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考试题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试题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试题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春秋战国时期。
2.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 夏朝的建立。
B. 商朝的建立。
C. 周朝的建立。
D. 秦朝的建立。
3.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4.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5.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春秋战国时期。
二、填空题。
1.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_______。
2.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
3.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文化制度是_______。
4.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军事制度是_______。
三、简答题。
1. 请简要介绍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
2. 请简要介绍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3. 请简要介绍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文化制度。
4. 请简要介绍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军事制度。
四、论述题。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请结合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进行论述。
五、综合题。
请结合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分析封建社会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及其意义。
六、分析题。
请分析中国封建社会的兴衰周期及其原因。
七、解决问题题。
请结合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思考封建社会对当代中国的启示及对策。
八、应用题。
请结合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分析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及其变迁。
初中历史学科教师素质考试题及参考答案教材教法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中历史学科教师素质考试题及参考答案教材教法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初中历史学科教师素质考试题及参考答案教材教法考试题及参考答案(50题)基本理论题(30题)1、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时什么?【一】、“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
【二】、开放型的新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
【三】、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制的牢固基石。
【四】、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五】、树立终身研究观,终身研究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
【六】、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
【七】、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
【八】、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2、为什么将“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第一,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第二,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第四,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在某一方面或领域应该具有的素质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标准,国家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评价及教材编写做出了一些指导和建议。
但与教学大纲相比,这种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学与评价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空间都很大。
同时,本次课程改革把实施三级管理政策作为重要目标,给地方和学校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提供了政策保障。
3、综合实践活动包括那些活动?1、查找文献法2、调查法3、访谈法4、课题研究的探究性进修:包孕调查、观察、文献检索与搜集、实验、数据统计、撰写研究敷陈等5、实践使用的设计进修:根据学生生活需求解决面临的问题。
6、社会考察的体验性进修:参观、调查、采访、7、社会参与的实践性进修:包孕从事商业举动、手工劳动、工业劳动、农业劳动。
8、自我建构的反思性进修:写举动总结、写体验、写收获。
综合实践举动课程的性质与特点4、哪四项指标在传统教学中被忽视,而在新一轮课改中被重视?兴趣与能力、办法、情感态度。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单选题(共40题)1、教师在编制历史初中试题时,要关注难度与区分度。
为保证试题有较好的区分度,试题难度应控制的区间是()。
A.0.1~0.2B.0.2~0.4C.0.4~0.6D.0.7~0.9【答案】 C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某一时期“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8%。
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效果比较好,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比较协调。
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由此可以推测出当时中国()。
A.经济政策深受苏联影响B.经济建设出现浮夸风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D.工农业比重逐渐失衡【答案】 A3、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载文曰:“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这句话针对的是()。
A.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B.日本强行租借胶州湾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受挫D.《九国公约》的签订【答案】 C4、“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德国“考问世界”的事实有()。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B5、1921年初,列宁认识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
滋生这一“反对”情绪的主要原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D.“玉米运动”的推进【答案】 A6、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所产生的新的社会力量,由于同新的经济关系血肉相连.构成了整个社会变化的基干。
这里所说的“新的社会力量”指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答案】 D7、古代中国的一位思想家认为:“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
”这位思想家是()。
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D.黄宗羲【答案】 C8、有学者认为:“16世纪前后,它的生产、传播、消费,连接起美洲、欧洲、中亚、东亚等地,成为流淌在全球贸易机体中的血液。
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库(历史)试题

新课程标准理论测真题库〔历史〕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2022年新课标与时俱进,对2011年课标进行了修订完善。
新课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素养教育。
〔〕A. 指导思想B.努力方向C.根本任务2、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表达了本次新课标坚持的修订原则。
A.问题导向B.目标导向C.创新导向3、加强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这是新课标在的主要变化。
〔〕A. 课程方案B. 课程目标C. 课程标准4、以下不属于历史课程性质的一项为哪一项〔〕。
A、思想性B、逻辑性C、人文性5、初中历史课程通过开掘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育人功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表达了历史新课标的哪个理念A、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和方法,发挥评价促进学习和改良教学的功能B、精选和优化课程内容,突出思想性和根底性C、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开展,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6、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渐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行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表达,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A、核心素养B、课程性质C、课程理念7、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根底及开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使历史成为一门科学。
A、史料实证B、家国情怀C、唯物史观8、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就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法。
A、时空观念B、历史解释C、唯物史观9、初中历史课程的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客观表达和分析历史,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尝试发觉和提出新的问题,加以论证,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这是属于的目标要求。
2011年 江西教师招聘考试 笔试 学科 初中 历史 真题

江西省2011年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考试试卷初中历史满分:100分时限:120分钟第一部分客观题1.假期里,小华参观某一博物馆,看见了右图模型,听讲解员讲,这是距今6000多年前建在博物馆地址上的房屋,请判断,博物馆该位于( )。
A.北京周口店B.云南元谋C.陕西半坡D.浙江河姆渡2.周王将王族、功臣和古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
这一制度称为( )。
A.分封制B.郡县制C.宗法制D.禅让制3.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产生于( )。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时期4.以下主张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法不阿贵,以法治国5.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候王”,为此他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
A.分封同姓诸侯王B.废分封,置郡县C.制定严苛的法律D.制定选拔官吏的制度6.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
A.增加税收B.恩泽贵族C.削弱王国势力D.实现民族整合7.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时期有( )。
①商周②西汉③明清A.①②③B.①③C.①②D.②③8.钱穆在《国史新论》中纵论汉唐宰相制度的差异时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需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章发下。
“这则材料说明( )。
A.政事堂不掌握实际的权力B.皇帝权力被严格限制C.机构设置重叠,官员冗滥D.宰相权力被分散削弱9“世上疮疾,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郭沫若称颂哪位诗人而写的一副对联( )。
A.屈原B.辛弃疾C.李白D.杜甫10.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的“天理”是指( )。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伦理道德规范D.“天人感应”学说11.“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亦不可不读之书也。
”编写此书的目的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政道”,此书是( )。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题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题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试题一、填空题(毎空3分,共45分)1、历史课程是社会学科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和综合性等特性。
2、课程目标规定了学生在、、等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
内容标准规定了学生在上述三个方面应达到的具体目标。
3、内容标准分为、、、、、六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学习主题。
4、历史教学评价主要是根据,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以及影响教学的各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价值判断。
二、简答题5、简述历史课程改革的三个有利于分别是什么(12分)6、《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体思路是什么(8分)7、学习历史就要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
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10分)8、历史教学评价的主要对象、内容分别是什么(10分)三、论述题9、观察法是历史教学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
请以七年级下册第二课《最可爱的人》为例谈谈你对观察法的运用。
(15分)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测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毎空3分,共45分)1、思想性、人文性、基础性2、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4、《课程标准》历史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二、简答题5、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机制,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
2011新课程标准变化-初中历史(整理版).

新课程标准变化内容·历史一、中国古代史1.史前时期删减:①尧、舜、禹的传说。
②元谋人等早期人类的知识。
增加:①原始农业的产生。
②对考古的认识。
③对化石的认识。
2.夏商周时期删减:①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②商鞅变法之外的变法增加:①西周分封制的作用。
②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变化:①突出甲骨文的历史地位。
②突出“老子”。
③突出“百家争鸣”的影响3.秦汉时期增加:①“文景之治”②秦的暴政。
③秦朝的灭亡④西汉的建立。
⑤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
删减:①评价汉武帝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增加:①赤壁之战。
②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
③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删减:①《九章算术》5.隋唐时期增加:①隋朝的统一。
②隋朝灭亡的原因。
③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删减:①武则天变化:①突出皇帝和盛世的关系。
②突出探索唐朝兴盛的原因。
③突出对盛唐社会的综合把握和宏观认识。
6.宋元时期新增:①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②元曲。
③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朝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变化:①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的相关知识点细化。
7.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新增:①通过清朝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
②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③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④知道满族入主中原。
⑤清代中期以来的腐败现象。
删减:①《水经注》变化:①突出八股取士和皇帝专权的弊端。
②突出《红楼梦》和京剧。
二、中国近代史新增:①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②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
③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④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⑤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
⑥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抗战胜利的原因。
⑦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⑧茅盾、齐白石的成就。
删减:①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②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③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
初中历史教师课程标准考试资料

初中历史教师《课程标准》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0分)1、历史课程:2、历史课程资源:二、填空(每空2分,共40分)1、《课程标准》由、、、四个部分构成,《课程标准》的主体是、和内容标准。
本课程内容标准由内容标准和两部分组成。
2、本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性、和性。
3、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应由重教师的向重学生的转变;在教学模式上应由教育向教育转变;对学生态度上应由向转变。
4、课程目标规定了学生在、、、等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
内容标准规定了学生在上述三个方面应达到的具体目标。
5、"内容标准"对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分为:、、。
三个层次要求。
三、判断题(20分)1、课程资源包括:文字资源、实物资源、音像资源。
()2、历史教科书是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
()3、评价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评价面向的少数精英,而不是学生大众。
()4、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科学教育。
()5、学习历史可以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并对人类历史做出自己的解释。
( )6、历史的影视作品和娱乐性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完全可以作为课程资源,( )7、历史课程的功能就是以知识传授和政治教育为主。
( )8、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会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
( )9、历史教学评价分为课堂教学评价、单元教学评价、学期教学评价、学年教学评价等。
但对于学生最重要和还是终结性评价。
( )10、学习历史可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 )四、简答题(30分)1、怎样对历史学科进行教学?(10分)2、面对学生你应该怎样进行科学的评价?(10分)3、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10分)历史课程标准解读考试答案一、名词解释:历史课程:历史(7——9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
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学习教师考试题(初中历史)
一、填空题(20分)
1. 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以 为指导,从学生 和 的角度出发,力图有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
2. 教师观察是指教师对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的 进行观察,作出记录,从而评价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状态、进展与成效。
如观察学生 、 ,对历史的感知、理解的状态,怎样对历史进行论证,历史学习方法的运用情况,以及学生在 与 方面的真实表现等。
3. 不同的评价任务需要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
根据评价功能的不同,评价任务包括 、 和 三种类型。
4.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评价,是历史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
评价须以课程表转中的标准中的“ ”和“ ”为依据,注重目标、教学和评价的一致性,运用科学、可行和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 ,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 。
5.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弘扬以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 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
6. 是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
7.历史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 与 ,才能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发挥最重要的人力资源的作用。
8.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
鼓励学生在学习时进行 和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9在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要注意坚持正确的 引领,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简答 (每小题5分,计30分)
1、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哪些基本理念?
2、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历史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
3、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初中历史教学做了哪些内容行的规定?
姓名
所教年级
4、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了哪七条教学建议?
5.请从三个角度谈一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评价目标的选择与确定。
6.简述初中历史课的课程性质
三、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
1.请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你是如何充分开发历史课程的各种资源的。
2.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开展教学评价?
四、教学设计:请结合自己所教学年的教学内容,设计一节体现新课标要求的教案(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