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5.2 国际经济合作教案 湘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第二节国际经济合作教案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第二节国际经济合作教案新版湘教版
节国际经济合作
课题
第五章第二节国际经济合作
计划课时
2课时
项目
内容
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等政治经济概念,为以后学习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本章介绍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讲述国际合作的基础和重要性。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可以对国家、对世界有一个更深入、更完整地认识,从而通过现象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本质,理解合作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做一个“世界中的中国人”奠定基础。
指导阅读后归纳: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学习任务(一)
自主学习:
完成下列问题:
说说美国公司的汽车生产,与哪些国家有着密切的协作关系?所表达的基本含义是什么?这种汽车生产方式有什么好处?
小组交流
【教师精讲点拨】有着密切联系的国家有: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四个。含义是:经济全球化,好处是:为最大限度的合理配置和利用这些资源提供了保障,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各国间的经济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空前紧密,并朝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1、性质2、宗旨3、机构、职能4、中国为什么一定要加入WTO?5、入世后会给我们社会带来哪些变化?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实惠?6、作为中学生我们该怎样迎接这种挑战?
(3)二十四集团
1、性质2、成立时间、3、包括哪些国家
2、小组交流: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关注世界: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搜集近期的国际热点问题,谈谈联合国参与了其中哪些问题的调解和解决。
【教师精讲点拨】
【探究结论】
总结梳理,归纳方法
利用图片与资料介绍了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际间的矛盾与冲突,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图文结合区分不同的标志结合时事理论联系实际)

七年级地理上册-5.2-国际经济合作教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5.2-国际经济合作教案-湘教版

第二节国际经济合作教案【教学目标】1.能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2.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作用||。

3.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国际经济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教学重点】1.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及主要领域||。

2.联合国的宗旨和组成||。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辩论法【教学准备】1.课前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代表联合国安理会、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官员||,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代表||。

由学生推选一们联合国秘书长和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

2.学生预习教材并搜集世界最近时期有关经贸磨擦方面和地区冲突方面的信息资料以及中国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资料||。

(教师可具体指定内容||,以免学生盲目搜集)按扮演角色各级别整理好资料||,并理好发言稿||,推选代表发言||。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师生活动教师(直接引入新课):这节课请同学们自己组织召开两个国际会议||,讨论国际间的合作问题(同时板书:国际合作)||,主要是讨论解决巴以冲突问题的中国的入世问题||。

教师作为安南和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的秘书参加这两次会议||。

会议前||,我将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情况向同学们作一下简介||,以备大家对讨论中国入世问题的理解:世贸组织是……下面先请同学们推选的“安南秘书长”先生主持会议||。

学生“安南”按会议程序主持会议(教师坐在该生旁边指点会议如何进行)||。

(一)“安南”宣布大会开幕||,并发表讲话:我宣布此次大会现在开幕||,女士们、先生们||,世界需要和平||,需要共同发展||。

现在世界……||,巴以冲突不断升级||,引起了世界各国的不安和普遍关注||,我现将巴以冲突问题提交大会审议||,请大家讨论研究解决||。

(二)巴以双方及安理会会员国代表讨论||,然后代表发言||。

(教师应提示各方代表:要从自己扮演的角色的角度讨论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得出各自的观点和解决措施||。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第二节国际经济合作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第二节国际经济合作教案

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第二节国际经济合作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包括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合作中重要组织两部分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通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原因并讨论开展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合作中产生重要的组织的原因。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初步学会分析分工与合作等关系的方法,能参考阅读材料的模式,分析学生所在地开展国际合作的可能性。

2.能举事例说明联合国在国际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结合时事,了解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红十字会等重要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3.通过重要国际经济组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使学生认识到国际组织既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形式,又是国际斗争的主要场所。

同时,了解中国在国际组织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本节内容的教学,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合作中产生重要的组织的原因更进一步的认识,究其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

采取合作探究、讨论原因、联系实际等参与性强的学习形式开展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学习地理过程中应把握的原则,通过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合作中产生重要的组织的原因难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合作中产生重要的组织及其作用.教学突破对于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需要说明在知识经济时代,进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及好处,加强国际合作的必要性,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紧迫性。

国际经济合作中的重要组织要明确起作用,对其标志也要做细致的了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生产全球化:电脑=美国的CPU+日本的声卡+台湾的主板+中国的机箱贸易全球化: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的货物是各国产品的叠加1.学生准备2.查找本地区有关国际合作的事例。

3.查找国际经济合作中重要组织的相关内容。

教学步骤(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导入新课。

七年级地理上册 5.2 国际经济合作教案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 5.2 国际经济合作教案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针对学生展示中的疑难问题讲解 组织学生强化识记主要知识点 组织学生达标检测题
熟悉学习目标,以便 在学习中有的放失。
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以 培养学生任务型阅读 的习惯。
生生互动,培养学生 的合作交流能力。
组代表发言
组织学生结合答案,自查自纠,必要时教师给以指导
和帮助 组织学生结合本节内容,谈谈心得与收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态度
价值

课标要求
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运用地图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 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重点
1.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及主要领域。 2.联合国的宗旨和组成。
难点 教法 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
1.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及主要领域。
讲练结合、指导自学
教具 学具
教学挂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提问: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布的主要区 域? 导入:上节课我们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有了一定
回忆,思考回答 倾听,激起对新知识 的探索
的了解,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国际合作
展示目标
1/3
word
自主学习 激情互动 激情展示 精讲点拨 强化识记 当堂检测 反馈纠正 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口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1、国际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意义? 2、“重要的国际组织有哪些? 组织各小组交流自主学习结果 组织各小组代表发言
word
国际经济合作
课题 备课人
安秀丽
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第二节国际经济合作
课型
新授
课时
1
知 识 1.能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与能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5.2 国际经济合作 教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5.2 国际经济合作  教案

5.2 国际经济合作(共1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3、学会从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培养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培养开放的心态和合作的精神,以及维护国际和平、全球共同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难点知道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及应对的主要措施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说出几种学生熟知的在中国生产的国外品牌:如汽车、家用电器、服装等,询问这些产品是哪国的品牌,询问学生麦当娜、肯德基是哪国的品牌,为什么这些快餐品牌现在已经开遍了中国的许多城市,告诉学生目前肯德基在全球有18000家分店,在中国有3000多家。

一经济全球化自读课本92页完成下列任务A、B、C、D、E为世界热点,你知道在这些地区发生了什么事吗?当今世界,存在着诸多矛盾与冲突,导致这些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你认为可能有哪些原因?其中,你分析一下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什么?2、小组交流,提出疑难3、合作探究面对国际世界的这些矛盾与冲突,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方式和方法来解决,是激化矛盾、扩大战争,还是利用和平手段来解决?说说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问题答案]1、A是巴以冲突B是世界石油波动C是非洲部分国家政局动荡,冲突不断D是美日贸易摩擦E国际恐怖主义猖獗;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是产生矛盾的最主要原因。

3、存在的问题:油价波动、印巴争端、非洲国家政局动荡、美日贸易摩擦利用和平与发展手段来解决学习任务(二)1、自主学习:阅读课本94页完成下列问题:说说美国公司的汽车生产,与那些国家有着密切的协作关系?所表达的基本含义是什么?这种汽车生产方式有什么好处?2、小组交流,提出疑难【教师精讲点拨】有着密切联系的国家有: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四个。

含义是:经济全球化,好处是:为最大限度的合理配置和利用这些资源提供了保障,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各国间的经济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空前紧密,并朝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七年级地理上册5.2国际经济合作教案(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5.2国际经济合作教案(新版)湘教版
2.国际经济合作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概念、形式和意义。
过程:
讲解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包括其主要形式和作用。
详细介绍国际经济合作的形式,如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实例或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际经济合作在实际中的应用和意义。
3.国际经济合作案例分析(20分钟)
针对以上学习者分析,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生动案例和互动讨论等方式,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对于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概念、形式与意义等理论知识,采用讲授法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七年级地理上册5.2国际经济合作教案(新版)湘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来自七年级地理上册5.2节,主要包括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概念、形式与意义。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经济发展概况,以及国际合作的基本理念。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国际经济合作的具体形式,如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援助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国际经济合作对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国际经济合作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增强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地理学科素养。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国际经济合作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五章 第二节 《国际经济合作》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五章 第二节  《国际经济合作》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国际经济合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国际经济合作》主要介绍了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意义、形式和领域,以及中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对国际经济合作的初步了解,为学生以后深入学习国际经济合作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国际经济合作的内涵和外延,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全球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全球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国际经济合作这一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际经济合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意义、形式和领域,掌握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原则和我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意识,树立全球观念,提高学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意义、形式和领域,我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2.难点: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原则,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国际经济合作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参与模拟国际经济合作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板书法:运用板书,清晰展示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原则和我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国际经济合作的案例、图表和动画。

2.教学案例:收集相关的国际经济合作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模拟实践活动:准备相关的模拟实践活动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5.2 国际经济合作3-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5.2 国际经济合作3-湘教版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海陆分布及特点、七大洲、四大洋等三部分内容。

是学生进入初中后首次接触的世界地理内容,也是学习世界地理所必须的基础知识。

关于海陆分布及特点:教材用“饼状统计图”展示了海陆分布比例特征——“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大势。

并在学生活动中通过读图比较南北半球海陆分布性状。

关于七大洲:教材首先从大陆、岛屿、大洲等基本概念入手引出六块大陆,七个大洲及各大洲的位置、面积、洲界等。

从教材内容上看,新教材没有繁多的文字叙述,但教材中设计出读图、读统计图表、读照片等学生喜欢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新的知识。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发展学生潜能。

关于四大洋:教材中首先说明地球的海洋彼此相通连为一体,然后简要介绍四大洋位置和基本情况,最后介绍海、海峡等概念。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利用地图、图表分析海陆分布特点。

知道海陆分布比例及各大洲的具体位置。

2、结合整理地理统计资料分析比较各大洲、大洋的面积特点。

熟悉各大洲大洋的面积和名称。

3、运用图片和资料,使学生懂得地图的“分割”与“缩放”变化,并通过读地图的“分割”与“缩放”变化,增强对三处洲界的了解。

(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资料和地图的方法。

学会通过分析、比较、讨论、探究获取新知。

2、学习将地图、地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能表述地理事物的概念和特点。

3、学会与同学合作完成地理活动,并能提出地理问题或解决地理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学习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学习整理地理资料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学情分析与教学思路“地球——人类生存的家园”。

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问题学生在第一节“认识地球”已有初步认识,但地球上海陆分布的特点,各大洲在地球上的位置等都是一些全新的知识。

作为初中生的第一节世界地理课内容,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让学生通过“看、画、剪、拼”地图等活动了解和熟悉大洲、大洋的位置和轮廓。

通过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乐于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国际经济合作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2.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作用。

3.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国际经济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教学重点】
1.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及主要领域。

2.联合国的宗旨和组成。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辩论法
【教学准备】
1.课前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代表联合国安理会、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官员,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代表。

由学生推选一们联合国秘书长和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

2.学生预习教材并搜集世界最近时期有关经贸磨擦方面和地区冲突方面的信息资料以及中国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资料。

(教师可具体指定内容,以免学生盲目搜集)按扮演角色各级别整理好资料,并理好发言稿,推选代表发言。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教师(直接引入新课):这节课请同学们自己组织召开两个国际会议,讨论国际间的合作问题(同时板书:国际合作),主要是讨论解决巴以冲突问题的中国的入世问题。

教师作为安南和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的秘书参加这两次会议。

会议前,我将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情况向同学们作一下简介,以备大家对讨论中国入世问题的理解:世贸组织是……下面先请同学们推选的“安南秘书长”先生主持会议。

学生“安南”按会议程序主持会议(教师坐在该生旁边指点会议如何进行)。

(一)“安南”宣布大会开幕,并发表讲话:我宣布此次大会现在开幕,女士们、先生们,世界需要和平,需要共同发展。

现在世界……,巴以冲突不断升级,引起了世界各国的不安和普遍关注,我现将巴以冲突问题提交大会审议,请大家讨论研究解决。

(二)巴以双方及安理会会员国代表讨论,然后代表发言。

(教师应提示各方代表:要从自己扮演的角色的角度讨论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得出各自的观点和解决措施。

发达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应表明以军撤不撤军,如何撤军?巴方要求以方应怎样做,提请大会裁决。


学生:巴方代表发言,主题是阐述请联合国干预以方并对其实施制裁的理由(列举以方的行为,如对巴方造成的人员伤亡,房屋毁坏等损失情况。


学生:以方代表发言,阐述打击巴方的原因。

学生:其他国家代表发言,阐述各自的观点和解决措施。

(如学生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教师应加以引导以体现合作的精神,估计多数代表发言的观点可能是:以方应立即撤军,以土地换和平……)
(三)“安南”从代表们的发言中选择合理的解决措施,就此提请大会审议通过并宣布照此安理会决议执行。

教师:小结,同时建议举行第二个会议——世界贸易组织大会。

同学们组织的联合国安理会开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准备召开这节课的第二个会议,讨论审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问题。

会前大家先看教材图5。

9,让学生从中获得国际社会需要合作的一些启示,然后提示学生。

1)中国的代表:围绕为什么要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其他国家有什么好处,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国际社会的承诺这几方面思考讨论,如中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世贸组织就是一种承诺。

2)其他国家的代表:围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同世界很多国家先后经历长达二十来年的艰苦谈判历程:中国入世后对世界各国有什么好外这两方面去讨论思考自己的观点,以便大会对中国入世问题进行表决。

讲座两分钟后教师建议第二个活动开始。

学生:“总干事”主持会议
(一)“总干事”宣布会议开始,并请中方代表首先发言。

学生:中方代表根据老师的提示作陈述性发言。

(中方其他代表可补充发言)
(二)“总干事”发言阐述其本人对中方过去工作的看法(看法应是积极的、有利和),并提议世贸组织成员国举手表决。

学生:世贸组织各成员国举手表决:一致通过(基于两个因素获得这个结论:大家是中国人,学生的童心会偏向自己的国家:教师前面的引导)(师生共同鼓掌欢庆)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完成后面的板书提纲。

这节课的两个会议大家组织得很好,很成功。

那么大家在这两个会议获得了些什么体会呢?同学们思考一下再发言。

灵活处理学生答案,学生可能的回答——国际经济合作非常重要(板书)。

中国入世说明中国需要同国际社会合作,国际社会也需要同中国合作。

中国需要合作,世界各国都需要合作。

课后请大
家完成教材P94A、B图,并思考现在国际合作中存在着什么现象。

再问:这两个会议体现了在哪些方面需要国际合作?学生思考回答——在政治、经济方面(板书)。

那么,同学们根据平常的体会,国际间还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合作,请举例。

学生思考回答——中国人穿西装、吃西餐是服装、饮食文化合作交流的结果,航海家麦哲伦使用的指南针是科学技术合作交流的结果(板书)。

大家再想一想:本节课的两会议都体现了联合国这一重大国际组织的作用,对吗?学生异口同声——不对,只有安理会会议表明了联合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组织。

(板书:联合国的作用)。

除了联合国这个组织,大家还知道哪些国际组织(板书:其他国际组织)?知道——非统组织、欧盟……
结束语:这节课,我非常感谢同学们的合作!
国际合作(活动前已板书)
①很重要:
②主要领域:政治、经济、文化……
③联合国的作用:
④其他国际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