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浮力经典难题
【海边物理】【八下】初中物理浮力经典难题(难度四星级)

C.
D.
1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悬浮在海水中的潜艇所受的浮力与重力相等 B.热气球的体积越大,受到空气的浮力越大 C.太空中运行的宇宙飞船不受浮力的作用 D.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
18.(2005•南京)如图所示,一只烧杯中盛有石蜡油、水和水银三种液体,液体之间并不溶合.将一实心 铅块(铅的密度是 11.3g/cm3)轻轻该放入烧杯中,图中能正确显示出铅块静止时位置的如图是( )
B.人所受的重力方向改变了 D.气囊受到的浮力变大了
35.(2008•宁波)如图所示,一个斜柱状容器内盛有一定量的水,水面浮着一个重为 5N 的球.如果把球取 出,则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减少值( )
A.大于 5N C.小于 5N
B.等于 5N D.与球的体积大小有关
36.(2009•河北)一物体(长方体)漂浮在液面上,如图(甲)所示,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使物体下降 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已知物体的下表面到水面的高度为 h,水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 p,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F 浮,p、F 浮与 h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22.(2005•河北)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甲上浮、乙悬浮、丙下沉,在 甲露出水面之前,关于它们所受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3
A.甲受到的浮力大 C.丙受到的浮力大
B.乙受到的浮力大 D.甲、乙、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23.(2005•西城区)如图所示,在水槽中有体积相等的甲、乙两个小球.甲球漂浮在水面,乙球悬浮在水 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F 甲和 F 乙;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下列关于甲、乙受到的浮力和它们的密 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5
初二物理浮力压轴题40道

初二物理浮力压轴题40道1. 一块体积为10立方厘米的木块,浸入水中后,受到的浮力是多少?(水的密度为1 g/cm³)。
2. 一个密度为2 g/cm³的物体在水中浸没后,有一部分露在水面上。
如果物体的总重为20 N,求浮力。
3. 一块质量为500克的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求它受到的浮力。
4. 一艘船的排水量为2000 kg,当船上乘客总质量为1500 kg时,问船的浮力是多少?5. 一个半径为5 cm的球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求它受到的浮力。
(取水的密度为1 g/cm³)。
6. 有一个密度为0.8 g/cm³的塑料球,体积为500 cm³,问它在水中浮沉状态如何?7. 一根长2 m、直径为4 cm的圆柱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求它受到的浮力。
8. 一个体积为1000 cm³的物体密度为1.2 g/cm³,求该物体在水中的浮力。
9. 一块表面积为0.1 m²的长方体浸入水中,求其浮力。
(水的密度为1000 kg/m³)。
10. 一艘船的总质量为5000 kg,船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为2 m³,求船受到的浮力。
11. 一块重10 N的金属块在水中,浮力为多少?若金属块的密度为8 g/cm³,求其体积。
12. 一个人站在一块浮冰上,浮冰的体积为0.5 m³,求浮冰的浮力。
13. 一桶水的质量为10 kg,求桶里水的浮力。
14. 一根长5 m、直径为3 cm的铁棒完全浸没在水中,求其浮力。
15. 一个密度为0.5 g/cm³的物体在水中,部分浸没。
求物体的浮力和重力关系。
16. 一艘船在水中,排水量达到8000 kg,问它能承载的最大重量是多少?17. 一个体积为200 cm³的球体,在水中部分浸没,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如何?18. 一个球体在水中,密度为1 g/cm³,体积为300 cm ³,求浮力。
初二浮力难题及答案试题

初二浮力难题及答案试题一、选择题1. 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10N,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8N,那么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A. 漂浮B. 悬浮C. 沉底D. 无法判断答案:C2. 一个实心的铁球,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将其放入水中,铁球将()A. 漂浮在水面上B. 悬浮在水中C. 沉到水底D. 无法判断答案:C3. 一个物体在水下受到的浮力为5N,当它被提出水面后,浮力变为0N,那么物体的重力是()A. 5NB. 大于5NC. 小于5ND. 无法判断答案:A二、填空题4. 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20N,当它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18N,则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________。
答案:漂浮5. 一个物体在水下受到的浮力为10N,当它被提出水面后,浮力变为0N,那么物体的重力是________。
答案:10N三、计算题6. 一个体积为2000cm³的木块,密度为0.6×10³kg/m³,求木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答案:木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19.6N。
7. 一个实心铁球的质量为2kg,将其完全浸没在水中,求铁球受到的浮力。
(水的密度为1000kg/m³,重力加速度为9.8N/kg)答案:铁球受到的浮力为19.6N。
四、实验题8. 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30N,当它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0N。
求物体受到的浮力。
答案:物体受到的浮力为10N。
9. 一个体积为1000cm³的物体,当它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N。
求物体的重力。
答案:物体的重力为12N。
五、论述题10. 请解释为什么密度大于水的物体会沉入水底,而密度小于水的物体会漂浮在水面上。
答案:当一个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物体的重力大于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因此物体会下沉。
相反,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体的重力小于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因此物体会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
八年级科学浮力部分经典例题带答案

八年级科学 - 浮力部分经典例题(带答案)1.体积同样的A、B、C三个物体,放入水中静止后,处于图1—5—1 所示的状态,试比较三个物体受的重力 G A、G B、G C和密度A、B、C.图 1—5—1解法 1由图来判断物体的状态:A、B 飘荡, C 悬浮.由状态对物体进行受力剖析:G A=F 浮A,G B=F 浮B,G C=F 浮C.比较 A、B、C 三个物体受的浮力∵V A排< V B排< V C排,液同样.依据 F 浮=液 gV 排,可知:∵G A<G B<G C.比较物体密度=m=GVgVA<B<C2.将一个蜡块(33)分别放入酒精、蜡=0. 9×10kg /m水和盐水中静止后,试比较它受的浮力大小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盐水>水>蜡>酒精)解蜡块放入不一样液体中,先判断蜡块处于静止时的状态.∵ 盐水>水>蜡>酒精∴蜡块在酒精中下沉,最后沉底;在水和盐水中最后处于飘荡状态.设蜡块在酒精、水、盐水中受的浮力分别为F1、F2和3.F,蜡块重力为G对蜡块进行受力剖析: F 1<G,F 2G,F 3G.同一物==体,重力 G 不变,因此 F 1F2 F 3<=依据阿基米德原理: V 排=F浮液g酒精中: V 排酒精=V 物水中:V 排水=F2水 g 盐水中: V 排排水=F3盐水 g酒精水盐水(a)(b)(c)图 1—5—2∵F2=F3,水<盐水∴V排水>V 排盐水而 V排酒精>V排水>V排盐水把状态用图 1—5—2 大概表示出来.答案:蜡块在酒精中受的浮力最小,排液体积最大;在水和盐水中受的浮力相等,排水体积大于排开盐水体积.3.重为4. 5N、体积为 0. 5dm3的铜球淹没在水后松手,铜球静止后所受的浮力是 ________N.【剖析】当题目未说明铜球静止时处于什么状态,能够用下边两种方法判断物体的状态.解法 1 求出铜球的密度:球=m=G(取10/)V球gV球g N kg= 4.5N3=0. 9 /3333=0.9 /×10 kg m球kg dm kg dm/10N / kg 0.5dm这是一个空心铜球,且球<水,因此球静止后,将飘荡于水面,得 F 浮=G=4. 5N.4.如图 1—5—3 中,重为 5N的木块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索的拉力为3N,若绳索忽然断了,木块 A 在没有露出水面以前,所受协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 .5 N,竖直向下B.3N,竖直向上C.2N,竖直向上D.8N,竖直向下图 1—5—3【剖析】绳索未断时, A 物体受3个力:重力 G A,拉力 F,浮力 F 浮.3个力关系为: G A+F=F 浮,求得 F=5N +3 =8 .绳索剪断后,物体只受重力和浮力,浮N N且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调,浮力大小仍等于8N.合力 F 合=F 浮—G=8N—5N=3N协力方向:与浮力方向同样,竖直向上.答案:B5.以下是浮力知识的应用,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一艘轮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所受浮力同样大B.一艘轮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在海里受的浮力大C.密度计飘荡在不一样液体中,所受浮力不一样D.密度计在不一样液体中飘荡,浸入液体体积越大,所测得的液体密度越大【剖析】轮船在河里和海里航行,都处于飘荡状态,F 浮=G.因为轮船重力不变,因此船在河里和海里所受浮力相同. A 选项正确.又因为海水>河水,因此V 排海水<V 排河水,在河水中没入的深一些.密度计的原理如图 1— 5—4,将同一只密度计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因为密度计均处于飘荡状态,因此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的浮力都等于重力.可见,密度计没人液体越多,所测得的液体密度越小.甲乙图 1—5—4F 甲浮=F 乙浮=G依据阿基米德原理:=乙gV排乙甲 gV 排甲∵V排甲>V排乙∴甲<乙答案:A6.如图 1—5—5,展现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曹冲称象”.曹冲运用了等效代替的方法,巧妙地测出了大象的体重.请你写出他运用的与浮力相..关的两条知识.(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 1—5—5【剖析】当大象在船上时,船处于飘荡状态, F 浮′=G 船+G 象,曹冲在船上画出标志,实质上记录了当时船排开水的体积为V 排.用这条船装上石头,船仍处于飘荡状态, F 浮′=G 船+G石,且装石头至方才画出的标志处,表示此时船排开水的体积 V 排′= V 排.依据阿基米德原理,两次浮力相等.两次浮力相等.便能够推出:G 象=G石.答案( 1)飘荡条件,(2)阿基米德原理浮力测试题一、填空题1.轮船、鸭子、木块能浮在水面,这是因为它们遇到了水的_浮力 ____,方向竖直向上_____.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__________物体排开的液体所遇到的重力___________,这就是有名的 __阿基米德原理 ___ .用公式表示为 __肉也即未派 ___.3.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铁块重7.9 N,当它所有淹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6.9 N,此时铁块所受的浮力为 __1___ N,当铁块一半进入水中时,浮力是 __0.5___ N.4.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同时遇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 __上调 ___,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 _下沉 _____,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__悬浮或飘荡 ___.5.密度计是丈量 __液体密度 ___的仪器,密度计的刻度越靠下密度值越 __大___,将密度计放入某液体中时,液面恰好与0.8 的刻度线相平,该液体密度是__0.8 乘十的三次方 ___ kg/ m3.6.潜水艇的上调和潜水是靠改变_________自己的重力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7.一个重 4.9 N 的物体,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时,溢出了 0.4 kg 的水,则此物体在水中静止时将___飘荡__.(填“飘荡”“悬浮”或“沉入底部”)8.氢气球、热气球能上调到空中,是因为氢气、热空气的 ___密度 __比空气的小,因此气球遇到的 __浮 ___力大于___重__力,因此能够升空 .9.轮船的排水量是指轮船所排开水的__质量 ___,一艘轮船空载时的排水量是 2100 t,满载时的排水量是5000 t,轮船自己质量是 _2100t__它最多装 _2900t_货物 .10.人身体的体积大概是60 dm3,人游泳时身体的9/10 浸在水中,这时人遇到的浮力大概是_540_ N.二、选择题1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CA.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作用B.只有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才受浮力作用C.在液体表面上,一部分浸入液体内部,或所有浸入液体内部的物体都受浮力作用D.物体在液体中淹没得越深,所受浮力越大12.分别挂在两个弹簧测力计上的小球甲和乙,当它们完整浸入水中时,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少同样的数值,则这两个球一定拥有同样的BA.密度B.体积C.质量D.重力1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CA.体积同样的物体放在液体中遇到的浮力相等B.质量相等的物体放在液体中遇到的浮力相等C.排开液体的体积同样的物体遇到该液体的浮力相等 D.密度越大的物体放在液体中遇到的浮力相等14.用铜(密度大)和铁制成的两个实心金属球,用细线栓好,分别挂在两个弹簧测力计上,两测力计的读数相等,现将两个金属球都淹没在水中,则BA.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同样大B.挂铜块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C.挂铁块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D.没法确立15.同一木球飘荡在不一样液体表面上,那么CA.没入液面以下体积许多者,遇到的浮力较大B.露在液面上体积许多者,遇到的浮力较大C.在两种液体中,不论没入液面以下,或许露在液面以上的体积多仍是少,所受浮力同样大 D.不知木球是实心仍是空心,没法判断16.乒乓球在水底松手后上涨到水面的全过程中,浮力的变化状况是DA.一直不变B.向来是渐渐减小C.先变小,露出液面后不再改变D.先不变,露出液面此后变小17.下边对于轮船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DA.轮船在水中所受浮力大于重力B.轮船在河水中所受浮力小于重力C.轮船在海水中所受浮力大于重力D.轮船在河水或海水中所受浮力都与重力大小相等三、作图与实验题18.图 1325中的物体分别处于上调、悬浮和下沉状态,请画出物体在不一样状态下的受力表示图图 132519.用手将空玻璃杯底朝下慢慢压入水中,手向下的压力渐渐 ___大__,说明浮力的大小与 __排开液体的多少 ___相关 .四、计算题20.一个物体的体积是 0.4 dm3,完整淹没在水中,它遇到的浮力是多少?假如这个物体重 4 N,它在水中将是上调、下沉仍是悬浮?0.4 除以 1000 等于 0.0004 m30.0004 m3乘 1000 再乘 10 等于 4N 悬浮21.密度是 0.6 ×103 kg/ m3 的木块,体积是 4 m3 当它浮在水面上时,取g=10 N/kg ,求:(1)木块重力;( 2)木块遇到的浮力;( 3)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4)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浮力提升测试题 1 答案一、填空题1.浮力竖直向上2.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阿基米德原理 F 浮=G排3.1 0.54.上调下沉悬浮5.液体密度大0.8 ×1036.自己重力7.沉入底部8.密度浮重9.质量 2100 t 2900 t二.选择题11.C 12.B 13.C 14.B 15.C 16.D17.D三、作图与实验题18.略19.变大排开液体的多少四、计算题 20.3.92 N 下沉21.(1)2.4 ×104 N(2)2.4 ×104 N(3)2.4 m3(4)1.6 m3(1)0.6 ×103 kg/ m3 乘 4 m3 等于 2.4 ×103(m)G=mg2.4×103×10N /kg=2.4 104× N(2)G=F 浮=2.4 ×104 N(3)G 排=F 浮 N V 排=F 浮除以水密度 g=2.4 ×104除 1.0 ×103 kg/ m310N /kg 等于 2.4 m3(4)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木块体积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木块浸在水里的体积)=4 m3 减 2.4 m3 等于1.6 m3。
八年级物理浮力计算简单中等较难题全练54题

浮力计算题1.一块石块在水中搬运时比较省力,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2.一个重2N的物体,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1.5N,该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3.体积为0.1m3的铁块有一半体积浸没在水中,它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_m3, 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它排开的水重为___N,4.一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悬浮在某种液体中,若把这物体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则大的一块将_______,小的一块将________.5.一铁块浸在水中时,排开10kg的水,则铁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将此铁球浸没在密度为0.7×103kg/m3的某液体中,铁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N.6.轮船满载货物时排开水的________叫轮船的排水量.若一轮船的排水量为6×106kg,则它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m3,从河里开到海里排开水的体积将_________(g 取10N/kg).7.弹簧秤下挂一个物体,在空气中读数是1.65 N,当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示数是0.9 N.求:物体受到的浮力;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g =10 N/kg)。
8.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物体,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92 N,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42 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物体的体积是________。
9.弹簧测力计上挂一体积200 cm3的铁块,示数为7.6 N,如果把铁块浸没在水中,则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10.把一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100cm3的木块轻轻地放入一装满水的木桶中,求: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溢出水的质量。
11.体积是0.002m3的铝块(ρ铝=2.7×103kg/m3)将它的一半体积浸入水中,铝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牛.将它浸没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牛.(ρ酒=0.8×103kg/m3)12.一木块浮于足够高的圆柱形盛水容器中,它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是75cm3,在水面上的部分是25cm3。
八年级物理难题

八年级物理难题一、浮力相关难题1. 题目一个体积为80cm³的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36cm³的体积露出水面。
求:(1)物块所受浮力。
(2)物块的密度。
(g = 10N/kg)解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物块排开水的体积公式。
水的密度公式,公式。
则物块所受浮力公式。
(2)因为物块漂浮,所以公式,即公式,公式。
物块的体积公式。
根据密度公式公式,可得物块的密度公式。
2. 题目把一个质量为60g、体积为100cm³的物块放入足够多的水中,求物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公式)解析首先计算物块的密度公式。
因为水的密度公式,物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物块在水中静止时漂浮。
根据漂浮条件公式,物块的重力公式,所以物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公式。
二、压强相关难题1. 题目如图所示,A、B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的边长为10cm,B的边长为20cm。
A对地面的压强为2000Pa。
求:(1)A对地面的压力。
(2)若将A、B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高度h后,A、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公式和公式的大小关系。
(公式,公式)解析(1)A的边长公式,根据压强公式公式,公式。
已知公式,则公式对地面的压力公式。
(2)设截去相同高度公式。
公式原来的高度公式,公式原来的高度公式。
公式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公式。
公式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公式。
计算公式。
把公式,公式,公式,公式代入可得:公式。
因为公式,公式,所以公式。
2. 题目一个平底容器的质量为0.2kg,底面积为1×10⁻²m²。
在容器中装入0.8kg 的酒精后,将它放在水平地面上。
求:(1)容器对地面的压力。
(2)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公式,公式)解析(1)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酒精的总重力。
容器的重力公式。
酒精的重力公式。
则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公式。
(2)根据压强公式公式,已知公式,公式。
则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公式。
三、光学相关难题1. 题目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若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将镜面转过15°角,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多少度?解析当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入射角为0°,反射角也为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夹角为0°。
初中浮力绝对经典难题

一、分割问题:1、小明同学把一个体积为125cm 3苹果放入水中,苹果在水里处于悬浮状态,则苹果所受的浮力为 N ,小明从水中取出苹果,分成一个大块和一个小块,如图所示,再将小块放入水中,发现小块沉入水底,据些现象可以推断:若将大块浸没入水中,松手后大块将会 (g=10N/kg,水的密度为1×103kg/m 3)2、如图所示,质量均匀的物体悬浮在水中,现将它沿图示虚线切为大小不等的两块后仍放在水中,则( )A 、大块下沉,小块上浮B 、大块悬浮,小块上浮C 、两块都悬浮D 、两块都下沉二、弹簧测力计1、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实心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F ,如果把物体浸没在水中央,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F ,则该物体的密度是( ) A 、1.0×103kg/m 3 B 、0.8×103kg/m 3C 、1.5×103kg/m 3D 、1.25×103kg/m 32、如图所示,在甲图中,物块有四分之一体积浸没水中,弹簧秤的示数为14.7N ,在乙图中,同一物块有四分之三的体积浸没水中,弹簧秤的示数为9.8N 。
则在丙图中,该物体全部浸没水中,此时弹簧秤的示数应是( )A. 9.8NB. 2.24NC. 1.27ND. 7.35N3、作业4、将挂在弹簧秤上的物体的一半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比物体未浸入水之前减少了1N ,这个物体的体积是________,当这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是3N ,这物体重_______N 、三、溢水问题1、把一根蜡烛放入盛满酒精的容器中,溢出酒精的质量为4克,若把蜡烛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则溢出水的质量为(蜡烛的密度为0.9克/立方厘米)A.4克B.5克C.4.5克D.3.6克2、质量为200g的小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160g的水,静止后小球将()A. 浮出液B.悬浮水中C.沉入水D.无法确定3、(多选题)某容器装满水,轻轻放入一小球后,溢出50g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球的质量肯定不小于50gB、小球的质量肯定等于50gC、若小球质量大于50g,则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50cm3D、若小球质量等于50g,则小球的体积一定大于50cm3四、V排问题:1、所示,将一只玩具青蛙放入水中,它能漂浮于水面;把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它却沉入底部。
八年级物理浮力经典难题

中考物理浮力经典题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一敞口玻璃瓶甲里盛适量的水,使之能浮在一水槽中,将另一只同样的敞口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内水中,并固定地位,在尺度大气压下,对槽内水加热到沸腾时()A.槽内甲.乙瓶内水温都不克不及达到100℃B.甲瓶内水沸腾,乙瓶内水不沸腾C.甲瓶内水不沸腾,乙瓶内水沸腾D.甲.乙瓶中水都不沸腾2.一个物体在甲溶液中处于沉没状况,在乙溶液中处于悬浮状况,且两溶液中液体的深度雷同.则物体受到的浮力分离为F甲和F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分离为P甲和P乙的关系是()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3.把一根蜡烛放入盛满酒精的容器中,溢出酒精的质量为4克,若把蜡烛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则溢出水的质量为(蜡烛的密度为0.9克/立方厘米)()A.4克B.5克4.重为G的气球在匀速降低的进程中,失落出一个重为G1的小物体后气球又匀速上升,设浮力F和阻力f不变,则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G=F B.F-f=G1C.G1=2f D.F=2G15.当物体在足够深的水中处于自由状况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在水中必定下沉到水底B.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在水中也可能沉没在水面上C.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在水中必定处于沉没状况D.雷同质量的木块和实心铁块,木块的浮力大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A.物体沉没,浮力为6N B.物体悬浮,浮力为5NC.物体沉没,浮力为5N D.物体沉底,浮力为6N7.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A.和物体本身的重力大小有关B.和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C.和物体的密度大小有关D.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8.把体积相等的石块和木块同时放入水中,发明石块沉底,木块沉没在水面上,则它们所受浮力()A.木块大B.石块大C.一样大D.无法断定9.质量为200g的小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160g的水,静止后小球将()A.沉入水底B.悬浮水中C.浮出液面D.无法肯定10.如图所示,将一只玩具青蛙放入水中,它能沉没于水面上;把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它却沉入底部.则在这两种情形下这只玩具青蛙受到的浮力大小比拟较()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在另一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无法比较浮力大小11.如图所示,将系于绳端质量相等的铁桶和实心铁球同时浸没在水中,静止在如图所示地位,绳索对它们的拉力F1和F2的大小关系是()A.F1>F2B.F1=F2C.F1<F2D.无法肯定12.一条金鱼在水底吐出了一个吝啬泡,该气泡从水底上升到水面的进程中,它受到的浮力将()A .变大B .变小C.不变D.无法断定13.潜水艇由水面下20米深处上浮到10米深处,潜水艇壳受到的压强和浮力的变更情形是()A.压强不变,浮力增大B.压强增大,浮力不变C.压强变小,浮力不变D.压强变小,浮力变小14.关于浮力.浮沉前提.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A.汽船从海里行驶到河里所受浮力减小B.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随深度的增长而增大C.阿基米德道理只实用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实用于气体中的物体D.医学大将人的血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假如血液正好悬浮.则解释两者密度雷同15.下列属于应用浮力升空的是()A.飞机B.热气球C.风筝D.火箭16.一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铁块从图(甲)所示的实线地位(此时该立方体的下概况恰与水面齐平),降低至图中的虚线地位,则能准确反应铁块所受水的浮力的大小F和铁块下概况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象是()A.B.C.D.1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悬浮在海水中的潜艇所受的浮力与重力相等B.热气球的体积越大,受到空气的浮力越大C.太空中运行的宇宙飞船不受浮力的感化D.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受到浮力的感化,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的感化3)轻轻该放入烧杯中,图中能准确显示出铅块静止时地位的如图是()A.B.C.D.19.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偏向,你以为鸡蛋所受浮力的偏向应是()A.F1B.F2C.F3D.F420.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假如受到浮力感化,那么施力物体是()A.地球B.物体本身C.盛液体的容器D.液体21.浸在水中的物体,关于它们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A.沉在水底的物体比漂在水面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B.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地位越浅受到的浮力越小C.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小受到的浮力越小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22.如图所示,体积雷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甲上浮.乙悬浮.丙下沉,在甲露出水面之前,关于它们所受浮力的说法准确的是()A.甲受到的浮力大B.乙受到的浮力大C.丙受到的浮力大D.甲.乙.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23.如图所示,在水槽中有体积相等的甲.乙两个小球.甲球沉没在水面,乙球悬浮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分离为F甲和F乙;它们的密度分离为ρ甲和ρ乙.下列关于甲.乙受到的浮力和它们的密度的说法,准确的是()A.F甲>F乙,ρ甲>ρ乙B.F甲<F乙,ρ甲<ρ乙C.F甲>F乙,ρ甲<ρ乙D.F甲<F乙,ρ甲>ρ乙24.泅水的人由河畔向深水走的进程中,假如河底布满石子,则()A.脚越来越疼,因为人越来越重B.脚疼越来越轻,因为人越来越轻C.脚疼越来越轻,因为河底对人的支撑力越来越小D.脚越来越疼,因为河底对人的支撑力越来越大25.将一实心物体先后投入足量的水和酒精中,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分离为6N和5N,剖断物体在水酒精中的浮沉状况可能是(ρ酒=0.8×103kg/m3)()A.在水中沉没,在酒精中沉没B.在水中沉没,在酒精中沉底C.在水中悬浮,在酒精中沉没D.在水中沉底,在酒精中沉底26.向一个质量可以疏忽不计的塑料瓶中装入密度为ρA的液体后密闭,把它分离放在盛有密度为ρ甲.ρ乙两种液体的容器中,所受浮力分离为F甲.F乙,如图所示,下列断定准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题解析 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的浮力越大 B .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 C .重的物体受的浮力小 D .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一样大例2 质量为79g 的铁块,密度是7.9g /cm 3,这个铁块的质量是多少?重多少?将这个铁块浸没于水中,排开水的质量是多少?所受浮力是多少?(g 取10N /kg )例3 (广州市中考试题)用弹簧测力计拉住一个重为43N 的空心铜球,全部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3.25N ,此铜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__m 3.(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kg /m 3) 例4 体积相同的A 、B 、C 三个物体,放入水中静止后,处于图1—5—1所示的状态,试比较三个物体受的重力G A 、G B 、G C 和密度A 、B 、C . 例5 将一个蜡块(蜡=0.9×103kg /m 3)分别放入酒精、水和盐水中静止后,试比较它受的浮力大小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盐水>水>蜡>酒精) 例6 (广州市中考试题)将重为4.5N 、体积为0.5dm 3的铜球浸没在水后放手,铜球静止后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N .例7 (广州市中考试题)把一实心金属块浸在盛满酒精的杯中静止后,溢出酒精8g (酒精=0.8×103kg /m 3),若把这一金属块浸在盛满水的杯子中静止后,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 ( ) A .15g B .12.5g C .10g D .8g 例8 体积是50cm 3,质量是45g 的物体,将其缓缓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是ρρρρρρρρρ________g .将其缓缓放入装满酒精的烧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________g .(酒=0.8×103kg /m 3) 例9 (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1—5—3中,重为5N 的木块A ,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 ,若绳子突然断了,木块A 在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 A .5 N ,竖直向下 B .3N ,竖直向上 C .2N ,竖直向上 D .8N ,竖直向下例10 以下是浮力知识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一艘轮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所受浮力一样大 B .一艘轮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在海里受的浮力大 C .密度计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不同 D .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浸入液体体积越大,所测得的液体密度越大 例11 (北京市西城区中考试题)如图1—5—5,展示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曹冲称象”.曹冲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巧妙地测出了大象的体重.请你写出他运用的与浮力相关的两条知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2 (长沙市中考试题)已知质量相等的两个实心小球A 和B ,它们的密度之比A ∶B =1∶2,现将A 、B 放入盛有足够多水的容器中,当A 、B 两球静止时,水对A 、B 两球的浮力之比F A ∶F B =8∶5,则A =________kg /m 3,B =________kg /m 3.(水=1×103kg /m 3) 例13 (北京市中考试题)A 、B 两个实心球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A ∶B =1∶2.将它们分别放入足够的酒精和水中,它们受到浮力,其浮力的比值不可能的是(酒精=0.8×103kg /m 3) ( ) A .1∶1 B .8∶5 C .2A ∶水 D .2酒精∶B 精析 从A 、B 两个小球所处的状态入手,分析几个选项是否可能. 一个物体静止时,可能处于的状态是漂浮、悬浮或沉底. 以下是两个物体所处状态的可能性①A漂,B 漂④A 悬,B 漂⑦A 沉,B 漂②A 漂,B 悬⑤A 悬,B 悬⑧A 沉,B 悬③A 漂,B 沉⑥A 悬,B 沉⑨A 沉,B 沉ρρρρρρρρρρρ 由题目我们可以推出 m A =m B ,A ∶B=,则V A =V B =A ∶B =2∶1 我们可以选择表格中的几种状态进行分析: 设:(1)A 、B 均漂浮 A <酒精,B <水,与已知不矛盾,这时F 浮A =1∶1,A 选项可能. (2)设A 、B 都沉底 ==×=,B 选项可能. (3)设A 漂浮,B 沉底,这时A <酒精,B <水, ===,B 选项可能. (4)设A 沉底,B 漂浮 A 应<酒精 ∵ B =2A 应有B >酒精>水,B 不可能漂浮. ∴ 上述状态不可能,而这时的==. D 选项不可能. 答案 D 例14 (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1—5—6(a )所示,一个木块用细绳系在容器的底部,向容器内倒水,当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是20cm 3,时,细绳对木块的拉力为0.6N .将细绳剪断,木块上浮,静止时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b )所示,求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g 取10N /kg )(a ) (b )图1—5—6 精析 分别对(a )(b )图当中的木块进行受力分析. 已知:图(a )V 露1=20cm 3=2×10—5m 3,F 拉=0.6N 图(b )V 露2=V 求:图(b )F 浮木′,ρρ21ρρρρρρBA F F 浮浮AA gV gV 水酒精ρρ541258ρρρρBA F F 浮浮B A F G 浮B A A gV gV 水ρρ水ρρA2ρρρρρρρBA F F 浮浮A A gV gV 水酒精ρρBρρ酒精22552 解 图(a ),木块静止:F 拉+G =F 浮1 ① ①-②F 拉=F 拉1-F 拉2 F 拉=水g (V -V 露1)-水g (V-V ) F 拉=水g (V -V 露1-V )=水g (V -V 露1) 代入数值:0.6N =103kg /m 3×10N /kg ×(V —2×10—5m 3) V =2×10—4m3图(b )中:F 浮乙=水gV =1.0×103kg /m 3×10N /kg ××2×10—4m3 =1.2N 答案 木块在图(b )中受浮力1.2N . 例15 如图1—5—7所示,把甲铁块放在木块上,木块恰好浸没于水中,把乙块系在这个木块下面,木块也恰好浸没水中,已知铁的密度为7.9×103kg /m 3.求:甲、乙铁块的质量比.图1—5—7精析 当几个物体在一起时,可将木块和铁块整体做受力分析,通常有几个物体,就写出几个重力,哪个物体浸在液体中,就写出哪个物体受的浮力. 已知:铁=7.9×103kg /m3 求: 解 甲在木块上静止:F 浮木=G 木+G 甲 ① 乙在木块下静止:F 浮木+F 浮乙=G 水+G 乙 ② 不要急于将公式展开而是尽可能简化 ②-① F 浮乙=G 乙-G 甲 水g V 乙=铁g V 乙-铁g V 甲 先求出甲和乙体积比 铁V 甲=(甲—乙)V 乙ρρ52ρ53ρ5252ρ5353ρ乙甲m m ρρρρρρ === 质量比:=== 答案 甲、乙铁块质量比为.例16 (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1—5—8所示的木块浸没在水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2N .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在剩余的木块上加1N 向下的压力时,木块有20cm 3的体积露出水面.求木块的密度.(g 取10N /kg )图1—5—8 精析 分别对木块所处的几种状态作出受力分析. 如图1—5—9(a )(b )(c ).(a ) (b ) (c )图1—5—9 图(a )中,木块受拉力F 1,重力和浮力. 图(b )中,细线剪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设排开水的体积为V 排. 图(c )中,将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后,木块仍漂浮,这时再 施加F 2=1 N 的压力,仍有部分体积露出水面. 已知:F 1=2N ,F 2=1N ,V ′=20cm 3—2×10—5m 3 求:水 解 根据三个图,木块均静止,分别列出受力平衡过程乙甲V V 铁水铁ρρρ-3333/109.7/10)19.7(m kg m kg ⨯⨯-7969乙甲m m 乙铁甲铁V V ρρ乙甲V V 79697969ρ 将公式中各量展开,其中V 排指图(b )中排开水的体积. 代入数值事理,过程中用国际单位(略) 水V —木V = 水V 排—木V (水V 排—木V 排)=+水×2×10—5 约去V 排和V ,求得:水=0.6×103kg /m 3 答案 木块密度为0.6×103kg /m 3.例17 如图1—5—10(a )所示的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200cm 2,里面装有高20cm 的水,将一个体积为500cm 3的实心铝球放入水中后,球沉底(容器中水未溢出).(a ) (b )图1—5—10 求:(1)图(b )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容器底增加的压力. (2)图(b )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和压力.(不计容器重,铝=2.7×103kg /m 3,g 取10N /kg ) 精析 铝球放入后,容器中水面增加,从而造成容器底=500cm 3=5×10—4m 3,铝=2.7×10—4m 3. 求:(1)图(b )中水对容器底p ,增加的压力△F , (2)图(b )中水对容器底p ′,增加的压力△F ′, 解 放入铝球后,液体增加的深度为△h . △h ===2.5cm =0.025m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③②①浮浮浮223211F G F GF FG F ⎪⎩⎪⎨⎧'+='-=+=))c (()(21中露出的体积指图排木排木木排水木水V F gV V V g gVgV F gV gV ρρρρρρρρ102ρρρρ101ρρρρS V 23200cm500cm p =p 水g (h +△h ) =1.0×103kg /m 3×10N /kg ×(0.2+0.025)m =2250Pa 水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力 △F =△pS =水g △h ·S =水gV =1.0×103kg /m 3×10N /kg ×5×10—4m3 =5N △F ≠G 铝球(2)图(b )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 ′=G 水+G 球 =(水V 水+蚀V )g =(水Sh +铝V )g =(1.0×103kg /m 3×0.02m 2×0.2m +2.7×103kg /m 3×5×10—4m 3)×10N /kg =53.5N p ′===2675Pa 答案 图(b )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2250Pa ,水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力为5N ;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力为53.5N ,压强为2675Pa . 例18 (河北省中考试题)底面积为400cm 2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其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把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木块A 放入水后,再在木块A 的上方放一物体B ,物体B 恰好没入水中,如图1—5—11(a )所示.已知物体B 的密度为6×103kg /m 3.质量为0.6kg .(取g =10N /kg )(a ) (b )图1—5—11 求:(1)木块A 的密度. (2)若将B 放入水中,如图(b )所示,求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 已知:S =400cm 2=0.04m 2,A 边长a =10cm =0.1m ,B =6×103kg /m 2,m B =0.6kg 求:(1)p A ;(2)△p .ρρρρρρS F '20.02m 53.5N ρ 解 (1)V B ===0.1×10-3m3 图(a )A 、B 共同悬浮:F 浮A +F 浮B =G A +G B 公式展开:水g (V A +V B )=水g V A +m B g 其中V A =(0.1m )3=1×10-3m3 A =代入数据: A = A =0.5×103kg /m3 (2)B 放入水中后,A 漂浮,有一部分体积露出水面,造成液面下降. A 漂浮:F 浮A =G A 水gVA 排=A gVA V A 排== =0.5×10-3m3 液面下降△h == ==0.0125m 液面下降△p =水g △h =1.0×103kg /m 3×10N /kg ×0.0125m =125Pa . 答案 A 物体密度为0.5×103kg /m 3.液体对容器底压强减少了125Pa .例19 (北京市中考试题)在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一个底面积为S 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密度为1的液体.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体积为V 的金属浸没在该液体中(液体未溢出).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 ;撤去弹簧测力计,球下沉并静止于容器底部,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容器底对金属球的支持力的n 倍. 求(1)金属球的密度;(2)圆柱形容器内液体的质量. 精析 当题目给出的各量用字母表示时,如果各量没用单位,则结果也不必加单位.过程分析方法仍从受力分析入手.BBm ρ33/1066.0m kg kg ⨯ρρρABB A V m V V -+水水ρρρ3333333333m 100.6kgm 100.1kg/m 10m 10kg/m 101----⨯⨯+⨯⨯ρρρ水ρρA V A 333335kg/m 101m 10kg/m 100.5⨯⨯⨯-SV △S V V A A 排-233330.04m m 100.5m 101--⨯-⨯ρρ 解 (1)金属球浸没在液体中静止时 F 浮+F =G 1gV +F =gV (为金属密度) =1+(2)解法1 如图1—5—12,球沉底后受力方程如下:图1—5—12F 浮+F =G (N 为支持力) N =G -F 浮=F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 ′=n F F ′=m 液g +1gV m 液=-1V ==1V F ′=pS =1gV =n F 1g (V 液+V )=n F 1gV 液+1gV =n F m 液=-1V 答案 金属球密度为1+,容器中液体质量m 液=-1V .例20 如图1—5—13(a ),在天平左盘放一杯水,右盘放砝码,使天平平衡.(a ) (b )图1—5—13 (1)将一质量为27g 的铝块(铝=2.7g /m 3)放入左盘水中,水不溢出,天平还能平衡吗?ρρρρρgVF ρg F 'ρBnF ρρρρρBnFρρgV F BnF ρρ (2)将铝块如图1—5—13(b )方式放入左盘中,天平还能平衡吗? 解 (1)因为铝>水,放入容器中,铝块将沉底,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就是铝块重力. 天平此时不平衡,左盘下沉,右盘增加27g 砝码,可使天平再次平衡. (2)铝块浸没于水中,但未沉底,此时容器中液面升高△h ,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F =水g △h ·S =水gV铝=F 浮. 铝块体积,V 积===10cm3 铝块排开水质量:m 排=水V 铝=1g /cm 3×10cm 3=10g 天平不平衡,左盘下沉.右盘再放10g 砝码,可使天平再次平衡. 例21 如图1—5—14中,容器内分别装有水和盐水,在液面上浮着一块冰,问:(1)冰在水中熔化后,水面如何变化?(2)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如何变化?(a ) (b )图1—5—14 精析 这道题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来判断,关键是比较两个体积,一是冰熔化前,排开水的体积V 排,一个是冰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V 水.求出这两个体积,再进行比较,就可得出结论. 解 (1)如图l —5—14(a )冰在水中,熔化前处于漂浮状态. F 浮=G 冰 水g V 排=m 冰g V 排= 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m 水=m 冰 求得:V 水== 比较①和②,V 水=V 排 也就是冰熔化后体积变小了,恰好占据了原来冰熔化前在水中的体积.所以,冰在水中熔化后液面不变ρρρρ铝ρm3/7.227cm g g ρρ冰冰ρm 水冰ρm 水冰ρm (2)冰在盐水中:冰熔化前处于漂浮,如图1—3—14(b ),则F 盐浮=G 冰 盐水g V 排盐=m 冰g V 排盐= ① 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推导与问题(1)相同. V 水= ② 比较①和②,因为水=盐水 ∴ V 水=V 排排 也就是冰熔化后占据的体积要大于原来冰熔化前在盐水中的体 所以,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上升了. 答案 (1)冰在水中熔化后液面不变.(2)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上升. 思考 冰放在密度小于冰的液体中,静止后处于什么状态,熔化后,液面又如何变化?例22 (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1—5—15 (a ),在一个较大的容器中盛有水,水中放有一个木块,木块上面放有物体A ,此时木块漂浮;如果将A 从木块上拿下,并放入水中,当木块和A 都静止时(水未溢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图1—5—15 A .当A 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上升 B .当A 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下降 C .当A 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下降 D .当A 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将A 拿下后悬挂在木块下面,如图1—3—15(b ),容器中水面不变 解 A 在木块上面,A 和木块漂浮,则F 浮=G 水+G Aρ盐水冰ρm 水冰ρm ρρ V 排== A 从木块上拿下后,若A =水,则A 和木块均漂浮在水面,A 和木块共同排开水的体积为 V A 排+V 木排=+= 比较②和①,②=① ∴ A 选项中,容器中水面不变,而不是上升. 当A =水时,A 拿下放入水中,A 悬浮在水中,容器中水面也是不变 B 选项,当A >水时,A 放入水中,A 沉底,木块和A 共同排开水的体积为: V 木排+V 木排=+=+ 比较③和①,∵ A >水,∴ ③式<①式. 液面下降D 选项中,A 放在木块上和悬挂在木块下面,两次比较,A 和木块均漂浮,F 浮=G A +G 水不变,V 排不变,前后两次注解面无变化. 液面下降. D 选项中,A 放在木块上和悬挂在木块下面,两次比较,A 和木块均漂浮,木不变,V 排不变,前后两次液面无变化. 答案 B 、D 例23 (北京市东城区中考试题)自制潜水艇模型如图1—5—16所示,A 为厚壁玻璃广口瓶,瓶的容积是V 0,B 为软木塞,C 为排水管,D 为进气细管,正为圆柱形盛水容器.当 瓶中空气的体积为V 1时,潜水艇模型可以停在液面下任何深处,若通过细管D 向瓶中压入空气,潜水艇模型上浮,当瓶中空气的体积为2 V l 时,潜水艇模型恰好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水的密度为恰水 ,软木塞B ,细管C 、D 的体积和重以及瓶中的空气重都不计.图1—5—16g F 水浮ρg G G A 水水ρ+ρρg F A水浮ρg F 水浮木ρgG G A 水木ρ+ρρρρg F 水浮木ρg G A 水ρg G 水水ρgG A 水ρρρρ 求:(1)潜水艇模型.的体积; (2)广口瓶玻璃的密度. 精析 将复杂的实际向题转化为理论模型.把模型A 着成一个厚壁盒子,如图1—5—17 (a ),模型悬浮,中空部分有”部分气体,体积为y 1.1图(b )模型漂浮,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中空部分有2 V 1的气体.(a ) (b )图1—5—17 设:模型总体积为V 解 (1)图(a ),A 悬浮.图(b ),A 漂浮 将公式展开: ①—② 水g V =水gV 1 =2 V 1 (2)由(1)得:G A =水g V —水g (V 0—V 1) =水g 2V 1+水g V 1-水g V 0 =水g (3V 1—V 0) V 玻=V —V 0=2V 1—V 0 玻== ==·水 例24 一块冰内含有一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内,正好悬浮于水中,此时量筒内的水面升高了4.6cm .当冰熔化后,水面又下降了0.44cm .设量筒内横截面积为50cm 2,求石块的密度是多少?(水=0.9×103kg /m 3) 精析 从受力分析入手,并且知道冰熔化,质量不变,体积减小,造成液面下降. 已知:S =50cm 2,h 1=4.6cm ,h 2=0.44cm ⎪⎩⎪⎨⎧+='+=21)(G G F G G F A A 浮浮模型里水重⎪⎩⎪⎨⎧-+=-+=②①水水水水)2(21)(1010V V g GA V g V V g G gV A ρρρρρ21ρρρρρρρρ玻V m A 玻gV G A)3()3(0101V V g V V g --水ρ010123V V V V --ρρ 求:石 解 V 冰+V 石=Sh 1=50cm 2×4.6cm =230 cm 3冰熔化后,水面下降h 2. V ′=h 2S =0.44cm ×50cm 2=22 cm3∵ m 冰=m 水 冰V 冰=水V 水 ==,V 水=V 冰 V ′=V 冰-V 水=V 冰-V 冰=V 冰 0.1V 冰=22 cm 3 V 石=230 cm 3—220 cm 3=10 cm3 冰、石悬浮于水中:F 浮=G 冰+G 石 水g (V 冰+V 石)=水g V 冰+水g V 石 石= = =3.2g / 答案 石块密度为3.2g / 例25 (北京市中考试题)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将一木块放入水中,水面达到的刻度是V 1,如图1—5—18(a )所示;再将一金属块投入水中,水面达到的刻度是V 2,如图(b )所示;若将金属块放在木块上,木块恰好没入水中,这时水面达到的刻度是V 3.如图(c )所示.金属密度=________.(a ) (b ) (c )图1—5—18ρρρ冰水V V 19.0109109109101ρρρρ石冰冰石冰水V V V ρρρ-+)(3333310cm cm 220cm /9.0cm 230cm /1⨯-⨯g g 3cm 3cm ρ 精析 经题是将实验和理论综合,要能从体积的变化,找到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解 因为=,所以要求得,关键是求m 和V .比较(a )和(b )图,金属块体积V =V 2-V 1. 金属块质量可从浮力知识出发去求得. 图(a )中,木块漂浮 G 木=F 浮木 ① 图(c )中,木块和铁漂浮:G 木+G 铁=F 浮木′ ② ②-① G 铁=F 浮木′-F 浮木 m 铁g =水g (V 木—V 木排)=水g (V 3—V 1) m 铁=水g (V 3—V 1) ==·水答案 ·水例26 如图1—5—19所示轻质杠杆,把密度均为4.0×103kg /m 3的甲、乙两个实心物体挂在A 、B 两端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将甲物体浸没在水中,同时把支点从O 移到O ′时,杠杆又在新的位置平衡,若两次支点的距离O O ′为OA 的,求: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图1—5—19 精析 仍以杠杆平衡条件为出发点,若将其中一个浸入水中,杠杆的平衡将被破坏,但重新调整力臂,则可使杠杆再次平衡. 已知:甲、乙密度=4.0×103kg /m 3,甲到支点O 的距离是力臂l OA ,乙到支点的距离是力臂l OB ,△l =O O ′=l OA 求: 解 支点为O ,杠杆平衡:G 甲l OA =G 乙l OB ① 将甲浸没于水中,A 端受的拉力为G —F 浮甲,为使杠杆再次平衡,应将O 点移至O ′点,O ′点位于O 点右侧. 以O ′为支点,杠杆平衡:ρVm ρρρρρV m 铁1213V V V V --ρ1213V V V V --ρ51ρ51乙甲m m (G 甲-F 浮甲)(l OA +l AO )=G 乙(l OB +l AO ) ② 由②得 G 甲 l AO —F 浮甲 l AO =G 乙l OB — G 乙l AO 将①代入②得 G 甲l AO —F 浮甲 l AO =G 甲l OA —G 乙l AO 约去l AO ,并将G 甲、F 浮甲,G 乙各式展开 g V 甲-水g V 甲=水g V 甲-g V 乙 将=4.0×103kg /m 3代入,单位为国际单位.×4×103V 甲-×1×103V 甲=4×103V 甲-×4×103V 乙 得= 又∵ 甲、乙密度相同: ∴ == 答案 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2∶1例27 (北京市中考试题)某人用绳子将一物体从水面下2m 深处的地方匀速提到水面0.5m 处的过程中,人对物体做功为54J .当将物体拉到有体积露出水面时,让其静止,此时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为40N .不计绳子的质量,忽略水的阻力,求物体的密度.(g 取10N /kg ) 精析 分析物体受力,从做功的公式出发,列出方程. 已知:h 1=2m h 2=0.5m W =54J V 露=V , F =40N 求: 解 物体在水中受的拉力为G —F 浮 拉力做功:W =(G -F 浮)(h 1—h 2) ① 物体在水面静止时:受拉力、重力和浮力F =G —F 浮′ ② 由①得 G —F 浮===36N 将G 和F 浮展开gV -水gV =36N ③ 将②式展开gV -水gV (V —V )=40N ④51515656515656565156ρ56ρρ51ρρ565651乙甲V V 12乙甲m m 乙甲V V ρρ125151ρ21W h h -m5.0m 2J 54-ρρρρ51 ③÷④ == =2.8×103kg /m 3 答案 物体密度为2.8×103kg /m 3gV gV )54()(水水ρρρρ--N 40N 36水水ρρρρ54--109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