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祖国各地的房子》.doc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各种各样的房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各种各样的房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第四章《我们生活的环境》,详细内容为第二节《各种各样的房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房子特点,培养幼儿对建筑艺术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认识和区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房子,了解房子的结构和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各种类型的房子,了解房子的结构和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表达、合作,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房子图片、幻灯片、视频、卡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各种房子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房子的特点,引发幼儿对房子的兴趣。
2. 讲解(15分钟)(1)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各种类型的房子,讲解房子的结构和特点。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见过的房子,引导幼儿观察、表达、合作。
3. 实践(15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材料,引导幼儿画出一座自己喜欢的房子。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共同完成一座房子。
4. 互动(5分钟)(1)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幼儿猜猜是什么类型的房子。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对各种房子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各种各样的房子2. 内容:(1)房子的结构:屋顶、墙壁、窗户、门(2)房子的类型:平房、楼房、别墅、窑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房子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画出房子的轮廓,并标注出房子的结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对各种房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引导幼儿观察、表达、合作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当地特色建筑,让幼儿亲身体验不同类型的房子。
2024年大班科学中华民居教案

2024年大班科学中华民居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手册》第五章“中华民居”,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传统民居的特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居风格,探索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特点,培养幼儿对民间文化的热爱。
2. 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 增强幼儿对地理环境的认识,提高幼儿的生活适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掌握不同地区民居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民居图片、地图、民居模型。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民居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房子是哪里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不同地区的民居特点,如北京的四合院、福建的土楼、云南的竹楼等。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以北京四合院为例,讲解其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和特点,引导幼儿思考四合院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民居图片,讨论民居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找出对应地区。
5. 动手操作(10分钟)每组幼儿选择一种民居,用画纸、彩笔、剪刀和胶水制作民居模型。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和了解更多的民居。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中华民居2. 板书内容:北京四合院:历史背景、建筑风格、特点福建土楼:建筑风格、特点云南竹楼:建筑风格、特点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画一画自己家乡的民居,并简单介绍其特点。
2. 答案示例:家乡民居:浙江乌镇的水乡民居特点:依水而建、白墙黑瓦、木制门窗、石板路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幼儿了解不同地区的民居特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房子大观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房子大观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我们生活的环境》,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各种各样的房子》。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幼儿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房子,培养幼儿对生活环境的观察和认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房子特点,知道房子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表达房子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爱护环境,珍惜资源,保护房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不同地区房子特点及其与环境的适应性。
重点:认识各种类型的房子,了解房子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房子图片、地球仪、PPT课件、挂图。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不同地区的房子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1)展示地球仪,介绍不同地区的房子特点。
(2)通过PPT课件,展示各种类型的房子,如:土楼、竹楼、木屋、砖房等。
(3)讲解房子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引导幼儿关注生活环境。
3. 例题讲解以图片为例,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房子的特点,如:形状、材料、颜色等。
4. 随堂练习分发画纸、画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房子。
让幼儿说说自己画的房子,引导幼儿关注房子的特点及其与环境的适应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各种各样的房子》2. 板书内容:(1)不同地区的房子特点(2)房子的类型(3)房子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房子,并描述房子的特点。
答案示例:我画了一座土楼,它是由土、木、石等材料建造而成,形状像一个大圆圈,可以住很多人。
2. 拓展作业:与家长一起收集关于房子的资料,如:图片、书籍、模型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各种类型的房子,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当地的特色房子,实地感受房子的特点。
【幼儿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不同地方的房屋

参考范本【幼儿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不同地方的房屋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童话世界-巨人先生搬家记——不同地方的房屋重点领域:语言科学美术活动方式:集体小组幼儿情况分析:我们大班11月份的新的主题《童话世界》又开始了,主题里的分题——巨人先生搬家记,让小朋友领略了童话世界里和船上巨人的家,也让我们感受到这里的居住环境,小朋友非常有兴趣,为了让他们了解世界上更多民族人们的居住环境及房屋的建构特点,为此,我设计了这次爱朗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1、让幼儿欣赏世界各地6种有特色的房屋建筑,知道不同的文化、气候与房屋的关系;让幼儿观察我们居住的房屋和有特色房屋的异同;2、培养幼儿观察的细致的能力;3、培养幼儿对不同民族房屋的浓厚兴趣;活动重点:让幼儿欣赏世界各地6种有特色的房屋建筑,知道不同的文化、气候与房屋的关系;活动难点:让幼儿观察我们居住的房屋和有特色房屋的异同;活动准备:记录表31张,世界上各地不同房屋建筑的图片(爱斯基摩人冰屋、蒙古人的蒙古包、黎族的竹架棚房子、侗族的水上房子、延安人住的窑洞)及城市人住的高层楼房、平房、中层楼房;油画棒、水粉纸等;活动过程:活动一谈话活动我住的房子1、请幼儿观看楼房、别墅、平房的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麽?这些房子是什麽样子?提问:“你还在那里见过这样的房子?提问:“小朋友你们住的是什麽样的房子,2、让幼儿回忆楼房是需要什麽材料才能盖成;提问:“我们住的楼房你知道需要什麽材料才能盖起来的?提问:“我们住的房子建筑在城市里,你还知道房子还有建在那里的?巨人的房子还搬在那里呢?教师小结:我们人们的房子的都在城市里,还有的建筑在农村里,巨人的家还搬在树上,船上!那麽巨人先生的家还搬在那里呢?我们一起欣赏课件就知道了!活动二:认识建筑有特色房子1、幼儿操作“巨人先生搬家记”提问:“巨人先生又把他的家搬到哪里去呢?提问:“北极气候怎样呢?提问:“在北极他又住了一间什麽样的房子?你知道这间房子的名字叫什麽名字?提问:“他对这间房子有什麽感受?提问:“这样的房子是用什麽材料制作的?提问:“最后巨人先生做出了什麽决定?教师小结:“我们西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季节分明,可是在北极,一年到头都是冰天雪地,一年中有半年都是黑夜,还有暴风雪和零下几十摄氏度的严寒,这样的冰屋还有一个民族在居住,我知道你们特别想知道是哪一个民族的人住这样的房子,我就告诉你们吧?2、给幼儿介绍爱斯基摩人的生活;今天我就带你们走进爱斯基摩人的生活;超一流的防寒服、爱斯基摩妇女正在晒角鲸的筋,它是缝制皮靴,衣服,和船面的最佳材料;爱斯基摩人做的海豹皮防水风雨衣;3、环游世界游戏,请幼儿发挥想象,假装收拾行李,然后和教师一起环游世界;提问:“我接到了一个秦炜轩妈妈的电话,他邀请小朋友双飞到我们国家的有特色的建筑房屋去游玩,我们走吧!记住一定要仔细观察这些房屋是什麽样子的?4、教师带领幼儿投入角色扮演,假装乘飞机,幼儿跟着转呀转,飞机降落后,告诉幼儿来到了什麽地方?假装参观这里的房子,引发幼儿讨论房子的特色?我们来到了我们国家的蒙古,我们来看蒙古族人住的房屋;我们来到了广西,来看一看黎族人住的竹架棚的房屋;我们来到了我们陕西延安,一起看一看延安人住的房屋;我们来到了贵州,来看一看侗族人住的吊脚楼,教师以讲解员的形式向幼儿讲解;提问:“这是蒙古人(黎族人、侗族人、延安人)住的房子,你们看是什麽样子的?你们知道它叫什麽名字,这个房子叫蒙古包、竹架棚、吊脚楼、窑洞?提问:“这样的房子是用什麽材料制作的(毛毡和帆布、茅草覆顶,木头或竹子做柱子、用一种杉木的木头、在黄土高原上挖的窑洞)?5、比较特色房子与我们住房有什麽不同给幼儿发一张记录表让幼儿用画的方法记录,给幼儿时间,幼儿自己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教师请幼儿讲述记录内容;活动三:我设计的房屋请幼儿设计自己喜欢住的房屋,给幼儿准备纸和笔;积木;纸箱子;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设计自己喜欢的房屋;提问:“我们刚才认识了那麽多的不同的房屋,你最喜欢哪一座房屋,为什麽?1、我知道你们也想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房屋,想不想当一次设计师,那就用我们手中的材料开始设计吧!2、幼儿开始设计房屋,支持和接纳孩子们的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制作;教师和幼儿一起评价,给每一组的幼儿进行精神鼓励;总结评价:1、幼儿了解不同特色的房屋;2、幼儿能设计自己喜欢的房屋造型;3、幼儿能用自己的语言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2024年各种各样的房子大班主题教案

2024年各种各样的房子大班主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主题活动“2024年各种各样的房子”,教材为《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美丽的家园”。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类型的房子,了解房子的结构和功能,探索房子的设计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类型的房子,知道房子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识。
2. 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艺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房子的结构原理和设计方法。
2.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类型的房子,了解房子的功能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房子模型、各种房子的图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各种房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房子的特点,激发幼儿对房子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出示房子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房子的结构。
(2)教师讲解房子的结构原理,如: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具有空间感等。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房子的功能,如:居住、遮风挡雨等。
3.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展示PPT课件,讲解不同类型的房子。
(2)教师引导幼儿分析各种房子的特点,如:别墅、公寓、竹楼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分发画纸、彩笔等材料,引导幼儿设计自己的房子。
(2)幼儿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邀请部分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设计思路。
六、板书设计1. 板书2024年各种各样的房子2. 板书内容:房子的结构:三角形、四边形等房子的功能:居住、遮风挡雨等房子的类型:别墅、公寓、竹楼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座未来的房子答案要求:画出房子的平面图,标注房子的大小、结构、功能等。
2. 作业评价:教师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幼儿对房子知识的掌握程度。
大班科学中华民居教案

大班科学中华民居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身边的科学》第四章“我们的家园”,详细内容为“中华民居”一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我国不同地域的民居特点,认识各类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及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我国不同地域民居的特点,了解其建筑风格与文化内涵。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传承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我国不同地域民居的特点及其建筑风格。
难点:民居建筑风格与文化内涵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民居图片、PPT、视频、民居模型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民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熟悉的民居。
(2)邀请学生分享家乡的民居特点,激发学生对民居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展示PPT,讲解我国不同地域民居的特点。
(2)分析民居建筑风格与文化内涵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学生分组,根据PPT展示的民居图片,分析其特点。
4. 民居模型制作(1)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民居模型。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成果展示(1)每组展示制作的民居模型,介绍其特点及创作思路。
六、板书设计1. 大中华民居2. 副不同地域的民居特点3. 板书内容:(1)南方民居:水乡特色、黑瓦白墙、木质结构(2)北方民居:四合院、灰砖青瓦、土木结构(3)西藏民居:碉楼、石木结构、色彩鲜艳(4)内蒙古民居:蒙古包、圆顶、羊毛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所学知识,画一幅自己家乡的民居。
(2)简述你所了解的民居建筑风格与文化内涵的关系。
2. 答案:(1)学生作品,以实际完成情况为准。
(2)民居建筑风格与文化内涵关系:民居建筑风格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民俗、气候等多方面因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民居模型制作等环节,使学生对我国不同地域民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多样的房子》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多样的房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多样的房子”。
通过介绍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房子,让孩子们了解房子的多样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房子,知道房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热爱生活、关爱自然、尊重不同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房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不同地区房子的特点。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和表达不同类型的房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PPT、视频、卡片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世界各地房子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各自的特点。
(2)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见过的有趣房子。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以图片为例,讲解房子的基本结构(如屋顶、墙壁、门窗等)。
(2)介绍不同地区房子的特点,如蒙古包、土楼、竹楼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房子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房子。
(2)孩子们用画笔、彩泥等学具,创作自己心中的理想房子。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为不同地区的人们设计合适的房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多样的房子2. 内容:(1)房子的基本结构:屋顶、墙壁、门窗等。
(2)不同地区房子的特点:蒙古包、土楼、竹楼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座独特的房子要求:结合本节课所学,为自己设计一座独特的房子,并描述房子的特点。
答案示例:我设计了一座海边的小木屋,屋顶是倾斜的,可以防止雨水进入屋内。
窗户很大,可以欣赏海景。
房子周围有绿树环绕,环境优美。
2.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教师反思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孩子们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鼓励孩子们在课后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更多有趣的房子,并与家人分享。
2023年大班社会各种各样的房子教案

2023年大班社会各种各样的房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我们的家园》,详细内容围绕“各种各样的房子”展开。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房子特点,培养他们对多样化房屋建筑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道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房子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 能用语言描述自己见过的房子,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3. 感受不同房子建筑的美,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房子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和欣赏各种房子建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房子图片、地球仪、画纸、彩笔、建筑模型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去过的地方和见过的房子。
展示地球仪,讲解不同地区的房子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各种房子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描述。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房子进行观察和描述。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练习。
4. 创作环节(10分钟)幼儿利用画纸、彩笔等材料,为自己设计一座房子。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
教师评价幼儿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各种各样的房子2. 内容:北京四合院、上海石库门、草原蒙古包等房子图片及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心中的理想房子。
2. 答案要求:能体现房子特点,颜色搭配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当地特色建筑,加深对各种房子建筑的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互动性3. 例题讲解的深入与直观性4. 随堂练习的分组与指导6. 作业设计的开放性与引导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应放在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房子特点的深入了解上。
难点在于如何让幼儿通过观察、描述和创作活动,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内化为自己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祖国各地的房子》活动目标:1、欣赏祖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房子,了解祖国建筑的多样性,感受祖国建筑的特有风貌。
2、初步了解各种民居与地域、气候及居民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1、请家长帮助幼儿搜集有关祖国各地房子的图片、图书、带到幼儿园。
2、幼儿用书第3册第15-16页。
3、挂图《中国古典建筑》《中国特色民居》。
4、音乐磁带或cd。
活动过程:一、资料展示与交流。
1、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关于祖国各地房子的资料,如:图片、图书,互相交流欣赏。
2、请幼儿重点介绍一种自己见过的或最喜欢的房子。
二、欣赏与感受祖国的古典建筑。
1、出示中国古典建筑的挂图,在优美的中国古典民乐(《大江东去》)声中,引导幼儿观察,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2、引导幼儿重点观察、欣赏故宫等古典建筑的特有造型(如立柱、屋顶、屋檐、门窗、雕饰等)、色彩、气势等。
也可以通过与现在的房子的比较,引导幼儿发现这些特色。
三、欣赏各地有特色的民居。
1、出示民居挂图,引导幼儿描绘他们的特点,重点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民居及喜欢的原因。
2、探究、了解不同形式建筑的作用以及与当地地域、气候及居民生活的关系,如:水乡建筑、竹楼、窑洞、蒙古包等。
四、绘画表现。
1、幼儿参照图片,把自己最喜欢的房子画出来,带回家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
2019--22活动目标:1、欣赏祖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房子,了解祖国建筑的多样性,感受祖国建筑的特有风貌。
2、初步了解各种民居与地域、气候及居民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1、请家长帮助幼儿搜集有关祖国各地房子的图片、图书、带到幼儿园。
2、幼儿用书第3册第15-16页。
3、挂图《中国古典建筑》《中国特色民居》。
4、音乐磁带或cd。
活动过程:一、资料展示与交流。
1、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关于祖国各地房子的资料,如:图片、图书,互相交流欣赏。
2、请幼儿重点介绍一种自己见过的或最喜欢的房子。
二、欣赏与感受祖国的古典建筑。
1、出示中国古典建筑的挂图,在优美的中国古典民乐(《大江东去》)声中,引导幼儿观察,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2、引导幼儿重点观察、欣赏故宫等古典建筑的特有造型(如立柱、屋顶、屋檐、门窗、雕饰等)、色彩、气势等。
也可以通过与现在的房子的比较,引导幼儿发现这些特色。
三、欣赏各地有特色的民居。
1、出示民居挂图,引导幼儿描绘他们的特点,重点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民居及喜欢的原因。
2、探究、了解不同形式建筑的作用以及与当地地域、气候及居民生活的关系,如:水乡建筑、竹楼、窑洞、蒙古包等。
四、绘画表现。
1、幼儿参照图片,把自己最喜欢的房子画出来,带回家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
2019--22活动目标:1、欣赏祖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房子,了解祖国建筑的多样性,感受祖国建筑的特有风貌。
2、初步了解各种民居与地域、气候及居民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1、请家长帮助幼儿搜集有关祖国各地房子的图片、图书、带到幼儿园。
2、幼儿用书第3册第15-16页。
3、挂图《中国古典建筑》《中国特色民居》。
4、音乐磁带或cd。
活动过程:一、资料展示与交流。
1、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关于祖国各地房子的资料,如:图片、图书,互相交流欣赏。
2、请幼儿重点介绍一种自己见过的或最喜欢的房子。
二、欣赏与感受祖国的古典建筑。
1、出示中国古典建筑的挂图,在优美的中国古典民乐(《大江东去》)声中,引导幼儿观察,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2、引导幼儿重点观察、欣赏故宫等古典建筑的特有造型(如立柱、屋顶、屋檐、门窗、雕饰等)、色彩、气势等。
也可以通过与现在的房子的比较,引导幼儿发现这些特色。
三、欣赏各地有特色的民居。
1、出示民居挂图,引导幼儿描绘他们的特点,重点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民居及喜欢的原因。
2、探究、了解不同形式建筑的作用以及与当地地域、气候及居民生活的关系,如:水乡建筑、竹楼、窑洞、蒙古包等。
四、绘画表现。
1、幼儿参照图片,把自己最喜欢的房子画出来,带回家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
2019--22活动目标:1、欣赏祖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房子,了解祖国建筑的多样性,感受祖国建筑的特有风貌。
2、初步了解各种民居与地域、气候及居民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1、请家长帮助幼儿搜集有关祖国各地房子的图片、图书、带到幼儿园。
2、幼儿用书第3册第15-16页。
3、挂图《中国古典建筑》《中国特色民居》。
4、音乐磁带或cd。
活动过程:一、资料展示与交流。
1、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关于祖国各地房子的资料,如:图片、图书,互相交流欣赏。
2、请幼儿重点介绍一种自己见过的或最喜欢的房子。
二、欣赏与感受祖国的古典建筑。
1、出示中国古典建筑的挂图,在优美的中国古典民乐(《大江东去》)声中,引导幼儿观察,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2、引导幼儿重点观察、欣赏故宫等古典建筑的特有造型(如立柱、屋顶、屋檐、门窗、雕饰等)、色彩、气势等。
也可以通过与现在的房子的比较,引导幼儿发现这些特色。
三、欣赏各地有特色的民居。
1、出示民居挂图,引导幼儿描绘他们的特点,重点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民居及喜欢的原因。
2、探究、了解不同形式建筑的作用以及与当地地域、气候及居民生活的关系,如:水乡建筑、竹楼、窑洞、蒙古包等。
四、绘画表现。
1、幼儿参照图片,把自己最喜欢的房子画出来,带回家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
2019--22活动目标:1、欣赏祖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房子,了解祖国建筑的多样性,感受祖国建筑的特有风貌。
2、初步了解各种民居与地域、气候及居民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1、请家长帮助幼儿搜集有关祖国各地房子的图片、图书、带到幼儿园。
2、幼儿用书第3册第15-16页。
3、挂图《中国古典建筑》《中国特色民居》。
4、音乐磁带或cd。
活动过程:一、资料展示与交流。
1、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关于祖国各地房子的资料,如:图片、图书,互相交流欣赏。
2、请幼儿重点介绍一种自己见过的或最喜欢的房子。
二、欣赏与感受祖国的古典建筑。
1、出示中国古典建筑的挂图,在优美的中国古典民乐(《大江东去》)声中,引导幼儿观察,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2、引导幼儿重点观察、欣赏故宫等古典建筑的特有造型(如立柱、屋顶、屋檐、门窗、雕饰等)、色彩、气势等。
也可以通过与现在的房子的比较,引导幼儿发现这些特色。
三、欣赏各地有特色的民居。
1、出示民居挂图,引导幼儿描绘他们的特点,重点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民居及喜欢的原因。
2、探究、了解不同形式建筑的作用以及与当地地域、气候及居民生活的关系,如:水乡建筑、竹楼、窑洞、蒙古包等。
四、绘画表现。
1、幼儿参照图片,把自己最喜欢的房子画出来,带回家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
2019--22活动目标:1、欣赏祖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房子,了解祖国建筑的多样性,感受祖国建筑的特有风貌。
2、初步了解各种民居与地域、气候及居民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1、请家长帮助幼儿搜集有关祖国各地房子的图片、图书、带到幼儿园。
2、幼儿用书第3册第15-16页。
3、挂图《中国古典建筑》《中国特色民居》。
4、音乐磁带或cd。
活动过程:一、资料展示与交流。
1、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关于祖国各地房子的资料,如:图片、图书,互相交流欣赏。
2、请幼儿重点介绍一种自己见过的或最喜欢的房子。
二、欣赏与感受祖国的古典建筑。
1、出示中国古典建筑的挂图,在优美的中国古典民乐(《大江东去》)声中,引导幼儿观察,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2、引导幼儿重点观察、欣赏故宫等古典建筑的特有造型(如立柱、屋顶、屋檐、门窗、雕饰等)、色彩、气势等。
也可以通过与现在的房子的比较,引导幼儿发现这些特色。
三、欣赏各地有特色的民居。
1、出示民居挂图,引导幼儿描绘他们的特点,重点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民居及喜欢的原因。
2、探究、了解不同形式建筑的作用以及与当地地域、气候及居民生活的关系,如:水乡建筑、竹楼、窑洞、蒙古包等。
四、绘画表现。
1、幼儿参照图片,把自己最喜欢的房子画出来,带回家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
2019--22活动目标:1、欣赏祖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房子,了解祖国建筑的多样性,感受祖国建筑的特有风貌。
2、初步了解各种民居与地域、气候及居民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1、请家长帮助幼儿搜集有关祖国各地房子的图片、图书、带到幼儿园。
2、幼儿用书第3册第15-16页。
3、挂图《中国古典建筑》《中国特色民居》。
4、音乐磁带或cd。
活动过程:一、资料展示与交流。
1、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关于祖国各地房子的资料,如:图片、图书,互相交流欣赏。
2、请幼儿重点介绍一种自己见过的或最喜欢的房子。
二、欣赏与感受祖国的古典建筑。
1、出示中国古典建筑的挂图,在优美的中国古典民乐(《大江东去》)声中,引导幼儿观察,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2、引导幼儿重点观察、欣赏故宫等古典建筑的特有造型(如立柱、屋顶、屋檐、门窗、雕饰等)、色彩、气势等。
也可以通过与现在的房子的比较,引导幼儿发现这些特色。
三、欣赏各地有特色的民居。
1、出示民居挂图,引导幼儿描绘他们的特点,重点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民居及喜欢的原因。
2、探究、了解不同形式建筑的作用以及与当地地域、气候及居民生活的关系,如:水乡建筑、竹楼、窑洞、蒙古包等。
四、绘画表现。
1、幼儿参照图片,把自己最喜欢的房子画出来,带回家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
2019--22活动目标:1、欣赏祖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房子,了解祖国建筑的多样性,感受祖国建筑的特有风貌。
2、初步了解各种民居与地域、气候及居民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1、请家长帮助幼儿搜集有关祖国各地房子的图片、图书、带到幼儿园。
2、幼儿用书第3册第15-16页。
3、挂图《中国古典建筑》《中国特色民居》。
4、音乐磁带或cd。
活动过程:一、资料展示与交流。
1、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关于祖国各地房子的资料,如:图片、图书,互相交流欣赏。
2、请幼儿重点介绍一种自己见过的或最喜欢的房子。
二、欣赏与感受祖国的古典建筑。
1、出示中国古典建筑的挂图,在优美的中国古典民乐(《大江东去》)声中,引导幼儿观察,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2、引导幼儿重点观察、欣赏故宫等古典建筑的特有造型(如立柱、屋顶、屋檐、门窗、雕饰等)、色彩、气势等。
也可以通过与现在的房子的比较,引导幼儿发现这些特色。
三、欣赏各地有特色的民居。
1、出示民居挂图,引导幼儿描绘他们的特点,重点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民居及喜欢的原因。
2、探究、了解不同形式建筑的作用以及与当地地域、气候及居民生活的关系,如:水乡建筑、竹楼、窑洞、蒙古包等。
四、绘画表现。
1、幼儿参照图片,把自己最喜欢的房子画出来,带回家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
2019--22活动目标:1、欣赏祖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房子,了解祖国建筑的多样性,感受祖国建筑的特有风貌。
2、初步了解各种民居与地域、气候及居民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1、请家长帮助幼儿搜集有关祖国各地房子的图片、图书、带到幼儿园。
2、幼儿用书第3册第15-16页。
3、挂图《中国古典建筑》《中国特色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