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322中国行政史206年01试卷

合集下载

2006年1月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

2006年1月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

2006年1月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课程代码:0032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六部2.西周的行政文书中,上级用以向下级发布命令或布告的是( )A.誓B.简书C.诰D.请示3.战国时期朝会时负责记录,后发展为监察百官之人员是( )A.大夫B.御史C.太尉D.相4.秦汉时期郡县长官的两类属官分别是( )A.佐官与属吏B.太守与太尉C.佐官与太守D.太尉与属吏5.中国封建时期正式确立科举制度是在( )A.秦汉时期C.隋朝D.明朝6.宋代科举考试中,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是( )A.取解试B.礼部试C.省试D.殿试7.辽代实际上真正纠察百官的监察机构是北面官中北、南枢密院下的( )A.军机处B.内务府C.大理寺D.中丞司8.宋代官员在任用上官、职、差遣分授,其中仅表示地位、俸禄和荣誉,并无实际职守的是( )A.官职B.差遣联展自考网(/doc/eb5068617.html,/zk/ks/)-中国最好的自考辅导资料网站C.权知D.判9.与元初行省性质基本相同,可以说已开元代行省制度先河的制度是( )A.金代行台尚书省制度B.宋代军、州制度C.秦汉郡县制度D.唐代督护制度10.明代宫中掌内外章奏及批红大权的机构是( )A.翰林院C.通政司D.都督府11.清朝前期的中枢决策机构是( )A.议政王大臣会议B.内三院C.文馆D.内阁12.晚清时期外国列强侵略中国所利用的工具是( )A.总税务司B.总理衙门C.同文馆D.通商机构13.在政体上,南京临时政府基本上是依据三权分立原则建立起来的( )A.总统制政府B.总理制政府C.责任内阁制政府D.君主立宪制政府14.南京临时政府与传统封建王朝相比,在行政监督方面最大的区别是创建了( )A.委员会监督制B.内阁监督制C.司法监督制D.议会监督制15.南京临时政府在官员的任用上,主要采取( )A.举任制B.委任制C.荐任制D.考任制16.北洋政府选拔行政官员的方式主要有( )A.文官考试、甄别、甄用B.文官考试、举荐制、委任制C.举荐、甄别、委任制D.举荐制、甄用、文官考试17.清政府在新政期间建立的机构为( )A.商部、巡警部、学部、税务处B.商部、学部、内阁、军机处C.学部、税务处、军机处、巡警部D.学部、内阁、财政处、商部18.根据国民政府1930年颁布的《市组织法》,市分为( )联展自考网(/doc/eb5068617.html,/zk/ks/)-中国最好的自考辅导资料网站A.直辖市和地级市B.中央直辖市、地级市和县级市C.中央直辖市和省辖市D.地级市和县级市19.南京国民政府行政决策的中心是( )A.行政院B.国民党政府委员会C.立法院D.国民党中政会20.抗战时期新县制的层级结构包括( )A.县-区-乡(镇)-村-甲B.县-乡(镇)-村-甲C.县-区-乡(镇)-保-甲D.县-乡(镇)-村-户21.1939年国民政府公布《公务员服务法》,对公务员纪律作了补充,其中放在首位的是( ) A.政治纪律 B.工作纪律C.公务员作风和服务态度D.廉正纪律22.战后国民党加强行政监督的措施之一是( )A.加强对行政人员的考核B.加强对行政人员的纪律监督C.推行“以党透政”的工作方式D.推行“以党代政”的工作方式23.苏区政府行政机关采取的主要决策形式为( )A.委员会制和个人负责制B.民主集中制C.议行合一制D.合议制和首长负责制24.抗日民主政权干部教育的两种形式是( )A.在职干部教育和干部学校教育B.在职干部轮岗教育和学校教育C.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D.短期轮训和学历教育25.解放区建立的人民监察机关是( )A.人民监察局B.纪律委员会C.人民检察院D.人民监察院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2023年10月自考本科中国行政史00322考试试卷含解析

全国2023年10月自考本科中国行政史00322考试试卷含解析

全国2023年10月自考本科中国行政史00322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______。

A.广州B.瑞金C.上海D.嘉兴2、宋朝中央行政体制称为两府三司制,其中两府是指()。

A.御史台和尚书台B.中书门下与枢密院C.吏部和礼部D.少府和相府3、解放战争时期,各大解放区人民政府的行政决策机关是()。

A.军管会B.各界代表会C.临时参议会D.政府委员会4、辽朝最高军事机关是______A.大林牙院B.枢密院C.大于越府D.军机处5、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是()。

B.货选C.征辟D.察举6、根据1928年10月颁布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国家元首是______。

A.临时大总统B.中政会主席C.国民政府主席D.国民政府委员会主席7、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散骑省8、从总体上讲,传统中国治国之道的核心是()。

A.“以德治国”B.“以法治国”C.“以理治国”D.“以仁治国”9、元朝的最高监察机构是()。

A.枢密院B.谏院C.御史台10、袁世凯为恢复帝制做准备而炮制的一部法律是______。

A.《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国民代表大会组织法》D.《修正大总统选举法》11、辽朝南面官中最重要的机构是()。

A.翰林院B.汉人枢密院C.尚书省D.中书省12、根据南京临时政府《关于公文程式咨》的规定,任用职员及授赏徽章的证书______。

A.谕B.令C.示D.状13、从总体上讲,传统中国治国之道的核心是()。

A.“以德治国”B.“以法治国”C.“以理治国”D.“以仁治国”14、根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维埃组织法》规定,工农民主政府的基层政权机关是______。

A.县(乡)苏维埃B.乡(区)苏维埃C.市(县)苏维埃D.乡(市)苏维埃15、真正解决王位继承顺序问题的是周朝确立的______A.军事民主制B.王子王位继承制C.兄终弟及制D.嫡长子继承制16、辽朝南面官中最重要的机构是()。

全国2019年10月自学考试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答案

全国2019年10月自学考试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答案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课程代码:0032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真正解决王位继承顺序问题的是周朝确立的(D)1-79A.军事民主制B.王子王位继承制C.兄终弟及制D.嫡长子继承制2.商王朝调整王朝管理体系,以强化王权的制度称为(B)1-81A.礼乐制B.内外服制C.井田制D.宗法制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A)2-94A.秦始皇B.周文王C.禹D.汉武帝4.东汉时,实际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的是(D)3-110A.门下省B.御史台C.中书省D.尚书台5.我国历史上正式规定三公均不参加政府机构的活动,只作为奖赏有功之臣的最高荣誉职衔的皇帝是(C)4-119 A.魏文帝B.孝文帝C.隋文帝D.隋炀帝6.唐初武德年间设立的作为道之机关,实为中央尚书省派出机构的是(D)4-123A.政事堂B.枢密院C.司隶台D.行台7.宋朝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中总管国家财政事务的是(C)5-139A.门下省B.户部C.三司D.枢密院8.辽朝最高军事机关是(B)6-150A.大林牙院B.枢密院C.大于越府D.军机处9.清朝最基层的地方行政组织是(D)8-191C.厅D.县A.道B.府10.晚清政府设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又称为(D)9-216A.外务部B.内阁C.外交部D.总署11.在政体上,南京临时政府建立依据的原则是(A)10-239A.三权分立B.议行合一C.议行分开D.三权合一12.北洋军阀政府于1914年成立的行政弹劾机关是(A)11-272A.肃政厅B.总检察厅C.平政院D.大理院13.根据1928年10月颁布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国家元首是(C)12-278A.临时大总统B.中政会主席C.国民政府主席D.国民政府委员会主席14.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通过《抗战建国纲领》,决定改变领导体制,实行(A)13-294 A.总裁制B.总统制C.议会制D.委员会制15.根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维埃组法》规定,工农民主政府的基层政权机关是(D)15-320 A.县(乡)苏维埃B.乡(区)苏维埃C.市(县)苏维埃D.乡(市)苏维埃16.抗日战争期间,对边区政府进行政策监督,对党员干部进行监督的主要形式是(B)16-336A.参议会的监督B.共产党的监督C.群众民主监督D.行政系统内部监督17.中国奴隶社会发展过程中,取代禅让制的是(A)0-72A.王位继承制B.中央集权制C.氏族推举制D.等级君主制18.魏晋以后,御史台完全独立,其长官为(C)3-116A.治书侍御史B.御史大夫C.御史中丞D.殿中侍御史19.明朝时期宰相制被废除后,取而代之的是(A)7-167A.内阁制B.六部制C.诸寺制D.司礼监制20.明朝于永乐四年在西北地区设立的,以当少数民族首领充任指挥,统治今新疆等地的机(B)7-174 A.伯克B.哈密卫C.行都司D.土司21.清朝前期的中枢决策机构是(D)8-185A.内阁B.部C.军机处D.议政王大臣会议22.1948年“行宪国大”后,按照宪法的规定立法院院长的产生方式是由(C)14-310A.行政院长提名后总统任命B.总统直接任命C.立法委员互选D.总统提名经监察院同意后任命2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B)15-318A.工农兵代表会议B.苏维埃代表大会C.中央执行委员会D.人民委员会2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所属部和地方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所属各部均实行(D)15-322A.一长制B.委员会制C.合议制D.首长负责制25.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正式成立。

自考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自考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自考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行政史试卷(课程代码00322)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

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 分。

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国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部落联盟的最高权力机关是A.人民大会 B.酋长议事会 C.军事首长 D.部落长老会2.中国古代王位的嫡长子继承斛确立于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3.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称为A.朝会 B.巡视 C.朝觐 D.巡狩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皇帝 B.宰相 C.诸侯 D.中枢官员5.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各政权在蛮族地区建立的一种带有很大程度内部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体制。

这种特殊行政区称为A.王国 B.侨州郡县 C.左郡县D.右郡县6.唐初设内侍省,担任省内诸职的均是A.给事中 B.门阀士族 C.翰林学士D.宦官7.唐朝的法规制度中,以敕的形式颁布,涉及的范围较为具体,并因实际情况而常发生变化的具体行政法规形式称为A.格 B.令 C.律 D.式8.五代十国时期,节度使的辖区是A.州 B.道 C.县 D.乡9.宋朝会议制度已发展得十分成熟,其中由皇帝主持,其目的是疏通君臣关系,为皇帝决策提供信息的会议形式是A.例行常朝 B.便殿议政 C.临时朝仪 D. 议政会议10.中国历史上建立辽政权的少数民族是A.满族 B.蒙古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11.辽朝汉族和渤海官僚的入仕门径是八举荐 B.科举 C.门荫 D.世袭12.明朝直接听命于皇帝,成为事实上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的是A.内阁 B.通政司 C.中书省 D.六部13.清朝时期为了避免宦官千政,设立了严格管理宦官、掌管宫廷事务的宫内机构A.宗人府 B.内务府 C.司礼监D.鸿胪寺14.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史称A.钦定变法 B.百日维新 C.预约立法 D.预备立宪15.清政府设立的用以制约内阁,且作为皇帝咨询机构的是A.枢密院 B. 弼德院 C.审计院D.资政院16.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国家的实际行政首长是A.总长 B.大元帅 C.临时大总统D.国务总理17.北洋军阀政府的司法机关分为两个系统,一是普通司法机关,二是专门的行政诉讼机关。

2024年4月自考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24年4月自考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322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A.君主与诸侯的矛盾B.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C.奴隶主和奴隶的矛盾D.皇权和相权的矛盾2.实行分封制度的朝代是A.夏B.商C.周D.秦3.夏商西周时期,官员的退休年龄是A.60岁B.65岁C.70岁D.80岁4.秦汉时期,主管一乡行政事务的乡官是A.三老C.游徼D.里正5.秦汉时期,由太常从民间十八岁以上仪状端正的男子中遴选,或由各县挑选,郡守认可后送太常。

这种选拔官吏的途径是A.征辟B.察举C.荐举D.博士弟子6.中国古代最早的关于官员任期的规定出现于A.南朝时期B.北朝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7.唐朝的决策文书不包括A.册书B.制书C.中书D.敕8.唐朝时期,在行政执行过程中,各机关往来商议文书称A.关B.移C.符D.刺9.唐朝科举包含常科和A.进士科B.预科C.明经科D.制科10.宋代考核官员的主要依据是B.政绩C.品德D.学历11.元朝行政决策的主要形式是A.枢密院B.翰林院C.会议D.中书省12.明朝中后期,掌管批红大权的是A.司礼监B.内阁C.翰林院D.吏部13.明朝内阁的文书收发机构是A.翰林院B.司礼监C.文书房D.通政司14.清朝六部直属于A.内阁B.皇帝C.军机处D.议政王大臣会议15.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是A.蒋介石B.孙中山C.毛泽东D.袁世凯16.科举制度正式被废弃时间是A.1905年9月B.1906年9月C.1907年9月D.1908年9月17.南京临时政府官员主要的任用方式是A.简任制B.荐任制C.群众推荐制D.委任制18.北洋军阀期间的行政制裁机关是A.平政院B.总检察厅C.肃政厅D.大理院19.抗战期间统一党政军领导的最高权力机关是A.国防委员会B.军事委员会C.国防最高委员会D.国民参政会20.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地是A.江西南昌B.江西瑞金C.井冈山D.延安21.明朝最高审判机关是A.刑部B.都查院C.大理寺D.内阁22.清朝地方区划为A.道、州、县三级B.省、道、县三级C.省、府、县三级D.省、道、府、县四级23.依照“三三制”原则组成行政机关的是A.工农民主政权B.抗日民主政权C.人民民主政权D.新民主主义政权24.南京临时政府的建制原则是A.三权分立原则B.委员会制原则C.民主集中制原则D.议行合一原则25.1924年11月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总执政的是A.黎元洪B.张作霖C.冯国璋D.段祺瑞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全国2013年10月自学考试00322《中国行政史》历年真题

全国2013年10月自学考试00322《中国行政史》历年真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3年10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课程代码:0032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A.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 B.君主与领主的矛盾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D.地方豪强与当地政府的矛盾2.中国古代从禅让制转变为王位继承制,始于A.夏朝 B.商朝C.周朝D.汉朝3.在地方行政体制上,西周王朝实行的是A.井田制 B.分封制C.宗法制D.等级制4.战国时期,官员考核的主要形式是A.问计 B.自荐C.举荐D.上计5.秦汉时期最重要的一级行政区是A.州 B.郡C.县D.省6.秦汉政府作行政决策时由群臣讨论国事以备皇帝决断的会议形式称为A.书奏 B.面奏C.集议D.商议7.汉朝时尚未出现的选官制度是A.察举 B.征辟C.博士弟子D.科举8.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A.尚书省 B.门下省C.中书省D.御史台9.魏国建国之初,魏文帝接受陈群建议而实行的选官制度是A.九品中正制 B.三公九卿制C.三省六部制D.三公宰相制10.唐朝时,首开以宦官充任“内枢密使”从而在制度上赋予其参政权力之先例的皇帝是A.唐玄宗 B.唐太宗C.唐代宗D.唐中宗11.宋代主管本路赈灾和茶、盐专卖事务,俗称“仓司”的是A.经略安抚司 B.提举常平司C.提点刑狱司D.转运使司12.辽代契丹及其他游牧族出身的官吏的主要入仕门径是A.举荐 B.科举C.门荫D.世选13.元朝主管军机大事和武官人事的机构是A.枢密院 B.中书省C.六部D.宣政院14.明朝时期宰相制被废除后,取而代之的是A.内阁制 B.六部制C.诸寺制D.司礼监制15.明朝中央政府最主要的职能部门是A.司礼监 B.六部C.五军都督府D.大理寺16.科举考试依四书五经命题,按八股文格式取士,实行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制度的是A.隋朝 B.唐朝C.明朝D.清朝17.清朝前期的中枢决策机构是A.内阁 B.六部C.军机处D.议政王大臣会议18.清朝时期宦官基本处于严格管理之下,这要归功于它设立了掌管宫廷事务的宫内机构A.宗人府 B.内务府C.司礼监D.鸿胪寺19.我国最早的独立而自成体系的行政法典是A.行台体察等例 B.大清律例C.唐律D.唐六典20.清政府设立的用以制约“责任内阁”,并作为皇帝咨询机构的是A.枢密院 B.咨议局C.弼德院D.行政裁判院21.南京临时政府的建制原则是A.三权分立 B.议行合一C.议行分开D.三权合一22.北洋政府时期,由保荐官保荐现职中有经验、有学识或有贡献的简任、荐任、委任官以及有特别才识与劳绩的人送交大总统予以特别录用的制度,称为A.保荐 B.举荐C.甄别D.甄用23.依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修订的《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中华民国元首为A.中政会主席 B.军事委员会委员长C.国民政府主席D.行政院长2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A.工农兵代表会议 B.人民委员会C.中央执行委员会D.苏维埃代表大会25.根据《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任免考核奖惩暂行办法》的规定,干部调动离职时进行的考核称为A.平时考核 B.即时考核C.定期考核D.临时考核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自学考试学习资料:00322中国行政史

自学考试学习资料:00322中国行政史

一、单选题1、专对诸侯王进行策封的一种文书是()。

A、制书B、诏书C、诰D、手迹A B C D【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B【答案解析】诰是专对诸侯王进行策封的一种文书。

参见教材P103。

2、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

A、唐朝B、隋朝C、明朝D、清朝A B C D【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答案解析】中国的科举制度都是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及人才选拔制度。

它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代,衰于清末。

参见教材P65。

3、在地方行政体制上,周王朝实行()。

A、部落凝聚制B、分封制度C、内外服制D、郡县制度A B C D【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答案解析】在地方行政体制上,周王朝实行分封制度。

参见教材P82。

4、春秋时期,社会关系变化,最富于时代意义的是()的兴起。

A、公族B、远方首领C、卿大夫D、门阀A B C D【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答案解析】春秋时期,社会关系变化,最富于时代意义的是卿大夫的兴起。

参见教材P89。

5、秦汉时期,大县之长官称()。

A、尉B、丞C、守D、令A B C D【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秦汉县之长官称令(大县)或长(小县)。

参见教材P99。

6、行政决策的文书中,日常通告文书叫作()。

A、约B、诰C、简书D、命A B C D【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简书”是日常通告文书。

参见教材P86。

7、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是()。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A B C D【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答案解析】周朝是鼎盛时期,创造了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基本模式,并将奴隶制国家的行政管理推向制度化和法律化。

参见教材P69。

8、察举制是一种()的选官制度。

A、自上而下B、自下而上C、保举子弟D、依据财产补官A B C D【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答案解析】察举制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其基本精神已存在于战国荐举制之中。

参见教材P105。

2020年10月自考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2020年10月自考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行政史试卷(课程代码0032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夏商周时期,战时动员令的文书形式多为(D)A.命B.约C.诰D.誓2.在夏、商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A)A.血统B.学识C.能力D.智慧3.汉武帝时设立的巡行地方监督郡国守相的监察官员称为(B)A.别驾B.州刺史C.州牧D.郡守4.魏晋时期,官员的升迁完全凭借( C )A.政绩B.口碑C.门资D.年资5.隋唐时,中央政府中主管外交事务的机构是(B)A.国子监B.鸿胪寺C.太常寺D.大理寺6.唐初依汉朝管理西域之例,为协调与少数民族关系、管理各归附少数民族,在安西、安北、单于、安东、安南设立的行政机构是(B)A.路B.都护府C.左郡县D.羁縻府州7.宋朝路一级行政机构中俗称“宪司"的是(C)A.转运使司B.提举常平司C.提点刑狱司D.经略安抚司8.在宋朝的官员选拔制度中,为了保证官员的“世守禄位"的特权而设置的人仕途径称为(A)A.葫补B.军功人仕C.流外补职D.纳资人官9.辽朝时,契丹及其他游牧族出身的官吏主要人任门径为(B)A.举荐B.世选C.科举D.军功10.金朝负责七品以下官员任免的是(A)A.吏部B.尚书省C.枢密院D.礼部11.明朝最高审判机关是(B)A.刑部B.大理寺C.都察院D.御史台12.明朝宦官专权局面的出现就是因为宦官掌握了行政决策的核心环节,即(A)A.批红B.票拟C.题请D.改票13.清朝最高监察机关是(A)A.都察院B.文馆C.内三院D.理藩院14.清政府设立的第一个正式负责外交事务的机关是(D)A.抚夷局B.同文馆C.南北通商大臣D.总理衙门15.清政府正式下令“立停科举”的年份是(C)A.1860年B.1895年C.1905年D.1911年16.根据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发布的《关于公文程式咨》的规定,同级公署职员互相行文者称为( A )A.咨B.令C.谕D.呈17.南京临时政府在官员的任用上主要采取(B)A.简任制B.委任制C.荐任制D.聘任制18.在北洋军阀各派争斗中,打出“法统重光”幌子的是(B)A.张作霖和冯玉祥B.曹锟和吴佩孚C.段祺瑞和黎元洪D.孙传芳和张宗昌19.南京国民政府的地方行政体制中,区为市、县以下自治组织,其最高权力机关是(A)A.区民大会B.区公所C.区民代表大会D.监察委员会20.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行政决策的中心是(D)A.国民政府委员会B.国民政府主席C.五院院长D.国民党中政会21.根据国民政府1939年推行的新县制,区代表县政府督导各乡(镇)办理各项行政及自治事务,是县政府的(D)A.监督机关B.执行机关C.决策机关D.辅助机关22.抗战期间,国防最高委员会为有效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管理所设立的决策技术系统.是(B)A.委员长侍从室B.中央设计局C.军事参议院D.中央审议会23.1928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六大"确定的红色政权名称是(B)A.无产阶级代表大会B.工农兵代表会议C.苏维埃代表大会D.人民委员会24.根据《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任免考核奖惩暂行办法》的规定,干部调动离职时进行的考核称为(D)A.平时考核B.即时考核C.定期考核D.临时考核25.各解放区人民监察院或人民监察委员会作为行政监察机关,隶属于(D)A.同级行政监察专员公署B.同级行政公署C.同级参议会D.同级人民政府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行政史试题
课程代码:0032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六部
2.西周的行政文书中,上级用以向下级发布命令或布告的是( )
A.誓
B.简书
C.诰
D.请示
3.战国时期朝会时负责记录,后发展为监察百官之人员是( )
A.大夫
B.御史
C.太尉
D.相
4.秦汉时期郡县长官的两类属官分别是( )
A.佐官与属吏
B.太守与太尉
C.佐官与太守
D.太尉与属吏
5.中国封建时期正式确立科举制度是在( )
A.秦汉时期
B.宋朝
C.隋朝
D.明朝
6.宋代科举考试中,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是( )
A.取解试
B.礼部试
C.省试
D.殿试
7.辽代实际上真正纠察百官的监察机构是北面官中北、南枢密院下的( )
A.军机处
B.内务府
C.大理寺
D.中丞司
8.宋代官员在任用上官、职、差遣分授,其中仅表示地位、俸禄和荣誉,并无实际职守的是
11浙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第1 页(共5 页)
( )
A.官职
B.差遣
C.权知
D.判
9.与元初行省性质基本相同,可以说已开元代行省制度先河的制度是( )
A.金代行台尚书省制度
B.宋代军、州制度
C.秦汉郡县制度
D.唐代督护制度
10.明代宫中掌内外章奏及批红大权的机构是( )
A.翰林院
B.司礼监
C.通政司
D.都督府
11.清朝前期的中枢决策机构是( )
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内三院
C.文馆
D.内阁
12.晚清时期外国列强侵略中国所利用的工具是( )
A.总税务司
B.总理衙门
C.同文馆
D.通商机构
13.在政体上,南京临时政府基本上是依据三权分立原则建立起来的( )
A.总统制政府
B.总理制政府
C.责任内阁制政府
D.君主立宪制政府
14.南京临时政府与传统封建王朝相比,在行政监督方面最大的区别是创建了( )
A.委员会监督制
B.内阁监督制
C.司法监督制
D.议会监督制
15.南京临时政府在官员的任用上,主要采取( )
A.举任制
B.委任制
C.荐任制
D.考任制
16.北洋政府选拔行政官员的方式主要有( )
A.文官考试、甄别、甄用
B.文官考试、举荐制、委任制
C.举荐、甄别、委任制
D.举荐制、甄用、文官考试
22浙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第2 页(共5 页)
17.清政府在新政期间建立的机构为( )
A.商部、巡警部、学部、税务处
B.商部、学部、内阁、军机处
C.学部、税务处、军机处、巡警部
D.学部、内阁、财政处、商部
18.根据国民政府1930年颁布的《市组织法》,市分为( )
A.直辖市和地级市
B.中央直辖市、地级市和县级市
C.中央直辖市和省辖市
D.地级市和县级市
19.南京国民政府行政决策的中心是( )
A.行政院
B.国民党政府委员会
C.立法院
D.国民党中政会
20.抗战时期新县制的层级结构包括( )
A.县-区-乡(镇)-村-甲
B.县-乡(镇)-村-甲
C.县-区-乡(镇)-保-甲
D.县-乡(镇)-村-户
21.1939年国民政府公布《公务员服务法》,对公务员纪律作了补充,其中放在首位的是
( ) A.政治纪律 B.工作纪律
C.公务员作风和服务态度
D.廉正纪律
22.战后国民党加强行政监督的措施之一是( )
A.加强对行政人员的考核
B.加强对行政人员的纪律监督
C.推行“以党透政”的工作方式
D.推行“以党代政”的工作方式
23.苏区政府行政机关采取的主要决策形式为( )
A.委员会制和个人负责制
B.民主集中制
C.议行合一制
D.合议制和首长负责制
24.抗日民主政权干部教育的两种形式是( )
A.在职干部教育和干部学校教育
B.在职干部轮岗教育和学校教育
C.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
D.短期轮训和学历教育
25.解放区建立的人民监察机关是( )
A.人民监察局
B.纪律委员会
33浙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第3 页(共5 页)
C.人民检察院
D.人民监察院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
A.废除世卿世禄制
B.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C.废除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制
D.出现依法治民的倾向
E.实行官僚制
27.金代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包括( )
A.荫补
B.世选
C.军功
D.科举
E.流外入流
28.由于辛亥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动,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出现的一些新的行政监督形式有
( ) A.立法机关的监督 B.司法机关的监督
C.审计机关的监督
D.国民委员会的监督
E.行政督察机关的监督
29.苏区工农民主政权行政体制的特点有( )
A.实行双重领导
B.采取“议行合一”的管理体制
C.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D.贯彻精简和效能的原则
E.坚持党的领导
30.解放区内蒙古自治区地方行政区划分为三级,分别是( )
A.州
B.盟
C.旗、县、市
D.乡、区、村
E.区、街和村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三公宰相制
44浙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第4 页(共5 页)
32.六部
33.改土归流
34.省府合署办公制度
35.行政三联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春秋时期赋税改革的内容及其对行政体制的影响。

37.简述元代行政监察制度的建树及其弊端。

38.简述晚清“百日维新”期间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39.简述北洋政府文官保障的具体内容。

40.简述抗日民主政权行政监督的基本方式。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析宋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利弊。

42.试析南京临时政府强化行政执行的主要措施及行政执行不畅的原因。

55浙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第5 页(共5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