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规划成果综述

合集下载

《2024年风电功率预测关键技术及应用综述》范文

《2024年风电功率预测关键技术及应用综述》范文

《风电功率预测关键技术及应用综述》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风电作为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

风电功率预测作为风电并网和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提高风电的利用率、减少弃风现象、优化电网调度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风电功率预测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现状,以期为相关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二、风电功率预测的关键技术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技术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是风电功率预测的基础。

通过对风电场的历史数据、气象数据、地形数据等进行采集和预处理,提取出对风电功率预测有用的信息。

此外,还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校正,以消除异常数据和噪声干扰。

2. 预测模型构建技术预测模型是风电功率预测的核心。

目前,常用的预测模型包括物理模型、统计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等。

物理模型基于气象学原理和风电场特性进行预测,统计模型则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找出风电功率与气象因素之间的统计关系,而机器学习模型则通过学习大量数据找出风电功率的规律和趋势。

3. 预测算法优化技术针对不同的预测模型,需要采用相应的优化算法来提高预测精度。

常见的优化算法包括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集成学习等。

这些算法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学习和训练,找出风电功率的变化规律和趋势,从而提高预测精度。

三、风电功率预测的应用现状1. 风电并网与调度风电功率预测技术可以帮助电力系统调度中心准确掌握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风电功率变化情况,从而合理安排电网调度,提高风电的利用率和电网的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预测结果对风电场进行调度优化,减少弃风现象。

2.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风电功率预测技术可以为风电场的规划和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对历史数据和气象数据的分析,可以找出风电场的最优布局和风电机组的配置方案,从而提高风电场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

3. 电力市场交易在电力市场交易中,风电功率预测技术可以帮助电力生产商和电力交易商准确掌握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电力供需情况,从而制定合理的电力交易策略,提高电力市场的竞争力和效益。

风力发电建设总结汇报范文

风力发电建设总结汇报范文

风力发电建设总结汇报范文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将对我们公司最近完成的风力发电建设项目进行总结和汇报。

本次风力发电建设项目从规划到完工,历经近一年的时间,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由全体员工通力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对本次项目进行总结和汇报。

首先,本次项目规划科学合理。

在项目启动之初,我们成立了专门的规划团队,组织了多次会议,进行了充分的前期调研和可行性研究。

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实地勘察,我们确定了建设风电场的最佳地点,并制定了详细的建设方案。

这些规划工作为后续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其次,本次项目项目组织协调得当。

项目启动后,我们成立了由各领域专家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项目组。

项目组各成员互相配合,分工明确,紧密合作。

项目组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及时沟通,协调解决了一系列施工中的问题,确保了工程进度的顺利推进。

再次,本次项目施工质量过硬。

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我们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精心组织施工,严格控制质量。

我们引进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确保了施工的安全和高效。

同时,我们严格管理施工现场,保证了工地的环境整洁,确保了员工的安全。

最后,本次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风力发电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次项目建设的风电场可年发电量达到5000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煤炭10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00吨,对保护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同时,本次项目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总的来说,本次风力发电建设项目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充分展现了我们公司的实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比如施工期间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人力资源不足等。

我们将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和提高。

最后,我要感谢各位领导对本次项目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全体员工的辛勤付出。

经过共同的努力,我们成功完成了这一重要任务。

海上风力发电技术综述

海上风力发电技术综述

海上风力发电技术综述1 概况风力发电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绿色能源技术,在陆地风电场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已经注意到陆地风能利用所受到的一些限制,如占地面积大、噪声污染等问题。

由于海上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当今技术的可行性,海洋将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风电市场。

欧美海上风电场已处于大规模开发的前夕。

我国东部沿海水深50 m以的海域面积辽阔,而且距离电力负荷中心(沿海经济发达电力紧缺区)很近,随着海上风电场技术的发展成熟,风电必将会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来源。

海上风电场的风速高于陆地风电场的风速,但海上风电场与电网联接的成本比陆地风电场要高,综合来看,海上风电场的成本和陆地风电场基本相同。

海上风电场的发电成本与经济规模有关,包括海上风机的单机容量和每个风电场机组的台数。

铺设150MW海上风电场用的海底电缆与100MW的差不多,机组的大规模生产和采用钢结构基础可降低成本。

目前海上风电场的最佳规模为120~150MW。

在海上风电场的总投资中,风电机组占51%、基础16%、电气接入系统19%、其他14%。

丹麦电力公司对海上风电场发电成本的研究表明,用国际能源局(IEA)标准方法,按目前的技术水平和20年设计寿命计算,估测的发电成本是0.36丹麦克朗(人民币0.42元或0.05美元)/kWh。

如果寿命按25年计算,还可减少9%。

海上风电场的开发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其发展大致可分为5个不同时期:①1977~1988年,欧洲对国家级海上风电场的资源和技术进行研究;②1990~1998年,进行欧洲级海上风电场研究,并开始实施第1批示计划;③1991~1998年,开发中型海上风电场;④1999~2005年,开发大型海上风电场和研制大型风力机;⑤2005年以后,开发大型风力机海上风电场。

2 海上风环境一般说来海上年平均风速明显大于陆地,研究表明,离岸10km的海上风速比岸上高25%以上。

2 1 风速剖面图海面的粗糙度要较陆地小的多,因此风速在海平面随高度变化增加很快,通常在安装风机所关注的高度上,风速变化梯度已经很小了。

风力发电技术综述

风力发电技术综述

网络高等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风力发电技术综述学习中心:层次:专科起点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年级: 2012 年秋季学号:学生: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2 年月 1日内容摘要风能是一种清洁、实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与其它可再生能源一道,可以为人类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能源基础。

在未来能源系统中,风电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人类利用风能已经有数千年历史,现代风电研究与开发也有30多年的历史。

许多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风力发电进行长期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使风力发电技术不断得到提高。

风电开发多年来一直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近几年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几乎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迅猛发展。

由于风力发电使用的一次能源——风能具有能量密度低、波动性大、不能直接储存等特点,风力发电领域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论文从全球视角出发,介绍了风能的作用及优缺点,世界风力发电应用现状与前景,世界各国风力发电应用进展、风力发电设备,中国风力发电的特点及发电状况,风力发电应用进展和展望等内容。

关键词:风能;再生能源;风力发电目录内容摘要 (I)1 绪论 (1)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2)1.2.1 国外风力发电发展现状 (2)1.2.2 我国风力发电发展现状 (2)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3)2 风力发电机 (5)2.1传统的风力发电机 (5)2.1.1 笼型异步发电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绕线式异步发电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 有刷双馈异步发电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电基建项目总结

风电基建项目总结

风电基建项目总结一、项目概述风电基建项目是为了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项目主要在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风电场,并配套建设相应的输电线路和变电站。

二、项目实施情况1. 风电场建设:我们在选定的区域内建设了若干个风电场,每个风电场安装有数十台风力发电机组。

这些发电机组在风力作用下转动,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2. 输电线路:为了将风电场产生的电能输送到负荷中心,我们建设了高压输电线路。

这些线路采用先进的输电技术,确保电能的高效传输。

3. 变电站:在风电场和输电线路的末端,我们建设了变电站,用于将电压等级进行转换,以满足电力系统的需求。

三、项目成果1.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风电基建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优化了能源结构,减少了化石能源的消耗。

2. 环境保护:风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其建设和运营不会产生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

3. 经济效益:风电基建项目不仅提供了清洁能源,同时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就业机会。

四、问题与改进1. 面临的问题:风电基建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如土地征用、环境保护、施工难度等。

2. 改进措施: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合理规划风电场布局、优化输电线路和变电站设计、加强环境保护措施等。

五、总结与展望风电基建项目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通过项目的实施,我们不仅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优化风电基建项目的规划和实施,进一步提高风电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性,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风力发电及其技术发展综述

风力发电及其技术发展综述

风力发电及其技术发展综述摘要:风能,作为最为成功的可再生能源,其凭借现有科技水平成为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技术。

随着全球风电的迅速发展,我国也在大力发展风电市场。

本文描述了目前风力发电系统的性能特点和结构形式,并对国内风力发电的现状和世界风力发电的趋势进行了必要的阐述。

同时针对我国大型风电机组的发展状况,指出了大规模发展风电,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系统;发展趋势;面临问题1风能利用潜力风能是地球上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它具有储藏量巨大、可在生、分布广、无污染的特性,是我国乃至世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点。

目前,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并且正在飞速发展与热力发电设施有所区别,风力发电不需冷却水,使用风力发电可是公用水系统用水减少17%,等价于不需在建设80GW新的燃煤电厂。

风力发电无需燃烧燃料,更不会产生辐射和空气污染;另外,从经济的角度讲,风力仪器要比太阳能仪器便宜90%多。

我国风能储量相当大,分布面广,甚至比水能还丰富。

合理利用风能,既能解决目前能源短缺的压力,又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风能还是极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每10MW风电入网可节约3.73t煤炭,同时减少排放粉尘0.498t、CO29.35t、NOX 0.049t和上SO2 0.078t。

例如,2000年,我国风力发电9.65亿千瓦时,共节煤35万t;2002年德国风力发电170千瓦时,节煤442万t,减少CO2排放1428万t。

我国能源资源虽然丰富但是人均资源先对匮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000年全国人均煤,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与人均水电资源占世界平均值的55.4%、11.1%、4.3%和7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瓶颈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

预计我国国内能源供应的缺口量,在21世纪初期将超过100Mt标准煤,2030年为250Mt标准煤,到2050年为460Mt标准煤,大约占年供应需求量了10%,因此未来我国能源供应形势不容乐观。

风电场全年工作总结报告

风电场全年工作总结报告

一、前言201X年,我国风电行业发展迅速,风电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本风电场圆满完成了年度生产任务,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二、生产任务完成情况1. 发电量:本年度风电场累计发电量达到XX亿千瓦时,同比增长XX%,超额完成了年度发电任务。

2. 设备运行:通过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本年度设备运行良好,故障率明显降低,有效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3. 安全生产: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三、主要工作及成效1. 建设项目(1)顺利完成风电场扩建工程,新增装机容量XX万千瓦,有效提高了风电场发电能力。

(2)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降低工程造价。

2. 设备管理(1)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2)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3. 技术创新(1)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提高风电场发电效率。

(2)优化风机运行策略,降低弃风率。

4. 人员培训(1)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水平。

5. 环保工作(1)加强环保设施建设,确保达标排放。

(2)开展环境监测,及时掌握环境状况。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设备老化,影响发电效率。

(2)弃风率仍有待降低。

(3)人员技能水平有待提高。

2. 改进措施(1)加大设备更新改造力度,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2)优化风机运行策略,降低弃风率。

(3)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五、展望201X年,我国风电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本风电场将继续秉承“绿色、高效、安全”的发展理念,努力提高发电能力,为我国新能源事业贡献力量。

1. 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2. 深入推进技术创新,降低弃风率。

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4.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生产。

总之,201X年本风电场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

风力发电综述报告

风力发电综述报告

风力发电综述报告摘要本文对风力发电进行了综述,包括风力发电的原理、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发电效率以及前景展望等内容。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多个角度对风力发电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了解风力发电的参考。

1. 引言随着对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风力发电作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风力发电利用风能将其转化为电能,是一种非常可行的替代能源。

本章将对风力发电的原理进行介绍。

2. 风力发电原理风力发电是利用风的能量将其转化为机械能,然后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风力发电原理基于风能与风车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力矩。

当风刮过风车叶片时,叶片受到空气流动的力量,产生转动。

通过传递给发电机的动力可以产生电能。

3. 风力发电的发展历程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本章将对风力发电的发展历程进行概述,包括早期的风车运用、现代风力发电机的发展以及海上风力发电的兴起。

3.1 早期的风车运用早期的风车主要用于磨粉和提水等农业生产活动。

风车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其原理与现代风力发电相似,但技术水平较低。

3.2 现代风力发电机的发展20世纪初,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和水力资源的逐渐枯竭,风力发电成为一种重要的替代能源。

1960年代,出现了第一台商用风力发电机,从此风力发电进入了实际应用阶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风力发电逐渐成为可行的能源选择。

3.3 海上风力发电的兴起近年来,海上风力发电作为风力发电的一个重要分支开始受到关注。

海上风力发电克服了陆地上空间有限的问题,能够利用更稳定、更强劲的海上风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4. 风力发电的技术特点风力发电具有一些独特的技术特点,本章将对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介绍。

4.1 建设方式风力发电的建设方式分为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

陆上风电通过建设风电场来进行发电;海上风电则通过在海上建设风力发电机组来进行发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云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50 摘要:能源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人类生存及其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为常规能源,比如:石油、煤矿、天然气 等储量有限,燃烧所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硫氧化物等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全球能源若是枯竭,势必会引起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加剧 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冲突,虽核能源不存在着有害气体,但是在现阶段对于核能利用技术还不成熟,对核泄漏、核废料的处理手段十分欠 缺。下面简要概述作者的一个风电场规划成果。 关键词:风电场;风能资源 前言:风电场场址规划是风电建设的前期主要工作之一,亦决定了整个风场投资的经济效益,对风场进行前期考察综合判断现场各指 标对风电场影响成为了研究的焦点,为判断选址方案的优劣提供了参考。 1 风电场选址 萝卜山风电场位于保山市隆阳区东面的山脊上,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5°01’40”~25°16’36”、东经99°15′47”~99°19′21”之间,场址涉及汉 庄、河图、板桥、金鸡、瓦渡、水寨六个乡镇。场址西面为隆阳区,距隆阳区直线距离约为15km。风电场主要由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脊组 成,拟利用山脊长约26km,地形起伏不大,除场址南端高程在1900~2200m外,场址大部分高程在2500m左右,场址规划面积约80km2。风 电场进场路需改造现有乡村道路接入,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场区山脊较为连续,山脊顶部起伏不大,场区内拟利用一条南北8km,东西两条2km山脊。萝卜山风电场规划场区内植被一般,多为低 矮、稀疏的松树和灌木,场址内基本无耕地和林地。 萝卜山风电场规划场址主导风向上无高山及不利地形阻挡,具有较好的成风条件。在规划场址区域内,主山脊顶部地势连续性较好, 且高低落差较小。 总体而言,萝卜山风电场规划场址内,山脊顶部地势平缓、地形连续,利于风机布置。 2 风电场建设条件 2.1 风能资源 萝卜山风电场风能资源一般,根据萝卜山风电场场区中部的4001号、4003号测风塔测风结果,其60m高年平均风速为7.41m/s和 5.87m/s,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272.5W/m2和134.15W/m2,风功率密度等级为2级;风向和风能密度方向稳定,具有明显的主风能方向 WSW、SSW;风切变指数较小,湍流强度适中,具备工程开发价值。。 目前,萝卜山风电场已设立2座标准测风塔,从2012年12月初开始测风记录,测风数据截止到2013年9月底。 萝卜山风电场测风塔现有测风数据见表2-1。 表2-1 萝卜山风电场各测风塔60m测风数据表(m/s)
393.9
6.44
158.6

5 2013

5.63
111.8
6 2013

5.56
114.4
7 2013

5.32
94.7
8 2013

2.77
22.4
9 2013

7.01
164.9

7.2
均 (2012.12~2013.4)
251.78
5.99(2012.12~2013.8)
141.52
(2012.12~2013.4) 251.78 5.99(2012.12~2013.8) 141.52 采用MERRA数据订正后4001号塔多年平均风速为7.2m/s,风功率密度为251.78w/m2。4003号塔多年平均风速为5.99m/s,风功率密度为 141.52w/m2。
塔号
4001
4003

风速
风功率
2

(m/s)
(w/m )
风速 (m/s)
风功率
2 (w/m )
12
2012
6.36
168.8
7.03
208.3

1
2013
6.38
171.7
6.84
190.6

2
2013
7.34
251.8
6.99
198

3
2013

7.48
272.7
6.28
151

4
2013
8.45
图2-1萝卜山风电场各测风高度风向和风能玫瑰图 从图2-1看出,萝卜山风电场主导风向为WSW~SSW。 2.2 接入系统条件 萝卜山风电场供电范围初步定为云南省网覆盖下的保山市境内。根据初拟的接入系统方案,隆阳区萝卜山风电场新建一座110kV升压 站,萝卜山风电场建成后以1回35kV线路接入萝卜山风电场110kV升压站汇流,萝卜山风电场110kV升压站最终以1回110kV线路接入110kV 王家山汇流站(拟选站址位于汉庄镇),导线截面为300mm2,线路长度约为30km。最终接入系统方案将根据可研阶段的接入系统设计确 定,以服从于电网整体规划。 2.3 交通条件 萝卜山风电场位于保山市隆阳区东面的山脊上,场址西面为隆阳区,距隆阳区直线距离约为15km.对外交通运输主要采用公路运输。通 过对萝卜山风电场场址现场踏勘,确定本期工程路线方案主要采用公路运输,主要线路为:昆明-保山市隆阳区—萝卜山风电场,全程约 509km。公路交通线路具体条件如下: (1)昆明—保山市隆阳区,里程约486km,为高速公路,可以满足风机设备运输要求; (2)保山市隆阳区—萝卜山风电场,里程约23km,为乡村公路,需进行较多的改扩建才能满足风机设备运输要求; 场内道路均按四级道路进行设计,行车速度20km/h,单车道,路面宽度4.5m,路基宽度5.5m,路面为简易石渣路面。 2.4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萝卜山风电场所在工程区50年超概率10%的地震水平动峰值加速度为 0.2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拟利用山脊除场址南端高程在1900~2200m外,场址大部分高程在2500m左右,场址区的自然山坡稳定性较好,场址距全新世活动断裂 带距离满足相关规程规范所规定电力设施对活动性断裂的避让距离,适宜建设。具备风电场建设的地形和地质条件。 2.5开发限制条件 开发限制条件包括占用基本农田、国家公益林、存在压覆矿、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或靠近军事设施以及其他环境敏感因素等 限制因素,经初步调查,本风电场建设开发条件初步落实,无重大开发限制条件。 3 风电场规划装机容量 3.1 风电场规划场址范围 保山市萝卜山风电场位于保山市隆阳区东面的山脊上。风电场拟利用的主山脊总体呈南北走向,山脊顶部地势平缓、地形连续,其北 端起点为水寨乡桃子树村附近山脊,南端止于瓦渡夏家村北部山脊;拟利用主山脊全长约26km,海拔高程除场址南端高程在1900~2200m 外,场址大部分高程在2500m左右。 根据上述条件,初步考虑拟沿山脊单排布置风机,局部地势开阔区域多排布置,并考虑对规划场址区域内的村庄进行避让。以风电场 布机点位置向两侧分别延伸500~1000m确定为规划场址范围,规划场址区面积约为80km2,其规划场址范围拐点坐标见表3-1。
风电场规划成果综述
发表时间:2016-12-16T09:26:59.3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28期10月上 作者: 秦钟宝
[导读] 摘要:能源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人类生存及其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为常规能源,比如:石油、煤矿、天然 气等储量有限,燃烧所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硫氧化物等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