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一、内容概要基本地理概念:介绍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地理学科的定义、研究范围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联等。

地球与地图知识:阐述地球的形状、大小、运动等基本特征,以及地图的种类、符号、比例尺等基础知识。

自然地理要素:总结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文地理知识:概述人口、民族、文化、经济、城市等人文现象的地域分布及其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阐述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地理学科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 简述初中地理学科的重要性。

初中地理学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地理学科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涵盖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领域,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到政治、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开阔视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气候、地形、资源等方面的知识都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常识。

学好地理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日常生活和未来的职业生涯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 强调掌握关键知识点对于学好地理的基础作用。

在初中地理学习中,掌握关键知识点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涵盖了自然、人文等广泛领域,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扎实的基础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初中生而言,要想取得良好的地理学习效果,必须要从基础知识入手,逐步深化理解。

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必须重视并深入掌握关键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是构建地理知识体系的基石,只有牢固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点,才能为后续的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际学习中,同学们要通过不断积累、反复巩固,确保对每一个关键知识点都有清晰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从而为学好地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梳理初中地理的核心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学习和掌握。

最全面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最全面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最全面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是中学地理的一部分,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
面的知识。

下面是初中地理必考的一些知识点总结:
1.自然地理:
(1)地球和地理坐标系: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自转和公转运动,
了解经纬度和地理坐标系的概念和作用。

(2)地球的内部结构:掌握地球的三个主要层次(地壳、地幔、地核)及其特点。

(3)陆地与海洋:理解陆地的分布、构造和地貌特征,了解海洋的分布、构造和地貌特征。

(4)气候与气象:了解气候和气象的概念,掌握气候的要素、分布和
变化规律。

(5)水资源和水循环:了解水资源的分类,掌握水的循环过程和作用。

(6)自然灾害:了解地震、火山、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预测和防治方法。

(7)环境保护: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法,掌握环
境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2.人文地理:
(1)人口与城市:了解人口数量、分布和变化的规律,掌握城市的定义、特点和发展过程。

(2)农业与农村:了解农业的发展历史、农业区域分布和现代农业的特点,掌握农村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3)工业与城镇:了解工业的发展历史、工业区域分布和现代工业的特点,掌握城镇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4)交通与通信: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历史、交通网络的构成和交通工具的分类,了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作用。

(5)商业与贸易:了解商业的发展历史、商业区域分布和商业活动的特点,了解贸易的基本概念和贸易方式。

(6)文化与旅游:了解文化的内涵和分类,掌握旅游的概念、特点和发展情况。

(7)地理信息系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功能和应用。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_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_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与必考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既有趣又实用的学科,它带领我们探索地球的奥秘,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

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地理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还能拓宽视野,培养对世界的认知能力。

下面就为大家总结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和必考知识点。

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平均半径约为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4 万千米。

2. 经纬网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 地图的三要素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方向有三种表示方法,即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和经纬网定向法;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二、世界地理1.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2. 世界的气候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等。

3. 世界的人口和人种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

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4.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世界主要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

世界三大宗教分别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三、中国地理1.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我国领土面积约 960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共有34 个省级行政区,包括 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和 2 个特别行政区。

2.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初中地理必背详细知识点

初中地理必背详细知识点

初中地理必背详细知识点
1. 中国的地理位置
- 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西靠亚洲大陆。

- 中国的陆地边界与14个国家接壤,如俄罗斯、印度、巴基斯
坦等。

- 中国的领土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国家。

2. 中国的行政区划和地形特征
- 中国设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 中国的地形特征多样,包括高山、平原、丘陵、盆地、河流等。

- 中国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

3. 中国的气候和自然资源
- 中国的气候类型多样,有寒冷的北温带气候、温暖的南亚热
带气候等。

- 中国的自然资源丰富,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资源等。

4. 中国的人口和城市化
-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近14亿。

-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人口密集。

5. 中国的交通和通信
- 中国的交通发展迅速,包括铁路、公路、民航等多种交通方式。

- 中国的通信网络覆盖广泛,包括手机、互联网等现代通信工具。

6. 中国的主要景点和旅游资源
- 中国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长城、故宫、兵马俑等。

- 中国的自然风景优美,如桂林山水、黄山风景区等。

以上是初中地理必背的详细知识点。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地理特征和背景。

地理知识大全初中必背

地理知识大全初中必背

初中地理知识大全包括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以下是一些必背的初中地理知识: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周长约为4万千米。

2.纬线和纬度:纬线是围绕地球南北方向的圆圈,纬度是地球表面某一点与地心之间的夹角。

3.经线和经度: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经度是地球表面某一点与本初子午线之间的夹角。

4.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公转是绕太阳自西向东旋转。

5.昼夜交替和时差:由于地球自转,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交替时间和时差都不同。

6.四季和五带:地球上的四季是根据气温的变化划分的,五带是根据纬度的高低划分的。

7.地形和地貌:地球上有多种地形和地貌,如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等。

8.气候和气象:气候是长期平均天气状况的总称,气象是短期的天气现象。

9.水循环和洋流:水循环是地球上水从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循环的过程,洋流是海洋中的水流。

10.自然资源:地球上有很多自然资源,如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等。

以上是一些初中地理知识大全中的必背知识点,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地理知识需要学习和掌握。

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初中地理知识点主要以图形与理论相结合,需要多学会看图,一起来和本店铺看看有哪些知识点,下面本店铺为大家带来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参考阅读!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1.七大洲名称及按面积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初中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初中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初中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归纳一、地球与地图。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 纬线和经线。

- 纬线:- 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 特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纬线相互平行。

- 重要纬线:赤道(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回归线(23.5°)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66.5°)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 经线:-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 特点: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将地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

- 重要经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重合。

3. 地球的运动。

- 地球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 周期:约24小时(一天)。

- 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异(东边时间早于西边)。

- 地球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

- 周期:约一年。

- 产生的现象:四季更替(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昼夜长短变化(北半球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五带的划分(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4. 地图的三要素。

- 比例尺:- 定义: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 表示形式:数字式(如1:100000)、线段式(如 )、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 方向:- 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初中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初中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初中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自然地理方面:1.大气和气候-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包括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臭氧层等的认识。

-平均气温和气温分布: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的特点及分布。

-天气图解读:掌握天气图中气压、风向、风力等的表示方法和含义。

-大风、台风的形成和特点。

2.水资源和水循环-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了解地球地表水、地下水和冰川、湖泊、河流等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利用方法。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认识蒸发、凝结、降水等水循环的过程,了解水循环对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3.湿润带和亚热带草原带-湿润带的植被和动物:了解湿润带的常见植被和动物,如森林、热带雨林等。

-亚热带草原带的特点和分布:亚热带地区的气候、植被和地理分布情况。

-亚热带草原带对人类的影响:了解亚热带地区的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4.地壳运动和地理灾害-地壳运动的类型和特点:地震、火山喷发和地质构造的认识。

-地理灾害的种类和影响:洪水、旱灾、地震、火山喷发等对人类生活和经济的影响。

-预测和防御地理灾害的措施:包括监测预警、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等方面的知识。

人文地理方面:1.人口和城市-人口数量和分布:掌握人口总量、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等概念,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情况。

-城市的发展和影响:认识城市的定义、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的功能。

-城市问题和城市规划:包括城市交通、城市污染、城市更新等方面的知识。

2.农业和工业-农业的发展和类型:了解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特点,认识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

-工业的发展和影响:认识工业的定义和分类,了解工业的发展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3.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气候、地形、水资源等因素对农业、交通、旅游等方面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和地球村: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认识地球村的概念和实践。

-国际组织和地理合作:了解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作用,认识国际间的地理合作和交流。

以上仅为初中中考地理的基本知识点,还需要结合教材和学校的具体教学要求进行深入学习和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一)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二、纬线和经线1、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0度~30度为低纬度地区;30度~60度为中纬度地区;60度~90度为高纬度地区。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最长的纬线)。

2、连接南、北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 ° 和160 °。

§.2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方向:自西向东。

2、地理现象:昼夜更替和地方时差。

二、地球的公转1、方向:自西向东。

2、地理现象:形成四季(春夏秋冬)。

3、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4、海陆分布与气候: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海洋气温低,陆地上气温高;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5、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下降0.6 C。

§.3地图一、地图的基本要素1、方向:有坐标:N为北S为南E为东W为西;无坐标: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南北)纬(东西)网确定方向。

二、地形图的判读1、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山地五种不同形态: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2、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1大洲和大洋1、海洋与陆地:“七分(71%)海洋(四大洋),三分(29%)陆地(七大洲)”2、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注意看P29图2.6)。

南极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大洋。

大洲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里海;乌拉尔河。

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亚、北美:白令海峡。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3、四大洋:从大到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海陆变迁1、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2、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两大山系:阿尔卑斯一一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1常用天气符号:(书本46面图3.6)晴阴多云降雨霜冻雷雨降雪雾等。

§.2气温:在北半球,陆地最热月出现在7月,海洋8月,陆地最冷月出现在1 月,海洋2月。

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最寒冷的大洲为南极大陆。

§.3世界降水分布特点: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大陆的西岸降水多于东岸和内陆地区;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或内陆地区降水少;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旱)极”:阿塔卡马沙漠。

§.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热带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最大的亚马逊平原。

热带草原气候:最大的非洲草原。

热带季风气候: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非洲撒哈拉大沙漠2、亚热带的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温带的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中国的东北,俄罗斯的东南,朝鲜半岛和附近的岛屿。

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气温和高山高原气候。

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5、人类活动与气候:气候恶化、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第四章居民与聚落§.1世界的人口1、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

2、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在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或是临海地带。

有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3、世界的人口问题(有社会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亚、非一些国家增长速度过快;欧洲一些国家处于负增长。

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1、汉语: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3世界的聚落1、聚落与环境:早期的聚落大都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点。

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2、了解世界文化遗产,如“北京的四合院”第五章发展与合作1、了解主要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发展中国家决大多数分布在南半球。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主要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的理解(书本91面)。

2、重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总部:美国纽约;世界贸易组织:缩写:WTO;总部:瑞士日内瓦;(二)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一一亚洲§.1亚洲一、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成亚欧大陆。

1、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亚洲是面积最大的洲,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二、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特征: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地势特征:中部高,四周低。

三、亚洲气候特点:复杂多样。

大陆性特征显著;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四、亚洲大河众多: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内流区面积广大。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1日本1、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数千个岛屿组成。

首都东京。

通用语言:日语。

湿润的气候:日本主要属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2、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五个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3、民族:单一的大和民族;日本人的衣服:和服。

§.2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

1、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有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

2、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国”。

日本被称为“地震国”。

3、马六甲海峡: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3印度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2、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中心,也是钢铁工业中心;孟买是印度最大的棉纺织中心。

3、地形: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4俄罗斯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唯一地跨两个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

2、平原广大:俄罗斯地势东高西低,3、伏尔加河:俄罗斯的“母亲河”,是欧洲第一长河。

与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里海相通,称为“五海通航”。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1中东(长期热点地区:频繁的冲突、战争)1、五海三州之地: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

亚洲、非洲、欧洲。

这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

2、丰富的石油资源: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占世界总产量的25%。

§.2欧洲西部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一多汁牧草,草场广布一畜牧业发达。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纬度位置:赤道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中部,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北部,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南部。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非洲是一个典型的高原大陆。

§.4澳大利亚1、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西北面与亚洲相邻,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南极大陆遥遥相望,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

澳大利亚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等周围岛屿,面积约769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六位。

澳大利亚首都是堪培拉。

通用语言是英语。

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美誉。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1美国美国的领土组成:阿拉斯加州、“本土”、夏威夷州。

首都华盛顿;人口最多的城市纽约,也是最大的港口城市,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

洛杉矶是美国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港口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

圣弗朗西斯科又名旧金山,是美国太平洋沿岸的金融、贸易、教育和文化中心之一,也是著名的天然良港等。

§.2巴西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国家。

巴西的最大城市:圣保罗。

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第二大城市。

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亚。

巴西的北部有一条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一一亚马孙河。

第十章极地地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一一冰雪世界,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极地科学考察:中国的长城站和中国的中山站。

(三)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1.1辽阔的疆域1、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2、中国四至点: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135 °巳;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73 °巳;最南:曾母暗沙(4 °N);最北:漠河以北主航道的中心处(53 ° N )。

3、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众多的邻国:共有15 个(顺口溜):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还有缅老越。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顺口溜):印尼马文菲日韩。

4、掌握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轮廓(书本第7、10面)§.2众多的人口1、中国的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2、中国的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东南多西北少)。

人口划分线:黑河(黑龙江省)一一腾冲(云南省),此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稀疏。

3、我国的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3多民族的大家庭1、民族:汉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最少是珞巴族。

2、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3、民族风情:蒙古族一一那达慕大会;云南傣族一一泼水节;中华民族一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1中国的地势地形1、地势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分三级阶梯分界线:第一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山脉、雪峰山脉)第三阶梯。

山势走向: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