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活性氧化锌粉体制备及气敏性能测定
ZnSnO3纳米粉体的合成及其气敏特性研究

硅
酸
盐
学
报
#$%& !",’$& ! * 9 : ; ,( " " (
*+,-’./ +0 123 425’363 43-.754 6+4531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纳米粉体的合成及其气敏特性研究
徐甲强< ,刘艳丽( ,牛新书(
(< & 郑州轻工业学院化学工程系,郑州
摘
=>"""(;( &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南
新乡
=>!""()
要: 在遵守热力学限制的前提下,以无机盐 ?:6+= ・ ・ @2( +,6:4%= >2( +,’A+2 为原料,在室温条件下,对反应物进行研磨,1B C D1. 曲
第 %/ 卷第 % 期
徐甲强等: !"#"$% 纳米粉体的合成及其气敏特性研究
・ %D% ・
的图谱具有 !"#"$% 的特征谱线,由此说明,产物 为纯相 !"#"$% & 反应产物晶粒的大小是由晶核生 成速度与晶核长大速度的大小决定的,对于本工作 所研究的反应体系,两反应物混合均匀后,一经研 磨,立即在室温下发生固 ’ 固化学反应,放出大量 热,表明该反应体系在室温条件下化学反应速度较 快,成速度远大于核生长速度,得到粒径较小的 纳米粉体,因此 ()* 图谱出现了一定的宽化现象 & 图 + 给出了产物的 ,-. 照片,由图 + 可知,产物 为纳米粉体,平均粒径为 %/ "0 左右 &
ZnSnO3纳米粉体的制备及气敏特性

s rn ae asT esutr dc s ltt o t w e r dtr ie na — y irc m tr X D . t t gm tr l h t c ea r t a ep dr e e m ndo nX r fat ee ( R ) ai i . r u n y a s e fh o a e ad o T esaeads eaea a zdwt eh l o a s i i l t nm c soy( E . ersl hw te h hp n i r n ye i t e fr m s o e c o ir cp T M) T u sso z l hh p t n sn er o h e t h
关键词 :溶胶一 凝胶法 ; 气敏材料 ; 原性 气体 还 中图分类号 :04 .4 6 5 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98 ( 0 7 0 - 04一 4 0 0 7 7 2 0 ) 4 0 1 o
P e a ain a d gj e s ii r p ri ̄o a o tr rp r t n { sn i vt p o e t o l S t y e fn n mee
杜 慧 , 新 书 牛 ,蒋 凯
(. 1 河南师范大学 化学 与环境 科学学院 河南省环境污染控 制重 点实验室 , 南 新乡 4 30 ; 河 5 0 7
2 安阳工学院 化工 系, . 河南 安阳 4 50 ) 5 0 0
氧化锌气敏电阻传感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氧化锌气敏电阻传感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气体的检测在生产过程和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们对生产工艺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气体检测技术也不断发展。
气敏电阻传感器由于其简单、快速、实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
其中,氧化锌(ZnO)作为一种重要的气敏材料,具有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气体检测领域。
本文将介绍氧化锌气敏电阻传感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首先介绍了氧化锌的材料性质和氧化锌气敏电阻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接下来详细描述了氧化锌气敏电阻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关键步骤,并对影响传感器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
最后,对氧化锌气敏电阻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相关数据分析与比较。
氧化锌的材料性质及氧化锌气敏电阻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氧化锌是一种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学性质,主要应用于红外探测、激光器和LED等光电器件的制造。
此外,氧化锌也被广泛应用于气体传感器领域。
氧化锌气敏电阻传感器主要由氧化锌敏感层、底电极、上电极等组成。
当气体分子与氧化锌敏感层发生作用后,会发生电子传导的变化,从而改变传感器的电阻值。
氧化锌气敏电阻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关键步骤氧化锌气敏电阻传感器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材料制备、敏感层制备、电极制备、气体检测等步骤。
其中,敏感层制备是整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步骤。
敏感层制备分为化学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热蒸发法等多种方法,其中以化学气相沉积法最为常用。
该方法的步骤主要包括气相反应、沉积反应、氧化锌晶核形成、室温沉积等。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氧化锌敏感层具有薄膜均匀、结晶度高、粒径分布窄、晶格纯度高、气敏性能稳定等优点。
影响氧化锌气敏电阻传感器性能的因素饱和气体浓度、气体品种、工作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氧化锌气敏电阻传感器的性能。
其中,工作温度是影响氧化锌气敏电阻传感器响应速度和灵敏度的主要因素。
当温度增高时,氧化锌的电导率会增大,响应速度和灵敏度也会跟随提高。
但当温度过高时,氧化锌晶体易发生热退化,从而对传感器性能造成不良影响。
(完整版)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气敏性特性研究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气敏性特性研究目录摘要 (1)第一章绪论 (2)1.1 纳米技术简介 (2)1.1.1纳米技术的简介 (2)1.1.2纳米技术的含义 (4)1.1.3纳米材料含义 (5)1.2 ZnO纳米材料 (6)1.2.1 ZnO纳米材料简介 (6)1.2.2 ZnO纳米材料的分类 (8)1.3 ZnO半导体气体传感器 (9)1.3.1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原理 (9)1.3.2 ZnO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分类 (10)1.3.3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性能指标 (10)1.4制备方法及研究现状 (11)第二章ZnO纳米材料的制备 (13)2.1实验所用材料及仪器 (13)2.2 ZnO制备原理及过程 (13)2.3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17)2.4 ZnO气体传感器的气敏机理 (19)2.5 ZnO气体传感器的性能测试 (20)2.6小结 (23)第三章纳米材料的现状及前景 (24)参考文献 (25)Abstract (27)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气敏性特性研究作者:王洋指导老师:徐秀梅摘要:以二水乙酸锌(C4H10O6Zn)和水合肼(N2H4·H2O)为原料,采用低温水热制备分等级ZnO纳米材料,通过(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致发光谱等[1]对所制备的氧化锌样品进行表征并分析晶体结构,通过交叉实验分析其生长机理,进而进行气敏性的研究。
检测所测气体的组成及其含量由气体传感器完成,而气体传感器由ZnO敏感材料为基体材料制得进行。
关键词:水热法;氧化锌;传感器;气敏性第一章绪论1.1 纳米技术简介科技进步带动了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
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这两次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例如,工业生产,煤矿燃烧,汽车尾气等排放的废气越来越多,这些排放的废气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不容小觑。
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大气问题对人与自然所造成的危害,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关注人类自身的健康与安全。
《ZnO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制备及丙酮气敏性能优化研究》

《ZnO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制备及丙酮气敏性能优化研究》一、引言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氧化锌(ZnO)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光电子器件、传感器、催化剂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中,ZnO纳米材料的气敏性能在气体传感器领域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将重点研究ZnO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制备工艺及其在丙酮气敏性能方面的优化。
二、ZnO纳米材料的水热法制备1. 材料与设备本实验所需材料包括:锌盐、氢氧化钠、去离子水等。
设备包括:水热反应釜、离心机、烘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
2. 制备方法采用水热法,将锌盐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调节pH值后,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反应。
反应完成后,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得到ZnO纳米材料。
3. 制备工艺优化通过调整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等参数,优化ZnO纳米材料的制备工艺。
采用SEM等手段对制备的ZnO纳米材料进行表征,分析其形貌、粒径等特性。
三、丙酮气敏性能研究1. 丙酮气敏性能测试方法采用气敏传感器测试系统,对制备的ZnO纳米材料进行丙酮气敏性能测试。
通过改变丙酮气体浓度,测量传感器的电阻变化,评估其气敏性能。
2. 丙酮气敏性能优化措施通过调整ZnO纳米材料的形貌、粒径、比表面积等特性,优化其丙酮气敏性能。
同时,研究不同掺杂元素对ZnO纳米材料丙酮气敏性能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 制备结果通过水热法成功制备出ZnO纳米材料,其形貌规整,粒径均匀。
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得到具有较好性能的ZnO纳米材料。
2. 丙酮气敏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ZnO纳米材料具有较好的丙酮气敏性能。
在较低浓度下,传感器电阻变化明显,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
同时,响应和恢复时间较短,具有较好的响应速度。
3. 掺杂元素影响分析实验发现,掺杂适量金属元素可以进一步提高ZnO纳米材料的丙酮气敏性能。
不同掺杂元素对气敏性能的影响程度不同,需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
五、结论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了ZnO纳米材料,并对其丙酮气敏性能进行了优化研究。
液相法制备氧化锌纳米粉体的

液相法制备氧化锌纳米粉体的汇报人:2024-01-01•液相法制备氧化锌纳米粉体的概述•液相法制备氧化锌纳米粉体的实验材料与方法目录•液相法制备氧化锌纳米粉体的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液相法制备氧化锌纳米粉体的研究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目录01液相法制备氧化锌纳米粉体的概述液相法是一种制备纳米粉体的常用方法,通过控制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浓度等,使原料在液相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所需的纳米粉体。
液相法的特点包括: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控制、可实现大规模生产、产物纯净等。
液相法的定义与特点液相法制备氧化锌纳米粉体的原理液相法制备氧化锌纳米粉体的原理主要涉及水热法或溶剂热法。
在这些方法中,锌盐和碱溶液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锌前驱体。
随后,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和pH值,使前驱体发生热分解或氧化反应,最终生成氧化锌纳米粉体。
具体的反应过程可能包括:锌盐的水解、前驱体的形成、前驱体的热分解或氧化、纳米粉体的结晶与生长等步骤。
液相法制备氧化锌纳米粉体的应用前景氧化锌纳米粉体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光催化、传感器、太阳能电池、荧光材料等。
通过液相法制备得到的氧化锌纳米粉体具有纯度高、粒径小、分散性好等优点,有望在上述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液相法制备氧化锌纳米粉体还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实现大规模生产等优点,有望为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02液相法制备氧化锌纳米粉体的实验材料与方法用于调节溶液pH值。
氢氧化钠作为锌源,提供氧化锌所需的锌元素。
硝酸锌制备溶液的溶剂。
去离子水如十二烷基硫酸钠,用于稳定纳米颗粒,防止团聚。
表面活性剂实验材料磁力搅拌器:用于混合溶液。
离心机:分离和洗涤纳米颗粒。
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加热反应溶液。
电子天平:称量实验材料。
实验设备将氢氧化钠和硝酸锌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硝酸锌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配置溶液将混合溶液加热至一定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使锌离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氧化锌纳米颗粒。
液相法制备氧化锌纳米粉体的

激光粒度分析
总结词
激光粒度分析是一种快速、准确测定氧化锌纳米粉体粒 度分布的方法。
详细描述
激光粒度分析通过测量颗粒对激光的散射强度来推算其 粒度分布。它可以提供关于粉体颗粒大小的全面信息, 包括平均粒径、粒径分布和粒度分布曲线等。这些数据 有助于评估粉体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以及其在应用中的 性能表现。
03
液相法制备氧化锌纳米粉体的 实验过程
实验材料与设备
材料
硝酸锌、氢氧化钠、聚乙烯吡咯 烷酮(PVP)等。
设备
搅拌器、热恒温槽、离心机、电 子天平等。
实验步骤
2. 搅拌与反应
将硝酸锌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混合,快速搅拌,使反应物充 分接触。
4. 离心分离
将热处理后的溶液进行离心分 离,收集上层清液。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总结词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用于 观察氧化锌纳米粉体的内部结构和晶体生长。
详细描述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能够观察到氧化锌纳米粉体的晶 格条纹、晶格畸变和晶体取向等信息,有助于深入了 解其晶体生长过程和内部结构。这些数据对于优化制 备工艺和提高粉体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制备氧化锌纳米粉体的常用方法。该方法可以制备出粒径小、分散性好的氧化锌纳米粉体, 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溶胶-凝胶过程参数,如溶液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等,调控粉体的形貌和性能。该方法操 作简便,但生产成本较高。
水热法
总结词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将氧化锌前驱体置于水中进行反应,经过结晶和生长得到氧化锌纳 米粉体。
详细描述
尽管氧化锌本身是一种非磁性材料,但通过液相法制备的氧 化锌纳米粉体在磁学性能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响应性和损耗能 力。这使得它们在某些特定领域,如磁记录和磁热疗等具有 一定的应用潜力。
低含量活性氧化锌研究

低含量活性氧化锌制备及性能研究
1、研究目的
深入研究台懋活性氧化锌805、808等低锌含量产品,同时结合前面对台懋氧化锌成分的分析研究,对填料的加入方法进行研究。
本课题通过溶液共沉淀法进行锌前驱体及填料物质沉降,通过过滤、干燥、煅烧等过程得到所需产物,测试产品锌含量及产品在橡塑应用中的物理力学性能。
2、研究方案
3、工艺条件的选择
选取氯化锌与氯化钙的质量比、加入碳酸钠的质量、水浴温度、溶液pH值、煅烧温度等作为制备工艺的条件,选取在此实验
环境下的最优条件。
4、制备产品的分析测试
对所得产物进行锌含量测定、粒径分析、在橡塑配方中的硫化
性能及物理性能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活性氧化锌粉体制备及气敏性能测定氧化锌是一种多功能材料,在压电陶瓷、颜料、石油化工、催化、橡胶、塑料、涂料、电子及敏感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作为半导体气敏材料,氧化锌是研究最早、应用最广泛的气敏材料之一,它的优点是对可燃气体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通过掺杂提高其气敏选择性,从而达到对硫化氢、液化气、乙醇蒸汽和一氧化碳等气体的选择性检测。
氧化锌气敏材料的缺点是工作温度较高,一般为400 ~ 500℃,气敏选择性较差。
因此,对氧化锌气敏材料的改进主要集中在提高灵敏度、改善选择性、降低功耗等方面。
其方法有贵金属或稀土金属掺杂、氧化物复合以及元件表面修饰等。
活性氧化锌的制备方法主要是化学沉淀法,其中包括直接沉淀法和间接沉淀法。
直接沉淀法是向锌溶液中加入沉淀剂(如碳酸铵,氨水,草酸铵等),直接发生反应形成氧化锌前驱物沉淀,之后煅烧得到活性氧化锌粉末。
间接沉淀法是向锌溶液中加入尿素或六次甲基四铵等均相沉淀剂,通过它们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生成沉淀剂)使前驱物沉淀在溶液中均匀缓慢析出,经煅烧得到活性氧化锌粉体。
本实验用稀硫酸酸浸锌焙砂得到Zn2+溶液,之后以碳酸铵为沉淀剂,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活性氧化锌粉体。
将该粉体涂敷在陶瓷管表面制成气敏元件,用电压测量法测定活性氧化锌对乙醇蒸汽的气敏性能。
一、实验目的1、通过氧化锌粉体的制备,了解液相法制备粉体材料的一般方法和过程;2、了解和使用差热-热重分析(TG−DTA)测定固体物质的热分解性能;3、使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测定固体物质的物相结构;4、通过氧化锌气敏材料的制备和性能测试,了解其它气敏材料的制备、气敏性能测定的一般方法。
二、基本原理1、锌焙砂制备氧化锌锌焙砂系由锌精矿经氧化焙烧得到,用稀硫酸溶解时发生下列反应:ZnO + H2SO4 = ZnSO4 + H2O锌焙砂中的杂质元素也和硫酸反应FeO·Fe2O3 + 4 H2SO4 = FeSO4 + Fe2(SO4)3 + 4 H2OMnO2 + H2SO4 = MnSO4 + 1/2 O2 + H2OCuO + H2SO4 = CuSO4 + H2OCdO + H2SO4 = CdSO4 + H2ONiO + H2SO4 = NiSO4 + H2O从共存杂质元素性质可知除杂的关键是除去铁、锰。
而Cu2+、Cd2+、Ni2+等则可以通过往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Zn与相应离子发生置换反应使Cu、Cd、Ni等与过量的Zn 粉一起沉淀析出,从而达到除杂的目的。
在弱酸性介质中加入高锰酸钾溶液, 使Fe2+氧化为Fe3+, Mn2+氧化为四价锰,最后以MnO2·x H2O形式沉淀去除。
调整PH值至5.0时Fe3+生成Fe(OH)3沉淀,过滤除去,得到硫酸锌精溶液,再加入碳酸铵溶液,即得碱式碳酸锌沉淀,碱式碳酸锌热分解即得活性氧化锌。
4 ZnSO4 + 4 (NH4)2CO3 + 4 H2O = Zn4CO3(OH)6·H2O + 4 (NH4)2SO4 + 3 CO2Zn4CO3(OH)6·H2O = 4 ZnO + CO2 + 4 H2O2、半导体气敏陶瓷的工作机制半导体气敏陶瓷传感器是利用半导体陶瓷与气体接触时电阻的变化来检测低浓度气体。
半导体陶瓷与气体接触时会发生材料表面吸附气体分子,如果外来原子的电子亲和能大于半导体表面的溢出功,原子将从半导体表面得到电子,形成负离子吸附,相反形成正离子吸附。
电子的迁移,引起能带弯曲,使功函数和电导率发生变化。
半导体气敏材料一般是非化学计量的氧化物,其表面发生化学吸附时,可有以下四种情况:(a) n型半导体发生负离子吸附;(b) n型半导体发生正离子吸附; (c) p型半导体发生负离子吸附;(d) p型半导体发生正离子吸附。
(a)、(d)类吸附导致载流子减少,电导率降低; (b)、(c)类吸附导致载流子增加,电导率增高。
一般情况下,无论是n型半导体还是p型半导体对O2等电子接受性的氧化性气体多发生负离子吸附,而对H2、CO、碳氢化物及乙醇等电子给予性的还原性气体多发生正离子吸附。
气敏陶瓷对气体的吸附可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
在一般情况下,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同时存在。
在常温下物理吸附是主要方式。
由于此种被吸附气体绝大多数以分子状态存在,对电导率贡献不大。
所以常温下气敏陶瓷的电导率吸附前后一般变化不大。
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学吸附增加,并在某一温度时达到最大值。
对于化学吸附,陶瓷表面所吸附的气体以离子状态存在。
气体与陶瓷表面之间有电子交换,所以对电导率的提高有贡献。
一般气敏陶瓷都有一个最佳的工作温度,超过该温度后,气体解吸的几率增加。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同时减少。
气敏陶瓷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S一般用元件在空气中的电阻Ra和在被检测气体中的电阻Rg之比(Ra/Rg)表示。
元件电阻的测定方法是:在加有一定电压的状态下,把标准负载电阻与元件串联,求出两端电压。
三、实验内容1、实验仪器及药品仪器:电动搅拌器, 马弗炉, 烘箱, 台秤, 常规玻璃仪器, 微量进样器, 玛瑙研钵, 差热-热重分析仪, X-射线衍射仪, 气敏元件测试系统。
药品:硫酸(1 : 1), 锌焙砂, 盐酸, 碳酸铵, 锌粉, EDTA标准溶液, 铬黑T指示剂, NH3-NH4Cl缓冲溶液, 无水乙醇等.2、ZnO的粉体制备1、酸溶:称锌焙砂(ZnO含量56-60%)10克投入反应瓶中,加水50 ~ 60 ml, 搅拌下加入1:1硫酸6.0-6.5 ml。
水浴加热并保持反应温度60 ~ 65度,时间30分钟。
反应过程中维持体系pH值2 ~ 3,反应将结束时控制pH值3 ~ 4(若PH偏低,用少量锌焙砂调整),滴加5 %KMnO4溶液5滴继续保温5分钟,之后趁热过滤,沉淀用少量水洗涤。
2、除铁、锰:上面得到的滤液转入反应瓶中,搅拌下加入稀硫酸调整pH值至2 ~ 3。
将该溶液加热到80 ℃以上,逐滴加入KMnO4溶液(1.5 %)至微红色不褪为止,升温至水浴沸腾,然后加入氧化锌(分析纯)调整pH值5.0 ~ 5.5,继续煮沸5分钟,之后趁热过滤,少量蒸馏水洗涤滤渣。
3、除Cu、Cd、Ni: 将上述溶液导入反应瓶中,搅拌下加入锌粉~ 0.5克,于50 ~ 60度水浴中反应30分钟,然后抽滤,即得硫酸锌精溶液。
4、沉淀碱式碳酸锌:称取7.0克碳酸铵固体,用40 ml水溶解后转入反应瓶中,搅拌并用水浴加热至40 ℃,恒温。
将硫酸锌精溶液缓慢加入到反应瓶中,特别注意在反应后期产生大量CO2气体,如硫酸锌加入过快,将造成外溢。
硫酸锌溶液加完后,体系pH值应在6 ~ 8,继续恒温搅拌30分钟,过滤,用蒸馏水洗至滤液中无硫酸根为止。
5、焙烧:将碱式碳酸锌转移至陶瓷坩埚中,105℃烘干,转至马弗炉中于700 ℃焙烧2小时,即得活性氧化锌粉末。
3、氧化锌含量分析称取烘干试样0.11 ~ 0.13克,(称准至0.0001克)置于500 ml锥形瓶中,加少量水润湿,加1 : 1盐酸3 ml, 溶解后,加水至200 ml, 用1 : 1氨水中和至pH值7 ~ 8(有白色混浊絮状物出现),再加入NH3-NH4Cl缓冲溶液10 ml 和铬黑T指示剂5滴,用标准EDTA滴定至溶液由葡萄紫色变为正蓝色为终点。
根据称量样品重量和消耗EDTA体积计算氧化锌含量。
4、碱式碳酸锌差热—热重分析将上述烘干的碱式碳酸锌样品于空气气氛下以10 ℃/min升温,进行热分析,测定TG-DTA 曲线如图1。
图1 碱式碳酸锌的TG-DTA曲线.5、碱式碳酸锌和氧化锌的X-射线衍射分析用Cu Kα射线测定碱式碳酸锌和氧化锌的XRD图谱。
测定的图谱与标准图谱对照,可知得到的碱式碳酸锌组分为Zn4CO3(OH)6·H2O(图2),而煅烧后的氧化锌为六方ZnO(图3).6、气敏元件制备及气敏性能测试取少量烘干的氧化锌粉末于玛瑙研钵中,仔细研磨5分钟,使粉体均匀致密地附着在研钵壁上,然后加少量粘合剂(水)1 ~ 5滴,继续研磨30分钟至样品呈糊状。
取陶瓷管一只,将其上的铂丝拉直,用毛刷蘸取少量糊状物均匀涂抹于陶瓷管表面。
将涂好的陶瓷管放在陶瓷方舟中,尽量保持其表面不被污染,而后将其放入90 ~ 100 ℃的烘箱中烘l ~ 1.5小时取出。
再置于马弗炉中,随炉升温至600 ℃。
保温1小时后随炉降至室温。
图2 制备的氧化锌前驱物的XRD图与碱式碳酸锌标准谱的对比.图3 制备的氧化锌的XRD图与六方氧化锌标准谱的对比.将热处理好的陶瓷管置于元件底座上,将其四根铂丝缠绕于四根支撑柱上, 涂上焊锡膏,用焊锡焊牢。
再取一根电阻丝穿过陶瓷管中心,两端敷于支撑柱上,也按上述步骤焊好。
将制作好的元件插入仪器测试底座上。
打开气敏测试系统。
设置回路电压为10 V,加热电压5.0 V, 调整负载电阻使其基线在0 ~ 0.5V之间,待基线平稳后用微量注射器向配气箱中注入2、4、6、8微升的无水乙醇,使无水乙醇蒸汽浓度分别达到25 ppm、50 ppm、75 ppm和100 ppm,分别测定在这四个浓度下元件对乙醇蒸汽的灵敏度。
四、实验结果与处理1、ZnO制备产率及含量分析锌焙砂用量克,以含量56%计,含ZnO 克,制得ZnO 克,收率,产品纯度为。
2、差热热重分析根据碱式碳酸锌的TG—DTA曲线,解释热效应和失重变化,计算失重率并与理论失重率相比较。
3、X-射线衍射分析根据碱式碳酸锌和氧化锌的XRD图,分析煅烧前后的物相变化。
4、气敏性能测定给出ZnO对乙醇气体的响应恢复特性曲线,电阻灵敏度对乙醇浓度的关系曲线.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五、思考题1、试讨论ZnO制备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2、试分析ZnO的颗粒粒径对其气敏特性有何影响?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