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沈阳市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沈阳市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沈阳市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张皇失措B. 旁征博引C. 明查暗访D. 一诺千金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考试。

B.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任务。

C.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还乐于助人。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答案:B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C. 风儿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D. 河水潺潺,流向远方。

答案:C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既聪明又勤奋,既勇敢又善良。

B.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还乐于助人。

C.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答案:C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为什么没有来?因为他生病了。

B. 他生病了,所以没有来。

C. 他为什么没有来?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原因。

D. 他生病了,这是他没有来的原因。

答案:A6-10. (略,根据题目要求,这里不再列举其他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所作,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其中的名句。

2. 《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名句。

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中的诗句。

三、阅读理解(共30分)(一)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1.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 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阐述中心思想?3. 文章中提到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4. 作者对“他”的态度是怎样的?5. 你认为文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1辽宁沈阳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犀.利(xī)瞭.望(liáo)陨.落(yǔn)首当其充.(chōng)B.热衷.(zōng)希冀.(jì)暄.闹(xuān)金碧.辉煌(bì)C.吮.吸(shǔn)隧.道(suì)琐屑.(xiè)茅塞.顿开(sè)D.呵.护(hē)载.重(zǎi)冗.长(rǒng)消.声匿迹(xiāo)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_____哪一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_____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

期盼“崇尚英雄”_____,光荣永远_____,英雄永不独行。

A.尽管勉励蔚为大观传递B.无论激励蔚然成风传承C. 尽管激励蔚为大观传递D.无论勉励蔚然成风传承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

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

飞翔,会让他见识到你未曾见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到更宽更远。

A.“青春”是形容词,“才”是副词,“力气单薄”是偏正短语。

B.“即使力气单薄,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

”这个句子是递进关系复句。

C.“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中的“是”充当此句谓语成分。

D.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之一是:在“更宽更远”后添加“的地方”。

4.某校某班召开读书学习交流会,同学们畅谈了自己的学习收获。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样是()(3分)A.书路说:“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我最欣赏简·爱,她出身卑微,也不美丽,但在罗切斯特面前自尊自爱。

她是我的女神!”B.思琦说:“侠义精神最有魅力,我特别喜欢《水浒传》中的武松大闹野猪林、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的故事。

辽宁省沈阳市名校2024届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名校2024届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名校2024届中考联考语文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滞碍擎天柱相提并论睡眼惺忪B.理睬流水帐鸦雀无声怒不可遏C.闲暇里程碑左右逢圆漫不经心D.呕歌掉书袋言简意赅融会贯通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青少年是上网人群中的主力军,但最近几年,在发达国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纷纷“触网”,老年人“网虫”的人数激增。

B.据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初步鉴定,这头金色牦牛是世界上新发现的一种野生动物,并命名为“金丝牦牛”。

C.近年来,在秀丽的东平大地上,拔地而起的中心医院、明湖中学、实验中学、清河小学厦等建筑群,令人流连忘返,构思奇特,巧夺天工。

D.水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粘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水果前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把山的北面、水的南岸叫做“阴”,山的南面、水的北岸叫做“阳”。

如“阴阳割昏晓”的“阴”指泰山的北面。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的“河阳”指黄河北岸。

B.谥号,是古代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事迹和品德给予的称号。

如欧阳修被称为“欧阳文忠公”,韩愈被称为“昌黎先生”。

C.《礼记》与《周礼》《易礼》并称“三礼”,是中国先秦至秦汉时期礼制文献的汇编,是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读典籍。

D.古代常用纪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等,“天启壬戌”为年号干支兼用法。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德州高铁“朋友圈”的扩大,使得我们到日照观海、菏泽赏牡丹只有两小时车程。

2023年沈阳中考语文试题

2023年沈阳中考语文试题

沈阳中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羁绊(pàn)譬如(pì)嗤笑(chī)别出新裁(xīn)B.镌刻(juān)寂寥(liáo)追溯(sù)惊慌失措(cuò)C.炽热(chì)告罄(qìn)殷红(yān)不屑置辨(biàn)D.蝉娟(chán)筵席(yàn)怂恿(sǒng)信手拈来(niān)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B.人生就是一条川流不息的奔涌之河,生命则是一曲永无止息的奔流之歌。

C.李阳和方菲是高中同学,毕业二十年后在杭州西湖湖畔萍水相逢,别提有多高兴了。

D.游玩途中不乏秀色美景:仰面遥望峰巅,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俯瞰清流,浮光掠影,清澈见底。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阅读,使我们获得知识、锻炼思维、开阔眼界,还能润泽心灵、涵养品格、塑造精神。

B.学习成绩的优劣,关键在于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C.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

D.今年端午三天假期,全省高速公路通行车辆超过600万辆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长近2%。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壶口瀑布”“大雁归来”“安塞腰鼓”“驿路梨花”四个短语的类型相同。

B.“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C.莫泊桑,英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D.明清科举考试制度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

乡试中举,第一名称亚元,第二至十名称解元。

5.综合性学习。

(5分)复学后,学校提出要响应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爱国卫生运动,你班举办了以“防疫有我,爱卫同行”为主题的班级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沈阳市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沈阳市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沈阳市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镌刻(juān kè)黝黑(yǒu hēi)恣意(zì yì)B. 瞠目(chēng mù)蹒跚(pán shān)缄默(jiān mò)C. 剽悍(piāo hàn)踌躇(chóu chú)窸窣(xī sū)D. 饕餮(tāo tiè)踯躅(zhí zhú)翩跹(piān xiā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不能掉以轻心。

B.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精神矍铄,行动敏捷。

C.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任务。

D.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保的。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风儿轻轻吹过,柳条随风摆动。

C.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D. 雨滴落在湖面上,激起了层层涟漪。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大地回春;夏天,万物生长;秋天,硕果累累;冬天,白雪皑皑。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

D. 我们既要学习知识,也要培养能力。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语文?B. 学习语文,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

C. 语文学习,对我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D. 学习语文,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狮子一样勇敢。

B. 他勇敢地面对困难。

C. 困难像高山一样阻挡在他面前。

D. 他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跑得很快。

C.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D. 他跑得飞快。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沈阳市初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沈阳市初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项是( )(2分)A俏皮( qio) 鄙视[bǐ) 参天(cēn)立椎之地(zhuī)B萧条(xiāo)心弦(xu n) 骤然(zhu)拙拙逼人(duō)C嘹亮(li ol摧残(chuī) 掩饰(yǎn)呼朋引伴(p ng)D废墟(xū) 贿赂(l) 憔悴(qio) 别具匠心(j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你若盛开,那是____在春日枝头上的一种情怀。

盛开,是花朵潜伏已久的梦,也是它不得不____的一种职责。

盛开,总是羡丽的,花朵的盛开是____,是热闹;生命的盛开是激情,是____。

A悄然绽放履行绚丽奋进B含苞待放施行妖艳前进c悄然绽放施行绚丽前进D含苞待放履行妖艳奋进3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夏天,我想青城山应当算作最理想的地方。

在那里,虽然我只住过十天,可是它的幽静已拴住了我的心灵。

在我所看见过的山水中,这里只有没有使我失望。

到处都是绿,目之所及,那片淡而光润的绿色都在轻轻地颤动,仿佛要流入空中与心中似的。

这绿色像音乐,涤清了心中的忧虑。

A. 涤清忧虑都是名词,轻轻地颤动空中与心中都是偏正短语。

B.夏天,我想青城山应当算作最理想的地方。

这个句子中, 夏天作主语。

C. 虽然我只住过十天,可是它的幽静已拴住了我的心灵。

句是因果复句。

D.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的方法是:把这里和只有调换位置。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项是()(3分)A.《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是张岱,他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

B.《乡愁》的作者是崔颢,这首诗以邮票等意象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

C. 《红岩》中的刘思扬虽然是资产阶级出身,却是位真正的共产党人。

D.《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流落荒岛,从《圣经》中得到安慰,懂得知足感恩。

5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辽宁省沈阳市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弟弟穿了爸爸的大衣,真搞笑的
B. 海鸥站在悬崖上,翱翔着
C. 妈妈说:“你真的不想吃苹果吗?”。

D. 天空中飘着雪花,雪花像仙女舞蹈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白雪纷纷朵朵婀娜多姿
B. 匆匆忙忙撒丫子小脚步
C. 红杏出墙步履蹒跚口若悬河
D. 大步流星藕断丝连劳逸结合
二、简答题
1. 请写出“忍”字的相关解释和造句。

解释:忍是指忍耐、忍受的意思。

它可以表示忍住内心的痛苦、抑制情感的爆发。

造句:我要忍住内心的哭泣,勇敢面对困难。

2. 请分析并比较“希望”和“梦想”的区别。

分析:希望是指渴望实现的事物,具有相对较高的可达性。

梦想则是指内心深处的追求和理想,可能难以实现。

比较:希望更注重现实和现实的实现,而梦想更富有想象和理想的色彩。

三、作文题
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不少于80字的短文。

提示:用“欢迎”四个字写一篇短文。

短文内容:在生活中,我们时常需要用到“欢迎”这个词。

它不仅仅是一句问候的话语,更是一种表达友好、善意和热情的方式。

当我们欢迎一个人时,我们可以向他微笑、握手,或者说一句热情的话语。

欢迎,是一种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方式。

与人为善,热情相待,不仅可以让自己感到快乐,也可以让他人感到温暖。

让我们融入一个充满欢迎和善意的社会,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一个善于欢迎的人。

答案仅供参考。

沈阳中考语文试题

沈阳中考语文试题

沈阳中考语文试题沈阳中考语文试题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 (42分)(一) 默写 (18分)1.河汉清且浅,。

(《迢迢牵牛星》)2. ,若出其里。

(《观沧海》)3.衣沾不足惜,。

(《归园田居》)4.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5. ,故克之。

(《曹刿论战》)6.苔痕上阶绿,。

(《陋室铭》)(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8题 (4分)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7. 这首诗按照情节可大致分为三部分,依次是:卖炭翁炭——卖炭翁运炭——卖炭翁炭。

(每格一字)(2分)8.下列对作品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衣正单”和“人饥”呼应了“身上衣裳口中食”。

B.从“晓驾炭车”到“日已高”写出运炭历时之久。

C.“翩翩”一词形容太监及其爪牙得意忘形的模样。

D.“惜不得”表现出卖炭翁的心如刀割,意欲抗争。

(三) 阅读下文,完成9—11题 (8分)为学彭端淑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⑵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⑶富者曰:“子何恃而往?”⑷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⑸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⑹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⑺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9. 以下人物和彭端淑不在同一朝代的是(2分)A.郑燮B.姚鼐C.周敦颐D.袁枚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5分1.“2021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一个宣传栏,仔细阅读,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1请在后面横线上写出“略”字的读音:。

1分2按照部首检字法,“博”字应查部。

2分3下面词语中的“领”字与“领略”中的“领”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领土B.领悟C.领唱D.领袖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自由地读书有乐趣,常常能因书中某一隽永的句子而,并对人生某一方面产生一种难得的顿悟。

A.即使也茅塞顿开B.不仅还心有余悸C.不但而且豁然开朗D.虽然但是融会贯通3.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空白处。

2分1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十分刻不容缓。

2针对目前互联网上存在的不良现象,很多人发出文明办网。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庄子是战国时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B.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南宋著名词人。

C.《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选自《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

D.俄国作家果戈理创作的《钦差大臣》,叙述了一位市长拜访某化学家的经过。

5.在一次主题为“走近名著”的知识竞赛中,某同学要回答《鲁滨逊漂流记》这部作品的相关问题,请帮助他完成下列各题。

4分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鲁滨逊在荒岛生活时解救了一个野人,他给这个野人起名叫。

2分2请从下列故事情节中,选出对鲁滨逊的经历表述有误的一项 2分A.在从巴西到非洲贩卖黑奴的途中,他遇到了很大的风暴,被刮到荒岛上幸存下来。

B.他从叛变的船员手中解救了落难的船长,并随船长一道返回英国。

C.航海遭遇风暴后,他游到岸边沉沉睡去,醒来时发现自己已被捆住,看到身上有许多小人。

D.他到非洲去贩卖小玩意儿和零碎杂货赚了一笔钱,这使他发财的欲望更强烈了。

6.诗文默写填空。

6分1最爱湖东行不足,。

2 ,家书抵万金。

3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

4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5 《陋室铭》中写室外环境之幽雅的句子是,。

7.对《望岳》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8.2021年6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学校开展以“中国记忆”为主题的板报设计评选活动。

图2是你班尚未完成的板报,请为它做好文字编辑工作。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注:文化遗产蕴含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审美追求与情感记忆。

它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古文化遗址、古建筑、艺术品、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音乐等。

材料一:乐山大佛是峨眉风景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迄今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佛像。

材料二:“夏之韵”诗文朗诵比赛于2021年6月6日在××中学落下帷幕。

材料三: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艺术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

材料四:沈阳故宫是我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1上面四则材料,不适合选入板报的是哪一则?请简要谈谈理由。

2分2板报的内容要求有一副对联,上联已给出,请对出下联,写在下面方格里。

书写要求规范、工整2分上联:登长城览神州风貌下联:□□□□□□□□二、阅读理解65分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2题。

15分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日:“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日:“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9.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

2分1军:2约: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4分1已而之细柳军。

2先驱日:“天子且至!”11.阅读选文后,请你谈谈周亚夫是怎样的一个人。

3分12.“飞将军”李广也是汉代一位名将,《汉书》对他有如下记载。

请阅读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6分孝文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①从军击胡,用②善射,杀首虏③多,为郎④,骑常侍⑤。

数⑥从射猎,格杀猛兽,文帝曰:“惜广不逢时令⑦当高祖世⑧万户侯岂足道哉!”【注释】①良家子:平民子弟。

②用:因为,由于。

③首虏:敌人的首级。

④郎:帝王侍从官的通称。

⑤骑常侍:郎官的加衔。

⑥数:屡次。

⑦令:假使。

⑧世:时代。

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2分惜广不逢时令当高祖世万户侯岂足道哉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2分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2分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8题。

20分献你一束花冯骥才⑴鲜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

难道献给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⑵她一直垂着头。

前四天,她从平衡木上打着旋儿跌在垫子上时,就把这美丽而神气的头垂下来。

现在她回国了,走入首都机场的大厅,简直要把脑袋藏进领口里去。

她怕见前来欢迎的人们,怕记者问什么,怕姐姐和姐夫来迎接她,甚至怕见到机场那个热情的女服务员——她的崇拜者,每次出国经过这里时,都跑来帮着她提包儿……有什么脸见人,大败而归!⑶这次世界性比赛,她完全有把握登上平衡木和高低杠“女王”的宝座,国内外的行家都这么估计,但她的表演把这些希望的灯全都关上了。

⑷两年前,她第一次出国参加比赛,夹在许多名扬海外的姑娘们中间,不受人注意,心里反而没负担,出人意料地拿了两项冠军。

回国时,就在这机场大厅里.她受到空前热烈的迎接。

许多只手朝她伸来,许多摄影机镜头对准她,一个戴眼镜的记者死死纠缠着问:⑸“你最喜欢什么?”她不知如何作答,抬眼看见一束花,便说:“花!”于是就有几十束花朝她塞来,多得抱不住。

两年来多次出国比赛,她胸前挂着一个又一个亮晃晃的奖牌回来,迎接她的是笑脸、花和摄影机雪亮的闪光。

是不是这就加重她的思想负担?愈赢就愈怕输,成绩的包袱比失败的包袱更重。

精神可以克服肉体的痛苦,肉体却无法摆脱开精神的压力。

这次她在平衡木上稍稍感觉自己有些不稳。

内心立刻变得慌乱而不能自制。

她失败了,并且跟着在下面其它项目的比赛中一塌糊涂地垮下来……⑹本来她怕见人,走在队伍最后,可是当她发现很少有人招呼她,摄影记者也好像有意避开她时,她感到冷落,加重了心中的沮丧和愧疚,纵使她有回天之力,一时也难补偿,她茫然了。

是啊,谁愿意与失败者站在一起。

⑺忽然她发现一双脚停在她眼前。

谁?她一点点向上看,深蓝色的服装,长长的腿,铜衣扣,无檐帽下一张洁白娴静的脸儿。

原来是机场那女服务员。

正背着双手,含笑对她说:“我在电视里看见了你们比赛,知道你今天回来,特意来迎接你。

”⑻“我真糟!”她赶紧垂下头。

⑼“不,你同样用尽汗水和力量。

”⑽“我是失败者。

”⑾“谁都不能避免失败。

我相信.失败和胜利对于你同样重要。

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才属于未来。

”女服务员的声音柔和又肯定。

⑿她听了这话,重新抬起头来。

只见女服务员把背在身后的手向前一伸,一大束五彩缤纷的花捧到她的面前。

浓郁的香气竞化作一股奇异的力量注入她的身体。

她顿时热泪满面。

⒀怎么?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也要献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13.选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分14.选文第②段画线句采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5.选文第④、第⑤两段在记叙顺序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16.选文第⑥段中“奇异的力量”指什么?3分17.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

4分18.拓展链接。

3分下面是冰心诗集《繁星•春水》中的一首小诗,请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大海呵!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A.这首诗写的是冰心对大海的感受,是对大海的颂歌。

B.诗人由波澜壮阔的大海想到了浩瀚的宇宙,想到了藤华的世界,想到了自己的胸怀,想到人类的博大和宽广。

C.这首诗运用排比和连续的反问,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D.这首诗格调清新自然,语言凝练含蓄,意境凄清悲凉。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3题。

15分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①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

②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

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

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

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③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

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

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pH为7.2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

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④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它形式。

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

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

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

当行人从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使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启动。

⑤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

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

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

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

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

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

⑥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

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越来越多的造福于人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