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民间传说

合集下载

春节的传说故事简短篇

春节的传说故事简短篇

春节的传说故事简短篇篇一:关于春节的故事铜钱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

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烧。

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儿。

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与孩子玩。

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

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发出一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

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跑“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

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

由于“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

篇二:春节习俗故事春节习俗故事“春节”的起源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

“年”,头长触角,凶猛异常。

“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现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

乡里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没有人理会他,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赶走。

”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闯进村。

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

“年”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婆婆的家门打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

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财神的传说

财神的传说

财神的传说财神爷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是主管财源的神明,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道教赐封,二是中国民间信仰。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财神的传说,希望大家喜欢。

财神的传说李诡祖,相传为南北朝时期淄川(但当时没有淄川建制,当为后人讹传)人。

生日九月十七。

民间称增福相公,文财神,,增福财神,福善平施公。

魏孝文帝时任曲梁县(今河北曲周)令(一说县宰),清廉爱民,去世后立祠祭祀。

五代时期,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0xx年)被赐封“神君增福相公”,元文宗天历年间被赐封为“福善平施公”。

曲周都有祭祀李诡祖的“增福庙”和李相公墓,庙在老城东街路北,墓在城东安上村。

对于李诡祖的记载,见于如下史料:民国廿二年《曲周县志》:增福李公祠亦名财神庙,在城内东街道北,祭祀北魏曲梁令李诡祖。

明嘉靖间,邑人兵部王一鹗重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又重修。

今后殿改为第一模范小学。

明朝兵部尚书王一鹗《增福李公祠记略》:祠崇祭祀旧邑侯李公也。

案郡乘,公家世淄川,魏文帝朝仕曲梁。

时殛妖塞横水,心切民隐,贻福孔多,既逝之后,民作庙祭祀之。

盖能御大灾,捍大患,固祭祀典,之所适宜祭祀者,有唐封增福相公,元封福善平施公,则庙之所建也远矣!明兴晋祀名宦仍唐封,以便民之伏腊荐享,灾祥祈禳者,公多灵异,每祷辄应。

嘉靖初年,按使毁淫祠,议及公庙,稽功德存之。

庙制为享殿五楹,左右翼以廊各五楹,前崇门,次乐楼,后燕宫。

积岁,两廊、燕宫就圮,迄乙未末,乡民宋渊等,请于祝侯斗南,倡议捐资,聚材鸠工。

正梁宇,新覆构,耀金碧,藻檐朱栋,饰牖画垣。

民咸乐趋,不月而焕然。

且增建穿廊及广生殿,以循古典,以循时制,庙其大备矣乎!岁时伏腊,百姓祭祀公于庙,而公坟墓在安上村。

朱邑所谓子孙爱我,不如桐乡之民也!则公之尸祝于兹土也,固与名宦崇祀,共垂不朽矣。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载:李相公讳诡祖,在魏文帝时治相府事。

白日裁断阳间冤狱,夜间主判阴间是非,还兼管随朝三品以上官人衣食禄料和一般在世居民每年分定的衣食之禄。

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德兴市

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德兴市

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德兴市、玉山县的交界处。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三清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构成了雄奇险秀、云雾迷蒙、空气清新、山青水碧、花木葱郁的自然景观,加上1600多年积累下来的道教遗迹,炼丹圣地,古文化石刻石建筑构成的人文景观,形成了三清山独具特色的“仙境奇观”、“江南第一仙峰”的洞天福地。

成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以上饶市区、玉山县、德兴市为依托,通过浙赣铁路、皖赣铁路、横南铁路,320国道线输送四面八方游客,交通十分便利。

山上游步道均为花岗岩石阶,通向每个景点。

山下公路为二级水泥面公路,距上饶站仅1.5小时行车路程,距玉山站仅1小时行车路程。

现已安全运行6年的三清山索道,将游人送至“南天门”观景台。

从山下至山上,只需35分钟,游人即进入精品集中的南部景区,大约景中有五个绝景在此景区,正在建设中的东部索道,将更加迅捷地将游人送往三清宫人文景区,道教炼丹圣地耳闻暮鼓晨钟,目睹益寿延年的道家强身健体炼丹故化演示和参与讲学,品尝清心明目的丹家玉液,亲身体验一回心旷神怡的神仙世界的生活,领悟中国五千年古文化《易经》先天八卦图说和“宇宙生成论三大世纪”的道理。

这就是三清山给21世纪的广大游人,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物质与精神之旅。

三清山三清山以“绝”惊世。

峰峦“秀中藏秀、奇中出奇”,是“云雾的家乡,松石的画廊”。

奇峰怪石、古建石雕、虬松丽鹃、日出晚霞、响云荡雾、神光蜃景、珠冰银雪异美无比。

“司春女神”、“巨蟒出山”、“观音赏曲”惟妙惟肖。

旅行家赞曰:“揽胜遍五岳,绝景在三清!”三清山聚“仙”显名。

玉京、玉虚、玉华摩天柱地,峻拔巍峨;蓬莱、方丈、瀛洲翠叠丹崖,葱郁流丽;瑶台、玉台、登真台松奇岩怪,空灵清虚;龙潭、玉帘、冰玉洞飞瀑流长,洒脱飘逸;猴王献宝、老子看经、妈祖导航氤氲飘缈,浑然天成。

三清山得“道”弥彰。

东晋葛洪“结庐练丹”于山,自古享有“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的盛誉。

五路财神的来历及传说

五路财神的来历及传说

五路财神的来历及传说大家知道五路财神的来历吗?听说过春节接财神吗?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五路财神的来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五路财神的来历路头又称五路神。

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

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为财神的路头五路神无涉。

或又以五路神实为五圣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间汤斌毁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间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为路头而祀之。

一般以此路头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谓五路乃东西南北中也;财货无不凭路而行,故人们以行神为财神,谨加祭祀,冀求它引财入门,或出行获利。

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为祖道之俗;吴俗接路头,祭祀的也是路神,而这路神变成财神,是因商业的发展,财货流通的加剧。

财货往来于陆水之间,人们直观地认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财货。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

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

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

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

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怎样接财神月初五称破五是送年的意思,正月初四是接财神的日子。

27日是龙年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民俗专家解释说,破五是送年的意思,过了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复到大年三十以前的常态了。

民俗专家张仲介绍说,旧时,初一到初五民间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得用生米做饭、妇女不能动针线、不允许搞卫生、不能打碎东西等。

在过了初五之后,这些禁忌即告解除,故而称此日为破五。

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避邪免灾的同时,把晦气穷气霉气从家中崩走。

另外,初五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破五吃饺子,寄托了民间百姓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明天的期盼。

民俗专家介绍说,初五这天,有些地方饺子里还要包上硬币、蜜枣、红糖等,寓意发财、好运早来、甜蜜和美。

财神爷的来历_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传说

财神爷的来历_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传说

财神爷的来历_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传说又一年的春节要到了,大家了解春节财神爷的来历吗?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财神爷的来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财神爷的来历在各尊正财神之中,以文武财神较为人所熟知。

武财神通常是指赵公明、关羽,文财神则多为比干和范蠡。

其中又以武财神赵公明最见。

武财神的由来--赵公明这个名号现存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在故事中他本是一个专替上帝勾取人命的鬼将。

到了元代,他又以瘟神形象出现,但逐渐转变为一个可以除瘟禳灾、伸冤和解的正派神祗。

在明代的通俗小说《封神演义》中,赵公明是商朝大将,协助闻太师抵抗周军的进攻,被姜子牙用厌胜之术杀死。

在封神台上受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下辖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四神。

其中陈九公、姚少司是赵公明的徒弟,萧升、曹宝却是帮助姜子牙收取赵公明宝物的死对头。

由于手下的四神都富有浓厚的财神意味,赵公明财神之尊的形象也就深入人心了。

在民间传说中,赵公明一生随心所欲,凭着他一身好法术,而把姜子牙打得落花流水,但后来法术被破,在临死前还不屈就投降,天帝因怜其忠志,而又致双眼失明,对世间人民财力不会大小眼,故封他为“武财神”。

武财神的执守是追讨世人欠债不还,以伸正义。

主持世人财富公正。

他的手下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虽然职责并不是直接与财有,可是要财却非通过他们不可。

所以成为民间最主要的财神。

此外,赵公明也是道教神系中的神,道坛建供时必须要拜祭,以请他来主持奉献给神仙的金银财宝。

稍微观察一下众多饭店会发现,店里都会祭拜关公,把他也当作财神。

其实,关羽是众多财神中以刚毅耿介著称的一个。

他的故事可说是家喻户晓,非但钱财沾不上边,甚至曾经挂印封金,有点弃财宝如敝屣的反财富倾向,虽然性格上不像是管财的财神,但关公的形象深受大众喜爱,尤其他在小说和各种传说故事里表现出的忠肝义胆,也是一般人对于工作伙伴、合作对象的要求。

江西德兴笔架山导游词

江西德兴笔架山导游词

江西德兴笔架山导游词江西德兴位于中国南方,是一个美丽的小城市。

这个城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是一个旅游度假的理想之地。

其中,笔架山是德兴市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笔架山的魅力吧!笔架山,位于江西德兴市西南45公里处,总面积约为1600多平方公里,是中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里山峦起伏,森林茂密,风光秀丽,被誉为“九江第一奇观”。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笔架山的得名。

相传在古时候,有一位文人在此修行,因为山势陡峭,所以用书桌搭在膝盖上,就像一个笔架一样,所以这里就被称为“笔架山”了。

笔架山是一个集山水秀丽、文化古迹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山上有着丰富的植被和动物资源,是一个天然的生态宝库。

这里的森林茂密,有着众多的珍稀植物和动物,如川木香、白头叶猴等。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德兴市的美丽景色,仿佛置身于仙境中。

在笔架山的山脚下,有一条古道,名为“碧霞古道”,是一条由唐代修建的古道,全长130多公里,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交通干线之一。

沿着古道走,可以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文化遗产。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古人的足迹,体会到古代商道的商旅繁盛和文化的荡漾。

在笔架山的山顶上,有一个古老的寺庙,名为“笔架山寺”。

这座寺庙建于南宋时期,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寺庙内有着多座古老的庙宇和佛塔,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千年古塔,“宝塔独秀,金碧辉煌”,被誉为德兴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这里还有一座石刻,记录了寺庙的历史和传说,是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资料。

除了自然风光和文化古迹,笔架山还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这里有很多世界级的溶洞,如“龙宫洞”、“五龙洞”等,都是德兴市的一大特色。

这些溶洞内有着奇特的地貌景观和丰富的石钟乳石,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

对于徒步爱好者来说,笔架山也是一个理想的地方。

这里有着丰富的徒步线路,如“仙女步道”、“骑马沟徒步线路”等,让你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独特的体验。

江西民间故事

江西民间故事

江西民间故事
江西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地方,不仅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有许许多多传奇的民间故事。

这些故事流传千年,代代相传,成为了江西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江西的一个古老村落里,有一个传说中的故事,那就是《白蛇传》。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对相爱的青年男女,男子名许宣,女子名白娘子。

他们相濡以沫,共度艰难岁月,但是因为一场意外,白娘子被妖怪困住在雷峰塔下。

许宣为了救出心爱的白娘子,不惜冒险,最终成功将白娘子救出。

这个故事感人至深,成为了江西乃至整个中国最为著名的爱情传说之一。

除了《白蛇传》,江西还有许多其他的民间故事,比如《柳毅传书》。

相传柳毅是一个勇敢善良的年轻人,他在为人民谋福利的道路上,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但是柳毅并没有气馁,而是一直坚持不懈地为民请愿,最终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和支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勇敢和坚持是成功的关键,也成为了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动力源泉。

另外,江西还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孔雀东南飞》。

这个故事讲
述了一个孔雀因为受到了伤害,不愿再留在人间,最终决定东南飞去找寻属于自己的天堂。

在飞行的过程中,孔雀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它并没有放弃,最终成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江西的民间故事,不仅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这些故事不仅是文化的瑰宝,更是人们心灵的慰藉和启迪。

让我们一起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民间故事,让它们继续在人们的心中传颂,永远流传下去。

上海面大王——德兴面馆

上海面大王——德兴面馆

上海面大王——德兴面馆作者:陶观武来源:《食品与生活》 2013年第9期“德兴面馆”的起源近几年来,沪上开了不少苏式面馆,给喜欢吃面的上海市民带来了方便。

不过,上了年纪的老上海都知道,要吃正宗的苏帮面点,还是要到上海杏花楼集团所属的“德兴面馆”去。

德兴面馆创始于1878年(清光绪四年),迄今已有135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

店址在老闸桥(今北京东路口)附近的福建中路529号。

德兴面馆原名“德兴馆”,其店名由来可追溯到明末清初第一条大船“德兴号”。

这条大船曾轰动世界,面馆创始人沈遐生也就以此取店名,以期做大面馆的生意。

百年老店德兴面馆的焖肉面、焖蹄面久负盛名,1997年被上海市商务委评定为上海面类第一名,荣获部优产品国家“金鼎奖”,全国名小吃。

据在德兴面馆主持面点工作40余年的、原副经理徐茂峻老先生介绍,上海德兴面馆鼎盛期曾有9家分店,他参与了多家门店的筹建,后因市政动迁,现存5家分店。

目前这5家连锁店均为前店后工场模式,选购上等面粉,由专人制作,操作技艺十分讲究,以确保自制的面条柔滑不黏,吃口有韧劲。

老法师徐茂峻特别指出,德兴面馆的面汤均用焖肉、焖蹄的高汤煨制,汤汁浓厚、鲜美至极,而浇头则是色、香、味、形皆备。

许多市民就是冲着这些来吃德兴品牌面点,不少人一吃就是多年,成了德兴面馆的常客。

德兴面馆焖肉、焖蹄的传说关于德兴面馆的焖肉焖蹄浇头,民间曾有一个传说,相传清朝乾隆年间,皇帝在一次下江南中,带着几名随从微服出行,一路闲荡。

忽然,一股宫中从未闻到过的香气飘来,顺着香气寻去才知是从一个小村落的茅屋中传来的。

乾隆走进一看,灶台上的锅子香气正溢,问过主人后方知锅里焖烧着肉和蹄髓。

由于乾隆是微服出行,那主人也不知道是万岁爷驾到,就说:“贵公子定是游湖乏了,请在寒舍休息片刻。

”乾隆微笑道:“并非身体困乏,只因你处香气扑鼻,把我们引了过来。

”那主人听了大喜,当即请万岁爷品尝。

乾隆一闻到这股扑鼻的香味,顿时胃口大开,马上指定御厨:“此菜为进贡膳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兴民间传说
白鹿遗踪
隋朝大业年间,鄱阳郡都尉张蒙喜狩猎,一日至德兴,夜晚伏案书桌,疲倦入梦。

朦胧中,忽见一只白鹿从眼前闪过,他即刻起身上马张弓搭箭射之,白鹿负伤而逃。

只见一路上血迹斑斑,张蒙便顺着血迹追赶,追至一山洞前,白鹿无影无踪。

这时天已大亮,张蒙自觉此梦蹊跷,便亲率随从沿梦中线路巡查,只见一路上血迹点点,直至山洞,进洞一看,只见洞内银笋耸立,银光闪烁,就此幸运地发现了德兴银矿矿脉。

配图:白鹿遗踪画
红炉著迹
唐代,德兴人邓远奏请在银山设银场采银,这事得到了饶州太守窦俨的支持,上章获准。

银场名“邓公场”,隶属于江西盐铁都院,邓远做场监。

巡检使是个贪财之徒,总想从每炉的出银率上做点小动作,从中贪污。

邓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好多提防小心。

一次,在测定每炉出银率时,巡检使借开炉之机,从袖管里甩出一锭银子入炉。

邓远因早有防备,说是迟那时快,伸手便探入炉中,将那块就要化入银水的银子接住。

邓远的右手因此成了残肢枯骨。

人们传颂着邓公红炉铸绩的义举,世世代代敬祀邓公。

配场景:红炉著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