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_华理_物理化学_答案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__华东理工大学(9)--《物理化学》(上)考试试卷及答案(A)

物理化学__华东理工大学(9)--《物理化学》(上)考试试卷及答案(A)

四、(14 分) 20℃时,HCl 气体溶于苯中形成理想稀溶液。
(1)当达气液平衡时,若液相中 HCl 的摩尔分数为 0.0385,气相中苯的摩尔分数为 0.095。试求气相 总压。(7 分)
(2)当达气液平衡时,若液相中 HCl 的摩尔分数为 0.0278。试求气相中 HCl 气体的分压。(7 分) 已知 20℃时纯苯的饱和蒸气压为 10010Pa。
D.
K 1
(K

2
)0.5
=1
二、(15 分) 以 25℃的 1mol CH4 (g) 和 4mol H2O(l) 为原料,在恒定压力下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H4 (g) + H2O(g) → CO(g) + 3H2 (g)
第2页
若 CH4 的转化率为 50%,终态温度为 700℃,试求整个过程的热量。设气体服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各物
相化合物之间彼此完全不互溶,则在 A 和 B 完整的液固平衡相图中最低共熔点有( )个。
A. 2 ; B. 3 ; C. 4;
D.5
17. 对于正偏差系统,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A. pi < pi*xi ;
B.正偏差强烈时,可形成最高恒沸混合物 ;
C. pi = pi*xi ;
D.正偏差强烈时,可形成最低恒沸混合物
8. 体积功的定义式是( )。
∫ A.W
=−
V2
pdV

V1
∫ B.W = − V2 p外dV ; V1
∫ C.W = V2 p外dV ; V1
∫ D.W =
V2
Vd p
V1
9. 当化学反应 H2 (g) + 0.5O2 (g) = H2O(g) 达平衡时,下列式子何者正确?(

2005年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考研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5年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考研试题及参考答案

8、 一般药物的有效期可通过升温时测定一定时间的分解率来确定, 例如某药物分解 30% 即无效。今在 50℃、60℃测得该药物每小时分解 0.07%、0.16%。已知浓度改变不影响每小 时该药物分解的百分数。 (1) 求此药物分解反应的活化能 Ea。 (2) 此药物在 25℃保存,试问有效期有多长? (12 分)
单分子层吸附

表面均匀
; 被吸
吸附与脱附同时达到平衡 。(8 分)
5 、 氧气 和 乙 炔 气 溶 于 水 中 的 亨 利 系 数 分 别 是 7.93 107 Pakgmol 1 和 2.43106 Pakgmol 1,由亨利定律系数可知,在相同条件下, 乙炔 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 水中的溶解度。 (4 分) 氧气 在
pr=0.9929p=0.9929×101.325kPa=100.6kPa
附加压力 p= 2/r =(2×0.0589/107)Pa=1178kPa 气泡逸出的条件: pr> p 外+p=101.325kPa+1178kPa=1279kPa 所以无法逸出。
~2~
10、1.0mol 理想气体由 500K、1.0MPa ,反抗恒外压绝热膨胀到 0.1MPa 达平衡,然后 恒容升温至 500K,求整个过程的 W、Q、△U 和△H。已知 CV,m =20.786JK1mol 1。(12 分) (本题原题有错漏) 解:系统状态变化:(500K,1.0MPa,V1)→(T2,0.1MPa,V2) →(500K,p3,V2) 对恒外压绝热过程: U=W=p2(V2V1)= p2V2+0.1p1V1
=[8.315×323.15×333.15×ln(2.287)/10] Jmol1=74.05kJmol 1 (2) ln(k25/ k50)= Ea(T2T1)/RT1T2=74050×(25)/(8.315×323.15×298.15)= 2.311

05_华理_物理化学_答案

05_华理_物理化学_答案
华东理工大学2005年物理化学考研试题解析一241在绝热密闭的房间离置有一电冰箱若将电冰箱接通电源使其运转则房间里的温度上升上升下降不变试题解析把电冰箱和房间作为一个系统则外界输入电冰箱的电能将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到房间里而房间是绝热密闭的故房间的温度必然会上升
团结力量大——恩波、翔高强强联手,共同打造上海考研专业课金牌培训机构!
2、丁二稀(A)的二聚反应 2A(g) → A2 (g)为二级反应。当温度由 326℃降至 306℃时,反应速率
降低一半,试计算该反应的活化能。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有关化学动力学方面的计算
1、
A(g) ⎯⎯→ B(g) + D(g)
总压
反应前:
p
A0
转化量:
−Δp
0
Δp
0
Δp
p t0 Δp
反应后: p = p − Δp
=
h
2/3
8mV
222
n +n +n
x
y
z
=
7h
2/3 ,即
4mV
222
n x
+n y
+n z
= 14 ,因此三个平动量子数只能分别等于 1,2 和 3,根据排列组合可知,该能级上可能
3
的量子态数为 P = 6 ,即 g = 6 。
3
t
12、摩尔电导率
Λ
∞ m
是电解质溶液浓度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很小,无限稀释,等于零)
θ2
p /p co2
θ2
θ
p /p p /p
co
O2
θ2
100kPa / p
=
θ2
θ
1kPa / p 5kPa / p

物理化学__华东理工大学(12)--《物理化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物理化学__华东理工大学(12)--《物理化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A. 不变; B. 减少; C. 增加; D. 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16. 在常温下,分子的平动、转动和振动的能级间隔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平动、转动、振动; B. 转动、平动、振动;
C. 振动、转动、平动; D. 平动、振动、转动
17. 在子配分函数 q t 、 qr 、 q v 中,与系统体积无关的是( )。
C. 中间产物 B 的浓度在反应过程中出现极大值; D. 在反应过程中 B 的消耗速率不变
8. 合成氨反应为 0 N2 3H2 2NH3 ,若氮气的消耗速率用 N 2 表示,则氢气的消耗速率 H2 应为

)。
A. H2= N2 ;
B.

H

2
1 2
N2

C.

H
=3
2
N2
14. 关于最概然分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最概然分布是拥有微观状态数最多的分布;
B. 最概然分布是热力学概率最大的分布;
C. 在含有大量粒子的系统中,最概然分布代表了一切可能的分布;
D. 最概然分布的出现概率 max / Ω 随系统粒子数 N 的增大而增大
15. 在一定温度下,将 1mol 理想气体压缩,则该系统拥有的微观状态数( )。
(选填:
8. 连串反应 A k1 B k2 C 的最显著特点是

9. 复合反应的速率系数 k 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间的关系为 k 2k1k2 / k3 ,则复合反应的活化
能 Ea 与各基元反应活化能 E1、E2、E3 之间的关系为

1
10. 由反应机理建立复合反应的速率方程常用两种近似方法,它们是

物理化学__华东理工大学(19)--《物理化学》(下)考试试卷及答案(A)

物理化学__华东理工大学(19)--《物理化学》(下)考试试卷及答案(A)

四、(14 分)
(1) 在 平 衡 的 独 立 子 系 统 中 , 粒 子 的 两 个 能 级 的 能 量 分 别 为 ε1 = 6.1×10−21J 和 ε 2 = 8.4 ×10−21J ,能级的简并度分别为 g1 = 3和 g2 = 5 。试求 300 K 时此两能级上分布的粒子数
第2页
之比 N2 : N1 。已知玻尔兹曼常数 k = 13.81×10−24 J ⋅ K−1 。(7 分) (2) CO 气体分子的转动惯量 I = 1.45 ×10−46 kg ⋅ m2 ,试求 100℃时 CO 分子的转动配分函数
{ } { } 1.2307V, Eo Zn2+ Zn = −0.7630 V , Eo Cl− Hg2Cl2 (s), Hg (l) = 0.2676 V , (∂E ∂T )p =
− 4.29 ×10−4 V ⋅ K−1 。 (1) 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5 分) (2) 求溶液中 ZnCl2的活度 aZnCl2 ;(5 分) (3) 当1mol Zn 发生反应时,求电池反应的 ∆rGm 、 ∆r Sm 、 ∆r H m 。(6 分)
h2 8π 2 Ik
=

(0.6626 ×10−33)2



2
×
1.45
×
10−
46
×
13.81
×
10− 24

K
=
2.777 K
qr
=
T σ Θr
= 373.15 1× 2.777
= 134.4
五、解:(1) σ = σ ∗ − bc , (∂σ / ∂ c)T = −b
Γ (1) 2
⋅ dm3
⋅ s −1

华东理工物理化学书后习题解答(胡英主编_高等教育出版社)

华东理工物理化学书后习题解答(胡英主编_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章 物质的pVT 关系和热性质习 题 解 答1. 两只容积相等的烧瓶装有氮气,烧瓶之间有细管相通。

若两只烧瓶都浸在100℃的沸水中,瓶内气体的压力为0.06MPa 。

若一只烧瓶浸在0℃的冰水混合物中,另一只仍然浸在沸水中,试求瓶内气体的压力。

解: 21n n n +=2212112RT V p RT V p RT V p +=⋅2111121222112p T p T T p T T T T =+⎛⎝⎜⎞⎠⎟=+ ∴112222p T T T p ⋅+=MPa0.0507=MPa 06.02)15.273100()15.2730(15.2730⎥⎦⎤⎢⎣⎡××++++=2. 测定大气压力的气压计,其简单构造为:一根一端封闭的玻璃管插入水银槽内,玻璃管中未被水银充满的空间是真空,水银槽通大气,则水银柱的压力即等于大气压力。

有一气压计,因为空气漏入玻璃管内,所以不能正确读出大气压力:在实际压力为102.00kPa 时,读出的压力为100.66kPa ,此时气压计玻璃管中未被水银充满的部分的长度为25mm 。

如果气压计读数为99.32kPa ,则未被水银充满部分的长度为35mm ,试求此时实际压力是多少。

设两次测定时温度相同,且玻璃管截面积相同。

解:对玻璃管中的空气,p V p V 2211=kPa 0.96=kPa )66.10000.102(35251212−×==p V V p ∴ 大气压力 = kPa 28.100kPa )96.032.99(=+·28· 思考题和习题解答3. 让20℃、20 dm 3的空气在101325 Pa 下缓慢通过盛有30℃溴苯液体的饱和器,经测定从饱和器中带出0.950 g 溴苯,试计算30℃时溴苯的饱和蒸气压。

设空气通过溴苯之后即被溴苯蒸气所饱和;又设饱和器前后的压力差可以略去不计。

(溴苯Br H C 56的摩尔质量为1mol g 0.157−⋅)解:n pV RT 131013252010831452027315==×××+⎡⎣⎢⎤⎦⎥−().(.) mol =0.832 mol n m M 209501570==..mol =0.00605mol p py p n n n 22212101325732==+=×= Pa 0.006050.832+0.00605 Pa4. 试用范德华方程计算1000 g CH 4在0℃、40.5 MPa 时的体积(可用p 对V 作图求解)。

物理化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华东理工大学

物理化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华东理工大学

物理化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华东理工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物理化学是研究速率规律和()的平衡。

参考答案:前3个选项都正确第一章测试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状态函数特征的是()。

参考答案:状态函数均有加和性2.在使用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物质的基本单元,以下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1 mol铜离子3.400K、101325Pa下,1mol气体的体积为22.85 dm3,则气体的压缩因子=()。

参考答案:0.69624.下图为某物质的压缩因子图,图中标有三条等温线,则三条线上注明的温度T1、T2、T3,其大小关系是()。

参考答案:5.甲、乙、丙三种物质的临界温度分别为343.05K、373.65K和405.65K,其中最易液化的气体为()。

参考答案:丙物质6.范德华气体分子的微观模型为()。

参考答案:只具有吸引力的硬球7.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求解范德华方程,得到三个摩尔体积的值:0.0523、0.2534和2.9523 ,其中饱和液体的摩尔体积为()。

参考答案:8.物质A和B的对比温度相等、对比压力也相等,按对应状态原理,以下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它们的体积相同9.一隔板将一刚性绝热容器分为左右两侧,左室气体的压力大于右室气体的压力。

现将隔板抽去,左、右气体的压力达到平衡。

若以全部气体作为系统,则()。

参考答案:W=0、Q =0、 =010.物质的标准摩尔蒸发焓为,标准摩尔熔化焓为,标准摩尔升华焓为,三者间的关系为()。

参考答案:第二章测试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凡是不违背能量守恒原理的过程都能发生2.关于可逆过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无限接近平衡的条件下进行的过程3.已知低温热源T2是高温热源T1的0.6倍,则其间运转的可逆热机()。

参考答案:0.44.克劳修斯不等式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小于零:过程逆向进行5.绝热不可逆过程中,系统(Sys)与环境(Sur)的熵变,正确的是()。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 练习题答案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 练习题答案

第1章 物质的pVT 关系和热性质基本概念1.(1) (3)。

2. (1)分子无体积;(2)分子间无相互作用。

3.气。

4.气液共存区的边界线;不稳定区的边界线。

375.0ccc c ==RT V p Z ,得到普遍化的范德华方程以及对应状态原理。

5.a 气体;b 饱和气体;c 气液共存;d 饱和液体;e 液体。

6.不能,MPa 8.59=p7.状态一定,状态函数的量值一定;状态函数量值的变化仅与系统的初终状态有关。

对于一个均相系统,如果不考虑除压力以外的其他广义力,为了确定平衡态,除了系统中每一种物质的数量外,还需确定两个独立的状态函数。

8. (1) 外p p =,(2) =常数外p p =。

9. (1)封闭系统;(2)封闭系统,恒容过程,非体积功为零;(3)封闭系统,恒压过程,非体积功为零。

10. 压力为0.1MPa 下处于理想气体状态的气态纯物质。

压力为0.1MPa 下的液态和固态纯物质。

压力为0.1MPa 下浓度为3dm mol 1-⋅或1kg mol 1-⋅的理想稀溶液中的溶质。

11. 降低;=。

12.BB B )0(νζn n -=。

从数量上统一表达反应进行的程度。

13.<, =。

14.=, <。

15.=, >。

16. (1)×;(2)×;(3)√。

17. 实验测定;经验半经验方法;理论方法。

18. 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差。

计算题1. 解:mol 1071.6mol )15.27330(3145.8101001021.169363--⨯=⎥⎥⎦⎤⎢⎢⎣⎡+⨯⨯⨯⨯==RT pV n []211122112211 )-(1 M y M y n M n y M y n M n M n m +=+=+= []2211) -( M M M y n +=836.001.4601.30101.461071.6219.0132121=-⋅⎪⎭⎫ ⎝⎛-⨯=-⋅⎪⎭⎫⎝⎛-=∴-M M M n m y 2. 解:以“1”代表空气,以“2”代表H 2O ,()mol 613.0mol 15.273253145.8100.1510325.1013311=⎥⎦⎤⎢⎣⎡+⨯⨯⨯⨯==-RT pV n3.174kPa kPa 01982.0613.001982.0325.10121222=⎪⎭⎫⎝⎛+⨯=+⋅==n n n p y p p331121dm 5.15dm 0.15613.001982.0613.0=⨯+=⋅+=V n n n V3. 解:以“1”代表NO ,以“2”代表“Br 2”,以“3”代表NOBr 开始时,p 1(0) = 23.102kPa9.76kPa Pa 10055.13003145.8)81.159/660.0()/()0(32222=⨯⨯⨯===-V RT M m V RT n p 平衡时,[]3213323132121)0()0(21)0()0(p p p p p p p p p p p p -+=+⎥⎦⎤⎢⎣⎡-+-=++=[]14.25kPa kPa )737.2576.9102.23(2)0()0(2213=-+=-+=∴p p p p 8.85kPa kPa )25.14102.23()0(311=-=-=p p p 2.64kPa kPa )25.142176.9(21)0(322=⨯-=-=p p p 4. 解:()RT b V p =-m , b pRTV +=m ,1,m 2,m kV V = 即kb p RT k b p RT k b p RT +=⎪⎪⎭⎫ ⎝⎛+=+112, ⎪⎪⎭⎫ ⎝⎛-=-=-21121)1(p p k p RT p RT p RT k k b ⎪⎪⎭⎫ ⎝⎛-⋅-=∴21111p p k p RT k b 133mol m 10132.5101.3250.01107510101.325273.15)(08.31450.01107511-⋅⎪⎭⎫ ⎝⎛-⋅⨯+⨯⋅-=135mol m 102.437--⋅⨯=A 3*m 3444N r V b ⋅⋅==π0.134nm m 100.134m 10022.61610437.2316393/12353/1A =⨯=⎪⎪⎭⎫⎝⎛⨯⨯⨯⨯=⎪⎪⎭⎫ ⎝⎛=∴--ππN b r5. 解:(1) I ,液-固;II ,气-液;III ,气-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θ
∴ 燃烧反应的 Δ H < 0 rm

θ
d ln K dT
θ
ΔH = rm
2
RT
<0,
θ
即反应的平衡常数 K 随反应温度 T 的升高而变小。
六、(19 分)
1、物质 A(g)在 450 K 于一恒容容器中发生气相分解反应 A(g) → B(g)+ D(g)。反应开始时
只有 A(g)存在,压力为 213 kPa 。反应进行到 100 S 时,系统总压为 233 kPa 。试求此一级反应的速率 常数、A 的半衰期以及 120 S 时 A 的转化率。
[试题解析]
根据开尔文公式 ln
p r
p
=
2σ M rρ RT
可得, p r
<
p 。(其中 r 为弯曲液面的曲率半径,凹液面的 r 取负值, 0
0
凸液面的 r 取正值)
11、一平动子处于能量 εi
=
7h2 4mV 2/3
的能级上,则此能级的简并度 gt = 6

[试题解析]
( ) 2
2
因为平动能 ε t
= −14.36KJ
同理可得, ΔH = −9.19KJ , ΔH = 2.52KJ , ΔH = 32.14KJ
2
3
5
θ
又因为 ΔH = Δ H (373K ) = 40.66KJ / mol
4
vap m
所以:
θ
θ
ΔH (800K ) = ΔH + ΔH + ΔH (298K ) + ΔH + ΔH + ΔH = −234.03KJ
团结力量大——恩波、翔高强强联手,共同打造上海考研专业课金牌培训机构!
μi

μ i
=
μθ i
+
RT
ln
f
i θ

p
8、氨在炭上的吸附服从兰缪尔吸附等温式,则在低压下单位界面吸附量与平衡压力呈 直线 关系。(直 线,曲线)
[试题解析]
根据兰缪尔等温吸附理论可得θ = V = bp ,在压力很低的情况下 bp << 1 ,则该等温吸附方程可 V 1+ bp
团结力量大——恩波、翔高强强联手,共同打造上海考研专业课金牌培训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 2005 年物理化学考研试题解析
一、(24 分) 1、在绝热密闭的房间离置有一电冰箱,若将电冰箱接通电源使其运转,则 房间里的温度 上升 。 (上升,下降,不变) [试题解析] 把电冰箱和房间作为一个系统,则外界输入电冰箱的电能将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到房间里,而房间 是绝热密闭的,故房间的温度必然会上升。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摩尔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的概念。
13、用对消法测定电池反应的电势,目的在于 C 。(A.保护标准电池; B 延长被测电池的寿命; C. 使电池在接近可逆条件下工作)
[试题解析] 因为电池有内阻,当有电流通过时,内阻会分配一部分电压,因此其路端电压要比电池反应的电动势 要低。采用对消法,使电流无限小,即电池在接近可逆条件下工作,这时所测得的路端电压就会无限接近 电池反应的电动势。
(2)HCl 的分压为: p = p − p = 101.3 − 9.625 = 91.7KPa
1
2
团结力量大——恩波、翔高强强联手,共同打造上海考研专业课金牌培训机构!
由亨利定律可得: p = k x 1 x1
因 为 当 HCl 的 液 相 摩 尔 分 数 为 0.0385 时 , 其 气 相 分 压 为 91.7 KPa , 所 以 :
X i
=
⎛ ⎜⎜⎝
∂X ∂n
i
⎞ ⎟⎟⎠T , p,nj≠i

[试题解析] 偏摩尔量定义:多组分系统中的任一广延量 X 在温度和压力及除了组分 i 外其他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均 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组分 i 的微笑的变化而引起系统广延量 X 随组分 i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率。根据定义可 得上述定义式。
7、混合物中组分 i 的逸度用 fi 表示,则组分 i 的化学势表达式为
团结力量大——恩波、翔高强强联手,共同打造上海考研专业课金牌培训机构!
二、(21 分) 2 mol 理想气体由 1013.25 kPa ,10 dm3 , 609.4 K的初态,在 101.325 kPa的恒定外压下膨胀至 80 dm3 ,且内外压力相等。求此过程的Q、W 、△U 、△H 、△S 、△A、△G 。已知该理想气体初态的 熵值S1=400 J· K-1·mol-1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理想气体纯 PVT 变化过程的热力学计算。
m
简化为V ≈ V bp ,此时单位界面的吸附量与平衡压力近似 呈线性关系。 m
9、光化学反应的量子效率可以大于 1,可以小于 1,也可以等于 1。对 (对,错)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光量子效率的概念:吸收一个光子能发生反应的分子个数。
10、一纯物质液体在毛细管中呈凹面,则此凹面液体的蒸汽压比同温度下平面液体的蒸汽压 小 。(大, 小,无法确定)
m
1
2
m
3
4
5
四、(16 分) 20℃时,HCl 气体溶于苯中形成理想稀溶液。(1)当气液平衡时,若液相中 HCl 的摩尔分数为 0.0385 , 气相中的苯的摩尔分数为 0.095 。试求气相总压;(2)当达气液平衡时,若液相中的 HCl 的摩尔分数为 0.0278。试求气相中 HCl 气体的分压。 已知 20℃时纯苯的波阿和蒸汽压为 10010 Pa 。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的计算,主要是关于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的应用。
2、丁二稀(A)的二聚反应 2A(g) → A2 (g)为二级反应。当温度由 326℃降至 306℃时,反应速率
降低一半,试计算该反应的活化能。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有关化学动力学方面的计算
1、
A(g) ⎯⎯→ B(g) + D(g)
总压
反应前:
p
A0
转化量:
−Δp
0
Δp
0
Δp
p t0 Δp
反应后: p = p − Δp
=
h
2/3
8mV
222
n +n +n
x
y
z
=
7h
2/3 ,即
4mV
222
n x
+n y
+n z
= 14 ,因此三个平动量子数只能分别等于 1,2 和 3,根据排列组合可知,该能级上可能
3
的量子态数为 P = 6 ,即 g = 6 。
3
t
12、摩尔电导率
Λ
∞ m
是电解质溶液浓度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很小,无限稀释,等于零)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 ) θ ( ) ( ) (1)因为 K =
θ2
p /p co2
θ2
θ
p /p p /p
co
O2
θ
=K p P
7
所以
θθ
K =K /p P
= 3.23×10 3 100 ×10
−1
= 323Pa
(2)设压力商为 J ,则 p
( ) ( ) J = ( ) ( ) ( ) ( ) p
∵ pV = nRT
pV

T 2
=
2 2 T = 487.5K pV 1
11
∫'
W = − p dV = p (V −V ) = −810.6J 21 2
ΔU = nC (T − T ) = −3.048KJ V ,m 2 1
ΔH = nC (T − T ) = n(C + R)(T − T ) = −5.075KJ
[试题解析] 可逆热机的效率只与高低热源的温度有关,与工作介质无关。
4、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节流膨胀,其热力学函数的变化△UU = 0 ,△H = 0 ,△S > 0 ,△G = 0 。(>、=、<) [试题解析]
节流膨胀过程的 ΔH = 0 ,压强 p 减小。对于理想气体,节流膨胀前后温度 T 不变。而理想气体的内
p,m 2 1
V ,m
21
T
V
ΔS = nC ln 2 + nR ln 2 = 29.0J / K
V ,m T
V
1
1
∴ S = S + ΔS = 429.0J / K
2
1
ΔA = A − A = (U − T S ) − (U − T S )
2
1
2 22
1 11
= ΔU − (T S − T S ) = 31.58KJ 2 2 11
CΘ p,m
(H2
,g)=(29.07-0.84×10-3 T/K)J·K-1·mol-1

CΘ p,m
(O2
,g)=(36.16+0.85×10-3 T/K)J·K-1·mol-1

CΘ p,m
(H2O
,l)=75.26 J·K-1·mol-1

CΘ p,m
(H2O
,g)=(30.0+10.71×10-3 T/K)J·K-1·mol-1
θ
H (g) + O (g) ⎯Δ⎯Hm⎯(298⎯K )⎯→ H O(l)
2
2
2
ΔH 3
298 K
因为:
dH = nC dT p,m
所以:
∫ ΔH =
T2 n(H
θ
)C
(H )dT
1
T1
2 p,m 2
= n(H
⎡ ) ⎢29.07(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