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电站工程地质条件研究

合集下载

坝址与坝型

坝址与坝型

布西水电站坝址工程地质条件及坝型论证1、工程概况布西水电站工程位于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开发河段为雅砻江支流的鸭嘴河中下游峡谷段。

工程区山高谷深,林木茂密。

鸭嘴河在53km的河段天然落差达2260m ,水能资源十分优越。

开发方案为“一库一闸三级电站”。

可研阶段推荐“龙头水库”坝址为布西坝址。

在可研报告审查时,对混凝土拱坝和面板堆石坝两种坝型意见有分歧:认为面板堆石坝较适宜的主要观点为:由于岩溶的复杂性,目前的地勘及试验资料,尚不满足确定拱坝方案的基本要求,而堆石坝对地基要求较拱坝低,可作为本阶段代表性方案;认为砼拱坝较适宜的主要观点为:布西坝址河谷地形、岩石条件适宜修建拱坝,只需补充地勘、试验资料可满足设计方案的要求;最终的审查意见要求在初步设计工作开展之前进一步对两种坝型补充地勘、试验资料后确定合理坝型,以专题报告形式提交再审查。

这样在可研和初设两个勘察阶段之间又增加了“坝型比选阶段”。

笔者曾负责可研和坝型比选两阶段地勘的技术工作,通过资料整理和分析,谈一些对坝型选择的粗浅认识。

2 、坝址区基本地质条件工程区位于松潘~甘孜褶皱系南端巴颜咯拉地槽褶皱带,外围区域性断裂活动强烈,近场区无区域性活动断裂分布,是众多地震带中的相对较弱区。

新构造运动具有整体间歇上升的特点,属区域构造基本稳定区。

坝址8km范围内发育的断层具多期活动特点,但最新活动年代在晚更新世晚期。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2.1 地形地貌及地层布西水电站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

坝址位于鸭嘴河中游峡谷段,河流基本呈近东西流向,河床高程3170~3182m,河谷切割深度达350m,两岸山体雄厚。

河谷形态呈“V”~“U”型,谷底宽度30~40m。

出露地层为一套浅海相沉积中等变质岩,岩性从上游至下游依次为二叠系变质砂岩、石炭系大理岩、泥盆系千枚岩及硅质板岩等。

面板堆石坝趾板线位于二叠系变质砂岩中,砼拱坝位于大理岩中,如图1所示。

重力坝地基问题案例具体内容

重力坝地基问题案例具体内容

重力坝地基问题案例一、引言重力坝是一种常见的水利工程,广泛应用于水电站、灌溉渠道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巨大的力学负荷,重力坝地基问题成为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需要被重视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以具体案例为例,深入探讨重力坝地基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二、案例背景某水电站工程在设计阶段遇到了地质条件复杂的问题。

该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质构造较复杂,地质破碎带和断层多且分布密集。

在进行地质勘探和实地调查后,发现地基条件对于重力坝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面对这一问题,工程师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三、地基问题分析3.1 地质状况根据实地调查结果,该地区主要由页岩、砂岩和泥岩等构成,并存在多处破碎带和断层。

这些地质条件使得地基的稳定性严重受到威胁,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3.2 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材料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

由于地质破碎带和断层的存在,地基的承载能力可能不稳定,需要进行准确的评估和计算。

3.3 地滑和地震风险地滑和地震是该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对重力坝的地基稳定性造成了极大威胁。

地震会引发断层破裂和地表晃动,增加了地基的不稳定性和破坏风险。

四、解决方案为了解决重力坝地基问题,工程师们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并提高工程的安全性。

4.1 地质勘探和实地调查在工程设计阶段,进行详尽的地质勘探和实地调查非常重要。

通过钻孔、地震勘测等手段,获取准确的地质数据,为地基设计提供依据。

4.2 地基加固为了增强地基的稳定性,工程师们采取了一系列地基加固措施。

根据不同地质条件,采用了预应力锚杆、碎石土、搅拌桩等加固技术,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抗震能力。

4.3 设计重组针对地质破碎带和断层的存在,工程师们进行了重组设计。

通过优化坝身结构、分区设置,将荷载转移到稳定的地层中,降低地基不稳定性对工程的影响。

4.4 监测与预警系统为了实时监测地基的变形和承载能力,工程师们布置了全面的监测与预警系统。

通过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能够及时掌握地基的动态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修补,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某水电站坝址工程地质条件比选

某水电站坝址工程地质条件比选

某水电站坝址工程地质条件比选前言水电站是我国的重点能源工程,也是利用自然水力发电的重要手段。

为确保水电站的运转安全,必须对其选址、设计、建造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评估。

其中,工程地质条件是水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水电站的坝址选择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地质条件。

本文将介绍某水电站坝址工程地质条件的比选过程,对不同地质条件的坝址进行综合评估,以期为水电站的选址和建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坝址选择的地质条件在选择水电站的坝址时,必须对以下地质条件进行评估:地质构造条件地质构造条件是指该地区的地质结构、地壳运动和构造断裂等方面的情况。

在选择坝址时,应选择地质构造相对稳定、地质构造形态规则、断裂、走向等不影响工程建设的区域,以保证工程稳定性。

岩性和岩体结构岩石是水电站的基础材料,直接影响水电站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因此,在坝址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岩性的特点及岩体结构的情况,选择坚硬、均质、未破碎的岩石作为水电站坝址。

地形和地貌条件地形和地貌条件直接影响水电站的山体稳定性和降雨径流等自然条件。

因此,应选择地形相对平缓、地势稳定的地区,以减小工程建设和运作风险。

水文地质条件坝址的水文地质条件直接影响水库水位变化对山体的影响和山体滑坡的发生。

因此,应选择坝址空间稳定、地下水位不过高、浊度小的地区。

同时还要调查泉水汇入、岩壁渗漏、地下水源情况以及灌水层分布等,以保证工程运行稳定。

坝址工程地质条件比选过程第一步:确定选址范围并进行地质测量根据前期勘探资料和选址条件,首先确定坝址选址的范围。

然后,进行地质测量和Samson试验数据采集,获取坝址区域的地质资料和地质性质信息。

第二步:分析岩石的性质和抗压强度根据采集的坝址区域地质资料,并结合岩石性质和抗压强度等数据,分析各候选坝址的岩石性质。

第三步:分析地形和地貌条件根据采集到的地形和地貌资料,评价各候选坝址的地形和地貌状况,选择地貌稳定的候选坝址。

第四步:分析水文地质条件根据采集到的水文地质资料,对各候选坝址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评估,选择水文地质条件稳定的候选坝址。

某水电站气垫式调压室工程地质条件浅析

某水电站气垫式调压室工程地质条件浅析

查及勘探 资料 , 推测调压 室位 置地下水 位高于 调压室 , 构
造不发育 , 赋水 性差 , 洞 室 开挖 中局部 可 能存 在渗 水 、 滴 水现象 。洞室 围岩 以 Ⅲ类 为主 , 围岩主 要物 理力 学 地质 建议值见表 1 。
平直 、 光滑、 闭合 。
地下水类 型为基 岩裂 隙水 , 由于岩 体多呈 块状 、 次 块
侧 向埋深4 0 0 m 左右, 去 掉 强卸 荷带 及 强风 化层 , 侧 向最
小埋深约3 9 0 m。
式中: c 为 除去覆 盖层 及全 、 强 风化岩 体后 的最 小埋深
厚度 , I n ; H o 为气垫式调 压室设计 压力水 头 , m; 为水 的
重度 , N / m ; 为岩 体重 度 , N / m ; O t 为 地形边 坡平 均倾
河流年径流量约1 . 1×1 0 。 r t l , 水 头落差 大 , 达4 5 0 . 4 m, 两
岸 山体陡峭 。考 虑 到环境 及施 工 问题 , 采 用 气垫 式 调压 室设 计方案 , 现对 调压室工程地质条件进行 分析 。
2 气垫 式调 压 室 工程 地 质 条 件
[ 中图分类 号] T V 7 4 [ 文献标识 码] B [ 文章编号 ] 1 0 0 6— 7 1 7 5 ( 2 0 1 3 ) 1 0—0 1 0 1— 0 2 断层 及大的裂隙具赋水 性 、 导水性 , 初步 判断基 岩含水 不
丰。
1 概

某水 电站设计为引水式 电站 , 布置 于 A河 河流 右岸 ,
2 . 2 岩体 物 理力 学性 质
调压室 区岩 性为 华力 西期 二 长花 岗岩 、 黑 云 母二 长 花岗岩 , 中细粒结 构 , 局部 见辉 绿 岩岩 脉 , 二长 花 岗岩 饱 和单轴抗 压强 度为 6 7 . 8~1 0 5 MP a , 平均 为8 8 . 1 MP a , 属 坚硬岩 , 黑 云 母 二 长 花 岗岩 岩 体 饱 和 单 轴 抗 压 强 度 为 4 7 . 6~ 5 0 . 0 MP a , 平均为4 8 . 8 MP a , 属中硬岩。

地震水电站的工程地质调查与安全评价

地震水电站的工程地质调查与安全评价

地震水电站的工程地质调查与安全评价1. 引言地震是自然灾害中最为破坏力强的一种,它不仅给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也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影响。

在我国,由于地震高发,地震水电站的建设数量也相对较多。

而地震水电站的工程地质调查与安全评价是地震水电站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2. 地震水电站的工程地质调查地震水电站的工程地质调查是保障工程设施安全的前提,而且也是水电站的设计和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地震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地质因素是影响工程建设安全和可靠性的一个主要困扰。

通过对水电站的建设区域的地质环境进行详细调查,可以为水电站后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同时也为评估水电站的安全风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1 调查内容地震水电站的工程地质调查内容包括:基岩深度和断层带的特征、地层结构、岩土物性、地质构造构型、水文水资源、地震勘探以及岩溶喀斯特地貌等。

其中,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节理参数、破碎程度以及构造张力等,是水电站安全评价的基本数据。

2.2 勘察方法常用的地震水电站工程地质调查包括:地面勘察、地下钻探、地下水文调查和地震观测四大方面。

其中,地下勘探主要是实验室分析和为地震水电站提供基础测量和定位服务。

地下水文调查则是为地震水电站提供表层水文和水文地质数据。

地震观测主要是为地震水电站提供地震信息和震源服务。

3. 地震水电站的安全评价地震水电站的安全评价是对水电站施工、运行、管理及其后续发展的生态、经济等方面的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防灾减灾是评价的重点和关键。

地震水电站安全评价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包括水电站岩石结构、建筑结构、土体特性、水文条件,工程的运营管理和安全管理等。

3.1 评价对象地震水电站的安全评价对象包括建筑物、工程结构和设备、勘察成果、水文资料等多个方面。

此外,还需评价水电站周围地区的地质灾害、自然灾害等情况。

3.2 评价方法地震水电站的安全评价方法有多种,包括基于物理模型的仿真评价,基于理论分析的数值模拟评价,以及基于现场监测的现场评价等。

构皮滩水电站泄洪隧洞区工程地质研究及洞线选择

构皮滩水电站泄洪隧洞区工程地质研究及洞线选择

成 , 断层 局部 溶 蚀 较 强 。规 模 较 大 的层 间 错 动 主 要 沿 有 F1 、 b 、 } 、 b 、 b 、 1 、 h2 F1 、 b4 F8、 h5 F5 F) F9 F8 F8 F l 、 I3 F1 、 h 1 4 8 1 3 8 ) 2 1 1 l 1 6 F F , 旧 、 沿层 间错 动大 多性 状较 差 , 风化 溶蚀 较 强烈 ,
统 的溶 洞 , 模一 般较 小 。 规
1 2 主 要地 质 问题 .
工 程 区 主要 地 质 问 题 有 岩 溶 、 间 错 动 、 W 与 层 N N WW 向断裂 、 软弱 夹 层 、 风 化岩 体 以及 谷 坡 岩 体 卸 强
的透镜状劣煤层 , 底部为厚 3 5 4 5m 的Ⅲ。 Pm . — .
其 中在 Pm 层发 育 的层 问错 动普 遍 具 溶 蚀 , 部 发 育 局 有 缝状 溶 洞 , F 、 、 、…:F 等 。裂 隙 主要 如 F :F :F 、…,
发育有 4组 , 以走 向 2 5 7 。~3 0 、0 。~3 0 两组 为 0 。3 1 3。 主 , 向 3 1 ~ 5 。2 。 4 。 走 3 。 3 0 、0 ~ 0 两组 次 之 , 多为 陡 倾 角 ,
第2 5卷 第 4期
21 年 01 8月 来自资 源 环 境 与 工 程
Re o r e s u c s Envr n e io m nt& Engn e i g ie rn
Vo. 125. . No 4 Au . 2 g , 011
构 皮 滩 水 电 站 泄 洪 隧 洞 区 工 程 地 质 研 究 及 洞 线 选 择
工程 地 质 条 件 与 主 要 地 质 问题 。在 洞 线 选 择 过 程 中 ,各 建 筑 物 最 大 限度 地 避 开 了主 要 地 质 缺 陷 ,并 对 可 能

某水电站左坝肩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施工处理措施

某水电站左坝肩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施工处理措施

中图分 类号 : TV6 2 2 文献标识 码 : 4. B
某 水 电 站 左 坝 肩 工 程 地 质 条 件 评 价 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施 工 处 理 措 施
鄢 邦国
( 海第 一海 洋 地 质工 程 有 限 公 司 , 海 2 1 0 ) 上 上 0 28 摘 要 : 过 开挖 揭 露及 物 探 测 试 结果 , 坝 关 水 电 站 左 坝 肩 工程 地质 条 件 复 杂 , 不 同 高程 部 位 建 基 岩 体 质 量 明 显 不 通 毛 其
减 状 直 至 于枯 。 1 2 建 基 岩体 物 探 测试 成 果 .
维普资讯
西
1 32





Oc. 06 t2 0
No 1 .0
左 坝肩开挖到 一定 高程后 , 行 了表 部 岩体波 速测 试及 浅 进 部岩 体地 震 穿透 测试 。表部 岩 体 波速 测试 1 1条 ( ) 3 0 段 , 8 ~ 40 0 m高程段 3条 ,6  ̄3 0 3 5 8 m高程段 8条; 浅部岩体地震穿透及 孔 壁测试 两组 , 6个 孔 , 共 孔深 5 分别 在 34 3 6 8 高 程 m, 7 m、7 . m
弱胶 结 。 t 裂 隙按 产 状 可 分 为 四 组 ( 1 , 中 以第 ① 组 最 为 发 育 , 表 )其 其
设 调压井 。枢纽工 程 的开发 任务 是发 电, 电站 厂房 内安装 3 × 8 0 k 水轮发 电机组 , 00W 年发 电量 95 . ×1‘ w ・ , 电引水 8 1 2 Ok h发
8 . m。 s年 径 流 量 为 2 . ×1。 。发 电引 水 隧 洞 总 长 73 52 /, 69 0m3 1 m,

某水电站工程地质报告

某水电站工程地质报告

目录1 绪言 (3)1.1 工程位置及交通概况 (3)1.2 工程概况 (3)1.3 本阶段工程地质勘测任务 (4)1.3.1 勘测目的 (4)1.3.2 主要任务 (4)1.4 工程地质勘测过程及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5)1.4.1 勘测过程 (5)1.4.2 勘测工作量 (6)1.5 勘测质量简述 (6)2 区域地质概况 (6)2.1 自然地理 (6)2.2 地层岩性 (7)2.3 构造与地震 (7)2.3.1 地质构造 (7)2.3.2 地震 (9)2.4 水文地质 (9)3 挡水回水区工程地质 (10)3.1 挡水回水区地质概况 (10)3.1.1 地形地貌 (10)3.1.2 地层岩性 (10)3.1.3 地质构造 (12)3.1.4 水文地质 (13)3.2 挡水回水区工程地质问题与评价 (14)3.2.1 挡水回水区渗漏问题 (14)3.2.2 岸坡稳定 (14)3.2.3 挡水回水区诱发地震 (14)4 坝址区工程地质 (15)4.1 坝址区地质概况 (15)4.1.2 地层岩性 (15)4.1.3 地质构造 (16)4.1.4 水文地质 (16)4.2 工程地质评价 (17)4.2.1 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17)4.2.2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19)4.2.3 地基地震液化可能性 (19)4.2.4 坝基基础方案 (20)4.3 坝址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与评价 (20)4.3.1 坝基岩体完整性与分类 (20)4.3.2 渗流控制 (20)4.3.3 坝下游冲刷 (21)5 厂房地基工程地质 (21)5.1 厂房地质概况 (21)5.1.1 地形地貌 (21)5.1.2 地层岩性 (21)5.1.3 水文地质 (22)5.2 工程地质评价 (23)5.2.1 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23)5.2.3 地基地震液化可能性 (24)5.2.4 地基基础方案 (25)6 输水隧洞工程地质 (25)6.1 概述 (25)6.2 地质条件概况 (26)6.2.1 地形地貌 (26)6.2.2 地层岩性 (26)6.2.3 地质构造 (28)6.2.4 岩体完整性与分类 (29)6.2.5 水文地质 (29)7 天然建筑材料 (29)7.1 砂卵砾料 (29)7.2 块石料 (29)1 绪言本院承担了某水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任务, 提供工程枢纽建筑物地基工程地质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水电站工程地质条件研究
要:该水电站地处青海省祁连县县城。

论文以水电站库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区域地质条件,探讨了其库区及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并结合相关研究结论及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水电站工程地质条件研究
1 研究背景
该水电站地处青海省祁连县县城八宝镇高塄村,位于八宝河下游河段。

枢纽位于祁连县城东南方约10km处,省道304线沿八宝河左岸从电站旁经过,对外交通较为便利。

工作区地处高寒山区,属大陆性气候。

气候特点表现为:地势高峻空气稀薄,太阳总辐射强;气温分布差异大,垂直变化明显;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凉爽;降水地区分布差异显著,季节变化大,降水日数多;春季受强大西北气流影响,空气干燥,多大风。

据祁连气象站观测资料,多年平均气温0.7℃,极端最高气温30.5℃,极端最低气温-39℃。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选定的规划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库区地质调查,论证水库的建库条件,对影响方案的工程地质问题及环境地质问题作出评价。

2 区域地质概况
工作区地处高寒、高海拔地区,地形地貌类型以高山峡谷为主,山脉总体呈NWWSEE向延展,海拔均在3000m~4000m,相对高差500m~1000m,河谷切割严重,受构造和洪积扇挤压河道等因素影响,河流弯弯曲曲,但总体走向呈NWW向,两岸植被发育较好,森林密布,基岩出露相对较少。

河谷两岸发育有不对称的侵蚀堆积阶地和基座阶地。

工作区出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