在《时有女子》里曾 说“我这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 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但那人, 我知,我一直知,他永不会来。” 我想,梦想无非是梦中所想,可以渴望,却终不可及,那 应该是一种悲哀。
这两首乐府诗看似相似,实则不同。 《饮马长城窟行》这首诗不同与《白头吟》的就在,诗并非全是哀。 在它在让人觉得难过的喘不去过气的时候又给了人希望。客从远方来, 带来了希望,带来了丈夫的音信。这里的鲤鱼,是上下两片木板雕刻 有鲤鱼图案的盒子。本不能烹煮,诗人为了造语生动,故意将拆开信 函说成烹鱼。诗中写那信函的内容只有六字。但这六字却是字字千金。 没有修饰,没有婉转,有的只是丈夫对妻子的思念与关怀。就是因为 简单,直白才更体现出了丈夫满腔真挚的情意。这时天涯海角的距离 变得如芥子般不足一提,那对夫妻的爱情穿越了空间的距离达到了永 恒。原来不只是那少妇的单相思,原来丈夫对妻子也是同样的思念。 这才是真正的爱情,平平淡淡,却是让人无限的向往。 而《白头吟》描写的不仅仅是一个思妇,更是一个弃妇。但是那个弃 妇个性鲜明,面对丈夫的变心,她娴静自若,置酒而别。她不问为何 当初可以抚琴求爱,极其浪漫,一曲“凤求凰”,终得美人心,而今 却因美人迟暮,年老色衰,遂生弃意。白头吟,吟白头,真道是“年 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行第1篇:饮马长城窟行原文翻译两汉:佚名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宿昔一作:夙昔)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译文河边春草青青,连绵不绝伸向远方,令我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

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但在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

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

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

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

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

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一部分是说经常想念。

注释绵绵:这里义含双关,由看到连绵不断的青青春草,而引起对征人的缠绵不断的情思。

远道:远行。

宿昔:指昨夜。

觉:睡醒。

展转:亦作“辗转”,不定。

这里是说在他乡作客的人行踪无定。

“展转”又是形容不能安眠之词。

如将这一句解释指思妇而言,也可以通,就是说她醒后翻来覆去不能再入梦。

枯桑:落了叶的桑树。

这两句是说枯桑虽然没有叶,仍然感到风吹,海水虽然不结,仍然感到天冷。

比喻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

入门,指各回自己家里。

媚:爱。

言:问讯。

以上二句是把远人没有音信归咎于别人不肯代为传送。

双鲤鱼:指藏书信的函,就是刻成鲤鱼形的两块木板,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

一说将上面写着书信的绢结成鱼形。

烹:煮。

假鱼本不能煮,诗人为了造语生动故意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

尺素书:古人写文章或书信用长一尺左右的绢帛,称为“尺素”。

素,生绢。

书,信。

长跪:伸直了腰跪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后根上。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诗意及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诗意及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诗意及赏析【原诗】: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译意】:河畔绿草青又青,思念远方情绵长。

远方路远思无益,昨晚做梦梦见他。

梦见就在我身旁,忽然醒来在他乡。

他乡遥远在异地,辗转飘零不能见。

枯桑知道天风冷,海水知道天气寒。

邻人回家各自欢,有谁肯来安慰我。

客人忽从远方来,捎我木鱼函一只。

叫儿打开木鱼函,中有尺素信一封。

先说注意多吃饭,后说非常思念我。

【点评】:该诗最早见之于《文选》,题为“乐府古辞”。

《乐府诗集》编入《相和歌辞·瑟调曲》。

写闺妇怀念远出不归的丈夫。

诗中细致地描述了闺妇日夜思夫的苦楚心情和见信如见人的惊喜情形。

比喻新巧,语言质朴自然,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我们的思绪完全跟从抒情主人公飘渺的思绪而行,同她一样悲喜交集,最后走入无言的结局。

诗的开头,她看到又是一年春草绿,丈夫今年该回来了吧,心里燃起了一丝希望。

紧接着却说“远道不可思”,现实的残酷却又告诉她思念是徒劳的,希望很渺茫,忽然又恍惚中“梦见在我旁”,梦境是多么真切,他似乎就在身旁,她又是一喜。

醒来才发觉他还是在他乡,于是又是一悲。

八句之中,几个转折,情思恍惚,意象迷离,亦喜亦悲,变化难测,充分写出了她怀人之情的缠绵殷切。

接下来似乎又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她的现实生活中,她看见邻居家在外的人都回来了,享受着欢聚的幸福。

相比之下,她觉得更加冷清落寞,心已沉到了低谷。

忽然笔法又一扬,远客捎来了一封信,希望的火花又照亮她的心,非常开心,于是满怀希望地把小孩叫拢了一起开信。

可是打开信看到的是“上言加餐饮,下言长相忆”,却偏偏没有一个字提到归期。

归家无期,她的心也许已陷入绝望,真的令人感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出自两汉的《饮马长城窟行》
原文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宿昔一作:夙昔)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创作背景:这首诗最早见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沂编的《文选》,归入“乐府·古辞”。

该诗的作者问题,历来有争议。

《文选》李善注云:“此辞不知作者姓名。

”《玉台新咏》则以为是汉蔡邕所作。

当代也有人认为与蔡邕并无关系,而是东汉之前即流传于民间的歌诗。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