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美,书籍,材料]材料之美在书籍设计中的体现
设计、材料、印装——论书籍设计的三位一体性

使 2 .色 彩独 具 的 情 感 个 性 可 以使 带 黄色 的粗 纹蒙 肯 纸 , 整本 书籍 给
设计 更具 视觉效 应 和视 觉震 撼力 。 3 .注重 色彩 与文 字 、图形 的综合
■
詹
主 皇
回
志伟 等 人设 计 的 《 兰芳 藏 戏 剧 史料 给 人 以强 烈 的视 觉 冲击 感 ,并体 会 到 梅
一
种 来 自久 远 年 代 的 浓 浓 的音 乐 气
息, 令人 叫绝 。
另 外 ,陕 西 师 范 大 学 出版 社 出
( )色彩 : 三 进一 步诠 释设计 语 言
万夏 、 宋丹 设计 的 《 国乡土 手工 中 的性格 化表 现形 式 ,其在设 计 中的作 版 ,
用 可体 现在 以下几 点 上 :
距及 行距 的疏 密变 化等 均给 人 以不 同 视觉 和触 觉 的生理及 心 理感受 。
3 .版 式 的横 、竖 排 列 变化 ,也 特 征与 设计 作 品内容 的相一 致性 。 给 人 以不 同 的视 觉 体 验 性 和视 觉 导
向性 。
( ) 三 应注 重材料 的多 样性 , 可做
( ) 一 文字 : 语言叙述信息化 的处 式要 通 过选择 相得 益彰 的材料 ( 将 面料 ) 理, 充分发挥语言表述 的内在潜力 , 其 来 完成 是一个 道理 。 设计方法体 现在 以下几点 的表现上 : 等 文字元 素 的理性 化安 排设 置 。 2 .字体 的选 择 、字号 的大 小 、字 的视 觉感受 。 在 印制材 料 的选择 上 ,应 注意 材 1 .内文 、 题 、 标 注释 、 页码 、 眉题 料性 格 的准确 选择 和把 握 ,具 体应 注 意三 个方 面 : ( ) 一 应注 意把 握不 同 的材 料给 人 ( ) 准 确把握 所选 用材料 性 格 二 应
艺术设计中的材料美学

艺术设计中的材料美学摘要:艺术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从美学角度出发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很多时候,艺术设计的创作并不是来源于生活,而是来源于作品本身。
关键词:艺术设计;材料美学;内涵;应用1艺术设计美学的内涵艺术设计的内涵美是更高层次的美学,是人类在实现了艺术设计产品实用功能的前提下,对艺术设计作品更深刻的审美领悟。
艺术设计中丰富的美学情感内涵是设计美学的重要内容,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审美需求、生活需要和心理需要,所以艺术设计美学要体现以人为本,基于情感进行创作。
艺术设计是表达人们情感世界客观载体的艺术,又是情感外化的设计活动,体现了人类的心理需要和精神需求,代表了人们的情感世界。
所以艺术设计是人们对于客观物象情感的诊释,它必须基于一定的人性化需求,从而建立一种平衡的关系,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要,将科学技术与设计情感完美的融合在产品当中。
艺术设计美学中的科技内涵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带动了艺术的繁荣发展,科技是艺术设计中美学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开始从科学技术发现美,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产品的实用功能。
艺术设计的科技内涵的实质就是要找到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将二者有机结合,在艺术设计中充分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产品设计中实用功能,科学技术它可以为艺术设计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艺术设计将成为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方法的有效载体,精湛的技术水平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实用性,让人们从艺术设计的科学性中获取心灵深处的愉悦感和满足感,科学艺术设计有助于更好地提升艺术设计层次。
2 艺术设计中美的具体问题柏拉图在美学史上首次对“美是什么”和“什么东西是美的”做出了严格的区分,在这里我们亦可假想似地提出两个类似的问题即“艺术设计中的美是什么”和“什么样的艺术设计是美的”。
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一书中提出:“每件作品中,以某种独特的方式组合起来的线条和色彩、特定的形式和形式关系激发了我们的审美情感。
美在意向——书籍设计的五感交融

书籍艺术里的这种微妙境 界的实现 , 全赖 书籍设计 师平素的精 神涵养 , 天机 的培植 , 在活泼泼 的心灵飞跃 而又凝神寂照 的体验 中突然地成就。书籍艺术境界 的显现 , 绝不 是简单 机械地对设 计元素布局 , 而 以“ 心 匠 自得为高 ” , 正可谓 “ 神领 意造 , 了然在 目, 随意命笔 , 默以神会 , 自然景皆天就 , 不类人为 , 是谓活笔。 ”
3 声: 空间 意识 里 的音 乐 性
向 ! 吕敬 人 “ … … 纸 张 美 的本 质 是 什 么 ? 是 “ 亲近 ” 之美 , 是 我 们与周边生活朝夕相处的亲近感 , 是 由纸张缀钉而成 的书籍既 有纯艺术 的观赏之美 , 更具在使 用阅读过程 中享受到 的视 、 触、 听、 嗅、 味 五感 交 融 之美 。 1 形: 美在 意 向 视感 , 书籍本身就是视觉阅读 品, 视感 是不言而喻 的; “ 形” 是 读 者 对 书籍 建 立 情 感 的第 一 感 官 感受 — — 视 觉 。 如何欣赏书籍艺术 , 感受其美的意向?依据视觉 的层次 , 读 者首先看到的是书籍的开本 、 封 面、 腰封 、 装 帧形 式 、 色彩 、 字体 、 装订及印刷工艺, 其次是展 开书籍 内页 的版面 , 插 图、 以及纸 张 材料等 , 它们都是视觉 的初 级认识 , 是 实体 化的存在 , 书籍 的美 在哪里?正如“ 夫美不 自美 , 因人而彰。兰亭也 , 不遭右军 , 则清
◎美学技术 ◎
美 在 意 向
— —
书 籍 设 计 的五 感 交 融
图文设计部 , 北京 摘 要: 在数码时代 , 电子媒介 当道 , 书籍 遭遇 了前 所未有 的危机 。但是人 们依 然迷 恋和推 崇纸质阅读 、 抚摸 书页, 嗅 闻书 页的墨香 , 让心灵渗入 到书籍设计的五 感交融的审美意境里。
设计美学-材料之美

设计美学-材料之美
材料是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材料的选择、质量和使用方式可以直接影响到设计的美学体验。
以下是关于材料在设计中的美学:
1. 材料的触感和质感
材料的触感和质感是设计中重要的考虑因素。
比如,皮革、毛绒等舒适的材料,可以为设计增添温暖和舒适的氛围,而金属、石头等硬朗的材料则可以创造出富有力量感的设计气息。
2. 材料的颜色和纹理
材料的颜色和纹理也是设计中重要的考虑因素。
颜色可以影响设计的整体调性,而不同的纹理可以为设计增添层次感和立体感。
例如,木材的天然纹理可以为设计增加温暖和自然感。
3. 材料的适用界限
不同的材料适用界限不同,例如有些材料只适合在室内使用,而有些材料则适合在户外使用。
如果选择了不合适的材料,会导致设计在实际使用中存在问题,影响美学体验。
4. 材料的可持续性
在现代设计中,可持续性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材料的可持续性也需要考虑。
选择环保和可再生的材料可以为设计增
加绿色元素,展现出设计的责任感和美学价值。
综上所述,材料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设计的美学体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不同材料的特点和需求,选用适合的材料才能创造出令人满意的美学体验。
书籍形态设计中的意与美

图2
的。这样的字体似乎对于严肃认真的文艺有所亵渎 , 其实不然 。 签名式的字体有两层意思 : 一层是书名是人 名。了解 这本 书的 人都知道 , 这本书的书名也是作者 的名字 , 文爱艺是 中国当代著 名诗人 、 翻译家。另一层就是设 计者的真正 意图。签名式 的字 体看起来 潇洒 、 自由 、 童趣 、 浪漫 , 而诗 歌本 身就具 有这几 种特 性, 所 以采用这样的字体 能够传达 这本诗集 的“ 意境” , 带领人 们走进一个 自由、 美好 的诗 歌氛围 中。除 了文字 、 字体 之外 , 合 适的图片设计也是章法设计 的重要组 成部分 , 图片往 往能够使 人 们 直接 感 受 到 书 籍设 计 中 的“ 意境” 之美 。 3 ) 结构错落有致 。在书籍形 态设计 中, 错落有致 的结构使 无声的书籍变得如音乐般优美 , 这之 中有轻快 的旋律 、 有深沉 的 哀嚎 。每一项设计都能够呈现节奏的层次 的美感 。 3 . 2 书 籍 形 态设 计 中的 形 式 美 书籍形态的设 计之美 , 一 定程度 上 即是 “ 形式 美” , 主要通 过材质 、 色彩、 装帧等表现出来。1 ) 材质美 。从蔡伦改进造纸术 开始 , 中国的造纸技术突飞猛进 , 发展至现代 , 书籍形 态设计 的 材质越来越 多样化 、 丰富化 。当前 主要 的材质 有铜 版纸 、 哑粉 纸、 新闻纸、 书纸、 特种纸等等。2 ) 色彩美 。在书籍形态设计 中, 色彩语 言能够给人直观的感受 , 也是 能否引起人们 阅读 兴趣 的 关键 因素 , 不 同的颜色会产生不 同的色调 , 这些色调所产生 出来 的形式美感也不尽相 同。3 ) 装帧美。当前 的书籍装帧设计主要 有平装 版和精 装 版两 种。平 装 版 的材 质较 软 , 精 装版 的材 质 较硬。 书籍形态设计 是一种容 艺术 和美学 于一体 的综合性 的课 程, 它本身具有强烈的人文性 。设计 师在进行书籍形 态设 计时 , 要结合整部书的风格 和意境 , 将整部 书的设计与 内容 和谐 统一
吕敬人书籍设计作品赏析

吕敬人书籍设计作品赏析作者:周梦琪来源:《神州·上旬刊》2020年第02期摘要:吕敬人是著名的中国书籍设计师,是中国书卷文化推广的守护者。
他的设计作品对现代书籍设计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书籍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吕敬人书籍设计作品的赏析,研究其书籍设计中的材质之美,造型之美,文化之美,以此来从中得到思考和启发。
关键词:吕敬人;书籍设计;材质之美;造型之美;文化之美每一个时代的书籍设计都有其独特的时代特點,在这个电子产品发展迅速的时代,纸质品也受到了许多人的重视,特别是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书籍设计出现了丰富多彩、百家争鸣的状态,出现了各种优秀的设计作品和设计师。
吕敬人是著名的书籍设计大师,他的书籍设计风格被世人尊称作“吕氏风格”。
简单说,吕氏风格是一种将书籍的人文精神内涵与视觉版式风格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书籍设计理念。
[1]在吕敬人的设计中,他的书籍设计考虑全面,对书籍材质、造型、文化内涵的把控展现了他深厚的书籍设计功底,他所设计的作品非常具有设计之美,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一、吕敬人书籍设计的材质之美(一)《怀珠雅集》的材质之美《怀珠雅集》的书籍内容展示了收藏家和文人的藏书票。
[2]这本书封皮的材质采用了瓦楞纸,首先瓦楞纸本身特殊的结构对书籍产生了保护作用。
其次在触觉上,瓦楞纸表面凹凸不平,人们在拿到这本书时,会感受到瓦楞纸的触感,产生新奇的感受。
最后瓦楞纸立体的波浪形条纹也为这本书的封皮增添了一丝质朴的韵味。
这本书最里面的封面是粗纹的磁青纸(瓷青纸),中国以前线装图书的封面和封底也多是采用瓷青纸。
这种纸质的采用给人一种怀旧复古的感觉,而且这种粗纹的纸质,让人与书在触觉上产生了对话。
另外毛边宣纸的书签,既小巧又雅致,这些书签是吕敬人要求工人们用手撕的,他认为这样才能保存自然状态,露出纤维。
这本书的形式采用宣纸、瓦楞纸、瓷青纸的组合,遵循传统但不照搬,为整本书营造了古雅的文化氛围。
纤维材料在书籍函套设计中的运用

纤维材料在书籍函套设计中的运用[摘要]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究纤维材料在书籍设计中的创意与应用,分析书籍设计中或借用或融入或点缀纤维材料的艺术表现形式,挖掘运用了纤维材料后所产生的意趣为书籍设计行业带来的创意。
作者希望本着传承与张扬个性的精神理念,借由理论思考和实践体验,激发更多有所创新的设计理念,得出“怎样更好地将纤维材料与书籍设计相结合”有关结论,加深书籍设计从业者对跨行业合作提高设计产品艺术性的考虑。
[关键词] 纤维艺术书籍设计书籍函套<一> 纤维材料的特征1.1 纤维材料的定义纤维材料是用来加工成纺织品的原材料,包括了天然纤维,人工合成纤维,无机纤维等。
纤维材料的结构复杂、多变,其组合形式丰富,可以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是人工的方法将单一、分散、微小的纤维进行排列、组合或是再创造成纤维集合体。
1.2 纤维材料的分类纤维材料可分为纺织纤维、纱线、织物三大类。
1.2.1纺织纤维纺织纤维按照来源和化学组成分类,可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天然纤维包括了植物纤维,如各种棉、各种麻;动物纤维,如动物的毛发、动物的腺分泌物(丝);矿物纤维,如石棉。
化学纤维包括了再生纤维、合成纤维和无机纤维。
纺织纤维按照形态结构分类可以分为短纤维、长丝、薄膜纤维、异性纤维、中空纤维、复合纤维和超细纤维七类。
按照色泽分类又可以分为本白纤维、有色纤维、有光纤维、无光纤维和半光纤维五类。
按照性能特征分类则可以分为普通纤维、差别化纤维、功能性纤维、高性能纤维和环保纤维五类。
1.2.2纱线选用不同类型的纤维,通过不同的成纱加工方式,加工而成的纱线呈现多样性,最终导致其物理特征和使用特性不同。
纱线可分为普通纱线、长丝和新型纱线。
其中长丝可以分为单丝和复丝,我们熟悉的蚕丝是天然的,属于单丝。
新型纱线多指采用新型纺纱方法,如静电纺纱等特殊功效加工而成的纱线。
1.2.3织物织物,简称布,是纺织材料加工后存在的最基本形式。
织物的种类繁多,形态、花色、结构等千变万化。
浅论书籍设计中的材料感觉特性

0 ] 0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美术系 山西 临汾 400 武慧鹏
【 要】 摘 任何一本好的书籍, 其实都是一个选择材料, 利用材料来实现 自己 设计的过程。对材料的有效选择和合理运用是一
名书籍设计 师的首要 任务之一 。
【 关键词】 材料感觉 书籍设计
在书籍装帧设计过程 中, 如何 提高书籍装帧 的品位 , 如何 让你 的书籍装帧 能在众 多的书籍设计 中脱 颖而 出,如何让 它 能在最短 的时间抓住观众 的眼睛 ,对于材 料的有效合理 的运
用 是 十 分 重 要 的 。 中 国 有 句 俗 话 :人 靠 衣 裳 马 靠 鞍 ”任 何 美 “ , 好 的 事 物都 需 要 有 一 定 的 物 体 来 陪 衬 , 籍 也 一 样 , 也 需 要 书 它
让读者极其享 受书籍装帧设计带给他 的精神 上的满足 ,何 乐
而 不 为? i
柔美 , 都会唤起读者强烈的触 觉上的新鲜感 。这种丰富的触 觉
体验就足可将书的个性特征彰显 出来 。进而让人体验到整 本 书的品格与个性 , 让人产 生阅读的欲望 , 大的丰富 了读者 的 极
材料的感觉特性就是材料给人的感觉和 印象 ,是人对材 料刺激 的主观感受 , 料的感觉特 性的塑造是整体 的, 材 这种感
计 中越来越 受到设计 师的青 睐。现代 的书籍装帧设计中 , 已经 打破 了传统 的装 帧材料—— “ ” 纸 一统 天下 的局 面 , 特种材 料 如皮革 , , 布 塑料 , 木材等也被广泛的用于设计 中。这种对特殊 材 料的运用 , 和材 料颜 色的有效配合 , 在视觉上对读者是一 个 很大的视觉刺激 。王 序设计 的《 国际平 面设计联 盟 2 0 0 0年新 会 员》 一书 , 充分利用 新材 料来 展示 自己的设计思 想 , 的 则 书 封面用特殊的黄色铜版纸来设计 , 而对于书 的装帧设计 , 用 则 了蓝 色的塑料进行包装 ,整本 书合起来 变成 了一个绿 色的封 面, 清晰的传达 出了环保的概念 , 体现 了国际 A 的设计 目标 GI 和 设计思想。新材料的出现和运用 , 极大的开拓 了设计 师的视 野 ,让他们在设计上 有了更多展示 自己想法和实现 自己独特 的创意 , 同时 , 为书籍 设计 提供 了更多 的方向。让人们接触 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之美在书籍设计中的体现
材料是书籍设计和内容的载体,是书籍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进而也获得了当代设计师的重视。
书籍设计发展到今天,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增加,材料工艺渐渐成了影响书籍审美的重要因素。
因此,书籍设计应从内涵出发,配以恰当的材料进行设计,从而达到书籍设计内涵与形态的完美结合。
一、材料在书籍设计中的理念与创新
1.书籍设计的创新理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满足了物质需求后开始追求审美意识。
传统的书籍设计只重视封面设计和内容排版,可是大众要求书籍设计除了重视外在形态外,还要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有更多的个性审美艺术。
因此,大胆的设计师,敢于打破纸质书籍的范畴,运用新型非纸质材料设计图书,通过皮革、塑料、金属、木头、纺织材料等媒介进行设计。
新型书籍所呈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一本图书,更是一件工艺品,满足日益有个性化需求的大众读者。
2.书籍设计中材料的特殊性能
材料是产品的物质基础,是信息传递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载体。
在书籍的设计中,合适的材料所体现出的性能可以被视为审美对象,书籍设计中通过创建材料产生的自然美,是图书设计与设计审美需求的完美结合。
在艺术设计中,不同形态特质的材料所展现的视觉或触觉,通过不同的途径所传递的真实感,就叫做质感。
书籍材料的质感,可以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感受并引起共鸣。
在吕敬人先生所著《书艺问道》中曾提出:“完美的书籍形态具有诱导读者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的功能。
”一件出类拔萃的书籍设计作品,无论是从护封到内封,还是从扉页到内页,都会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感受到由于选择材料的恰当、合理而带来的独特体会。
3.特殊材质给书籍设计的独特质感
一本优秀的书籍设计作品会给人各种各样的触觉感受。
材料表面特性对触觉的刺激性可以影响人的审美心理,在不同的材料表面上会产生不同的触感。
二、材料与书籍设计的应用
1.纸材也具有多样性
虽然现代制作书籍的材料多样,但是纸张材料仍然最为重要,如果运用得当,不仅会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还能衬托出非常愉悦的气氛。
纸张可以通过不同的折叠方式,带给读者不同的空间感和视觉感。
一张简单的纸,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对折,能形成一个可开放性的空间,这个翻开的动作会让读者在无形中参与互
动。
通过这个翻开过程可以使人开启另一个思路,承接一段新的内容。
不言而喻,这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但却是书籍设计师针对书籍的文本内容的掌控并研究设计的,文本内容所没有提及清楚的情景转变、内心转变,乃至于命运的转变都由这个动作所丰富了。
此替代是主动的,并且是带着一丝好奇和探索性的,当书籍的文本内容让读者在心目中的假设给予肯定又或者是更在意料之外的时候,读者会从心灵上得到满足,更能深深地被书籍给予的内容吸引。
2.其他材料在书籍设计中的多样组合
在书籍设计中,各类材料的不断涌现及混合运用,给书籍设计带来了别样的艺术色彩。
在同一本书籍中,根据材料的类别、色彩、纹理等特性,以书籍所要传达的内涵为前提标准,将多种类的材料进行恰当合并,并运用独特的设计手段,可以向读者完美演绎一本新形态的书籍。
多种类的材料组合在一定情况下也表现为质感上的组合。
以纸张材料为例,纸张经过对纤维揉搓和磨压,使其具有结实的美感与实用的功能,纸张中的凹凸起伏的褶皱,具有很强的张力,翻阅触摸时,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触感。
运用不同种类的纸张合理、多样地进行组合、配置,并加以别样的设计手段,更好、更完美地实现视觉及触觉的传达,给读者带来独特的视觉与强烈的触觉效果,从而有效地提升书籍的文化内涵与设计美感。
3.材料在书籍设计中的文化传承
在不同的时代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标准,从而产生新的传播媒介。
材料运用得当,可以让书籍自身散发出古朴、大气、唯美、典雅的特性,设计师更需要长期了解材料的不同特性、肌理、质感、文化等特性,并进行全面分析,根据书籍设计的理念来选材,做到书韵合一。
现代书籍设计的理念不仅是创新,更要重视人的欲望与需求,整合人们情感、精神与理念等多方面元素,并传承文化,体现民族文化韵味,例如采用中国传统的刺绣的方式结合现代书籍设计的设计手法,设计出既能传承文化又符合现代人们审美需求的书籍。
三、材料在书籍设计中的效果
当人们在书店里寻找购买目标时,那些吸引眼球的往往是装帧精美的图书。
书籍设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外在包装,而是一种立体的思考行动。
设计者往往运用材料来向读者传递整本书籍的信息与内涵,是书籍传达内涵的基本形态,形态各异的书籍设计材料,会赋予书籍不同凡响的效果。
1.石雕、雕版和皮革等材料
《千字文》为书法名家朱熹所写,字体墨迹粗犷豪放,俊丽洒脱。
吕敬人先生设计的《朱熹大书千字文》,书籍函套以仿宋代印刷雕版形式呈现,作者利用皮革材料进行串连,使设计寻得一种古老而质朴的味道,有效地将书籍的材料传递造型与其内在精神气质形成和谐,使材料形式与内涵相得益彰,向读者充分展示书籍内涵。
石窟艺术是中国古代的雕刻艺术。
在平时的书籍设计中雕刻形式也经常被运用。
吕先生设计的《敦煌石窟全集》无论在图像文字,还是在色彩的把握上都相得益彰,在传统和现代中行走自如。
吕先生用他特有的设计理念和艺术实践在我国现代书籍设计界开创了具有中国
传统的书籍形态设计。
2.特殊纸张材料
朱赢椿设计的图书《不裁》曾连续获得“中国最美的书”和“世界最美的书”两大称号。
设计者巧用“不裁”同“不才”不加修饰之意,在封面上采用朴实的灰色调特种纸张,两条红色平行线巧妙地穿插在封面、书脊和封底之中,使书籍连成一个整体。
粗糙的书籍切口更贴近“不加修饰”涵义,触感、视感极佳。
在书的环衬设计中,作者将一把可撕开的裁纸刀融入其中,读者边看边裁,使书籍内容在阅读审美过程中多了一份趣味,有效地增强书籍阅读的新鲜感。
书籍阅读上被设计者安排出一张一弛的阅读节奏,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产生阅读的喜悦。
这样的一本书不仅在视觉上层次丰富多样,而且更能让读者体会到材质的语言,尝试着用另一种感觉器官来体验书籍蕴藏的多角度美感,苑⒊鍪榧触觉上的一种魅力。
3.纺织品材料
《天堂与地狱的婚姻》整本书籍纯手工缝制,封皮采用Z字形的像封碱纸一样薄的棉布。
其采用的棉布与不同的纸张材料相结合,在书脊部分运用皮革展现,不会使整体的设计过份柔和,标签利用封面采用的棉布为王,而在最下面加了一个金属的扣子与书脊皮革的硬度相呼应,在书籍设计的版式设计中,“线”部分都是由针线缝上去的,体现了趣味性。
这些设计都是设计师通过不同材质表达出来的,材料的肌理作为书籍装帧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运用材料的特殊肌理创造出书籍的与众不同,也完美地诠释出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
纺织材料作为人们最亲近的材料,人们对纺织材料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感受,它不仅传递着视觉美感,还从五感中不同层次地为书籍设计带来新的创新和价值体现。
随着书籍设计的不断发展,材料对书籍设计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运用恰当的材料可以充分展示书籍的内涵与形式美,并可有效地营造一定的冲击力,将视觉和触觉完美结合,以此向读者展示书籍之美,增强读者对书籍阅读的新鲜感。
一本好的书籍,其实是一个选择利用材料将书籍含义进行实现的设计过程。
只有把材料和书籍本身的内涵和价值相结合,才能设计出优秀的符合读者审美的书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