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切削液有哪些职业危害

合集下载

金属加工切削液MSDS

金属加工切削液MSDS

金属加工切削液MSDS1. 前言本文档旨在提供有关金属加工切削液的安全数据表(MSDS)。

切削液是一种用于金属加工过程中的润滑剂,以降低摩擦、冷却工件和刀具,并避免金属切削过程中的过热。

详细的MSDS能够帮助员工和专业人员了解和管理切削液的风险,确保安全操作。

2. 切削液的组成- 主要成分:植物油、矿物油、聚合物添加剂- 辅助成分:防锈剂、抗菌剂、乳化剂等3. 切削液的安全性数据- 火灾和爆炸危险性:切削液属于不易引燃的类别,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发生分解和释放有毒烟雾。

火灾时应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

- 健康危害:长期接触切削液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和呼吸系统问题。

建议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避免吸入或直接接触切削液。

- 环境影响:切削液的排放应符合相关的环保法规和规定。

不得将切削液排入地下水或表面水体。

4.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温水和肥皂洗净受影响的区域,如有不适应尽快就医。

- 吸入:将受害者移至新鲜空气中,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出现呼吸困难立即就医。

- 眼睛接触: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就医。

- 吞咽:不要催吐,立即就医。

5. 应急措施- 泄露处理:小范围泄露时,使用吸收剂进行吸附清除。

大范围泄露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进入下水道和排水系统。

- 废弃物处理:按照当地的废弃物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 防护措施:在使用切削液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手套、眼镜和呼吸防护装备。

6. 储存和搬运- 切削液应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并远离火源和热源。

避免切削液直接接触阳光。

应密封,以防止挥发和泄露。

7.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金属加工切削液的MSDS,包含切削液的组成、安全性数据、急救措施以及储存和搬运建议。

员工和专业人员应仔细阅读并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切削液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参考资料:- [Link to reference 1]- [Link to reference 2]。

金属切削液油雾烟尘的危害

金属切削液油雾烟尘的危害

金属切削液油雾烟尘的危害1.引言金属切削液是在金属切削和磨削操作中使用的一种润滑剂和冷却剂。

然而,金属切削液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油雾烟尘,对人体和环境带来严重危害。

本文将介绍金属切削液油雾烟尘的危害,并探讨如何有效减少其危害。

2.危害与影响金属切削液油雾烟尘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和影响。

2.1 人体健康危害呼吸系统受损:金属切削液油雾烟尘中含有大量有害气体和微小颗粒物,吸入后可引起呼吸道炎症、咳嗽、气喘等呼吸系统问题。

皮肤刺激:金属切削液油雾烟尘与皮肤接触会引起皮肤炎症、过敏等不适症状。

潜在致癌物:金属切削液油雾烟尘中可能含有致癌物质,长期暴露可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2.2 环境影响土壤污染:金属切削液油雾烟尘可能通过排放进入土壤,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植物生长和土壤质量。

水体污染:金属切削液油雾烟尘可能通过排放进入水体,对水生生物造成毒性影响,破坏水域生态平衡。

空气污染:金属切削液油雾烟尘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会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3.预防与控制为减少金属切削液油雾烟尘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与控制措施:使用低挥发性金属切削液:选择低挥发性金属切削液,减少油雾烟尘的产生。

定期更换金属切削液:及时更换金属切削液,避免其积累和降低油雾烟尘含量。

加强通风系统:安装有效的通风系统,及时排除室内的油雾烟尘,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

佩戴防护设备:工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口罩、护目镜等,减少对油雾烟尘的接触。

做好废弃物处理:将金属切削液油雾烟尘积存进行安全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结论金属切削液油雾烟尘的危害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很大威胁,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其危害的认识,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金属切削液油烟的危害(二)

金属切削液油烟的危害(二)

金属切削液油烟的危害(二)1. 引言金属切削液油烟是金属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危害性物质,对工人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将继续探讨金属切削液油烟的危害以及相关预防措施。

2. 金属切削液油烟的危害金属切削液油烟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包括重金属、苯类化合物、多环芳香化合物等。

这些物质通过呼吸道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在长期接触下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主要的危害包括:2.1 呼吸系统疾病金属切削液油烟中的有害物质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如呼吸道炎症、支气管炎等。

长期接触还可能引发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

2.2 皮肤问题金属切削液油烟中的有害物质对皮肤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长期接触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瘙痒、发红、脱屑等问题。

有些物质还具有致癌性,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

2.3 中毒和过敏反应金属切削液油烟中的有害物质可造成中毒和过敏反应。

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而过敏反应则包括皮疹、眼部刺痛、流泪等。

2.4 环境污染金属切削液油烟释放到大气中会导致空气污染,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

同时,这些有害物质经过排水系统进入水体,影响水质和水生生物。

3. 预防措施为减少金属切削液油烟的危害,以下预防措施可采取:3.1 加强通风换气在切削加工过程中,保持良好的通风系统,及时排除油烟气体,减少二次污染。

3.2 使用专业防护设备工人在接触金属切削液油烟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口罩、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设备,减少对身体的直接接触。

3.3 定期检测和维护定期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金属切削液油烟的浓度,并定期维护切削设备和通风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

3.4 健康教育与培训加强对工人的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金属切削液油烟危害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掌握正确的防护措施。

4. 结论金属切削液油烟的危害不可忽视,对工人的健康和环境都带来严重的风险。

通过加强预防措施,可以减少金属切削液油烟的危害。

监测、通风、防护和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将起到关键作用,保障工人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金属切削液油雾的危害(二)

金属切削液油雾的危害(二)

金属切削液油雾的危害(二)
金属切削液油雾是在金属切削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废气。

它由切削液中的液滴在切削作业中飞散而形成。

这种油雾对人体和环境都存在一定的危害。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金属切削液油雾中的成分主要包括重金属、有机溶剂、润滑剂和酸碱等物质。

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有以下危害:
a.呼吸道和皮肤刺激
切削液油雾中的有机溶剂和酸碱物质可能对呼吸道和皮肤产生刺激作用,导致呼吸困难、咳嗽、皮疹等症状。

b.损害肝脏和肾脏功能
金属切削液油雾中的重金属成分(如铅、镉等)可能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引发肝脏和肾脏功能障碍。

c.增加癌症风险
一些研究表明,长期接触金属切削液油雾可能会使人们患上一些恶性肿瘤,如肺癌、肝癌等。

2.对环境的危害
金属切削液油雾的排放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还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a.空气污染
金属切削液油雾中的有机溶剂和酸碱物质进入大气会造成空气污染,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b.水体污染
金属切削液油雾往往通过废水排放进入水体,对水环境造成污染,对水生生物产生一定的毒性。

为了有效减少金属切削液油雾的危害,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包括加强通风系统的改进、合理选择切削液和切削工艺、加强个人防护等措施。

请参考以上内容,了解金属切削液油雾的危害,以及应该采取的防控措施。

参考文献:(如果有引用内容,请列出参考文献)。

金属切削液烟雾的危害

金属切削液烟雾的危害

金属切削液烟雾的危害引言金属切削液是在金属加工过程中常用的润滑剂和冷却剂。

然而,金属切削液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烟雾,其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

这些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了解金属切削液烟雾的危害对工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1.呼吸系统问题金属切削液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铅、镍、铬等,可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

长期吸入这些有害物质会导致呼吸系统问题,如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

有些有害物质还可能引起支气管扩张和哮喘。

2.皮肤问题与金属切削液接触时,有害物质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

这些有害物质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反应、湿疹和皮炎等问题。

此外,接触过量的金属切削液也会导致皮肤干燥、龟裂和疼痛。

3.眼睛问题金属切削液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引起眼睛刺激和炎症。

长期接触这些有害物质可能导致结膜炎和角膜炎等眼部问题。

此外,如果有害物质误入眼中,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眼部伤害。

4.中毒效应金属切削液烟雾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如铅和铬,具有潜在的中毒效应。

长期接触这些有害物质可能导致中毒症状,如头痛、乏力、呕吐和失眠等。

严重时,可能损害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

5.癌症风险金属切削液烟雾中某些有害物质被认为是潜在的致癌物质,比如苯并(a)芘和二甲基亚硝胺等。

长期接触这些物质可能增加患上肺癌和鼻咽癌等癌症的风险。

6.预防措施为了减少金属切削液烟雾的危害,以下预防措施可以采取:- 使用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工作环境中烟雾能够迅速排走。

-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面罩、手套和护目镜等。

- 减少金属切削液的喷雾和溅洒,以减少产生烟雾的量。

- 定期清洁和更换金属切削液,防止其降解产生更多有害物质。

- 培训工人有关金属切削液烟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结论金属切削液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的危害。

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和安全措施,减少接触金属切削液烟雾的风险,对保护工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工作场所应加强对金属切削液烟雾危害的认知,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金属切削液油雾油烟的危害

金属切削液油雾油烟的危害

金属切削液油雾油烟的危害金属加工润滑剂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油雾,其中≤5um的液滴颗粒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导致一些职业疾病,国外对油雾的研究和控制较早关注,进行过调查并出台相关法规,提出油雾控制强制标准。

200 3年5~8月,上海石油商品应用研究所对江苏、浙江、上海3个地区的43个金属加工车间进行油雾浓度抽样调查,结果为油雾浓度低于0.5 mg/rn3的占39.5%,低于5 mg/m3的占86%,高于5 mg/m3的占1 4%降低金属加工车间油雾的有效途径包括机械降雾、使用低油雾金属加工润滑剂、尽量使用深度精制的基础油等,建议尽快制订中国的相关法规,发展新型金属加工润滑剂。

烃类的油雾能够造成大气污染的事实已得到人类的充分重视。

金属加工润滑剂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混合物,它除了含有烃类组成外,通常还可能含有磺酸盐、脂肪胺、硝酸盐、染色剂、杀菌剂等各种化学物质。

如果是已经投入使用的润滑剂,由于烃类的氧化、微生物的繁殖或外界杂质的污染,金属加工润滑剂中就有可能含有更多对人体和生态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

因此,控制金属加工车间的油雾浓度,是值得工厂管理者、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机构和润滑剂制造商共同关注的课题。

1金属加工润滑剂油雾的产生与危害。

1.1油雾的产生及存在形式。

金属加工润滑剂的工作过程决定了其油雾产生形式包含了机械、物理和物理一化学方式同时存在。

为了有效地润滑、冷却和清洗,金属加工润滑剂在使用中要经历泵循环、喷雾、射流与高速旋转的刀具激烈撞击和高温蒸发等过程。

油雾产生的方式不同,其颗粒直径范围也有较大区别。

一般情况下,机械雾化过程产生的油雾主要以液滴形态存在,液滴直径范围较宽,通常为2~10 um。

蒸发产生的油蒸汽在冷凝过程中也会形成直径非常细小的冷凝悬浮体,粒径通常为2 um以下。

研究表明,车间里大气中油雾粒径的最大分布区为1 um,对磨床周围油雾粒径的测试结果表明95%的液滴直径小于3um。

润滑剂的大量蒸发使加工车间空气中的总烃含量比油雾测试值大得多,但是医学研究证明,油蒸汽和大颗粒液滴对人体肺部的危害相对较小。

金属加工液的职业危害及防范

金属加工液的职业危害及防范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金属加工液的职业危害及防范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6268-32 金属加工液的职业危害及防范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金属加工过程中,金属加工液(Metalworking fluids,MWFs)起着润滑、冷却、带走切屑等重要作用。

但金属加工液属化学品,可引起皮肤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多种职业危害。

随着金属加工液的使用日益广泛,接触人数众多,其危害呈日益加重之势。

金属加工液的成分金属加工液可分为四类:加工油(Straight Oil)、可溶性油(Soluble Oil)、半合成液(Semi-synthetic fluids)和合成液(Synthetic fluids)。

其中,加工油为纯油型的油基金属加工液,后三者为水基金属加工液。

加工油,基本成分为是基础油(矿物油、动植物油、合成油),使用时根据需要加入各种添加剂,如油性剂、极压剂、防腐蚀剂、抗氧化剂等。

用矿物油作基础油的切削油润滑性能优良、防锈性能好,但矿物油在高速加工时易产生烟雾和易燃烧,易导致健康危害,冷却性能也较差。

可溶性油,又称乳化油(Emulsifiable Oils),用矿物油、乳化剂(如石油磺酸钠,磺化蓖麻油等)、添加剂(氯、硫、磷等)配制而成。

金属切削加工的危险及安全防护

金属切削加工的危险及安全防护

金属切削加工的危险及安全防护金属切削加工是一种常见的制造工艺,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行业。

然而,金属切削加工涉及诸多危险因素,如果不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将会造成严重的事故伤害。

本文将介绍金属切削加工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首先,金属切削加工涉及到的主要危险包括:1. 机械伤害:金属切削过程中,机床上的刀具、切削刃、夹具等可能会造成人体的机械伤害,如刀具碰撞、夹紧机构夹住手指等。

2. 金属屑飞溅伤害:金属切削过程中,金属屑会通过高速转动的切削工具飞溅出来,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人体可能会被金属屑击伤。

3. 噪音伤害:金属切削加工产生的噪音会超过人体的耐受范围,长时间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下会导致听力损害。

4. 粉尘危害:金属切削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金属粉尘,一些金属粉尘还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毒害。

5. 电气危险:金属切削加工需要使用电动设备,如果电路出现故障或者操作者不慎触及带电部分,可能会引发电击事故。

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可以采取以下安全防护措施:1. 机械防护:将切削部件、刀具等危险部位设置防护罩,避免操作者的手部或其他部位接触到刀具或者夹具。

2. 周围防护:设置防护栏杆、标识牌等设施,限制人员进入加工区域,减少机械伤害的发生。

3. 眼部防护:操作人员需要戴上防护眼镜或面部防护罩,避免金属屑飞溅进入眼睛造成伤害。

4. 听力保护:操作人员应佩戴耳塞或耳罩,减少工作中产生的噪音对听力的影响。

5. 防尘措施:保持加工环境的通风良好,使用抽风设备、集尘装置等减少产生的金属粉尘,并配备适当的防尘口罩。

6. 安全操作: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并掌握机床、切削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导致事故发生。

7. 安全电气:电动设备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操作人员应佩戴绝缘手套,避免触碰带电部分。

此外,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与教育,不断强化对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切削液有哪些职业危害
金属加工润滑剂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油雾,其中≤5um的液滴颗粒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导致一些职业疾病,国外对油雾的研究和控制较早关注,进行过调查并出台相关法规,提出油雾控制强制标准。

2003年5~8月,上海石油商品应用研究所对江苏、浙江、上海3个地区的43个金属加工车间进行油雾浓度抽样调查,结果为油雾浓度低于0.5mg/m3的占39.5%,低于5mg/m3的占86%,高于5mg/m3的占14%降低金属加工车间油雾的有效途径包括机械降雾、使用低油雾金属加工润滑剂、尽量使用深度精制的基础油等,建议尽快制订中国的相关法规,发展新型金属加工润滑剂。

烃类的油雾能够造成大气污染的事实已得到人类的充分重视。

金属加工润滑剂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混合物,它除了含有烃类组成外,通常还可能含有磺酸盐、脂肪胺、硝酸盐、染色剂、杀菌剂等各种化学物质。

如果是已经投入使用的润滑剂,由于烃类的氧化、微生物的繁殖或外界杂质的污染,金属加工润滑剂中就有可能含有更多对人体和生态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

因此,控制金属加工车间的油雾浓度,是值得工厂管理者、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机构和润滑剂制造商共同关注的课题。

1金属加工润滑剂油雾的产生与危害。

1.1油雾的产生及存在形式。

金属加工润滑剂的工作过程决定了其油雾产生形式包含了机械、物理和物理一化学方式同时存在。

为了有效地润滑、冷却和清洗,金属加工润滑剂在使用中要经历泵循环、
喷雾、射流与高速旋转的刀具激烈撞击和高温蒸发等过程。

油雾产生的方式不同,其颗粒直径范围也有较大区别。

一般情况下,机械雾化过程产生的油雾主要以液滴形态存在,液滴直径范围较宽,通常为2~10um。

蒸发产生的油蒸汽在冷凝过程中也会形成直径非常细小的冷凝悬浮体,粒径通常为2um以下。

研究表明,车间里大气中油雾粒径的最大分布区为1um,对磨床周围油雾粒径的测试结果表明95%的液滴直径小于3um。

润滑剂的大量蒸发使加工车间空气中的总烃含量比油雾测试值大得多,但是医学研究证明,油蒸汽和大颗粒液滴对人体肺部的危害相对较小。

以油蒸汽形态存在的油雾被吸入肺部又被呼出,它们并不会被肺泡捕获,而大颗粒的油滴无法通过鼻子和支气管进入肺部。

只有以液滴形式存在,且直径小于5um的油雾颗粒才能顺利到达肺泡,并在肺部沉淀,从而造成对人体的危害。

1.2金属加工润滑剂油雾对劳动者健康的危害。

金属加工润滑剂与多种职业病有关。

已知的可导致发病率明显增高的职业病包括良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哮喘、肺炎等)、过敏性皮肤病和恶性肿瘤。

以动物为试验对象的研究结果表明,狗接触5~100mg/m3油雾12个月以上,会出现含脂肪的肺泡和巨噬细胞脂肪性肉芽肿,并且呼吸组织出现形态改变的特征。

1996年有人对美国一家使用乳化液的滚珠轴承制造厂的166名工人进行了哮喘病调查,结果表明当车间中的油雾浓度为0.65rng/m3时,经常接触金属加工液油雾的工人中有4%患上了哮喘;而同一家工厂中没有接触加工液油雾的工人中,患哮喘病人数为零。

美国劳动部统计局发布的职业皮肤病调查报告也表明,1991年全
日制工人皮肤病的平均发病率是0.77‰;而同年装配螺钉和普通机械加工行业的发病率分别为3.33‰和2.22‰,这两个行业也是工作环境中油雾浓度最高的行业。

金属加工润滑剂油雾的致癌性是人们最关心、也是争论最多的问题。

许多流行病学的研究都曾在2001年,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协会提出了将车间油雾控制指标改为0.2rng/m3的建议修订值。

并于2002年10月组织了“矿物油雾和金属加工液对健康影响的专题报告会”。

会上交流了矿物油雾与人体健康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

可是将油雾限制标准修订为0.2mg/m3的方案受到美国独立润滑剂制造商协会的强烈反对,该协会认为用对金属加工液的研究结果去影响矿物油雾标准的制订是不合适的,建议将矿物油与金属加工液分开考虑。

事实上,英国国家标准EH40/2002[7]中已不再将金属加工液的油雾极限列入其中,而是分别控制各类有毒物质的浓度。

2.国外金属加工车间油雾控制现状。

美国大型工厂通常都配有施工健康及安全专员,并且设有健康与安全管理程序。

为了考察这些大型工厂内车间油雾的水平,研究人员在1994~1997年对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大型汽车制造厂生产车间金属加工液油雾情况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6~9年以前,美国大型汽车制造厂金属加工液油雾浓度大部分控制在0.5mg/m3以下。

小型工厂除了厂房面积、工人和机器规模都较小外,通常对健康与安全的关注也与大型工厂有一定区别。

1997年1月~1998年1月,研究人员专门对全美32个不同工业部门的79个小型工厂空气中的加工液油雾进行了采集和评价.测试结果表明,79
个工厂中98%的油雾浓度小于5mg/m3,62%的油雾浓度小于0.5mg/m3。

美国小型工厂中约有50%使用油基类润滑剂的工厂油雾浓度超过0.5mg/m3的限值。

3.中国部分地区金属加工车间油雾浓度抽样调查。

2003年5~8月,上海石油商品应用研究所对江苏、浙江、上海3个地区的26家金属加工企业的43个车间进行了油雾浓度抽样调查。

在被调查的43个车间中,油雾浓度小于0.5mg/m3的车间有17个,占调查总数的39.5%。

油雾浓度小于5mg/m3的车间有37个,占调查总数的86%。

令人担忧的是有6个车间油雾浓度大于5mg/m3,占调查总数的14%,其中车间油雾最高值为26.25mg/m3。

如果这些车间使用的润滑剂基础油为普通精制矿油,将对操作工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值得指出的是本次抽样调查是在南方地区的夏季进行的,工厂车间的门窗基本采取全开式,因此,本次调研结果恐怕不适合用于推断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车间门窗全部关闭时的情况。

4.降低金属加工车间油雾危害的有效途径。

4.1机械降雾为了降低金属加工车间大气中的油雾含量,许多工厂都采用机械降雾的方法,如安装排风泵、油雾净化装置或在机床周围设置防护罩,防溅挡板等措施。

这些方法施工方便,效果明显,因此被广泛使用。

一项对车间油雾的监测结果表明,好的排雾系统全面启动时,可将油雾量降至原来的25%。

推荐产品:烟雾收集效率高,EP、CRD、ESP对于雾状的捕尘效率达到96%。

EP-e系列:油雾清洁器(电子式) 适用于:CNC数控车床、清洗机、外圆、平面磨床、滚齿、铣床和插齿机床、真空泵、数控加工中心。

适用较重型的油雾净化及回收。

高温雾状物(80摄氏度以下) CRD系列:油雾过滤器(滤蕊式) 适用于:CNC数控车床、清洗机、外圆、平面磨床、滚齿、铣床和插齿机床、真空泵、数控加工中心。

适用薄雾状油雾净化及回收。

雾状物温度(50摄氏度以下) ESP系列:烟雾净化装置适用于:冷镦机、CNC数控机床的集中净化、紧固件、机加工、轴承行业的磨床集中净化。

适用于重烟雾量风量大的场合使用。

排风机虽然简单有效,但是单纯的排风装置并不可取,如果仅仅把大量油雾从室内移至室外,这是一种对环境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并且在环保法规有效的地区,这种室外排风口也无法达到排放要求,可靠的做法是在车间安装油雾收集器或油雾清洁器,含油雾气体经净化处理或回收后再排出。

这样即环保又能有效控制车间油雾,使得您的工作环境安全、卫生,从而提高劳动效率。

4.2健全的法规是有效控制车间油雾的必要条件降低生产车间油雾含量的最大受益者是生产工人,但是投资决策权往往由经营管理者或雇主掌握。

因此没有法律法规作为监督媒介,要使生产车间的油雾水平控制在一个理想范围内将是十分困难。

我国近年来相继出台了许多环保和职业保护的法定标准,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标准中规定了抽余油总量为300mg/m3;各种烷烃总量300~500mg/m3。

这些标准对我国环保和职业保护起到一定作用,但显然不太适用于生产车间的油雾控制。

国内有些工厂近年来也开始重视车间
油雾的控制管理,只是在控制标准方面很难找到便于操作执行的相关法律依据。

GBZ职业接触限值虽然规定了329种化学物质的最高限量,但在本次抽样调查中未见有工厂监控规定的这些化学物质。

这可能是对于一个工厂来说,很难了解润滑剂产品中都含有哪些化学物质,即使知道了化学物质的品种,靠工厂自主地去测试空气中的那么多化学物质也是一件不太现实的事情。

相比之下,测试空气中油雾浓度可能更便于操作与控制。

因此尽快制定出一套与国际接轨、又符合我国国情的生产车间油雾控制强制执行标准,是全面控制我国金属加工车间油雾含量的必要条件。

5结束语金属加工润滑剂油雾对人体的危害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发达国家的工作车间油雾限值都被制定为强制执行标准,而我国的相关标准立法情况和车间油雾调查结果都不容乐观。

为了有效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应该尽快制订出我国金属加工工作场所油雾控制标准,并在全国推广使用低油雾金属加工润滑剂产品和安装高效油雾收集净化装置,创造一个清净的生产车间保护工人的身心健康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适应当下“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