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分子杂交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课件 第四章 核酸杂交

生物化学课件 第四章 核酸杂交
单链DNA的紫外吸收比双链DNA高40%,所以 变性导致DNA的紫外吸收增加,称为增色效 应(hyperchromic effect)。 在热变性过程中,增色效应达一半时即双螺 旋被解开一半时的温度称为解链温度(Tm)。
(三)影响Tm值的因素:
(1)碱基组成:Tm=69.3+0.41(G+C)%
(2)分子大小: (3)离子强度: (3)pH:5~9
主要用于基因组DNA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特定序列 定位),亦可分析重组质粒和噬菌体。
方法: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经限制 性内切酶消化的DNA片段,将胶上的 DNA变性并在原位将单链DNA片段转移 至尼龙膜或其他固相支持物上,经干烤 或者紫外线照射固定,再与相对应结构 的标记探针进行杂交,通过显色,检测 特定DNA分子的含量。
迹/Northern印迹的步骤及用途


印迹杂交的过程
探针的种类、常用的几种酶促标记方法
小测验
1. PCR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 Southern blotting的基本原理、过 程和用途。
44
(in situ hybridization)
在细胞保持基本形态的情况下将探针 注入细胞内与DNA或RNA杂交,杂交反应在 载物片上的细胞内进行。
DNA 点阵
本章重点:

掌握以下概念: 核酸分子杂交;探针;印迹;
核酸的变性/复性;Tm;增色效应/减色效应

掌握核酸杂交的基本原理

熟悉常用的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及Southern 印

核酸分子杂交
复性
RNA
DNA
第二节
核 酸 探 针



探针的概念 探针的种类和选择

生物化学 第2章Ⅱ 核酸(共86张PPT)

生物化学 第2章Ⅱ 核酸(共86张PPT)

内呈正比
5、电泳缓冲液
DNA的凝胶电泳检测
(ethidiumbromide, 简称EB)是一种核酸染料,可以插入到DNA
或RNA分子的碱基之间,并在300nm波长的
紫外光照射下放射出橘红色的荧光,可用来显现 凝胶中的核酸分子。
在凝胶电泳中,溴化乙锭染料可对核酸分子 染色,在紫外光下便可以十分敏感而方便地检测 出凝胶介质中DNA谱带。
五、变性、复性与杂交
(一)、DNA的变性
1、概念 2、变性因素
3、变性的指标
1、概念
是指核酸双螺旋区的氢键断裂,双螺旋 解开,变成无规则线团的现象。核酸变 性其分子中的共价键并没有破坏,分子 量也不改变,核酸的变性(
denaturation )
2、DNA的变性的因素
温度升高;
酸碱度改变、 pH(>11.3或<5.0);
1、核酸分子本身的大小:同分子的摩擦
系数成反比的 Maxam和Gilbert 于1977年发明
Primer1(10uM)
2、琼脂糖的浓度:迁移率与胶浓度成反比 而聚丙烯酰胺凝胶制胶时不能将染料加入,会影响聚合。
第五节 核酸的研究方法 据此特性可以定性和定量检测核酸。
在液氮蒸发去2/3时,用自制研杵迅速磨碎叶片;
RNA本身只有局部的双螺旋区,所以变 性行为所引起的性质变化没有DNA那样 明显。 天然状态的DNA在完全变性后,紫外吸
收(260 nm)值增加25-40%.而RNA变性 后,约增加1.1%。
4. DNA变性后的表现
A260值增加
粘度下降
浮力密度增大
分子量不变
(二)、DNA的复性
1、概念:
变性DNA在适当的条件下,两条彼此分 开的单链可以重新缔合成为双螺旋结构 ,这一过程称为复性;

第五章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第五章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5’ 3’
3’ 5’
随机6-12bp单核苷酸引物
5’
3’
3’
5’
变性
一般探针长度在400-600bp之间
③末端标记法(terminal labeling) 3’末端 5’末端
④PCR标记法 ⑤光敏标记法
生物素、地高辛等
光敏基团与生物素结合
⑥化学衍生结合标记法 转氨标记法等
(4)探针的纯化
1、乙醇沉淀法:无水乙醇可以沉淀DNA片段,可 去除dNTP和蛋白质
2、凝胶过滤柱层析法:利用凝胶的分子筛作用, 将大分子DNA和小分子dNTP、磷酸根离子及寡核苷 酸(<80bp)等物质分离,常用凝胶基质是 Sephadex G-50
3、微柱离心法:其原理与上述凝胶过滤柱层析法 相同,不同的是上述采用洗脱的方式纯化探针, 而此法则是利用离心的方式来纯化探针
(a)
基因组DNA
DNA限制片段
(b)
(c)
(d) 硝酸纤维素滤膜源自(e)同探针同源杂交的基因 DNA片段
X光底片
DNA凝胶电泳
Southern DNA 印迹杂交之X光显像图片
水稻(Oryza sativa L.)的叶绿体DNA分别用核酸内切限制酶BglⅡ(A-C)、 BamHⅠ(D-F)、EcoRⅠ(G-I)、和HindⅢ(J-L)消化,加样在含有 EtBr染料的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中作电泳分离,然后同32P标记的玉米 psbA探针作Southern杂交。X光底片中显现的阳性条带 ,表明含有水稻 的psbA基因序列
• 蛋白质样品的制备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 • 蛋白质的电转移:NC膜 • 靶蛋白的免疫学检测
靶蛋白于第一抗体(一抗)反应 与标记的第二抗体(酶标二抗)反应 显色反应:酶促反应

核酸杂交技术全解

核酸杂交技术全解

(二)Southern印迹杂交
Southern印迹杂交(Southern blot hybridization/ Southern blotting)是指DNA与 DNA分子之间的杂交。 可用于基因组DNA的定性与定量分析,重组质粒 和噬菌体的分析等。
(二)Southern印迹杂交
包括两个主要过程: 将待测定核酸分子通过一定的方法转移并结合到 一定的固相支持物(硝酸纤维素膜或尼龙膜)上, 即印迹(blotting)。 固定于膜上的核酸与同位素标记的探针在一定的 温度和离子强度下退火,即分子杂交过程。
Southern印迹
凝胶中DNA分离带
凝胶中DNA 的NaOH变

探针杂交带曝光显 影
Southern杂交的应用
应用 单基因遗传病的基因诊断
基因点突变的检测
临床应用--用于下列疾病的产前诊断 镰型细胞贫血 苯丙酮酸尿症 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血友病 慢性进行型舞蹈病
(4) cDNA探针的标记 (5) 寡核苷酸探针的标记 (6) 单链DNA探针的标记 (7) RNA探针的标记
(1)DNA随机引物标记
随机引物:含有各种可 能排列顺序的寡核苷酸 片段的混合物。
DNA聚合酶ⅠKlenow片段: 保 留 5’→3’DNA 聚 合 酶 活性,弱3’→5’外切酶 活 性 , 无 5’→3’ 外 切 酶活性。
根据杂交探针标记 • 同位素杂交 • 非同位素杂交
根据杂交介质 • 液相杂交 菌落杂交
Southern印迹杂交 • 固相杂交 Northern印迹杂交
点杂交 • 原位杂交 狭缝杂交
分子杂交技术一般过程
☆ 探针制备及标记(同位素或非同位素) ☆ 待测核酸样品制备(分离,纯化) ☆ 杂交(液相,固相,原位杂交) ☆ 杂交后处理(去掉非特异杂交分子) ☆ 显示结果(显色,发光,放射自显影) ☆ 结果分析

第十章 核酸分子的杂交技术

第十章 核酸分子的杂交技术

RNA提取
1.样品细胞的有效破碎; 2.使核蛋白复合体变性; 3.对内源RNA酶的有效抑制; 4.有效地将RNA从DNA和蛋白混合物中分
离;
• Northern blotting
三、斑点印迹杂交(dot bloting)
• 将RNA或DNA变性后直接点样于NC 膜或尼龙膜上
• 优点:简单、快速、可同时检测多 个样品
• 应用:确定DNA样品之间的同源性
四、核酸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
1.定义:将标记的探针与细胞或组织切片 中的核酸进行杂交检测的方法。
2.特点: – 能在成分复杂的组织中进行单一细胞 的研究 – 不需从组织或细胞中提取核酸 – 能准确反映组织细胞的相互关系及功 能状态
2.多色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multicolor FISH; mFISH )
3.比较基因组原位杂交(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CGH )
3.比较基因组原位杂交(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CGH )
利用两种不同的荧光分別标记两种不同細胞的 Genomic DNA ,再同时与正常的染色体进行 hybridization,染色体上不同荧光间的强弱 比值,由此比较而观察基因组中特定基因的 拷贝数变化。
毛细管虹吸印迹法、电转印法、真空转移法 5.Southern杂交(预杂交、杂交、洗膜) 6.杂交结果的检测
• 步骤
1.待测DNA样品的制备、酶切
• DNA的提取原理:裂解细胞,使DNA释 放,用TE液溶解,交替使用酚、氯仿两 种蛋白质变性剂,有效去除蛋白质
• 标准程序:酚——酚-氯仿——氯仿。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ppt课件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ppt课件


ppt课件
15
一、常见的核酸探针
(一)基因组DNA探针

基因组DNA探针的制备是将染色体DNA通过超声击断或限制性内 切酶不完全水解,获得许多染色体 DNA的随机片段,选择长度约 15-20kb的DNA片段重组到λ 噬菌体中,经体外包装感染大肠杆菌, 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许多噬菌斑。筛选出含目的基因的重组体后, 将目的基因 DNA片段再次亚克隆到大肠杆菌质粒中保存,以便需 要时扩增。 基因组DNA制备还可以通过 PCR扩增基因组DNA的特定片段,然 后将其克隆到大肠杆菌质粒中保存。由于真核基因组含有不编码的 内含子序列,因此,真核基因组 DNA 探针用于检测基因表达时杂 交效率要明显低于cDNA探针。
ppt课件
26
(3) 酶
常用碱性磷酸酶或辣根过氧化物酶对核酸探针进行标记。
ppt课件
27
(4) 荧光素
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最大吸收波 长为490nm~495nm,最大发射波长为520nm~530nm,呈黄绿色 荧光, 四乙基罗达明:最大吸收波长为570nm,最大发射波长为595~ 600nm,呈橙红色荧光。
ppt课件 11




二、核酸分子杂交的基本原理

根据核酸变性和复性的原理,不同来 源的 DNA 变性后,若这些异源 DNA 之间存在某些相同序列的区域,在退 火条件下则可形成DNA-DNA异源双 链;或将变性的单链 DNA 与 RNA 经 复性处理可以形成DNA-RNA杂合双 链。这种不同来源的单链核酸分子在 合适的条件下,通过碱基互补形成双 链杂交体的过程称为核酸分子杂交 (molecular hybridization)。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核酸分子杂交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核酸分子杂交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第43页/共46页
(4)杂交 • 杂交液体积小:10~20μl • cDNA和RNA探针杂交温度约为50℃ • 杂交时间:DNA探针杂交为2~4h.RNA探针杂交过夜 • 杂交前一般将组织切片置95 ℃ 5~15分钟使DNA变 性 • 冲洗温度一般 不超过50 ℃
第44页/共46页
(5)杂交结果检测 • 所用探针为核素标记,放射自显影检测 • 所用探针为非核素标记,比色或化学发光检测
第40页/共46页
2、杂交过程: (1)组织或细胞的固定
理想固定液应具备: • 保持组织细胞的形态 • 对核酸无抽提,修饰与降解作用 • 不改变核酸在组织细胞内的定位 • 不阻碍核酸与探针的杂交过程 • 对杂交信号无遮蔽作用 • 理化性质稳定
第41页/共46页
(2)组织细胞杂交前的预处理 • 去垢剂(如Triton x-100和SDS)和蛋白酶
K去除核酸表面的蛋白质 • 组织细胞内的核酸与蛋白质结合成核酸蛋白复合体 • 控制消化时间,避免细胞结构破坏和核酸从载玻
片上脱落
第42页/共46页
(3)探针的选择与标记 • 以获得最好杂交效果为依据选择探针 • 探针的长度一般为50~300bp ,有时达1.5kb • 放射性核素标记探针敏感性高,操作简便稳定 检测结果分辨率高,但信号检测时间长 • 非核素标记探针安全、稳定性好、显色快,易 于观察
第19页/共46页
四、探针的纯化
1、乙醇沉淀法:无水乙醇可以沉淀DNA片段,可 去除dNTP和蛋白质
2、凝胶过滤柱层析法:利用凝胶的分子筛作用,将 大分子DNA和小分子dNTP、磷酸根离子及寡核苷 酸(<80bp)等物质分离,常用凝胶基质是 Sephadex G-50
3、微柱离心法:其原理与上述凝胶过滤柱层析法相 同,不同的是上述采用洗脱的方式纯化探针,而此 法则是利用离心的方式来纯化探针

核酸分子杂交与应用PPT课件

核酸分子杂交与应用PPT课件

10x切口平移缓冲液
0.5mol/L
Tris.Cl(pH7.2)
0.1mol/L 1mmol/L
MgSO4 二硫苏糖醇(DTT)
500μg/ml
牛血清白蛋白
13.03.2021
.
12
标记步骤
• 3、加入除标记核苷酸外的其他三种脱氧核 糖核苷酸溶液(也可以是多种标记核苷酸), 20mmol/L溶液各1μl。
• 基因组DNA探针:有细菌、病毒、原虫、 真菌、动物和人类细胞DNA探针,多为某 一基因的全部或部分序列,或某一非编码 序列。
• cDNA探针:以mRNA为模板经过逆转录酶 催化产生的互补于mRNA的DNA链。
13.03.2021
.
5
探针的种类
• DNA探针优点: • 1、一般克隆在质粒载体中,可以无限繁殖; • 2、DNA探针不易降解 • 3、DNA的标记方法比较成熟。
以下操作要在同位素工作室中有防护措施 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 4、加入100μCi(10μl)标记的核苷酸溶液。 注:应贮存在-20oC冰箱中,使用前在室 温下放置15~30分钟融化。要尽量减少冻 融次数。
13.03.2021
.
13
标记步骤
• 5、加入无菌蒸馏水,至终体积为46.5μl, 混匀
• 6、加入0.5μl稀释的DNase I溶液,混匀 • 7、加入1μl(5U)DNA聚合酶I溶液,混匀
端标记法:
标记反应步骤: (1)在反应管中依次加入下列试剂并混匀
DNA
1μg
10xKlenow片段缓冲液
2μl
2mmol/L3种dNTP(无dATP) 1μl
[α-32P]dATP
30μCi
加水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酸分子杂交
一、概念:
1、分子杂交(hybridizat子浓度等条件下,通过碱基 互补退火形成稳定的双链分子的过程 。
2、 印迹(bloting):将DNA、RNA或蛋白质固定到固体 支持物上的过程。
3、探针(probe):核酸探针是指用放射性核素、生物 素或其他活性物质标记的,能与特定的核酸序列发生特 异性互补的已知DNA或RNA片段。
(2) Northern杂交:RNA片段经电泳后,从凝胶中 转移到硝酸纤维素滤膜上或尼龙膜,然后用探针杂交。 被检对象为RNA,探针为DNA或RNA。
二、Southern杂交
1、步骤:
Southern杂交可用来检测经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 的DNA片段中是否存在与探针同源的序列,它包括下 列步骤:
(1) 酶切DNA, 凝胶电泳分离各酶切片段,然后使 DNA原位变性。
进行克隆筛选时,可采用本方法。将这些菌落归并到 一个琼脂主平板以及已置于第二个琼脂平板表面的一 张尼龙膜上。经培养一段时间后,对菌落进行原位裂 解。主平板应贮存于4℃直至得到筛选结果。
五、斑点杂交
(2)254nm波长的紫外线照射尼龙膜带RNA的一面。
后一种方法较为繁琐,但却优先使用,因为某些批号的带正 电荷的尼龙膜经此处理后,杂交信号可以增强。然而为获 得最佳效果,务必确保尼龙膜不被过度照射,适度照射可 促进DNA上小部分碱基与尼龙膜表面带正电荷的胺基形 成交联结构,而过度照射却使DNA上一部分胸腺嘧啶共价 结合于尼龙膜表面,导致杂交信号减弱。
三、Northern杂交
Northern杂交与Southern杂交很相似。主要区别 是被检测对象为RNA,其电泳在变性条件下进行,以去 除RNA中的二级结构,保证RNA完全按分子大小分离。 变性电泳主要有2种:乙二醛变性电泳、甲醛变性电泳。 电泳后的琼脂糖凝胶用与Southern转移相同的方法将 RNA转移到硝酸纤维素滤膜上,然后与探针杂交。
(2) 将DNA片段转移到固体支持物(硝酸纤维素滤 膜或尼龙膜)上。
(3) 预杂交滤膜,掩盖滤膜上非特异性位点。 (4) 让探针与同源DNA片段杂交,然后漂洗除去非 特异性结合的探针。 (5) 通过显影检查目的DNA所在的位置。
Southern杂交能否检出杂交信号取决于很多因素, 包括目的DNA在总DNA中所占的比例、探针的大小和比 活性、转移到滤膜上的DNA量以及探针与目的DNA间的 配对情况等。在最佳条件下,放射自显影曝光数天后, Southern杂交能很灵敏地检测出低于0.1pg与32 P标记的 高比活性探针的(>109 cpm/μg)互补DNA。如果将10μg基 因组DNA转移到滤膜上,并与长度为几百个核苷酸的探 针杂交,曝光过夜,则可检测出哺乳动物基因组中1kb 大小的单拷贝序列。
4、种类:
固相杂交(solid-phase hybridization)是将变性的DNA 固定于固体基质(硝酸纤维素膜或尼龙滤膜)上,再与 探针进行杂交,故也称为膜上印迹杂交。
液相杂交(solution hbridization)指使变性的待测核酸 单链与已知的核酸单链(探针)在溶液中保温,使之形 成杂交复合物。
注意:
(1)RNA对碱性敏感,不能用NaOH溶液作为转膜夜。 如果琼脂糖浓度高于1%,或凝胶厚度大于0.5cm,或 待分析的RNA大于2.5kb,需用0.05mol/L NaOH浸泡凝 胶20分钟,部分水解RNA并提高转移效率。浸泡后用经 DEPC处理的水淋洗凝胶,并用20×SSC浸泡凝胶45分 钟。然后再转移到滤膜上。
3、转膜的方式:
将DNA从凝胶中转移到固体支持物上的方法主要有3种:
(1)毛细管转移。本方法由Southern发明,故又称为 Southern转移(或印迹)。毛细管转移方法的优点是简单, 不需要用其他仪器。缺点是转移时间较长,转移后杂交信 号较弱。
(2)电泳转移。将DNA变性后,可电泳转移至带电荷的尼 龙膜上。该法的优点是不需要脱嘌呤/水解作用,可直 接转移较大的DNA片段。缺点是转移中电流较大,温度 难以控制。通常只有当毛细管转移和真空转移无效时, 才采用电泳转移。
(2)含甲醛的凝胶在RNA转移前需用经DEPC处 理的水淋洗数次,以除去甲醛。
(3)尼龙膜的不足之处是背景较高,用RNA探针时 尤为严重。将滤膜长时间置于高浓度的碱性溶液中, 会导致杂交背景明显升高,可通过提高预杂交和杂 交步骤中有关阻断试剂的量来予以解决。
四、菌落原位杂交 对分散在若干个琼脂平板上的少数菌落(100-200)
DNA与DNA杂交
DNA与RNA杂交
RNA与RNA杂交
5、几种常见的杂交:
分子杂交是通过各种方法将核酸分子固定在固相支 持物上,然后用放射性标记的探针与被固定的分子杂 交,经显影后显示出目的DNA或RNA分子所处的位置。 根据被测定的对象,分子杂交基本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1) Southern杂交:DNA片段经电泳分离后,从凝 胶中转移到硝酸纤维素滤膜或尼龙膜上,然后与探针 杂交。被检对象为DNA,探针为DNA或RNA。
(3) 真空转移。有多种真空转移的商品化仪器,它们一般是 将硝酸纤维素膜或尼龙膜放在真空室上面的多孔屏上,
再将凝胶置于滤膜上,缓冲液从上面的一个贮液槽中流 下,洗脱出凝胶中的DNA,使其沉积在滤膜上。该法的优 点是快速,在30分钟内就能从正常厚度(4-5mm)和正常琼 脂糖浓度(<1%)的凝胶中定量地转移出来。转移后得到的 杂交信号比Southern转移强2-3倍。缺点是如不小心,会 使凝胶碎裂,并且在洗膜不严格时,其背景比毛细转移 要高。
4、毛细管转移法转膜用的溶液:
(1)高盐溶液:1.5M NaCl
(2)0.4N NaOH
如果DNA分子大,可以用0.25N HCL处理或用紫外线处 理,将DNA分子适当打断,以提高转移的效果,注意处 理的时间适度!!
5、转膜后DNA的固定方式:
转膜后,膜用2×SSC漂洗,然后固定:
(1)80℃干烤0.5-2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