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基本标准评估细则与注意事项精

合集下载

福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基本标准

福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基本标准

附件1:
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基本标准
1.校舍建筑面积应按不同办学规模达到相应的生均标准,小学每班按45人、初中每班按50人计算。

办学规模低于和高于表中最小、最大办学规模的,套用最小、最大办学规模定额;办学规模介于各个标准之间的,以“插入法”按比例测算相应生均标准进行评估,保证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到基本要求。

2.九年一贯学校和完中初中部的实验室及附属用房、各室设施配备等应按不同学段办学规模(班级数)和班额人数分别计算,不得以资源共享为由降低标准。

3.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的借书处面积、教师阅览室、报刊种类、人员配备按初中标准,其他馆舍面积和藏书量按小学和初中标准分别计算;完中初中部图书馆与高中部共用,按包括高中部学生在内对完中进行整体评估。

4.寄宿制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必须设立卫生室,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00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没有寄宿生及寄午膳学生的“学生食堂”和“学生宿舍”有关项目按不扣分计算。

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基本标准评估细则与注意事项(精)

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基本标准评估细则与注意事项(精)

“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基本标准评估细则与注意事项一、硬件建设部分(60分)切合实际建好配好,人员到位管好用好符合课标、满足教学、坚持标准、注重安全、适度超前、均衡发展备注:(1)物理实验室装备要求物理实验室应能满足物理课程教学需要,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实践活动以及开放式探究实验提供场地和条件。

它包含实验室(演示、分组)、探究室、仪器室、准备室和实验教师办公室等配套用房和设施,各室功能如下表:(2)化学实验室装备要求化学实验室应能满足化学课程教学需要,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实践活动以及开放式探究实验提供场地和条件。

它包含实验室、探究室、仪器室、药品室(含危险药品室)、准备室和实验教师办公室等配套用房和设施,各室功能如下表:说明:①配备废液处理装置,实验中废液应收集,经集中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

②设置一个事故急救冲洗水嘴(洗眼器),配急救箱,急救箱中的药品应注意及时更换。

③化学药品应与化学专用仪器、模型、标本分室存放。

(3)生物实验室装备要求生物实验室应能满足生物课程教学需要,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实践活动以及开放式探究实验提供场地和条件。

它包含实验室、探究室、仪器室、准备室和实验教师办公室等配套设施,各室功能如下表:(5)实验教师兼课宜不超过每周8节;兼职教师相对稳定在3年以上。

实验教师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并应专业对口,必须通过县(市、区)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的培训,经考核,获得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中学建议根据学科配备相应专业的管理人员。

学校规模达4个平行班以上的(每班45人为参考)应配备专职实验教师,科学教师可兼职协助专职实验教师共同管理。

科学实验教师应达到省规定的学历,并通过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的业务培训,持证上岗。

(6)关于实验室管理和药品(危险品)的领用:①必须建立的管理制度:仪器设备保管使用制度、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安全防护及危险品管理制度、实验教师考核制度、学生实验守则等,并严格执行。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评估方案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评估方案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评估方案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评估方案1.引言本评估方案旨在对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化建设进行评估,以提供改进建议和指导,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2.评估目标2.1 确定教育机构的标准化建设水平;2.2 评估教育机构对相关法规和政策的遵守情况;2.3 分析教育机构资源配置和管理情况;2.4 识别教育机构的优势与不足,为改进提供依据。

3.评估流程3.1 确定评估指标和标准3.1.1 教育教学管理3.1.2 师资队伍建设3.1.3 学生学业发展和管理3.1.4 教育教学设施和资源3.1.5 安全管理3.1.6 学校管理与监督3.2 收集信息和数据3.2.1 文件资料收集3.2.2 学校现场考察3.2.3 师生访谈和问卷调查3.3 数据分析和综合评估3.3.1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3.3.2 综合评估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水平 3.4 编写评估报告3.4.1 评估目标的总结和分析3.4.2 学校的优势和不足的评价3.4.3 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3.5 反馈与改进3.5.1 向学校反馈评估结果3.5.2 协助学校制定改进计划4.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附件1:评估指标表格附件3:评估报告示例5.法律名词及注释5.1 教育机构:指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机构,如学校、培训机构等。

5.2 标准化建设: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建设和管理。

5.3 教育质量:指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服务的好坏程度。

5.4 教育教学管理: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计划、考试评价等教学活动的管理。

5.5 师资队伍建设:指教育机构的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5.6 学校管理与监督:指教育机构内部管理和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监督。

5.7 改进建议和措施: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基本标准评估细则与注意事项(精)

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基本标准评估细则与注意事项(精)

“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基本标准评估细则与注意事项一、硬件建设部分〔60分〕切合实际建好配好,人员到位管好用好符合课标、满足教学、坚持标准、注重安全、适度超前、均衡发展备注:〔1〕物理实验室装备要求物理实验室应能满足物理课程教学需要,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实践活动以及开放式探究实验提供场地和条件。

它包含实验室〔演示、分组〕、探究室、仪器室、准备室和实验教师办公室等配套用房和设施,各室功能如下表:〔2〕化学实验室装备要求化学实验室应能满足化学课程教学需要,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实践活动以及开放式探究实验提供场地和条件。

它包含实验室、探究室、仪器室、药品室〔含危险药品室〕、准备室和实验教师办公室等配套用房和设施,各室功能如下表:说明:①配备废液处理装置,实验中废液应收集,经集中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

②设置一个事故急救冲洗水嘴(洗眼器),配急救箱,急救箱中的药品应注意及时更换。

③化学药品应与化学专用仪器、模型、标本分室存放。

〔3〕生物实验室装备要求生物实验室应能满足生物课程教学需要,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实践活动以及开放式探究实验提供场地和条件。

它包含实验室、探究室、仪器室、准备室和实验教师办公室等配套设施,各室功能如下表:〔5〕实验教师兼课宜不超过每周8节;兼职教师相对稳定在3年以上。

实验教师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并应专业对口,必须通过县〔市、区〕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的培训,经考核,获得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中学建议根据学科配备相应专业的管理人员。

学校规模达4个平行班以上的〔每班45人为参考〕应配备专职实验教师,科学教师可兼职协助专职实验教师共同管理。

科学实验教师应到达省规定的学历,并通过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的业务培训,持证上岗。

〔6〕关于实验室管理和药品〔危险品〕的领用:①必须建立的管理制度:仪器设备保管使用制度、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安全防护及危险品管理制度、实验教师考核制度、学生实验守则等,并严格执行。

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标准评定细则

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标准评定细则
6.教育信息化水平★
全面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XX“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能接入XX教育视频网,学校百兆以上接入XX市教育科研网,教师和学生能主动基于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学习和研修活动。学校电脑师机比为1:1、生机比为8:1.
7.教学仪器设备★
教学仪器设备的品种、规格、数量基本达到国家和省的配备标准,每4个平行班配1套,分组实验仪器按2人1组配备;学校采用信息化等科学手段管理教学仪器设备并有效使用。
26.生均公用经费支出水平及预算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生均公用经费支出水平达到当年省定标准;建立了学校的预算管理制度且严格执行。民办学校应当依法建立财务、会计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完善经费管理机制。
27.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教育教学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28.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24.校园体育艺术活动★
制订并公布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切实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体育艺术“时校园体专项教育活动正常;学校应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艺术节。
25.学生体质健康★
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和每年一次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做好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按国家要求上报《标准》测试数据;《标准》测试合格率达92%以上,优良率达70%以上并逐年提高。
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标准评定细则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定要点
学校
自评
区级
评估
一、
校园、
校舍
1.生均校园占地面积
学校有独立的校园;生均占地面积,小学不低于18㎡,初中不低于23㎡(中心城区小学不低于9.4㎡,初中不低于10.1㎡)。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1主要问题及意见建议1.学校个别年级存在大班额现象。

建议学校控制招生规模,逐年消除大班额现象。

2.学生用计算机较少,还达不到标准。

建议学校制定购置计划,争取20xx年达标。

3.学校无卫生室和心理咨询室,无专兼职管理人员。

建议学校克服困难,按标准要求设立卫生室和心理咨询室,配备兼职教师,开展正常工作。

4.教师培训经费达不到标准要求。

建议学校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将公用经费的5%全部用于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5.各种教学器材配备虽已达标,但使用率有待提高。

建议学校在管好教学器材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使用好现有器材设备,发挥其作用。

6.实验教学达不到标准要求。

建议学校加大实验教学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分组实验教学力度,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

7.进一步规范档案资料建设。

要安排专人,一是要对照标准及建档目录、内容查漏补缺。

二是要按照《关于做好xx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档案建设的通知》要求,按期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生基本情况统计表册(五表五册),确保各项指标达到省定标准化学校标准。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2为进一步促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根据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黑龙江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

一、办学条件(一)学校规模为保证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效率和办学效益,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办学的原则,义务教育学校必须具备一定的办学规模。

1、班级数(1)小学5年制学校,一般不少于5个学年教学班,最高不能超过30个教学班;小学6年制学校,一般不少于6个学年教学班,最高不能超过36个教学班。

农村每个乡镇设立1所中心学校和若干分校(教学点),教学点一般不少于3个以上学年教学班。

(2)农村初中一般应达到12个教学班以上,最高不能超过24个教学班;城镇初中一般应达到18个教学班以上,最高不能超过32个教学班。

福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基本标准

福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基本标准

福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基本标准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附件1:
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基本标准
说明:
1.校舍建筑面积应按不同办学规模达到相应的生均标准,小学每班按45人、初中每班按50人计算。

办学规模低于和高于表中最小、最大办学规模的,套用最小、最大办学规模定额;办学规模介于各个标准之间的,以“插入法”按比例测算相应生均标准进行评估,保证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到基本要求。

2.九年一贯学校和完中初中部的实验室及附属用房、各室设施配备等应按不同学段办学规模(班级数)和班额人数分别计算,不得以资源共享为由降低标准。

3.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的借书处面积、教师阅览室、报刊种类、人员配备按初中标准,其他馆舍面积和藏书量按小学和初中标准分别计算;完中初中部图书馆与高中部共用,按包括高中部学生在内对完中进行整体评估。

4.寄宿制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必须设立卫生室,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00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没有寄宿生及寄午膳学生的“学生食堂”和“学生宿舍”有关项目按不扣分计算。

标准化建设评估细则

标准化建设评估细则

标准化建设评估细则(学校适用)A1—B1—C1规划落实(10分)一、评估要素1、学校是否制定《创建自治区教育强县工作规划》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

2、依据规划制定分年度(学期)实施计划。

3、分阶段实施总结。

4、规划目标、分年度目标清晰、措施得力、保障可靠、具有递进性。

二、评分规则1、有规划得1分,分阶段实施计划得1分、有总结得1分。

2、查看落实赋7分。

A1—B1—C2责任明确(10分)一、评估要素1、成立了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2、学校管理机构人员对标准化建设工作分工明确,有计划、记录、总结。

3、标准化创建工作有责任书。

4、是否有问责制度。

二、评分规则1、有领导小组得1分,分工明确得1分,有问责制度得1分。

2、分工明确有作为得7分。

A1—B2—C3目标管理(10分)一、评估要素1、学校有无标准化建设目标管理和任务检查制度、是否层层抓落实。

2、是否有切合学校实际的工作流程。

3、有无标准化工作会议记要,信息、图片、图像等资料。

4、学校建立健全校长办公会议制度、研究决定重大事项、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保障监督作用,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组织的作用。

二、评分规则1、有目标管理工作任务检查制度得1分,有无工作流程图得1分。

2、目标责任落实到位得8分。

A1—B2—C4督导检查(10分)一、评估要素1、有无标准化建设工作检查制度,是否形成激励、责任追究管理机制。

2、标准化自查自评材料、汇报材料、统计报告、督导卡、整改材料是否整理在册。

二、评分规则1、有检查制度得1分2、形成激励、责任追究管理机制得2分。

3、标准化自查自评材料、汇报材料、统计报告、督导卡、整改材料整理在册,2分。

4、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得5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 A级指标
目 B级指标
校园用 地和教 学用房
活动场地
分 评估标准

1、体育活动用地小学每生至少 2.3 平方米,运动场设有 200米环 形跑道,附设一组 6条跑道的 60米直跑道,每 6个班应有 1个篮球场或 排球场;初级中学每生至少 3.3 平方米,运动场设有 300米环形跑道, 4 附设一组 6条跑道的 100米直跑道,每 6个班应有 1个篮球场或排球场。 (3 分 )
生实验室(探究室)间数, 23班以下按 1:1:1配备, 24-36 班按 2:1: 参照《福建省义务教育
1配备 , 37 班以上按 4: 3:2 配备 , 每间使用面积不小于 90平方米; 仪
1 、九年一贯学校和完中初中 部的实验室及附属用房、各室
5 器室(实验教师办公室) 、准备室 、23班以下每科各 1间, 24-36 班理、 校舍建设标准(试行) 》 设施配备等应按不同学段办 化仪器室各增加 1间, 37班以上每科各 2间 , 化、生药品室均各 1间,每 ( 闽教发 [2007]113 号 ) 学规模(班级数)和班额人数
56号),实地查看
好。
项 A级指标
实验室、 图书馆 (室)和 配套的 教学仪 器设备
实验室、 图书馆 (室)和 配套的 教学仪 器设备
目 B级指标
图书馆 (室)
体音美 教室
分 评估标准

评估办法
参照《福建省完全小学
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
1、小学设藏书室 (面积按不高于 600 册 /m2 计算)、学生阅览室 (试行)》和《福建省普
上,满足信息技术教育“一人一机”
教学,配有校园广播系统、校
《福建省完全小学教育
- 2004)的相关要求。
园闭路电视系统设备,各有 16㎡以上的专用室,电教器材室 1间。 (2 技 术 装 备 标 准 Ⅰ ( 试 3、“计算机完好率达 95%以
分)。
行)》(闽教基〔 2007 〕 上”,主要是要求 用好、维护
位和 1米小便糟。新建教学楼应每层设厕所。 (1 分 )
评估验收材料准备和 注意事项
1 、提供校园平面图及相关建 筑物的 设计、施工、竣工验收 材料; 2 、实地察看。 3 、校舍建筑面积应按不同办 学规模达到相应的生均标准, 小学每班按 45 人、初中每班 按 50 人计算。办学规模低于 和高于表中最小、最大办学规 模的,套用最小、最大办学规 模定额;办学规模介于各个标 准之间的,以“插入法”按比例 测算相应生均标准进行评估, 保证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到 基本要求。 校舍建筑面积不含 学生食堂、宿舍面积。 4 、计算人均面积时的学生数 和班级数 以在册的学籍生为 准。
评估办法
参照《福建省小学数学 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 (试行)》和《福建省初 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 准 (试行 )》 ( 闽 教基 〔 2007 〕57号 ) ,清点实 验教学仪器、查阅实验 教学安排表、实验通知 单、实验记录单、实验 报告,查阅实验教师和 专业管理人员档案
评估验收材料准备和 注意事项
“二人一机” 教学,配 教基〔 2005〕83号),《福 2、卫星天线和电子设备的 防
有计算机工作室(兼电教器材室) 1间;初中建有计算机网络教室 1-2 建省普通初中教育技术
雷 应符合《建筑物电子信息系
4
间和多媒体教室 2间以上,面积均不小于 90㎡,计算机完好率达 95%以 装备标准Ⅰ (试行)》和 统防雷技术规范》 ( GB 50343
2、校园用地面积达到办学规模相应标准,小学生均不低于
15平
方米,初中生均不低于 20平方米(不含学生食堂宿舍用地) 。 (4 分)
1、校舍建筑面积达到办学规模相应标准, 小学 6班、12班、18班、 1、参照《福建省义务教
24班、 30班分别生均不低于 6.7 平方米、 5.8 平方米、 5.0 平方米、 4.7 育 校 舍 建 设 标 准 ( 试
参照《农村中小学现代
Hale Waihona Puke 1、卫星接收天线选址合理、 基座坚固;若卫星天线不位于
课件用于教学。 (2 分 )
远程教育工程终端接收
有效避雷设施 保护范围内时,
2、小学建有计算机网络教室 1间,面积不小于 45㎡,计算机完 站点设备基本配置》 (闽 要有防雷保护措施。
好率达 95%以上,信息技术教育最少应满足
《九年义务教育
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
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器
材配备目录》Ⅱ类要求配齐。 (3 分 )
实验室、 图书馆 (室)和 设施设备 配 套 的 管理和使用 教学仪 器设备
学校建立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管理使用制度,并抓好落实;教育教 学设施设备使用率和完好率良好,能按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用足用 好,实现课程资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 4分) 4
通初中教育技术装备标
术器材室各 1间,每间使用面积分别不小于 63、18、23平方米。 (3 分) 准Ⅱ(试行) 》 ( 闽教基
2、体音美教室和器材室设施设备配置分别达到《福建省完全小
〔 2007 〕 81号 ) , 省教
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Ⅱ(试行) 》和《福建省普通初中教育技术装备
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
1间,每间使用面积不小
量、查看。
注。
于 90平方米。 (2 分) 4
2、各室设施设备配置分别达到《福建省完全小学教育技术装备
室(场地)
标准Ⅰ(试行) 》、《福建省普通初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试行) 》基
本要求。 (2 分 )
项 A级指标
实验室、 图书馆 (室)和 配套的 教学仪 器设备
目 B级指标
1 、 实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 安排表、实验通知单、实验记 录单、实验报告。 2 、 实验教师和专业管理人员 档案。 3 、随机查看仪器设备的管理 帐册。 4 、中学准备一堂分组实验课。
1、小学配有远程教育卫星教学收视点设备或计算机网络教育及
教学资源 , 初中按远程教育要求建立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 可通过卫星或互联网接收远程教育资源, 各学科有教学资源库和教师
Ⅱ类要求。初中、完中
刊种类不少于 60 种;完中初中部藏书量生均不少于 28 册,报刊种类
初中部可根据馆舍功能
不少于 120 种。 (2 分 )
布局需要将师、生阅览
3、中心小学、初中和完中初中部应配备专职管理员,一般完小
室合一。面积和座位数
应配兼职图书管理员。 (1 分 )
不够的酌情扣分,其他
不够的全扣, 实地查看。
1、小学设音乐、美术室各 1间,每间使用面积分别不小于 52平方 参照《福建省完全小学
米和 73平方米,体育、音乐、美术器材室各 1间,每间使用面积分别 教 育 技 术 装 备 标 准 Ⅱ
不小于 30、 18、 23平方米。初中设体育活动室、音乐、美术教室各
1 (试行)》和《福建省普
6 间,每间使用面积分别不小于 300、 56、 90平方米,体育、音乐、美
5
建省普通高中教育技术
座)、教师阅览室 (座位面积不小于 2.1m2/ 座,按教师人数 30%设座)。
装备标准Ⅰ (试行)》( 闽
(2 分 )
教基〔 2007〕 24号 ) 中
2、中心小学藏书量生均不少于 15 册,报刊种类不少于 40 种,
图书馆(室)装备标准
农村完小藏书量生均不少于 10 册;初中藏书量生均不少于 20 册,报
“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基本标准评估细则与注意事项
一、硬件建设部分( 60 分) 切合实际建好配好,人员到位管好用好
项 A级指标
目 B级指标
校园用地
校园用 地和教 学用房 ( 18 分)
校舍面积
分 评估标准

评估办法
1、校园选址和布局合理,校园封闭,建有围墙和校门,配有升
旗设施,整体美观庄严。 (2 分 ) 6
2、绿化科技用地小学每生至少 1.5 平方米,初中每生至少 2 平方 米。 (1 分 )
评估办法
评估验收材料准备和 注意事项
参照《福建省义务教育
校舍建设标准(试行) 》
( 闽教发 [2007]113 号 )
和《国家学校体育卫生 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 教 体艺〔2008 〕5号) 要求,
提供图纸等资料,绿地面积以 平面绿地 为准。
学生阅览室(座位面积不小于 1.5m2 / 座,按学生人数 8%设座)、教
馆(室)装备标准Ⅱ类
师阅览室(座位面积不小于 2.1m2/ 座,按教师人数 25%设座);完中
初中部设藏书室(面积按不高于
500 册 /m2 计算)、借书处(不少于
要求。完中初中部按完
中整体评估,参照《福
30m2)、学生阅览室(座位面积不小于 1.5m2 / 座,按学生人数 10%设
52平方米,初中 ( 教体艺〔 2008〕 5 号 )
每间不小于 56平方米 ( 2008年开始新建的教室使用面积小学每间不小
要求,查看图纸等资料,
于 61平方米,初中不小于 67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积小学不低于 1.15 实地查看、丈量。
8
平方米 , 初中不低于 1.12 平方米。课桌椅配备齐全,尺寸规范,表面
1 、 重点是器材的配备、 陈列、 摆放和维护情况。
项 A级指标
目 B级指标
分 评估标准

标准Ⅱ(试行) 》基本要求。体育器材按教育部《小学体育器材设施
配备目录》《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乡村中小学必配类(含一、
二类)要求配齐,选配类按一类 40%配备;音乐、美术器材按教育部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
评估验收材料准备和 注意事项
1 、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的 借书处面积、教师阅览室、报 刊种类、人员配备按初中标 准,其他馆舍面积和藏书量按 小学和初中标准分别计算;完 中初中部图书馆与高中部共 用,按包括高中部学生在内对 完中进行整体评估。 2 、 中心小学、初中和完中初 中部的图书(馆)室实行自动 化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