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及答案解析万有引力与航天

合集下载

06 万有引力与航天高考真题分项详解(解析版)

06 万有引力与航天高考真题分项详解(解析版)

十年高考分类汇编专题06万有引力与航天(2011-2020)目录题型一、考查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提供物体重力的综合类问题 ............................................ 1 题型二、考查万有引力提供卫星做圆周运动向心力的相关规律 .................................................... 6 题型三、考查飞船的变轨类问题 ...................................................................................................... 18 题型四、考查万有引力与能量结合的综合类问题 .......................................................................... 20 题型五、考查双星与三星系统的规律 .............................................................................................. 21 题型六、关于开普勒三定律的相关考查 .......................................................................................... 22 题型七、天体运动综合类大题 . (25)题型一、考查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提供物体重力的综合类问题1.(2020全国1).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10,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2,则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比值约为( ) A. 0.2B. 0.4C. 2.0D. 2.5【考点】万有引力在非绕行问题中的应用 【答案】B【解析】设物体质量为m ,在火星表面所受引力的大小为F 1,则在火星表面有:1121M mF GR 在地球表面所受引力的大小为F 2,则在地球表面有:2222M mF GR 由题意知有:12110M M ;1212R R故联立以上公式可得:21122221140.4101F M R F M R ==⨯=。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真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真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真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万有引力与航天1.一名宇航员到达半径为R 、密度均匀的某星球表面,做如下实验: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拴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上端固定在O 点,如图甲所示,在最低点给小球某一初速度,使其绕O 点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测得绳的拉力大小F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F 1、F 2已知,引力常量为G ,忽略各种阻力.求:(1)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卫星绕该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3)星球的密度. 【答案】(1)126F F g m -=(212()6F F Rm-(3) 128F F GmR ρπ-= 【解析】 【分析】 【详解】(1)由图知:小球做圆周运动在最高点拉力为F 2,在最低点拉力为F 1 设最高点速度为2v ,最低点速度为1v ,绳长为l在最高点:222mv F mg l += ① 在最低点:211mv F mg l-= ②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21211222mv mg l mv =⋅+ ③ 由①②③,解得126F F g m-= (2)2GMmmg R= 2GMm R =2mv R两式联立得:12()6F F Rm-(3)在星球表面:2GMmmg R = ④ 星球密度:MVρ=⑤ 由④⑤,解得128F F GmRρπ-=点睛: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在最高点与最低点绳子的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万有引力等于重力,等于在星球表面飞行的卫星的向心力,求出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然后由密度公式求出星球的密度.2.“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为实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奔月梦想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已知“嫦娥一号”绕月飞行轨道近似为圆形,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 ,飞行周期为T ,月球的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求:(1) “嫦娥一号”绕月飞行时的线速度大小; (2)月球的质量;(3)若发射一颗绕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飞船,则其绕月运行的线速度应为多大. 【答案】(1)()2R H Tπ+(2)()3224R H GT π+(3)()2R H R HTRπ++ 【解析】(1)“嫦娥一号”绕月飞行时的线速度大小12π()R H v T+=. (2)设月球质量为M .“嫦娥一号”的质量为m .根据牛二定律得2224π()()R H MmG m R H T +=+解得2324π()R H M GT +=. (3)设绕月飞船运行的线速度为V ,飞船质量为0m ,则2002Mm V G m RR =又2324π()R H M GT +=. 联立得()2πR H R HV TR++=3.设地球质量为M ,自转周期为T ,万有引力常量为G .将地球视为半径为R 、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不考虑空气的影响.若把一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地球表面的不同位置,由于地球自转,它对地面的压力会有所不同.(1)若把物体放在北极的地表,求该物体对地表压力的大小F 1; (2)若把物体放在赤道的地表,求该物体对地表压力的大小F 2;(3)假设要发射一颗卫星,要求卫星定位于第(2)问所述物体的上方,且与物体间距离始终不变,请说明该卫星的轨道特点并求出卫星距地面的高度h .【答案】(1)2GMm R (2)22224Mm F G m R R T π=-(3)h R = 【解析】 【详解】(1) 物体放在北极的地表,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可得:2MmG mg R = 物体相对地心是静止的则有:1F mg =,因此有:12MmF GR = (2)放在赤道表面的物体相对地心做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22224Mm GF mR RTπ-=解得: 22224Mm F G m R R Tπ=-(3)为满足题目要求,该卫星的轨道平面必须在赤道平面内,且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T以卫星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2224()()Mm GmR h R h Tπ=++解得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h R =4.经过逾6 个月的飞行,质量为40kg 的洞察号火星探测器终于在北京时间2018 年11 月27 日03:56在火星安全着陆。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各地方试卷集合汇编含解析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各地方试卷集合汇编含解析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各地方试卷集合汇编含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万有引力与航天1.一宇航员在某未知星球的表面上做平抛运动实验:在离地面h 高处让小球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他测出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x 和落地时间t ,又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 ,己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求: (1)小球抛出的初速度v o (2)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3)该星球的质量M(4)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最后结果必须用题中己知物理量表示)【答案】(1) v 0=x/t (2) g=2h/t 2 (3) 2hR 2/(Gt 2) (4) t【解析】(1)小球做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x=vt , 解得从抛出到落地时间为:v 0=x/t(2)小球做平抛运动时在竖直方向上有:h=12gt 2, 解得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2h/t 2;(3)设地球的质量为M ,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质量为m , 由万有引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得:mg=2MmGR 所以该星球的质量为:M=2gR G= 2hR 2/(Gt 2); (4)设有一颗质量为m 的近地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速率为v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2Mm v G m R R=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即mg=2MmGR,解得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 ==2.如图轨道Ⅲ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发射同步卫星的过程可以筒化为以下模型:先让卫星进入一个近地圆轨道Ⅰ(离地高度可忽略不计),经过轨道上P 点时点火加速,进入椭圆形转移轨道Ⅱ.该椭圆轨道Ⅱ的近地点为圆轨道Ⅰ上的P 点,远地点为同步圆轨道Ⅲ上的Q 点.到达远地点Q 时再次点火加速,进入同步轨道Ⅲ.已知引力常量为G ,地球质量为M ,地球半径为R ,飞船质量为m ,同步轨道距地面高度为h .当卫星距离地心的距离为r 时,地球与卫星组成的系统的引力势能为p GMmE r=-(取无穷远处的引力势能为零),忽略地球自转和喷气后飞船质量的変化,问:(1)在近地轨道Ⅰ上运行时,飞船的动能是多少?(2)若飞船在转移轨道Ⅱ上运动过程中,只有引力做功,引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已知飞船在椭圆轨道Ⅱ上运行中,经过P 点时的速率为1v ,则经过Q 点时的速率2v 多大? (3)若在近地圆轨道Ⅰ上运行时,飞船上的发射装置短暂工作,将小探测器射出,并使它能脱离地球引力范围(即探测器可以到达离地心无穷远处),则探测器离开飞船时的速度3v (相对于地心)至少是多少?(探测器离开地球的过程中只有引力做功,动能转化为引力势能) 【答案】(1)2GMm R (22122GM GM v R h R +-+32GMR【解析】 【分析】(1)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出速度,然后根据动能公式进行求解; (2)根据能量守恒进行求解即可;(3)将小探测器射出,并使它能脱离地球引力范围,动能全部用来克服引力做功转化为势能; 【详解】(1)在近地轨道(离地高度忽略不计)Ⅰ上运行时,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即:22mM v G m R R=则飞船的动能为2122k GMmE mv R==; (2)飞船在转移轨道上运动过程中,只有引力做功,引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由能量守恒可知动能的减少量等于势能的増加量:221211()22GMm GMmmv mv R h R-=--+ 若飞船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经过P 点时速率为1v ,则经过Q 点时速率为:22122GM GMv v R h R=+-+ (3)若近地圆轨道运行时,飞船上的发射装置短暂工作,将小探测器射出,并使它能脱离地球引力范围(即探测器离地心的距离无穷远),动能全部用来克服引力做功转化为势能 即:2312Mm Gmv R =则探测器离开飞船时的速度(相对于地心)至少是:32GMv R=. 【点睛】本题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知道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同时注意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进行求解.3.“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为实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奔月梦想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已知“嫦娥一号”绕月飞行轨道近似为圆形,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 ,飞行周期为T ,月球的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求:(1) “嫦娥一号”绕月飞行时的线速度大小; (2)月球的质量;(3)若发射一颗绕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飞船,则其绕月运行的线速度应为多大. 【答案】(1)()2R H Tπ+(2)()3224R H GT π+(3)()2R H R HTRπ++ 【解析】(1)“嫦娥一号”绕月飞行时的线速度大小12π()R H v T+=. (2)设月球质量为M .“嫦娥一号”的质量为m .根据牛二定律得2224π()()R H MmG m R H T +=+解得2324π()R H M GT+=. (3)设绕月飞船运行的线速度为V ,飞船质量为0m ,则2002Mm V G m RR =又2324π()R H M GT+=. 联立得()2πR H R HV TR++=4.土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也是一个气态巨行星。

万有引力与航天(解析版)--五年(2019-2023)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万有引力与航天(解析版)--五年(2019-2023)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5万有引力与航天一、单选题1(2023·山东·统考高考真题)牛顿认为物体落地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这种吸引力可能与天体间(如地球与月球)的引力具有相同的性质、且都满足F∝Mmr2。

已知地月之间的距离r大约是地球半径的60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牛顿的猜想,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A.30πr gB.30πgr C.120πrg D.120πgr【答案】C【详解】设地球半径为R,由题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有mg=G M地m R2月球绕地球公转有G M地m月r2=m月4π2T2r r=60R联立有T=120πr g故选C。

2(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2022年10月9日,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成功发射,实现了对太阳探测的跨越式突破。

“夸父一号”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距地面高度约为720km,运行一圈所用时间约为100分钟。

如图所示,为了随时跟踪和观测太阳的活动,“夸父一号”在随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需要其轨道平面始终与太阳保持固定的取向,使太阳光能照射到“夸父一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夸父一号”的运行轨道平面平均每天转动的角度约为1°B.“夸父一号”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大于7.9km/sC.“夸父一号”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D.由题干信息,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求出日地间平均距离【答案】A【详解】A.因为“夸父一号”轨道要始终保持要太阳光照射到,则在一年之内转动360°角,即轨道平面平均每天约转动1°,故A正确;B.第一宇宙速度是所有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则“夸父一号”的速度小于7.9km/s,故B错误;C.根据=maG Mmr2可知“夸父一号”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故C错误;D.“夸父一号”绕地球转动,地球绕太阳转动,中心天体不同,则根据题中信息不能求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故D错误。

高考物理试卷分类汇编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及答案)及解析

高考物理试卷分类汇编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及答案)及解析

高考物理试卷分类汇编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及答案)及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万有引力与航天1.中国计划在2017年实现返回式月球软着陆器对月球进行科学探测,宇航员在月球上着陆后,自高h 处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一小球,测出水平射程为L (这时月球表面可以看作是平坦的),已知月球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量为G ,求: (1)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及月球的质量M 月;(2)如果要在月球上发射一颗绕月球运行的卫星,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为多大? (3)当着陆器绕距月球表面高H 的轨道上运动时,着陆器环绕月球运动的周期是多少?【答案】(1)22022hV R M GL =(23)T =【解析】 【详解】(1)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可得:212h gt =0L v t =2022hv g L=由2GMmmg R = 22022hv RM GL =(2)1v ===(3)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222GMmm R H T R H π⎛⎫=+ ⎪⎝⎭+解得:T =2.地球同步卫星,在通讯、导航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地球自转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求: (1)地球的质量M ;(2)同步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h 。

【答案】(1) (2)【解析】 【详解】(1)地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即:mg=G解得地球质量为:M=;(2)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T ,同步卫星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点睛】本题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知道地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知道同步卫星的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是解题的前提,应用万有引力公式与牛顿第二定律可以解题.3.一名宇航员抵达一半径为R 的星球表面后,为了测定该星球的质量,做下实验:将一个小球从该星球表面某位置以初速度v 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在空中运动一间后又落回原抛出位置,测得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t ,已知万有引力恒量为G ,不计阻力,试根据题中所提供的条件和测量结果,求:(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的大小; (2)该星球的质量M ;(3)如果在该星球上发射一颗围绕该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则该卫星运行周期T 为多大?【答案】(1)2v g t =(2)22vR M Gt=(3)22Rt T v π=【解析】 【详解】(1)由运动学公式得:2vt g=解得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2v g t=(2)质量为m 的物体在该星球表面上受到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则对该星球表面上的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得:mg =2mM GR解得该星球的质量为 22vR M Gt= (3)当某个质量为m′的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等于该星球的半径R 时,该卫星运行的周期T 最小,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2224m M m RG R T π''=解得该卫星运行的最小周期 2T π= 【点睛】重力加速度g 是天体运动研究和天体表面宏观物体运动研究联系的物理量.本题要求学生掌握两种等式:一是物体所受重力等于其吸引力;二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4.某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行星的质量为M ,现在该行星表面上有一宇航员站在地面上,以初速度0v 竖直向上扔小石子,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不考虑阻力和行星自转的因素,求: (1)行星的半径R ;(2)小石子能上升的最大高度.【答案】(1)R = (2)202v h g =【解析】(1)对行星表面的某物体,有:2GMmmg R=-得:R =(2)小石子在行星表面作竖直上抛运动,规定竖直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有:2002v gh =-+得:202v h g=5.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以测量天体的质量. (1)测地球的质量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比较精确地测量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他把自己的实验说成是“称量地球的质量”.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若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求地球的质量. (2)测“双星系统”的总质量所谓“双星系统”,是指在相互间引力的作用下,绕连线上某点O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两个星球A 和B ,如图所示.已知A 、B 间距离为L ,A 、B 绕O 点运动的周期均为T ,引力常量为G ,求A 、B 的总质量.(3)测月球的质量若忽略其它星球的影响,可以将月球和地球看成“双星系统”.已知月球的公转周期为T 1,月球、地球球心间的距离为L 1.你还可以利用(1)、(2)中提供的信息,求月球的质量.【答案】(1)2gR G;(2)2324L GT π;(3)2321214L gR GT G π-. 【解析】 【详解】(1)设地球的质量为M ,地球表面某物体质量为m ,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则有2Mm G mg R =解得:M =2gR G; (2)设A 的质量为M 1,A 到O 的距离为r 1,设B 的质量为M 2,B 到O 的距离为r 2,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公式得:2121122()M M G M r L Tπ=, 2122222()M M GM r L T π=, 又因为L =r 1+r 2解得:231224L M M GTπ+=; (3)设月球质量为M 3,由(2)可知,2313214L M M GT π+=由(1)可知,M =2gR G解得:23213214L gR M GT Gπ=-6.2019年4月,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问世,如图,黑洞是一种密度极大的星球。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解析版汇编含解析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解析版汇编含解析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解析版汇编含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万有引力与航天1.一名宇航员到达半径为R 、密度均匀的某星球表面,做如下实验: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拴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上端固定在O 点,如图甲所示,在最低点给小球某一初速度,使其绕O 点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测得绳的拉力大小F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F 1、F 2已知,引力常量为G ,忽略各种阻力.求:(1)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卫星绕该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3)星球的密度. 【答案】(1)126F F g m -=(212()6F F Rm-(3) 128F F GmR ρπ-= 【解析】 【分析】 【详解】(1)由图知:小球做圆周运动在最高点拉力为F 2,在最低点拉力为F 1 设最高点速度为2v ,最低点速度为1v ,绳长为l在最高点:222mv F mg l += ① 在最低点:211mv F mg l-= ②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21211222mv mg l mv =⋅+ ③ 由①②③,解得126F F g m-= (2)2GMmmg R= 2GMm R =2mv R两式联立得:12()6F F Rm-(3)在星球表面:2GMmmg R = ④ 星球密度:MVρ=⑤ 由④⑤,解得128F F GmRρπ-=点睛: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在最高点与最低点绳子的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万有引力等于重力,等于在星球表面飞行的卫星的向心力,求出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然后由密度公式求出星球的密度.2.载人登月计划是我国的“探月工程”计划中实质性的目标.假设宇航员登上月球后,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测出小球从抛出到落回原处所需的时间为t.已知引力常量为G ,月球的半径为R ,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求: (1)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 月; (2)月球的质量M ;(3)飞船贴近月球表面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答案】(1)02v t ;(2)202R v Gt;(3)2【解析】 【详解】(1)小球在月球表面上做竖直上抛运动,有02v t g =月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02v g t=月 (2)假设月球表面一物体质量为m ,有2=MmGmg R 月 月球的质量202R v M Gt=(3)飞船贴近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有222Mm G m R R T π⎛⎫= ⎪⎝⎭飞船贴近月球表面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2T π=3.某双星系统中两个星体 A 、B 的质量都是 m ,且 A 、B 相距 L ,它们正围绕两者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实际观测该系统的周期 T 要小于按照力学理论计算出的周期理论值T0,且=k (),于是有人猜测这可能是受到了一颗未发现的星体C 的影响,并认为C 位于双星A、B 的连线中点.求:(1)两个星体 A、B组成的双星系统周期理论值;(2)星体C的质量.【答案】(1);(2)【解析】【详解】(1)两星的角速度相同,根据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知:可得:两星绕连线的中点转动,则解得:(2)因为C的存在,双星的向心力由两个力的合力提供,则再结合:=k可解得:故本题答案是:(1);(2)【点睛】本题是双星问题,要抓住双星系统的条件:角速度与周期相同,再由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进行列式计算即可.4.在物理学中,常常用等效替代、类比、微小量放大等方法来研究问题.如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百多年后,卡文迪许利用微小量放大法由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的数值,如图所示是卡文迪许扭秤实验示意图.卡文迪许的实验常被称为是“称量地球质量”的实验,因为由G的数值及其它已知量,就可计算出地球的质量,卡文迪许也因此被誉为第一个称量地球的人.(1)若在某次实验中,卡文迪许测出质量分别为m 1、m 2相距为r 的两个小球之间引力的大小为F ,求万有引力常量G ;(2)若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万有引力常量为G ,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请推导出地球质量及地球平均密度的表达式.【答案】(1)万有引力常量为212Fr G m m =.(2)地球质量为2R gG,地球平均密度的表达式为34g RG ρπ=【解析】 【分析】根据万有引力定律122m m F Gr=,化简可得万有引力常量G ; 在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等于万有引力2MmG mg R=,可以解得地球的质量M ,地球的体积为343V R π=,根据密度的定义M Vρ=,代入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平均密度. 【详解】(1)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122m m F Gr = 解得:212Fr G m m =(2)设地球质量为M ,在地球表面任一物体质量为m ,在地球表面附近满足:2MmGmg R= 得地球的质量为: 2R gM G =地球的体积为:343V R π=解得地球的密度为:34gRGρπ=答:(1)万有引力常量为212Fr G m m =.(2)地球质量2R gM G=,地球平均密度的表达式为34gRGρπ=.5.地球的质量M=5.98×1024kg ,地球半径R=6370km ,引力常量G=6.67×10-11N·m 2/kg 2,一颗绕地做圆周运动的卫星环绕速度为v=2100m/s ,求: (1)用题中的已知量表示此卫星距地面高度h 的表达式 (2)此高度的数值为多少?(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1)2GMh R v=-(2)h=8.41×107m 【解析】试题分析:(1)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解得:2GMh R v=- (2)将(1)中结果代入数据有h=8.41×107m 考点: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6.双星系统一般都远离其他天体,由两颗距离较近的星体组成,在它们之间万有引力的相互作用下,绕中心连线上的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

近六年2024-2025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总-专题5:万有引力与航天

近六年2024-2025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总-专题5:万有引力与航天

2024-2025年新课标全国卷专题分类汇总专题5:万有引力与航天1.(2024课标Ⅱ卷·19题·6分· 中)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 为近日点,Q 为远日点,M 、N 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T 0.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 经M 、Q 到N 的运动过程中( )A .从P 到M所用的时间等于T 04B .从Q 到N 阶段,机械能渐渐变大C .从P 到Q 阶段,速率渐渐变小D .从M 到N 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1.(2024年新课标全国卷III)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 .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 .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 .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根据这些规律运动的缘由D .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觉了万有引力定律2.(2024年新课标全国卷II)由于卫星的放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放射后须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

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机点火,给卫星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轨道运行。

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3.1×103m/s ,某次放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的速度为 1.55×103m/s ,此时卫星的高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发动机给卫星的附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约为 A .西偏北方向,1.9×103m/s B .东偏南方向,1.9×103m/s C .西偏北方向,2.7×103m/s D .东偏南方向,2.7×103m/s 3.(2024年新课标全国卷)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 、质量分布匀称的球体。

一矿井深度为d 。

已知质量分布匀称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

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 .1- B .1+ C .D .4.(2024年新课标全国卷II)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匀称分布的球体。

专题06 万有引力与航天-2022年高考物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专题06 万有引力与航天-2022年高考物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4.(2022·山东济南市高三下学期一模)2021年10月14日,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实现我国太阳探测零的突破,这标志着我国正式步人“探日”时代。“羲和号”卫星运行于离地高度 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该轨道是经过地球南北极上空且圆心在地心的圆周。“羲和号”卫星与离地高度 公里的地球静止轨道同步卫星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根据万有引力公式
可知在地球表面上所受引力的大小大于在飞船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因此地球表面引力大于其随飞船运动所需向心力的大小,故D错误。故选C。
5、(2022·浙江6月卷·T6)神州十三号飞船采用“快速返回技术”,在近地轨道上,返回舱脱离天和核心舱,在圆轨道环绕并择机返回地面。则( )
A.天和核心舱所处的圆轨道距地面高度越高,环绕速度越大
B.减速过程火星车对平台的压力与平台对火星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错误;
C.由
可知
知火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 ,故
C正确;
D.由
可知
因为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 ,火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
D错误。故选C。
3.(2022·江苏南京盐城市高三下学期二模)2021年5月16日至6月24日,运行在约555km高度轨道上的“星链一1095”卫星降轨至平均高度为382km的近圆轨道上,后持续运行于这一与中国空间站相近的高度。在此期间,中国空间站采取了紧急避碰措施。关于卫星的降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因在环绕火星的停泊轨道的半长轴小于调相轨道的半长轴,则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在环绕火星的停泊轨道运行的周期比在调相轨道上小,故C正确;D.卫星从P点变轨时,要加速增大速度,此后做离心运动速度减小,则在地火转移轨道运动时的速度P点速度大于地球绕太阳的速度,故D错误;故选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北京卷, 18)如图所示,一颗人造卫星原来在椭圆轨道
进入轨道 2 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绕地球 E 运行,在 P 变轨后
A. 不论在轨道 1 还是在轨道 2 运行,卫星在 P 点的速度都 相同
B.不论在轨道 1 还是在轨道 2 运行, 卫星在 P 点的加速度 都相同
C.卫星在轨道 1 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加速度
卫星运行在赤道上空 35786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设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的加速度为 a1,
东方红二号的加速度为 a2,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 a3,则 a1、a2、
a3 的大小关系为
A . a2>a1>a3
B . a3>a2>a1
C. a3>a1>a2 D. a1>a2>a3
【答案】 D
A. TA>TB
B. EkA>EK b
C. SA= SB 【答案】 AD
D.
RA3 TA2
RB3 TB2
【解析】根据
Mm G r2
4 π2 m T 2 r 知,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所以
TA>TB,故 A 正确;由
Mm
v2
G r2
m 知, v r
GM ,所以 vB>vA,又因为质量相等,所以 r
A. 1h C. 8h 【答案】 B
B. 4h D. 16h
【解析】地球自转周期变小,卫星要与地球保持同步,则卫星的公转周期也应随之变小,由
Mm
4π2
G r 2 mr T 2 可得 T
4π2r 3 ,则卫星离地球的高度应变小,要
GM
卫星
实现三颗卫星覆盖全球的目的,则卫星周期最小时,由数学几何关
30°
系可作出右图。
由几何关系得,卫星的轨道半径为 r
R
2R ①
R
sin30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
r13 T12
r23 T22 ,代入题中数据,得
卫星
卫星
(6.6 R)3 24 2
r3 T22 ②
由①②解得 T2 4h
2. (全国新课标 III 卷, 14)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 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EkB>EkA,故 B 错误;
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同一行星与地心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所以 误;由开普勒第三定律知, D 正确.
C错
6.(四川卷, 3)国务院批复,自 2016 年起将 4 月 24 日设立为 “中国航天日 ”。 1970 年 4 月
24 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目前仍然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其轨道近 地点高度约为 440km,远地点高度约为 2060km ;1984 年 4 月 8 日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二号
D.卫星在轨道 2 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动量 【答案】 B
Mm
1
【解析】从 1 到 2,需要加速逃逸, A 错; G R2 ma 可得 a R2 ,半径相同,加速度相
同,卫星在椭圆轨道 1 上运动时,运动半径变化, a 在变, C 错 B 对;卫星在圆形轨道 2 上
运动时,过程中的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所以动量方向不同,
【解析】 由于东方红二号卫星是同步卫星, 则其角速度和赤道上的物体角速度相等, 可得出:
a
2r
由于, r2 r3 ,则可以得出: a2 a3 ;
Mm 由万有引力定律: G r 2 ma 及题目中数据可以得出:
r1 r2
则可以得出 a2 a1 , 故整理,得出选项 D 正确。
7.(海南卷, 7)通过观察冥王星的卫星,可以推算出冥王星的质量。假设卫星绕冥王星做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及答案解析万有引力与航天
一、选择题
1.(全国新课标 I 卷, 17)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
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6.6 倍。假设地球的自
转周期变小, 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 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 ( )
将脱离原轨道而进入更高的轨道,不能实现对接,选项
A 错误;若使飞船与空间站在同一
轨道上运行, 然后空间站减速, 则由于向心力变小, 故空间站将脱离原轨道而进入更低的轨
道,不能实现对接,选项 B 错误;要想实现对接,可使飞船在比空间试验室半径较小的轨
道上加速,然后飞船 将进入较高的空间试验室轨道,逐渐靠近空间站后,两者速度接近时
匀速圆周运动, 除了引力常量外, 至少还需要两个物理量Biblioteka 能计算出冥王星的质量。这两个
物理量可以是( )。
A .卫星的速度和角速度 B.卫星的质量和轨道半径 C.卫星的质量和角速度 D.卫星的运行周期和轨道半径 【答案】 AD
【解析】根据线速度和角速度可以求出半径
r v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
D 错。
4.(天津卷 3)我国即将发射 “天宫二号 ”空间实验室,之后发生 “神舟十一号 ”飞船与 “天宫二
号 ”对接。假设 “天宫二号 ”与 “神舟十一号 ”都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为了实现飞船与空
间实验室的对接,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飞船加 速追上空间实验室实现对接。
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
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答案】 B
【解析】 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得基础上, 总结出了开普勒天体运动三大定律, 找出了行星
运动的规律,而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ACD 错误选 B。
B、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空间实 验室减速等待飞船实现对接。 ]
C、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加速,加速后 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
D 、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减速,减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 度接近时实现对接
【答案】 C
【解析】若使飞船与空间站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飞船加速,则由于向心力变大,故飞船
实现对接,选项 C 正确;若飞船在比空间试验室半径较小的轨道上减速,则飞船将进入更
低的轨道,从而不能实现对接,选项 D 错误;故选 C.
5.(江苏卷, 7)如图所示,两质量相等的卫星 A、B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用 R、T、Ek、
S 分别表示卫星的轨道半径、周期、动能、与地心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下列 关系式正确的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