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名人榜(古人篇)
中国历代名人大全整理版(小编整理)

中国历代名人大全整理版(小编整理)第一篇:中国历代名人大全整理版中国历代名人大全春秋:齐桓公(小白)、管仲、隰朋、鲍叔牙、易牙、竖刁、郑庄公(寤生)、太叔段、祭足、颍考叔、公子纠、宫之奇、公孙无知、晋文公(重耳)、狐突、狐偃、狐毛、介子推、里克、邳郑、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石碏、石厚、州吁、郑突、郑忽、老子、孔子、孙武、左丘明、伍子胥、范蠡、西施、勾践、阖闾、夫差、文种、专诸、要离、庆忌、吴王僚、伊尹、烛之武、公子光、魏舒、晏婴、庆父战国:乐毅、吴起、孙膑、庞涓、廉颇、赵牧、赵奢、赵括、项燕、田单、韩非、荀子、庄子、墨子、惠子、孟子、燕丹、荆轲、高渐离、樊於期、孟尝君、春申君、信陵君、平原君、邹忌、白起、商鞅、李悝、蔺相如、屈原、魏斯、乐羊、西门豹、孔伋、杨朱、聂政、申不害、尸佼、赵武灵王、匡章、淳于髡、张仪、苏秦、田辟疆、田忌、鬼谷子、甘德、石申、李冰、扁鹊、范雎、蔡泽、郭隗、唐蔑、宋玉、触龙、毛遂、鲁仲连、公孙龙秦:嬴政、吕不韦、李斯、尉缭、王翦、王贲、李信、蒙骜、蒙武、蒙恬、嬴扶苏、嬴胡亥、赵高、章邯、司马欣、董翳、李由、甘罗、嫪毐、阳泉君、嬴子婴、嬴成矫、徐福、卢生、陈胜、吴广、项梁、项羽、张良、韩信、萧何、刘邦、陈平、周勃、夏侯婴、曹参、范增、项伯、项庄、樊哙、英布、彭越、熊心(楚怀王)、龙且、郦食其、钟离昧、周殷、灌婴、周章、魏咎、赵歇、田儋、田臧、李归、邓说、伍徐、张贺、庄贾、朱鸡石、余樊君、王离、陈余、张耳、宋义、涉间、苏角、李左车、田荣、殷通汉:刘邦、萧何、曹参、韩信、张良、英布、周勃、周亚夫、吕雉、吕禄、吕产、陈平、灌婴、灌夫、郅都、宁成、张汤、东方朔、刘彻、刘启、刘安、卫青、卫子夫、霍去病、霍光、刘贺、田蚡、窦婴、苏建、苏武、司马相如、卓文君、司马谈、司马迁、扬雄、李广、李陵、王莽、赵飞燕、赵合德、刘秀、马援、邓禹、吴汉、盖延、赵破奴、张骞、刘细君、王昭君、梁冀、陈蕃、窦武、何进、卢植、皇甫嵩、朱隽、班超、班固、班昭、董卓、蔡邕、袁绍、袁术、郑玄、张衡、贾谊、晁错、郭解、剧孟三国: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黄忠、马超、魏延、法正、庞统、周瑜、司马懿、徐庶、曹丕、曹植、曹彰、郭嘉、荀彧、荀攸、贾诩、程昱、满宠、蒋济、韩浩、陈群、张辽、徐晃、许褚、典韦、张郃、于禁、乐进、李典、曹仁、文聘、张燕、曹洪、曹休、曹真、夏侯敦、夏侯渊、夏侯霸、夏侯威、姜维、鲁肃、吕蒙、陆逊、张昭、张纮、虞翻、丁奉、徐盛、陈武、潘璋、甘宁、太史慈、蒋钦、周泰、董袭、骆统、廖化、马谡、王平、蒋琬、刘禅、孙亮、凌统、费祎、诸葛瑾、公孙渊、邓艾、钟会、诸葛恪、司马师、司马昭、孙皓、曹髦晋:司马炎、司马衷、贾充、贾南风、王祥、羊祜、王浑、王浚、陆机、陆云、周处、刘琨、谢逖、陶侃、孙秀、刘渊、石勒、石虎、王弥、苟晞、潘岳、石崇、左思、王览、王导、嵇康、阮籍、阮咸、刘伶、王戎、杜预、荀勖、何曾、张华、司马攸、司马玮、司马亮、司马伦、司马冏、司马颖、司马颙、司马乂、司马越、段匹磾、张寔、刘曜、刘聪、司马睿、王羲之、王献之、桓温、谢安、谢玄、谢道韫、桓玄、苻坚、姚苌、慕容垂、陶渊明、王敦、司马道子、孙恩、谢琰、王恭、殷仲堪、瘐楷、卢循、徐道覆、王猛南北朝: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焘、元雍、元琛、元晖、法庆、尔朱荣、郦道元、刘裕、刘义隆、徐羡之、傅亮、谢晦、檀道济、刘义康、刘湛、宇文泰、高欢、高洋、宇文觉、高长/ 5恭、萧道成、袁粲、褚渊、刘秉、萧衍、萧统、陈霸先、陈叔宝、谢灵运、杨大眼、元英、邢杲、万俟丑奴、阮孝绪、王筠、萧宝卷、陈庆之、萧子云、萧子显、杨炫之、苏绰、祖冲之、贺拔岳、贺拔允、贺拔胜、侯景、魏收、王僧辩、萧绎、庾信、宇文护、斛律光、顾野王、江总、綦毋怀文、颜之推、施文庆、沈客卿隋:杨坚、杨广、杨勇、翟让、李密、杨素、杨玄感、独孤皇后、贺若弼、韩擒虎、牛弘、史万岁、宇文恺、杨玄感、宇文述、何妥、何稠、裴矩、陈棱、宇文化及、杨林、王世充、宇文智及、宇文成都、阴寿、刘焯、李春、杨俊、杨秀、杨谅、卢思道、操天成、明克让、虞庆、郑译、梁士彦、宇文善、窦荣定、长孙冕、高颖、智永禅师、伍建章、伍云召、伍天锡、鱼俱罗、邱瑞、定彦平、魏文通、新文礼唐:李渊、李世民、侯君集、李靖、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柴绍、程知节、尉迟恭、秦琼、长孙无忌、李存恭、封德彝、段志玄、刘弘基、徐世绩、李治、武则天、太平公主、韦后、李隆基、杨玉环、王勃、陈子昂、卢照邻、杨炯、王之涣、安禄山、史思明、张巡、雷万春、李白、高力士、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杜牧、李商隐、郭子仪、张易之、张昌宗、来俊臣、杨国忠、李林甫、高适、王昌龄、孙思邈、玄奘、鉴真、高骈、狄仁杰、黄巢、王仙芝、文成公主、松赞干布、薛涛、鱼玄机、贺知章、李泌、韩愈、柳宗元、上官婉儿五代十国:朱温、刘仁恭、丁会、李克用、李存勖、葛从周、王建、刘知远、石敬瑭、郭威、柴荣、孟昶、荆浩、刘彟、张及之、杜宇、高季兴、喻皓、历真、李茂贞、朱友珪、朱友贞、刘守光、卢文进、李嗣源、冯行袭、康义诚、薛贻矩、朱弘昭、冯赟、李存孝、霍存、张归霸、张延寿、氏叔琮、朱瑾、朱珍、张存敬、牛存节、李罕之、乐从训、王师范、康怀英、王彦章、时溥、秦宗权、史懿、苏逢吉、杨邡、桑维汉、耶律德光、安重荣、边光范、袁继忠、李筠、薛怀让宋:赵匡胤、赵匡义、石守信、慕容延钊、曹彬、潘美、赵普、杨业、田重进、王禹偁、林逋、杨延昭、杨文广、包拯、狄青、寇准、范仲淹、司马光、欧阳修、苏轼、苏辙、王安石、吕惠卿、曾布、曾巩、苏洵、宋江、方腊、岳飞、秦桧、韩世忠、梁红玉、赵构、朱熹、柳永、黄庭坚、秦观、晏殊、晏几道、陆游、辛弃疾、魏良臣、李清照、唐婉、史弥远、韩佗胄、贾似道、丁大全、文天祥、陆秀夫、高俅、蔡京、杨戬、童贯、张叔夜、韩锜、岳云、张宪、梅尧臣、苏舜钦、吕文焕、吕文德、杨幺、沈括元:铁木真、术赤、窝阔台、察合台、拖雷、忽必烈、博尔术、博尔忽、木华黎、赤老温、欧阳贞、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郑光祖、周德清、夏镇、蒙哥、土土哈、床兀儿、不花帖木儿、燕铁木儿、撒敦、唐其势、泰不花、王保保、伯颜、脱脱、陈也先、倪云林、司居敬、速浑察、相威、黄道婆、图帖睦尔、雪别台、刘杰、杨琼、郑露、明玉珍、刘福通、陈友谅、陈友定、张士诚、徐寿辉、柯九思、彭莹玉、倪文俊、张必先、张定边、妥欢贴睦尔(元顺帝)、赵孟頫、管道升、康里脱脱、鲁明善、汪汝懋、张雨、赛典赤·赡思丁、盛懋、黄公望、察罕铁木儿、亦黑迭儿丁、也里迷失、王开明:朱元璋、刘基、宋濂、高启、李善长、徐达、常遇春、邓愈、汤和、沐英、冯胜、朱亮祖、傅友德、朱允炆、朱棣、郑和、铁铉、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唐赛儿、唐寅、文征明、祝枝山、周文宾、冯梦龙、吴承恩、汤显祖、戚继光、严嵩、严世蕃、胡宗宪、俞大猷、谭纶、海瑞、李时珍、徐霞客、宋应星、王守仁、高拱、张居正、冯保、徐阶、王振、刘瑾、魏忠贤、崇祯皇帝、正德皇帝、天启皇帝、王承恩、陈圆圆、张献忠、李自成、熊廷/ 5弼、孙承宗、袁崇焕、毛文龙、王世贞、顾起元、何可纲、赵率教、祖大寿、丘睿、柳如是、李香君、邓子龙、徐渭、王抒、杨大中、方孝孺、齐泰、黄子澄清:皇太极、顺治、多尔衮、孝庄、鳌拜、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康熙、洪承畴、吴三桂、范仁宽、纳兰明珠、索额图、姚启圣、施琅、尚可喜、耿精忠、雍正、年羹尧、隆科多、李卫、乾隆、纪晓岚、刘墉、和绅、和琳、阿贵、福康安、张廷玉、周培公、熊赐履、李光地、陈廷敬、于成龙、南怀仁、汤若望、林则徐、关天培、嘉庆、道光、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林凤翔、李开芳、陈玉成、李秀成、田文镜、洪宣娇、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慈禧、慈安、奕昕、左宗棠、曾国藩、曾国荃、刘永福、李鸿章、荣禄、张之洞、李莲英、邓世昌、丁汝昌、曹雪芹中国历史名人大全,周武王姬发周幽王勾践夫差商鞅嬴政贾夫人姜子牙黄飞虎周文王李靖比干闻太师姜后伯邑考费仲纣王齐桓公姜小白楚庄王芈侣秦穆公嬴任好宋襄公子兹甫范蠡郑庄公姬寤生吴王阖闾孔子孙武鲁班周吕尚刘邦刘彻王莽霍光曹参英布卢绾彭越虞诩王允李膺梁冀李固刘濞晁错淳于长霍光张骞桑弘羊贾谊陈平张良萧何周亚夫陈汤班超霍去病窦婴卫青邓禹李广利李广韩信窦宪东方朔耿弇周勃邓禹寇恂贾复吴汉项羽虞姬范增丁仪(正礼)丁奉(承渊)丁原(建阳)丁谧(彦靖)关羽(云长)丁廙(敬礼)于禁(文则)士孙瑞(君荣)山涛(巨源)卫瓘(伯玉)马磾(翁叔)马良(季常)马忠(德信)马超(孟起)马谡(幼常)马腾(寿成)王允(子师)王双(子全)王平(子均)王匡(公节)王戎(睿冲)王观(伟台)王甫(国山)王连(文仪)王沈(处道)王肃(子雍)王修(叔治)王浑(玄冲)王路(文舒)王颀(孔硕)王祥(休徵)王朗(景兴)王基(伯舆)王谋(元泰)王粲(仲宣)王睿(土治)韦康(元将)太史慈(子义)毛玠(孝先)公孙度(升济)公孙瓒(伯圭)文钦(仲若)文聘(仲业)尹奉(次曾)邓艾(土载)邓芝(伯苗)邓止飏(玄茂)孔伷(公绪)孔昱(世元)孔融(文举)母丘甸(子邦)母丘俭(仲恭)甘宁(兴霸)左慈(元放)卢植(子干)申耽(义举)田丰(元皓)田畴(子泰)田豫(国让)史涣(公刘)乐进(文谦)冯习(休元)司马师(子元)司马防(建公)司马炎(安世)司马昭(子尚)司马儁(元异)司马朗(伯达)司马望(子初)司马徽(德操)司马懿(仲达)边让(文礼)吉穆(思然)吉邈(文然)毕轨(昭先)吕布(奉先)吕范(子衡)吕凯(季平)吕岱(定公)吕虔(子恪)吕据(世议)吕蒙(子明)朱隽(公伟)朱然(义封)伍孚(德瑜)伍琼(德瑜)任峻(伯达)华陀(元化)华歆(子鱼)华核(永先)伊籍(机伯)向朗(巨达)全琮(子璜)刘巴(子初)刘永(公寿)刘协(伯和)刘先(始宗)刘邠(令元)刘劭(孔才)刘表(景升)刘岱(公山)刘备(玄德)刘放(子弃)刘宠(祖荣)刘勋(子台)/ 5刘晔(子扬)刘陶(子奇)刘理(奉孝)刘焉(君郎)刘琰(威硕)刘禅(公嗣)刘虞(伯安)刘廙(恭嗣)刘璋(季玉)刘繇(正礼)刘瑢(文衡)刘馥(元颖)羊祜(叔子)关羽(云长)许允(土宗)许攸(子远)许劭(子将)许靖(文休)许褚(仲康)许慈(仁笃)孙礼(德达)孙匡(季佐)孙权(仲谋)孙休(子烈)孙观(仲台)孙坚(文台)孙和(子孝)孙河(伯海)孙亮(子明)孙桓(叔武)孙峻(子远)孙资(彦龙)孙乾(公祜)孙皓(亢宗)孙皎(叔明)孙翊(叔弼)孙綝(子通)刘静(幼台)社预(元凯)杨仪(威公)杨彪(文先)李胜(公昭)李撰(钦仲)步骘(子山)何宗(彦英)应劭(仲远)张飞(翼德)张纮(子纲)张承(仲嗣)张特(子产)张温(惠恕)张邈(孟卓)陆凯(敬风)陆绩(公纪)陈矫(季弼)陈骞(休渊)苑康(仲真)金袆(德伟)周毖(仲远)周群(仲直)郑泰(公业)审配(正南)孟建(公威)赵咨(德度)荀爽(慈明)胡奋(玄威)胡渊(世元)钟繇(元常)郗虑(鸿豫)娄圭(子伯)孙策(伯符)孙韶(公礼)社袭(子绪)唐阜(义山)杨暨(休先)李恢(德昂)吾粲(孔休)吴质(季重)何晏(平叔)辛毗(佐治)张辽(文选)张茂(彦林)张南(文进)张悌(巨先)张缉(敬仲)张翼(伯恭)陆逊(伯言)陈武(子烈)陈琳(孔璋)陈群(长文)范滂(孟溥)金旋(元机)周泰(幼平)庞统(土元)郑袤(林叔)孟达(子度)赵云(子龙)荀攸(公达)荀勖(公曾)胡质(文德)胡邈(敬才)种劭(申甫)郤正(令先)祖茂(大荣)孙登(子高)孙瑜(仲异)邯郸淳(子叔)严畯(曼才)杜琼(伯瑜)杜微(国辅)杨修(德祖)杨洪(季休)李严(正方)李典(曼成)孝通(文达)李福(孙德)邴原(根矩)来敏(敬达)岑晊(公孝)何进(遂高)何曾(颖老)何颙(伯求)辛敞(泰雍)宋忠(仲子)张休(叔嗣)张华(茂先)张松(永年)张郃(隽乂)张昭(子布)张津(子云)张既(德容)张鲁(公祺)张裔(君嗣)张嶷(伯歧)陆纡(叔盘)陆抗(幼节)陆骏(季才)陆康(季宁)陈宫(公台)陈泰(玄伯)陈翔(仲麟)陈登(元龙)陈震(孝起)邵悌(元伯)和洽(阳土)金尚(元休)周奂(文明)周昕(大明)周鲂(子鱼)周瑜(公瑾)庞德(令明)庞德公(山民)法正(孝直)宗预(德艳)孟光(孝裕)孟宗(恭武)赵歧(邠卿)赵昂(伟章)荀恽(长倩)荀彧(文若)荀谌(友若)荀顗(景倩)胡济(伟度)胡烈(玄武)种会(士季)钟毓(稚叔)钟拂(颖伯)皇甫嵩(义真)姜叙(伯奕)姜维(伯约)祢衡(正平)费观(宾伯)/ 5费祎(文伟)骆统(公绪)秦宓(子敕)秦朗(元明)袁术(公路)袁尚(显甫)袁绍(本初)袁逢(周扬)袁隗(次阳)袁遗(伯业)袁熙(显奕)袁谭(显思)耿纪(季行)桓阶(伯绪)桓范(元则)桥玄(公祖)贾充(公闾)贾诩(文和)贾逵(梁道)夏侯玄(大初)夏侯尚(伯仁)夏侯和(义权)夏侯威(季权)夏侯敦(元让)夏侯渊(妙才)夏侯惠(稚权)夏侯琳(子林)夏侯霸(仲权)顾雍(元叹)徐晃(公明)徐盛(文向)徐庶(元直)徐璆(孟玉)脂习(元升)留赞(正明)凌统(公绩)高干(元才)高柔(文惠)郭攸之(演长)郭奕(伯益)郭恩(义博)郭淮(伯济)郭嘉(奉孝)诸葛诞(公休)诸葛亮(孔明)诸葛恪(元逊)诸葛珪(子贡)诸葛原(景春)诸葛靓(仲思)诸葛瑾(子瑜)诸葛瞻(思远)陶谦(恭祖)黄权(公衡)黄忠(汉升)黄盖(公覆)曹仁(子孝)曹丕(子桓)曹休(文烈)曹宇(彭祖)曹芳(兰卿)曹奂(景明)曹纯(子和)曹昂(子修)曹洪(子廉)曹真(子丹)曹爽(昭伯)曹植(子建)曹嵩(巨高)曹髦(彦士)曹睿(元仲)曹彰(子文)曹操(孟德)眭固(白兔)崔琰(季珪)淳于琼(仲简)彭羕(永年)董允(休昭)董卓(仲颖)董和(幼宰)董昭(公仁)董袭(元代)董厥(龚袭)蒋干(子翼)蒋钦(公奕)蒋济(子通)蒋琬(公琰)韩当(义公)韩珩(子佩)韩浩(元嗣)韩遂(文约)韩嵩(德高)韩暨(公至)韩馥(文节)程秉(德枢)程昱(仲德)程普(德谋)程畿(季然)傅干(彦材)傅巽(公悌)傅嘏(兰石)鲁肃(子敬)蒯良(子柔)蒯越(异度)楼玄(承先)虞翻(仲翔)路粹(文蔚)简雍(宪和)满宠(伯宁)蔡邕(伯喈)蔡琰(文姬)臧霸(宣高)裴秀(季彦)管宁(幼安)管恪(公明)廖化(元俭)廖立(公渊)谯周(允南)樊建(长元)滕胤(承嗣)圆泽(德润)潘璋(文圭)潘浚(承明)薛悌(孝威)薛综(敬文)霍峻(仲邈)檀敷(文友)魏延(文长)糜芳(子方)糜竺(子仲)濮阳兴(子元)李白杜甫白居易李世民李渊杜牧韩愈柳宗元王维王勃骆宾王杨炯刘禹锡李商隐宋之问郭子仪裴矩裴行俭裴寂温大雅王绩尉迟恭柴绍狄仁杰薛仁贵温彦博裴炎宋之问张圭王翰宋太袓。
心胸宽广的名人素材六篇

心胸宽广的名人素材六篇心胸宽广的名人素材1、苏洵年轻时,读书不努力,糊里糊涂地混日子,常和一帮“狐朋狗友”赛马、游山玩水,直到二十七岁方有觉悟,于是发愤学习。
学了一年多,自以为差不多了,就去考进士,结果没有考中。
这才使他认识到,学习并不容易,要得到成果非下苦功夫不可。
从此,他谢绝宾客,闭门攻读,夜以继日,手不释卷。
如此发愤攻读了五、六年,终于文才大进,下笔如有神,顷刻数千言。
仁宗嘉佑元年,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
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
嘉佑五年(52岁),任为秘书省校书郎。
2、齐白石从小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仅在12岁前随外祖父读过一段私塾。
他砍柴、放牛、种田,什么活都干,12岁学木匠,15岁学雕花木工,挣钱养家。
27岁才开始正式学画画。
这个时候所有人恐怕连他自己也不会想到,日后会成为一代大师,获得一连串的荣誉。
齐白石什么时候可以称的上“成”字不太好说,我想在他中青年的时候已经小有名气,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在56岁后开始大胆突破自己,转变画风后才从此声名大振。
1949年当选中国文联委员、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委员。
1952年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
曾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195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通讯院士”荣誉状。
1956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
1957年,担任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同年9月16日谢世。
卒年95岁。
3、勾践23岁就继承王位,刚继位不久就打败了强大的吴国,可谓是志得意满,但此时的勾践当然还算上“成”。
因为强大的吴国正在发奋血耻,一场灭顶之灾随即就降临到了这位年轻的君王和他的国家。
关于古代名人事迹素材(精选)

关于古代名人事迹素材1俗话说,人间不如意十之--。
对待生活乐观向上,对待工作积极作为,不为别的,只为心安。
最近看了《苏东坡》纪录片,感慨颇深。
在中国众多的文人里,苏东坡的诗与词,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是,却是很多人的最爱。
看到月亮,你会情不自禁吟诵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诗句;练习书法,他的《寒食帖》又堪称精品;提到美食,又会让人想起令人垂涎三尺的“东坡肉”。
可以说,苏东坡就是这样一个让后人念念不忘,提到他,嘴角露出敬意微笑的一个人。
苏东坡一生几起几落,一度被贬至杭州、黄州、惠州,乃至儋州,可每到一处,苏东坡心怀天下苍生,用心造福一方。
比如,清淤西湖,筑建苏堤。
东坡饼、东坡笠,都因苏东坡而变得更有韵味。
诗人余光中说:“如想要选择一个人一同旅行,他不选李白,因为他不负责任;不选杜甫,因为他太悲苦。
苏东坡倒是一个值得同行的人,因为他是一个有趣味的人。
”这或许,就是无数人喜爱苏东坡的原因了。
千年之后,人们喜爱他,相信,再过千年,他依然魅力依旧。
关于古代名人事迹素材2应该说,这种类型的纪录片是很难拍摄出新意的。
故事就是这么些个故事,历史早已经是既定事实,尤其是苏轼,声名远扬,要把他的事迹拍的好,让大家即使知道也依然想看是比较难的,所以我认为,这种记录片的重点不是内容上,而是如何通过拍摄呈现出苏轼的精神以及风骨,所谓画猫画虎难画骨,风韵神情,才是真正难拍摄的的地方。
本篇用了故事的形式将苏轼的一生讲述出来,在拍摄手法上也是浓浓的中国风。
苏轼被捕入狱前景悲凉,一排房檐下雨水拍打着地面,后来一直到冬天,皑皑白雪已经深深的覆盖那肃穆红墙青砖黛瓦,远处唯有一株寒梅迎风绽放,这种感觉怕是让人夏天也觉得冷吧。
苏轼游赤壁,清风朗月,水光粼粼,一行人与竹筏中静坐,面前有美酒,身旁有知音,耳畔有萧声,还有一船夫默默划舟于水上,这场景,任谁看了恐怕也想加入其中吧。
宋词本就不同于唐诗给人的感觉,且宋朝也不同与唐朝的开放,宋朝儒雅,宋词更是让人品评时美到骨子里,所以这类型纪录片非得用无数场景做形容词来描述这一场精彩的故事,这部纪录片在美术设计上完全达到了此种境界,而且展现出了苏轼的旷达之情,让人在了解苏轼之时也有一场美的享受。
古代中国名人事迹材料(精选10篇)

古代中国名人事迹材料(精选10篇)古代中国名人事迹材料篇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先世为陇西(今甘肃)人,5岁时随父亲迁居四川。
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游侠。
25岁时开始漫游各地,42岁那年被任命为供奉翰林。
李白毕生写诗。
他写起诗来既快又好,杜甫说他是“斗酒诗百篇”。
他的诗歌,热情奔放,气势宏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后世称他为“诗仙”。
李白的父亲是位商人,做生意赚了不少钱,相当富裕。
相传,李白小时候在四川象耳山读书。
有一天逃学下山,经过一条小山涧,见到一位老奶奶在山洞旁磨铁棒。
李白觉得很奇怪,走上前询问,老奶奶回答说要用铁棒磨针。
一根粗铁棒要磨成一根细小的针谈何容易,但老奶奶信心十足,她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从此以后李白就打消逃学念头,下功夫读书了。
他既学文又习武,专门学习剑术。
决心要做一个满腔侠义的“游侠”。
李白幼年时候记忆力特别好。
诸子百家,佛经道书,无不过目成诵。
据说他五岁就会诵写“六甲”,十岁能读诸子百家的书,懂得了不少天文、地理、历史、文学等各方面的知识。
此外,他还学会了弹琴,唱歌,舞蹈。
一天,李白家中来了一位客人,风流儒雅,气概不凡,是当时很有名气的文人,这次是到蜀中来做官的。
在长安,他早就听说李白的诗名,这次来到蜀中还未上任就前来拜访了。
家人带他来到一条河边的柳树荫下,只见一个年幼的书生,头戴纶巾,佩一把宝剑,正在吟诗,同样是风流倜傥,卓越不群,诗人对这少年的喜欢之情油然而生。
他又看了看少年李白的诗稿,先是吃惊,后是赞叹,最后竟是击节拊掌了,他说:“小家伙的文辞简直可以和司马相如平分秋色啊!好好写吧,中国第二个屈原就要横空出世了。
”李白自小志趣远大,禀性高洁。
当时的读书人要想求取功名,都去参加进士考试。
李白想,大丈夫在世,要做就做个国家栋梁,否则就一辈子只当一个平民百姓。
他常常自比谢安,相信总有一天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少年时代的诗歌留下来不多,比较早的一篇是《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贵州历史名人介绍

贵州历史名人介绍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省会贵阳市。
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市。
辖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安顺市、铜仁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毕节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下面是贵州历史名人:舍人古代贵州的文化先驱者,汉武帝时代犍为郡敝邑(今贵州遵义)人,西汉时学问家。
曾任犍为郡文学卒史,著有《尔雅注》三卷。
《尔雅》是春秋到西汉初期,儒家为了解释经书编辑而成的一部训诘书籍,将中国古代经传中难懂的同义词和各种名物,分别归类,逐一解释。
它是我国古代解释次和名物的第一部重要词书。
尽管如此,一般人阅读起来仍感艰深难懂,不易理解。
因此犍为文学卒史舍人特为该书作注,注古所未训之经,其通贯百家,学究无人。
此书南朝肖粱时期失传。
贵州历史名人:盛览盛览,字长通,汉武帝牂牁郡(今贵州福泉一带)人。
当时著名的辞赋家司马相如通西南夷,他曾去成都拜司马相如师,学习辞赋,后被称为牂牁名士。
刘向的《西京杂记》中有提到他《列锦赋》和《合组歌》两篇赋。
盛览学归故里,积极从事教育,传播学术文化,促进了古代贵州学术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贵州历史名人:亡波亡波,汉牂牁鉤町(今贵州兴义和广西西部一带)侯。
汉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益州廉头、姑缯民反,杀长吏,谈指等二十四邑,凡三万余人皆反,朝廷遣水衡都尉发蜀郡、犍为、奔命万余人,击牂牁,大破之。
鉤町侯亡波率其邑君长人民击反者,斩首捕虏有功,汉中央朝廷封他为鉤町王。
贵州历史名人:邯、承邯,西汉末年牂牁(今贵州福泉一带)鉤町王,承为其弟。
公元9年,王莽篡位,命五威王奇带着印绶,到各地更改王侯以下各级官吏官名,贬鉤町王为侯。
鉤町王邯怨怒不附,起兵反叛。
王莽指示牂牁大尹周歆设圈套诱杀邯。
承起兵复仇,杀歆,西南各地群起响应。
王莽于公元16年至21年间,先后三次派兵镇压,更激起西南各族人民反抗,王莽军死伤数万,终未镇压下去。
贵州历史名人:谢暹谢暹,西汉末年牂牁郡(今贵州福泉一带)人,任牂牁郡功曹。
古代自立自强的名人事迹(精选10篇)

古代自立自强的名人事迹古代自立自强的名人事迹(精选10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引导良好风气、推动工作、激励后进的作用。
什么样的事迹才是规范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代自立自强的名人事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代自立自强的名人事迹篇1宋代大诗人黄庭坚,号山谷。
他出自苏东坡门下,诗与东坡齐名,当时人称他们为“苏黄”。
黄山谷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他不只有文名,也非常的孝顺,也因为这个原因,而遇到了一件影响他一生的大事。
山谷中进士后,二十六岁就被朝廷任命为芜湖地方知州。
有一天午睡时,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走出衙府,来到了一户人家前。
门口有一位老婆婆,站在一张摆着一碗芹菜面的供桌前。
婆婆手上拿着香,一边呼喊着:“某某人!回来吃面了。
”山谷不自觉的端起面来就吃,吃完后就走回衙府中去了。
醒来后,梦中之事,历历在目,口中还留有芹菜的香味呢,让他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天午睡梦中他又来到了昨天的地方,而口中还留着芹菜的香味,山谷不禁惊醒,飞快的爬起来穿好衣服,循着昨天日梦中所记忆的路走去,最后来到一户人家,主人正是昨天梦中见的婆婆。
山谷便问她昨日吃面之事。
婆婆说:“昨天是我女儿的忌日,因为她生前最喜欢吃芹菜面,所以每年在她忌日这天,我都会供一碗芹菜面,喊她回来吃。
”山谷问她女儿去世多久了,婆婆说:“已经二十六年了。
”山谷心想,自己今年也正是二十六岁,而昨天也正是自己的生日。
诧异之余,就跟婆婆聊起她女儿在世时的种种情形。
婆婆说,她女儿在世时非常喜欢读书,而且吃素信佛,也很孝顺,在她二十六岁前还说一定会回来看她的。
婆婆并指着屋中一个大木柜说,她女儿生平所看的书,全都锁在里面,只是不知道钥匙放到哪里去了。
奇怪的是,山谷那时突然记起了,以前放钥匙的地方,并且找出钥匙打开木柜,在里面发现了许多文稿。
他仔细一看,大吃一惊,原来他今生每次参加考试所写的文章,竟一字不差全在这些文稿中。
古代姓方的历史名人

古代姓方的历史名人一、方氏的起源与发展方(fāng)姓是中国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起源于古代。
方姓源于姬姓,为周朝的封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方姓逐渐分布于全国各地,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姓氏族群。
1. 姓氏起源根据史书记载,方姓起源于周文王时期的封国,“方”在中国古代的象形字典中意为正方形,象征着稳定与端正。
因此,方姓代表着农耕社会中秩序与规范。
2. 方姓的发展方姓在历史上有着丰富的发展历程。
早在春秋时期,方氏就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姓氏族群。
随着时间的推移,方姓在中国各地逐渐繁衍生息,并产生了许多杰出的历史名人。
下面将会介绍其中一些著名的方姓历史名人。
二、方氏历史名人1. 方正(1858-1939)方正,字子仁,山东龙口人,清末民初的学者与政治家。
他是位多才多艺的人才,擅长文学、考古和政治。
方正在政治上积极参与维新和改革运动,致力于中国科学技术教育的发展。
他是中国第一个考古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并在清华大学任教,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
2. 方文炳(1883-1960)方文炳,字屏庐,江苏镇江人,中国著名的学者、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
他是中国古代文字学与典籍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对于项羽剑的考古研究有着重要贡献。
方文炳的学术成就广泛认可,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字学和典籍学的开创者之一。
3. 方令孺(1895-1969)方令孺,字佐贞,广东梅县人,中国著名的政治家与外交家。
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事务部长,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外交官之一。
方令孺曾积极参与中国革命的斗争,为中国的独立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4. 方敏(1932-2019)方敏,字仲克,湖南浏阳人,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
他在中国共产党内具有重要的地位,曾担任湖南省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等职务。
方敏在中国的政治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方姓名人的影响与贡献方氏历史名人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并对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名人先进事迹(8篇)

名人先进事迹(8篇)名人先进事迹(8篇)名人先进事迹1王羲之是中国历最伟大的书法家之一,他的《兰亭序》让人叹为观止。
他能有这样高的成就,是怎么来的呢?王羲之七岁时,拜女书法家卫铄为师,一直学习到十二岁,虽已不错,但自己却总是觉得不满意。
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
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
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真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
没有纸笔,他就在身上划写,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划破了。
有时练习书法达到忘情的程度。
一次,他练字竟忘了吃饭,家人把饭送到书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着墨吃起来,还觉得很有味。
当家人发现时,已是满嘴墨黑了。
王羲之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墨,人称“墨池”。
现在绍兴兰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庐山归宗寺等地都有被称为“墨池”的名胜。
王导与王敦十分器重羲之。
当时陈留人阮裕名声很大,做王敦的主簿。
王敦曾对羲之说:“你是我们王家秀的子弟,你的成就应当不比阮主簿差。
”阮裕也对王羲之有美誉,将其与王承、王悦并称为“王氏三少”。
周顗是当时人物品鉴的专家,经他品评给予肯定的人物,身价倍增。
十三岁那年,王羲之去拜见名士周顗。
王羲之位次在众人之末。
周顗观察王羲之后,觉得他是个奇异的人物。
当时以牛心为贵,众客人都还没吃呢,周顗先割下一块牛心,给王羲之先吃。
于是王羲之名声大噪,开始为世人所知。
为了练好书法,他每到一个地方,总是跋山涉水四下钤拓历代碑刻,积累了大量的书法资料。
他在书房内,院子里,大门边甚至厕所的外面,都摆着凳子,安放好笔,墨,纸,砚,每想到一个结构好的字,就马上写到纸上。
他在练字时,又凝眉苦思,以至废寝忘食。
名人先进事迹23年前,一边是自己的大好前程,一边是医生宣布只剩三个月生命的母亲。
天平的两边,名校毕业生、“80后”李丹面临人生的一大抉择:是照顾母亲还是只顾自己的前程武汉科技大学教工宿舍28栋97门9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方名人榜
(古人篇)
(贵州水西安氏的始祖之一)彝名妥阿哲,三国时蜀汉牂牁郡西部(今贵州黔西、大方一带)人,部落首领,为六祖中慕齐齐(即默部)东移贵州水西的第五代彝族君长,他习战斗,尚信义,善抚其家众,深受部落的爱戴。
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蜀相诸葛亮南征,济火与其结盟,献粮通道以迎师。
佐诸葛武侯平定西南和擒孟获。
武侯表封他为"罗甸国王",授予"丹书铁卷",令治理慕胯(今贵州大方、金沙、黔西、织金、纳雍、水城一带),世长其地。
后又受刘禅诏,讨平普里叛乱。
时济火年见高,刘禅赐银鸠杖,以表宠异之极。
济火是贵州水西安氏的始祖之一,水西安氏大姓自此发迹一千多年。
阿榨,罗氏鬼国主。
南宋水西(今贵州大方一带)人。
罗氏鬼国主。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阿榨内附元朝,朝廷诏以阿榨为安抚使,佩虎符。
这是罗氏土官的开端。
次年,阿榨率众反元,元廷命阿里海牙率兵攻讨,集云南、湖广、四川兵三万余人三路并进,当大军压境时,安西行省左承李德辉在播州建议招抚,派张孝思招降,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阿榨降,元朝以水西等地为顺元路宣抚司,以阿榨弟阿里为宣抚使。
从此至清朝初年,水西地区安氏,世授册封为安抚使或总管或宣慰使。
奢节,彝族女酋长,(?-1303)元朝水西(今贵州黔西、大方县一带)人,彝族女酋长。
元朝顺元路亦奚不薛总管府总管阿里之妻。
阿里去世后,她于元成宗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摄总管职,文武兼备,勤于军政,宽赋爱民,扶持农牧,安定社会,深得百姓拥护。
元成宗大德五年--七年(公元1301-1303年),元廷派中书右承刘深率湖广兵二万远征云南"八百媳妇",路过贵州时,大肆搜括丁夫粮饷马匹,要水西出金3000两、马匹3000匹。
人民不堪此重负,元成宗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五月,水东雍真葛蛮土官宋隆济首先起义,八月,奢节在水西起义,水西水东军并肩战斗,围攻顺元城(今贵州贵阳),杀死知州张怀德,与刘深激战十余回合,夺回被强征的粮饷马匹,最后陷刘深军于穷谷中。
紧接着,云南、广西的少数民族也纷纷起义响应,声威大振,全国震动。
元朝廷被迫罢征"八百媳妇",处死刘深,"以谢天下"。
由于元朝廷调集湖广,四川、云南、陕西的官兵和思州、播州的士兵围剿。
经大小40余战,水西水东军伤亡严重,寡不敌金色,奢节和宋隆济于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先后失败,被俘就义。
奢节和宋隆济的起义,为贵州人民斗争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水西人民称颂她为"烈姬"。
奢香夫人,彝名舍兹,出生在元末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川南彝族土司永宁宣抚司(今四川叙永)扯勒部君长家庭。
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嫁给贵州宣慰使陇赞·霭翠为妻。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霭翠病逝,因其子年幼,奢香袭其夫霭翠贵州宣慰使职。
奢香执政期间,审时度势劝诸酋,贡马献粮助一统;忍辱负重诉金殿,明辨是非化干戈;凝心聚德开驿道,龙场九驿促交流;团结各族兴大业,谋利于民沤心血。
经过奢香的勤政治理,苦心经营,使莽莽黔山彝岭的水西地区,社会安定,民族和睦相处,经济发展,文明气象日昌。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奢香夫人积劳成疾而与世长辞。
明太祖朱元璋谥封奢香为“大明顺德夫人”,“朝廷遣使祭之”,钦差择地“葬大方城北云龙山下”。
彝族土司,安坤(?-1665),贵州水西(今贵州大方一带)人。
彝族土司。
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清军30万人分兵攻云南,吴三桂率清军通过水西至云南,迫安坤降清,次年,清廷封安坤为贵州宣慰使。
他因受明以来大西军
抗清力量的影响,又受南明抗清力量的影响,又受南明抗清将领皮熊、常金印的鼓动,于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二月起兵扶明抗清,清廷闻变,同年3月,即命吴三桂领云南、贵州各镇守军讨伐,清军被水西军围困在果勇底达二月之久,使之粮尽援绝,清永顺总兵刘安邦战死。
后来,由于水西土目司车噶喇叛变,在内外夹击下,水西兵大败,被迫转入深山大箐中,直到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水西军彻底失败,安坤被吴三桂俘获砾死,自此,将水西分设四府流官治理。
周婉如(1824—1864)女,自号纫湘女史,吟秋山馆主人,清代贵州毕节县人,大定(今大方县)黄育德(号梅溪)之妻。
其父周凤冈为道光年间翰林,官四川绵州知州。
婉如自幼聪敏好学,从著名文艺家、教育家、毕节松山书院山长陈庚研习诗联文赋和书画,及长,擅长诗联书画,通晓音律,随父宦游四川十余年,与当地文艺名流相互砥砺,以才华出众被誉为“不栉进士”。
嫁给黄氏后,常与章永康(字子和,翰林、侍读)、陈枕云、杨绂章等人唱和;又设馆授徒,检校里中闺秀诗文,门人多善诗文者。
后因其夫黄氏辞世,悲痛成疾而卒,享年四十岁。
所画秋海棠、幽兰、梅花、紫藤、美人、消夏、红榴、白莲花、落花蝴蝶、杏花双燕、洛神诸图,为时所珍。
其诗集《吟秋山馆诗词钞》(1995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盛郁文注评)墨迹今为大方县六龙镇徐诗汇老师所藏,字体娟秀流畅,弥足珍贵。
章永康(1831-1864),字子和,别号瑟庐,清朝贵州大定(今大方县)人。
幼年孤苦,两岁丧父,三岁失母,兄弟二年,由继母抚养成人。
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拔贡,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举人,二年(公元1852年)进士。
人翰林院为庶吉士,散馆任内阁中书,升侍读。
这时他才二十多岁,常与京师名流往还。
相互唱和,慷慨悲歌,隐议时事。
十年(公元1860年),请假南下省兄(其兄永孚在江西弋阳任知县),继回原籍闲居。
后得清廷调作候补知府谕示,正准备启行时,恰遇黄号军突然攻城,于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大定城破,章永康在混乱中被杀,时年三十三岁。
子和文学造诣很高,精通经、史、子、集,擅长诗词,其诗才气超迈,功力练达,其词瑰丽、婉曲,又能书写篆、隶,雕刻金石,可谓全才。
著作宏富,著有《瑟庐文集》16卷、《瘦梅书屋诗存》24卷、《海粟楼诗稿》12卷、《絮红吟馆词》4卷、《影雪词》6卷、《宝瑟山房四六》4卷、《瑟庐尺牍》4卷和《幼存馆课诗赋稿》8卷等。
子和的诗敢于正视现实,大胆揭露官场的腐败和民间的疾苦,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大定拥护红军委员会主任、革命烈士彭新民。
彭新民(1902~1936)原名代发,字俊,号哲商,1902年出生在大定城关中街(今大方县城)。
1931年任都匀县长,不畏强权,秉公执法,惩办劣绅杨易生,因此得罪权势而去职。
1936年2月6日,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实行战略转移,从湘、鄂、川、黔边区南渡乌江到黔(西)大(定)毕(节)创建革命根据地,彭新民等组织100多人欢迎红军。
8日,任弼时等同志在大定城内孔庙主持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成立了大定拥护红军委员会,选举彭新民为主任。
不久,国民党中央军万耀煌部逼近大定县城,彭新民不幸被捕,在押送毕节途中,杀害于大定县响水镇,牺牲时年仅34岁。
1983年5月,民政部追认彭新民为革命烈士。
王义佳(上图左)(1909——1986)字少武,苗族,大方县八堡乡人。
民国24年(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九军团长征到达八堡,六寨苗胞派李绍北、王义佳等代表到毕节请求红军帮助六寨苗家建立革命武装,军团政委王震盛情接待并与王义佳等苗族代表座谈合影,授予“苗族独立团”红旗。
“苗族独立团”成立后,李绍北、李正芳任正副团长,红军代表谢有才任政委,义佳等为苗族独立团骨干。
大定解放后,王义佳随人民解放军141团和武工队,在金沙太平场及大山,百纳等地清剿土匪。
1983年,王义佳任大定县政协常务委员。
1986年8
月病逝,王震送了花圈,谢中光从南京发来唁电表示哀悼。
刘扬忠,汉族,1946年生于贵州大方县。
1968年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任中学语文教员近十年。
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吴世昌先生,专治唐宋诗词。
1981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分配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遗产》编委,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兼任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副会长等,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主要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兼搞诗词创作以词学研究成果为多。
尤以词学研究成果为多。
二十多年来,在国内及海外共发表古典文学研究专题论文五十多篇,共约六十多万字。
现正从事中国词学学术史及文学史学史的研究,三年之内出版这方面的研究专著两部。
现已出版13种著作:《稼轩词百首译析》《宋词研究之路》《辛弃疾词心探微》等。