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专题检测试题及答案.doc
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难)

当前测评试卷: 高一地理周评测套题(第2周)适用对象:高一 试题总数:20 考试时限: 20分钟姓名: 套题难易程:难一、 选择题。
(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读X 、Y 两国人口金字塔图,回答1—3题:1.Y 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B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C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答案解析】选D 。
Y 国人口金字塔图,中老年比重大,青少年比重小,应该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故选D 。
【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难易程度】中2.造成X 、Y 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 .经济水平B .教育水平C .历史条件D .自然条件【答案解析】选A 。
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受到社会生产力,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故选A 。
【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难易程度】中3.属于Y 类型的国家有A .尼日利亚B .印度C .泰国D .日本【答案解析】选D 。
Y 类型的国家为发达国家,只有日本为发达国家,故选D 。
【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难易程度】难右图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4—6题: 4.④国目前人口增长属于下列哪一阶段A .原始低增长阶段B .加速增长阶段C .增长减缓阶段D .低速增长阶段【答案解析】选A 。
④国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为原始低增长阶段,故选A 。
【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难易程度】难出生率% ① ② ③ ④5.反映印度人口状况的可能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解析】选C。
印度人口状况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③最符合,故选C。
【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难易程度】中6.图中①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A.人口老龄化问题 B.人口基数过大问题C.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D.失业人口增加问题【答案解析】选A。
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易)

当前测评试卷:高一地理周评测套题(第1周)适用对象:高一试题总数:20 考试时限: 20分钟姓名:套题难易程:易一、选择题。
(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读右图,回答1—3题:1.表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解析】选A。
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低死亡率、低出生率,(均小于1%),故选A【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难易程度】易2.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解析】选C。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出生率减去死亡率,③接近2%,最高,故选C 【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难易程度】易3.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答案解析】选B。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先后出现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依据图示,故选B。
【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难易程度】中4.对目前中国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严重老龄化 B.人口多,自然增长率高C.人口地区分布不均,西多东少 D.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答案解析】选D。
目前中国人口状况刚由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故选D。
【相关知识点】2.1.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难易程度】易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们逐渐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状况,人们的营养水平和保障生命的各种条件,特别是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改善,也就是说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部是导致人口死亡率下降的原因。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但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真正实现,要通过生育率下降来完成。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5.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不同步,其根本原因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生育观念不同C.自然环境不同 D.营养水平不同【答案解析】选A。
高考地理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训练19---人口增长模式(含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训练19---人口增长模式一、单选题1.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
读图回答1~2题。
1.a、b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属于( )A.“低—低—低”模式和“高—低—高”模式B.“高—高—低”模式和“低—低—低”模式C.“低—低—低”模式和“高—高—低”模式D.“高—高—低”模式和“高—低—高”模式2.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主要原因是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 我国台湾的出生率每12年便会周期性出现一种特殊的逆转变化,这就是“虎兔龙现象”。
台湾许多男女的传宗欲望是避开虎宝宝,偏爱兔宝宝,更期待龙宝宝。
下图示意台湾地区2010-2014年人口数据统计图。
据此完成1-2题。
1.推测台湾下一轮人口出生高峰期与低谷期可能分别出现在( )A.2023年、2022年B.2024年、2025年C.2026年、2025年D.2024年、2022年2.据图可知,2010~2014年台湾地区( )A.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B.死亡率波动比出生率大C.社会老龄化现象严重D.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上升3.下表为“金砖国家”(指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变化,完成1-3题。
1970—2020年金砖国家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国家197019801990200020102020俄罗斯10.411.918.220.420.725.9甲 5.5 5.1 5.5 6.47.910.4乙 5.4 5.8 6.57.28.210.7丙 5.6 6.27.59.211.716.2丁 6.67.99.811.313.317.01.表中的国家表示中国的是( )A.甲B.乙C.丙D.丁2.在“金砖国家”中,俄罗斯老年人口比例最高主要是因为( )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死亡率高C.人口平均寿命长D.人口迁出数量大3.针对我国的老龄人口问题,我国政府今后可能不会采取的措施是( )A.实施全面自主生育政策B.适度延缓退休年龄C.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D.大量接纳外来移民4.下图为甲、乙两城市人口的年龄结构示意图.回答1-2题。
人口增长模式练习题及答案

人口增长模式练习题及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典型例题]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4.03.02.01.000人口出生率(%)A(1)图中A 、人口死亡率为 ;B 点的人口出生率为 、人口死亡率为 ;C 点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2)A 、B 、C 、D 表示四种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下列①英国②埃及③芬兰④尼加拉瓜⑤意大利⑥瑞典六个国家中,属于A 类的是 ,属于C 类的是 ,属于D 类的是 。
(3)中国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正在向A 、B 、C 、D 中的 类接近,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减缓的原因是 。
解析:第(1)小题通过读图获得A 、B 、C 、D 四点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再通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的关系即可得到C 、D 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解第(2)小题通过各点人口增长模式的情况,结合各国的人口增长情况可得出答案。
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城市已基本实现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而农村人口还处于这一转变过程中。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减慢。
答案:(1) 3 (2)②④ ①③ ⑤⑥ (3)C 实行计划生育2、下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低——低——低”的国家是 A.① B.② C.③ D.④人口死亡率(%)人口出生率(%)1.02.03.04.0 1.0 2.0 3.0 4.0①②③④解析:人口增长模式有“高——高——低”、“高——低——高”、“低——低——低”等不同模式。
“低——低——低”的人口增长模式是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目前的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基本步入此种人口增长模式。
本题可通过读图得出四个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特点,再根据“低——低——低”的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可得到正确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2:1.1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含答案)

地理·必修2(中图版)第一节人口增长式及地区分布,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布的最新报告,世界人口今天达到70亿人。
读以下联合国人口发展研究报告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显示出的世界人口增长特点是( )A.各大洲的自然增长率高B.增长速度逐渐加快C.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D.世界人口增长明显减缓2.世界人口增长快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社会经济发展迅速C.各国自然增长率有提高的趋势D.人口数量对环境承载力影响最大解析:第1题,注意题干中的限制词语是“图中显示出的”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A、C、D三项均未在图中显示。
第2题,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是世界人口增长加快的根本原因。
答案:1.B 2.B3.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
读图,完成(1)~(2)题。
(1)a、b区域的人口增式类型分别属于( )A.“三低式和过式B.“高低高式和过式C.“三低式和“高高低式D.“高高低式和过式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人口增式的类型以及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
第(1)题,a 区域: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故人口增式为“高高低式;b区域:较高出生率,较低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故人口增式为过式。
第(2)题,c区域: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很低的自然增长率,人口增式为“三低式,发达国家或发展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属于此种类型。
答案:(1)D (2)A(2)影响c区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A.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C.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D.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读以下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完成4~5题。
4.图中省、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 )A.上海市 B.北京市C.西藏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5.上海人口的出生率比北京的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的低,其原因是上海( ) A.经济发达 B.人口老龄化严重C.文化水平高 D.自然条件优越4~5解析:第4题,根据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读图可回答。
高二地理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测试题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一、选择题1.(2011年宝鸡高三模拟考试)读“世界不同生产力水平国家人口增长图”,图中A类国家人口再生产的特点是()A.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D.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图中可知,A类国家为发达国家的特征,B类国家为发展中国家。
而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的特点体现为三低,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据此完成2~3题。
2.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A.年轻劳动力过剩B.老龄化趋势显著C.自然增长率上升D.人口出生率较高3.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知识改变命运解析:分析三幅图可知:该国老年人口比重越来越大;老年人口女性比重大于男性比重,平均寿命延长且女性长于男性。
答案:2.B 3.A(2011年宜春质检)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4~7题。
4.此图说明该地区()A.城市化水平高B.城市人口为2500万C.大约10%的人口在郊外居住D.人口密度较大5.该图所示的城乡人口比例,比较符合下列国家中的()A.中国B.英国C.巴西D.印度6.形成上述国家这种人口状况的根本原因是()A.受国家政策的影响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C.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D.居民生活以消费动物性食品为主7.图示人口状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①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②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产值下降③城市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加④农村人口增长减缓,出现负增长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城市人口比重远大于乡村人口比重,且城市人口比重高达90%左右,这表明该地区城市化水平很高;目前只有发达国家才可能达到这种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高的原因是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城市人口比重过大,也会在城市化过程中带来诸多问题如:城市环境条件恶化、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失业人口知识改变命运增加、治安状况差等。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1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习题(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

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1~3题。
1.下列国家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③的是( )A.日本B.美国C.中国D.印度2.图中表现有老龄化趋势的是( )A.①B.②C.③D.④3.模式①到模式②转变的起因及根本原因分别是( )A.出生率医疗进步B.死亡率生产力C.出生率生产力D.死亡率社会福利解析:第1题,根据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可知,①表示“高高低”模式,②③表示过渡模式(②为高增长阶段,③为增长下降阶段),④表示“三低”模式。
目前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属于④模式,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属于②③模式,中国通过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也已经步入了④模式,因此属于③模式的是印度。
第2题,人口老龄化出现在人口平均寿命较长,增长缓慢的时期,因此图中表现有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是④。
第3题,从模式①到模式②的转变主要是死亡率的下降,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答案:1.D 2.D 3.B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完成第4~5题。
4.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乙、丁C.丁、丙、乙、甲D.丁、乙、丙、甲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低高低”型B.乙地属于发展中国家C.丙地人口出现负增长D.丁地应实行计划生育解析:第4题,甲、丙两地0~14岁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丙地0~14岁年龄段人口所占比重较甲地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甲地小;丁地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乙地自然增长率为零。
第5题,乙地区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说明经济不发达。
答案:4.B 5.B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读图,完成第6~7题。
6.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性别比例B.医疗水平C.教育程度D.年龄结构7.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A.人口迁移加剧B.劳动力渐不足C.人口分布不均D.社会负担减轻解析:第6题,根据图示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显著上升,说明老年人口的比重上升。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练习及答案

一、选择题(2018·浙江高考)下图为2018~2018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
根据相关知识,读图完成1~2题。
1.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A.2018~2018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B.2018~2018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C.2018~201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D.2018~201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2.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本题组的解题关键是明确多维坐标图的阅读方法。
第1题,读图可知,2018~2018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是正值,说明人口出生率一直高于人口死亡率,A项错误;2018~2018年,人口死亡率从约26‰降到约10‰,下降幅度大,B项错误;2018~201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C项错误;2018~201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上升到22‰,D 项正确。
第2题,根据世界人口增式的规律,①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应该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亚非地区。
③④中,④的自然增长率更低,应该是欧洲,③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④略高,应该是北美洲。
【答案】 1.D 2.C(2018·枣庄高一期末)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
读图,回答3~4题。
3.a、b区域的人口增式分别属于( )A.“低—低—低式和“高—低—高式B.“高—高—低式和“低—低—低式C.“低—低—低式和“高—高—低式D.“高—高—低式和“高—低—高式4.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弱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第3题,a区域有较高的人口出生率、较高的人口死亡率和较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高—高—低式;b区域有较高的人口出生率、较低的人口死亡率和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高—低—高式。
第4题,c区域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低—低—低式,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人口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一、选择题(2019•济南3月)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
据图1、图2回答1~2题。
图1图21.图1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
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A.人口素质下降B.人口老龄化C.就业压力加大D.劳动力成本下降解析:图中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逐年下降,这种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导致出生率下降,从而导致人口老龄化。
答案:B2.图2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解析:可以抓住我国生育高峰出现时间来排序,人口高峰期是逐渐上移的,不难选出D选项。
答案:D根据《2007年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育率下降导致人口抚养比下降1/3,为经济增长创造了40年左右的“人口红利”期。
读我国人口抚养比变化示意图,回答3~5题。
3.近年来,我国人口抚养比下降的原因是()A.老年人口的比重下降B.生活水平的提高C.少年儿童的比重下降D.社会养老机构的完善解析: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控制人口的政策,使少年儿童比重下降,导致人口抚养比下降。
但由于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因此下降的时间不长。
答案:C4.一个国家或地区处于“人口红利”期,其人口的年龄结构特征是()A.高少儿、低老年B.低少儿、低老年C.低少儿、高老年D.高少儿、高老年解析:因为儿童和老年人属于被抚养人口,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少儿、老年人比例低时,国家的抚养开支最少,处于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期。
答案:B5.“人口红利”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有()①社会成员需要供养的子女比较少②老年人口比重小,养老支出少③劳动力丰富④工业生产的收益率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人口红利”期直接的表现是社会负担最小化,劳动力最大化。
答案:A根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课题小组的研究报告,1952年,我国农业的劳动力容纳力已基本饱和,大体维持“一个人的活儿,一个人干”。
假设“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剩余劳动力增长率”,结合图回答6~8题。
6.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阶段,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阶段,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B.②阶段,人口生产暂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C.③阶段,人口生产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阶段D.④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解析:由图可知,①阶段,人口出生率并未大幅下降。
②阶段,人口生产暂处于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
④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是因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答案:C7.依据图中信息,下列年份中,我国剩余劳动力增长率最大的是()A.1958年B.1963年C.1975年D.1985年解析:根据所给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剩余劳动力增长率”可知,1963年剩余劳动力增长率最大。
答案:B8.图示时期,大多数年份我国剩余劳动力增长率较大,这说明我国()A.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提高B.人口出生率特别高C.城市经济发展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有限D.城市化进程大幅加快解析:大多数年份我国剩余劳动力增长率较大,说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有限。
答案:C(2010•成都市重点高中联考)读某地区2008年人口资料表(单位:人)回答9~10题。
总人口城市人口农村人口出生人数死亡人数169 000 142 000 27 000 2 200 8509. 该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A.原始型B.传统型C.过渡型D.现代型解析:从表格中数据可以计算出该地区出生率为1.3%,死亡率为0.5%,属于现代型。
答案:D10.该地区()A.大量人口外迁B.城市化水平高C.人口增长过快D.老年人口比重递减解析:表中数据并未涉及该地区的人口迁移情况,所以A无法判断;从表中数据可以计算出该地区城市化水平约为84%,所以B对;从表中数据可以计算出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0.8%,增长较慢;该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为现代型,自然增长率比较低,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加。
答案:B11.(2010•佛山)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
读图,关于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B.上海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C.北京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大于广东D.江苏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北京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图中显示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其他各省由大到小依次是广东、江苏、北京、上海;广东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上海的最大。
答案:A(2010•江苏南京一模)读“1964~2000年中国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完成12~13题。
12.有关1964~2000年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正确叙述是()A.6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B.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增加C.15~64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D.1990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解析:从图中数据可看出,1964~2000年,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下降;15~6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提高了14.4%;6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比重提高了3.4%;到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0%,进入老龄化社会。
答案:C13.进入2000年,我国面对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严重短缺B.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C.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大D.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数量日趋减少解析:2000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但青壮年人口比重仍最大,且呈增长趋势,不存在劳动力严重短缺问题,但就业压力大。
答案:C(2010•山东实验中学诊断)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B.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C.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解析:据图可知,①时期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且到②时期不断增加,②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③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零,所以②至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③和⑤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人口总数稳定,但③时期人口总数最多,⑤时期人口总数最少,两时期不相等。
答案:B15.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时期相符合的国家是()A.尼日利亚B.韩国C.澳大利亚D.美国解析:选项所列国家中尼日利亚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与②时期相符。
答案:A二、综合题16.(2010•江苏扬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三种生产概念图(1)目前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材料,中国在20世纪末就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原因是什么?可通过哪些措施解决老龄化的影响?(3)结合三种生产概念图,分析人口快速增长的影响。
解析:第(1)题,我国人口问题比较特殊,发展中国家人口增快和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在我国同时存在。
第(2)题,由于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第(3)题,人口增长过快,一方面消耗大量物质资料,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排放大量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
答案:(1)人口老龄化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2)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构建和谐的家庭养老模式;国家财政加大养老投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机制。
(3)一方面消耗资源增多,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另一方面排放大量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
17.读某年人口增长率的国际比较图,回答问题。
(1)简述图中国家人口增长率的特点。
(2)美国属于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可是美国的人口增长率比中国还高,试述其原因。
(3)中国与印度同为发展中国家,可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不到印度的一半,请简述其原因,并说明人口增长与哪些因素有关。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高收入国家人口增长率普遍比低收入国家低。
第(2)题,美国的人口增长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是宗教,二是人口迁入(人口的机械增长)。
第(3)题,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因而出生率低,印度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人口增长率相对较高。
答案:(1)①从经济发展程度与人口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看,高收入国家人口增长率普遍比低收入国家低。
②从发展程度相近的国家来看,如中国和印度,采取的人口政策不同,人口增长率也不同。
(2)美国是信奉基督教的国家,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每年都有大量移民涌入,导致人口的机械增长过快。
(3)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对高于印度,计划生育政策实行早,控制严格,效果显著。
印度受民俗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影响,计划生育执行困难。
所以,人口增长不仅仅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还与人口政策、宗教信仰、文化等社会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