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二课时教案)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二课时教案)|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摘要:思考分段简述段段()写长江遭遇特洪水人民子弟兵打响了江保卫战,(媒体播放黄晓人物形象)()由说说这层主要讲了什么,(3)准备用己话说说黄晓事迹先桌说再集体交流教学目标、理课容感受人民子弟兵洪水恶浪面前了保卫国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无畏精神、学会课生其绿线生只识不写理由生组成词语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背诵课5然段教学重理课容从课具体语言体会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鱼水深情教学难感受人民子弟兵洪水恶浪面前了保卫国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无畏精神课安排课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组织学生上98年抗洪救灾背景材以及抗洪救灾涌现可歌可泣感人故事教学程课教学要初感知、理清思路、学习段教学程、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师述曾有这样首歌唱遍祖国江南北许许多多人留下了感动泪水请听《了谁》、渡这首歌赞颂了抗洪救灾英勇无畏人民子弟兵今天我们学习有关998年抗洪救灾课3、板课题江保卫战、教师简介背景5、学生提出感兴趣问题归纳整理出几二、初课整体感知、由课要通顺或系上下理词语嶙峋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肆虐任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指名按然段课教师正音3、思考分段简述段段()写长江遭遇特洪水人民子弟兵打响了江保卫战二段(~5)写我部队官兵江保卫战表现神勇涌现出许多动人事迹三段(6)赞扬了人民子弟兵精神永远铭记人民心三、学习段、思考这段写了几层思?概括归纳、灾情危急二、奔赴战场、圈画出反映灾情危急词语、标并体会暴雨、暴雨、场接着场、暴怒巨龙、疯狂地撕咬以及三3、指导朗、画出子弟兵奔赴战场词语日夜兼程、挺进5、指导朗体会子弟兵们战洪水英勇气概6、用己话说说段容四、作业、写词语、朗课3、造句二课教学要学习课二段教学程、复习导入、齐段(媒体播放灾情渲染气氛)说说主要容二、学习二段、默思考这段写人民子弟兵江保卫动人事迹主要写了哪几型事迹?()默()交流概括(3)板标题堤抢险铁汉色勇救群众、学习事迹堤抢险()听录音、看插图、画句子画战士们是怎样做~~画战士们是怎样想①交流所画句子②逐句交流、体会、朗☆四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声令下上顿条长龙崩塌堤坝下出现了(体会到子弟兵救援神速)☆官兵们肩扛沉重沙包泥水回穿梭有了行走快捷性赤脚奔跑起嶙峋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体会到战士们志坚强、奋不顾身精神)☆奋然跳入水用己血肉躯筑起了道人墙几鏖战堤保住了官宾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狂风我们呐喊暴雨我们助威巨浪我们加油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体会子弟兵无畏乐观主精神与人民心连心质)()看媒体播放战士们抢险场面身临其境地体会战士们心情(3)把你想到用笔写下交流()指导朗面对险情战士们无畏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3、学习事例二铁汉色师渡如层写是子弟兵群体形象那么二层就是特写体形象黄晓事迹(媒体播放黄晓人物形象)()由说说这层主要讲了什么?()你觉得黄晓是怎样人?你是从哪里看出?(3)准备用己话说说黄晓事迹先桌说再集体交流()体会那几十难忘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事迹啊(像黄晓这样铁汉这样动人事迹太多了说明人民子弟兵都是铮铮铁汉)(5)课前集了你还知道哪些感人事迹?(6)再次朗这句话(7)齐四节、学习事迹三勇救群众师渡江保卫战子弟兵们除了保卫江堤还要救护遇险群众这方面感人事迹也是数不胜数()轻声五节画出你受感动句子①桌先交流交流你感动原因②再集体交流☆战士们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树梢飞向灭顶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电杆(体会到群众正危险战士们迫不及待地进行营救)☆(体会到子弟兵救人事例数不胜数)☆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体会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希望留给人民把死危险留给己他们无愧军旗、军徽他们不愧是人民子弟兵)☆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就向看到了他们救星(体会到人民群众对子弟兵高信任突出反映军民鱼水情)()体会了这么多那么你们心目子弟兵们是怎样形象呢?请用笔把他们写下再交流(3)朗选择你喜欢句子背下()齐这节5、总结引六节板铭记英雄6、有首歌《了谁》唱就是这群可歌可泣抗洪英雄让我们起再聆听永远记住这群英雄歌声结束这堂课三、回顾全、概述全思想容、课哪些句段令你感动有感情地四、说话训练、以当长江堤遇险领起说段话、998年洪涝灾害许多人失了当你是怎么想、怎么做?五、作业、背诵课五节、摘课令你感动句子板堤抢险(面)铭记江保卫战铁汉色()勇救群众(面)英雄。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精选文档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精选文档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面对洪灾、心系人民、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体会军民鱼水情深。
教学重点、难点: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课前引导学生查阅1998年抗洪救灾的相关材料,搜集抗洪救灾中涌现的感人故事。
学法指导:读赏说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生观看1998年抗洪抢险视频。
2、谈话揭题:这段催人泪下的视频资料向我们讲述了1998年发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江保卫战。
(板书课题)二、导学第一段1、教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学生倾听,交流感受。
2、自由读文,用小标题概括段意。
(灾情危急、奔赴战场)3、讨论交流:从哪些语句中能够体会到灾情的紧急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三、精读感悟第二段2、快速浏览二至五自然段,说说哪些段落是群体写照哪些段落是个人特写过渡:7月27日,九江赛成湖的大堤塌陷了,人民解放军浩浩荡荡地奔赴灾区,抗洪抢险。
看,他们来了!【出示解放军奔赴灾区的幻灯片】2、体会了这么多,那么,在你们心目中,子弟兵们是怎样的形象呢请用笔把他们写下来。
再交流。
3、再读感悟第五节。
1、背诵第五自然段。
2、积累摘抄文中最令你感动的句子。
3、举行一次救灾英雄故事会。
4、学唱抗洪抢险歌曲。
5、小练笔:给解放军叔叔的一封信。
板书设计:大堤抢险(勇往直前)23、大江保卫战铮铮铁汉(英雄本色)(以点带面)勇救群众(鱼水情深)。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篇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篇《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8个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通过对具体的语言文字的阅读品味,感悟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3、学习抓关键词、读句子、想画面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从具体的语言文字的阅读品味中,体会解放军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对联引入:(1)课前准备读古诗。
由此引入师:听到了大家这悦耳的的读书声,老师不由得想起了明朝顾宪成这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出示)一起来读读。
(2)、引出文中的对联。
课文中也有一幅对联(出示)指名读,再齐读。
师:仅仅改了几个字,但是在我们的耳边响起的还是琅琅的读书声吗?(不是)而是——?2、观看洪灾片段:师;是呀,风声雨声涛声又把我们带到了1998年的夏天,此时的长江早已失去了它往日的面目,大家看——(放录像洪灾片段)3、交流观后感受。
4、预想决堤后果。
师:是呀,长江洪水泛滥。
而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密集,是我国工农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但整个平原区地面高度又普遍低于高洪水位数米至10余米,完全依靠两岸的江堤来抵挡洪水。
万一大江决堤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5、感情渲染,个性化读课题师:此时此刻,与洪水抢时间,保卫大堤,就是最迫在眉睫的任务。
所以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来了,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一场气壮山河的(读题:大江保卫战);他们将与洪魔进行殊死的搏斗,进行了一场的惊心动魄(读题:大江保卫战)。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 - 理解“大江保卫战”的背景和意义; - 分析大江保卫战的具体战役; - 掌握大江保卫战的关键词汇和重要观点。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大江保卫战”的第二个战役及其相关知识。
1. 大江保卫战的背景•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提醒学生对“大江保卫战”有一个初步了解;•引导学生了解“大江保卫战”的背景和意义。
2. 第二个战役:战斗的激烈与胜利•分析大江保卫战的第二个战役的背景、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这场战役的意义和影响。
3. 大江保卫战的关键词汇和重要观点•给学生提供并解释大江保卫战的关键词汇和重要观点,例如“政治意义”、“战略地位”、“千里长江一碧如留”等;•让学生通过案例等形式理解这些关键词汇和观点的涵义。
教学流程1. 导入与复习(10分钟)•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让学生回答与“大江保卫战”相关的问题。
2. 引入新课(5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大江保卫战”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分析第二个战役(2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并分析大江保卫战的第二个战役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4. 进一步探究(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第二个战役的意义和影响,让学生互相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5. 重点词汇与观点解析(15分钟)•提供关键词汇和重要观点的定义,解释其涵义并与实际案例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6. 总结与归纳(10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并与第一节课进行对比,形成全局的认识。
教学评价与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与反馈;•教师还可以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大江保卫战的总结或回顾。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大江保卫战的第二个战役,掌握关键词汇和重要观点,进一步提高他们对于大江保卫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和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有配套课件)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有配套课件)《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溧阳市埭头中心小学黄丽华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出示洪水画面。
2、这就是1998年的夏天。
当时是暴雨,大暴雨,是一场接着一场。
那奔腾不息的长江,转旋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就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人民解放军和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板书:大江保卫战二、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今天让我们一起透过语言文字走进那惊心动魄的一幕,感受一下语言文字背后所描写的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
请同学们自由读2---5自然段,画出让你心灵受到震撼的语句。
读一读,写下自己的感受。
三、交流。
1、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
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A学生交流所画的语句,并且说出自己的感受。
B “嶙峋”这个词大家是怎么理解的?C生活中手不小心被划破,哪怕是一个很小的伤口都会钻到心里疼,因为十指连心啊。
那我们的战士们被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这种疼,这种痛可想而知是多么的大啊,可我们的战士们却——(全然不顾)。
他们全然不顾,他们不顾的仅仅是片石割破了脚趾吗?D是的,尽管——(疼痛难忍),尽管——(血迹斑斑),可战士们——(全然不顾),从这里你感受到战士们什么样的可贵品质呢?他们的精神、意志令人感动。
那么谁能把这几句话读好,读出你的感动呢?E战士们对这种疼痛为什么会全然不顾呢?(因为他们心中只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对!保住大堤就意味着保住了----(生回答)F“保住大堤”这个念头在他们新中深深扎根了。
子弟兵们都在心里默默的祈求能够保住大堤,并且决心一定要保大堤。
让我们读读他们的心声吧!2、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
5下22《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课案

A、从言上:“来不及了”。(体会人物的品质)
B、从行上:猛地把铁钉一拔……(扣住“猛地”、“随即”“三下两下”“二话没说”“转身”进行教学)
画出动词:拔、扯、捆、扛、爬
比较:a、把扯换成撕、拉
b、把捆换成扎、包
c、表演
C、为什么用省略号?(痛、不忍看下去)
4.指导朗读:真是轻伤不下火线,黄晓文不觉得疼,可我们的心在疼,你能读出来吗?。(随机)
3、屏显:这是一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大江保卫战。
过渡:这是一场怎样气壮山河的保卫战,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跟随文字感受那场没有硝烟却激烈得让人惊心动魄的战斗吧!
㈠大堤抢险
1.读读课文,划出令你最感动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2.集体交流
A、话说感动:哪些地方让你最感动?为什么?
(1)救援神速☆:“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E、在九江赛城湖大堤上,官兵们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护大堤奋不顾身的大无谓精神让人钦佩。假如你是在现场的老百姓,你想对子弟兵说些什么?
F、英勇的人民子弟兵用勇敢、乐观谱写了一曲感天地、泣鬼神的抗洪之歌。让我们再现九江赛城湖大堤惊心动魄的抢险场面吧!(播放视频)
3、这样的人民子弟兵,人民能忘记吗,祖国能忘记吗?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课案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情导入,引发情感。
二、研读交流,领悟情感。
(一)大堤
抢险
(二)铁汉
本色
(三)勇救
群众
三、回文朗读,强化情感。
四、学作对联,升华情感
1、板书课题《大江保卫战》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word资料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把时光再次拉回到那难忘2019年,与作者一起感受那场气壮山河――大江保卫战(学生齐读课题)。
2.这是一篇通讯,记者真实地报道了发生在抗洪一线上三个典型场景。
回顾上节课学习,说说是哪三个场景?(板书:保大堤、抗洪水、救灾民)二、读悟“保大堤”1.接连不断大暴雨使滚滚长江变成了一条暴怒巨龙。
沿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
先来看一看九江赛城湖大堤抢险画面吧。
(出示第2段)2.齐读“惊心动魄”,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把你理解用朗读表达出来。
(板书:惊心动魄)3.这是抢险,更是战斗。
出示读书要求:请同学们用心读第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像当时情景,看看哪些句子、哪些词语让你体会到这场战斗惊心动魄。
用笔画下来,在旁边空白处写下你感受。
4.学生自由读书、批注、交流。
☆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
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堤坝下出现了。
a.体会到子弟兵行动敏捷,救援神速。
(指导朗读:哪个字最有力量感?要读得干脆利落,像指挥员那样)b.这里把四百多名官兵比作长龙,从这个比喻中你体会到什么?(体现了子弟兵英勇气概、大无畏精神)☆官兵们肩扛沉重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
嶙峋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a.他们全然不顾,不顾什么?想像在扛沙包时候他们会遇到什么困难,想像洪水袭击过来时……b.因为他们心里只顾――(生齐读:保住大堤!)这么多战士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凝聚成了一股力量,这是一支怎样队伍?(同心协力,众志成城……)指导朗读:体会得真好,把你感受放到文字当中,再来读读刚才这几句话。
☆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
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a.子弟兵们有生命危险吗?引读:可他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一个个……b.见没见过滔滔洪水中血肉筑成人墙吗?(出示图片)战士们还立下感人誓言(出示:站着是根伫立桩、倒下是袋拦洪沙!水不退、人不撤,誓与大堤共存亡!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齐读。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_教案bb[修改版]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_教案bb[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14b3de74d4d8d15abf234ea0.png)
第一篇:《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_教案bb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案)教案背景:《大江保卫战》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3课,真实地记叙了1998年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是一篇融情、理于一体的文章。
而五年级的学生,对那场世纪洪水没有亲身体验,没有这方面的情感体验,所以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来激励、点拨、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深刻体会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大堤和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课题:《大江保卫战》教材分析:《大江保卫战》是一篇洋溢着时代气息的通讯,记叙了解放军几十万官兵与长江特大洪水进行顽强战斗的动人情景,热情赞扬了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子弟兵与人民的鱼水深情。
教学方法:1、以情激情,进入文本。
2、以读激情,品味课文。
3、以练促学,感悟内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顾洪水肆虐。
1、继续学习《大江保卫战》,先读读这些词语。
2、谈话: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密集,工矿企业林立,水陆交通便利,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但由于地势平缓,完全依靠两岸30000余公里的堤坝来防汛。
可是(课件示:范读)3、万一长江决堤会造成什么后果?4、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当时的情况吗?当时的情况真是——万分危急。
板书:万分危急5、洪水已经出现在我们面前了,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那几十万官兵,日夜兼程奔赴救灾前线,一起去打响这《大江保卫战》。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让我们先到九江赛城湖,去看一看官兵们齐心协力保住大堤的场景——(师配乐范读)2、相信这情景给许多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震撼人心的场面。
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交流。
(1)“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
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可别忘了,此时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已经——(塌陷了),可是听到一声令下他们有没有丝毫犹豫?你从哪看出来的?让我们一起读出官兵们的义无反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件)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
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
2、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密集,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但由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普遍地于洪水几米甚至是十几米,完全依靠两岸的3000多公里抵挡洪水,万一大江决堤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都会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3、此时此刻真是——万分危急!(课件:课文)课文中用了三个“告急”,三个“!”,还有一个“……”,让我们感受到了情况的万分危急。
你能把这种情况读出来吗?指导朗读,齐读。
4、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
(课件:课文)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齐读)
5、(录像:解放军奔赴)解放军官兵们在炎炎烈日下朝着大江——挺进;在飘泼大雨中朝着大江——挺;不分白天黑夜地朝着大江——挺进;这就叫做——日夜兼程。
读了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什么?(心急如焚,急人民所急)再读。
6、小结:此时此刻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几十万解放军官兵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一场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板书:气壮山河)
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过渡)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场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的?请大家默读第2自然段,找出官兵抢时间护大堤的句子,圈出重点词。
2、你找到哪一句?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官兵抢险的速度快?
3、学生反馈。
(课件:出示课文)
(1)“闻讯赶到”写出了四百多名官兵反应的快速,行动的敏捷。
(2)“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这句话中,“顿时”写出了官兵们不畏凶险,救援神速;“一条长龙”表现了他们的齐心协力,意志坚强如钢。
(3)“来回穿梭”写出了官兵们争分夺秒,全力以赴。
(4)“赤脚奔跑”、“全然不顾”、“奋然跳入”、“伤痕累累”等,则表明了官兵们意志坚强、忘我拼搏的精神,说明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在堤!’”
(5)“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表现了官兵们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品质。
(6)“几小时、鏖战、浑身上下、伤痕累累”战斗的激烈、艰苦、惊心动魄。
4、战士们在与洪水抢时间、抢速度,脚趾割破了却全然不顾,因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课件)“大堤,保住大堤”。
人民战士为人民,正是钢铁般的意志,坚定了他们心中唯一的信念,那就是——“大堤,保住大堤”。
5、创设情景: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眼看大堤就要保不住了,战士们怎么办?(找课文中的句子)(课件:人墙)图上就是子弟兵用血肉之躯筑起的一道人墙,这是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啊!
6、你们愿意加入这抗洪的人墙中来吗?好,站起来。
战士们,狂风来了怕不怕?暴雨来了怕不怕?巨浪来了怕不怕?好,英勇的战士们,让我们一起高声呼喊:(出课件)“狂风为我们呐喊!……”
7、师:战士们的身体难道是铁打的吗?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但是却有钢铁般的意志!这就是一群铮铮铁汉!理解“铮铮铁汉”(钢铁般的硬汉子,)
8、过渡: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此时的官兵们怎么样?面对着这群疲惫不堪的抗洪将战士,面对着这群伤痕累累的铮铮铁汉,你想说些什么?
9、老百姓对人民子弟兵也充满了无比的敬意,他们把这一份深情融入一副对联中。
(课件:对联)指读。
指导:把我们的情感融入一副对联中去,齐读。
10、小结: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却是气壮山河、惊心动魄!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如果说刚才描写的是一组抗洪抢险的群英图,那第4自然段就是对连长黄晓文的大特写。
2、读第四自然段,划出令你感动的句子?体会黄晓文是一个怎样的战士?
3、全班交流。
(1)黄晓文脚底被铁钉了进去。
(2)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从这句话可见,黄晓文态度坚决。
此时此刻,他心中所想是尽快把这麻包找上大堤。
由此可见,黄晓文的意志是多刚强!
(3)作者通过“咬”、“拔”、“扯”、“捆”、“扛”、“爬”等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准确、形象、传神地表现了黄晓文具有钢铁一样坚强的意志,黄晓文不愧为“铮铮铁汉”。
4、从黄晓文身上,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铮铮铁汉的本色,像黄晓文这样的战士仅仅是一个吗?课文怎么说?。
在那几十个难忘……事迹啊!”
5、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在这场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中,人民子弟兵一方面要誓死保卫大堤,一方面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和抢救正处于生死关头的人民群众。
这方面的感人事迹也数不胜数。
1、请朗读“勇救群众”部分。
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们读懂了什么?请读出相关句子
2、交流。
(1)“漂动的树梢”、“灭顶的房屋”、“摇摇欲坠的电杆”,写出了洪水的大、深;战士们的环境危险;人民群众生命一线。
(2)“劈波斩浪、飞向……飞向……飞向”表现了战士们无所畏惧,争分夺秒。
(3)周运兰老师、小江珊……所有这些“滔滔洪水中的群众”几乎都是悬于生死一线间,是人民子弟兵将他们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所以人民子弟兵就是这些群众的大救星。
(4)“哪里……就;哪里……就”表现了子弟兵急群众所急,把生的希望送给群众。
他们舍生忘死,心中装着的只有人民群众,是名副其实的人民子弟兵。
(5)“看到了红五星……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高度信任,反映了浓浓的军民鱼水情。
3、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4、在这场大江保卫战中,你们看到的一群怎样人民子弟兵?(心系人民、团结奋战、英勇无畏)
五、总结全文
1、同学们,英勇的人民子弟兵用自己的行动体现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用他们顽强的意志,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
为了歌颂在抗洪抢险中涌现的无数无名英雄,有人满怀激情谱写了一首歌,这首歌唱遍了大江南北。
同学们想听吗?
2、播放歌曲《为了谁》
3、(课件)“大江,永远铭记……”齐读。
板书设计:
告急
保堤心系人民大江保卫战决战铁汉团结奋战(气壮山河)救人英勇无畏
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